2017(秋)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3单元达标测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秋)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3单元达标测试卷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殉职(xùn)  狭隘(yì)  热忱(chén)  鄙薄(bì)‎ B.纯粹(cuì) 干涸(hé) 坍塌(tān) 酬劳(chóu)‎ C.灼热(zhuó) 滑稽(jì) 恍惚(hū) 抽噎(yē)‎ D.附和(hé) 呻吟(shēn) 晕眩(xuàn) 突兀(w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麻木不仁  沾轻怕重  见异思迁  漠不关心 B.精益求精  不毛之地  刨根问底  沉默寡言 C.气喘吁吁  烘堂大笑  参差不齐  惊慌失措 D.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淡薄明志  宁静致远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国歌的伴奏下,升旗手小心翼翼地将国旗升上顶端,然后深深舒了口气。‎ B.她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可谓不毛之地。‎ C.海信集团总裁刘洪新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满足用户的细分化需求,我们必须要精益求精。”‎ D.初学书法应先认定一家,选好一帖,然后专心致志临写,不能好高骛远,见异思迁。‎ ‎4.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 将“领会”改为“领悟”。‎ B.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 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 C.通过调查,使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 删掉“通过”或“使”。‎ 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14‎ 去掉“防止”或“不”。‎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 ‎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 ‎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 ‎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 A.①②⑤④③ B.③⑤④①② C.④①⑤②③ D.④①③②⑤‎ ‎6.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纪念白求恩》一文先叙后议,叙得简明扼要,议得精辟恳切,为议而叙,议从叙出,二者有机结合。‎ B.《诫子书》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 C.《植树的牧羊人》通过一个孤独的牧羊人的故事,赞美了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D.《走一步,再走一步》主要通过“我”悬崖脱险的经历,告诉人们不要畏惧困难,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一个个小困难,逐一克服,就能赢得最后的成功。‎ ‎7.名著阅读。(4分)‎ 下面是《西游记》 中四个取经人物的画像,分别由代表各自名号的汉字组合而成。仔细观察后,完成以下两小题。‎ 14‎ ‎(1)简要概括小说中“D”这个人物由“天将”成为取经人的过程。‎ ‎(2)有人认为“D”在取经途中是一个多余的人物,你不赞同这种看法,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6分)‎ ‎8.金秋十月,学校开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承习俗】‎ ‎(1)古代诗歌中,“月”是常见的意象,下面与“月”有关的诗句中,哪两句写到了传统节日?(  )(2分)‎ A.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D.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2)同学们收集了一些唐代诗人在传统节日记事抒怀的作品,《九日齐山登高》是其中的一首,请你认真阅读,回答问题。(2分)‎ 九日齐山登高 14‎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你注意到这首诗中描写的节日习俗了吗?请写出你学过的同样描写这个节日习俗的两句诗。‎ ‎【活动二:学对联】‎ ‎(3)对联的基本要求:‎ ‎①必须是两句,而且这两句字数相等。‎ ‎②第一句与第二句所用短语的结构与词性应当相同或相似,也就是说必须形成对偶的修辞。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两句就可以称作对联:“国家富强”是主谓短语,“人民幸福”也是主谓短语;“国家”与“人民”都是名词,“富强”与“幸福”都是形容词。‎ ‎③两句的内容必须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内容没有联系,即使符合前两点要求,也不能叫作对联。‎ ‎④上联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 请根据对联要求,解答下面的问题。(2分)‎ 你认为下面三个选项中,哪一个选项的内容不可以作为对联,请具体说出两个理由。‎ A.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天下书 B.百花迎春满地香,幸福临门多喜气 C.东风化雨山山翠,政策归心处处春 三、阅读探究(32分)‎ ‎(一)(4分)‎ 武陵春 14‎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9.上阕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找出来。(2分)‎ ‎10.“风住尘香花已尽”这一景物描写在词中有何作用?(2分)‎ ‎(二)(13分)‎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乙】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 ‎11.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14‎ ‎(1)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敢稍逾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非宁静无以致远    无从致书以观 B.意与日去 日再食 C.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学无以广才 D.夫君子之行 当余之从师也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14.说说你从【甲】【乙】两文中悟出的学习道理。(4分)‎ ‎(三)(15分)‎ 西塘的水上清洁工 小河丁丁 ‎①那年八月下旬,我和六妹来到西塘,一个小小的江南古镇。‎ ‎②黄昏,我们沿着临河的长街漫行。一条小船在彼岸酒家楼下微微浮动,船夫坐在船头悠闲地抽着香烟。此人三十出头,身瘦衣宽,脸长长的,胡须头发有些零乱。游客朝他拍照,闪光灯咔嚓咔嚓,他毫无反应,只把一条腿歪搭在船舷上,半低着头,默默享受那支短短的香烟。那条腿也瘦,裤管显得有些空荡,薄长的脚板蹬着千层底的黑布鞋。开始我以 14‎ 为他在候客,后来看到船上放着长柄捞网和垃圾篓,才明白他是清洁工。‎ ‎③他扔掉烟蒂,用桨顶一下岸石,小船就离了岸,慢慢地顺水漂移。除非是给游船让道,他都懒得摇橹。摇橹也用一只手,有心无心,不愿意绷紧肌肉。世上哪有这么悠闲的清洁工!这边游人熙熙攘攘,对岸酒家正在呼喝划拳,而他充耳不闻。我注视着他,人世间的喧哗躁动就变得轻了,淡了,全都成为他的背景。‎ ‎④上了石桥,我坐在石墩上,看着他和小船缓缓漂进桥孔。我又坐到另一边的石墩上,目送他和小船渐渐远去。水面漂过梧桐叶,他漫不经心伸出捞网,连屁股都不挪一下。河边泊着一座“水上餐厅”,船楼的霓虹灯在水中投射出大片光影,奇异,诡艳。他把小船摇到滟滟的灯影里,那一刻真是如梦似幻。‎ ‎⑤我痴痴地望着他和小船消失在夜色里,不愿离去。过了许久,他和小船从暗影中再度出现,往这边漂过来。这边桥下有个小小埠头,到了这儿,他终于站起来了,小船被一种神奇的力量推着向埠头靠近。他一个跨步上了岸,动作飘逸,恍若仙人。我担心小船因为他的蹬力离岸,小船却继续往前,轻轻触到石阶,好像能按主人心意行事。他拴好小船,上岸去了,我兀自望着小船出神,那把长橹在水中半浮半浸。‎ ‎⑥“你又在想什么……”六妹似问非问。我没有回答。‎ ‎⑦吃过晚饭回旅店休息一会儿,我们出来欣赏河街夜景,发现水上清洁工换了一个。这人身如铁塔,头大颈粗,登台唱戏李逵张飞非他莫属。那条小船载着他摇摇晃晃,好生吃力,似乎随时都会覆没。他叉开柱子般的双腿站在船上,膝盖绷得直直的,一只大手将长长的捞网牢牢夹在腋下,另一只大手掌着橹把将小船摇得飞快。‎ ‎⑧正是放河灯的时候,好几家铺子在卖河灯,有莲花灯、船灯和心灯,还有一种是长方形的,用彩纸做成,十分精致。这些河灯点燃了,烛光从里面映着彩纸,漂在水中又映着波光,在黑暗中多么动人啊。可是游客们刚刚把河灯放下去,壮汉就匆匆赶到,用捞网将河灯扑灭,捞起来用力倒进垃圾篓。他那么粗鲁,对寄载各种心愿的小灯不带丝毫怜悯,简直就是“河灯杀手”。‎ ‎⑨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灯还燃着你就这样……”“你回头再捞也不迟!”“至少等河灯熄了才能捞。”“不要捞了,河灯多漂亮呀!”‎ ‎⑩壮汉却振振有词,声音像打雷一样:“‎ 14‎ 我是打工的!我不干活人家不给我钱!”‎ 一个小姑娘含着眼泪向一位卖河灯的老太太投诉,老太太操着吴侬软语无奈地说:“跟他说也没有用,他呢……等他过去了就好了……”‎ 六妹很想放河灯,又不甘让自己的河灯遭遇灭顶之灾,就在那儿磨磨蹭蹭。‎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壮汉驱驭着小船离去。六妹买了一盏小小的莲花灯,下到濒水的台阶,在牵挂与侥幸的目光里,很小心地将莲花灯放到水面。莲花灯畏畏葸葸躲在河堤下,没有漂向河心,这儿有台阶挡着,不到近处发现不了,它是害怕那个壮汉杀回马枪吧。‎ 夜渐渐深了,街市渐渐冷清、寂静。我们走过幽暗的长巷回到旅店。我在露台上坐了很久,半分睡意也没有。‎ ‎(选自《文汇报》‎2016年5月2日,略有删改)‎ ‎15.文章主要写了两位清洁工,处处形成对比。根据文章内容,把下面表格填写完整。(3分)‎ 第一位清洁工 第二位清洁工 外貌 身瘦衣宽,脸长长的 ‎①‎ 摇橹 不愿意绷紧肌肉 ‎②‎ 捞垃圾 ‎③‎ 匆匆赶到 捞起来用力倒 ‎16.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1)上了石桥,我坐在石墩上,看着他和小船缓缓漂进桥孔。‎ ‎(2)等了好久,终于等到壮汉驱驭着小船离去。‎ ‎17.第③段写清洁工,为何又要写“这边游人熙熙攘攘,对岸酒家正在呼喝划拳”?请简要分析。(2分)‎ 14‎ ‎18.第⑥段写道:“‘你又在想什么……’六妹似问非问。我没有回答。”请你结合语境,用第一人称写出“我”当时的心理活动,40字以内。(2分)‎ ‎19.文章结尾:我在露台上坐了很久,半分睡意也没有。读完全文,你一定也有很多思考,请写下你的阅读感悟。(4分)‎ 四、作文(40分)‎ ‎20.学习的课堂上,有迷惘,更有明朗,智慧的我们一起探究品尝;实践的园地里,有恐慌,更有荣光,团结的我们一起合作担当;生活的蓝天下,有忧伤,更有欢畅,热情的我们一起体验分享……成长路上,需要我们同担风雨,共享阳光。‎ 请以《我们一起来》为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1.C 点拨:A项“嗤”应读“chī”;B项“睢”应读“suī”;D项“嬉”应读“xī”。‎ ‎2.C 点拨:本题运用 ,成语辨析法)。“与时俱进”指顺应时代潮流,同时代一起进步,褒义词,用来形容菲利普一家的希望显然不合语境。‎ ‎3.C ‎4.D 点拨:缺少宾语,应为:英国人拍摄的这部纪录片,用大量事实控诉了日本侵略中国,滥杀无辜的事实。‎ ‎5.B 点拨:莫泊桑是法国人。‎ ‎6.示例一:欣赏一个浅浅的微笑 会让你忘却生活的无奈与愁苦 示例二:欣赏一处小小的风景 会让你体会心灵的静谧与安宁 示例三:欣赏一缕红红的晚霞 会让你感悟自然的绚丽与美好 14‎ 点拨:结构一致、内容相关、语句通顺即可。‎ ‎7.B 二、8.【拟写标语】展未来豪情盈心底 ‎【设计活动】示例:说一说同窗趣事 抒一抒师生真情 ‎【重温经典】示例:两个大字,彰显爱国力量。 庄重仪表,尽显国在心中。 下课钟响,不弃美丽法语。(《最后一课》)‎ 一个背影,凝聚父爱力量。 两过铁道,尽显爱子情深。 四处泪光,终悟深沉父爱。(《背影》)‎ 一封家书,勾起发财梦想。 仓皇逃避,尽显冷漠无情。 十个铜子,寄托社会希望。(《我的叔叔于勒》)‎ 三、(一)9.情节:(1)她第五次没用钢笔写字(作业)。(2)他站在终点附近的跑道,等两人冲过终点后,他才奔向终点。对此,“我”对他怒吼斥责。‎ 情感:(3)愤然 (4)愧疚 点拨:解答此题先要通读全文,弄清文章记叙的人物和事件,捕捉体现人物情感的词句,然后用与提示的情节、情感相似的词、短语等概括空缺部分的内容即可。‎ ‎10.结构上的作用:“钢笔”是全文的线索。含义:(1)钢笔的颜色是金色的。(2)童真的友谊是珍贵的。‎ ‎1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我”比作“秋风”,将“她”比作“春花”,娇嫩的“春花”害怕无情的“秋风”的摧残,形象生动。而将“我”和“她”之间的距离比作“隔一个夏季”,形象地表现了“我”与“她”之间的距离很长,暗示了“我”的情感变化,进而深化主题。 点拨:本题运用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表达效果法)。本题运用比喻修辞,形象地表现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并深化主题。‎ ‎12.示例:①“我”是主人公。小说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思为线索组织材料,表现了“我”的愧疚,也表现了“我”对“小男孩”的行为的赞赏。②“小男孩”是主人公。小说通过“小男孩”的行为,充分表现了童真友谊的珍贵。③“我”和“小男孩”都是主人公。小说通过“我”与“小男孩”的行为对比,既表现了“我”的愧疚,也表现了“我”对“小男孩”以及“小男孩”与“小女孩”珍贵的童真友谊的赞赏。‎ 14‎ 点拨:确立清楚小说的主人公,然后结合小说内容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即可。‎ ‎(二)13.不喜欢(讨厌) 小小的亲近 一生的疼 ‎14.D ‎15.采用了欲扬先抑(前后对比)的手法,能很好地突出“我”对老胡的感情变化,这样写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6.①培养“我”自立、自强、敢于担当的品格(教“我”像个爷们儿);②尊重“我”的选择(填报志愿挑自己喜欢的);③为“我”默默付出(为“我”攒钱,送“我”去车站)。‎ ‎17.①为自己的自私决定而自责;②被老胡的爱感动。‎ ‎18.略。 点拨:回答时要举出自己生活中的事例,并分析原因(如自私、无知、幼稚)或者指出结果(如误解、隔膜、叛逆、对立),还要写出自己学会了什么(如珍惜、理解、原谅、爱)。‎ 四、19.思路点拨: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含义虽然深刻,但无审题难度。文段的“自得其乐”非常重要,抓住了这四个字,就明白了所谓的“趣味”应是来自于苦中作乐的情怀。立意时,要抓住为什么可以苦中作乐,或者说苦中作乐的“乐”到底是什么。学生最常见的做法是写一篇详略得当的记叙文,写一件“有趣”“有意义”的事。但是记叙文最难见深度,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历也很难写出有苦有乐的事,因此建议学生写作时以记叙文为载体,写事之余夹杂议论,通过“夹叙夹议”的方式,把心中所想融入笔下故事。这样深入浅出,方能写出优秀作文。 例文略。‎ 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 一、1.A 点拨:B.社稷(jì);C.枘凿(ruì záo);D.刹(chà)那,解剖(pōu)。‎ ‎2.B 点拨:A项中“挺而走险”应为“铤而走险”,“谈笑风声”应为“谈笑风生”;C项中“粗制烂造”应为“粗制滥造”,“披星带月”应为“披星戴月”;D项中“剑拔驽张”应为“剑拔弩张”,“再接再励”应为“再接再厉”。‎ ‎3.D 点拨:A句说话人在所说的话的中间,“说”后面用逗号;B句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C句是三个并列的句子,第二、四个逗号应改为分号。‎ 14‎ ‎4.②句有语病。修改建议:“几个”放到“中学的”后面。或:“几个”改为“几所”。或:“几个”改为“几位”。‎ ‎5.A ‎6.(1)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2)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 ‎(3)簌簌衣巾落枣花 ‎(4)只有香如故 ‎(5)叶底黄鹂一两声 二、7.(1)汉字书法是富有美感的艺术;汉字书法是书法家一生学识人品的反映;汉字书法字体多样;汉字书法字体风格各异。‎ ‎(2)笔墨纸砚 ‎(3)示例:你这样说是不对的。汉字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练练书法,劳逸结合,既可以提高书写能力,又可以陶冶性情,传承中华文化,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你们说对吗?‎ ‎(4)漳州市在“墨香书法展示”活动中成绩喜人 三、8.B ‎9.B 点拨:“数”字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独坐无聊,其侘傺不平的心情可以想见。‎ 四、(一)10.(1)周到,周全。 (2)全,都。‎ ‎(3)少。 (4)代词,代指王安石。‎ ‎11.王安石把富贵看得很轻,吝啬什么呢?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文中特殊句式(宾语前置)、重点实词(吝)、词类活用(轻)的掌握。‎ ‎12.因为曾巩觉得王安石不能知错就改。他的孝顺、有担当、公正、待人真诚等品性值得我们学习。‎ 点拨: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和人物形象的分析。‎ ‎【参考译文】‎ 14‎ 曾巩,字子固,是建昌南丰人。曾巩品性孝顺父母,与兄弟友爱,父亲去世后,他侍奉继母更加周到,在家境衰败、无所依靠的情况下,抚育四个弟弟、九个妹妹,他们的读书、出仕和婚嫁,全都由他出力操办。曾巩写文章,涉猎广泛,气势很盛,当时擅长写文章的人,很少有能超过他的。年轻时与王安石交往,王安石当时声誉不大,曾巩将他引荐给欧阳修。等到王安石得志,曾巩对他有了不同的看法。神宗曾经问曾巩:“王安石是怎样的人?”曾巩回答说:“王安石的文章学问和行为道义,不在扬雄之下,但因为他吝啬的缘故所以比不上扬雄。”皇上说:“王安石把富贵看得很轻,吝啬什么呢?”曾巩说:“我所说的他吝啬,是说他勇于作为,但吝啬于改正自己的过错啊。”神宗赞同他的这个看法。‎ ‎(二)13.自我雕琢是立身的根本,是走向成功的基石。‎ 点拨:本文的文题揭示的是论题,文末“这是我们立身的根本,也是走向成功的基石”是作者在分析论述后归结的论点。‎ ‎14.①自我雕琢需要静心;②自我雕琢需要恒心;③自我雕琢需要方法。‎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对议论文论述要点的概括能力,只要把握提示句“凡人与伟人,成功与否,大都不是取决于是否赢在起点,而是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是否具有自我雕琢精神”和下面几段的中心句,回答这道题就不难了。‎ ‎15.举例论证。通过举李时珍数十年笔耕不辍,编写《本草纲目》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自我雕琢需要恒心”这一分论点,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点拨:本题运用 ,举例论证作用分析法)。举例论证是一种常用的论证方法,通过典型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根据第⑤段的内容可以感知作者是用李时珍的事例,证明“自我雕琢需要恒心”的论点,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6.示例:自我雕琢是我们立身的根本,是走向成功的基石。这让我明白了在学习过程中应该静下心来钻研学问,并持之以恒,这样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点拨:本题考查结合文章来谈感悟。答题时注意必须联系文段内容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认识。‎ ‎(三)17.①渲染气氛,②烘托人物纯洁美好的品格,③为下文做铺垫(或埋下伏笔),④前后呼应,使结构严谨。‎ ‎18.酸楚是因为红极一时的大画家被人踩在脚下,甚至无人顾惜。‎ 感动是因为在这奇花异卉中间,在这五彩缤纷的花的天地里隐藏着一个知音。(或:酸楚是因为“他”“饱尝冷淡、受尽歧视”。“感动”是因为“他”得到了单纯、温厚、自然而然的人情。)‎ 14‎ ‎19.运用了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方法,生动地写出了老范在收到唐先生赠送的雕花烟斗时喜悦、激动的心理,表现出老范淳朴、憨厚的性格。‎ ‎20.面对花农老范的淳朴、憨厚的友情,唐先生心中充满愧疚、悔恨与自责。因为自己有些势利,有等级观念,在顺境时漠视了真诚的友谊。‎ 五、21.思路点拨:这个作文题容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可以通过具体事件来表现,可以从对方的角度来写,也可以从自我角度来写。‎ 作文的题眼是“提醒”,写作时,需要将重点放在“提醒”上。“提醒”是一种提示、关爱,也是一种温馨。“提醒”可以指明方向,明辨是非,或鞭策人再接再厉。在行为不当的时候,有待进一步提高的情况下,得到一个提醒可以帮助规范行为,促进进步。提醒可以是自己提醒别人,也可以是别人提醒自己,可写的面非常广,最好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悄悄地”主要体现的是提醒的方式,需要更艺术一点,是在不知不觉中的,而不要误解为声音轻重。 例文略。‎ 1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