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5 发布 |
- 37.5 KB |
- 5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7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同步课件2 说和做
一诗一文一烟斗, 一个脊梁一声吼; 一画一印一全集, 一代英豪一红烛。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臧克家及闻一多,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 会文章的思想。(重点) 2.品味本文富有诗意和饱含激情的语言,体会细 节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难点) 3.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敢说 敢做、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健全自己的人格,做一 个正直的人。(素养) 知识备查 作者介绍 臧克家(1905—2004年),诗人,从小受家 庭影响,喜欢古典诗歌和民歌。1932年开始写新 诗,因一篇《老马》而成名,1933年出版了第一 部诗集《烙印》,这是他最具影响力的作品。此 后,他陆续出版的诗集中,长诗有《罪恶的黑手 》《自己的写照》《泥土的歌》《宝贝儿》《生 命的零度》等十多部。 知识备查 闻一多(1899—1946年)本名家骅,集 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 身。 诗人:新诗集《红烛》《死水》是现代诗 坛经典之作。 1925年3月,闻一多在美国 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 了深挚的爱国之情。 学者:1932年闻一多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 他的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 典新义》等。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 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 知识备查 民主战士: 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1943年以后,面对 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他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 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在 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 知遇相惜 亦师亦友 ——臧克家和闻一多 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发布,一位20多岁的考生数学 零分,作文也只写了三句带感慨的新诗:“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 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按说,这位考生铁定无法 被录取。不过,问题是他碰上了一位慧眼识货的主考官。这位主考官就 是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闻先生从这三句杂感诗中发现了这位青年身 上潜伏的才气,于是一锤定音破格录取。果不其然,这位青年没有辜负 闻先生的期望,很快就发表了一首又一首的新诗,并于1933年出版了轰 动一时的诗集《烙印》。他,就是后来享誉诗坛的臧克家。 知识备查 背景资料 知识备查 20世纪30年代臧克家在国立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 先生的学生,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其请教。 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两人书信往来甚密,相知很深。闻一 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了《我的先生闻一多 》以示悼念。1980年2月又写了本篇叙事散文,介绍了闻一多 先生作为诗人、学者和革命家的光荣事迹。 读 一 读 预习检查 zāng qiè jiào lì qián dié wù níng jì 臧克家 锲而不舍 校补 沥尽心血 潜心贯注 迭起 兀兀穷年 心会神凝 一反既往 梳头 抱歉 秩序 shū qiàn zhì 读 一 读 预习检查 深宵 伴侣 小楷 硕果 澎湃 大无畏 迥乎不同 卓越 慷慨淋漓 kāng kǎijiǒng zhuó xiāo kǎi lǚ pài wèishuò dǒuyá kuī yān mí xī hè 读 一 读 预习检查 气冲斗牛群蚁排衙 目不窥园 心不在焉 浠水 赫然弥高 多 音 字 预习检查 ( )躲藏 ( ) 校订 ( )弹壳 校 壳 ( ) 校规 ( )地壳 jiào xiào ké qiào ( )宝藏 藏 zàng cáng (国家、民族等)衰落,不兴旺。 形容令人惊讶的事物突然呈现的样子。 用心专注而深刻。 形容情绪、语调十分激动,说话十分畅快。【慷慨淋漓】 【潜心贯注】 【赫 然】 【衰 微】 词语解释 预习检查 词语解释 预习检查 【一反既往】 形容埋头读书。 “作”,起的意思。诗兴不作即写诗的兴致不 起、不发。 既,已经。既往,过去。与过去完全不一样。 【目不窥园】 【诗兴不作】 【兀兀穷年】 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1.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什么不同于一般人之处? 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2.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3.文章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这两句话表现了什么?有什么 好处? 开门见山,领起第一部分,表现出闻一多“做”的 特点——“做了再说,做了不说”;同时运用对比的写 法,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言行一致的品 格。 精读细研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有怎样的特 点?请推荐朗读你认为最有表现力 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精读细研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 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示例一: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音调铿锵, 具有形象美、音乐美。“钻探”一词写出了闻一多先生对古代典籍 的热爱和研究之深。 学者闻一多 精读细研 示例二: 这句话写出了闻一多炽热的爱国热情。“吃尽、消化尽”写出 了闻一多研究古代典籍的殷切心情,“炯炯目光”写出了他目光的 深邃及钻研的精深。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 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 济的文化药方。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精读细研 示例三: 此处运用四字短句,语言简洁有力,具有音乐美。“沥”是 滴的意思,深刻地表现出先生用心血一滴滴浇灌学术研究花朵的钻 石精神。 精读细研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 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 论》的硕果。 示例四: 沥尽心血、埋头实干 研究硕果累累 治学严谨、一丝不苟 精读细研 说一说:作者在表现学者闻一多的特点时,是通过哪些事例来 说的?选材的角度和详略安排有什么不同? 作者通过列举闻一多先生写作的事例。 写作《唐诗杂论》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度选材的; 其它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定“说”的角度选材的。 其中第一件事是详写,后两件事是略写。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具体分析了课文的第一部分,认识了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深入文本,品 读第二部分,认识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 精读细研 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课 文又选取了哪些事迹来写呢?表现 了闻一多怎样的精神品质? 精读细研 表现了闻一多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 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起草政治传单 在群众大会上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 革命者闻一多 精读细研 说一说:闻一多先生说过“我是做了再说”“我是做了也不一定 说”,但他又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 讲话定要讲个痛快!”这前后的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前者指他“作为学者”,不说、不自夸、勤奋踏 实,后者指他“作为革命者”的表现,宣传革命道理,当然要 说。 精读细研 闻一多作为学者时的“说”和 “做”,与作为民主战士时的“说 ”和“做”有哪些不同?彼此有无 关联?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潜心学术,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作为民主战士的闻一多:敢于为人民讲话,对敌人无所畏惧, 是“说了就做”。 精读细研 这反映了闻一多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以及他对不同道路的 选择。他的“说”和“做”相互贯通,正是他作为一名卓越的 学者、伟大的爱国者、大勇的志士的体现。 精读细研 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 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精读细研 闻一多先生是一个 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的人; 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合作探究 1.回顾课文,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的?用了哪些描写手法? 有什么作用? 课文对闻一多的语言、外貌有许多具体的描写。如“人家说了再 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还有细节描写,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 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凡此种种,都能起到具体再现闻一多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 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本文在表达上的一大特点是夹叙夹议。这 样写,不但使文章的结构更加严谨,而且形成了 一种旋律,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 2.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合作探究 概括主题 课堂小结 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 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的“说”“做”事迹,表现了 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高尚品格,赞扬了他 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献身的革命精神。 学后感悟 感悟一:正如毛泽东所言:“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 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我们应学习他 的这种大无畏精神。 感悟二:一个人是否受人们的爱戴和尊敬,并不取决于 他的身份和地位,关键是看他是否为社会、为人们做了有意 义的事情。闻一多先生用自己的实际言行,赢得了人们的爱 戴和尊敬,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课堂小结 写作特色 ❶结构严谨。 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前半部分写闻 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了闻先生“学者的方 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 表现了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在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之间, 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写作特色 ❷选材精当。 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能以少胜多。对作为“学者的 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 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 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 证。闻一多先生一生经历复杂,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很多, 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 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 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板书设计 说 和 做 — — 记 闻 一 多 先 生 言 行 片 段 学 者 写作《唐诗杂论》 写作《楚辞校补》 写作《古典新义》 革 命 家 起稿政治传单 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 行 的 高 标 口 的 巨 人 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 说了就做 言行一致 课堂检测 A.典藉(jí) 卓越(zhuó) 气冲斗牛(dòu) B.赫然(hè) 凝结(nínɡ) 群蚁排衙(yá) C.迭起(dié) 慷概(kǎi) 兀兀穷年(wù) D.弥高(mí) 硕果(shù) 废寝忘食(qǐn) B1.下列加线字注音和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实现理想,他不畏艰辛,潜心贯注,不达目标,决 不罢休。 B.有没有文化修养,文化修养的高与低,给人的印象迥乎 不同。 C.这部电视剧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吸引 力。 D.校长说:“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块璞玉,只要锲而不舍地 对其进行精心打磨,那璞玉终将成为美玉。” C 课堂检测 2.下列加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刚走到校门口,我就看见一幅写着“向闻一多先生学习” 的巨大标语。 B.我们朗诵着《说和做》,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 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去呢? 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 鼓励。 D.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 击的勇士。 D 课堂检测 3.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①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 站出来!” ②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③“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 不一定说。” ④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 此。 A.①排比 ②排比 ③引用 ④对比 B.①反复 ②比喻 ③对比 ④引用 C.①排比 ②比喻 ③对比 ④对比 D.①反复 ②排比 ③引用 ④引用 课堂检测 B4.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上联: 下联:邓稼先两弹一星刻苦钻研 课堂检测 闻一多言行一致无私奉献 5.有人根据《邓稼先》和《说和做》拟了下联,请根据下联把上 联补充完整。 拓展阅读 拓展探究 闻一多先生上课 汪曾祺 ①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日寇南侵,清华、北大、南开合成临时大 学,在长沙少驻,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将往云南。一部分师生组成步 行团,闻先生参加步行,万里长征,他把胡子留了起来,声言:“抗战 不胜,誓不剃须。”他的胡子只有下巴上有,是所谓“山羊胡子”,而 上髭浓黑,近似“一”字。他的嘴唇稍薄微扁,目光灼灼。有一张闻先 生的木刻像,回头侧身,口衔烟斗,用炽热而又严冷的目光审视着现实 ,很能表达闻先生的内心世界。 拓展探究 ②联大到云南后,先在蒙自呆了一年。闻先生还在专心治学,把自 己整天关在图书馆里。图书馆在楼上。那时不少教授爱起斋名,如朱自 清先生的斋名叫“贤于博弈斋”,魏建功先生的书斋叫“学无不暇”, 有一位教授戏赠闻先生一个斋主的名称:“何妨一下楼主人”。因为闻 先生总不下楼。 ③西南联大校舍安排停当,学校即迁至昆明。 ④我在读西南联大时,闻先生先后开过三门课:楚辞、唐诗、古代 神话。 ⑤楚辞班人不多。闻先生点燃烟斗,打开笔记,开讲:“痛饮酒, 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闻先生的笔记本很大,长一尺 有半,宽近一尺,是写在特制的毛边纸稿纸上的。字是正楷,字体略 长,一笔不苟。他写字有一特点,是爱用秃笔。别人用过的废笔,他 都收集起来,秃笔写篆楷蝇头小字,真是一个功夫。我跟闻先生读一 年楚辞,真读懂的只有两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⑥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不单是中文系的、文学院 的学生来听讲,连理学院的、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工学院在拓东路 ,文学院在大西门,听一堂课得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闻先生讲课“ 图文并茂”。他用整张的毛边纸墨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按 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条理严密,文采斐然,高低抑 扬,引人入胜。闻先生是一个好演员。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 拓展探究 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却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 的美。听这样的课,穿一座城,也值得。 ⑦能够像闻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并世无第二人。他也讲初唐四杰、 大历十才子、《河岳英灵集》,但是讲得最多,也讲得最好的,是晚唐 。他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讲李贺,同时讲到印象派里 的点画派,说点画看起来只是不同颜色的点,这些点似乎不相连属,但 凝视之,则可感觉到点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讲唐诗,必须本人既 是诗人,也是画家,有谁能办到?闻先生讲唐诗的妙悟,应该记录下来 。我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上课从不记笔记。听说比我高一班的同学郑临 川记录了,而且整理成一本《闻一多论唐诗》,出版了,这是大好事。 拓展探究 ⑧我颇具歪才,善胡诌,闻先生很欣赏我。我曾替一个比我低 一班的同学代笔写一篇关于李贺的读书报告—西南联大一般课程都 不考试,只于学期终了时交一篇读书报告即可给学分。闻先生看了 这篇读书报告后,对那位同学说:“你的报告写得很好,比汪曾祺 写的还好!”其实我写李贺,只写了一点:别人的诗都是画在白底 子上的画,李贺的诗是画在黑底子上的画,故颜色特别浓烈。这也 是西南联大许多教授对学生鉴别的标准:不怕新,不怕怪,而不尚 平庸,不喜欢人云亦云,只抄书,无创见。 拓展探究 拓展探究 1.选文第①②段用了两个事例来体现“闻一多先生性格强 烈坚毅”,请简要概括这两个事例。 ①抗战期间蓄须明志。 ②整天关在图书馆专心治学。 2.结合文意说说下列句中红色词语的意思。 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 “叫座”指闻先生讲古代神话的课非常有吸引力,来听 课的学生很多。 3.汪曾祺为同学代笔写的读书报告为什么会受到闻先生的赞赏? 因为汪曾祺对李贺诗歌特点的分析准确形象,说法新颖 有创意,没有人云亦云,闻先生等许多西南联大的教授都赏 识这样的学生。 拓展探究 4.结合选文概括,本文突出了闻一多先生的哪些特点? ①性格强烈坚毅;②治学专心;③写字爱用秃笔,一笔 不苟;④上课讲演结合、图文并茂、条理严密、文采斐然、 引人入胜。 拓展探究 5.请你发挥想象,把闻一多先生教古代神话时学生听课的情景 描写出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和一个成语,60字左右) 闻一多先生取出画的图纸,钉在黑板上。大家都因女 娲画像的惟妙惟肖而赞叹。闻老师口讲指画,绘声绘色, 学生们仿佛置身于远古的天地中,如春天的小苗,接受着 闻一多先生知识的灌溉。 课下作业 课外阅读闻一多的《太阳吟》《死水》 《静夜》等诗作,欣赏其艺术特色,感受其 中的精神追求。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课下作业 死 水 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在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课下作业 赏析:这首诗是最能代表闻一多思想、艺术风格的诗作。这首诗歌采 用了象征和反讽的艺术手法,其笔触辛辣而细腻。 首先,多用反语,即运用绮丽、鲜亮的词语表达诗人极度的憎恨, 如“绿成翡翠”“锈出几瓣桃花”“蒸出些云霞”等,诗人以自己独特 的方式勾勒了黑暗的社会现实,表达出与之决裂的态度。 其次,作为新诗格律化的倡导者,诗人竭力身体力行。纵观全诗, 共五节,每节四句,每句九字,隔行押韵,每节各押一韵,体式严整, 朗朗上口,富于韵味。诗歌以艳丽鲜明的语言、严密和谐的韵律来刻写 丑恶,再以精心刻写的丑恶增强对现实的批判与否定的力度,这正是诗 人的匠心之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