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5 发布 |
- 37.5 KB |
- 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去括号教案3
§3.5去括号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去括号法则; 2、使学生会根据法则进行去括号的运算;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比”、“联想”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去括号法则;法则的运用难点:括号前是负号的去括号运算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 请同学们看以下两题:(1)13+2*(7-5); (2)13-2*(7-5) 谁能用两种方法分别解这两题? 找两名同学回答,教师板演 解:(1)13+2*(7-5) =13+2*2 =17; 或者 原式=13+2*7-2*5 =13+14-10=17. (2)13-2*(7-5) =13-2*2 =9; 或者 原式=13-2*7+2*5 =13-14+10=9. 小结 这样的运算我们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对吗? 那么,现在,若将数换成代数式,又会怎么样呢? 再看两题: (1)9a+2(6a-a); (2)9a-2(6a-a) 谁能仿照刚才的计算,化简一下这两道题? 找同学口答,教师将过程写出 解:(略) 提问: 1、上述两题的解法中第一种方法和第二种方法区别在哪里? 2、我们是怎么得到多项式去括号的方法的?引导学生回答“是从数的去括号方法得到的”,教师指出这种方法叫“类比” 3、第(1)小题与第(2)小题的去括号有何不同?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初步得出“去括号法则” (二)、新知识的学习 去括号法则: 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 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括,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此法则由学生总结,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修改、补充 为了便于记忆,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完成下面的顺口溜: 去括号,看符号:是“+”号,不变号;是“-”号,全变号 (三)、新知识的应用 例1 去括号: (1)a+(-b+c-d); (2)a-(-b+c-d) 说明:在做此题过程中,让学生出声哪念去括号法则, 再次强调“是+号,不变号;是一号,全变号” 例2 去括号: (1)-(p+q)+(m-n); (2)(r+s)-(p-q) 分析:此两题中都分别要去两个括号,要注意每个()前的符号 另外第(2)小题(r+s)前实际上是省略了“+”号 例3 判断:下列去括号有没有错误?若有错,请改正: (1)a2-(2a-b+c) =a2-2a-b+c; (2)-(x-y)+(xy-1) =-x-y+xy-1. 分析:在去括号的运算中,当()前是“-”号时, 容易犯的错误是只将第一项变号,而其他项不变. 第 2 页 共 2 页 例4 根据去括号法则,在___上填上“+”号或“-”号: (1)a___(-b+c)=a-b+c; (2)a___(b-c-d)=a-b+c+d; (3)____(a-b)___(c+d)=c+d-a+b 分析:此题是先知去括号的结果,再确定括号前的符号, 旨在通过变式训练,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 例5 去括号-[a-(b-c)] 分析:去多重括号,有两种方法,一是由内向外,一是由外向内 例6 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1) x+[x+(-2x-4y)];(2)(a+4b)-(3a-6b) ;(3)4a-(a-3b) ; (4)a+(5a-3b)-(a-2b) ; (5)3(2xy-y)-2xy 分析:第(1)小题的方法例5已讲,只是再多一步合并同类项, 第(2)小题中( )前出现了非±1的系数,方法是将系数及系数前符号 看成一个整体,利用分配律一次去掉括号 (四)、小结 去括号,看符号:是“+”号,不变号;是“-”号,全变号 四、练习设计 1、 随堂练习P122/1、2、 2、 P123/3、 3、 化简: (1)(2x-3y)+(5x+4y); (2)(8a-7b)-(4a-5b); (3)a-(2a+b)+2(a-2b); (4)3(5x+4)-(3x-5); (5)(8x-3y)-(4x+3y-z)+2z; 五、作业布置:P122/习题3。6知识技能:1、2、 五、板书设计 §3.5去括号 (一)知识回顾 (三)例题解析 (五)课堂小结 例4、例5 (二)观察发现 (四)练习设计 (六)作业布置 六、教学后记 1通过回顾小学学过的去括号方法,运用类比方法,得到了整式的去括号法则这样的设计起点低,学生学起来更自然,对新知识更容易接受类比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值得引起注意另外,这个设计也体现了“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和“以旧引新”的教学设计原则 2在总结出去括号法则后,又给出了一个顺口溜,这是考虑到学生年龄小,顺口溜更便于记忆,而且也增加了学习的情趣 3本设计中,安排了例1到例6的一个组题,进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训练,以使学生更好地全方位地掌握去括号法则另外,还安排了某些变式训练,既能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去括号法则,又训练了他们的逆向思维 第 2 页 共 2 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