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语文七上山市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语文七上山市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

教材分析:  《山市》处于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继《〈论语〉十则》后第二篇文言文,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初步。  本文所涉及的是科学现象,蒲松龄用精炼生动的语言描述了一次“山市”的形成、发展和消失的经过,极富想象力。本课学习主要以诵读为主,并能根据描述想象山市美景,了解科学知识,培养主动探究的习惯。文言字词不需要重点掌握,但也得作些了解,以帮助理解文意。  基本教学思路:  对诵读目标的处理,我设计了七读(时间是30分钟左右,其中理解读8分钟,背读5分钟,其它各遍读都在3分钟左右):先听师范读,掌握生字新词,再初读感知,了解文章大意,然后大声读,把课文读通畅,接着进行默读,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学生想象读,根据所读到的文字来想象山市美景,坐在此基础上,学生美读全文,深化领悟,最后大声背读。这些步骤使学生渐渐地熟悉理解了课文,反反复复的诵读培养了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对第二个目标的处理(用时10分钟左右),我打算是课上稍提激趣,课下自主解疑。  本课教学我设计了以下几个亮点:一是导入阶段,用优美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给学生以熏陶;二是讨论反馈阶段,通过做游戏来掌握字词,使困难的文言字词学习变得活泼有趣,符合六年级学生特点;三是深化领悟阶段,在同学和老师的渲染下,学生脑海里有了山市美好景观的画面,此时学生美读,可能掀起一个高潮。四是激趣探究阶段,学生七嘴八舌献计献策,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了解科学知识。五是作业布置阶段,给蒲松龄先生写信说明山市的科学成因,既是对课文的巩固和延伸,又是对探究习惯的督促检查。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培养语感。  教学难点:山市的有关科学知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并能根据文字想象画面。  2、了解有关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 同学们,感觉到秋天已经来到了吗?天空中秋风飒飒,秋雨潇潇,田野里枯枝颤抖,黄叶飘零,一派秋的庄严。是啊,秋天的满地落红,冬日的漫天飞雪,春时的嫩芽娇花,夏季的绿树浓荫,这些自然现象我们每个人每年都能看到。可是有一种美丽神奇的自然现象却好多年都难得一见,多数人一生都无缘看到。这种自然现象就是海市蜃楼。幸好清代有一位写狐写鬼的文学家蒲松龄,根据目击者的叙述描绘了一次这样的景观——山市(山市蜃楼),弥补了我们不得一见的遗憾。今天,让我们走进《山市》这篇课文,通过文字描述来欣赏一下这种奇特的景观。  板书题目作者,学生记住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  二、诵读施标:  1、初读感知阶段: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读,标划生字词,并听出师故意读错的生字。然后打出电子词典,指定一学生领读生字。  ○2学生自由朗读2至3遍,力争读得声音饱满,通畅无阻。  读完之后,试着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2、自主学习阶段:  老师先学了这篇课文,觉得这篇课文的目标可以有这两个。大家看同意吗?    打出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并能根据文字想象画面。  2、了解有关的科学知识。  ○3师布置自学任务,出示自学指导:  结合注释默读课文,理解词句意思,思考想象“山市”的初生、发展、高潮三幅画面。比一比谁理解得快。时间8分钟。  3、讨论反馈阶段:  ○4师生、生生之间以做游戏的形式来检查词句理解情况。  游戏:  甲:我来问,你来答。  某词的意思是什么?  ‎ 乙:这个问题难不倒我。  ……    师与一学生合作举例。如:  师:我来问,你来答。  山市高潮时出现的“危楼”是不是指“快倒的楼”?  生:这个问题难不倒我,“危楼”指的是“高楼”,它还站得好好的。  师:这座高楼是几间的几层的?里面的人在干什么?  生:五间的、数不清几层的。里面的人有的靠着,有的站着,干什么的都有呢!  师:它是怎么一步步消失的?  生:先渐低再渐如常楼渐如高舍,又倏忽如拳如豆消失了。  师:“危楼”一词在哪诗里还学过?  生:李白的《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  ……  然后学生之间热闹游戏,快乐掌握。师巡回听听。  ○5请学生根据文中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来描绘自己想象中的画面。  一两名学生描绘出画面。  师借机描绘:  你不经意地一抬头,看到不远处,突地出现青塔白楼,楼阁殿堂,街道里巷,并且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然后一阵大风,尘土飞扬,烟雾弥漫,只剩下那座高楼,灯光点点,人影屑屑,可是只一会儿,楼渐低,减低,直至如拳如豆消失不见。的确是很神奇啊!  这么美好的景观,我们得用同样美的朗读读出来。引入下一阶段。  4、深化领悟阶段:  ‎ 下面请同学们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美读课文——投入感情,放飞想象,如醉如痴,物我两忘。  5、激趣探究阶段:  ○6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师生共同想办法探索“山市”成因。  师引导:这样的美景,古人却给它起了个瘆人的名字“鬼市”,为什么?  学生回答。  师点拨引导:古时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对所看到的现象无法做出解释。另外,多年的迷信思想的控制,叶使人们相信真有所谓鬼神。可是现在,科学的巨手早已揭开了这种景观的神秘面纱。同学们,我们通过什么方式可以了到更多海市蜃楼的知识呢?  学生七嘴八舌献计献策,然后明确:可以通过查字典、上网、《物理》课本、《十万个为什么》等资料。  学生快快行动,查字典,看谁先查到谁读出来。  师引导:你明白这种现象是怎么回事了吗?这个解释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求知欲。同学们,要做明白人,就必须自己动手,探索研究。  那么,交给大家一个光荣的任务:六人一组,课下查阅资料,得到海市蜃楼的有关知识。然后整理成文,给蒲松龄写一封信。  三、作业布置:  请学生查阅资料后给蒲松龄写一封信,解释“山市”的科学成因。  板书设计:  要求学生记下板书上的几读,用于以后的文言文学习。  山市  蒲松龄  初读:  大声读:  默读:  ‎ 想象读:  美读:  背读: ‎ 这些天,我一直在教文言文,学生背不上,气死我也!私下问过不少学生,他们都认为学习文言文,是一件异常痛苦的事。不仅要大量的背诵,而且课堂也较枯燥。为了让课堂呈现轻松、愉快的气氛,我在《山市》的教学中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1、较好地落实了“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不懈地训练及反复的强调,使学生养成课前自主学习的习惯。本节课学生就在这方面表现得很好,在上课之前,学生已经基本能口译课文,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字词教学时间,为课堂上进行多种能力训练提供了时间的保证。 具体授课过程中,又十分注意将学生的独创性融入小组的合作学习中,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对一些学生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无关,但又不能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则留给学生自行探究,培养学生课后查找资料的习惯。  2、与学生建立平等对话的关系。  在课堂上,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才能获得发展,潜能才能得到开发。教学中,围绕教学重点,放手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纵横驰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有放有收,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诵读与积累是我的文言文教学的两个基本理念。在这节课中,除了强调诵读外,我还十分注意指导同学们对知识进行积累,归纳整理,对学生在课堂上能自觉“温故而知新”的大加赞赏,意在让学生们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并能做到举一反三。  4、多种能力训练渗透其中。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节课,但注意了各种知识的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与语感的培养,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提高。如“说”的训练,就有让学生讲故事,复述故事,谈感想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