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语文课件诗四首 渡荆门送别 (14)_鲁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诗四首 渡荆门送别 (14)_鲁教版

渡荆门送别李白 激情导入说说你积累的“送别”名句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②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③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④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⑤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⑦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⑧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李白(701-762),唐,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欧阳修六一居士,李清照易安居士,白居易香山居士,苏轼东坡居士)。李白的诗歌现存九百九十多首,豪迈奔放,别具一格。像著名的组诗《古风》,批判朝政弊端,感慨有志之士不能施展抱负;乐府《行路难》,《梁甫吟》,《将进酒》等,是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望庐山瀑布》、《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诗篇,以充满想象的神奇之笔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尽管李白有的诗歌也隐含着人生如梦、纵酒狂欢的颓丧情绪,但不满于社会和政治的黑暗,追求心身自由和解放的昂扬向上的精神是他诗篇的主旋律。李白是继屈原之后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号“诗仙”,对后代的诗歌创作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作者简介 背景链接李白青少年时期是在蜀中度过的把蜀地当作自己的故乡,所以他有不少诗篇反映出对蜀中生活的怀念之情。这一次从三峡出蜀,面对江汉平原,眼界大开,心旷神怡,不由得即景抒情,写下了这首广为传诵的五言律诗。 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2.品味语言,会赏析颔联和颈联。3.激发想像力,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感情以及对“送别”的理解。 走近诗人一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朗读感悟二读:理解诗意,读出画面。 【注释】荆门:山名,在今湖北省宜昌市西北长江南岸,其状如门,又与北岸之虎牙山相对,水势湍急,十分险要。荆门外:指荆门以东,过此即入古楚国境内。远:远自。来从:作“来到”或“来向”解。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 词语解释天镜:指水中所见一轮明月之影。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色。下:移下。仍:频频。江:长江。 诗句解释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诗人乘舟顺流而下,经过漫长的水路,来到荆门之外。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山已经到了尽头,江水就在这大荒野地上奔流,浩浩荡荡。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明月如同飞下的天境映入江水,云霞变幻无穷,在空中结成海市蜃楼般的奇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我更爱恋我故乡的山水,情意深深不远万里护送着我的小舟。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朗读感悟三读:读出情感,读出韵味。 整体感悟1.《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颔联中“随”和“入”字用的好,谈谈好在何处。4.颈联变换视角,诗中是怎样以时空的变换来描绘江山的美景的?5.揣摩尾联,体会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6.诗人已被荆门外的美景所陶醉,为什么却仍怜故乡水”?7.你喜欢哪一联,为什么? 整体感悟《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远渡的地点(荆门外)和此行的目的(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两句诗描写船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的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颔联中“随”和“入”字用的好,谈谈好在何处。“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入”字有穿透力,景中蕴含着诗人的喜悦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深入探究1颈联变换视角,诗中是怎样以时空的变换来描绘江山的美景的?“月下飞天镜”是夜晚俯视所见。描绘的是近景。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描绘的是远景。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 深入探究2揣摩尾联,体会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深入探究3诗人已被荆门外的美景所陶醉,为什么却“仍怜故乡水”?作者见到楚地美景的兴奋和激动,但也忘不了曾经养育过自己的故乡。 深入探究4你喜欢哪一联,为什么?背诵? 【诗文赏析】诗人远渡荆门,眼望一派壮丽的大好河山,心生豪放。抒发了自己的胸怀与进取精神,生气勃勃,意气风发。诗的首联叙事,写出了自己远行的地点和目的,颔联和颈联描写的是渡过荆门山时诗人所看到的奇妙美景。最后一联写的是诗人在欣赏荆门一带的风光时,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所产生的思乡之情。诗人没有直接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愈发显出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全诗想像瑰丽,意境高远,充满了生活的光彩。 写作方法1.从构思看:2.从意境看:3.从语言看:4.从表现手法看:题目“渡荆门送别”,“渡荆门”包括前三联,尾联照应诗题中的“送别”,全诗紧扣题目展开,结构分明,章法有度。诗歌意境高远,形象奇伟,想像瑰丽。抓住两联写景名句,特别是颔联,展示其画面的壮美。可以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字入手分析揣摩,品评一字传神的艺术效果。写景最妙的一句。①“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运用衬托的手法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写江水的平静,江岸的辽阔;②“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江水以情意。主旨句。 渡荆门送别诗送?首联交代行程(此次远渡地点目的)未提及所送者颔联喜悦开朗(气势磅礴万里长江图远景)写景未提人颈联新奇景色(想象奇特描写近景)写景抒发欣喜感受抒发的是自己的感受尾联思念故乡(诗人不说自己思念家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送其远行水送人,人思乡)诗人送的是自己而不是他人?送别李白 深化送别四读:读懂诗人,读出自我。 总结这首五言律诗是李白的出蜀之作,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达标检测1、这首诗描写船过荆门时,所看到的景色诗句是()2、这首诗中()用游动的角度描写景物的变化,突出了特定位置江岸的特征和江水的态势。3、抒发作者乡愁的主旨句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课后作业试写一首送别的小短文,不少于200字。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