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3-31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礼记》一则 (3)_苏教版(2016)
虽有佳肴《礼记》《礼记》一则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zhuàn]。是五经之一。其中的《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文学常识 朗读课文1、在文章中标注生字字音以及句子的节奏。2、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朗读欣赏 给下列红字注音:嘉肴()自强()兑命()学学半()yáoqiǎngyuèxiào字词正音 小组合作学习,借助书下注释逐字逐句理解翻译课文。把不懂的词句画下来,小组内讨论,如还有疑问,我们一起来解决。理解翻译 品味探究1、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2、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从“虽有嘉肴”写起?3、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品味探究1、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人学习之后才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教学相长 2、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从“虽有嘉肴”写起?从“嘉肴”写起,是为了用“嘉肴”类比“至道”,然后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运用类比,使文章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品味探究 3、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示例1: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示例2:“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的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就可以“知困”而“自强”。品味探究 主题归纳文章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虽有,弗,不知其;虽有,弗,不知。是故学,教。知不足,;知困,。故曰:也。《兑命》曰:“。”其?背诵展示 (一)通假字学学半(二)古今异义1.虽有至道2.不知其旨也3.教然后知困4.教学相长也文言词汇积累古义:即使。今义:虽然。古义:甘美。今义:意义。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古义:促进。今义:增长。(“学”通“斅”,教导) (三)词类活用1.不知其旨也名词作形容词,甘美,味美。2.不知其善也形容词作名词,好,好处。文言词汇积累 (四)一词多义1.其:不知其旨也代词,它的其此之谓乎副词,表推测2.学:学学半同“斅”,教导学学半学习文言词汇积累 当堂检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