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11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赣粤湘三省六校2020届高三4月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2020届赣湘粤三省六校4月联考 理综试卷 一、选择题 1.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信息传递,在生物体内存在着信息交流,下列有关生物中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斑马与其捕食者猎豹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种间关系 B. 细胞间信息交流都是通过细胞膜上糖蛋白实现的 C. 参与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的物质都是生物大分子 D. 细胞增殖过程中,一定有四个方向的遗传信息流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作用: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维持生物种群的繁衍;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信息的种类有: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2、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一般分为三种:细胞间直接接触(如精卵结合)、化学物质的传递(如激素的调节)和高等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 【详解】A、斑马与其捕食者猎豹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种间关系,A正确; B、并非所有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是通过细胞膜上糖蛋白实现的,比如高等植物相邻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信息交流,B错误; C、参与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的神经递质一般是小分子物质,如氨基酸类神经递质,C错误; D、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细胞增殖过程中,存在遗传信息从DNA流向DNA(复制),从DNA流向RNA(转录),再从RNA流向蛋白质(翻译)三个方向,D错误。 故选A。 2.将基因型为Dd(品系甲)的玉米幼苗芽尖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四倍体植株幼苗(品系乙)。将甲乙品系间行种植,自然状态下生长、繁殖,得到子一代丙。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 将甲、乙品系间行种植,自然状态下获得的丙全部为三倍体 B. 显微镜下观察品系乙的根、叶细胞,在分裂中期时两者染色体数目不相等 C. 品系乙植株自交后代中基因型有四种,全为显性性状 D. 秋水仙素处理的目的是促进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从而诱导染色体加倍 - 15 -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用秋水仙素处理Dd玉米幼苗(品系甲),可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四倍体(DDdd)(品系乙)。 【详解】A、用秋水仙素处理品系甲植株(Dd)后,得到的四倍体品系乙植株(DDdd),将甲、乙品系间行种植,自然状态下有自交也有杂交,故获得的丙有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A错误; B、秋水仙素处理是幼苗的芽尖,故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而根细胞没有加倍,在分裂中期时两者染色体数目不相等,B正确; C、品系乙植株(DDdd)可以产生DD、Dd、dd三种配子,故自交后代中基因型有五种,有显性性状也有隐性性状,C错误; D、秋水仙素处理的目的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而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而纺锤体形成于有丝分裂的前期,D错误。 故选B。 3.如图为某细胞膜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常用鸡、猪的成熟红细胞,放在清水中涨破后,可通过差速离心的方法收集到较为纯净的细胞膜 B. 细胞间的识别与①有关,细胞癌变后①含量增加 C. 电子显微镜下,细胞膜呈现亮-暗-亮三层,说明细胞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组成 D. 如果图示为红细胞膜,则O2的运输方向是A→B或B→A;如果图示为肝细胞膜,则CO2的运输方向只有B→A - 15 -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图形①是糖蛋白、②是载体蛋白、③是磷脂双分子层;A面是膜外侧,因为膜外侧有糖蛋白,B面是膜内测。 【详解】A、鸡的红细胞内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不能用作提取纯净的细胞膜的材料,同时也不是采用差速离心法,A错误; B、细胞癌变后①糖蛋白含量减少,B错误; C、电子显微镜下,细胞膜呈暗-亮-暗,对应的膜结构层是蛋白质-脂质-蛋白质,C错误; D、O2在血红细胞膜的运输方向可以有膜外向膜内也可由膜内向膜外,CO2在肝细胞中的运输方向是膜内向膜外运输,D正确。 故选D。 4.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免疫系统能够清除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B. 皮肤、粘膜及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C. 吞噬细胞摄取处理病原体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 免疫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病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脾脏、胸腺、骨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B);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细胞因子和补体。 2、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 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 15 - 【详解】A、人体免疫系统能够清除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A错误; 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B错误; C、吞噬细胞摄取处理病原体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属于特异性免疫,C错误; D、自身免疫病属于免疫功能过强,免疫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病,D正确。 故选D。 5.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正式实验中,需要用蒸馏水作对照组 B. 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真核细胞模型——概念模型 C.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两次捕获间隔时间的长短对调查结果的影响相同 D. 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时,把蝾螈的受精卵横缢成有细胞核和无细胞核两部分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研究细胞核的功能实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和构建模型的种类,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取材是否合适、实验条件控制是否得当及实验设计是否合理等,这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详解】A、“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预实验中,需要用蒸馏水作对照组,正式实验中设置不同浓度梯度,为相互对照,不需要设置蒸馏水的空白对照组,A错误; B、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真核细胞模型属于物理模型,B错误; 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两次捕获间隔时间要适宜,过长或过短都会对调查结果产生不同影响,C错误; D、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时,把蝾螈的受精卵横缢成有细胞核和无细胞核两部分,D正确。 故选D。 6.如图为某家族中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5 - A. 对患者家系进行调查可得出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 B. I-2、Ⅱ-6均为杂合子,且Ⅱ-4和Ⅲ-8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 C. 由Ⅱ-5和Ⅱ-6及Ⅲ-9个体,可推知理论上,该病男女患病概率相等 D. 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该遗传病的最有效途径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5号和6号患病,而9号正常,即“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因此可判断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详解】A、要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A错误; B、据上分析可知,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故I-2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Ⅱ-4、Ⅱ-5、Ⅱ-6均为杂合子,Ⅲ-8是杂合子的概率是2/3,B错误; C、由Ⅱ-5和Ⅱ-6及Ⅲ-9个体,可推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理论上该病男女患病概率相等,C正确; D、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隐性遗传病的最有效途径,该病是显性遗传病,D错误。 故选C。 7.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具有光合效率高、营养方式多样且富含有机物等特点,在食品和饲料等多个方面均有广泛应用。 (1)科学家曾以小球藻为材料进行了光合作用机理的研究。确定小球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生物的最简便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球藻光合作用吸收CO2形成的有机物种类众多,可用_______________法确定各种有机物形成的先后顺序,请写出简单实验思路证明你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密闭且CO2充足的条件下,绘制了小球藻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 15 - ①小球藻积累有机物速率最快的时刻是第___h。第9-10h光合速率迅速下降,推测最可能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10h时能产生ATP的细胞结构是 _________;若此环境因素维持不变,容器内的O2含量将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细胞只能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 【答案】 (1).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存在叶绿体 (2). 同位素标记 (3). 用14C标记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在不同时间内测定小球藻中具有放射性的有机物,按时间出现的先后顺序确定各种有机物形成的先后顺序 (4). 2 (5). 光照强度 (6).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7). 逐渐下降并完全耗尽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示:图示是在密闭且CO2充足的条件下,小球藻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呼吸速率逐渐加快后又降低,光合速率保持相对稳定后急剧下降。 【详解】(1)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小球藻存在叶绿体,是确定小球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生物的最简便方法。 (2)小球藻光合作用吸收CO2形成的有机物种类众多,可用同位素标记法确定各种有机物形成的先后顺序;即用14C标记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在不同时间内测定小球藻中具有放射性的有机物,按时间出现的先后顺序确定各种有机物形成的先后顺序。 - 15 - (3)①据图示分析可知,2h之后光合速率不变,而呼吸作用还在增强,因此该植物积累有机物速率最大的时刻是第2h时。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而容器中的二氧化碳充足,因此第9-10h光合速率迅速下降,最可能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减弱。 ②第10h时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产生ATP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若此环境因素(第10h时)维持不变,容器内的O2含量将逐渐下降并完全耗尽,此时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ATP。 【点睛】本题结合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图,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影响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环境因素,能根据曲线图中的信息答题。 8.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蕴育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物种贮存库、气候调节器,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发展经济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净化某被有机物污染的湖泊,研究人员在湖边建立了人工湿地,如下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种植的各种植物体现了该湿地群落的空间结构,其中在水平结构上呈现_____________的特点。 (2)流经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_____(大于、等于或小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原因是:___________。 (3)增加该湿地中生物的种类是否一定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_____(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湿地既能净化水质,也能供人们观赏旅游,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______________价值。 【答案】 (1). 镶嵌分布 (2). 大于 (3). 还有受污染湖水中有机物所含有的化学能 (4). 否 (5). 引入外来物种可能会造成生态入侵,使原有物种减少,降低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 (6). 直接和间接 【解析】 【分析】 - 15 - 1、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成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群落的水平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其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性。 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散失的过程。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能量的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量传递效率是指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同化能之比,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 3、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就是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 【详解】(1)图中种植的各种植物在水平结构上呈现镶嵌分布的特点。 (2)流经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和受污染湖水中有机物所含有的化学能,故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3)增加该湿地中生物的种类不一定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如引入外来物种可能会造成生态入侵,使原有物种减少,降低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 (4)该湿地能净化水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也能供人们观赏旅游,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点睛】本题考查群落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9.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主要调节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其中“稳态”指的是:______________。 Ⅱ.食物过咸时,机体一方面因口渴而主动饮水,另一方面会减少尿量,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渴觉的中枢在_____________。 - 15 - (2)抗利尿激素引起尿量减少的过程属于____调节,在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下丘脑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2点)。 (3)研究表明,生物膜对水的通透性明显大于人工无蛋白质的脂双层膜,试从生物膜的成分和结构对“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这一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 【答案】 (1).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2). 大脑皮层 (3). 激素(或者体液) (4). 作为渗透压感受器、作为(水盐平衡)神经中枢、分泌抗利尿激素、传导兴奋 (5). 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膜上有蛋白质(水通道蛋白) 【解析】 【分析】 1、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成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2、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 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 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还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后叶释放。 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详解】I、内环境稳态指的是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Ⅱ、(1)产生渴觉的中枢在大脑皮层。 (2)抗利尿激素引起尿量减少的过程属于激素调节,在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下丘脑的作用有作为渗透压感受器、作为水盐平衡神经中枢、分泌抗利尿激素、传导兴奋。 (3)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膜上有水通道蛋白,因此生物膜对水的通透性明显大于人工无蛋白质的脂双层膜。 【点睛】本题考查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15 - 10.已知豌豆(2n=14)的花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红色(A)对白色(a)为显性,B基因淡化花色,两个B基因能淡化红色为白色,一个B淡化红色为粉红色。请据此分析下列问题: (1)豌豆植株自然状态下的传粉方式为________,其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可以形成___________个四分体。 (2)若纯合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aaBB)杂交,子代中出现一株白花植株,科研人员对其成因做出以下两种假设。 假设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二:两对基因中的一个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所致。 ①确定假设一是否正确的简便方法是显微镜下观察有丝分裂中期(或减Ⅰ)的染色体条数是否为13条。 ②若假设二成立,则发生突变的基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基因。 ③某同学想通过实验来确定假设二中的突变的基因的类型,请帮助其写出实验设计方案及预期结果(现有材料:纯合红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的白花植株)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自花(闭花)传粉 (2). 7 (3). 丢失一条染色体所致 (4). A或b (5). 选取纯合的红花植株作亲本甲,在花蕾期,去除待鉴定的白花 (亲本乙)的雄蕊,并套上纸袋。待亲本乙的雌蕊成熟后,取亲本甲的花粉授给亲本乙,并套上纸袋。收取亲本乙所结的种子,并在适宜的条件下种植,观察花的颜色 (6). 若子代全为粉红花,则突变的基因为b;若子代中出现红花和粉红花,则突变的基因为A 【解析】 【分析】 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由题意知,A(a)与B(b)独立遗传,因此2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且A_BB、aa 表现为白花,A_bb为红花,A_Bb为粉红花。 【详解】(1)豌豆植株在自然状态下自花(闭花)传粉,其体细胞(2n=14)含有7对同源染色体,故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可以形成7个四分体。 - 15 - (2)纯合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与白花植株(aaBB)杂交,子代基因型是AaBb,都表现为粉红花,如果后代出现白花,则: 假设一:丢失一条含有基因的染色体所致,丢失的染色体上含有A基因,白花的基因型是aBb; ②假设二:若是两对基因中的一个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所致,则突变基因可能是A突变成a或者是b突变成B。 ③要确定突变的基因的类型,可以选取纯合的红花植株作亲本甲,在花蕾期,去除待鉴定的白花 (亲本乙)的雄蕊,并套上纸袋。待亲本乙的雌蕊成熟后,取亲本甲的花粉授给亲本乙,并套上纸袋。收取亲本乙所结的种子,并在适宜的条件下种植,观察花的颜色。 若突变的基因为b突变成B,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与纯合红花AAbb杂交,子代都为粉红花(A_Bb);若突变的基因为A突变成a,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与纯合红花AAbb杂交,子代中出现红花(Aabb)和粉红花(AaBb)。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可遗传变异的类型,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解答问题,应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设计遗传实验,判断变异的类型,预期实验结果、获取结论。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11.甜米酒是蒸熟的糯米拌上酒酵(一些微生物)发酵而成的一种有甜味的米酒。 (1)根据甜米酒的口味推测,甜米酒的前期发酵需要能产生______________酶和____________酶的微生物,而后期发酵在___________(填有氧或无氧)条件下进行,后期发酵得到的产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根据发酵时间降低甜米酒的甜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固定有酵母细胞的凝珠胶用于制酒,要将固定好的酵母细胞置于______℃下进行发酵;一般来说,采用_________________法固定细胞,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淀粉酶 (2). 麦芽糖酶 (3). 无氧 (4). 酒精和二氧化碳 (5). 延长发酵时间 (6). 25 (7). 包埋法 (8). 细胞体积大,难以被吸附或者结合 【解析】 【分析】 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 - 15 - (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2、固定化技术包括包埋法、物理吸附法和化学结合法(交联法)。由于细胞相对于酶来说更大,难以被吸附或结合,因此多采用包埋法,固定化酶常用物理吸附法。 【详解】(1)制作甜米酒时,首先将糯米中的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该过程需要能产生淀粉酶和麦芽糖酶的微生物;而后期酵母菌的酒精发酵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得到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2)发酵时间增加,酒度增加,甜度降低。因此延长发酵时间可以降低甜米酒的甜度。 (3)如果用固定有酵母细胞的凝珠胶用于制酒,要将固定好的酵母细胞置于25℃下进行发酵;细胞体积大,难以被吸附或者结合,因此一般来说,采用包埋法固定细胞。 【点睛】本题考查果酒的制作和固定化酵母细胞,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不大。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2.科学工作者欲培育能产生含铁量较高的转基因花生新品种,Ti质粒中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具体步骤如图: (1)完整的Ti质粒除了图示结构外,还应该包括启动子、终止子等,其中启动子位于基因的首段,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铁结合蛋白基因来自菜豆,获取该目的基因需要用到的工具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 - (3)图中将目的基因(铁结合蛋白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为确定转基因花生是否培育成功,首先应检测___________,这是目的基因能否在受体细胞内稳定遗传的关键;其次,利用___________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相应的mRNA;最后,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法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 (4)图中用到的植物细胞工程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1中经过脱分化得到愈伤组织,培养基2中筛选的方法是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3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驱动基因的转录 (2). 能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3). 农杆菌转化法 (4). 转基因花生的DNA上是否插入目的基因 (5). 分子杂交法 (6). 植物组织培养 (7). 潮霉素 (8). 诱导愈伤组织再分化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重组Ti质粒中铁结合蛋白基因称为目的基因,潮霉素抗性基因为标记基因;将重组Ti质粒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将开花后未成熟的胚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作为受体细胞,最终培育形成转基因花生,过程中需要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进行调节。 基因工程的一般操作步骤有: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三种:①从基因文库中获取②利用PCR技术扩增③人工合成(化学合成)。 【详解】(1)启动子位于基因的首段,它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驱动基因的转录。 (2)若铁结合蛋白基因来自菜豆,获取该目的基因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是限制酶,限制酶能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3)图中将目的基因(铁结合蛋白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为农杆菌转化法;为确定转基因花生是否培育成功,首先应检测转基因花生的DNA上是否插入目的基因;其次,利用分子杂交法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相应的mRNA;最后,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法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 - 15 - (4)图中用到的植物细胞工程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基1中经过脱分化得到愈伤组织,培养基2中筛选的方法是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潮霉素,培养基3的作用是诱导愈伤组织再分化。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中培育转基因花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的知识要点、获取信息以及识图分析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15 - - 1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