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辽宁省丹东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辽宁省丹东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

辽宁省丹东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病毒无细胞结构,但遗传物质和细胞生物一样都是DNA B. 病毒的遗传物质主要位于拟核中 C. 病毒的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D. 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培养T2噬菌体可以将其标记 ‎【答案】C ‎【解析】‎ ‎【分析】‎ 病毒是一类结构十分简单的微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主要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详解】A、病毒有DNA和RNA两种病毒,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A错误;‎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具有拟核,B错误;‎ C、病毒的蛋白质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C正确;‎ D、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不能在培养基上生长增殖,D错误;‎ 故选C。‎ ‎【点睛】解题关键是识记病毒的结构特点:没有细胞结构,主要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必须依赖寄主细胞完成增殖。‎ ‎2.下列关于酵母菌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中的基因都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B. 核糖体和拟核都不含磷脂,但都含蛋白质 C. 异养生物,无叶绿体,所以细胞中不能合成有机物 D. 线粒体缺陷型酵母菌也能进行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 ‎【答案】D ‎【解析】‎ ‎【分析】‎ 酵母菌细胞是真核细胞,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能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详解】A、酵母菌能进行有丝分裂,但细胞质中的基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A错误;‎ B、酵母菌是真核细胞具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拟核,B错误;‎ C、酵母菌是异养生物,无叶绿体,但细胞中能合成有机物,如在核糖体中合成蛋白质,C错误;‎ D、线粒体缺陷型酵母菌进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可以由无氧呼吸供能,D正确;‎ 故选D。‎ ‎【点睛】解题关键是识记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和复杂的细胞器,能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3.“颜色反应”是鉴定特定物质的常用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为检测待测样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可以使用斐林试剂检测 B. 用苏丹Ⅲ和苏丹Ⅳ检测组织切片内的脂肪时,染色时间长短不同 C. 若待测样液中不含蛋白质,则加入双缩脲试剂后样液颜色不变 D.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所含物质种类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5)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 ‎【详解】斐林试剂只能检测出待测样液中是否含有还原糖,但不能检测出特定的还原糖,A错误;苏丹Ⅲ和苏丹Ⅳ都能用于检测组织切片内的脂肪,但苏丹Ⅲ的染色时间是3min,苏丹Ⅳ的染色时间是1min,B正确;双缩脲试剂中的B液是蓝色的,即使待测样液中不含蛋白质,加入双缩脲试剂后样液颜色也会发生改变,C错误;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所含物质种类相同,但是物质的浓度不完全相同,使用方法也不同,D错误。‎ ‎4.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RNA分子彻底水解的产物包括6种有机物 B. 脂肪水解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C. 糖原、淀粉和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相同 D. Mg2+是色素的必要成分,Fe3+是血红蛋白的必要成分 ‎【答案】C ‎【解析】‎ ‎【分析】‎ RNA分子彻底水解产物有5种有机物,脂肪水解的终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Mg2+是组成叶绿素的必要成分。‎ ‎【详解】A、RNA分子彻底水解产物是磷酸、核糖、4种含氮碱基六种化合物,磷酸不是有机物,A错误;‎ B、脂肪氧化分解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B错误;‎ C、糖原、淀粉和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C正确;‎ D、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Fe2+是血红蛋白的必要成分,D错误;‎ 故选C。‎ ‎【点睛】知识易错点:水解产物不等于氧化分解产物:水解产物是组成该物质的基本单位,氧化分解产物是该物质经细胞代谢产生的物质。‎ ‎5.下列关于细胞内含氮元素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膜、核糖体、染色质都有含氮化合物 B. 细胞内的含氮化合物都可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 具有催化作用的酶都是含氮化合物 D. 遗传信息表达过程的模板都是含氮化合物 ‎【答案】B ‎【解析】‎ 细胞膜中磷脂属于含N化合物,核糖体中DNA和RNA都属于含N化合物,染色体中蛋白质和DNA都属于含N化合物,A正确;细胞内酶、多种激素等含氮化合物都不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错误;从目前发现的酶的本质看,具有催化作用的酶不是蛋白质,就是RNA,它们都是含氮化合物,C正确;遗传信息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转录的模板是DNA的一条链,翻译的模板是mRNA,它们都是含氮化合物,D正确。‎ ‎6.细胞的物质运输功能与其膜结构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肝细胞中内质网合成的磷脂可转移至细胞核 B. 吞噬细胞中高尔基体加工的蛋白质可转移至溶酶体 C. 物质进出细胞可以只消耗ATP不需要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 D. 核孔是细胞核内外物质运输的通道,处于分裂期的细胞的核孔数量较多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物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物质以胞吞和胞吐形式进出细胞时不需要载体但消耗能量。‎ ‎【详解】A、肝细胞中内质网合成的磷脂可转移至细胞核,构成核膜,A正确;‎ B、溶酶体中具有多种水解酶,故吞噬细胞中高尔基体加工的蛋白质可转移至溶酶体,B正确;‎ C、物质以胞吞、胞吐形式进出细胞,只消耗ATP不需要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C正确;‎ D、核孔是细胞核内外物质运输的通道,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核膜有消失和再现的过程,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物质运输功能与其膜结构的关系,解题关键是识记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 ‎7.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植物根尖细胞的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能发生DNA复制 B. 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 C. 线粒体内膜和外膜组成成分的差异主要是磷脂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D. 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 ‎【答案】D ‎【解析】‎ ‎【分析】‎ 植物根尖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不含叶绿体,生物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与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有关,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 ‎【详解】A、植物根尖细胞中没有叶绿体,A错误;‎ B、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B错误;‎ C、线粒体内膜和外膜组成成分的差异主要是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C错误;‎ D、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D正确;‎ 故选D。‎ ‎【点睛】知识易错点: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但核孔仍然有选择性,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可通过核孔,但DNA不能通过。‎ ‎8.下列有关“基本骨架”或“骨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分子中的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B. 由于活细胞中碳原子含量最多,所以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C.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骨架 D. 真核细胞中由纤维素组成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裂和分化有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 DNA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活细胞中水含量最多,氧原子含量最多;细胞骨架是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络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和分化有关。‎ ‎【详解】A. 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A错误;‎ B、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但活细胞中氧原子含量最多,B错误;‎ C、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骨架,C正确;‎ D、细胞骨架是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络结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D错误;‎ 故选C。‎ ‎【点睛】知识易错点:DNA和RNA中的五碳糖分别是脱氧核糖和核糖;碳是基本元素,活细胞中含量最多元素是氧,碳占细胞干重的比例最高。‎ ‎9.科学家将番茄和水稻幼苗分别放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番茄吸收水的相对速度快于Mg2+ B. 水稻运输SiO44-的载体数多于Mg2+‎ C. 番茄吸收Mg2+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D. 水稻和番茄对离子的吸收具选择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番茄对Mg2+的吸收量大于对SiO44-的吸收量,水稻对Mg2+的吸收量小于对SiO44-的吸收量。‎ ‎【详解】A、番茄培养液中Mg2+浓度低于起始浓度,说明番茄吸收水的相对速度慢于Mg2+,A错误;‎ B、水稻吸收SiO44-量多于Mg2+,说明水稻运输SiO44-的载体数多于Mg2+,B正确;‎ C、番茄吸收Mg2+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细胞提供能量,C正确;‎ D、水稻吸收的SiO44-多,对Mg2+吸收量少,而番茄吸收Mg2+较多,对SiO44-吸收量少,这体现了植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D正确;‎ 故选A。‎ ‎【点睛】知识易混点:植物细胞在同一时间吸收离子和吸收水的量不同,说明吸收水和吸收离子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不同植物细胞对同一无机盐离子、同一植物对不同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均有差异,说明植物细胞膜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10.下列关于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B. 将植物细胞置于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更明显 C. 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增强 D. 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处理成熟的植物细胞可能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 ‎【答案】B ‎【解析】‎ ‎【分析】‎ ‎1、质壁分离发生的条件:(1)细胞保持活性;(2)成熟的植物细胞,即具有大液泡和细胞壁;(3)细胞液浓度要小于外界溶液浓度。2、用洋葱鳞茎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看到的现象是:液泡体积变小,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细胞液颜色加深。‎ ‎【详解】A、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一定都相同,用相同浓度的外界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A正确;‎ B、将植物细胞置于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质壁分离现象更明显,但细胞因外界溶液浓度过高而死亡,不发现质壁分离复原,B错误;‎ C、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液浓度增大,细胞的吸水能力增强,C正确;‎ D、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处理成熟的植物细胞,细胞先发现质壁分离,后因K+和NO3-进入细胞使细胞液浓度增大,细胞因吸水而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D正确;‎ 故选B。‎ ‎【点睛】知识易错点:水、钾离子、硝酸根离子、都可以透过细胞膜,开始的一段时间,溶液浓度较高(即KNO3浓度高),所以细胞整体表现为失水,出现质壁分离现象;一段时间后,由于钾离子、硝酸根离子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造成细胞液渗透压上升,所以细胞又吸水,出现自动复原的现象。‎ ‎11.下列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属于吸能反应,与ATP的水解反应相关联 B. 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线粒体含量多,所以ATP的含量也多 C. 细胞呼吸过程产生的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D. ATP可以水解为一个核糖核苷酸和两个磷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 吸能反应与ATP的水解相联系,放能反应与ATP合成有关。ATP是用来提供细胞能量的,随时在分解和合成,是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之中,细胞中不存储ATP。‎ ‎【详解】A、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需要ATP水解供能,属于吸能反应,A正确;‎ B、细胞中ATP的含量较少,随时在分解和合成,是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之中,B错误;‎ C、细胞呼吸过程产生的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C正确;‎ D、ATP脱去两个高能磷酸键,可以水解为一个核糖核苷酸和两个磷酸,D正确;‎ 故选B。‎ ‎【点睛】知识易错点:细胞中ATP含量较少,随时在分解和合成,是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之中。‎ ‎12.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检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可判断乳酸菌的呼吸方式 B. 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避免组织细胞缺氧死亡 C. 水稻根部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所以能长期适应缺氧环境 D. 种子库中贮藏的风干种子进行呼吸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消耗O2,也不产生CO2;氧气能抑制破伤风杆菌的无氧呼吸,所以在包扎伤口时,可选用透气的纱布进行包扎;种子库中贮藏的风干种子细胞有活性,可以进行细胞呼吸。‎ ‎【详解】A、乳酸菌是厌氧菌,不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A错误;‎ B、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避免厌氧菌大量繁殖,B错误;‎ C、水稻根部主要进行有氧呼吸,不能长期生活在缺氧环境中,C错误;‎ D、种子库中贮藏的风干种子仍有活性,进行呼吸作用,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及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3.下列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有利于丙酮酸分解为CO2‎ B. 金毛狗有氧呼吸只在线粒体中进行 C. 适宜条件下,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向基质提供[H]和ATP D. 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以增大化学反应的面积,有利用于酶的附着;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染色体只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只有DNA。‎ ‎【详解】A、丙酮酸分解为CO2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A错误;‎ B、动物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错误;‎ C、适宜条件下,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发生光反应产生[H]和ATP,提供给发生在基质中的暗反应,C正确;‎ D、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只有DNA没有染色体,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解题关键是识记两种细胞器在结构上的相同和不同点,掌握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各阶段发生的场所。‎ ‎14.人体运动强度与氧气消耗量和血液中乳酸含量的关系如图(以葡萄糖为底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状态下,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大于O2的消耗量 B. 运动强度为c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3倍 C. 无氧呼吸时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 D. 等质量的脂肪含能量高于糖类,所以运动中用脂肪补充能量更好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有氧呼吸中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产生水和二氧化碳,耗氧量等于二氧化碳产生量;人体无氧呼吸将葡萄糖不彻底氧化分解,释放部分能量,产物是乳酸。‎ ‎【详解】A、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二氧化碳只能来自有氧呼吸,因此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等于O2消耗量,A错误;‎ B、运动强度为c时,假设有氧呼吸耗氧量为6摩尔,则消耗葡萄糖为1摩尔,而无氧呼吸产生6摩尔的乳酸则消耗葡萄糖3摩尔,B正确;‎ C、无氧呼吸过程是有机物不彻底的氧化分解过程,大部分能量储存在酒精或者乳酸中未被释放出来,C错误;‎ D、葡萄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运动中应补充葡萄糖,D错误;‎ 故选A。‎ ‎【点睛】知识易错点:人和高等动物细胞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大部分植物细胞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15.下图表示物质X对叶绿体色素含量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物质X可抑制叶绿体中叶绿素的分解 B. 光照强度相同时,实验组叶绿体内ATP合成加快 C. 对照组的色素提取液经白光照射及三棱镜分光后明显变暗的是红光区 D.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实验中,加入CaCO3的目的是防止色素分子被破坏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对照组和实验组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相同,说明物质X对类胡萝卜素没有影响;对照组中叶绿素含量少于实验组,说明物质X对叶绿素含量有影响。‎ ‎【详解】A、对照组中叶绿素含量少于实验组,推测物质X可抑制叶绿体中叶绿素的分解,A正确;‎ B、光照强度相同时,实验组叶绿体中叶绿素含量高,光反应较强ATP合成加快,B正确;‎ C、对照组的色素提取液经白光照射及三棱镜分光后明显变暗的是蓝紫光区,C错误;‎ D、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实验中,加入CaCO3的目的是防止色素分子被破坏,D正确;‎ 故选C。‎ ‎【点睛】解题关键是分析题图,推测物质X对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影响,对照组中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16.下列有关自交和测交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自交和测交都可用来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B. 自交和测交都可用来判断某显性植株的基因型 C. 豌豆的自交和测交都需要进行去雄、套袋、人工传粉 D. 杂合子自交后代中的纯合子所占比例高于其测交后代中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自交:雌雄同体的生物同一个体上的雌雄交配或不同个体但为同一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间的雌雄交配,自交可以检验个体的基因型也可以判断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测交:杂种个体与隐形纯合子的交配,测交可用于鉴定两对遗传定律、还可以检测待测个体的基因型同时也可推测出待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 ‎【详解】A、自交可以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而测交不能,A错误;‎ B、显性个体自交,若后代出现形状分离说明亲本为杂种,反之为纯种;测交产生的后代若性状表现不唯一则说明亲代被测者为杂种,反之为纯种,B正确;‎ C、豌豆的自交不需要去雄、套袋和人工传粉,而测交都需要进行去雄、套袋、人工传粉,C错误;‎ D、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杂合子自交后代中的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其测交后代中的纯合子所占比例也为1/2,D错误。‎ 故选B。‎ ‎17.下列关于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的基本骨架由C、H、O、N、P等元素组成的 B. 细胞中DNA分子的碱基对数等于所有基因的碱基对数之和 C. DNA片段都有遗传效应,可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 DNA的复制和转录都可以在细胞质中进行 ‎【答案】D ‎【解析】‎ ‎【分析】‎ 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分子中没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不能称为基因(“基因间隙区”),这些“基因间隙区”不能控制生物性状的表达。‎ ‎【详解】A、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组成元素是C、H、O、P,A错误;‎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故细胞中所有基因的碱基对数之和小于DNA分子的碱基对数,B错误;‎ C、DNA中有遗传效应片段是基因,可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NA中有非基因片段,C错误;‎ D、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DNA,可发生DNA的复制和转录,D正确;‎ 故选D。‎ ‎【点睛】知识易错点:DNA中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是基因,DNA中没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就是非基因片段,因此细胞中所有基因的碱基对数之和小于DNA分子的碱基对数。‎ ‎18.下面是有关细胞分裂的图像,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若图甲为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则上一时期为四分体时期 B. 若图乙属于有丝分裂,则图示阶段会形成细胞板 C. 若图乙属于二倍体生物减数分裂,则图示阶段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 D. 若图丙为果蝇精巢内的细胞,则a组细胞一定发生了着丝点分裂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分析图像可知,若图甲为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则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其上一时期为有丝分裂中期,A错误;若图乙属于有丝分裂,由于染色体数:DNA数:染色单体数=1:2:2,则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或中期,形成细胞板是在末期,B错误;若图乙属于减数分裂,由于染色体数:DNA数:染色单体数=1:2:2,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该阶段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C正确;若图丙为果蝇精巢内的细胞,由于a组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为N,则a组细胞一定不会发生着丝点分裂,D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图像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9.某遗传病由常染色体上两对独立遗传等位基因控制,两对基因都为隐性纯合时表现为患病。下列有关该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对孕妇进行羊水检查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患该遗传病 B. 该遗传病一定属于先天性疾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 C. 正常男、女婚配生出患此病女孩的最大概率是1/8‎ D. 与红绿色盲相比,该遗传病发病率更适合在人群中调査 ‎【答案】C ‎【解析】‎ ‎【分析】‎ 羊水检查项目包括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和羊水生化检查等,以确定胎儿成熟程度和健康状况,并诊断胎儿是否患有某些遗传病;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先天性疾病是生来就有的疾病,但不一定是遗传病。‎ ‎【详解】A、由基因造成的遗传病无法通过羊水检查确定,A错误;‎ B、先天性疾病是生来就有的疾病,但不一定是遗传病,该遗传病不一定是先天性疾病,B错误;‎ C、正常男、女婚配生出患此病女孩,且患病概率要最大,则双亲必须是一对杂合子和一对隐性纯合子组成,假设该病由基因a和b控制,则双亲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如果双亲基因型相同,则患此病女孩的概率=1/4×1/2=1/8;若双亲基因型不同,则患此病女孩的概率=1/2×1/2×1/2=1/8,C正确;‎ D、该遗传病不是单基因遗传病,不适合在人群中调查,D错误;‎ 故选C。‎ ‎【点睛】知识易混点:先天性疾病是生来就有的疾病,但不一定是遗传病,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不一定是先天性疾病。‎ ‎20.下列有关基因本质的研究中,叙述正确的是 A.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先充分搅拌后再短暂保温、离心 B. 搭建6个碱基对的 DNA 双螺旋结构,需要磷酸与脱氧核糖连接物24个 C. 格里菲斯的实验结论是S型菌体内有“转化因子”,理由是DNA是亲子代之间保持连续的物质 D. 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结构时,利用了DNA的X射线衍射的结果 ‎【答案】D ‎【解析】‎ ‎【分析】‎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详解】A、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先保温适宜时间,再充分搅拌后离心,A错误;‎ B、搭建6个碱基对的DNA模型,即含12个脱氧核苷酸,1个脱氧核苷酸内需要1个磷酸与脱氧核糖连接物,另外每条脱氧核苷酸链中脱氧核苷酸之间还需6-1=5个,故需要连接物的数目是:12+5×2=22个,B错误;‎ C、格里菲斯的实验结论是S型菌体内有“转化因子”,理由是将无毒R型活细菌与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从死亡的小鼠体内检测出了S型活细菌,而且这些S型活细菌的后代也是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C错误;‎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结构时,利用了DNA的X射线衍射的结果,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本质的研究中相关科学实验,需要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合理的解释等,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21.依据下图中心法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进行②①④‎ B. 人体细胞中④过程需要三种RNA的参与 C. 除过程④以外,其他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 ①④过程在细胞中依次进行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①表示转录,②表示逆转录,③表示RNA自我复制,④表示翻译,⑤表示DNA复制。‎ ‎【详解】A、烟草花叶病毒是RN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在宿主体内进行RNA自我复制,并翻译出相应的蛋白质,A错误;‎ B、人体细胞中④翻译过程需要mRNA、tRNA、rRNR三种RNA的参与,B正确;‎ C、图中各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错误;‎ D、原核细胞中①转录和④翻译过程可同时进行,D错误;‎ 故选B。‎ ‎【点睛】知识易混点:真核细胞中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翻译发生在细胞质;原核细胞中是边转录边翻译。‎ ‎22.下图是人类某染色体DNA片段,其中a、b、c为基因,I、II为无遗传效应的片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基因a和基因b转录的模板链可能不同 B. 该DNA片段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都属于基因突变 C. 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交叉互换,可发生在基因a和基因b之间 D. 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DNA上全部基因的碱基序列 ‎【答案】A ‎【解析】‎ ‎【分析】‎ 转录的模板链都是3’-5’进行,由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方向可能不一致,在模板链的选择上就会出现不同;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即测定人体细胞中24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 ‎【详解】A、转录时,以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基因a和基因b的模板链所在的DNA链可能不同,A正确;‎ B、DNA中非基因片段如图中I、II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不属于基因突变,B错误;‎ C、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交叉互换是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单体间,基因a和基因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不会发生交叉互换,C错误;‎ D、人类基因组计划至少应测24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D错误;‎ 故选A。‎ ‎【点睛】解题关键是识记基因的本质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相关知识点,掌握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解答选项。‎ ‎23.某15N完全标记的1个T2噬菌体(第一代)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后,共释放出n个子代噬菌体,整个过程中共消耗a个胸腺嘧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子代噬菌体中含14N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2/n B. n个子代噬菌体中只有一个噬菌体含有15N C. 噬菌体DNA复制过程需要的模板、酶、ATP和原料都来自大肠杆菌 D. 第一代噬菌体的DNA中含有a/(n-1)个腺嘌呤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1个噬菌体中含1个DNA,则被15N标记的有两条链,在释放n个子代噬菌体共有n个DNA,其中含有15N标记的DNA有2个,据此答题。‎ ‎【详解】A、子代噬菌体中所有个体都含14N,A错误;‎ B、n个子代噬菌体中有2个噬菌体含有15N ,B错误;‎ C、噬菌体DNA复制过程需要的模板来自噬菌体,酶、ATP和原料都来自大肠杆菌,C错误;‎ D、根据题干,n个子代噬菌体,整个过程中共消耗a个胸腺嘧啶,则第一代噬菌体的DNA中含有a/(n-1)个胸腺嘧啶,由于DNA分子中胸腺嘧啶数量=腺嘌呤数量,故第一代噬菌体的DNA中含有a/(n-1)个腺嘌呤,D正确;‎ 故选D。‎ ‎【点睛】解题关键是识记DNA复制的半保留复制特点:某15N完全标记的1个T2噬菌体(第一代)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无论复制多少代,含15N的DNA分子只有两个,所有子代DNA分子都含14N。、‎ ‎24.某种抗生素能够抑制细菌中的RNA聚合酶的活性,但对真核细胞中RNA聚合酶没有影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RNA聚合酶与解旋酶都作用于磷酸二酯键 B. 该抗生素抑制了细菌的翻译过程 C. 细菌和真核细胞中的RNA聚合酶是同一种蛋白质 D. 该抗生素可能会影响细菌DNA转录 ‎【答案】D ‎【解析】‎ ‎【分析】‎ 抗生素能够抑制细菌中的RNA聚合酶的活性,,但对真核细胞中RNA聚合酶没有影响,说明细菌和真核细胞中的RNA聚合酶是不同的蛋白质,推测该抗生素可能会影响细菌DNA的转录。‎ ‎【详解】A、RNA聚合酶作用于磷酸二酯键,解旋酶作用于氢键,A错误;‎ B、抗生素抑制细菌中RNA聚合酶的活性从而抑制细菌的转录过程,B错误;‎ C、根据题干可知,细菌和真核细胞中的RNA聚合酶是不同的蛋白质,C错误;‎ D、抗生素能够抑制细菌中的RNA聚合酶的活性,推测该抗生素可能会影响细菌DNA的转录,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提取题干信息: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上特定的序列并与之结合启动转录, R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25.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能引起基因重组 B. 人工诱变使基因突变的频率提高,可加快育种的进程 C. 花药的离体培养有利于获得新基因,从而缩短育种年限 D.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片段移接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一种类型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重组的概念: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人工诱变可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片段移接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据此答题。‎ ‎【详解】A、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A正确;‎ B、人工诱变使基因突变的频率提高,可加快育种的进程,B正确;‎ C、花药的离体培养可以缩短育种年限,但不能获得新基因,C错误;‎ D、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片段移接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D正确;‎ 故选C。‎ ‎【点睛】知识易混点: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片段移接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26.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 B. 人为因素不能导致种群发生定向进化 C. 生物的各种变异均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D. 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的全部生物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答案】A ‎【解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进化方向;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据此答题。‎ ‎【详解】A、现代生物进化论认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A正确;‎ B、人工选择会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种群发生定向进化,B错误;‎ C、可遗传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C错误;‎ D、种群(即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的同种全部生物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D错误;‎ 故选A。‎ ‎【点睛】知识易混点:变异分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其中可遗传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的同种全部生物个体称为种群,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的全部生物个体称为群落。‎ ‎27.某鳞翅目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后的表达产物会导致胚胎发育停滞而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若该突变为显性突变,则该鳞翅目昆虫群体中雄性个体均为隐性纯合子 B. 若该突变为隐性突变,则该鳞翅目昆虫群体中雄性个体与雌性个体的数量相等 C. 若该突变为显性突变,则雌性鳞翅目昆虫产生的卵细胞不携带突变基因 D. 若该突变为隐性突变,则雌、雄鳞翅目昆虫杂交,子代致死的均为雌性个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某鳞翅目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即雌性为ZW,雄性为ZZ,且Z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后的表达产物会导致胚胎发育停滞而死亡,根据该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遗传特点分析答题。‎ ‎【详解】若该突变为显性突变,即显性致死,则该鳞翅目昆虫群体中雄性个体(ZZ)均为隐性纯合子,A正确; 若该突变为隐性突变,由于雄性个体(ZZ)有两个隐性基因才致死,而雌性个体(ZW)有一个隐性基因就致死,所以该鳞翅目昆虫群体中雄性个体的数量多于雌性个体的数量,B错误; 若该突变为显性突变,则雌性鳞翅目昆虫(ZW)不可能含有显性基因,因此其产生的卵细胞不携带突变基因,C正确; 若该突变为隐性突变,则雌性不可能含有隐性基因,而雄性可能含有隐性基因,因此雌、雄鳞翅目昆虫杂交,子代致死的均为雌性个体,D正确。 故选B。 ‎ ‎28.如图为人类中的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病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1、3、5号一定是此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C. 5号与6号再生一孩子,患病的概率为50%‎ D. 7号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2/3或1/2‎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图谱:II3、II4表现正常他们儿子III8号患病,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致病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 ‎【详解】A、由分析可知,该病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 B、无论该病为常染色体或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号都不一定携带该致病基因,B错误;‎ C、如果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致病基因为a,5号(Aa)与6号(aa)再生一孩子患病概率=1/2;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5号(XAXa)与6号(XaY)再生一孩子患病概率=1/2,C正确;‎ D、如果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II3基因型为Aa、4号基因型为Aa,则7号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2/3;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3基因型为XAXa、4号基因型为XAY,则7号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D正确;‎ 故选B。‎ ‎【点睛】解题本题的关键是对遗传图谱的分析: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判断该病为隐性遗传,由于题干和题图的信息不能准确判断致病基因所在位置,因此需要从常染色体遗传和伴X遗传两个方面分析选项问题。‎ ‎29.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加,物质运输效率升高 B. 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和mRNA种类均发生变化 C. 细胞癌变:细胞膜上各种蛋白质均减少,多个基因发生突变 D. 细胞衰老: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相对表面积减小,物质运输效率下降;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核遗传物质没变,mRNA种类发生变化。‎ ‎【详解】A、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但细胞相对表面积减小,物质交换率下降,细胞新陈代谢缓慢,运输效率下降,A错误;‎ B、细胞分化过程中核遗传物质没有变化,B错误;‎ C、癌变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C错误;‎ D、细胞衰老是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D正确;‎ 故选D。‎ ‎【点睛】知识易错点: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过程,核DNA没变,但不同细胞中的mRNA种类可能不同。‎ ‎30.下列实验材料的选择理由不合理的是 A. 孟德尔选择豌豆的理由之一是豌豆属于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 B. 赫尔希和蔡斯选择T2噬菌体的主要理由是其结构简单,只有蛋白质和RNA C. 在探究细胞呼吸方式时选择酵母菌的理由之一是它属于兼性厌氧菌 D. 比较H202在不同条件的分解实验中选择肝脏研磨液的理由是其含过氧化氢酶 ‎【答案】B ‎【解析】‎ ‎【分析】‎ T2噬菌体的结构简单,只有蛋白质和DNA;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是探究细胞呼吸方式的最佳选择;新鲜的肝脏研磨液含过氧化氢酶,可以作为比较H202在不同条件的分解实验材料。‎ ‎【详解】A、豌豆属于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自然条件下是纯种,孟德尔成功原因之一是正确选择豌豆为实验材料,A正确;‎ B、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B错误;‎ C、在探究细胞呼吸方式时选择酵母菌的理由之一是它属于兼性厌氧菌,C正确;‎ D、比较H202在不同条件的分解实验中选择肝脏研磨液的理由是其含过氧化氢酶,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教材相关实验的知识点,解题关键是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 ‎31.进化的红皇后假说认为,在通常的情况下,物种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物种间存在相互牵制的生态关系,例如一些昆虫取食时,植物会产生某种有毒物质抵制昆虫,昆虫也相应地产生解毒物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该昆虫种群的基因库一定会随个体的死亡而逐渐变小直至消失 B. 一定浓度的有毒物质会诱导昆虫产生相应的解毒基因 C. 具有抗毒性和不具抗毒性昆虫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D. 该假说认为一种生物的进化会导致其他生物的进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库是否改变所参考的对象应为该种群的全部个体,一般不会随个体的死亡而逐渐变小,更加不会消失;环境对基因突变有选择作用;有地理隔离或生殖隔离的个体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详解】A、正常情况下,种群的基因库在种群中通过交配而传给子代,不会随个体的死亡而逐渐变小,更加不会消失,A错误;‎ B、昆虫的基因突变会产生解毒基因,一定浓度的有毒物质对解毒基因有选择作用,B错误;‎ C、具有抗毒性和不具抗毒性的昆虫仍然是同一个物种,可以进行基因交流,C错误;‎ D、该假说认为一种生物的进化会导致其他生物的进化,即生物间的共同进化,D正确;‎ 故选D。‎ ‎【点睛】解题关键是识记现代生物进化论的相关知识点,联系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如基因库、隔离、共同进化等分析判断各选项。‎ ‎32.真核细胞中DNA复制如下图所示,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多起点双向复制能保证DNA复制在短时间内完成 B. 每个子代DNA都有一条核苷酸链来自亲代 C. 复制过程中氢键的破坏和形成都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 D. DNA分子的准确复制依赖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多起点双向复制能保证DNA复制在短时间内完成,提高复制效率,A正确。DNA为半保留复制,每个子代DNA都有一条核苷酸链来自亲代,B正确。DNA解旋酶破坏碱基对的氢键,使DNA双链解旋,DNA聚合酶形成氢键,C错。碱基对之间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遗传信息准确从亲代DNA传向子代DNA,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DNA复制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33.下列对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以及假说-演绎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孟德尔在观察、分析和验证的基础上提出假说 B.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属于观察结果 C. 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之一: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 D. 测交实验的结果能检测预期结论是否正确 ‎【答案】D ‎【解析】‎ ‎【分析】‎ 假说演绎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检验→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孟德尔通过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分析发现F2都是3:1的分离比;揭示实验现象时孟德尔提出Fl 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的假说;提出假说,依据假说进行演绎,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实验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假说能解释自交实验,但是否成立需要通过实验去验证,最终得出结论。‎ ‎【详解】A、孟德尔在观察、分析实验基础上提出假说,A错误;‎ B、“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属于假说内容,B错误;‎ C、依据假说进行演绎,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C错误;‎ D、测交实验的结果能检测预期结论是否正确,D正确;‎ 故选D。‎ ‎【点睛】解题关键是识记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以及假说-演绎法的内容,并依此分析判断各选项。‎ ‎34.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试剂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低温:与“多倍体育种”中的“秋水仙素”作用机理相同,‎ ‎②酒精:与“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中的使用目的相同 ‎③卡诺氏液: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中“NaOH”作用相同 ‎④改良苯酚品红染液: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醋酸洋红液”使用目的相同.‎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低温与“多倍体育种”中的“秋水仙素”作用机理都是抑制纺锤体形成,①正确;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的酒精有洗去卡诺氏液和解离的作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中的使用酒精的目的是溶解叶绿体中各种色素,②错误;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的卡诺氏液是固定根尖细胞,“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中“NaOH”是用于吸收空气中CO2,③错误;“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醋酸洋红液”的目的都是让染色体(质)染色,④正确;综上所述,选B。‎ ‎35.下图为某细菌mRNA与对应的翻译产物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一分子mRNA上的磷酸基团均与两个核糖相连 B. 在该mRNA合成结束后,核糖体才可以与之结合并开始翻译过程 C. mRNA上的AUG是翻译的起始密码子,它是由基因中的启动子转录形成 D. 一个mRNA有多个起始密码子,所以一个mRNA可翻译成多种蛋白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一个mRNA有多个起始密码,所以一个 mRNA可翻译成多种蛋白质;‎ 原核细胞中转录和翻译是同时进行的;启动子是DNA上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 ‎【详解】A、一分子mRNA上5’端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其它磷酸基团均与两个核糖相连,A错误;‎ B、原核细胞中转录和翻译是同时进行的,B错误;‎ C、启动子是DNA上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启动子转录来的序列不一定是翻译的起始密码,C错误;‎ D、由图可知,一个mRNA有多个起始密码子,所以一个mRNA可翻译成多种蛋白质,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1.对题图的解读:图中一个mRNA有多个起始密码,可翻译出三种不同的蛋白质;2.结合教材知识点分析mRNA的结构,掌握RNA聚合酶的作用。‎ ‎36.下图表示植物某个叶肉细胞代谢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鲁宾和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②过程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B. 当②过程产生氧气的速率和⑨过程中消耗氧气的速率相等时,说明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C. 红光条件下类胡萝卜素可通过②过程将光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D. ③过程所需的还原剂氢不可能来自于⑧过程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中过程②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过程③‎ 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过程④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过程⑤、⑥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过程⑧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过程⑨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详解】A、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②过程释放的氧气来自水,A错误;‎ B、当②过程产生氧气的速率和⑨过程中消耗氧气的速率相等时,说明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B错误;‎ C、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C错误;‎ D、③过程所需的还原剂氢来自过程②,⑧过程产生的[H]用于过程⑨,D正确;‎ 故选D。‎ ‎【点睛】知识易错点:图示为植物某个叶肉细胞代谢的过程,故当②过程产生氧气的速率和⑨过程中消耗氧气的速率相等时,只能说明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植物的呼吸速率应是所有细胞的呼吸速率。‎ ‎37.番茄的高蔓(A)对矮蔓(a)、感病(B)对抗病(b)为显性。如图表示以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④⑤⑥四个新品种的过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过程I、II得到⑤,育种方法为杂交育种 B. IV、V过程使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 C. ③、⑥不属于同一物种,存在生殖隔离 D. 过程VI的原理是基因突变,需要耗费大量实验材料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I、II表示杂交育种;I、III、V表示单倍体育种;I、IV表示多倍体育种;VI表示诱变育种。据此答题。‎ ‎【详解】A、过程I、II得到⑤,育种方法为杂交育种,A正确;‎ B、V过程使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IV过程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B错误;‎ C、③为二倍体,⑥为四倍体,③、⑥不属于同一物种,存在生殖隔离,C正确;‎ D、过程VI示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需要耗费大量实验材料,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有关育种的知识点,识记各种育种方法的原理、过程是解题关键。‎ ‎38.H2O2能将鸟嘌呤氧化损伤为8-羟基脱氧鸟苷(8-oxo-dG),8-oxo-dG与腺嘌呤互补配对。若如图所示DNA片段中有两个鸟嘌呤发生上述氧化损伤后,再正常复制多次形成大量的子代DNA,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子代DNA分子有可能都发生碱基序列的改变 B. 子代DN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可能不发生改变 C. 部分子代DNA中胞嘧啶碱基的比例可能会增加 D. 氧化损伤可能诱发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突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DNA片段中共有3个G,其中有两个G发生氧化损伤,如果两个G分别位于两条链,则该片段复制两次形成的子代DNA都有可能发生碱基序列的改变;如果两个G位于同一条链,该片段复制两次形成的子代DNA中有1/2可能发生碱基序列的改变。‎ ‎【详解】A、由于DNA片段中共有3个G,其中有两个G发生氧化损伤,可能是两条链上的G,所以该片段复制两次形成的子代DNA都有可能发生碱基序列的改变,A正确;‎ B、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突变后形成的蛋白质的结构可能不变,B正确;‎ C、鸟嘌呤氧化损伤为8-羟基脱氧鸟苷(8-oxo-dG),8-oxo-dG与腺嘌呤互补配对,所以正常复制多次形成的子代DNA中,部分子代DNA中胞嘧啶碱基的比例可能会减少,C错误;‎ D、氧化损伤可能诱发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突变,D正确;‎ 故选C。‎ ‎【点睛】解题关键是提取题干信息,结合题图,联系DNA复制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分析鸟嘌呤发生氧化损伤对DNA复制产生的子代DNA中碱基种类的影响。‎ ‎39.下列关于处理“蛋白质—DNA 复合体”获得 DNA 片段信息的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 如图所示,过程①②两种酶的作用体现了酶的高效性 B. 若该“蛋白质—DNA 复合体”是染色体片段,则可能存在于 S 型肺炎双球菌中 C. 如果复合体中的蛋白质为 RNA 聚合酶,则其识别结合的序列是DNA上的起始密码子 D. 过程①的酶作用于非结合区 DNA 的磷酸二酯键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过程①表示用DNA酶处理“蛋白质—DNA 复合体”并去除部分DNA,过程②表示用蛋白酶处理去除蛋白质。‎ ‎【详解】A、如图所示,过程①②两种酶的作用体现了酶的专一性,A错误;‎ B、细菌细胞中没有染色体,B错误;‎ C、如果复合体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则其识别并结合的序列是基因上的启动子,C错误;‎ D、过程①的DNA酶可水解DNA分子,其作用部位是磷酸二酯键,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对题图的解读:由图可看出,过程①②两种酶的作用体现了酶的专一性,图中所示结合区的DNA并未被水解,只有非结合区的DNA片段消失。‎ ‎40.某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该植物体内X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A和a,其中基因型为XaXa和XaY的个体不能成活。现让一对亲本杂交,获得子代中雌株:雄株=2:1。若让子代随机交配,则所得后代成活个体中,A基因的频率是 A. 10/11 B. 5/6 C. 7/8 D. 13/14‎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雌株的基因型为XAXA和XAXa,雄株的基因型为XA Y。一对亲本杂交,获得子代中雌株:雄株=2: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XAXa和XAY,子代基因型为XAXA、XAXa、XAY,据此答题。‎ ‎【详解】由分析可知,子代的基因型为XAXA、XAXa、XAY,即雌株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3/4XA、1/4Xa,雄株产生的配子为1/2XA、1/2Y,子代随机交配,则所得成活后代及比例为3/7XAXA、3/7XAY、1/7XAXa,其中A基因频率为10/11。‎ 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要注意两点:1. 基因型为XaXa和XaY的个体不能成活,即F1随机交配,所得后代中要除去基因型为1/8XaY个体;2.计算A基因频率=A基因总数/(A基因总数+a基因总数)。‎ 二、简答题 ‎41. 将植物A种子和植物B种子分别浸种发芽后研磨匀浆、过滤,得到提取液。取8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后,分为4组并分别调整到不同温度,如图所示。然后在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种子提取液,1、3、5、7号试管中加入植物A种子提取液,在2、4、6、8号试管中加入植物B种子提取液,保持各组温度10分钟后,继续进行实验(提取液中还原性物质忽略不计):‎ 实验结果:对各组淀粉剩余量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 ‎(2)若向1、3、5、7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碘液,观察四支试管,发现液体的颜色是蓝色,产生该颜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 ‎ ‎(3)本实验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生成物麦芽糖的含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进一步探究植物B种子提取液中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实验设计的主要思路______。‎ ‎【答案】 (1). 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A、B两种植物淀粉酶的活性 (2). 剩余的淀粉遇碘变蓝 (3). 斐林试剂检测时需水浴加热,会导致反应体系温度发生改变,影响实验结果 (4). 应是在30~50℃之间设立较小等温度梯度的分组实验,按上述步骤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该实验自变量是温度和不同植物种子提取液,检测的指标是各组淀粉剩余量。分析坐标图可知,淀粉剩余量越少,说明淀粉酶的活性越强。‎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A、B两种植物淀粉酶的活性。‎ ‎(2)1、3、5、7号试管中加入的是植物A种子提取液,根据坐标图可知,当温度从20℃升高至50℃时,四个试管中淀粉均有剩余,若向1、3、5、7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碘液,剩余的淀粉遇碘会变蓝。‎ ‎(3)本实验的自变量之一是温度,而斐林试剂检测时需水浴加热,会导致反应体系温度发生改变,影响实验结果,所以该实验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生成物麦芽糖的含量。‎ ‎(4)当温度为40℃时加入植物B种子提取液的试管中淀粉剩余量最少,因此若要进一步探究植物B种子提取液中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可在30~50℃之间设立较小等温度梯度的分组实验,按上述步骤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点睛】分析探究性实验时,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找出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42.为探究光照强度对不同植物幼苗光合作用能力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做如下实验,将生长状况相同的不同植物的幼苗分成A、B两组,分别栽种在温度适宜,其他条件均相同的环境中,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 ‎(2)如果在光照强度为300 lx的条件下培养这两组幼苗,则这两组幼苗的生长速度理论上相等,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当光照强度为1 500 lx时,限制A和B组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4)为进一步研究B组植物的生理活动,该生物兴趣小组分别设置了不同温度的8个大棚,CO2浓度及其他外界条件相同且适宜,测得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和黑暗条件下的呼吸速率相对值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净光合速率相对值 ‎2‎ ‎4‎ ‎5‎ ‎3‎ ‎0‎ ‎-4‎ ‎-3‎ ‎-2‎ 呼吸速率相对值 ‎2‎ ‎3‎ ‎3.5‎ ‎4.5‎ ‎5‎ ‎4.5‎ ‎3‎ ‎2‎ 若大棚中每天光照、黑暗各12h,则8个大棚中的植物能够正常生长的是温度为________的几个大棚。温度对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_______。‎ ‎【答案】 (1). 光照强度和不同植物幼苗 (2). 光照强度为300 lx时,A、B组幼苗的净光合速率相等(或积累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3). 二氧化碳浓度 (4). 光照强度 (5). 25℃、30℃ (6). 有关光合作用的酶与有关呼吸作用的酶的最适温度不同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中纵坐标所示的放氧速率表示净光合速率;当光照强度为100LX时,A组幼苗的放氧速率为零,即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当光照强度为150LX时,B组幼苗的放氧速率为零,即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当光照强度为300LX时,A、B两组幼苗的净光合速率相等。‎ ‎【详解】(1)据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和不同植物幼苗。‎ ‎(2)当光照强度为300LX时,A、B两组幼苗的净光合速率相等,所以在光照强度为300 lx的条件下培养这两组幼苗,则这两组幼苗的生长速度理论上是相等的。‎ ‎(3)当光照强度为1 500 lx时,A组幼苗已达光合作用最大值,此时限制因素主要是二氧化碳浓度;而限制B 组幼苗的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 ‎(4)根据题意分析,若大棚中每天光照、黑暗各12h,那么只有12小时光合作用净量大于12小时呼吸量时,植物才能够正常生长。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只有温度为25℃、30℃的两个大棚符合该条件。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因此温度对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不完全相同,原因是有关光合作用的酶与有关呼吸作用的酶的最适温度不同。‎ ‎【点睛】知识易错点:植物只有在有机物有积累的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即光照下光合作用总量大于24小时呼吸量或光照下光合作用净量大于黑暗下呼吸量。‎ ‎43.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现已发现调控细胞周期的一系列基因,以及相关的酶和蛋白质,这些发现对肿瘤研究等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科研人员通过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的方法揭示miR-34a(一种RNA)对结肠癌的影响,为结肠癌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结肠癌细胞具有无限__________的特点,方式为_________分裂。‎ ‎(2)实验组用表达miR-34a的病毒感染结肠癌SW480细胞,对照组不被病毒感染的结肠癌SW480细胞,实验结果如下图。‎ 据图可知,实验组的细胞增殖能力低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_______对照组,说明miR-34a能__________。‎ ‎(3)凋亡是细胞的__________死亡,图3为细胞凋亡过程的部分示意图,推测miR-34a ______Bcl-2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癌细胞凋亡。‎ ‎【答案】 (1). 增殖 (2). 有丝 (3). 高于 (4). 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 (5). 编程性 (6). 抑制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1中实验组的细胞增殖能力低于对照组;图2中实验组细胞凋亡率为9.68%+1.04%=10.72%,高于对照组3.12%+0.83%=3.95%;图3表示Bcl-2基因的表达出Bcl-2蛋白,有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 ‎【详解】(1)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增殖方式为有丝分裂。‎ ‎(2)据图可知,实验组的细胞增殖能力低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说明miR-34a能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 ‎(3)凋亡是细胞的编程性死亡,受基因控制;根据图3细胞凋亡过程的部分示意图,Bcl-2基因的表达出Bcl-2蛋白,有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推测miR-34a 应该是抑制Bcl-2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癌细胞凋亡。‎ ‎【点睛】本题是材料信息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对题图的解读,分析图1曲线图中曲线的变化规律,图2中的数据差异,图3基因与细胞凋亡间的关系,联系教材相关知识点准确答题。‎ ‎44.果蝇的体色和眼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灰身、黑身由等位基因B、b控制,红眼、白眼由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为了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下表所示的杂交实验:‎ 实验 亲本 F1‎ 杂交实验一 ‎♀灰身红眼×♂黑身白眼 ‎♀灰身红眼:♂灰身红眼=1:1‎ 杂交实验二 ‎♀黑身白眼×♂灰身红眼 ‎♀灰身红眼:♂灰身白眼=1:1‎ 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判断出隐性性状为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一中F1随机交配得到F2,F2灰身红眼雌蝇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 ‎(3)实验二中,由于雄性亲本产生精细胞时Ⅲ号染色体的不正常分配,使F1中出现了一只Ⅲ号染色体三体(即3条Ⅲ号染色体)的灰身雄果蝇。请用该果蝇等作为实验材料设计杂交实验,探究控制体色的基因是否位于Ⅲ号染色体上。‎ 实验方案:用该三体灰身雄果蝇与____________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性状及其比例。‎ 预期结果和结论: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B、b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上。若______________,则B、b基因不位于Ⅲ号染色体上。‎ ‎【答案】 (1). 黑身、白眼 (2). 1/6 (3). 多只黑身雌果蝇 (4). 如果子代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的比例为5:1 (5). 如果子代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的比例为1:1‎ ‎【解析】‎ ‎【分析】‎ 逐对基因分析:关于体色:相对性状的亲代正交和反交结果一致,F1均表现为灰身,说明灰身为显性性状,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关于眼色:相对性状的亲代正交和反交结果不一致,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红眼为显性性状。‎ ‎【详解】(1)通过分析可以判断出隐性性状为黑身、白眼。‎ ‎(2)实验一中F1的基因型为BbXAXa和BbXAY,F1随机交配得到F2,F2灰身红眼雌蝇中纯合子基因型为BBXAXA,比例为1/3×1/2=1/6。‎ ‎(3)实验二中由于雄性亲本产生精细胞时Ⅲ号染色体的不正常分配,使F1中出现了一只Ⅲ号染色体三体(即3条Ⅲ号染色体)的灰身雄果蝇,如果B、b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上,该果蝇基因型为BBb,可产生配子BB::Bb:B:b=1:2:2:1,与多只黑身雌果蝇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黑身=5:1;如果B、b基因不位于Ⅲ号染色体上,该果蝇的基因型为Bb,可产生配子B:b=1:1,与多只黑身雌果蝇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黑身=1:1。‎ ‎【点睛】解题关键是对表格内容的分析:相对性状的亲代正交和反交结果一致,F1‎ 的表现型即为显性性状,控制相关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相对性状的亲代正交和反交结果不一致,说明控制相关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