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11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1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细胞呼吸作业
1.(2019·日照期中)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都是在第二阶段 B.有氧呼吸产生的H2O中的氢来自葡萄糖和H2O C.呼吸产物中有酒精生成,说明细胞一定进行了无氧呼吸 D.有氧呼吸时CO2与O2浓度的比值,细胞质基质大于线粒体内 D [线粒体中消耗O2,产生CO2,因此有氧呼吸时CO2与O2浓度的比值,线粒体大于细胞质基质内。] 2.(2019·云南曲靖一中模拟)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糖类、脂肪、蛋白质等都可以作为呼吸底物 B.植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2或乳酸和CO2 C.细胞呼吸过程中释放热能,有助于种子萌发、幼苗生长 D.油菜种子中含脂肪多,萌发时耗氧多,要注意适当浅播 B [植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2或乳酸。] 3.如图表示人体内主要能源物质氧化分解的部分途径,其中X、Y、M、N代表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糖原水解主要发生在骨骼肌细胞中 B.X→Y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C.M、N分别代表乳酸和酒精 D.Y、M、N中的氧元素均来自X B [糖原水解主要发生在肝细胞中,A错误;X是葡萄糖,Y是丙酮酸,X→ Y过程是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正确;M是乳酸,N是水,C错误;N是水,其中的氧元素来自氧气,D错误。] 4.如图是酵母菌呼吸作用实验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条件X下葡萄糖中能量的去向有三处 B.玉米胚乳、甜菜块根在X条件下也会产生物质a C.条件Y下,葡萄糖在线粒体中被分解,并产生CO2和水 D.试剂甲为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现象Z是由蓝变绿再变黄 A [根据产物酒精判断条件X为无氧,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储存在酒精中,一部分储存在ATP中,其余以热能形式散失,A正确;玉米胚乳、甜菜块根在X(无氧)条件下会产生乳酸,a是二氧化碳,B错误;线粒体不能利用葡萄糖,C错误;试剂甲为酸性重铬酸钾溶液,D错误。] 5.(2019·五省创优联考)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线粒体内能发生遗传信息的传递 B.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都能释放少量能量并合成少量ATP C.线粒体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时,会释放大量能量并合成大量ATP D.同一细胞可能同时具有催化丙酮酸转化为乳酸和酒精的酶 A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中有DNA,能发生遗传信息的传递,A正确;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不释放能量,也不合成ATP,B错误; 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后才能进入线粒体,C错误; 同一细胞中不可能同时存在催化丙酮酸转化为乳酸和酒精的酶,D错误。] 6.(2019·甘肃、青海、宁夏联考)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O2与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内低 B.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变为酒精的过程中有少量ATP生成 C.幼叶细胞的呼吸速率通常比成熟叶的大 D.降低O2浓度可抑制果实的有氧呼吸进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B [O2 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顺浓度梯度由细胞质基质进入线粒体而被利用,CO2的产生部位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可见,O2与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内低,A正确;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变为酒精的过程中没有能量的释放,也就没有ATP生成,B错误;一般而言,幼叶细胞代谢强度高于成熟叶,因此幼叶细胞的呼吸速率通常比成熟叶的大,C正确;有氧呼吸必须有O2参与,O2浓度的高低会影响有氧呼吸的强度,所以降低O2浓度可抑制果实的有氧呼吸进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D正确。] 7.(2019·烟台期末)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破伤风杆菌可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为避免其在有氧时大量繁殖需要及时处理伤口 B.利用麦芽糖、葡萄、粮食和酵母菌,在控制通气的情况下,可以产生各种酒 C.马拉松比赛时,因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和CO2,会使肌肉酸胀乏力 D.种子、果蔬储存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小 B [破伤风杆菌属于厌氧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A错误;酵母菌在发酵罐中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因而在控制通气的情况下,利用麦芽糖、葡萄、粮食和酵母菌、发酵罐等在控制通气的情况下,可以生产各种酒,B正确;马拉松比赛时,因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会使肌肉酸胀乏力,但不产生二氧化碳,C错误;完全无氧的环境中,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较多,无氧呼吸的特点是有氧时无氧呼吸受抑制,在低氧的环境中,有氧呼吸因氧气浓度低而很弱,无氧呼吸因氧气存在而受抑制,细胞总呼吸低,消耗的有机物少,可以将损失减小到最低,D错误。] 8.(2019·成都一诊)某同学为了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将少量的酵母菌混入适量的面粉揉成光滑面团后均等分装在2个洁净的塑料袋中,一组充满空气(甲组),一组则排净空气(乙组),扎紧袋口后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观察20~30 min。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一段时间后甲组的塑料袋内壁有水珠出现,面团变湿润 B.该实验中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对照组 C.若放置的时间足够长,甲组也会产生酒精 D.该实验应选择大小合适、气密性良好的塑料袋 B [该实验为对比实验,甲组和乙组都为实验组。] 9.(2019·贵阳市检测)从小鼠的肝细胞中提取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分别保存于试管中,置于适宜环境中进行相关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保持活性需将线粒体置于等渗缓冲溶液中 B.向盛有细胞质基质的试管中注入葡萄糖,可测得有CO2产生 C.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葡萄糖,可测得氧的消耗量加大 D.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降低温度不改变线粒体的耗氧速率 A [线粒体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细胞质基质呈胶质状态,有一定的渗透压,因此为保持活性需将提取的线粒体置于等渗缓冲溶液中,A正确;小鼠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发生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均不产生CO2,B错误;线粒体中只发生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被分解成丙酮酸后才能进入线粒体,C错误;降低温度会使有氧呼吸过程中所需酶的活性下降,从而降低线粒体的耗氧速率,D错误。] 10.(2019·名校考前仿真)马拉松是典型的耐力型运动项目,有氧供能是马拉松运动供能的主要方式。改善运动肌利用氧是马拉松项目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如图是两个运动员在不同运动强度下进行测试,测得血液中乳酸含量与摄氧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在测试中,运动员的运动肌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 (2)测试结果表明,血液中乳酸含量与摄氧量呈正相关。摄氧量增加反而乳酸含量也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据图分析,运动员____________更适合从事马拉松运动。 (3)等量的脂肪含有的能量比糖类多。在运动过程中,运动员可通过饮用运动饮料补充水、无机盐和能量。为减少马拉松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产生乳酸,一般宜选用__________(填“单糖”或“脂肪” )作为补充能量的物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图中曲线表明,随着运动强度增加,所需能量增加,有氧呼吸增强,但有氧呼吸增强也不能满足运动增强所需要的能量,因此无氧呼吸也随之增强,产生的乳酸增多。图中曲线可以看出,相同运动强度、摄氧量时,乙的乳酸比甲相对要少,因此乙比甲更适合从事马拉松运动。(3)脂肪与糖相比,氢多氧少,因此在氧化分解时需要消耗的氧气多,因此为减少马拉松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产生乳酸,一般宜选用单糖作为补充能量的物质。 [答案] (1)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2)运动强度增加,摄氧量增加,但此时有氧呼吸供能不足,无氧呼吸增强 乙 (3)单糖 脂肪的含氢量高,氧化分解脂肪消耗的氧气比糖类多 11.(2019·大连一模)在自然界中,洪水、灌溉不均匀等极易使植株根系供氧不足,造成“低氧胁迫”。不同植物品种对低氧胁迫的耐受能力不同。研究人员采用无土栽培的方法。研究了低氧胁迫对两个黄瓜品种(A、B)根系细胞呼吸的影响,测得第6天时根系中丙酮酸和乙醇含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处理 结果 项目 正常通气品种A 正常通气品种B 低氧品种A 低氧品种B 丙酮酸(μmol·g-1) 0.18 0.19 0.21 0.34 乙醇(μmol·g-1) 2.45 2.49 6.00 4.00 请回答: (1)黄瓜细胞产生丙酮酸的场所是__________,丙酮酸分解产生乙醇的过程__________(“能”或“不能”)生成ATP。 (2)由表中信息可知,正常通气情况下,黄瓜根系细胞的呼吸方式为______________,低氧胁迫下,黄瓜根系细胞__________受阻。 (3)实验结果表明,品种A耐低氧能力比B强,其原因可基于如图(图为对上表中实验数据的处理)做进一步解释。请在如图中相应位置绘出表示品种B的柱形图。 [解析] (1)丙酮酸是细胞呼吸(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的产物,该过程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丙酮酸分解产生乙醇的过程属于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此过程不能生成ATP。(2)题表中信息显示:对于同一品种的黄瓜而言,低氧情况和正常通气情况下都产生乙醇,且低氧情况下黄瓜根系细胞中的乙醇含量明显高于正常通气情况下,而乙醇是无氧呼吸的产物,说明正常通气情况下,黄瓜根系细胞的呼吸方式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低氧胁迫下,黄瓜根系细胞有氧呼吸受阻。(3)将柱形图所示的品种A的丙酮酸或乙醇的含量与表中品种A在正常通气、低氧情况下的丙酮酸或乙醇的含量对比可推知:柱形图所示的品种A的丙酮酸或乙醇的含量=低氧情况下丙酮酸或乙醇的含量-正常通气情况下的丙酮酸或乙醇的含量,所以在绘制表示品种B的柱形图时,图中品种B的丙酮酸的含量=0.34-0.19=0.15(μmol·g-1),乙醇的含量=4.00-2.49=1.51(μmol·g-1)。相应的图形见答案。 [答案] (1)细胞质基质 不能 (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 (3) 12.(2019·潍坊期末测试)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H]与氧结合形成水,2,4二硝基苯酚(DNP)对该过程没有影响,但能抑制ATP合成。据此推测DNP作用正确的是( ) A.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不会产生ATP,该过程不受DNP影响 B.DNP主要在线粒体基质中发挥作用,因为其形成ATP最多 C.DNP作用于组织细胞时,线粒体内膜上散失的热能将增加 D.DNP抑制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进而抑制细胞有氧呼吸过程 C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能产生ATP,A错误; 根据题意,DNP主要在线粒体内膜中发挥作用,抑制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中ATP的合成,B错误; 根据题意,DNP作用于组织细胞时,使线粒体内膜的酶无法催化形成ATP,结果以热能形式散失,故线粒体内膜上散失的热能将增加,C正确; 根据题意,DNP抑制有氧呼吸第三阶段ATP的合成,而红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故DNP对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过程无影响,D错误。] 13.(2019·江西模拟)把盛有酵母菌和葡萄糖混合液的装置(如图所示)置于适宜温度下,一段时间后,经检测装置中葡萄糖减少了a mol,气体的总量增加了b mol。下列关于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为0.5b mol B.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为(6a-2b)mol C.有氧呼吸产生的CO2量为(6a-b)mol D.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为(6a-3b)mol C [装置中气体增加b mol,无氧呼吸产生的CO2为b mol,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0.5b mol,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a-0.5b)mol,有氧呼吸产生的CO2量为6(a-0.5b)=(6a-3b) mol。] 14.在保温桶内安装温度计可以检测保温桶内的温度变化。某研究小组以该装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呼吸作用的情况。 材料用具:保温桶(500 mL)、温度计、活性干酵母、质量浓度为0.1 g/mL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等。 实验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释放的热量比无氧条件下多。 (1)取A、B两套装置,设计实验如下,请补充表中内容: 装置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A 加入240 mL葡萄糖溶液 加入10 g活性干酵母 ①________ B 加入240 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 ②________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 (2)B装置中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这属于控制实验的________变量。 (3)要测定B装置中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温度变化量,还需要增加一个装置C。请补充装置C的实验步骤: 装置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C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 (4)实验预期:在适宜条件下实验,30分钟后记录实验结果,若装置A、B、C中温度变化值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用“<”“=”“>”表示),则假设成立。 [解析] 分析表中相关内容,考虑到实验要遵循对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①处应填“不加入石蜡油”,②处应填“加入10 g活性干酵母”。B装置中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氧气,这属于控制实验的自变量。要测定B装置中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温度变化量,还需要增加一个装置C(空白对照),即③处应填“加入240 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④处应填“不加入活性干酵母”。因为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释放的热量比无氧条件下多,因此,理论上装置A、B、C中温度变化值的大小关系是A>B>C。 [答案] (1)①不加入石蜡油 ②加入10 g活性干酵母 (2)去除氧气 自 (3)③加入240 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 ④不加入活性干酵母 (4)A>B>C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