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11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四川省遂宁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遂宁市二中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 A. 噬菌体和根霉 B. 变形虫和草履虫 C. 发菜和酵母菌 D. 颤藻和SARS病毒 【答案】B 【解析】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 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 另外,病毒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 【详解】A、噬菌体属于病毒,A错误; B、草履虫和变形虫都属于真核生物,B正确; C、发菜是一种蓝藻,属于原核生物, C错误; D、颤藻是一种蓝藻,属于原核生物,SARS病毒是病毒,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种类,对于此类试题,考查需要掌握一些常考的生物所属的类别,特别是原核生物,包括蓝藻、细菌、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其中对于细菌的判断,要掌握技巧,一般在菌字前有“杆”、“球”、“螺旋”和“弧”等字样的都为细菌。 2.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它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B. 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 C. 它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D. 是多位科学家在探索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而建立的 【答案】C 【解析】细胞学说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德国动物学家施万提出的学说,B正确;认为一切生物都由细胞组成,细胞是生命的结构单位,细胞只能由细胞分裂而来。没有揭示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A正确;C错误;是多位科学家在探索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而建立的,D正确。 3.除病毒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单位是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 【答案】A 【解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单位,各项生命活动均离不开细胞,包括病毒的生命活动也依赖于细胞。故选A。 4.每年一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是“世界防治麻风病日”。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下列生物与麻风杆菌结构相似的是 A. 酵母菌 B. 黑藻 C. 蓝藻 D. 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答案】C 【解析】麻风杆菌是细菌的一种,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黑藻是真核生物,蓝藻是原核生物,HIV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C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原核生物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5.下列哪一实例能证明微量元素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 A. 人体缺Fe会导致贫血 B. 镁是植物叶绿素的组成成分 C. 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盐含量太低会抽搐 D. 缺磷会影响生物核苷酸的合成 【答案】A 【解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 (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 【详解】A、Fe是微量元素,人体缺Fe会导致贫血,这说明证明微量元素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A正确; B、镁是大量元素,B错误; C、钙是大量元素,C错误; D、磷是大量元素,D错误。故选A。 6.下列关于光学显微镜使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物象,并把其移到视野中央,再转至高倍镜下观察 B. 下降镜筒时,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 C. 高倍镜增大了观察的视野,放大了观察的倍数 D. 若观察到的视野中有污点,移动装片后污点不移动,则污点位于目镜或物镜上 【答案】C 【解析】1、使用显微镜的基本原则是:不管物像多么好找,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 2、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流程: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可见。 【详解】A、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物像,并把其移到视野中央,再转至高倍镜下观察,A正确; B、下降镜筒时,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B正确; C、高倍镜缩小了观察的视野,放大了观察的倍数,C错误; D、若观察到的视野中有污点,移动装片后污点不移动,则污点位于目镜或物镜上,D正确。 故选C 7.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菌有核塘体,无叶绿体 B. 蓝藻无细胞核,也无核糖体 C. 水绵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 D. 酵母菌有细胞核,无叶绿体 【答案】B 【解析】A.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有核塘体,无叶绿体,A正确; B.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无细胞核,但有核糖体,B错误; C.水绵是真核藻类,细胞内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C正确; D.酵母菌属于真菌,细胞内有细胞核,无叶绿体,是异养兼性厌氧型生物,D正确; 因此,本题答案选B。 【考点定位】原核细胞结构与真核细胞结构 8.下列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染色体 B. 原核细胞的DNA一般分布于拟核,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 C. 乳酸菌、大肠杆菌、酵母菌等都不具有核膜 D. 真核细胞中存核糖体,原核细胞中不存在核糖体 【答案】B 【解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一般1~10um) 较大(1~100um)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详解】A、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 A错误; B、原核细胞的DNA一般分布于拟核,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 B正确; C、乳酸菌和大肠杆菌均为原核生物,不具有核膜,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具有核膜, C错误; D、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都存在核糖体, D错误。故选B。 9.现提供新配制的斐林试剂的甲液、乙液和蒸馏水,则充分利用上述试剂及必需的实验用具能鉴别出下列哪些物质? ①葡萄糖 ②蔗糖 ③大豆蛋白 ④淀粉 A. 只有① B. ①和② C. ①和③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葡萄糖是还原糖,可以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鉴定,①正确;蔗糖是非还原性糖,不能用斐林试剂鉴定,②错误;大豆蛋白是蛋白质,可以用双缩脲试剂鉴定,可以用上述试剂鉴定,但使用时需要将斐林试剂的乙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0.01 g/mL,③正确;淀粉可以用碘液鉴定,但不能用上述试剂检测,④错误,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组成,明确斐林试剂的乙液稀释后可以作为双缩脲试剂的B液。 10.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各种生物的最基本组成元素都是C,含量最多的4种元素都是C、H、O、N B.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都是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 C. 在细胞干重中C的含量最高 D. 微量元素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如Ca是动物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 【答案】D 【解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 (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 (3)无论鲜重还是干重,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O、H、N这四种元素含量最多;在干重中C元素含量最多,说明C是最基本的因素;在鲜重中O因素含量最多。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各种生物的最基本组成元素都是C,含量最多的4种元素都是C、H、O、N,A正确; B、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都是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B正确; C、在细胞干重中C的含量最高,C正确; D、微量元素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但是Ca是大量元素,D错误。故选D。 11. 对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配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都含有NaOH溶液和CuSO4溶液 B. 斐林试剂含有两种试剂: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用时两种溶液等量混匀,现用现配 C. 双缩脲试剂是将4滴0.1g/mLCuSO4的溶液滴入2mL 0.01g/mL的NaOH溶液中混合而成的 D. 双缩脲试剂含有两种试剂: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 【答案】C 【解析】A.双缩脲试剂和斐林试剂都含有NaOH溶液和CuSO4溶液,A正确; B.斐林试剂是由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中和等量的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配置而成,用时两种溶液等量混匀,现用现配,B正确; C.双缩脲试剂在使用时,应先加A液,后加B液,而不是混合使用,C错误; D.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硫酸铜溶液)组成,D正确。故选:C 【定位】检测还原糖实验、检测蛋白质实验 【点睛】解题技巧:实验的原理、实验选择的材料、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12.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内有甲、乙、丙三个异物。该同学采取下列措施及所观察到的现象是:①转动目镜,乙异物随着转动;②移动临时装片,甲异物向相反的方向移动;③换成高倍物镜时,丙异物消失。则甲、乙、丙三异物可能存在的位置依次是 ( ) A. 目镜、物镜、反光镜 B. 目镜、物镜、装片 C. 物镜、目镜、装片 D. 装片、目镜、物镜 【答案】D 【解析】观察临时装片时,视野里出现了污点,污点可能在出现在物镜、目镜和玻片标本(装片)上,不可能出现在反光镜上.因为如果反光镜被污染,只会影响视野的明亮程度,不会出现污点. 【详解】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①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故乙异物在目镜上;②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故甲异物在装片上;③换成高倍物镜时,异物消失,说明在低倍物镜上,故丙异物在物镜上。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3.在下列物质中,将其中能够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连接成一多肽链(每种氨基酸只有一个),则此蛋白质分子中所含有的羧基、氨基和肽键的数目依次是 ( ) A. 3、3、2 B. 4、3、3、 C. 3、2、4 D. 2、2、2 【答案】C 【解析】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特点: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其次剩下的部分是R基和一个氢原子;因此不同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详解】根据分析可以知道,图中①②③④⑥五种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它们都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属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且此五种氨基酸中,②的R基中含1个氨基,③④的R基中含1个羧基,所以,由此五种氨基酸(各一个)组成的蛋白质中: 所含有的羧基=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羧基数=3个; 所含有的氨基=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数=2个; 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4个。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4.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中,错误的是( ) A. 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 B. 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 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材料 D. 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材料 【答案】A 【解析】鉴定类实验的操作流程模板:取材(应该选取无色且富含被鉴定物质的材料)→处理材料(制备组织样液或制片)→加鉴定剂(根据实验原理和要求,准确添加所需的鉴定试剂)→观察,得出结论(对应实验目的进行准确描述,并做出肯定结论)。 【详解】A、甘蔗茎中所含的蔗糖是非还原糖,不可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A错误;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B正确;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材料,C正确; 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材料,D正确。故选A。 15.下图为4种氨基酸的结构式,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构成氨基酸的元素只有C、H、O、N 4种 B. 氨基酸丙和丁的R基分别是—NH2和—CH2—COOH C. R基中可以有氨基或羧基 D. 组成水稻的氨基酸包括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答案】C 【解析】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组成氨基酸的基本元素是C、H、O、N,除此之外还可能有S、P、Fe等化学元素,A错误; 观察结构式图,丙的R基团是−CH2OH;丁的R基团是−CH2−COOH,B错误; 根据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每个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同时这个中心碳原子上还连接了一氢原子和一个R基,在R基团上也可以有氨基或羧基,C正确;对于人而言,氨基酸包括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而对于水稻而言,不存在必需氨基酸,D错误。 16. 下表是部分生物体中水分的含量:( ) 表中数据说明: ①代谢旺盛的组织器官含水量较多 ②生物体中水分的含量超过了50%,是各种化学成分中最多的 ③水生生物体内的含水量比陆生生物体多 ④同一生物体不同的器官组织含有水的含量差异很大 A. ①②③④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 【答案】B 【解析】分析表格信息可知,不同生物体内水含量不同,水生生物的水含量多于陆生生物,水是生物体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详解】①该表格没有对不同组织器官的新陈代谢和含水量的关系进行统计,①错误;②表格中几种生物水的含量超过了50%,是各种化学成分中最多的化合物,②正确;③分析表格信息可知,不同生物体内水含量不同,水生生物的含水量多于陆生生物,③正确;④该表格没有对不同组织器官的含水量进行统计,④错误;故正确的有②③,B正确。 17.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红细胞作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主要是因为:( ) A. 哺乳动物红细胞容易得到 B.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内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膜结构 C. 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容易涨破 D. 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容易观察到 【答案】B 【解析】选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实验材料的原因: (1)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不但省去了去除细胞壁的麻烦,而且无细胞壁的支持、保护,细胞易吸水涨破; (2)哺乳动物和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易用离心分离法得到不掺杂细胞内膜系统的纯净的细胞膜。 【详解】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没有核膜和细胞器膜,即没有内膜系统的干扰;因此,用该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制备细胞膜时,能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8.能正确表示蛋白质分子由简到繁的结构层次的一组数字是( ) (1)氨基酸(2)C、H、O、N等化学元素(3)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4)多肽(5)肽链(6)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A. (1)(2)(3)(4)(5)(6) B. (2)(1)(4)(3)(6)(5) C. (2)(1)(4)(3)(5)(6) D. (2)(1)(3)(4)(5)(6) 【答案】D 【解析】据题文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基本单位、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蛋白质分子由简到繁的结构层次为:C、H、O、N等化学元素→氨基酸→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形成多肽→肽链→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A、B、C均错误,D正确。 【点睛】对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基本单位、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链、进而形成蛋白质之间的逻辑关系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19.在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叙述错误的是( ) A. 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材料 B. 花生种子含脂肪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 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 D. 甘蔗茎中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可用于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答案】D 【解析】检测脂肪时,应选用富含脂肪的实验材料,如花生的种子和子叶,但用花生子叶进行鉴定时需要用显微镜;检测蛋白质时,应选用富含蛋白质的实验材料,如植物大豆种子、动物鸡蛋清等;检测还原糖时,需要选用富含还原糖的材料,如苹果等,但不能选用甜菜、甘蔗等,因为蔗糖是非还原性糖。 【详解】A、检测蛋白质应选含蛋白质较丰富、且颜色浅的材料,鸡蛋清含蛋白质多,且颜色浅,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材料,A正确; B、花生种子富含脂肪且子叶肥厚,且颜色浅,是用于脂肪鉴定的好材料,B正确;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且色浅,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C正确; D、甘蔗茎的薄壁组织含有较多的蔗糖,但蔗糖属于非还原性糖,因而不是进行可溶性还原糖鉴定的理想材料,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实验材料的选择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细胞内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和实验材料,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理解实验材料的选择要求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0.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可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因此其作用不大 B.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作用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C. 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是C,但其占细胞鲜重的比例不是最大的 D. 组成生物体有机物的元素均包括C、H、O、N,因此,它们构成基本元素 【答案】C 【解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 (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 (3)无论鲜重还是干重,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O、H、N这四种元素含量最多;在干重中C元素含量最多,说明C是最基本的因素;在鲜重中O因素含量最多。 【详解】A、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但是其作用非常重要,如缺铁会导致贫血症的发生,A错误; B、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B错误; C、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是C,但其占细胞鲜重的比例不是最大的,氧是占鲜重比例最大的元素,C正确; D、组成生物体有机物的元素均包括C、H、O,在糖类和脂肪中不含有N,D错误。故选C。 二、非选择题 21.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分子,它含有2条肽链,A链含有21个氨基酸,B链含有30个氨基酸,2条多肽链间通过2个二硫键(二硫键是由2个—SH连接而成的)连接,在A链上也形成1个二硫键,图所示为结晶牛胰岛素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 (1)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胰岛素分子中含有肽键________个,肽键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 (3)这51个氨基酸形成胰岛素的反应叫____________。 (4)人体中胰岛素的含量过低,会导致相应的病症,其治疗方法只能注射胰岛素,而不能口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9 -CO-NH- 脱水缩合 口服会使胰岛素分解,失去效用 【解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 ,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 2、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 3、分析题图:题图是胰岛素的结构简式,该化合物含有2条肽链,A链含有21个氨基酸,B链含有30个氨基酸,2条多肽链间通过2个二硫键(二硫键是由2个—SH连接而成的)连接。 【详解】(1)构成氨基酸的结构通式特点是: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则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图中胰岛素含有氨基酸个数为21+30=51个,肽链条数为2条,故肽键数为:51-2=49个。肽键的结构式可表示为:-CO-NH-。 (3)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因此51个氨基酸形成胰岛素的反应叫脱水缩合反应。 (4)人体中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后会被消化酶分解失去效用,因此只能通过注射治疗。 【点睛】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和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过程,理解蛋白质形成过程中的相关计算关系,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能够利用所学的关于蛋白质的知识点结合题意解决问题,这是该题的突破点。 22.某人工湖,湖内有机质较丰富,有较多的蓝藻、绿眼虫、变形虫、草履虫及水生植物等(如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取该湖水制作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进行研究。在低倍镜下看到的物像如右图所示。欲将图中③处所指的生物移到视野的中央进行观察,则装片应向________方移动。 (2)该湖中存在衣藻和蓝藻,它们在细胞结构上主要的区别在于蓝藻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上来看,湖中的所有鲫鱼构成____________,湖中的所有生物构成________________,整个湖泊构成________________。 【答案】左下 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解析】1、由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不但上下倒,左右也倒,所以如果物像不在视野的中央,要想把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应把装片朝着物像相同的方向移动。 2、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详解】(1)由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不但上下倒,左右也倒,所以如果物像不在视野的中央,要想把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应把装片朝着物像相同的方向移动;即: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应把玻片向着左下方移动才能到达视野的中央。 (2)衣藻为真核生物,蓝藻为原核生物,二者在在细胞结构上主要的区别在于蓝藻细胞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3)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上来看,湖中所有的鲫鱼构成种群,湖中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整个湖泊既包括生物,也包括无机环境,故构成生态系统。 【点睛】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真核与原核生物的区别以及生命系统的层次的知识点,要求学生识记显微镜的使用以及掌握实例,识记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把握生命系统的层次,题目主要考查识记类的知识点,题目较易。 23.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___,判断的主要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细胞相似之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看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性。 (3)病毒在结构上不同于甲、乙两细胞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一是在目镜为10,物镜也为10的显微镜下观察皮肤上皮细胞时的视野,图二是更换物镜后的视野,则更换的物镜应为____________(放大倍数)。 (5)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且多数呈环形流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_____________。 【答案】甲 甲细胞中没有核膜 两个细胞中均有细胞膜、细胞质以及核糖体等结构 统一 无细胞结构 40× 逆时针 【解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 分析图解:甲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只有拟核,属于原核细胞;乙细胞中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 【详解】(1)分析图解可知,甲细胞中没有成型的细胞核,只有拟核,属于原核细胞;乙细胞中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 (2)图中看出,甲乙两细胞结构中均有细胞膜、细胞质以及核糖体等结构,由此看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统一性 (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而无论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 (4)图一是在使用目镜为10×,物镜也为10×的显微镜下观察蛙的皮肤上皮细胞时的视野,图二是更换物镜后的视野,结果是8个细胞中只能看到2个细胞,即细胞被放大了4倍,因此物镜由10×更换为40×。 (5)由于显微镜的成像为倒立的虚像,因此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逆时针。 【点睛】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和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区别与联系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在结构上的区别与联系,理解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和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的计算,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