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11 发布 |
- 37.5 KB |
- 3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北省十堰市二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
十堰二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寄生引起的疾病,下列有关结核杆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高倍镜下可观察到该菌的遗传物质分布在细胞核内 B. 该菌是好氧菌,其生命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 该菌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后经内质网加工后由高尔基体分泌运输到相应部位 D. 该菌感染机体后能快速繁殖,其细胞分裂过程无纺锤体形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结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据此答题。 【详解】A、结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其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拟核中,A错误; B、结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线粒体,B错误; C、结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错误; D、结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分裂为二分裂,分裂过程无纺锤体形成,D正确。 故选D。 2.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 ①皮肤 ②胃黏膜 ③神经细胞 ④蚯蚓 ⑤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 ⑥病毒 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 ⑧一池塘中的所有鱼类 ⑨一片森林 ⑩一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A. ⑤⑥③②①④⑦⑩⑨ B. ③②①④⑦⑩⑨ C. ③②①④⑦⑧⑩⑨ D. ③②①④⑦⑨ 【答案】B 【解析】 ①皮肤属于人体器官;②胃黏膜属于人体的上皮组织;③神经细胞在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是最基本的结构细胞;④蚯蚓属于个体;⑤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⑥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⑦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属于一个种群;⑧一池塘中的所有鱼类,既不是种群也不是群落,⑨一片森林属于一个生态系统;⑩一池塘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群落。因此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③②①④⑦⑩⑨,B项正确。 【点睛】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但它参与构成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构成,如群落和生态系统中就有病毒的参与。 3.显微观察细胞结构时,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物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也不动,则异物在目镜上 B.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蓝藻细胞,可以观察到核糖体及中心体等结构 C. 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首先调节细准焦螺旋 D.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先在载玻片上滴加 1~2 滴清水,再水平盖上盖玻片 【答案】A 【解析】 【分析】 显微镜中视野中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物镜、目镜或装片.一般利用排除法进行判断,方法如下:先移动装片,污物动则在装片上;不动再转换目镜,污物动在目镜上,不动就在物镜上。为方便在高倍镜下找到物象,使用高倍镜前,必须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把物象移至视野中央,再转至高倍镜,转至高倍镜后,由于物镜与玻片间距离很小,不能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节,凹面反光镜有聚光作用,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因此使用它们都能将视野调亮,高倍镜缩小了观察的视野,放大了倍数。 【详解】A、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物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也不动,则异物在目镜上,A正确; B、核糖体必须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B错误; C、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首先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C错误; D、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首先在载玻片上滴加1~2滴生理盐水,并且盖玻片首先一边接触载玻片,然后再慢慢放下,D错误。 故选A。 4.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以下能说明细胞统一性的一组是 ( ) ①具有细胞膜 ②具有细胞壁 ③以 DNA 为遗传物质 ④具有核膜 ⑤具有核糖体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①②⑤ D. ②③⑤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细胞学说的内容有: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详解】所有细胞都有细胞膜,核糖体,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①③⑤正确;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②错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④错误。 故选A。 5.生物界的细胞既具有细胞统一性又具有多样性,对其表述错误的是 ( ) A. 由于细胞分化导致同一多细胞个体其细胞也呈现多样性 B. 组成不同细胞的化学元素的的种类差异很大 C. 细胞的统一性说明生物之间存在着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 D. 不同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即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多细胞的生物体由于细胞分化,细胞呈现多样性,导致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组成不同细胞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含量相差很大。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据此结合各项分析作答。 【详解】A、多细胞的生物体由于细胞分化,细胞呈现多样性,导致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A正确; B、组成不同细胞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含量相差很大,B错误; C、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细胞的统一性说明生物之间存在着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C正确; D、所有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D正确。 故选B。 6.有关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构成 RNA 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糖核酸 B. 构成环状多肽时肽键数与氨基酸数相等 C. 构成纤维素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葡萄糖 D. 构成 DNA 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氢键相连 【答案】A 【解析】 【分析】 1、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相连; 2、DNA和RNA分子中,相邻的脱氧核苷酸之间或相应的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 3、DNA分子中,两条链之间通过氢键相连; 【详解】A、RNA是核糖核酸,构成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A错误; B、构成链状多肽时,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构成环状多肽时,肽键数=氨基酸数,B正确; C、纤维素是多糖,构成纤维素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C正确; D、构成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氢键相连,D正确。 故选A。 7.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吡罗红可将细胞核染成红色,甲基绿可将细胞质染成绿色 B. 马铃薯含有丰富的淀粉,因此常作为还原糖鉴定的材料 C.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中所用材料不能为无色 D. 健那绿染液是将活细胞中线粒体染成蓝绿色的专一性染料 【答案】D 【解析】 【分析】 健那绿可以通过选择透过性膜,并对线粒体具有一定的亲和力,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因此可用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需制备临时装片,过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 【详解】A、吡罗红可将RNA染成红色,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甲基绿可将DNA染成绿色,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A错误; B、淀粉是非还原糖,B错误; C、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中所用材料最好液泡中有颜色便于观察,如果实验材料无色,也可以在外界溶液中滴加品红进行观察,C错误; D、健那绿可以通过活细胞的膜结构,因此可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D正确。 故选D。 8.动植物体内均含有糖类和脂质,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核糖、葡萄糖、脱氧核糖是动植物体内共有的单糖 B. 葡萄糖、果糖均为还原性糖 C. 糖类和脂质都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 D. 固醇包括了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 D 等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是糖和脂质的分类、分布和功能,先梳理相关知识点,核糖、脱氧核糖是五碳糖,葡萄糖是六碳糖,葡萄糖、果糖具有还原性,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生物体主要的储能物质,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据此解答。 【详解】A、核糖、脱氧核糖是五碳糖,葡萄糖是六碳糖,都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单糖,A正确; B、葡萄糖、果糖具有还原性,蔗糖不具有还原性,B正确; C、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生物体主要的储能物质,C错误; D、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D正确。 故选C。 9.胰岛素分子共有 51 个氨基酸 2 条肽链组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分子合成时脱水分子 50 个 B. 该分子共有肽键 50 个 C. 该分子的 R 基共有 49 个 D. 该分子至少有氨基 2 个 【答案】D 【解析】 【分析】 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再同一个碳原子上。 氨基酸在核糖体上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多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用化学式-NH-CO-表示,在蛋白质分子合成过程中,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详解】A、该分子合成时脱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51-2=49个,A错误; B、该分子共有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51-2=49个,B错误; C、由于该分子是51个氨基酸脱水缩合组成,所以该分子的R基共有51个,C错误; D、由于胰岛素分子由2条肽链组成,所以该分子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氨基,D正确。 故选D。 10.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叙述正确的是 ( ) A. 组成叶绿素、血红蛋白和甲状腺激素特有的微量元素分别是 Mg、Fe、I B. 在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中均含有核糖 C. 脂肪具有构成生物膜、调节代谢和储存能量等生物学功能 D. 脂肪、蛋白质和淀粉在氧化分解时都释放能量,代谢终产物都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细胞中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其功能为:(1)化合态的无机盐是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如Mg2+是构成叶绿素的成分、Fe2+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I-是构成甲状腺激素的成分;(2)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3)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非常重要。 2、组成脂质的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质还含有 P 和 N.脂肪是生物体良好的储能物质,此外还是一种很好的绝热体,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磷脂作用是构成细胞膜和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固醇类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组成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和胆固醇。 【详解】A、Mg是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Fe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I是构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元素,其中Mg是大量元素,A错误; B、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细胞质基质中都含有RNA,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构成,其中RNA的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含有核糖, B正确; C、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和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性激素能调节代谢,脂肪能储存能量,C错误; D、脂肪、蛋白质和淀粉在氧化分解时都释放能量,脂肪和淀粉的代谢终产物相同是二氧化碳和水,蛋白质的代谢终产物是二氧化碳、水和尿素,D错误。 故选B。 11.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或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实验中斐林试剂使用时先加甲液后加乙液 B. 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实验中加入双缩脲后即可产生紫色反应 C. 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D. 水浴加热条件下,蔗糖和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详解】A、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性糖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后再使用,A错误; B、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要先加A液,后加B液,B错误; C、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C正确; D、蔗糖属于非还原性糖,因而用斐林试剂在水浴煮沸条件下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D错误。 故选C。 12.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细胞中无机盐离子的含量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B. 糖类、固醇、氨基酸、核苷酸都含有基本元素 C、H、O、N C. 蛋白质具有调节作用,如胰岛素和酶等 D. DNA 与蛋白质构成的染色体是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中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有些无机盐含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具有重要作用;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功能有:①是组成细胞的组成成分,②催化作用,③运输作用,④调节作用,⑤免疫作用等;染色体的组成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其中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A、生物体内的无机盐离子,必须保持一定的量,这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非常重要,A正确; B、糖类和固醇不含有氮元素,B错误; C、酶具有催化功能,无调节作用,C错误; D、DNA是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而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D错误. 故选A。 13.下列各种蛋白质与其功能不相对应的是 ( ) A. 酶——催化功能 B. 血红蛋白——运输功能 C. 胰岛素——调节功能 D. 抗体蛋白——细胞结构的组分 【答案】D 【解析】 【分析】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有的蛋白质是细胞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如肌肉蛋白、羽毛等;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载体、血红蛋白等;有的蛋白质具有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如蛋白质类的激素胰岛素等;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 【详解】A、酶具有催化功能,A正确; B、血红蛋白能运输氧气,其功能是运输功能, B正确; C、胰岛素的功能是进行信息传递,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 C正确; D、抗体是免疫功能,不是构成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D错误。 故选D。 14.下表是教材中有关实验,表中空白①、②、③、④填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染色对象 试剂 颜色 脂肪 苏丹Ⅲ ① ② 双缩脲试剂 紫色 DNA和RNA ③ DNA呈绿色RNA呈红色 ④ 碘液 蓝色 A. 紫色、蛋白质、龙胆紫染液、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 B. 橘黄色、蛋白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还原糖 C. 橘黄色、蛋白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淀粉 D. 紫色、脂肪、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还原糖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在生物学实验中,双缩脲试剂通常用来检测蛋白质二者反应后溶液呈现紫色;健那绿染液可以使有活性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苏丹Ⅲ染液能使脂肪呈现橘黄色,苏丹Ⅳ能使脂肪呈现红色;淀粉遇碘液变蓝;甲基绿和吡罗红分别染DNA和RNA,使二者分别呈现绿色和红色;淀粉遇碘液变蓝。 【详解】①苏丹Ⅲ染液能使脂肪呈现橘黄色; ②双缩脲试剂通常用来检测蛋白质,二者反应后溶液呈现紫色; ③甲基绿和吡罗红分别染DNA和RNA,使二者分别呈现绿色和红色; ④淀粉遇碘液变蓝。 故选C。 15.如图表示一个由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 271 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由两个R 基中的巯基(-SH)脱氢形成一个二硫键(-S-S—)。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组成该分子的氨基酸最多有 20 种 B. 氨基酸合成该分子后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 4832 C. 该分子至少含有三个游离的氨基 D. 该物质遇到斐林试剂会发生紫色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2、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氧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总数一脱去水分子数,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脱去水分子数×18。 3、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肽键,可以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4、分析题图:题图表示一个由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271个氨基酸,该蛋白质分子含有α、β、γ三条肽链、4个二硫键。 【详解】A. 该蛋白质共含271个氨基酸,其含有的氨基酸最多有20种,A正确; B. 由271个氨基酸合成该蛋白质分子时的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271-3=268个、脱去的氢分子数=二硫键数(4个),所以由271个氨基酸合成该分子后的相对分子质量共减少268×18+2×4=4832,B正确; C. 该分子至少含有的游离的氨基数=肽链数=3个,C正确; D. 该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具有肽键,遇到双缩脲试剂会发生紫色反应,D错误。 故选D。 16.纤维素、纤维素酶、纤维素酶基因(基因是 DNA 上的片段)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 ( ) A. 葡萄糖、葡萄糖和氨基酸 B. 淀粉、蛋白质和 DNA C. 氨基酸、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 D. 葡萄糖、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对大分子物质的基本单位的考查,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 【详解】纤维素属于多糖,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纤维素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纤维素酶基因是D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故选D。 17.201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从青蒿中提取出了青蒿素,它能干扰疟原虫(为单细胞动物)表膜——线粒体的功能,阻断宿主红细胞为其提供营养,导致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到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进而达到抗疟的目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疟原虫的细胞与人的成熟红细胞具有的生物膜种类相同 B. 疟原虫的细胞内自噬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C. 青蒿素的作用不会影响疟原虫细胞内能量的供应机制 D. 在青蒿素的作用下,红细胞运输营养物质的速率明显下降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青蒿素能干扰疟原虫表膜一线粒体的功能,阻断宿主红细胞为其提供营养,影响其能量的供应机制。疟原虫的细胞内自噬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详解】A、青蒿素能作用于疟原虫而不影响人的成熟红细胞,说明它们的生物膜种类不同,A错误; B、疟原虫的细胞内自噬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正确; C、青蒿素能干扰疟原虫表膜一线粒体的功能,阻断宿主红细胞为其提供营养,影响其能量的供应机制,C错误; D、青蒿素不影响人体红细胞运输营养物质的速率,D错误。 故选B。 18.汉麦林的实验如图,将单细胞的地中海杯状藻先在近核处切断,再在近杯处切断(a),中间的茎(b)置于海水中可再生一杯(c),但将此杯切掉后,不能再生第二个杯(d)。对这个实验的解释合理的是 ( ) ①决定杯状藻藻杯的形态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质 ②决定杯状藻藻杯的形态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核 ③杯状藻藻杯的形态发生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遗传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b)能再生一杯是因为(b)中含有由细胞核转录而来的遗传信息.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是考查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是遗传的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分析题图实验结果,b置于海水中可再生一杯c,说明b中含有合成藻杯的形态的遗传信息,将c此杯切掉后,不能再生第二个杯d,说明c中不含合成藻杯的形态的遗传信息,由此可以说明控制合成藻杯的形态的遗传信息最终来自细胞核。 【详解】①将c此杯切掉后,不能再生第二个杯d,说明C中不含合成藻杯的形态的遗传信息,决定杯状藻藻杯的形态发生的遗传信息不来自细胞质,①错误; ②决定杯状藻藻杯的形态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核,②正确; ③本实验没有单独拿出细胞核进行实验,看是否形成杯状藻藻杯,因此该实验不能说明杯状藻藻杯的形态发生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遗传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③错误; ④决定杯状藻藻杯的形态发生的遗传信息最终来自细胞核,细胞核中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形成mRNA,进入细胞质中,b含有细胞核中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形成mRNA,因此可以再生一藻杯,④正确。 综上所述①②③④中正确的是②④。 故选D。 19.污水净化中应用的超滤膜技术指的是一种能够将溶液进行净化、分离、浓缩的膜分离技术.超滤过程通常可以理解成与膜孔径大小相关的筛分过程.在一定的压力下,当水流过膜表面时,只允许水及比膜孔径小的小分子物质通过,达到将溶液净化、分离与浓缩的目的.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 A. 超滤膜技术中使用的“滤膜”实质上是一种人造半透膜 B. 超滤膜技术中使用的“滤膜”实质上是一种人造生物膜 C. 超滤膜技术可以滤去污水中的各种污染物 D. 透过超滤膜的水,已被除去了臭味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中“超滤过程通常可以理解成与膜孔径大小相关筛分过程”,由此可见此种超滤过程实际上是利用了渗透作用的原理,其中的超滤膜相当于半透膜。 【详解】A、据题意可知,水体中的物质能否通过超滤膜取决于膜孔径的大小,而不是载体蛋白,因此滤膜实质上是一种半透膜,A正确; B、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其选择是由膜上的载体蛋白决定的,而超滤膜控制物质通过是膜上的小孔直径控制的,B错误; C、超滤膜只允许水及比膜孔径小的小分子物质通过,而这些小分子物质中仍有污染物,C错误; D、氨气、硫化氢等有刺激性臭味的小分子物质可以透过超滤膜,也不能除臭,D错误。 故选A 20.有关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膜载体蛋白的合成需要 ATP B. 葡萄糖跨膜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 C. 线粒体外膜与内膜的主要功能不同 D. 变形虫和草履虫的细胞膜基本组成成分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2)细胞膜上的磷脂和绝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流动的,因此膜的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具有流动性。 (3)细胞膜的外表面分布有糖被,具有识别功能。 2、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名 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 例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 不需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需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需要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 【详解】A、膜载体蛋白的合成需要ATP,A正确; B、葡萄糖的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B错误; C、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而线粒体外膜不参与有氧呼吸,因此线粒体的外膜与内膜的主要功能不同,C正确; D、变形虫与草履虫的细胞膜的基本骨架相同,都是磷脂双分子层,D正确。 故选B。 2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下列叙述中不能体现该观点的是( ) A.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内含丰富的血红蛋白 B. 精子很小,尾部含有大量的线粒体 C. 同一种植物,生长在背光区的叶绿体比向光区的叶绿体大且多 D. 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的数量明显增加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点及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的综合性考查,回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点及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的相关知识,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详解】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内含丰富的血红蛋白与红细胞运输氧气的功能相适应,A错误; B、精子很小,尾部含有大量的线粒体,便于游动,有利于受精作用的完成,B错误; C、同一种种植物,生长在背阳区的叶绿体比向阳区的叶绿体大且多是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不是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C正确; D、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的数量明显增加是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D错误。 故选C。 22.如图示从鸡的血液中制备核糖体的大致过程,对该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步骤③、④的目的是分离细胞器和其他细胞结构 B. 步骤①加入14C 氨基酸的目的是为了在步骤⑤中检测核糖体 C. 步骤②的目的是破坏细胞膜 D. 该过程应用了渗透作用原理、同位素示踪法、离心法、纸层析法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实验图解:实验①步骤中用14C标记氨基酸,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而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所以步骤①加入14C 氨基酸的目的是为了在步骤⑤中检测核糖体,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步骤②中加入蒸馏水,利用了渗透作用原理使细胞吸水涨破;步骤③、④的目的是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和其他细胞结构。 【详解】A、步骤③、④的目的是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和其他细胞结构,A正确; B、14C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而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所以步骤①加入14C氨基酸的目的是为了在步骤⑤中检测核糖体,B正确; C、步骤②中加入蒸馏水会使细胞吸水涨破,破坏细胞膜,C正确; D、该过程应用了渗透作用原理、同位素示踪法和离心法,但没有应用纸层析法,D错误。 故选D。 23.下列四个图中,甲、乙两图分别代表细胞中某一生理过程,丙、丁两图分别代表与此有关物质的局部结构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若甲图代表的过程与丁图⑤形成有关,则甲图过程在乙图中的结构上完成 B. 乙图和丙图中的①②③含义不同,乙图和丁图中的④含义也不同 C. 丙图中的虚线,也会出现在乙图的③中 D. 若用 35S 标记丁图的酵母菌相应物质,若图甲中的 A 代表酵母菌的蛋白酶,则该放射性 35S 不会存在于 A 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 甲图表示脱水缩合过程,其中A是酶(在化学反应前后其性质和数量不变)、B和C是反应物、D是生成物; 乙图表示翻译过程,其场所是核糖体,其中①是mRNA、②是核糖体、③是tRNA,④是多肽链; 丙图表示DNA分子结构中位于双链上的一对脱氧核苷酸,其中①是磷酸、②是五碳糖(脱氧核糖)、③是含氮碱基; 丁图表示多肽链一部分,其中④是R基、⑤是肽键。 【详解】A、丁图中的⑤是肽键,若甲图代表的过程与肽键的形成有关,则甲图过程是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是在乙图中的结构(核糖体)中完成的,A正确; B、乙图中的①②③分别是mRNA、核糖体和tRNA,丙图中的①②③分别是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乙图和丁图中的④分别是多肽链和R基,B正确; C、丙图中的虚线是碱基对之间形成的氢键,在乙图的③tRNA中也会出现氢键,C正确; D、若35S 标记丁图的酵母菌氨基酸,若图甲中的 A 代表酵母菌的蛋白酶,蛋白酶也是蛋白质也要用35S 标记的氨基酸作原料合成,故该放射性 35S 也会存在于 A 中,D错误。 故选D。 24.以下①②③④为四类生物的部分特征,对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①仅由蛋白质与核酸组成 ②具有核糖体和叶绿素,但没有形成叶绿体 ③出现染色体和各种细胞器 ④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A. SARS 病毒最可能属于① B. 肯定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的生物是②和④ C. 衣藻与洋葱根细胞都属于④ D. 有成形的细胞核的生物是③和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①仅由蛋白质与核酸组成,属于病毒;②具有核糖体和叶绿素,但没有形成叶绿体,属于原核生物,如蓝藻;③出现染色体和各种细胞器,属于真核生物;④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所以④属于植物。 【详解】A、SARS病毒仅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最可能属于①,A正确; B、④是植物,有成形细胞核,B错误; C、衣藻和洋葱根细胞都属于植物,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属于④,C正确; D、真核生物细胞含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有成形的细胞核的生物是③和④,D正确。 故选B。 25.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膜会被溶解脂质的溶剂溶解,也会被蛋白酶分解 B. 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 C. 流动镶嵌模型与“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相同 D. 对细胞膜的研究是从细胞膜的生理功能——膜的通透性开始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蛋白质在脂双层中的分布是不对称和不均匀的。 (2)膜结构具有流动性.膜的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生物膜是流动的脂质双分子层与镶嵌着的球蛋白按二维排列组成。 (3)膜的功能是由蛋白与蛋白、蛋白与脂质、脂质与脂质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实现的。 2、细胞膜的成分: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详解】A、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会被溶解脂质的溶剂溶解,也会被蛋白酶分解,A正确; B、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B正确; C、流动镶嵌模型与“蛋白质一-脂质一-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不同,三层模型是静态结构,C错误; D、对细胞膜的研究是从细胞膜的生理功能--膜的通透性开始的,D正确。 故选C。 26.有关小麦根尖细胞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染色质是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的丝状结构 B. 核仁是产生核糖体及复制染色体的场所 C. 核孔对物质的运输不具有选择性 D. 通过核膜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答案】A 【解析】 【分析】 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回忆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详解】A、根尖细胞的染色质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丝状结构,A正确; B、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仁能合成核糖体RNA,是核糖体的装配基地,核仁不是染色体复制的场所,B错误; C、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核孔控制大分子物质进出具有选择性,C错误; D、核孔是实现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D错误。 故选A。 27.对玉米种子的实验处理方法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该实验结果说明 ( ) 实验处理 将玉米种子浸泡15h,从中央切开后用稀释红墨水染色 将玉米种子煮熟,从中央切开后用稀释红墨水染色 实验现象 胚体细胞着色非常浅 胚体细胞着色深 A. 死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B. 活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C. 细胞膜具全透性 D. 红墨水能自由进出玉米活的胚细胞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 【详解】分析实验可知,该实验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自变量为“种子是否有活性”,应变量为“胚体细胞的着色程度”。 由实验结果可知,活细胞的胚体细胞着色非常浅,说明活细胞中红墨水不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由此证明:活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故选B。 28.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少量的 DNA B. 线粒体和叶绿体均能合成 ATP C. 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 ATP 均来自线粒体 D. 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酶的种类有差异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线粒体:真核细胞主要细胞器(动植物都有),机能旺盛的含量多。程粒状、棒状,具有双膜结构,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上 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含少量的DNA、RNA。 2、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双层膜结构。基粒上有色 素,基质和基粒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含少量的DNA、RNA。 【详解】A、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少量的 DNA,A正确; B、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反应阶段可以合成ATP;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可以合成大量ATP,B正确; C、细胞质基质可以进行细胞有氧或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也可产生ATP,C错误; D、线粒体基质中酶与有氧呼吸有关,叶绿体基质中的酶与光合作用有关,D正确。 故选C。 29.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光合作用一定要在叶绿体中进行 ②自然界动植物的细胞膜一定具有选择透过性 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④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是 37℃ ⑤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 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物质一定是蛋白质 ⑦用斐林试剂检验某植物组织样液,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说明该样液中一定含葡萄糖 A. 全部正确 B. 有一个正确 C. 有三个正确 D. 全都不对 【答案】B 【解析】 【分析】 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原核生物无叶绿体和线粒体,故光合作用的生物不一定有叶绿体,有氧呼吸的生物不一定有线粒体;不同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不同。 【详解】①光合作用不一定要在叶绿体中进行,如蓝藻,①错误; ②生物膜都有选择透过性,②正确; ③原核生物具有原核细胞结构,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不是原核生物,③错误; ④人体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7℃,其他生物酶的最适温度不一定是37℃,④错误; ⑤有氧呼吸不一定在线粒体中,如好氧性细菌,⑤错误; ⑥含有肽键的化合物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不一定是蛋白质,如双缩脲,⑥错误; ⑦用斐林试剂检验某植物组织样液,水浴加热后出现红黄色,说明该样液中一定含有还原性糖,不一定是葡萄糖,⑧错误。 则正确的只有②。 故选B。 30.如图为人体胰蛋白酶从合成到排出细胞外全过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胰蛋白酶是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 B. 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C. 此图可以说明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D. 图中表示的过程在原核细胞中不可能存在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详解】A、胰蛋白酶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是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合成内在蛋白,A正确; B、由此可见,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和囊泡,B错误; C、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说明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C正确; D、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不会发生图示过程,D正确。 故选B。 31.如图为人体内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某些方式的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 A. B、C 两图所示的均为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分子 B. 从图中可以看出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多种多样 C. 细胞膜上有信息接受功能的物质很可能为糖蛋白 D. 在 A、B、C 三图中,靶细胞都是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接受信号分子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可归纳为三种主要方式: 1、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即细胞←→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2 、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即细胞←通道→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进入体液→体液运输→靶细胞受体信息→靶细胞,即激素→靶细胞。 【详解】A. B所示的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分子, C图具有调节作用的应该是神经递质,A错误; B. 从图中可以看出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多种多样,B正确; C. 细胞膜上有信息接受功能的物质很可能为糖蛋白,C正确; D. 在A、B、C三图中,靶细胞都是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接受信号分子,D正确。 故选A。 32.用白菜新鲜叶片若干,其生理状态相同的,去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若蔗搪分子不进出细胞,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 B. 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液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 C. 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协助扩散 D. 甲、丙的浓度变化是蔗糖分子单向移动引起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将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说明甲溶液吸水,即甲浓度>细胞液浓度;乙的浓度不变,说明乙浓度=细胞液浓度;丙的浓度变大,丙溶液失水,则丙浓度<细胞液浓度。 【详解】A、根据试题分析,生理状态相同的叶片的细胞液浓度是相同的,而甲浓度>细胞液浓度,乙浓度=细胞液浓度,丙浓度<细胞液浓度,因此实验前甲的浓度>乙的浓度>丙的浓度,A错误; 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液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水分子进出细胞平衡,B正确; C、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自由扩散,C错误; D、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渗透作用引起的,即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D错误。 故选B。 33.将一张洋葱鳞片叶放在某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有 3 种状态的细胞,如图所示,你认为这 3 个细胞在未发生上述情况之前,其细胞液的浓度依次是 ( ) A. B<A<C B. A<B<C C. B>A>C D. A>B>C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等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 2、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浓度差越大,细胞失水也多,质壁分离现象越明显。 【详解】据图分析,A细胞没有吸水和失水,说明A细胞液浓度等于蔗糖溶液浓度。B和C都处于质壁分离状态,说明细胞液浓度都小于蔗糖溶液浓度,但是C质壁分离程度较大,故C与蔗糖溶液浓度差更大,说明C细胞液浓度小于B细胞液浓度,故这3个细胞原来细胞液浓度的高低关系是C查看更多
- 当前文档收益归属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