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四川省雅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四川省雅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1)

四川省雅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1. 分析如图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 如果甲中蛋白质含量偏低,将会出现组织水肿 B. 乙中的葡萄糖通过甲进入肝细胞进行彻底氧化分解需穿过3个磷脂双分子层 C. 甲、乙、丙维持内环境稳态以体液调节为主 D. NaHCO3与乙中产生的乳酸反应,使乙pH稳定在7.35~7.45‎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可知,甲为组织液,乙为血浆,丙为淋巴,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偏低,不会造成组织水肿,故A错误;血浆中的葡萄糖通过组织液进入肝细胞内被彻底氧化分解,需要穿过的结构为毛细血管壁和肝细胞的细胞膜,由于毛细血管壁至少由一层细胞组成,需要穿过两层膜,共需要穿过3层膜,每层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故B正确;内环境的稳态的调节机制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以神经调节为主,故C错误;乳酸是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不是血浆产生的,故D错误。‎ ‎2. 神经调节是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方式,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模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感受器是指A处的感觉神经末梢及与之相连的皮肤 B. 神经冲动在神经细胞B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膜内电流方向是从兴奋部位到未兴奋部位 C. 神经冲动在F处的传递方式一般是: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突触后膜受体接受信息一定产生兴奋 D. 直接刺激E处,肌肉细胞E收缩,这属于反射活动的另一种形式 ‎【答案】B ‎【解析】‎ 感受器是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不包括与之相连的皮肤,故A错误;神经冲动在神经元内部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兴奋部位到未兴奋部位,故B正确;F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部位,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神经递质会导致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故C错误;E为效应器,直接刺激效应器,肌肉收缩,反射弧不完整,不属于反射,故D错误。‎ ‎3.垂体主要由前叶和后叶两部分组成,其中垂体后叶没有激素合成能力,它所释放的激素由下丘脑产生。如图表示人体下丘脑参与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表示结构,a~f表示激素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①②中属于垂体后叶的是①‎ B. 血糖浓度高时,f的分泌会减少 C. ③在血糖调节过程中可作为效应器的组成部分 D. 若给动物饲喂含有大量c的食物,下丘脑合成并分泌a的量将增加 ‎【答案】C ‎【解析】‎ 垂体的①产生的物质b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性腺产生的雌性激素作用于垂体①和下丘脑,①属于垂体前叶,A错误;血糖浓度高时,f胰岛素的分泌会增加,B错误;③在血糖调节过程中可作为效应器的组成部分,C正确;若给动物饲喂含有大量c雌性激素的食物,由于性激素对垂体和下丘脑的分泌活动有负反馈调节作用,下丘脑合成并分泌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将减少,D错误。‎ ‎4.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单侧光照使植物弯曲生长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比向光侧低 B. 探究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生根影响时,应选不同种的植物材料 C. 用赤霉素多次喷洒水稻植株后,将导致产量降低 D. 种子在浸泡过程中,用适量的乙烯处理可解除休眠而萌发 ‎【答案】C ‎【解析】‎ 单侧光照射时,生长素进行横向运输,由向光侧运输到背光侧,故背光侧生长素浓度比向光侧高,故A错误;探究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生根影响时,所选的植物材料应是同种的,以防止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故B错误;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赤霉素使用过多,会使水稻植株疯长,结实率大大降低,故C正确;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而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种子在浸泡过程中,用适量的赤霉素处理可解除休眠而萌发,故D错误。‎ ‎5.如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 B. 种群数量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 D. 鱼类捕捞时,应在c点时数量进行捕捞 ‎【答案】A ‎【解析】‎ ‎【详解】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达到了环境容纳量,此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A正确;‎ B、由图分析可知:两条曲线在c处不在重合,故种群数量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c点之后,B错误;‎ 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在环境阻力作用下被淘汰的个体数量,C错误;‎ D、鱼类捕捞时,为了持续达到更高的经济效应,应在种群数量高于c点时进行,且捕捞的数量为高于c点的数量,这样保证了种群在N=K/2时的最大增长速率,D错误。‎ 故选A。‎ ‎6.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 A. 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 丁为年龄组成,包括增长型和衰退型两种类型 C. 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标志重捕法 D. 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图。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因此图中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丙为性别比例、丁为年龄组成。‎ 由以上分析可知: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A错误;丁为年龄组成,包括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B错误;蚜虫的活动能力较弱,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样方法,C错误;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D正确。‎ ‎7.生长抑素(SS)是一种含有14个氨基酸的环状多肽,由下丘脑合成释放,可直接影响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分泌。‎ ‎(1)合成1分子SS可产生______分子H2O;下丘脑分泌的SS经_______运输到达靶器官 。‎ ‎(2)急性高血糖和药物A均可促进SS的分泌,进而影响TSH,有人对健康志愿者进行不同处理,测定其血浆中TSH水平,结果如下图(注:TRH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 ‎ ‎①给予受试者葡萄糖处理造成急性高血糖后,受试者胰岛细胞分泌的_________将减少。‎ ‎②用TRH处理后,受试者体内_______分泌的TSH含量升高,导致机体______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代谢速率加快,产热增加。‎ ‎③由实验结果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TSH的增加量较_________,说明SS对TSH的分泌具有_________作用。从总体趋势看,________________(选填“药物A”或“急性高血糖”)对SS分泌的促进作用更强。‎ ‎④设置处理组3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4 (2). 体液 (3). ① 胰高血糖素 (4). ②垂体 (5). 甲状腺 (6). ③少 (7). 抑制 (8). 强 (9). ④急性高血糖与药物A共同作用对SS分泌的影响 ‎【解析】‎ ‎【详解】(1)由题意可知:生长抑素是一个由14个氨基酸组成的环状多肽,故合成1分子SS可产生14分子H2O;下丘脑分泌的SS经体液运输到达靶器官 。‎ ‎(2)①给予受试者葡萄糖处理造成急性高血糖后,受试者血糖浓度升高,体内与升高血糖有关的激素,如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将减少.‎ ‎②用TRH处理后,可促进垂体分泌TSH,故受试者体内垂体分泌的TSH含量升高,进而促进甲状腺分泌,导致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代谢速率加快,产热增加。‎ ‎③‎ 由实验结果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TSH的增加量较少,说明SS对TSH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对比处理组1和处理组2对比,处理组1(急性高血糖)比处理组2(药用A)TSH的增加量较少,说明急性高血糖对SS分泌的促进作用更强,故急性高血糖对SS分泌的促进作用更强。‎ ‎④处理组3将葡萄糖与药物A同时加入进行试验,其目的是探究急性高血糖与药物A共同作用时对SS分泌的影响。‎ ‎8.图1为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新机制研究,巨噬细胞受细菌感染或细菌脂多糖LPS刺激后,升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和信号分子VEGF-C的表达。VEGFR-3形成反馈环路,抑制TLR4-NF-kB介导的炎症反应,降低细菌感染导致的败血症的发生。‎ ‎(1)细菌或细菌脂多糖 LPS在免疫学上相当于_______,TLR4的本质是________。‎ ‎(2)过度或持续性的 TLR4 活化引起过度炎症反应、败血症,在VEGF-C的刺激下,通过活化PI3K-Akt1通路,促进____________,从而抑制 NF-kB 活性,降低败血症的发生。‎ ‎(3)该细胞能够产生溶菌酶直接杀死病原菌,该过程属于________免疫。‎ ‎(4)抗原激发的体液免疫应答有两类:第一类是大多数抗原必须有T细胞参与下才能完成;第二类是有少数抗原物质,单独刺激B细胞即可完成.为了探究细菌脂多糖LPS属于哪一类免疫应答,可以选择年龄、性别等相同的小鼠进行LPS接种处理(如表)。据表分析,实验组是________组小鼠,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抗原属于第二类。‎ 处理胸腺 是否产生相应浆细胞 是否产生相应的抗体 甲组小鼠 切除 乙组小鼠 不切除 ‎(5)一般情况下,接受抗原刺激的B细胞会增殖分化为_____,科学家用LPS分先后两次接种小鼠,并检测相应的抗体的产生量,如图2所示:该实验结果说明LPS____________。‎ ‎【答案】 (1) 抗原 (2) 受体蛋白(糖蛋白) (3)TLR4内吞 (4) 非特异性 (5)甲 (6) 甲乙两组小鼠均产生相应浆细胞和相应的抗体 (7) 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8). 刺激机体产生浆细胞,但是不能刺激机体产生记忆细胞 ‎【解析】‎ ‎【详解】(1)细菌或细菌脂多糖 LPS在免疫学上相当于抗原,TLR4的本质是受体蛋白(糖蛋白)。‎ ‎(2)过度或持续性的 TLR4 活化引起过度炎症反应、败血症,在VEGF-C的刺激下,通过活化PI3K-Akt1通路,促进TLR4内吞,从而抑制 NF-kB 活性,降低败血症的发生。‎ ‎(3)该细胞能够产生溶菌酶直接杀死病原菌,该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该过程对所有的病原体都起作用,故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4)由题意可知:实验设计中的自变量应是机体内是否有T淋巴细胞,故切除胸腺的甲组小鼠为实验组(不含T淋巴细胞),选择年龄、性别等相同(保证无关变量的一致性)的小鼠进行LPS接种处理(如表)。如果甲、乙两组小鼠均产生相应浆细胞和相应的抗体则该抗原属于第二类,如果只有乙组产生相应浆细胞和相应的抗体则该抗原属于第一类。‎ ‎(5)一般情况下,接受抗原刺激的B细胞会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科学家用LPS分先后两次接种小鼠,并检测相应的抗体的产生量,由于二次免疫的特征是能够在短期内产生大量的抗体,而图2中的结果与常规的二次免疫的抗体特征不同,故可知: LPS刺激机体产生浆细胞,但是不能刺激机体产生记忆细胞。‎ ‎9.图甲表示植物横放之后根的向地性生长和茎的背地性生长,图乙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根和茎生长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 ‎ ‎(1)若图甲中A处的生长素浓度为图乙中的m,则B处的生长素浓度范围为_______,D处生长素浓度在乙图中大于____点。根的向地性生长能否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_____ (填“能”或“不能”)。由图乙可以看出,不同生长素浓度对植物同一器官的促进作用________ (填“一定相同”“一定不同”或“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2)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为______。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发生在器官的___(填“幼嫩”或“成熟”)部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否受光照影响? __ (填“是”或“否”)。‎ ‎(3)某实验小组为证明茎产生顶端优势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从而抑制了侧芽的生长,进行了如下实验。请把下列实验补充完整:‎ ‎①正常的植株,不做处理,观察侧芽生长情况。‎ ‎②去除顶芽,在顶端放置一个____________琼脂块,观察侧芽生长情况。‎ ‎③去除顶芽,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侧芽生长情况。‎ ‎【答案】(1) 大于m小于n 或(m,n) (2) P (3) 能 (4)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5) 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6) 幼嫩 (7) 否 (8) ②有生长素的 (9) ③在顶端放置一个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 ‎【解析】‎ ‎【详解】(1)若图甲中A为茎的远地侧,此处的生长素浓度为促进生长较快的浓度,若对应为图乙中的m,则B处的生长素浓度范围为大于m小于n 或(m,n),D处为根的近地侧,此时生长受到抑制,故此时生长素浓度在乙图中应大于P点。故根的向地性生长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由图乙可以看出,不同生长素浓度对植物同一器官的促进作用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2)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为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发生在器官的幼嫩部位,在成熟部位进行的是非极性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从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转移,该过程不受光照的影响。‎ ‎(3)某实验小组为证明茎产生顶端优势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从而抑制了侧芽的生长,由实验目的可知:需要证明两种因素的作用,一个是顶芽的作用,一个是生长素的作用,故需要设计三组实验,实验组的自变量为有无顶端,另一个是琼脂块中是否含生长素。‎ ‎①正常的植株,不做处理,观察侧芽生长情况。‎ ‎②去除顶芽,在顶端放置一个含生长素琼脂块,观察侧芽生长情况。‎ ‎③去除顶芽,在顶端放置一个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观察侧芽生长情况。‎ ‎10.某木本植物种子成熟后不能萌发,经过适宜的预处理可以萌发。现用甲、乙、丙、丁四种预处理方法处理种子,再将处理后的种子分成两组:一组在温度和水分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并测定萌发率,结果见表;另一组用于测定A、B两种激素的含量,结果见图。请回答:‎ 预处理方法 室温、保湿 ‎(甲)‎ ‎4°C、保湿 ‎(乙)‎ ‎4°C、水浸种 ‎(丙)‎ ‎4°C、干燥 ‎(丁)‎ 种子萌发率(%)‎ ‎0‎ ‎100‎ ‎98‎ ‎0‎ ‎(1)由表可知,有利于该种子萌发的预处理条件是_______和_____。‎ ‎(2)由表和图可知,两种激素中抑制种子萌发的是_______。‎ ‎(3)已知激素A存在于上述木本植物种子的种皮中,为了验证激素A对种子萌发的作用,可用白菜种子为材料,以白菜种子发芽率为指标进行实验,请补充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步骤:①剥离该木本植物种子的种皮,提取激素A,并制备成激素A水溶液;‎ ‎②分别用_________和_________处理白菜种子,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 ‎③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低温 (2). 水分(或4°C保温、4°C水浸种) (3). A (4). ②激素A溶液 (5). 蒸馏水 (6). ③统计白菜种子发芽率 (7). 预测结果:激素A处理的白菜种子发芽率低于对照 (8). 结论:激素A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 ‎【解析】‎ ‎【详解】(1)由表可知,乙、丙两组种子的萌发率较高,说明低温和一定的水分有利于种子的萌发,故有利于该种子萌发的预处理条件是低温和水分(或4°C保温、4°C水浸种)。‎ ‎(2)由表和图可知,发现萌发率低的两组甲和丁均为激素A含量高,激素B含量低,故两种激素中抑制种子萌发的是激素A。‎ ‎(3) 设计实验必须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为了验证激素A对种子萌发的作用,可以提取激素A后。分别用激素A水溶液和蒸馏水处理白菜种子,其中蒸馏水为空白对照。实验结果可通过白菜种子的发芽率来体现,由上题可知激素A的作用是抑制发芽率,故预计结果为激素A处理的白菜种子发芽率低于对照组。‎ 实验步骤:①剥离该木本植物种子的种皮,提取激素A,并制备成激素A水溶液;‎ ‎②分别用蒸馏水和激素A溶液处理白菜种子,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 ‎③一段时间后,统计白菜种子发芽率。‎ 预测结果:激素A处理的白菜种子发芽率低于对照。‎ 得出结论:激素A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 ‎11.自然界中种群的数量特征是种群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如图表示某动物种群在不同条件下数量变化情况的数学模型,请回答以下问题:‎ ‎ ‎ ‎(1)该模型属于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之一的_______,该形式较为直观形象。‎ ‎(2) 图中A段种群增长近似于___型曲线。该模型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 ‎(3)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___(填“K1”或“K2”)。‎ ‎(4)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很多,分析图中曲线,与D段相比,影响C段的因素最可能是_____。‎ A.食物和天敌 B.气候和传染病 ‎(5)在D阶段,若该动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的减少和活动范围的缩小,其_____会变小。‎ ‎(6)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 ‎ 第16-20年该种群数量_______(增大、减小、基本不变),从物种之间的关系解释,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两点)第_____年松鼠的种群密度最低。‎ ‎【答案】 (1). 曲线图 (2). J (3). 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4). K1 (5). B (6). K值(或环境容纳量) (7). 增大 (8). 食物充足、竞争者减少,捕食者减少 (9). 10‎ ‎【解析】‎ ‎【详解】(1)该模型属于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之一的曲线图,该形式较为直观形象。‎ ‎(2) 图中A段种群数量增长迅速,增长趋势近似于J型曲线。该模型需要满足的条件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3)从图中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曲线可知:该种群的数量围绕着K1波动,故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K1。‎ ‎(4)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很多,D段种群数量变化处于波动状态,说明此时的环境能够容纳此时的种群数量,而C段的种群数量变化急剧下降,应该此时发生了突变的因素如气候骤变或传染病。‎ 故选B。‎ ‎(5)在D阶段,若该动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的减少和活动范围的缩小,说明此时的环境对该物种来讲,环境变得恶劣,故其k值(环境容纳量)会变小。‎ ‎(6)由题干信息可知第16-20年λ值稳定,且大于1,故该种群数量增大,从物种之间的关系解释,可能的原因有食物充足、竞争者减少,捕食者减少;10年之前λ值小于1,所以第10年松鼠的种群密度最低。‎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