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11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8届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2017-03)
大田一中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阶段考质量检测 高二生物(理科)试题 命题人:陈进湖 审核人:高丽强 命题范围:必修3全册 (考试时间:2017年3月27日上午10:15-11:45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单选题,1-30每小题1分,31-40每小题2分,共50分) 1.血浆中的水来自( ) A.组织液 B.血浆、消化道 C.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D.淋巴、组织液 2.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 A.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B.合成血浆蛋白中的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 C.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3.右图是健康人饭后半小时肝组织内有关物质移动示意图,其中为葡萄糖移动方向的是( ) A.1、2 B.1、3 C.3、4 D.4、3 4.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 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C.组织液 淋巴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5.当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下列能正确表示并能测量出静息电位的示意图是( ) 6.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 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 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 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 7.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甲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 B.甲图的⑥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兴奋部位 D.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因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 8.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 B.体内失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 C.激素调节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 D.对血样中相关激素水平的分析可帮助诊断甲状腺疾病 9.下列关于动物机体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均失去活性 B.有些神经细胞可以分泌激素 C.神经细胞释放的乙酰胆碱需经血液运输发挥作用 D.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 10.不能获得对传染病抵抗力的是( ) A.服用抗体 B.接种疫苗 C.输入丙种球蛋白 D.感染病原体 11.下列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它与体液免疫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又可以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B.效应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能特异性地与抗原结合,杀灭抗原 C.进行细胞免疫时,抗原也需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 D.记忆T细胞接受同一种抗原再次刺激时,会迅速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 12.将甲品系小鼠和乙品系小鼠的皮肤同时移植于a小鼠身上,不久,甲品系小鼠的皮肤在a小鼠身上生长良好,乙品系小鼠的皮肤肿胀潮红,最终死亡脱落。此时,将所用乙品系小鼠的皮肤再取一小块,第二次移植到a小鼠身上,移植的皮肤比第一次更快地死亡脱落。下列对第二次植皮后出现的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 A.抗体具有特异性 B.乙品系小鼠的皮肤属于抗原 C.a小鼠体内已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 D.乙品系和a小鼠的亲缘关系较远 13.法国和德国的3名科学家因发现导致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与宫颈癌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而分享2008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HIV主要通过感染人体B淋巴细胞,从而影响体液免疫 B.艾滋病人群中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与健康人相比没有差异 C.HIV在繁殖过程中,其RNA在宿主细胞中控制病毒自身蛋白质的合成 D.目前接种疫苗是治疗艾滋病的有效措施 14.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 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 B.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C.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D.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15.在方形暗箱的右侧开一小窗,暗箱外的右侧有一固定光源,在暗箱内放一盆幼苗,花盆能随着下面的旋转器水平匀速旋转,但暗箱不转,一周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应为( ) 16.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分别为( ) A.a和b B.b和a C.b和c D.c和b 17. 有关激素调节及应用方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油菜在传粉阶段遇到连续暴雨袭击,喷洒生长素类似物可避免减产 B.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青少年发育会受影响,成年人没有影响 C. 切除动物垂体后,动物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会减少 D. 激素间的拮抗作用不利于动物体内环境的稳态和生长发育 18.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内蒙古草原上的全部牛是一个种群 ②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 ③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 ④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⑤决定种群密度大小的最直接原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A.①③⑤ B.②④ C.②④⑤ D.③⑤ 19.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图曲线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图曲线乙)。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该图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B.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在生存斗争中死亡的个体数量 C.若该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的防治应在c点时 D.K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20.在对某地麻雀的种群调查中,第一次捕获了50只麻雀,将这些麻雀腿上套上标志环并放掉,数日后又捕获麻雀40只,其中有标志环的为5只。请计算,该地约有麻雀( ) A.2000只 B.400只 C.200只 D.500只 21.在一阴湿草丛中,生活着蚂蚁、蜘蛛、蚯蚓等动物,这些生物共同构成一个( ) A.生态系统 B.生物群落 C.种群 D.食物网 22.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描叙,正确的是( ) 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 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 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23.在光照下,将等细胞数量的衣藻和大肠杆菌分别接种到只含无机盐的培养液中培养,结果是(虚线和实线分别表示大肠杆菌和衣藻的生长曲线)( ) 24.下列群落的演替类型中,属于次生演替的是( ) A.在大片沙丘上进行的演替 B.在火灾后的草原上进行的演替 C.在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 D.在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25.下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是( ) A.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种类、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 B.生态系统的种类、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 C.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 D.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 26.下列哪项措施能够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 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平衡 C.适当增加各营养级的生物种类 D.限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数量 27.下列有关右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有二条捕食链 B.狐与鸟之间既捕食又竞争 C.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 D.体内含重金属最多的生物是草 28.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 J/(cm2· a)],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甲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在有机物中的总能量为1 250 J/(cm2· a) B.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C.在此生态系统中,一只狼捕食一只野兔,获得的能量只能在10%~20%之间 D.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作用和被丁利用 29.水稻草丛矮缩病是一种危害水稻生长发育的病毒性疾病,很难防治。后来,科学家发现了一个野生水稻种群,这个种群对草丛矮缩病具有比较强的抗性,从而为培育抗草丛矮缩病的水稻新品种找到了必要的基因。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 ) A.直接使用价值 B.间接使用价值 C.潜在使用价值 D.生态价值 30.有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 ) 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 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 C.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 D.回填土壤,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 31.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 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 D.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32. 肉毒杆菌毒素是肉毒杆菌分泌的毒性极强的蛋白质,其作用机理是阻断神经末梢分泌乙酰胆碱,使肌肉不能收缩,在美容领域中用于除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肉毒杆菌毒素作用于突触前膜,使电信号不能转化成化学信号,导致肌肉不能收缩 B. 乙酰胆碱的作用是使突触后膜的电位由内负外正变成内正外负 C. 肉毒杆菌毒素和乙酰胆碱的分泌都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D. 与肉毒杆菌毒素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33.现用体重等方面大体相同的三组兔子进行实验。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A、B、C三组兔子的体内,然后,定时测定兔子甲状腺的放射量。4天后,分别注射①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②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③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则A、B、C表示分别注射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34. 右图表示酶、激素和蛋白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分别表示激素、酶、蛋白质 B. 能产生物质乙的细胞肯定能产生物质丙 C. 该图只能表示动物体中三者的相互关系 D. 乙和丙都主要在人体内环境中发挥其生物学作用 35.下图是关于生长素发现的相关实验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③探究的是植物的感光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还是尖端下面一段 B.实验④中的单一变量是琼脂块是否与胚芽鞘尖端接触过 C.实验⑤的结论是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物质)可以透过琼脂块 D.实验①②③都能验证单侧光照射引起尖端产生的刺激(物质)发生横向移动 36.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下图表示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0~a年,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是稳定型 B.a~b年,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 C.b~c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型增长 D.c~d年,种群数量增加,其年龄组成是增长型 37.下列简图表示共生、寄生、竞争、捕食四种关系及生物之间对应的曲线图例,以下配对正确的是( ) (图注:A、B代谢两种生物,C代表生活条件,箭头代表营养流动方向) A.①—a ②—b ③—c ④—d B.①—b ②—c ③—a ④—d C.①—c ②—a ③—d ④—b D.①—b ②—a ③—c ④—d 38.有关右图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若Y表示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则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d B.若Y表示四个鸽种群中的个体数,则d种群被鹰攻击的成功机率最大 C.若Y表示某有毒物质在某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中的含量,则d代表生产者 D.若Y表示不同种植物的基因多样性,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生存能力最强的是d 39.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右下图表示的是( ) 40.右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模型(部分),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代表人体下丘脑,a为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则b、c可分别代表产生渴感和尿液减少 B.若A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提高 C.若A代表人体B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形成 D.若A代表草原,a为过度放牧,则b、c可分别代表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提高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41.(7分)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请回答与此有关的问题: (1)用针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可观察到该后肢出现收缩活动。该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左后肢趾部的_________中,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中。 (2)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束,这一方向性是由_____________结构所决定的。 (3)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见右图),立即刺激A端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刺激B端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称为反射活动,主要原因是_ 。 42.(7分)春天日照逐渐延长时,鸟类大多进入繁殖季节。调节鸟类繁殖活动的图解如下: 请回答: (1)鸟类的繁殖活动是通过机体的 和 两种调节方式完成的。机体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 (填“下丘脑”或“垂体”或“性腺”)。 (2)上面图解中的A、B、C分别代表由下丘脑、垂体和性腺分泌的物质,则它们分别是 、 和 。C进入血液后,通过 作用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根的数量 IBA浓度(g/mL) 清水 5×10-5 5×10-1 43.(6分)如下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反射弧的各种环节上看,①和②属于 ,③→⑩属于 。皮肤、血管,立毛肌等在反射弧中属于 。 (2)当环境温度较低时,皮肤血管会 ,甲状腺的分泌活动会 。 (3)神经和激素都可以对体温进行调节,你认为在这两种调节方式中是以 调节为主。 44.(6分)在科学研究中,往往要把一个较大的课题分解成若干个小的子课题来分别进行研究。在“观察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中,某小组同学选用吲哚丁酸(IBA)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生理状况相同的相同植物的三组带芽的枝条甲、乙、丙,每组10支; ②将甲、乙、丙组枝条的下端分别浸泡在下表所示的溶液中,相同时间后,扦插在潮湿的沙土中,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 枝条 甲组 乙组 丙组 溶液 5×10-5g/mL的IBA溶液 5×10-1g/mL的IBA溶液 清水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甲、乙、丙组枝条的生根情况,统计每组枝条的平均生根数量,绘制的柱状图如下。据图回答: (1)你认为他们的子课题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是____ _组枝条生根最多,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枝条生根最少,其原因是 。 45.(6分)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所列条件进行了A、B、C和D共4组实验,用1000 mL锥形瓶作为培养器皿,棉塞封口,在25 ℃下静置培养,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定时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根据实验结果绘出的酵母菌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如下图,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实验组 A B C D 培养液中葡萄糖质量分数/% 4.0 4.0 0.8 0.8 培养液体积/mL 200 800 200 800 (1)图中曲线①、②和③分别是________组、________组和________组的结果。 (2)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吸取培养原液计数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 和 。 (3)实验结束后,用试管刷蘸洗涤剂擦洗血细胞计数板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 。 46.(5分)阅读下面两段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雌蚕蛾能释放一种性外激素,可以把3km以外的雄蚕蛾吸引过来。虽然每只雌蚕蛾所释放的性外激素的量不到0.01mg,但雄蚕蛾却仍对其作出反应。有趣的是雄蚕蛾对密封在玻璃瓶中的雌蚕蛾虽然看得见,但却无动于衷。 材料二 卡尔逊(Karison)和林茨(Liischer)于1959年倡议采用性外激素(Pheromone)这一术语。它是昆虫分泌到体外的一种挥发性的物质,是对同种昆虫的其他个体发出的化学信号而影响它们的行为,故成为信息素,目前已人工合成20多种性引诱剂,用于防治害虫,效果显著,如利用性引诱剂“迷向法”防治害虫。具体做法是:在田间释放过量的人工合成性引诱剂,使雄虫无法辨认雌虫的方位,或者使它的气味感受器变得不适应或疲劳,不再对雌虫有反应,从而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活动。 (1)材料一说明使雄蚕蛾作出反应的性外激素属于 信息,而不是物理信息,不是由视觉引起的。 (2)材料一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什么作用? 。 (3)微量的性外激素就可引起同种雄蚕蛾的反应,这说明性外激素具有 性和 性。 (4)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迷向法”并不能直接杀死害虫,而是通过干扰雌雄虫的正常交尾,从而使害虫种群的 率下降,降低对作物的危害。 47.(6分)右图为碳循环示意图,图中的甲、乙、丙分别代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类群。请据图回答: (1)图中乙表示 。 (2)图中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是 , ②和③代表的生理过程是 。 (3)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碳元素以 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中进行循环。 (4)人类活动对碳循环干扰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途径,这一干扰,增加了空气中CO2 的含量,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48.(7分)右图是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图解,据图回答: (1)能量流动的特点 和 。 (2)从不同营养级能量传递的多少看,图中②③④的关系是______(用“>”或“<”或“=”表示)。 (3)三级消费者排出的粪便中仍含有部分能量,这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所利用的过程应属于图示中的哪个序号? 。 (4)初级消费者自身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是图中的哪个序号? 。 (5)④中的能量大约只有③中能量的 。 (6)由于某种原因,该生态系统中的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全部灭绝,则首先受损害的生物是 (用图中字母表示)。 大田一中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阶段考质量检测 参考答案 高二生物(理科) 一、选择题(单选题,1-30每小题1分,31-40每小题2分,共50分) 1—5 CACCB 6—10 DCBCA 11—15 BCCCB 16—20 CCDCB 21—25 BACBC 26—30 CACAD 31—35 ADBBD 36—40 CBDAC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41.(7分)(1)皮肤 脊髓 (2)突触 (3)能 不能 不能 反射弧结构不完整(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42.(7分)(1)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下丘脑 (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性腺激素 性激素 反馈调节 43.(6分)(1)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效应器 (2)收缩 加强 (3)神经 44.(6分)(1)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 (2)起对照作用 (3)甲 甲枝条由于IBA浓度适宜,大量生根 乙 乙枝条中IBA浓度过高,抑制了枝条生根 45.(6分) (1)B A D (2)(振荡)摇匀培养液后再取样 培养后期的样液稀释后再计数 (3)浸泡和冲洗 46.(5分)(1)化学 (2)信息的传递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3)高效 专一 (4)出生 47.(6分)(1)分解者 (2)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呼吸作用 (3)CO2 (4)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温室效应 48.(7分)(1)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2)②>③>④ (3)⑨ (4)⑤ (5)10%—20% (6)C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