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考前专题增分小题狂练2判断物质出入细胞方式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考前专题增分小题狂练2判断物质出入细胞方式解析版

‎2.判断物质出入细胞方式 ‎(时间:15分钟)‎ ‎1.(2019·海南海口一模)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物质需要消耗能量 B.蛋白酶的分泌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C.乙醇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 D.有害的物质都不能通过细胞膜 解析 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物质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蛋白酶通过胞吐运输到细胞外,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乙醇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C正确;当人体免疫力降低时,病原体、有害的物质也可以通过细胞膜,D错误。‎ 答案 D ‎2.(2019·南京盐城二模)如图表示物质进入细胞的不同方式,ATPase为ATP酶,在图示生理过程中还具有载体功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固醇类激素通过方式①进入靶细胞 B.吞噬细胞通过方式④吞噬病原体 C.低温会影响方式①~④的运输速率 D.氧浓度变化只影响方式③的运输速率 解析 固醇类通过①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吞噬细胞通过④胞吞吞噬病原体;温度不仅会影响蛋白质的功能、酶的活性,还会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会影响到①自由扩散、②协助扩散、③主动运输、④胞吞的运输速率;③主动运输、④胞吞均需要消耗能量,故氧气浓度会影响③④的运输速率。‎ 答案 D ‎3.(2019·淮安市调研)下图分别表示甲、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4‎ A.图1可表示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 B.图2可表示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物质乙 C.所有物质进出细胞都离不开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D.去除膜上的蛋白质对甲、乙的运输均有影响 解析 图1可表示协助扩散,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A正确;图2可表示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物质乙,B正确;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其中自由扩散和胞吞、胞吐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C错误;由图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运输均需要依靠载体蛋白,故去除膜上的蛋白质对甲、乙的运输均有影响,D正确。‎ 答案 C ‎4.如图所示为物质进出细胞的三种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K+和葡萄糖分别以①、②方式进入红细胞 B.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通过③方式进行 C.用胰蛋白酶处理细胞膜,会影响葡萄糖、Na+等物质的运输 D.细胞衰老,其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的功能降低 解析 K+以②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红细胞,葡萄糖以①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红细胞,A错误;胰岛素是大分子,是以③胞吐方式分泌到细胞外的,B正确;细胞对葡萄糖、Na+等物质的运输均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故用胰蛋白酶处理细胞膜后,两者的运输速率会受到明显影响,C正确;细胞衰老,其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物质运输的功能下降,D正确。‎ 答案 A ‎5.(2019·江苏省淮安、宿迁高三期中)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可来自ATP或离子电化学梯度等。如图为N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关于图中物质跨膜运输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 4‎ 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都是主动运输 B.Na+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是需要消耗ATP的主动运输 C.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相伴随 D.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以及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到组织液均为被动运输 解析 由图可知,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主动运输,出小肠上皮细胞是协助扩散,A错误;Na+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是需要消耗ATP的主动运输,B正确;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相伴随,C正确;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以及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到组织液均为被动运输,D正确。‎ 答案 A ‎6.(2019·扬州市调研)(多选)下列关于图甲、图乙、图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成熟的植物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之一是其原生质层相当于图甲中的③‎ B.图乙中,三种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中氨基酸、葡萄糖的运输是主动运输 C.图乙中,转运葡萄糖和钠离子的载体相同,可见载体不具有特异性 D.图丙中,限制B点和C点的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分别是载体数量和能量 解析 题图甲中,③指的是半透膜,而成熟的植物细胞内相当于半透膜的是原生质层;题图乙中,氨基酸和葡萄糖都是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的,故两者都是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而钠离子是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的,且需要载体,其运输方式应为协助扩散;虽然运输葡萄糖的载体也能运输钠离子,但并不能运输氨基酸,故载体依然具有特异性;题图丙中,限制B点的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应为能量,而限制C点的才可能是载体数量。‎ 答案 AB ‎7.(创新实验)(2019·江苏省姜堰中学模拟)黑藻是一种常见的单子叶沉水植物,其叶片小而薄。叶肉细胞内有大而清晰的叶绿体,液泡无色。某同学观察黑藻叶肉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 4‎ 原现象,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在制作黑藻叶片临时装片时,为了防止产生气泡,盖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①中,要将视野右上方的叶肉细胞移到中央,应将装片向____________(填方向)移动。‎ ‎(3)若步骤②中使用的试剂是0.3 (g·mL-1)的蔗糖溶液,则在步骤③中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这是黑藻细胞通过________作用失水的结果。步骤④滴加清水后,步骤⑤观察到多数黑藻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在制作临时装片时,为了防止产生气泡,盖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先将盖玻片的一侧与水滴接触,然后缓缓放平。(2)显微镜下呈现的是倒像,处于视野右上方的叶肉细胞实际上位于视野的左下方,要将视野右上方的叶肉细胞移到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3)将黑藻细胞置于0.3 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会失水,发生质壁分离,一段时间后滴加清水,若观察到多数黑藻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黑藻细胞失水过快、过多而死亡。‎ 答案 (1)先将盖玻片的一侧与水滴接触,然后缓缓放平 ‎(2)右上方 ‎(3)渗透 黑藻细胞失水过快、过多而死亡 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