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

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无需满足的条件是( )‎ A. F1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B. F1形成的雌、雄配子的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C. F2个体数目足够多,且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概率相等 D.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对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完全显性 ‎【答案】B ‎【解析】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F1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F2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相等;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据此答题。‎ ‎【详解】A、F1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且生活力相同,这是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的条件之一,A错误;‎ B、雌、雄配子的数目是不相等的,一般雄配子的数量要远多于雌配子的数量,B正确;‎ C、F2个体数目足够多,这样能减少偶然性,且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概率相等,故是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的条件之一,C错误;‎ D、控制显性性状基因对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完全显性,否则F2可能出现1:2:1的性状分离比,D错误。故选B。‎ ‎2. 大麦籽粒有芒(H)对无芒(h)为显性,有壳 (N)对无壳(n)为显性,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现以有芒有壳大麦与无芒无壳大麦杂交,所得子代1/2有芒有壳,1/2无芒有壳,则亲本有芒有壳的基因型为( )‎ A. HhNn B. HHNn C. HhNN D. HHNN ‎【答案】C ‎【解析】抗病有芒有壳大麦与无芒无壳大麦杂交,也就是H_N_×hhnn,得到的F1自交,用分离的思路观察F2的表现型及比例: 1.有芒与无芒的分离情况:Hh×hh→1Hh∶1hh,有芒∶无芒=1∶1。 2.有壳与无壳的分离情况:NN×nn→Nn,全为有壳。‎ ‎【详解】有芒有壳大麦与无芒无壳大麦杂交,因为子代1/2有芒有壳,1/2无芒有壳,即有芒∶无芒=1∶1,全为有壳,故亲本基因型为HhNN和hhnn。即C正确。故选C。‎ ‎3.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基因都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 同源染色体分离时,其携带的成对基因也随之分离 C.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有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D.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 ‎【答案】B ‎【解析】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基因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线粒体基因不在染色体上,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A错误;‎ 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相同基因也随之分开,B正确;‎ C、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发生自由组合,而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不能自由组合,C错误;‎ 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基因控制同一性状,表现类型未必相同,D错误。‎ 故选B。‎ ‎4. 用豌豆甲(AABB)、乙(aabb)两品种杂交得F1, F1测交:当F1做父本时,后代AaBb:Aabb:aaBb:aabb = 1:2:2:2;当F1做母本时,后代上述四种基因型比例为1:1:l: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豌豆的测交实验需要进行人工异花传粉 B. 测交后代有四种表型,说明F1产生四种配子 C. F1产生的AB花粉50%不能萌发,不能受精 D. 这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D ‎【解析】F1测交即子一代AaBb与aabb杂交,正常情况下,子一代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AB:Ab:aB:ab=1∶1∶1∶1,当F1做父本时,后代AaBb:Aabb:aaBb:aabb=1∶2∶2∶2;当F1做母本时,后代上述四种基因型比例为1∶1∶1∶1,说明基因型AB的雄配子有50%致死或不能参与受精作用。‎ ‎【详解】A、豌豆的测交实际是杂交过程,故该实验需要进行人工异花传粉,A正确;‎ B、根据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可推测亲本的配子类型,故测交后代有四种表型,说明F1产生四种配子,B正确;‎ C、根据分析可知,F1产生的AB花粉50%不能萌发,不能受精,故当F1做父本时,后代AaBb:Aabb:aaBb:aabb=1∶2∶2∶2,C正确;‎ D、豌豆的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故选D。‎ ‎5. 人类的钟摆型眼球震颤是由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下列关于该遗传病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如果祖母患病,孙女一定患此病 B. 如果外祖父患病,外孙一定患此病 C. 有一个患病女儿的正常女性,其儿子一定不患此病 D. 患者双亲必有一方是患者,患者中男性远多于女性 ‎【答案】C ‎【解析】人类钟摆型眼球震颤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发病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代代相传。设人类的钟摆型眼球震颤用XA基因表示,女性患者基因型可以是XAXA、XAXa,男性患者的基因型为XAY。‎ ‎【详解】A、祖母患病,基因型是XAXA或XAXa,则父亲的基因型可能是XAY或XaY,母亲正常的情况下,孙女的基因型可能为XAXa或XaXa,不一定患此病,A错误; B、外祖父患病,基因型是XAY,外祖母正常的情况下,则母亲的基因型是XAXa,外孙的基因型可能是XAY或XaY,不一定患此病,B错误; C、正常女性,基因型是XaXa,儿子的基因型是XaY,一定不患此病,C正确; D、由于是显性遗传,患者双亲必有一方是患者,但女患者多于男患者,D错误。故选C。‎ ‎6. 某二倍体植物一个小孢子母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I~Ⅲ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下列对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植物形成精子时需要经过一次减数分裂和两次有丝分裂 B. 过程I和受精作用保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C. 过程Ⅱ后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此时每个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 D. 过程I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1个小孢子母细胞产生4种精子 ‎【答案】D ‎【解析】分析图示,过程I表示减数分裂,过程Ⅱ和过程Ⅲ为有丝分裂,据此答题。‎ ‎【详解】A、据图分析可知,该植物形成精子时需要经过一次减数分裂和两次有丝分裂,A正确;‎ B、过程I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B正确;‎ C、过程Ⅱ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断裂,染色体加倍,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此时每个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C正确;‎ D、过程I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1个小孢子母细胞产生2种或4种精子,D错误。‎ 故选D。‎ ‎7. 某同学分析艾弗里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后,得出如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实验的思路是分别研究DNA和蛋白质各自的效应 ‎②实验中对自变量的控制作用运用了“加法原理”‎ ‎③混合培养的4组培养基上均有表面粗糙的菌落 ‎④混合培养后出现的S型菌内有R型菌的遗传信息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S型菌转化为R型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艾弗里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分离开,单独的、直接的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另外还增加了一组对照实验,即DNA酶和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 ‎【详解】①实验的思路是分别研究DNA和蛋白质各自的效应,①正确;‎ ‎②从控制自变量的角度,实验的基本思路是:依据自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在每个实验组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中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②错误;‎ ‎③混合培养后4组的平板培养基上均会有表面粗糙的菌落,即R型菌菌落,③正确;‎ ‎④S型菌的部分DNA重组到R型菌的DNA上并表达,表现出S型菌,故混合培养后出现的S型菌内有R型菌的遗传信息,④正确。故选D。‎ ‎8. 图1为果蝇DNA的电镜照片,图中的泡状结构叫做DNA复制泡(DNA上正在复制的部分);图2为图1中一个复制泡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DNA聚合酶只能催化子链从‎5’‎→‎3’‎延伸 B. DNA的复制为边解旋边复制,多起点双向复制 C. —个DNA分子上出现多个复制泡可提高DNA复制的效率 D. 图2中酶甲为解旋酶,酶乙为DNA聚合酶或RNA聚合酶 ‎【答案】D ‎【解析】1、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①解旋: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 ②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以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③形成子代DNA: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形成2个与亲代DNA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 2、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详解】A、根据图示,DNA聚合酶在DNA分子上从3'→5'移动,说明其只能催化子链从5'→3'延伸,A正确; B、DNA的复制为边解旋边复制,且可多起点双向复制,B正确; C、一个DNA分子上出现多个复制泡可提高DNA复制的效率,C正确; D、图2中酶甲为解旋酶,酶乙为DNA聚合酶,D错误。故选D。‎ ‎9. 沃森和克里克默契配合,成功搭建了 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下列关于该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DNA的基本骨架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 B. 由于碱基互补配对,在DNA的双链结构中(A+T)/(C+G)=1‎ C. DNA的双螺旋结构可以为DNA的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 D. DNA中碱基替换、增添、缺失会引起遗传信息的改变 ‎【答案】B ‎【解析】1、DNA的双螺旋结构: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的结构,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使遗传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次,“生命之谜”被打开,人们清楚地了解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 ‎【详解】A、DNA的基本骨架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排列在外侧,A正确;‎ B、由于碱基互补配对,在DNA的双链结构中(A+C)/(T+G)=1,B错误;‎ C、DNA的双螺旋结构可以为DNA的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C正确;‎ D、DNA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所以DNA中碱基的替换、增添、缺失会引起遗传信息的改变,D正确。故选B。‎ ‎10. 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的Bt抗虫基因转入普通棉花细胞内,成功在植株中检测到Bt抗虫蛋白,该蛋白对棉铃虫等害虫具有显著毒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研究说明基因具有特定的遗传效应 B. 该研究说明不同生物之间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C. 栽种抗虫棉可以大大减少抗病毒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D. Bt抗虫基因在棉花细胞中的表达需要经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答案】C ‎【解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详解】A、该研究说明基因是具有特定的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遗传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A正确;‎ B、基因在受体细胞中依然能表达出相应的蛋白质,据此能说明该研究说明不同生物之间共用一套遗传密码,B正确;‎ C、栽种抗虫棉可以大大减少抗虫农药的使用,既能降低生产成本,又能保护生态环境,C错误;‎ D、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完成基因的表达,故Bt抗虫基因在棉花细胞中的表达需要经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D正确。故选C。‎ ‎11. 亚硝酸是化学诱变剂,具有氧化脱氧作用,它能使DNA中胞嘧啶(C)脱去氨基变成尿嘧啶(U),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亚硝酸引起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具有随机性和低频性 B. 突变后的基因复制3次,后代中有1/8的DNA是错误的 C. 突变后的基因可能不会导致新性状的出现 D. 基因突变不会造成染色体结构变异 ‎【答案】B ‎【解析】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 2、基因突变的诱发因素可分为: ①物理因素(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能损伤细胞内的DNA); ②化学因素(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能改变核酸的碱基); ③生物因素(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胞的DNA)。‎ ‎【详解】A、亚硝酸引起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具有随机性和低频性,A正确; B、突变后的基因复制3次,后代中有1/2的DNA是错误的,B错误; C、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突变后的基因可能不会导致新性状的出现,C正确; D、基因突变不会造成染色体结构变异,D正确。故选B。‎ ‎12. 兔子的皮下脂肪有白色和黄色之分,受Y、y基因控制。纯种白脂肪兔与黄脂肪兔杂交,F1全表现为白脂肪兔,让F1自由交配,F2中有3/4白脂肪兔,1/4黄脂肪兔。若只给F2中黄脂肪兔喂麸皮(不含叶绿素),则皮下脂肪也是白色的。下列相关推断错误的是( )‎ A. 皮下脂肪颜色性状受环境影响 B. 控制脂肪颜色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C. F2白脂肪性状可稳定遗传给后代 D. Y基因可能编码合成分解色素的酶 ‎【答案】C ‎【解析】纯种白脂肪兔与黄脂肪兔杂交,F1全表现为白脂肪兔,说明白色为显性性状,让F1自由交配,F2中有3/4白脂肪兔,1/4黄脂肪兔,说明该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子二代中基因型及比例为YY:Yy:yy=1:2:1。‎ ‎【详解】A、只给F2中黄脂肪兔喂麸皮(不含叶绿素),则皮下脂肪也是白色的,说明皮下脂肪颜色性状受环境影响,A正确;‎ B、子二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控制脂肪颜色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B正确;‎ C、F2白脂肪性状的基因型为YY、Yy,其中Yy不能稳定遗传,C错误;‎ D、由于YY、Yy表现为黄色,而F2中黄脂肪YY或Yy免喂麸皮(不含叶绿素),则皮下脂肪也是白色的,推测可能是Y基因可能编码合成分解色素的酶,D正确。故选C。‎ ‎13. 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下图是解释结肠癌发生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原癌基因是结肠癌发病的致病基因 B. 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C. 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 D. 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容易分散等特点 ‎【答案】A ‎【解析】分析图解可知,癌细胞的发生以及转移是多个基因共同突变的结果。癌细胞的特点有: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改变;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减少,导致细胞之间彼此的黏着性降低,从而使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 ‎【详解】A、原癌基因是正常基因,原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才是结肠癌发病的致病基因,A错误;‎ B、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B正确;‎ C、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C正确;‎ D、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容易分散等特点,D正确。故选A。‎ ‎14. 达尔文的进化论主要由两大学说组成:共同由来学说和自然选择学说。下列不属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的是( )‎ A. 生物是不断进化的 B. 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 适应的来源是可遗传的变异 D. 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答案】D ‎【解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1.主要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2.自然选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自然选择是一个缓慢的长期的历史过程。 3.意义:自然选择学说能够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原因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4.不足:对遗传和变异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在个体水平。‎ ‎【详解】A、达尔文进化论认为有利变异可通过遗传与自然选择逐步积累,生物是不断进化的,A错误;‎ B、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属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B错误;‎ C、适应的来源是可遗传的变异属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C错误;‎ D、协同进化的结果是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不属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D正确。故选D。‎ ‎15. 科罗拉多大峡谷中的原松鼠种群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后,其进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B. 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自然选择导致的 C. b出现后两种群的基因库就完全不同了 D. 品系1和品系2出现是个体间生存斗争的结果 ‎【答案】B ‎【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题图分析,a表示地理隔离,b表示生殖隔离。‎ ‎【详解】A、生殖隔离的产生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故b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A错误;‎ B、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故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自然选择导致的,B正确;‎ C、b出现后两种群的基因库就不完全相同了,C错误;‎ D、品系1和品系2出现说明变异具有不定向性,D错误。故选B。‎ 二、选择题 ‎16. “假说一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基本步骤是: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作出解释(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以下研究过程中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的是( )‎ A. 摩尔根等人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B. 艾弗里及其同事证明DNA遗传物质 C. 萨顿用蝗虫细胞为材料,研究精卵细胞形成 D. 梅塞尔森等人证明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答案】AD ‎【解析】遗传学中常见的科学的研究方法有: (1)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例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摩尔根研究的伴性遗传等。 (2)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指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推断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这一属性已为类比的一个对象所具有,另一个类比的对象那里尚未发现)也相同的一种推理。萨顿的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类比推理法。 (3)模型构建法: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具体的实物或其它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的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 (4)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的规律,例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详解】A、摩尔根等人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A正确;‎ B、艾弗里及其同事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利用了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技术,B错误;‎ C、萨顿用蝗虫细胞为材料,利用模型构建的方法研究精卵细胞形成,运用了类比推理法,C错误;‎ D、梅塞尔森等人证明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利用了假说演绎法和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D正确。故选AD。‎ ‎17. 鸡的芦花性状由位于Z染色体上基因B决定。现偶得一只非芦花变性公鸡(原先是只下过蛋的母鸡),让其与芦花母鸡交配,得到的F1中,芦花公鸡:芦花母鸡:非芦花母鸡=1:1: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 F1中的芦花公鸡是杂合子 B. 雏鸡至少需要一条Z染色体才能存活 C. 性反转母鸡表型改变,性染色体随之改变 D. F1中芦花母鸡和芦花公鸡杂交,F2中公鸡全是芦花鸡 ‎【答案】ABD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母鸡的染色体组成是ZW,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性反转其实变的只是外观,其基因其实是不变的,所以原来下过蛋的母鸡,以后却变成公鸡,染色体组成仍然是ZW,其与母鸡ZW交配,后代为:‎ Z♂‎ W♂‎ 母鸡和性反转公鸡产生的配子 Z♀‎ ZZ(公鸡)‎ ZW(母鸡)‎ W♀‎ ZW(母鸡)‎ WW(致死)‎ 所以后代的雌雄性别比例是2:1。‎ ‎【详解】A、鸡的芦花性状由位于Z染色体上基因B决定,一只非芦花变性公鸡(原先是只下过蛋的母鸡),基因型为ZbW,与一只芦花母鸡交配,基因型为ZBW,得到的子代中,芦花公鸡(ZBZb):芦花母鸡(ZBW):非芦花母鸡(ZbW):WW(死亡)=1:1:1:0,则F1中的芦花公鸡是杂合子,A正确;‎ B、基因型为WW的鸡不能成活,说明雏鸡至少需要一条Z染色体才能存活,B正确;‎ C、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性反转只是表现型变化,而不涉及染色体和基因的变化,所以性染色体还是ZW,C错误;‎ D、F1中芦花母鸡(ZBW)和芦花公鸡(ZBZb)杂交,F2中公鸡的基因型是ZBZB、ZBZb,全是芦花鸡,D正确。故选ABD。‎ ‎18. 果蝇的灰体黑体由A、a基因控制,红眼白眼由B、b基因控制。图是两只果蝇体细胞部分染色体示意图,图1个体表现为灰体红眼。下列对图2果蝇个体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该个体表现也为灰体红眼 B. 该个体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C. 该个体可产生四种配子,比例为1:1:2:2‎ D. 该个体与图1个体交配,后代中出现红眼的概率为3/4‎ ‎【答案】BC ‎【解析】分析题图:图中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图2中含a的染色体有2条,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详解】A、图1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Xb,图2个体的基因型为AaaXBY,都表现为灰体红眼,A正确; B、图2个体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B错误; C、图2个体的基因型为AaaXBY,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AXB:AY:aXB:aY:AaXB:AaY:aaXB:aaY=1:1:2:2:2:2:1:1,C错误; D、图1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Xb,图2个体的基因型为AaaXBY,代中出现红眼的概率为1-1/2×1/2=3/4,D正确。故选BC。‎ ‎19. 科学家用射线处理水稻 (2n=24)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稻痕病的植株X,取其花药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植株,其中抗稻瘟病的植株Y占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射线处理可提高突变率并使多个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 B. 植株X连续自交,纯合抗稻瘟病植株所占比例逐代提高 C. 处理后的种子种下后发现有多对性状发生变异,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D. 将植株Y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得到稳定遗传的抗稻瘟病水稻 ‎【答案】BD ‎【解析】一株抗稻痕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可判定出这株植株X是杂合子。‎ ‎【详解】A、用射线处理可提高突变率,但因为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多害少利性,所以不能使多个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A错误;‎ B、据分析可知,X是杂合子。随杂合子自交代数的增加,子代中杂合子的概率逐渐下降,纯合子的概率逐渐上升,B正确;‎ C、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故有多对性状发生变异是基因重组导致的子代性状分离的结果,C错误;‎ D、据题干可知水稻是二倍体,故单倍体植株Y只含有一个抗稻瘟病的基因且不含它的等位基因,这样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得到的抗稻瘟病水稻是纯合子能稳定遗传,D正确。故选BD。‎ ‎20. 某果蝇种群中的个体自由交配,在I、Ⅱ、Ⅲ时间段都经历多代繁殖过程,定期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I时间段内A基因频率是40%‎ B. 在Ⅱ时间段内出现的变化是基因突变造成的 C. 在I→Ⅲ时间段内该果蝇种群发生了进化 D. 同一基因型个体在不同时期适应环境的能力是不同的 ‎【答案】B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在Ⅰ阶段,AA=20个,aa=40个,Aa=40个,该阶段A的基因频率是a=(40×2+40)÷200×100%=60%,A的基因频率a=(20×2+40)÷200×100%=40%,在Ⅲ阶段AA=40个,aa=20个,Aa=40个,该阶段a的基因频率是a=(20×2+40)÷200×100%=40%,A的基因频率A=(40×2+40)÷200×100%=60%。‎ ‎【详解】A、Ⅰ段内A的基因频率是40%,a的基因频率是60%,A正确;‎ B.、在Ⅱ时间段内出现的变化是自然选择造成的,B错误;‎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在Ⅰ→Ⅲ段,A和a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说明种群发生了进化,C正确;‎ D、通过曲线图的变化可知,同一基因型个体在不同时期适应环境的能力是不同的,D正确。‎ 故选B。‎ 三、非选择题 ‎21. 遗传印记是因亲本来源不同而导致等位基因表达差异的一种遗传现象,DNA甲基化是遗传印记重要的方式之一。印记是在配子发生过程中获得的,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获得的,在下一代配子形成时印记重建。下图为遗传印记对转基因鼠的 Igf2基因(存在有功能型A和无功能型a两种基因)表达和传递影响的示意图,被甲基化的基因不能表达。‎ ‎ (1)雌配子中印记重建后,A基因碱基序列_____,表达水平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叫做 ____________ 。‎ ‎(2)由图中配子形成过程中印记发生的机制,可以断定亲代雌鼠的A基因来自它______(填父方或母方或不确定),理由是_________。‎ ‎(3)亲代雌、雄鼠的基因型均为Aa,但表型不同,原因是_________。‎ ‎(4)亲代雌鼠与雄鼠杂交,子代小鼠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 ‎【答案】保持不变 表现遗传 父方 雄配子中印记重建去甲基化,雌配子中印记重建甲基化,雌鼠的A基因未甲基化 体细胞里发生甲基化的等位基因不同,且甲基化的基因不能表达 生长正常鼠:生长缺陷鼠 = 1:1‎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雄配子中印记重建去甲基化,雌配子中印记重建甲基化,据此答题。‎ ‎【详解】(1)遗传印记是对基因进行甲基化,影响其表达,碱基序列并没有改变,故雌配子中印记重建后,A基因碱基序列保持不变,表达水平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叫做表现遗传。‎ ‎(2)由图中配子形成过程中印记发生的机制可知,雄配子中印记重建去甲基化,雌配子中印记重建甲基化,雌鼠的A基因未甲基化,可以断定亲代雌鼠的A基因来自它父方。‎ ‎(3)亲代雌、雄鼠的基因型均为Aa,但表型不同,原因是体细胞里发生甲基化的等位基因不同,且甲基化的基因不能表达。‎ ‎(4)亲代雌鼠基因型为Aa,产生配子为甲基化A':甲基化a'=1:1,雄鼠基因型为Aa,产生的配子为未甲基化A:未甲基化a=1:1,子代小鼠基因型及比例为AA'(生长正常鼠):Aa'(生长正常鼠,):A'a(生长缺陷鼠):aa'(生长缺陷鼠)=1:1:1:1,,即子代小鼠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生长正常鼠:生长缺陷鼠 = 1:1。‎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表达调控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能力。‎ ‎22. 果蝇的体色(灰身、黑身和翅形(正常翅、截翅)这两对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h控制。利用两对纯种果蝇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合一:黑身正常翅♀ x灰身截翅♂‎ 组合二: 灰身截翅♀ x黑身正常翅♂‎ 雌蝇 雄蝇 雌蝇 雄蝇 F1‎ 灰身正常翅 ‎296‎ ‎290‎ ‎301‎ ‎0‎ 灰身截翅 ‎0‎ ‎0‎ ‎0‎ ‎298‎ ‎(1)果蝇的这两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_______。‎ ‎(2)控制翅形的雄因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见_______。‎ ‎(3)某同学为了确定控制体色的A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Y的同源区段上,让组合二F1灰身雌雄果蝇相互交配,然后统计F2中黑身果蝇的性别比例:若__________,则说明A/a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若_________,则说明A/a是位于X、Y的同源区段上。‎ ‎(4)该同学已确定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让杂交组合一中的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则F1灰身正常翅雌果蝇中杂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 ‎【答案】灰身、正常翅 见解析 杂交组合二中截翅雌果蝇与正常翅雄果蝇杂交,F1雌果蝇全为正常翅,雄果蝇全为截翅(杂交组合一、二是用纯种正常翅果蝇进行的正反交实验,正反交实验结果不一致) 黑身果蝇中雌性:雄性=1:1 黑身果蝇全为雄性 5/6‎ ‎【解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1)根据组合一的杂交结果可知,果蝇的这两对性状中灰身对黑身为显性,正常翅对截翅为显性。‎ ‎(2)根据组合二中,截翅雌蝇与正常翅雄蝇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雄蝇全为截翅,雌蝇全为正常翅可知,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3)某同学为了确定控制体色的A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Y的同源区段上,让组合二F1灰身雌雄果蝇相互交配(Aa×Aa或XAXa×XAYa),然后统计F2‎ 中黑身果蝇的性别比例:若黑色果蝇中雌雄比例均等,则说明A/a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若黑身果蝇全为雄性,则说明A/a是位于X、Y的同源区段上。‎ ‎(4)该同学已确定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让杂交组合一中的F1雌雄果蝇(AaXBXb×AaXBY)相互交配,则F1灰身正常翅雌果蝇的概率为3/4×1/2=3/8,灰身正常翅雌果蝇纯合子的概率为1/4×1/4=1/16,则F1灰身正常翅雌果蝇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16÷3/8=1/6,则杂合子比例为1-1/6=5/6。‎ ‎【点睛】熟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与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根据杂交后代的表现型辨析显隐关系以及基因的位置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 ‎23.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主要分为:感染阶段(含吸附和注入噬菌体DNA两步)、增殖阶段(含噬菌体DNAS制和蛋白质合成、组装两步)、成熟阶段(菌体裂解,子代噬菌体的释放),大肠杆菌被T2噬菌体感染后不再繁殖。下图为一个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图。‎ ‎(1)要用32P标记T2噬菌体,具体操作是 :________。‎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合成新的T2噬菌体蛋白质外壳需要__________。‎ A.细菌的DNA B.T2噬菌体的DNA C.细菌的氨基酸D.T2噬菌体的氨基酸 E.细菌的解旋酶 F.细菌的RNA聚合酶G.细菌的核糖体 H.细菌的tRNA ‎(3)在释放的n个子代噬菌体中,可检测到放射性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_,请解释这一结果产生的原因_________。‎ ‎(4)为保证遗传信息传递的准确性,遗传信息的读取必须按一定方向。某DNA片段碱基序列如图所示,以b链为模板链合成肽链的序列为:__________‎ ‎(可能用到的密码子:精氨酸-CGA;丝氨酸-AGC、UCG ;丙氨酸-GCU;甲硫氨酸(起始)-AUG;终止密码-UAA、UAG)‎ ‎【答案】在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 BCFGH 2/n 一个32P标记的T2噬菌体的DNA分子经半保留复制后,标记的两条单链只能分况到两个T2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因此在得到的n个噬菌体只有2个带有标记 甲硫氨酸—精氨酸—丝氨酸 ‎【解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1)T2噬菌体是DNA病毒,要用32P标记T2噬菌体,需要在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合成新的T2噬菌体蛋白质外壳需要T2噬菌体的DNA,以及细菌的RNA聚合酶、氨基酸、核糖体和tRNA,故选BCFGH。‎ ‎(3)一个32P标记的T2噬菌体的DNA分子经半保留复制后,标记的两条单链只能分况到两个T2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因此在得到的n个噬菌体只有2个带有标记。因此在释放的n个子代噬菌体中,可检测到放射性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4)某DNA片段碱基序列如图2所示,以b链为模板链合成mRNA碱基序列是‎5’‎-AUG CGA UCG UAG AAU GCU CGA GUA‎-3’‎,其中UAG是终止密码子,肽链的序列为甲硫氨酸﹣精氨酸﹣丝氨酸。‎ ‎【点睛】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的结构及其侵染细菌的具体过程;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据此及实验结论;识记DNA复制的特点;理解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解答,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4. 视网膜色家变性炻一种致宵性遗传病,致病基因被定位于3母染色体上。下图处一个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的遗传图谱。‎ ‎(1)若要调查该病在某地区的发病率,应注意_______ (写一项即可)以保证调查的准确性。‎ ‎(2)经了解IV-5无家族病史,结合系谱图可推知的视网膜色紫变性的遗传方式属于______。‎ ‎(3) IV-6的致病基因来自I代的______号,IV-6和IV-7再生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是____;若IV -6已再孕,可通过_____(至少填两种)等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有该病。‎ ‎(4) 2019年,我国科学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将视网膜色素变性基因进行编辑后导入患病小鼠眼部,使小鼠重获部分视觉功能,该成果给患者带来了曙光。请分析:上述治疗成功的小鼠能否把编辑后的正常基因遗传给后代,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调查群体足够大(在人群中随机调查)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2 1/2 羊水检査、孕妇血细胞检查、基因检测 不能,编辑后的基因不存在生殖细胞中,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 ‎【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1)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 (2)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 (3)禁止近亲婚配: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详解】(1)若要调查该病在某地区的发病率,需要在人群中随机调查,并要注意调查群体足够大以保证调查的准确性。‎ ‎(2)经了解IV-5无家族病史,而生出的孩子均患病,说明该病为显性遗传病,且为常染色体显性,因为若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不可能生出患病的男孩,故结合系谱图可推知的视网膜色紫变性的遗传方式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3)根据各代亲本的表现型可知, IV-6的致病基因来自I代的2号,且为杂合子,若IV-6和IV-7再生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是1/2;若IV -6已再孕,为了避免生出患病的孩子,可通过羊水检査、孕妇血细胞检查、基因检测等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有该病,以便决定是否终止妊娠。‎ ‎(4) 2019年,我国科学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将视网膜色素变性基因进行编辑后导入患病小鼠眼部,使小鼠重获部分视觉功能,该成果给患者带来了曙光。根据题意可知上述治疗成功的小鼠能否把编辑后的正常基因不能遗传给后代,因为编辑后的基因在生殖细胞中不存在,故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 ‎【点睛】熟知遗传病的调查方法以及遗传病的预防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根据遗传系谱图分析遗传病的致病方式是解答本题的前提。‎ ‎25. 前些年,随着抗生素的人均用量增多,细菌耐药率也逐年提高。耐药性一旦产生,药物的治疗作用就明显下降。为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科研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取少量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液,均匀涂在培养基上平板上,再放上4 片含有青霉素的圆形滤纸,无菌适宜条件培养12~16h,滤纸片周围出现抑菌圈(见下图)。测量并记录抑菌圈的直径并取平均值,记为N1。‎ 步骤二: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细菌,重复上述步骤,培养至第五代。测量并记录每一代抑菌圈直径的平均值(N2~N5 )。‎ 请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细菌的抗药性变异来源于_______。细菌耐药率逐年提高是_______的结果。‎ ‎(2)根据抑菌圈大小可判定药物抑菌效果,抑菌圈越小,抑菌作用越_________。随着培养代数的增加,抑菌圈直径数据从N1→N5会 ______。‎ ‎(3)人类不断研发新的抗生素,细菌对新药的耐药性也在不断提高,甚至出现了无药可治的“超级细菌”。请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解释“超级细菌”的出现的原因_________。‎ ‎(4)科研人员从第五代抑菌圈边缘挑取细菌接种,调换含有卡那霉素的滤纸片,重复培养5代;又在抑菌圈边缘重新挑取细菌培养,恢复使用青霉素滤纸片,测得抑菌圈直径平均值为N11>N5。实验数据H这一结果为我们防止“超级细菌”的出现提供的思路是: ___________。‎ ‎【答案】基因突变 抗生素对细胞进行了定向选择 弱 逐渐变大 抗生素的滥用,使耐药菌生存和繁殖的机会增加,耐药性基因在细菌种群中的基因频率逐年上升,形成“超级细菌” 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当细菌耐药率超过一定值时,及时更换抗生素类药物,将细菌耐药率控制在低水平 ‎【解析】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 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 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详解】(1)细菌作为原核生物,细菌的抗药性变异只能来源于基因突变。细菌耐药率逐年提高是抗生素对细菌的耐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的结果。‎ ‎(2)根据抑菌圈的大小可判定药物抑菌效果,抑菌圈越小,抑菌作用越弱。随着培养代数的增加,抗生素对耐药菌进行了定向选择,细菌耐药性越来越强,据此可推测抑菌圈直径数据从N1→N5会逐渐变大。‎ ‎(3)人类不断研发新的抗生素,细菌对新药的耐药性也在不断提高,甚至出现了无药可治的“超级细菌”。抗生素的滥用,使耐药菌生存和繁殖的机会增加,耐药性基因在细菌种群中的基因频率逐年上升,形成“超级细菌”,即抗生素水耐药菌进行逐代选择的结果。‎ ‎(4)科研人员从第五代抑菌圈边缘挑取细菌接种,调换含有卡那霉素的滤纸片,重复培养5代;又在抑菌圈边缘重新挑取细菌培养,恢复使用青霉素滤纸片,测得抑菌圈直径平均值为N11>N5。这一结果显示要达到之前的耐药水平需要繁殖的代数更多,因此,可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当细菌耐药率超过一定值时,及时更换抗生素类药物,将细菌耐药率控制在低水平,以防止“超级细菌”的出现。‎ ‎【点睛】熟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并能利用该理论解答相关问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从题目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并加以分析、综合进行正确的解答是另一关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