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四川省威远中学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四川省威远中学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

‎2019-2020学年度威远中学学校高二上学期生物半期考试 ‎ 一.选择题(1~25题每题1分,26~35题每题2分,共45分)‎ ‎1. 下列关于育种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杂交的方法进行育种,往往从F1自交后代中可筛选出符合人类需要的优良品种 ‎ B.用辐射的方法进行诱变育种,诱变后的植株一定比诱变前的植株具备更多优良性状 ‎ C.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所育的新品种自交后代中约有1/4为纯合子 ‎ D.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多倍体育种,所育的新品种和原品种杂交的后代一定可育 ‎2.下列各种育种措施中,能产生新基因的是( ) ‎ A.高秆抗锈病小麦和矮秆易染锈病小麦杂交获矮秆抗锈病优良品种 ‎ B.用秋水仙素处理草莓幼苗以获得更大,营养更丰富的草莓 ‎ C.硫酸二乙酯处理大麦种子以获得矮杆大麦 ‎ D.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稳定遗传的抗倒伏小麦植株 ‎ ‎3.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的基因,并以质粒为载体,采用转基因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金茶花新品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质粒是最常用的载体之一,它仅存在于原核细胞中 ‎ B.将抗枯萎基因连接到质粒上,用到的工具酶仅是DNA连接酶 ‎ C.用叶肉细胞作为受体细胞培育出的植株不能表现出抗枯萎性状 ‎ D. 通过该方法获得的抗枯萎病金茶花,产生的配子不一定含抗枯萎病基因 ‎ ‎4.据调查,在一较大随机人群中,某一常染色体上隐性病的发病率为4%,则可以推断,在正常人中,携带者的比例是( ) ‎ A.64% B. 32% C.50% D.33.3% ‎ ‎5.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评价是( ) ‎ A.它只能正确解释生物界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 B.它不能认识到遗传和变异在进化中的作用 ‎ C.它揭示了生命现象的统一性是由于具有共同的祖先 ‎ D.它能解释自然选择作用,不能阐明生物界的多样性 ‎ ‎6.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及其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 ( ) ‎ A.关于遗传和和变异的研究从性状水平深入到了基因水平 ‎ B.生殖隔离的产生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 ‎ C.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了基因的重组,从而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 ‎ D.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7.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 ‎ ‎ A.每个新物种的形成都必定经历从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的过程 ‎ B.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 C.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为进化提供原材料,是变异的根本来源 ‎ D.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存在生殖隔离的两种生物不能再产生可育后代 ‎ ‎8.下列现象不属于共同进化的是 ( ) ‎ A.一群长颈鹿相互争夺高处的树叶,最终脖子都变得发达 ‎ B.捕食活动导致野兔的保护色更逼真,同时鹰的目光更锐利 ‎ C.具有细长口器的蛾专门为有细长花矩的兰花授粉 ‎ D.光合生物的出现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 ‎9.人体心肌细胞可以从下列哪种液体中直接吸收葡萄糖( ) ‎ A、淋巴 B、血浆 C、细胞外液 D、组织液 ‎10.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⑥ ‎ 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液体增加 ‎ C.图中①和③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 ‎ 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标号② ‎ ‎1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 ‎ ‎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⑤ 喝牛奶,进入胃中 ⑥口服抗菌药物和唾液淀粉酶 ⑦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⑦ D.①②⑥⑦ ‎ ‎12.下面是某同学绘制的一张生物概念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 ‎ ‎ ‎ A.内环境的稳态是指渗透压、温度和pH这三个指标的相对稳定 ‎ B.a、b可以分别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分别是体温和渗透压 ‎ C.内环境的稳态需要这三种方式的调节,也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共同参与 ‎ D.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 ‎13.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和血浆分别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起对照作用的是清水组和缓冲液组的溶液pH ‎ B.所得结果不合理的是清水组 ‎ C.该实验结果说明血浆组缓冲物质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 ‎ D.图中的结果表明缓冲液维持pH稳定的能力强于血浆 ‎ ‎14.下图是人体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示意图,下面有关该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②是传入神经,④是传出神经 ‎ B.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只由两个神经元组成,没有神经中枢 ‎ C.完成反射活动的正确传导路线是⑤④③②① ‎ D.若图示为排尿反射的反射弧,则大脑皮层损伤后不能排尿 ‎15. 神经元细胞膜内外的离子可以影响膜电位和突触传递过程,如细胞内Ca2+的升高促进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而 K+流出细胞将会导致细胞膜内电位更负。则下列情形中不利于神经递质释放的是( ) ‎ A.Na+流入细胞内 B.Ca2+流入细胞内 C.K+流出细胞 D.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 ‎16.如右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丁区域膜外正电位主要是Na+堆积而成 ‎ B.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 ‎ C.乙处一定受到了刺激 ‎ 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 ‎17.能与肾上腺素在不同条件下分别发生协同作用的激素是( )‎ ‎①胰岛素 ②胰高血糖素 ③甲状腺激素 ④抗利尿激素 A.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8.如图为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 B.正常人一次性吃糖过多,也可出现尿糖现象 ‎ C.结构①通过传出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影响甲的分泌活动 ‎ D.图中 a 与 c 表现为拮抗作用 ‎ ‎19.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A.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控制内分泌系统的活动 ‎ B.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不受④过程的调节 ‎ C.如果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和内分泌腺组成机体内的某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则效应器最终为图中的组织 ‎ D.如果图示中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⑥的增加可能引起③和④的减少 ‎ ‎20.图A所示细胞通讯方式为人体内常见的一种信号分子及其信号传导方式,图B表示这种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方式。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 A.图中的信号分子①是神经递质,它通过③血液的运输,与②受体结合,作用于靶细胞 ‎ B.若①是胰岛素,则靶细胞有可能是肝细胞,激酶激活细胞的功能是使肝糖原分解 ‎ C.若靶细胞是垂体细胞,则①可能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 D.若靶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则①是甲状腺激素 ‎ ‎21.下列有关人脑高级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 ‎ A.语言文字是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 ‎ B.某人大脑皮层H区受损,听不见别人讲话,但可以讲话 ‎ C.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 D.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 ‎22.野外旅游迷路的人,长时间不吃饭、不喝水、不休息,其体内激素含量变化正确的是 ( ) ‎ A.甲状腺激素增多,胰高血糖素减少 ‎ B.促甲状腺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 ‎ C.胰高血糖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增多 ‎ D.胰岛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 ‎ ‎23.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寒冷环境→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加 B. 炎热环境→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毛细血管收缩→散热增加→体温稳定 C. 饥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肌糖原分解→血糖稳定 D. 剧烈运动→乳酸增加→体液中的某些离子缓冲→pH相对稳定 ‎24.基因型为RrTt(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的个体发生减数分裂时,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R与R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B.T与t分离时细胞中有姐妹染色单体 C.发生交叉互换时能够产生8种配子 D.与Rrtt个体杂交子代有4种基因型 ‎25.在山羊遗传实验中,一只黑色山羊与一只白色山羊杂交,F1均为黑色。F1个体间随机交配得到的F2中黑色:浅黄色:白色=12:3:1,则F2中黑色个体基因型种类和黑色个体中杂合子的比例分别为( )‎ A.4种 5/6 B.4种 11/12 C.6种 5/6 D.6种 11/12‎ ‎26.隐性基因(a)可导致人患一种遗传病,基因型为aa的儿童10岁前全部死亡,而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都表现正常。在一个隔离的群体的第一代中,基因 a 在成人中的频率为 0.01,如果没有新的突变发生,在第二代的成人中基因a的频率、以及第二代的新生儿中杂合体Aa的基因型频率的变化趋势分别是( ) ‎ A.上升、上升 B.上升、下降 C.下降、下降 D.下降、上升 ‎27.将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做进一步处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 ‎ ‎ A.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植株⑩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 ‎ B.⑧植株和⑥植株仍属于同一物种 ‎ C.由③到⑦过程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 D.获得④和⑧植株的原理不同 ‎ ‎28.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 ( ) ‎ A.突变能改变核苷酸序列,但不能改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 B.种群内基因频率的偶然性随种群内个体数量的增多而减小 ‎ C.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 ‎ D.一般来说突变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 ‎29.图甲为研究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实验装置,两个神经元以突触联系,并连有电表Ⅰ,Ⅱ,给予适宜刺激后,电表Ⅰ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①→②电位变化对应于P→Q兴奋传导过程 B.电表Ⅰ记录到③处电位值时,Q处无K+外流 C.电表Ⅱ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波形与图乙基本相同 D.若S处电极移至膜外,电表Ⅱ的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30.小白鼠是恒温动物,体温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某兴趣小组用 甲、乙两组小白鼠(其中一组破坏了下丘脑)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了实验,得到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甲组小白鼠被破坏了下丘脑 ‎ B.乙组小白鼠体内水平衡的调节不会受到影响 ‎ C.本实验的对照组是甲组 ‎ D.若用正常的青蛙做该实验,结果应与甲曲线相似 ‎ ‎31.甲、乙两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右表为给两人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前30min和后30min每人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 A.TSH的靶细胞可以是下丘脑、甲状腺细胞和肌肉细胞 ‎ B.甲注射TRH后,TSH浓度增高是反馈调节的结果 ‎ C.乙发生病变的部位是垂体 ‎ D.甲、乙两人注射TRH前的耗氧量都比正常人高 ‎ ‎32.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在下丘脑产生冷觉和热觉 ‎④血糖低时,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可促进肾上腺髓质和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 ‎⑤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 ‎33.下图为人体某神经调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针刺肌肉后,图中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 感受器产生兴奋主要是因为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加 C. 针刺手指皮肤后,兴奋到达脊髓中枢,经过分析综合产生痛觉 D. 针刺取血时未出现缩手反射,与脊髓中枢内突触的抑制有关 ‎34.如图①~④表示甲刺激引起的调节过程,乙是参与调节的重要器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乙表示下丘脑,②③过程通过血液循环实现 B. 若甲刺激为血糖浓度升高,则“甲刺激→乙→①→胰岛”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C. 若甲刺激是寒冷,则“乙→②→垂体→③→甲状腺”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 D. 若甲刺激是食物过咸,在乙处产生渴觉,且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 ‎35.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未受刺激时,电流表测得的为静息电位 B. 动作电位传导方向与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同 C. 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 D. t1~t2,t3~t4电位的变化分别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 二.非选择题(45分)‎ ‎36(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在玉米中,控制某种除草剂抗性(简称抗性,T)与除草剂敏感(简称非抗,t)、非糯性(G)与糯性(g)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有人以纯合的非抗非糯性玉米(甲)为材料,经过诱变处理获得抗性非糯性个体(乙);甲的花粉经诱变处理并培养,获得可育的非抗糯性个体(丙)。请回答: ‎ ‎(1)获得丙的过程中,运用了诱变育种和_______________育种技术。诱变育种是利用________或_________因素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_______________。 ‎ ‎(2)若要培育抗性糯性的新品种,采用乙与丙杂交,F1只出现抗性非糯性和非抗非糯性的个体;从F1中选择表现型为___________的个体自交,F2中有抗性糯性个体,其比例是________(2分)。 ‎ ‎(3)若采用转基因技术改良上述抗性糯性玉米的抗虫性,通常从其它物种获得__________,将其和__________ 用合适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切割,然后借助__________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再转移到该玉米的培养细胞中,经筛选和培养等获得转基因抗虫植株。 ‎ ‎37(16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下图甲是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 ‎ ‎(1)图甲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__,图乙是图甲中_____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图乙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2分)。 ‎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 传到 B 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___。兴奋不能由 B 传到 A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 ‎(3)图丙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___________。若刺激图丙中 b 点,图中___________(2分)点可产生兴奋,图丙中共有___________个突触。 ‎ ‎(4)图乙中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过___________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___________融合,通过A细胞的___________作用,进入突触间隙。 ‎ ‎(5)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___________(2分),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 ‎ ‎38(5分,每空1分).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过程中,有时存在一个突触引起的兴奋被后一个突触抑制的现象。下图是突触2 抑制突触1兴奋传导的过程,以及突触1和突触2兴奋传导时的电位变化。 ‎ ‎ ‎ ‎(1)突触1中没有体现的内环境构成部分是___________。 ‎ ‎(2)图中a段表示________电位,引起b点电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内流。 ‎ ‎(3)B处膜电位没发生变化,可推测突触2的突触小泡中的Gly是抑制性递质,释放的Gly经______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_______(填“阴”/“阳”)离子内流,进而使突触后膜继续维持外正内负的电位差,导致兴奋不能传导,起到抑制作用。 ‎ ‎39.(14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在非消化期,胰液几乎是不分泌或很少分泌的。进食开始后,胰液分泌即开始。所以,食物是使胰腺兴奋的自然因素。进食时胰液分泌受神经和体液调节双重控制,但以体液调节为主。图1为胰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1~5 代表特定的结构或物质。图3是胰岛的示意图;图4是图3 的局部放大图,6~9 代表不同的液体。请据图回答问题: ‎ ‎ ‎ ‎(1)当食物进入胃后,扩张胃体,通过反射,作用于胰腺,直接刺激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胰液,该反射为___________反射,其效应器是___________(2分)。图2中突触是由_________(写数字)(2分)组成的,与2中的神经递质的释放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2分)。 ‎ ‎(2)当离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膜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是由____________区流向____________区。 ‎ ‎(3)图3中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分泌的调节血糖的两种激素表现为____________作用。若验证胰岛素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的作用,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对正常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葡萄糖和胰岛素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 ‎(4)图4中内环境主要有____________(写数字)。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若图4中血液的流动方向为10→8,则在饥饿时,8处的__________(激素)浓度大于10处。 ‎ 生物半期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25题每题1分,26~35题每题2分,共45分)‎ ‎1-5:ACDDC 6-10:BDADC 11-15:AADCC 16-20:ABDCC ‎21-25:BCDBC 26-30:CBBCC 31-35:CDDDC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45分)‎ ‎36(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单倍体 物理 化学 基因突变 (2)抗性非糯性 3/16 (2分) ‎ (3) 抗虫基因(或目的基因) 运载体(质粒) DNA 连接酶 ‎ ‎37(16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 感受器 d 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2分)‎ (2) 神经递质 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2分) ‎ (3) 神经中枢 a、c、d、e(2分) 3 ‎ (4) 高尔基体 突触前膜 胞吐 兴奋或抑制(2分)‎ ‎38(5分,每空1分).‎ ‎(1) 血浆和淋巴 ‎ (2) 静息 Na+ ‎ (3) 扩散 阴 ‎ ‎39.(14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 非条件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腺体细胞(2分) 3、4、5 (2分) ‎ 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2分)‎ (2) 未兴奋 兴奋 ‎ (3) 拮抗 胰岛素、葡萄糖 ‎ (4) ‎7、8、9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胰高血糖素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