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 一、选择题 ‎1.甲、乙两图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代谢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所示过程叫做翻译,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 B. 甲图所示翻译过程的方向是从右到左 C. 乙图所示过程叫做转录,转录产物的作用一定是作为甲图中的模板 D. 甲图和乙图都发生了碱基配对并且碱基配对的方式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甲表示翻译过程,其中①表示mRNA,是翻译的模板;②③④⑤是翻译形成的多肽链,根据四条肽链的长度可知,翻译是由右向左进行的;⑥是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乙图表示转录过程,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的催化。‎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甲表示翻译过程,每个核糖体都会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因此多个核糖体同时完成多条多肽链的合成,A错误;‎ B.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图所示翻译过程的方向是从右到左,B正确;‎ C.乙是转录过程,其产物是RNA,包括mRNA、rRNA、tRNA,其中只有mRNA可以作为翻译的模板,C错误;‎ D.甲图和乙图中都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但两者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甲图中碱基配对的方式为A-U、U-A、C-G、G-C,乙图中碱基配对的方式为A-U、T-A、C-G、G-C,D错误。‎ 故选B。‎ ‎2.如图为人体对性状控制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可得出( ) ‎ A. 过程①②都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 B. 基因1和基因2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细胞中 C. M1和M2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细胞中 D. 老年人细胞中不含有M2‎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①是基因转录形成mRNA的过程,②是mRNA翻译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转录主要在细胞核进行,翻译是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A错误。‎ B.基因1表达出的血红蛋白应只在红细胞中表达,但基因1和2几乎存在人体的每个细胞中,只是有的细胞不表达,B错误。‎ C.血红蛋白在红细胞中表达,而黑色素却不可能在红细胞中表达,C正确。‎ D.老年人的酪氨酸酶活性降低,不是不存在,D错误。‎ 故选C。‎ ‎3.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过程所需原料为核糖核苷酸,d过程所需原料为脱氧核苷酸 B. e过程是RNA复制,只发生在某些病毒增殖过程中 C. 科学家在致癌的RNA病毒中发现了逆转录酶,可催化图中的d过程 D. a、b、c所表示过程依次是DNA复制、转录、翻译,只能发生在真核细胞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2)遗传信息可以从 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两条途径。‎ ‎【详解】b为转录过程,该过程所需原料为核糖核苷酸,d为逆转录过程,该过程所需原料为脱氧核苷酸,A正确;e过程是RNA复制,只发生在某些病毒增殖过程中,B正确;科学家在致癌的RNA病毒中发现了逆转录酶,可催化图中的d逆转录过程,C正确;a、b、c所表示过程依次是DNA复制、转录、翻译,既可以发生在真核细胞中,也可以发生在原核细胞中,D错误。‎ ‎【点睛】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后人对其进行的补充和完善是关键。‎ ‎4. 经过对某生物体内的核酸成分的化学分析得知,该生物核酸中,嘌呤占58%,嘧啶占42%,由此可以判断( )‎ A. 此生物体内的核酸一定是DNA B. 该生物一定不含DNA而含RNA C. 若此生物只含DNA,则一定是单链的 D. 若此生物含DNA,则一定是双链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核酸中碱基的数量关系:RNA是单链, 嘌呤和嘧啶数可以不同;DNA是单链时,嘌呤和嘧啶数也可以不同;。‎ ‎【详解】‎ RNA是单链, 嘌呤和嘧啶数可以不同;DNA是单链时,嘌呤和嘧啶数也可以不同;DNA是双链时,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中A=T,G=C,则A+G=T+C=50%;所以该生物可含DNA和RNA,若此生物只含DNA,则一定是单链的;故选C。‎ ‎【点睛】‎ 本题设计巧妙,考查了核酸中碱基的数量关系,提升了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5.着色性干皮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起因于DNA损伤,深入研究发现患者体内缺乏DNA修复酶,DNA损伤后不能修补从而引起突变,这说明一些基因可以(  )‎ A. 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B. 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C. 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D. 直接控制生物性状,发生突变后生物的性状随之改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的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还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的控制生物的性状。‎ ‎【详解】着色性干皮症患者体内缺乏DNA修复酶,DNA损伤后不能修补从而引起突变,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6.1953年Watson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  )‎ ‎①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②发现DNA如何存储遗传信息 ‎③确定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 ‎④为DNA复制机制的阐明奠定基础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特点是:(1)DNA分子由两条链组成,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DNA中碱基对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这为解释DNA如何储存遗传信息提供了依据;一个DNA分子之所以能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其原因是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精确完成,所以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为人们后来阐明DNA复制的机理奠定了基础。综上分析,A、B、D均错误,C正确。‎ ‎7.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搅拌强度、时长等都合理)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相关强度或数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表示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沉淀物放射性强度的变化 B. 图乙表示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沉淀物放射性强度的变化 C. 图丙表示“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的R型细菌+S型细菌DNA组中,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数量变化 D. 图丁表示“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的R型细菌+S型细菌DNA组中,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数量变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核酸→合成→组装→释放五个过程;进入细菌体内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蛋白质留在外面不起作用。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这样就可以把DNA与蛋白质分开。‎ ‎【详解】A.图甲表示在“32 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上清液放射性强度的变化,A错误;‎ B.图乙表示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上清液放射性强度的变化,B错误;‎ CD.在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中,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DNA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S型细菌通过繁殖,数量增多,故其数量会先增加后稳定,而R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开始时大部分会被免疫系统消灭,所以曲线在开始时段有所下降,而后随着小鼠免疫系统的破坏,R型细菌数量又开始增加,所以曲线上升。故图丁表示“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的R型细菌+S型细菌DNA组中,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数量变化,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进行了以下 3 个实验: ①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 标记的细菌;②用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③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 3H 标记的细菌 , 经过段时间后离心 ,检测到以上 3 个实验中放射性的主要位置依次是( )‎ A. 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 B. 沉淀物 、上清液、沉淀物 C. 上清液、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 D. 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①研究者: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 ‎②实验材料: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等;‎ ‎③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④实验思路: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 ‎⑤实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⑥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①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35S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 ‎②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 ‎③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3H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 故选D。‎ ‎9.用 32 P 标记某动物精原细胞的全部核 DNA ,然后将细胞置于 31 P 的培养液中培养,使其进行一次有丝分 裂或减数分裂( MⅠ、 MⅡ)。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丝分裂前期与 MⅠ前期细胞中, 32 P 标记的 DNA 分子数相同、染色体数不同 B. 有丝分裂后期与 M Ⅰ后期细胞中, 32 P 标记的 DNA 分子数不同、染色体数不同 C. 有丝分裂中期与 MⅡ中期细胞中, 32 P 标记的 DNA 分子数不同、染色体数不同 D. 有丝分裂后期与 MⅡ后期细胞中, 32 P 标记的 DNA 分子数不同、染色体数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依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在细胞分裂间期(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分子完成复制后,DNA分子数加倍、染色体数不变,此时每条染色体含2个DNA分子,这2个DNA分子分别位于组成该染色体的2条姐妹染色单体上,而且每条染色单体上的DNA均有一条链被32P 标记。‎ ‎【详解】A.有丝分裂前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中,32P的DNA的含量相同,染色体数也相同,A错误;‎ B.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32P的DNA的含量相同、染色体数不同,B错误;‎ C.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32P的DNA的含量不同、染色体数也不同,C正确;‎ D.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32P的DNA的含量不同、染色体数也不同,D错误。‎ 故选C。‎ ‎10.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 ②在次级精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 ‎③着丝点在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 ④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减半,DNA数不变 ⑤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 ‎ ‎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二次分裂的末期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⑤ D. ⑥⑦‎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①正确; ‎ ‎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在次级精母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②错误;‎ ‎③着丝点在第二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③错误;‎ ‎④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减半、DNA数减半,④错误;‎ ‎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⑤正确;‎ ‎⑥染色体复制发生在联会前,⑥错误;‎ ‎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⑦错误.‎ 综上正确的选项有①⑤,故选C。‎ ‎11.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自然条件下,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都能进行基因重组 B. 一对等位基因不能进行基因重组,一对同源染色体可以进行基因重组 C. 一个YyRr的雄性个体一定可以产生四种1:1:1:1的雄配子 D. F1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属于基因重组的一种类型 ‎【答案】B ‎【解析】‎ ‎【详解】A.细胞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才能进行基因重组,A错误;‎ B.一对等位基因不能进行基因重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通过交叉互换而发生基因重组,B正确;‎ C.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完全连锁,则一个YyRr的雄性个体只能产生两种配子,比例为1:1,C错误;‎ D.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不是受精作用过程中,D错误。‎ 故选B。‎ ‎12.基因型为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减数分裂的有关内容。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详解】‎ 如果性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未分离,会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和一个含有两个性染色体的次级性母细胞;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就会产生两个不含性染色体的配子和两个有两条性染色体的配子;如果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单体没分开,也可以产生没有性染色体的配子,故③正确④错误;2号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正常分裂,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单体没分开,产生AA型配子。故①正确②错误;答案选A。‎ ‎13.通常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高于野生型青蒿(2N=18),现有一株四倍体青蒿的基因型为 Aaaa(不考 虑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植株花药通过单倍体育种获得的个体均为纯合子 B. 用秋水仙素处理野生型青蒿即可获得四倍体青蒿 C. 该植株与野生型青蒿杂交后可获得染色体数为 27 的单倍体 D. 在该植株正在分裂的细胞中含 a 基因的染色体最多可达 6 条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二倍体的染色体数目是18条,则四倍体的染色体数目为36条;基因型为Aaaa的四倍体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为Aa:aa=1:1,则其通过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后代的基因型为AAaa、aaaa。‎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植株花药通过单倍体育种获得的个体的基因型为AAaa、aaaa,其中AAaa为杂合子,A错误;‎ B.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形成,导致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不分离,从而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增倍,形成四倍体植株,所以用秋水仙素处理野生型青蒿的幼苗或者种子,可能会获得四倍体青蒿,B错误;‎ C.该植株(四倍体)与野生型青蒿(二倍体)杂交后可获得染色体数=18+9= 27 ‎ 的三倍体,C错误;‎ D.该植株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正在分裂的细胞中含 a 基因的染色体最多可达 6 条,D正确。‎ 故选D。‎ ‎14.下列关于配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新个体的形成必须要有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 B. 父亲体内的所有细胞,染色体组成无差别 C. 母亲体内的卵原细胞,染色体组成有差别 D.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基础 ‎【答案】D ‎【解析】‎ ‎【分析】‎ 染色体在生物体细胞内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进行减数分裂,成对的染色体要两两分开,所以,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且成单条存在的。通过受精作用,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所以也是成对存在的。‎ ‎【详解】A、无性生殖不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A项错误;‎ BC、父亲体内的精子和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不同,一般母亲体内的卵原细胞,染色体组成都相同,B、C项错误;‎ D、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基础,D项正确。‎ 故选D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15.菜豆是一年生自花传粉的植物,其有色花对白色花为显性。一株有色花菜豆(Cc)生活在某海岛上,该海岛上没有其他菜豆植株存在,三年之后开有色花菜豆植株和开白色花菜豆植株的比例是 A. 3:1 B. 15:‎7 ‎C. 9:7 D. 15:9‎ ‎【答案】C ‎【解析】‎ 起点是Cc,第一年后应该是1/4CC、1/2Cc、1/4cc,第一年植物所结种子在第二年萌发后继续自交,其结果是3/8CC、2/8Cc、3/8cc,第二年植物所结种子在第三年萌发后继续自交,其结果是7/16CC、2/16Cc、7/16cc,故三年之后三年之后开有色花菜豆植株和开白色花菜豆植株的比例是9:7,C正确。‎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定律 ‎16.H2O2 能将鸟嘌呤(G)氧化损伤为 8-oxodG,8-oxodG 可与腺嘌呤(A)互补配对。若图中所示 DNA 片段 中有两个鸟嘌呤发生上述氧化损伤后,再正常复制多次形成大量的子代 DNA,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子代 DNA 分子都有可能发生碱基序列的改变 B. 部分子代 DNA 中嘧啶碱基的比例可能会增加 C. 子代 DNA 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可能不发生改变 D. 氧化损伤可能诱发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突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该DNA分子两条链上共含有三个G,如果发生氧化的G在同一条链上,则DNA分子复制2次后,以氧化后的单链为模板形成的DNA碱基序列都发生变化,以没有氧化的DNA单链为模板形成的DNA的碱基序列都不发生变化;如果发生氧化的G在两一条链上则,DNA分子复制2次后形成的DNA碱基序列都发生变化。‎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子代 DNA 分子都有可能发生碱基序列的改变,A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子代 DNA 分子有可能部分发生碱基序列的改变,但是由于嘌呤只能与嘧啶配对,所以DNA 中嘧啶碱基的比例不可能增加,B错误;‎ C.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基因序列改变后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可能不发生改变,C正确;‎ D.氧化损伤可能诱发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突变,D正确。‎ 故选B。‎ ‎17.对基因型为AaBbCc的植物进行测交,其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不考虑变异)。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状况是 A. B. C. D. ‎ ‎【答案】A ‎【解析】‎ 基因型为AaBbCc的植物与基因型为aabbcc的植物进行测交,其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不考虑变异),说明基因型为AaBbCc的植物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了基因型为ABc、aBC、Abc、abC的四种比值相等的配子,进而推知A和c连锁(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a和C连锁,基因A和a、B和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C和c、B和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图A符合条件,A正确。B图表示A和b连锁(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a和B连锁,B错误。C图表示A和C连锁(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a和c连锁,C错误。D图表示B和c连锁(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b和C连锁,D错误。‎ ‎18.如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甲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 B. 图乙一定为初级卵母细胞 C. 图丙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D. 图丙中的M、m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甲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说明该细胞为雌性动物体内细胞;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该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说明该细胞为雌性动物内细胞。‎ ‎【详解】A. 图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也可能为(第一)极体,A错误;‎ B. 图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因此其名称为初级卵母细胞,B正确;‎ C. 图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因此其名称为次级卵母细胞,C错误; ‎ D. 图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D错误。‎ ‎19.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均有关的是( )‎ ‎①人类的 47,XYY 综合征个体的形成 ‎②线粒体 DNA 突变会导致在培养大菌落大肠杆菌时出现少数小菌落 ‎③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 ‎④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 ‎⑤卵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形成人类的 21 三体综合征个体 A. ①② B. ①⑤ C. ③④ D. ④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 联会是指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的现象,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原核细胞的二分裂过程都不会发生联会;XYY综合征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Y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所导致。‎ ‎【详解】①中XYY综合征是由异常精子YY与卵细胞受精导致,YY精子一定是MⅡ后期Y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所导致,与联会无关,①错误;‎ ‎②线粒体DNA属于细胞质遗传物质,与同源染色体的联会没有关系,②错误;‎ ‎③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是由于联会发生紊乱,不能或很难形成正常配子所导致的,③正确;‎ ‎④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在配子形成时,这对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MI后期时又发生分离,自交后代才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与联会有关,④正确;‎ ‎⑤卵裂时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使某些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异常,与联会无关,⑤错误。‎ 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明确联会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后,并能够将减数分裂和染色体变异结合,明确XYY综合征是MⅡ后期Y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所导致。‎ ‎20.有关“低温诱导大蒜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的实验,错误的叙述是( )‎ A. 实验中要用卡诺氏液浸泡根尖,以固定细胞的形态 B. 实验原理是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 C 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可能发生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相互交换片段 D. 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增加了非同源染色体重组的机会 ‎【答案】D ‎【解析】‎ ‎【分析】‎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原理:低温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成两个子细胞。实验步骤是:固定(卡诺氏液)→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漂洗→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制片→观察。‎ ‎【详解】A.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放在卡诺氏液中浸泡固定细胞,然后用酒精冲洗,接着放入解离液中解离,再漂洗、染色、制片共4个步骤,A正确;‎ B.实验原理是低温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B正确;‎ C.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中,可能发生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相互交换片段,C正确;‎ D.根尖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所以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中没有增加非同源染色体重组的机会,D错误。‎ 故选D。‎ ‎21.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母虎和雄狮交配产下了“狮虎兽”,说明了并不是所有物种间都存在生殖隔离现象 B. 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与灰色桦尺蠖发生了进化,表现为共同进化 C. 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逐代自交的过程中,纯种高茎的基因型频率在增加,表明豌豆正在进化 D. 被巨大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的Abart松鼠,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互不影响,而种群内的基因频率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不同物种间可能进行杂交,但后代不育,依然属于生殖隔离,A错误;黑色和灰色桦尺蠖属于同一物种,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同物种之间相互影响,共同进化,B错误;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逐代自交的过程中,基因频率不变,没有发生进化,C错误;被巨大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的Abart松鼠,由于地理隔离,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互不影响,而种群内的基因频率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D正确。‎ ‎【点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两个标志”:‎ ‎(1)生物进化的标志: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而不是基因型频率的变化。‎ ‎(2)物种形成的标志:两个种群之间出现生殖隔离。‎ ‎22.随着除草剂使用的增加,抗除草剂杂草不断增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种群的变异性是杂草进化的前提 B. 突变是杂草进化的重要动力和机制 C. 杂草中全部抗除草剂基因构成了基因库 D. 种群内的基因朝着抗除草剂增强方向突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种群的变异性为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是杂草进化的前提,A正确;突变为进化提供原材料,生存斗争为进化提供动力,B错误;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杂草不止一个种群,不能仅仅是抗除草剂基因,C错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而选择是定向的,D错误,所以选A。‎ ‎【点睛】要注意的是突变是不定向的,选择是定向的,不注意就会误判D选项。‎ ‎23.下列关于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叙述正确的是( )‎ A. 诱变育种是通过改变原有基因结构而导致新品种出现的方法 B. 基因重组是杂交育种的原理,基因重组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 C. 诱变育种一定能比杂交育种较快选育出新的优良品种 D. 通过杂交育种方式培育作物新品种,有时 F1 中就有所需对象 ‎【答案】A ‎【解析】‎ ‎【分析】‎ 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 ‎【详解】A.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是通过改变原有基因结构而导致新品种出现的方法,A正确;‎ B.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错误;‎ C.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因此该方法不一定能较快选育出新的优良品种,C错误;‎ D.通过杂交育种方式培育作物新品种,一般从F2进行选择,因为F2开始出现性状分离,D错误。‎ 故选A。‎ ‎24.2017年7月,“太空灵芝”落地福州仙芝楼,填补了我国医用真菌空间育种的空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太空环境定向诱导后,可筛选出人们需要的性状 B. 太空环境作用下,“太空灵芝”成为一种新的物种 C. 在菌株培育和选择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D. 太空环境作用下,灵芝菌株只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太空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A错误;太空育种主要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根据题干信息不能断定“太空灵芝”为新物种,B错误;在菌株培育和选择过程中,由于不利的变异被淘汰,有利的变异逐渐积累,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C正确;太空育种主要是通过真空、微重力和大量宇宙射线的强辐射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灵芝菌株基因突变,而灵芝为真核生物,也可以使灵芝菌株发生染色体变异,D错误;故选C。‎ ‎25.穿梭育种是近年来小麦育种采用的新模式。农业科学家将一个地区的品种与国内国际其他地区的品种进行杂交,然后通过在两个地区间不断地反复交替穿梭种植、选择、鉴定,最终选育出多种抗病高产的小麦新品种。下列关于穿梭育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自然选择方向不同使各地区的小麦基因库存在差异 B. 穿梭育种培育的新品种可适应两个地区的环境条件 C. 穿梭育种充分地利用了小麦的遗传多样性 D. 穿梭育种利用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两个地区环境条件不同,自然选择方向不同使各地区的小麦基因库存在差异,A项正确;‎ B.适者生存,穿梭育种培育的新品种可适应两个地区的环境条件,B项正确;‎ C.小麦遗传多样性为自然选择提供了材料,C项正确;‎ D.穿梭育种通过杂交、选择过程,利用的主要原理是基因重组,D项错误。‎ 故选D。‎ ‎26.甲、乙为两种果蝇(2n),下图为这两种果蝇的各一个染色体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杂交产生的 F1 减数分裂都正常 B. 甲发生染色体交叉互换形成了乙 C. 甲、乙1 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相同 D. 图示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答案】D ‎【解析】‎ ‎【详解】AC、与图甲相比,图乙染色体1发生了倒位,没有完全一致的等位基因,所以F1子代无法正常减数分裂,AC错误;‎ B、染色体的交叉互换互换的是等位基因,甲经过交叉互换不能形成乙,B错误;‎ D、染色体结构变异为可遗传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正确。‎ 故选D。‎ ‎27.下列反射弧的模式图中,a、b、c、d、e 表示其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甲是放置在 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刺激 a 和 b,甲处均能记录到电位的变化 B. 切断 d、刺激 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C. 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D. 正常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d上有神经节,为传入神经,则a是效应器、b是传出神经、c是神经中枢、e感受器,Ⅰ是突触前膜,Ⅱ是突触后膜。‎ ‎【详解】A.刺激b,兴奋会先后经过甲的两侧,因此甲处可以检测导电位变化,而刺激a,兴奋不能通过突触传到甲的两侧,因此甲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A错误;‎ B.切断 d、刺激 b,能引起效应器收缩,但是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B错误;‎ C.Ⅱ处为突触后膜,发生的电位变化只能是化学信号到电信号,C错误;‎ D.正常体内,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此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也是单向的,D正确。‎ 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反射与反射弧的相关知识点,尤其是掌握反射弧中成分的判断方法,能够根据神经节的位置或突触的方向判断图中各个字母代表的成分的名称。‎ ‎28.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普洛夫在研究动物胃反射时发现:在喂食前,狗看见饲喂者或听见其声音会分 泌唾液和胃液。为了研究这一问题,他设计在给狗喂食前给予铃声刺激观察狗的反应实验,一段时间 后,仅出现铃声,狗也会分泌唾液,从而验证了“条件射”的存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狗吃食物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 B. 一次喂食前给狗铃声刺激便能建立上述条件反射 C. 狗吃食物分泌唾液和狗听见铃声分泌唾液的反射弧相同 D. 条件反射一旦建立就不会消失 ‎【答案】A ‎【解析】‎ ‎【分析】‎ 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使小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过程是:每次喂狗以前先摇一次铃,如此重复多次,过一段时间,只要一摇铃,即使不喂食物,狗也会分泌大量的唾液,这样就建立了“铃声--唾液分泌”条件反射。因此,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它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 ‎【详解】A.狗吃食物分泌唾液,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因此属于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A正确;‎ B.最初给狗以铃声刺激不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是因为铃声与食物无关,使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的重要条件是食物和铃声多次结合,B错误;‎ C.狗吃食物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是脊髓;狗听见铃声分泌唾液,属于条件反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因此它们的反射弧不同,C错误;‎ D.条件反射必须不断强化,否则就会消失,D错误。‎ 故选A。‎ ‎29.下列关于健康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组织液、血浆、淋巴通过直接交换维持各种化学成分相对稳定 B. 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C. 缺水状态下,下丘脑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机体尿量随之减少 D. 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人体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若内环境失衡,会导致机体病变。‎ ‎【详解】A.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必须通过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才能进行相互交换,A错误;‎ B.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者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B错误;‎ C.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释放的,C错误;‎ D.维持内环境中Na+、K+于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取决于细胞内外Na+、K+的浓度,D正确。‎ 故选D。‎ ‎30.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B. 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C. 内环境和组织细胞中K+和Na+分布不均衡的状态是通过主动运输来维持的 D. 内环境为细胞代谢提供了充足的营养物质、多种酶、适宜的温度、pH和渗透压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知识。 ‎ ‎1、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正常集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 ‎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作用。 ‎ ‎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 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是细胞代谢正常进行和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A正确;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B正确; K+主要分布在细胞内,Na+主要分布在细胞外,而内环境和组织细胞中K+和Na+分布不均衡的状态是通过主动运输来维持的,C正确; 内环境为细胞代谢提供了充足的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pH和渗透压,不能提供多种酶,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意义和调节机制,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对于内环境稳态的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31.关于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神经递质的作用结果只能使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B. 细胞内合成的过氧化氢酶能及时分解细胞代谢产生的过氧化氢 C. 产生淋巴因子的细胞中含有的具膜细胞器较多 D. 一种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抗体只能与特定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答案】A ‎【解析】‎ ‎【分析】‎ 突触结构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并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改变,使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详解】A.神经递质的作用结果主要是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A错误;‎ B.氧化氢酶具有专一性,细胞内合成的过氧化氢酶能及时分解细胞代谢产生的过氧化氢,B正确;‎ C.动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淋巴因子属于分泌物,因此产生淋巴因子的细胞中含有的具膜细胞器较多,C正确;‎ D.一种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抗体具有特异性,抗体只能与特定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D正确。‎ 故选A。‎ ‎32.如图甲为某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膜电位变化情况。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与通道蛋白关系紧 密。Na+—K+泵是神经细胞膜上的一种常见载体,能催化 ATP 水解,每消耗 1 分子的 ATP,就可以逆浓度梯 度将 3 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 2 分子的K+‎ 泵入细胞内,其结构如图乙所示。下列根据上述资料作出的 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静息电位的维持是 Na+持续外流的结果 B. 图甲中 be 段,Na+通过通道蛋白内流需要消耗 ATP C. 图乙中随着温度逐渐提高,Na+—K+泵的运输速率先增大后稳定 D. Na+—K+泵对恢复静息电位,维持膜内高 K+、膜外高 Na+的离子分布有重要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细胞膜内外的离子分布:钠离子在细胞外的浓度高于细胞内,钾离子浓度在细胞内高于细胞外,然后结合题意分析,“这种泵每消耗1分子的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的K+泵入细胞内”,说明钠离子和钾离子都是逆浓度运输,所以是属于主动运输。‎ ‎【详解】A.图甲中静息电位的维持是 K+外流的结果,A错误;‎ B.图1中b-c段,Na+通过通道蛋白内流,是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属于被动运输,所以不需要消耗ATP,而c-e段,Na+通道关闭,Na+通过主动运输出细胞,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 C.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能量的供应,所以图2中随着温度逐渐提高,Na+-K+泵的运输速率先增大后减小,C错误;‎ D.Na+—K+泵的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对恢复静息电位,维持膜内高K+、膜外高Na+的离子分布有重要作用,D正确。‎ 故选D。‎ ‎33.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未受刺激时,电流表测得的为静息电位 B. 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b→a C. 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 D. t1~ t2,t3~ t4电位的变化分别是由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称为静息电位。图甲所示两电极都在膜外,所以电流表测得的为零电位,A错误;‎ 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所以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a→b,B错误;‎ 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动作电位是外负内正,电流表会有不同方向的偏转。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并产生电位变化,C正确;‎ t1~t2,t3~t4电位的变化都是Na+内流造成的,D错误。‎ ‎【点睛】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 ‎34. 麻醉药物通过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或传递),产生止痛效果。现有三种化学物质,甲能抑制细胞膜外带正电的离子进入细胞内;乙能加速细胞膜内外电位变化;丙能抑制细胞分泌或释放递质。在不考虑副作用的情况下,适合用作麻醉药的是(  )‎ A. 甲、乙 B. 甲、丙 C. 乙、丙 D. 甲、乙、丙 ‎【答案】B ‎【解析】‎ 神经冲动的传导是神经细胞膜的电位有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甲能抑制细胞膜外带正电的离子进入细胞内,能阻止兴奋的传导;乙能加速细胞膜内外电位变化,能促进兴奋的传导;丙能抑制细胞分泌或释放递质,能抑制下一个神经细胞的兴奋。故适合用作麻醉药的是甲、丙,B正确。‎ ‎【考点定位】兴奋的传导和传递。‎ ‎【名师点睛】与突触结构及兴奋在突触中传递的相关知识归纳 ‎(1)突触前膜分泌神经递质的方式为胞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不需要载体,但消耗能量。‎ ‎(2)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神经递质的分泌与线粒体有关。‎ ‎(3)突触间隙内的液体属于组织液,突触后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为糖蛋白,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4)突触后膜可能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也可能是传出神经元支配的肌肉细胞膜或腺体细胞膜。‎ ‎(5)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神经递质、激素等属于信号分子。‎ ‎35.如图,神经元a、b与痛觉传入有关,神经元c能释放脑啡肽,脑啡肽具有镇痛作用。下列相关判断不合理的是 A. a神经元的神经递质释放受a、c两个神经元控制 B. 乙酰胆碱会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 C. 脑啡肽的释放会引起乙酰胆碱释放量减少 D. a、c神经元均通过胞吐方式释放神经递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由图可知,A神经元的递质释放受a、c两个神经元控制,A正确;神经元a、b与痛觉传入有关,神经元c能释放脑啡肽,脑啡肽具有镇痛作用,说明乙酰胆碱属于兴奋性递质,B错误。脑啡肽的作用是减少乙酰胆碱的释放,减弱对下一个神经元的刺激作用从而起到阵痛的作用,C正确;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D正确。‎ 考点:此题主要考查突触的结构,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36.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 A ‎ 点给予一定的 刺激时,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 A. 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B. 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 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 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电流表跨两个神经元,乙电流表连接在同一条神经纤维上。该突触结构类型是轴突-胞体型,且兴奋只能由乙神经元传向甲神经元,所以刺激A时,A所在的神经元甲会兴奋,而乙神经元不会产生兴奋。‎ ‎【详解】当刺激A点,产生兴奋在相应神经纤维上进行双向传导,则甲电流表的左侧导线所在膜电荷分布为外负内正时,右侧导线所在的另一神经纤维的膜电荷分布为外正内负,有电位差导致甲发生一次偏转;当兴奋传到两个神经元之间时,由于该处突触的兴奋是突触后膜兴奋,且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右边的神经元不兴奋,乙电流表的两侧导线的膜外均是正电荷,无电位差,乙不发生偏转。‎ 故选A。‎ ‎37.—豌豆杂合子(Aa)植株自交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2︰3︰1,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 50%的死亡造成 B. 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2︰2︰1,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胚有 50%的死亡造成 C. 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4︰4︰1,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纯合体有 50%的死亡造成 D. 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1︰2︰1,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极核有 50%的死亡造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一豌豆杂合子(Aa)植株自交时,产生的雌性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都是A:a=1:1‎ ‎,因此理论上,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1:2:1,据此答题。‎ ‎【详解】A.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AA:Aa:aa= 2︰3︰1,说明Aa和aa分别有1/4和1/2死亡,则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雌配子有50%的死亡造成,或者是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有50%的死亡造成,A正确;‎ B.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AA:Aa:aa=2︰2︰1,Aa与aa都有一半死亡了,说明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胚有 50%的死亡造成,B正确;‎ C.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AA:Aa:aa=4︰4︰1,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雌配子(卵细胞)和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各有50%的死亡,C错误;‎ D.极核并不影响后代的基因型,因此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AA:Aa:aa=1︰2︰1,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极核有 50%的死亡造成,D正确。‎ 故选C。‎ ‎【点睛】基因频率的计算:‎ ‎(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 ‎38.人类某遗传病受X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只有A、B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患病。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系谱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I-1的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 B. II-3的基因型一定为XAbXaB C. IV-1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于1-1‎ D. 若II-1的基因型为XABXaB,与II-2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4‎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中Ⅰ-1、Ⅰ-2有病,其女儿II-3‎ 正常,说明双亲各含有一种显性基因,因此Ⅰ-1、Ⅰ-2的基因型分别为XaBXab或XaBXaB、XAbY;由于II-3的基因来自I-1和I-2,且表现正常,同时含有A、B基因,因此基因型一定为XAbXaB;II-4和III-2的基因型均为XABY,II-4和II-3婚配,其女儿III-3的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Ⅰ-1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A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已知,II-3的基因型一定为XAbXaB,B正确;‎ C、根据以上分析已知,III-2的基因型为XABY,III-3的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则IV-1的基因型为XaBY或XAbY,其致病基因来自于III-3和II-3,而II-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I-1、I-2,C错误;‎ D、已知II-1的基因型为XABXaB,II-2的基因型为XaBY或XabY,则二者婚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2×1/4+1/2×1/4=1/4,D正确。‎ 故选C。‎ ‎39.一个自然繁殖的直刚毛果蝇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卷刚毛雄果蝇。为了探究卷刚毛性状是如何产生的,科学家用这只卷刚毛雄果蝇与直刚毛雌果蝇杂交,F1全部为直刚毛果蝇,F1雌雄果蝇随机自由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直刚毛雌果蝇:直刚毛雄果蝇:卷刚毛雄果蝇=2:1:1。最合理的结论是 A. 亲代生殖细胞中X染色体上基因发生隐性突变 B. 亲代生殖细胞中X染色体上基因发生显性突变 C. 亲代生殖细胞中常染色体上基因发生隐性突变 D. 亲代生殖细胞中常染色体上基因发生显性突变 ‎【答案】A ‎【解析】‎ 由于这只卷刚毛雄果蝇与直刚毛雌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全部为直刚毛,说明直刚毛是显性。而让F1雌雄果蝇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直刚毛雌果蝇:直刚毛雄果蝇:卷刚毛雄果蝇=2:1:1,说明卷刚毛与直刚毛与性别相关联,控制刚毛形态的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所以很可能是亲代生殖细胞中X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隐性突变。假设控制刚毛形态的基因用A/a表示。则卷刚毛雄果蝇(XaY)与直刚毛雌果蝇(XAXA)杂交,F1全部为直刚毛果蝇(XAXa、XAY),其随机自由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直刚毛雌果蝇(XAXa、XAXA):直刚毛雄果蝇(XAY):卷刚毛雄果蝇(XaY)=2:1:1。A正确。 ‎ ‎40. 下图 A、B、C、D 分别表示某哺乳动物细胞(2n)进行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 a ‎ 表示细胞数目。 试判断 c 所代表的结构物质、基因重组可能发生的时期( )‎ A. 染色体 B→C 的过程中 B. 染色体 C→D 的过程中 C. DNA A→B 的过程中 D. DNA C→D 的过程中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细胞数目a,A→C完成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C→D为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A为性原细胞,一条染色体含一个DNA,bc为染色体和DNA,B为染色体复制后的性母细胞,A→B的c不变,故c为染色体,而b增倍为DNA,d开始出现与DNA数目相同,代表染色单体。B→C的b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同时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重组。综上所述,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二、填空题 ‎41.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从青蒿中分离出青蒿素并应用于疟疾治疗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已知野生型青蒿为二倍体,茎秆中白色(Y)对紫色(y)为显性,叶片中稀裂叶(R)对分裂叶(r)为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分析回答问题:‎ ‎(1)通过一定的处理让野生型青蒿成为三倍体植株,该三倍体青蒿_______(填“可育”或“髙度不育”),这种三倍体青蒿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变异属于____________(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变异.‎ ‎(2)用X射线照射分裂叶青蒿以后,r基因中一小段碱基序列发生变化,使分裂叶转变为稀裂叶,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_______________.‎ ‎(3)现用白秆分裂叶植株与紫秆稀裂叶植株杂交,F1均表现为白秆稀裂叶,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染色体变异可导致R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整体缺失,同源染色体中一条染色体缺失的植株可以存活,两条都缺失的植株不能存活.现有基因型为YyOR的植株(“O”代表该染色体缺失,下同)与基因型为yyOr的植株杂交,子一代中y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 子一代存活植株中紫秆稀裂叶的比例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高度不育 (2). 可遗传 (3). 基因突变 (4). YYrr 和 yyRR (5). 75% (6). 1/3‎ ‎【解析】‎ 试题分析: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利用基因型频率求解基因频率:种群中某基因频率=该基因控制的性状纯合体频率+1/2×杂合体频率。‎ ‎(1)三倍体植株因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可育的配子,因此该三倍体青蒿高度不育.培育该三倍体青蒿过程中发生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染色体变异。 (2)用X射线照射分裂叶青蒿以后,r基因中一小段碱基序列发生变化,使分裂叶转变为稀裂叶,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基因突变。 (3)用白秆分裂叶植株与紫秆稀裂叶植株杂交,F1均表现为白秆稀裂叶,说明双亲均为纯合子,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可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和 yyRR。 (4)基因型为YyOR的植株与基因型为yyOr的植株杂交,子一代中Yy:yy=1:1,OR:Or:Rr:00=1:1:1:1,其中00不能存活,所以y的基因频率=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1/2+1/2×1/2=3/4=75%;子一代存活植株中紫秆稀裂叶的比例是1/2紫秆(yy)×2/3稀裂叶(OR+Rr)=1/3。‎ ‎42.研究发现,真核细胞中转录产生的RNA还需经过前体RNA→成熟RNA的过程,奥特曼和切赫等科学家为确定催化该过程的酶的化学本质进行了如下的研究。‎ 实验一:核糖核酸酶P由蛋白质和RNA 两种成分组成。1971 年奥特曼发现核糖核酸酶P 去除RNA 后,该酶失去催化前体tRNA 转化为成熟 tRNA 的功能。‎ 实验二:1981年切赫最初推测加工rRNA 的酶存在于细胞核的核液中。他在前体rRNA 中加入核液,对照组 前体 rRNA 不做任何处理, 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中的前体rRNA都转变为成熟rRNA。 实验三:后来,奥特曼的同事设计新的实验,直接证明了核糖核酸酶P中起催化作用的是RNA。 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质中rRNA主要存在于______(填细胞器名称),细胞中的 RNA 是以_____‎ 的一条链为模板转 录产生的,tRNA的功能是_____。‎ ‎(2)实验二的结论:_____。 ‎ ‎(3)实验三的设计思路:_____。 ‎ ‎(4)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酸是遗传物质,关于生命起源一直存在“核酸和蛋白质哪一种是地 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的争论,上述研究结论使许多科学家认为“RNA是生命起源中的第一个生物大分子”,依据所学的生物知识写出支持这一观点的两点理由:_____。‎ ‎【答案】 (1). 核糖体 (2). DNA (3). 识别密码子并转运氨基酸 (4). RNA具有催化的作用 (5). 去除核糖核酸酶P中的蛋白质,单独保留其RNA成分,检测其是否仍具催化作用 (6). RNA分子能复制,又具有催化功能;RNA分子量相对小,是单链结构,能指导蛋白质合成等 ‎【解析】‎ ‎【分析】‎ RNA是由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而来的,包括m RNA、t RNA、r RNA,分别是翻译的模板、运输氨基酸的工具、核糖体的组成成分。实验一发现核糖核酸酶P去除RNA后失去了催化作用,说明其催化作用必须有RNA的参与;实验二对照组和实验组中的前体 rRNA 都转变为成熟 rRNA,说明RNA具有催化(自身剪切)的作用;实验三证明核糖核酸酶P中其催化作用的是RNA。‎ ‎【详解】(1)rRNA是组成核糖体的主要成分;细胞中的RNA是由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而来的,包括m RNA、t RNA、r RNA,其中tRNA能够识别密码子丙运输氨基酸。‎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实验二的结论是RNA具有催化的作用。‎ ‎(3)实验三的设计思路是去除核糖核酸酶P中的蛋白质,单独保留其RNA成分,检测其是否仍具催化作用。‎ ‎(4)RNA分子能复制,又具有催化功能;RNA分子量相对小,是单链结构,能指导蛋白质合成等,所以RNA 是生命起源中的第一个生物大分子。‎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和RNA的种类及其作用,能够分析三个实验的结果与结论,并利用所学知识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 ‎43.某地一年生的某种植物群体,其基因型为aa,开白色花。有一年,洪水冲来了 许多AA和Aa种子,开红色花。不久群体基因型频率变为55%AA、40%Aa、5%aa。回答下列有关的问 题:‎ ‎(1)该地所有的某种植物群体属于一个_____,其中全部的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_____。‎ ‎(2)洪水冲来了许多AA和Aa种子后,该群体的A和a基因频率分别为_____,发洪水后该种群的基因 频率改变了,这_____(填“是”或“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若这种植物靠当地的一种昆虫传粉,且色彩鲜艳的红花更能吸引昆虫,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在该环境中的繁殖能力强弱表现为:_____ ,图中能比较准确地表示A和a基因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比例变化情 况的是______。‎ ‎(4)若没发洪水前的群体,和洪水冲来的群体的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授粉,说明这两个群体属于不同的_____。‎ ‎(5)现代生物进化论认为:____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_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_____是 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答案】 (1). 种群 (2). 基因库 (3). 75%、25% (4). 不是 (5). AA=Aa>aa (6). A (7). 物种 (8). 种群 (9). 自然选择 (10).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某地本来只有开白花的个体,基因型为aa,a的基因频率为100%;后来种群中基因型频率变为55%AA、40%Aa、5%aa,则A的基因频率=55%+1/2×40%=75%,a的基因频率=5%+1/2×40%=25%。由于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所以该种群发生了生物进化。‎ ‎【详解】(1)该地所有的某种植物群体属于一个种群,其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基因库。‎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洪水冲来了许多 AA 和 Aa 种子后,该种群的A的基因频率为75%,a的基因频率为25%;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这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红花性状的基因型为AA、Aa,其色彩鲜艳更能吸引昆虫传粉,因此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在该环境中的繁殖能力强弱表现为AA=Aa>aa,则A的基因频率会逐渐增加,而a的基因频率会逐渐降低,如图A所示。‎ ‎(4)根据题意分析,两个群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授粉,说明两者之间不能进行基因的交流,存在生殖隔离,应该属于不同的物种。‎ ‎(5)现代生物进化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定位,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新物种形成;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种群基因型频率与基因频率之间的关系、生物进化的实质等知识点,能够利用题干数据计算种群前后的基因频率,进而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答题。‎ ‎44.学习、记忆是高等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通过电刺激实验,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区)密切相关。‎ ‎(1)在小鼠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单次强刺激,传入纤维末梢释放神经递质,此时突触前膜出现的信号变化为_____。‎ ‎(2)如果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100次/秒、持续1秒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HFS使H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下图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 ‎①如图所示,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被激活后,Ca2+会以_____方式进入胞内,Ca2+与_____共同作用,使C酶的_____发生改变,C 酶被激活。‎ ‎②如果对小鼠H区传入纤维施以HFS,休息30分钟后,可检测到H区神经细胞的A受体总量无明显变化,而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明显增加。据图可知,细胞膜上增加的A受体可能直接来自_____(细胞器)形成的具膜小泡,该过程需要依靠细胞膜的_____来实现。‎ ‎③图中A 受体胞内肽段(T)被C酶磷酸化后,A受体活性增强。据图可知,C酶被激活后一方面可以增强_____(填图中序号)过程以增加_________,另一方面通过消耗ATP的过程_________(填图中序号) 使A受体泡内肽段(T)的磷酸化,A受体活性增强。这样就使突触后膜对_____的通透性显著增加,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变化明显______。‎ ‎(3)图中内容从细胞和_____水平揭示了学习、记忆的一种可能机制。‎ ‎【答案】 (1). 电信号→化学信号 (2). 协助扩散 (3). 钙调蛋白 (4). 空间结构 (5). 高尔基体 (6). 流动性 (7). Ⅱ (8). 细胞膜上A受体的数量 (9). Ⅰ (10). Na+ (11). 增强 (12). 分子 ‎【解析】‎ ‎【分析】‎ 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学习和记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1)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2)记忆则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 ‎【详解】(1)分析题干示意图,传入纤维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为谷氨酸,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突触前膜出现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 ‎(2)①分析图解可知看出,突触后膜外的Ca2+浓度高,膜内Ca2+的浓度低,并且其运输需要借助于细胞膜上的N受体,因此运输方式属于易化扩散或协助扩散。图中显示,Ca2+进入细胞后与钙调蛋白共同作用,使C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球形变成多边形),C酶被激活。‎ ‎②据图可知,细胞膜上增加的A受体可能直接来自高尔基体形成的具膜小泡,该过程需要依靠细胞膜的_流动性来实现。‎ ‎③据图可知,C酶被激活后一方面可以增强Ⅱ过程以增加细胞膜上A受体的数量,另一方面通过消耗 ATP 的过程Ⅰ使A受体泡内肽段(T)的磷酸化,A受体活性增强。这样就使突触后膜对Na+的通透性显著增加,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变化明显增强。‎ ‎(3)据图分析可知,图中内容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揭示了学习、记忆的一种可能机制。‎ ‎【点睛】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 ‎①神经中枢位于颅腔中脑(大脑、脑干、小脑)和脊柱椎管内的脊髓,其中大脑皮层的中枢是最高级中枢,可以调节以下神经中枢活动;‎ ‎②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感知(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③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在言语区)(S区→说,H区→听,W区→写,V区→看);‎ ‎④记忆种类包括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永久记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