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 生物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 ‎ ‎1. 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发菜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B. 在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中高尔基体进行肽链的合成与加工 C. 线粒体可将葡萄糖氧化分解为CO2和H2O D. 内质网可参与一些物质的合成与运输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发菜属于原核生物蓝藻,细胞中没有叶绿体,A项错误;肽链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不是高尔基体,B项错误;线粒体不能利用葡萄糖,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氧化分解成丙酮酸后才能进入线粒体继续氧化分解,故C项错误;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同时运输分泌蛋白质至高尔基体,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易导致实验失败的操作是(  ) ‎ ‎①蛋白质鉴定时,将NaOH溶液与CuSO4溶液混合后再加入样液 ‎ ‎②还原糖鉴定时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 ‎③淀粉鉴定时,直接将碘液滴加到淀粉样液中 ‎ ‎④脂肪鉴定过程中,对装片染色后先用清水漂洗然后再镜检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蛋白质鉴定需要双缩脲试剂,该试剂在使用时要先加NaOH溶液然后再加CuSO4溶液,①错误;还原糖的鉴定需要斐林试剂,该试剂需要水浴加热,才能看到砖红色沉淀,②正确;淀粉的鉴定需要碘液,不需要加热,可直接将碘液滴加到淀粉液中,③正确;脂肪鉴定过程中,对装片染色后需用50%的酒精漂洗后放在显微镜下镜检,错误,故选A。‎ ‎【考点定位】检测蛋白质、还原糖、脂肪的实验 ‎【名师点睛】此题可从各种生物大分子化合物的检测方法等方面切入思考解答,蛋白质常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还原性糖用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淀粉遇碘液变成蓝色,脂肪常用苏丹Ⅲ试剂检测。‎ ‎3. 用2mol/L的乙二醇溶液和2mol/L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润某种植物细胞,得到其原生质体变化情况曲线如下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该细胞不可能是根尖成熟区细胞 B. AB段曲线表明细胞液浓度在逐渐减小 C. EC段表明细胞已经失去选择透过性 D. 视野中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可能正在吸水 ‎【答案】D ‎【解析】‎ 据图分析,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说明可能是根尖成熟区细胞,A错误;AB段原生质层的相对体积减少,说明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在逐渐增大,B错误;EC段,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此时细胞还有活性,C错误;视野中观察到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不能据此判断该细胞正在失水,有可能是正在吸水发生复原,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 ‎4. 如图中曲线a表示在最适t ℃、最适pH条件下,底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曲线的AB段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 B. 在曲线的B点时再加入一定量的酶,可以用曲线b表示 C. 酶的数量减少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c表示 D. 减少pH值,重复该实验,曲线中B点位置不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曲线a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所以改变温度和pH都会导致酶活性降低,使酶促反应速率减慢,对应c曲线.曲线AB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升高,反应速率逐渐加快;B点后,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升高,反应速率不再加快,此时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是酶浓度,所以在B点增加酶浓度,反应速率会加快,对应b曲线.‎ 解:A、AB段,随着反应物浓度升高,反应速率逐渐加快,说明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浓度,A正确;‎ B、B点后反应速率不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加而加快,说明反应物浓度不是限制因素,可能受到酶浓度的限制,因此当B点及以后提高酶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B正确;‎ C、酶浓度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酶量减少后,酶促反应速率会降低,其反应速率可用曲线c表示,C正确;‎ D、曲线a表示在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若减小pH,会导致酶活性降低,使酶促反应速率减慢,因此A、B点位置都会下移,D错误.‎ 故选:D.‎ 考点:酶特性.‎ ‎5.图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Ⅰ代表整个大圆,Ⅱ包含Ⅳ。下列各项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A. Ⅰ体液;Ⅱ细胞外液;Ⅲ细胞内液;Ⅳ组织液 B. Ⅰ突触;Ⅱ突触前膜;Ⅲ突触后膜;Ⅳ突触小泡 C. Ⅰ可遗传变异;Ⅱ突变;Ⅲ基因重组;Ⅳ染色体变异 D. Ⅰ免疫;Ⅱ特异性免疫;Ⅲ非特异性免疫;Ⅳ细胞免疫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据图可知,Ⅰ表示的含义包括Ⅱ和Ⅲ,其中Ⅳ是Ⅱ的一部分。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主要有血浆、组织液和淋巴,A正确; 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三部分,突触小泡不属于突触,B错误 ;可遗传变异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C正确; 免疫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D正确。‎ ‎6.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也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下列所举实例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 控制生成黑色素的基因异常→黑色素结构异常→白化病 B. 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异常→血红蛋白结构异常→运输氧的能力下降→贫血症 C. 控制淀粉分支酶基因异常→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淀粉含量降低→产生皱粒豌豆 D. 控制跨膜蛋白基因异常→跨膜蛋白结构异常→转运氯离子功能异常→囊性纤维病 ‎【答案】A ‎【解析】‎ ‎【分析】‎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而导致不能合成酪氨酸酶,则不能合成黑色素;淀粉分支酶基因异常,导致淀粉分支酶不能合成而使豌豆皱缩;基因也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异常血红蛋白基因编码的血红蛋白结构异常而引起的贫血症;编码跨膜蛋白基因异常,影响了跨膜蛋白结构而引起的囊性纤维病。‎ ‎【详解】A、人的白化病是由于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引起的,A符合题意;‎ B、异常血红蛋白基因编码的血红蛋白结构异常,使红细胞运输氧的能力下降而引起贫血症,B不符合题意;‎ C、淀粉分支酶基因异常,导致淀粉分支酶不能合成,使细胞内淀粉含量降低,豌豆因失水而显得皱缩,C不符合题意;‎ D、编码跨膜蛋白基因异常,影响了跨膜蛋白结构,使跨膜蛋白结构转运氯离子功能异常而引起囊性纤维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对性状控制的两种途径,解题关键是识记教材中的相关事例,了解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二、填空题: ‎ ‎7.玉米和花生是最常见的两种农作物,二者光合作用的途径有所不同。下图甲为玉米的光合作用过程,玉米叶肉细胞中有一种酶,通过系列反应将C02“泵”入维管束鞘细胞,使维管束鞘细胞积累较高浓度的C02,保证卡尔文循环顺利进行,这种酶被形象地称为“C02泵”,而花生缺乏类似的“C02泵”;图乙表示在适宜温度下光照强度对玉米光合速率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过程②的进行还需要光反应提供的____________等物质的参与。如果在玉米叶肉细胞中注入某种抑制剂使“C02泵”的活性降低,则在短时间内,维管束鞘细胞中C5的含量变化呈__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趋势。‎ ‎(2)当光照强度为15klx时,玉米每小时能固定____________mLC02。‎ ‎(3)研究发现晴朗的夏季11:00时,光照增强,温度过高,叶片气孔开度下降,原料C02供应减少,通过影响暗反应的____________过程,最终导致花生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而此时玉米光合作用速率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有所上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H]、ATP (2). 上升 (3). 200 (4). CO2的固定 (5). 玉米叶肉细胞内有“CO2泵”,仍可以维持细胞内较高的CO2浓度,此时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速率增加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影响因素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审题能力和分析图解的能力,考生需结合光合作用的过程解决相关问题。分析图解:图甲中可以看出,玉米的叶肉细胞可以在较低浓度二氧化碳的条件下,通过二氧化碳泵固定二氧化碳,然后在维管束鞘细胞中利用。图乙表示在适宜温度下光照强度对玉米光合速率的影响,图中读取的数据为净光合速率。考生可结合题意梳理相关知识,对各小题进行分析作答。‎ ‎(1)图甲中,过程②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中C3的还原,该过程的进行需要光反应提供的[H]、ATP等物质的参与;当注入抑制剂后,“C02泵”的活性降低,维管束鞘细胞中CO2含量降低,导致CO2的固定受阻,消耗的C5减少,而C3的还原生成C5仍正常进行,所以在短时间内,维管束鞘细胞中C5的含量变化呈上升趋势。‎ ‎(2)据图乙可知,当光照强度为15klx时,玉米净光合速率为150mLCO2/h,而呼吸速率为50 mLCO2/h,则玉米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150+50=200 mLCO2/h,所以玉米每小时能固定200 mL的C02。‎ ‎(3)C02直接参与暗反应中CO2的固定。当叶片气孔开度下降,原料C02供应减少时,可通过影响暗反应的CO2的固定过程,最终导致花生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而此时玉米光合作用速率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有所上升,原因是玉米叶肉细胞内有“CO2泵”,仍可以维持细胞内较高的CO2浓度,此时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速率增加。‎ ‎8.某XY型二倍体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有花瓣与无花瓣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花瓣的红色与白色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在Y染色体上。一棵红花瓣雌株与一棵白花瓣雄株杂交得F1,F1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红花瓣 白花瓣 无花瓣 雄株 ‎1/3‎ ‎0‎ ‎1/6‎ 雌株 ‎0‎ ‎1/3‎ ‎1/6‎ ‎(1)该植物基因A与基因B结构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该植物的红白花瓣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亲本中雄株的基因型是 ________。‎ ‎(3)让F1中的红花瓣与白花瓣植株随机交配,理论上F2雌株的表现型为_____,比例为______。‎ ‎【答案】 (1). 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2). 白花瓣 (3). AaXBY (4). 红花瓣、白花瓣、无花瓣 (5). 1:1:1‎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和表格内容,两个有花瓣亲本杂交,后代出现无花瓣,说明有花瓣为显性性状,无花瓣为隐性性状;亲本雌株为红花瓣,后代红花瓣全为雄株,白花瓣全为雌株,说明控制花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白色花瓣为显性性状。‎ ‎【详解】(1)基因A与基因B属于非等位基因,基因不同的实质是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 ‎(2)由分析可知,白色花瓣为显性性状;亲本中雄株的基因型为AaXBY,雌株的基因型为AaXbXb。‎ ‎(3)亲本中雄株的基因型为AaXBY,雌株的基因型为AaXbXb,子代中有花瓣(红花瓣+白花瓣):无花瓣=2:1,说明基因型AA致死,因此F1中白花瓣植株基因型为AaXBXb,红花瓣植株基因型为AaXbY,两者随机交配,理论上F2雌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瓣、白花瓣、无花瓣=1:1:1。‎ ‎【点睛】解题关键是将自由组合定律拆解成分离定律来分析:根据亲本的表现型和子代的表现型及分离比,推测亲本可能的基因型,注意特殊的分离比,如F1的表现型为显性:隐性=2:1,推测基因型显性纯合子的致死,并据此解题。‎ ‎9.如图是人体内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A、B 和a、b、c代表相关结构,①、②、③代表不同的激素。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a的形成与细胞器________有关,兴奋从A传到B导致B兴奋,c的膜内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__。‎ ‎(2)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将兴奋传至的体温调节中枢在______,一方面使骨骼肌颤栗,另一方面使肾上腺素和_________(填序号)的含量升高,产热增加。‎ ‎(3)血糖含量降低时,会刺激_______细胞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该激素调节血糖升高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4)某病人体内产生的某种抗体作用于图中结构__________上的乙酰胆碱(一种兴奋性递质)受体后,使乙酰胆碱受体退化且再生受阻,从免疫角度上说,该疾病属于______ 病.临床上可以切除______ 来治疗重度患者,其原因是切除该器官能抑制T细胞的发育,使淋巴因子不能产生,从而减少抗体的产生。‎ ‎【答案】 (1). 高尔基体 (2). 由负变为正 (3). 下丘脑 (4). ② (5). 胰岛A (6). 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为葡萄糖 (7). [c]突触后膜 (8).‎ ‎ 自身免疫病 (9). 胸腺 ‎【解析】‎ ‎【详解】(1)结构a是突触小泡,它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系。静息时,c处的膜内为负电位,当兴奋从A传到B导致B兴奋时,c处膜内电位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2)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传出神经将兴奋传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一方面使骨骼肌颤栗,另一方面使肾上腺素和②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3)血糖含量降低时,会刺激胰岛A细胞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浓度升高,以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 ‎(4)乙酰胆碱(一种兴奋性递质)的受体位于突出后膜上。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某病人体内产生的某种抗体作用于乙酰胆碱受体后,使乙酰胆碱受体退化且再生受阻,该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临床上可以切除胸腺来治疗重度患者,其原因是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切除该器官能抑制T细胞的发育,使淋巴因子不能产生,从而减少抗体的产生,但这也会使细胞免疫丧失和体液免疫受影响,使人体免疫能力下降而容易被感染。‎ ‎10.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表示该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而图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三个物种1、2、3的环境容纳量和某时刻的实际大小。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地与其他生物进行着信息交流,其作用在于调节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填“种内”或“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在图甲①③过程中碳主要以____________形式进行循环。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的________(用字母表示)。‎ ‎(3)图乙中,若鼠和昆虫被分解者分解的能量为a,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b,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c,则图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 ‎(4)假设蛇从鼠处直接获得的食物占其食物总量的60%。则蛇增加10kg,至少需要植物__________kg。‎ ‎(5)从图丙中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种的种内斗争最剧烈,1、2、3三个物种的环境容纳量不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营养级或能量流动角度分析)。‎ ‎【答案】 (1). 种间 (2). CO2 (3). B、D (4). b+c (5). 650 (6). 2 (7). 1、2、3三个物种的营养级不同,营养级越高,能量越少,环境容纳量越小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图甲中,根据A与D之间的双箭头和指向A的箭头最多,可知A是二氧化碳库,D是生产者,由B、C、D的箭头关系可知,B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图乙食物网中有两条食物链:植物→鼠→蛇;植物→昆虫→蛙→蛇。图丙中物种2的种群数量远高于环境容纳量,种内斗争激烈。‎ ‎(1)生态系统的信息交流功能,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图甲中①、③分别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两个过程中碳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的。图乙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应与图甲中的D和B。‎ ‎(3)某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其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因此图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b+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c。‎ ‎(4)已知蛇从鼠处直接获得的食物占其食物总量的60%,则蛇增加10kg,至少需要植物的质量=10×60%÷20%÷20%+10×(1-60%)÷20%÷20%÷20%=650 kg。‎ ‎(5)根据以上分析已知,2物种的种内斗争最剧烈;1、2、3三个物种的环境容纳量不同,是因为三个物种的营养级不同,营养级越高,能量越少,环境容纳量越小。‎ ‎【生物一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11.多种微生物在中国的传统发酵技术中得到利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果酒果醋的两类微生物分别是______。果醋制作过程中菌种的呼吸方式是_______。‎ ‎(2)制作腐乳的微生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发挥作用时主要利用其产生的_____________酶。‎ ‎(3)利用乳酸菌进行酸奶制作时杀菌很重要,牛奶一般用_________________法,所用仪器如接种环常用_____________法。‎ ‎(4)乳酸菌也常用于泡菜的制作,腌制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酵母菌和醋酸杆菌 (2). 需氧型(或“有氧呼吸型”) (3). 毛霉 (4). 蛋白酶和脂肪 (5). 巴氏消毒 (6). 灼烧灭菌 (7). 先增加后减少 ‎【解析】‎ 分析:果酒制作的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酵母菌最适宜生长繁殖的温度范围是18~25℃,因此酒精发酵的条件是无氧且温度控制在18~25℃,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因此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发酵过程是否产生酒精;果醋制作的原理是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醋酸菌将葡萄糖或酒精转化成醋酸,醋酸菌是好氧菌,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是30~35℃,因此醋酸发酵时应该持续通入氧气并将温度控制在30~35℃。‎ ‎(1)制作果酒果醋的两类微生物分别是酵母菌和醋酸杆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所以果醋制作过程中菌种的呼吸方式是有氧呼吸。‎ ‎(2)制作腐乳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发挥作用时主要利用其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 ‎(3)利用乳酸菌进行酸奶制作时杀菌很重要,牛奶一般用巴氏消毒法,所用仪器如接种环常用灼烧灭菌法。‎ ‎(4)在泡菜发酵初期,泡菜中的微生物生长的很快,它们将泡菜中的硝酸盐氧化成亚硝酸盐。与此同时泡菜中的酚类物质与维生素C也将亚硝酸盐类还原成硝酸盐,但是生成的亚硝酸盐远远大于被还原的亚硝酸盐,因此随着时间的增长亚硝酸盐浓度也在升高。随着微生物活动的增强,氧气被消耗殆尽,泡菜坛中的环境不利于除乳酸菌以外的其他微生物的生长。与此同时,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由于被氧化而减少,因此,亚硝酸盐的含量会逐渐下降并趋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数值。‎ ‎【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题】‎ ‎12. 根据下列有关生物工程技术应用的方案,请分析作答:‎ 方案I 抗虫基因棉花受体细胞抗虫棉 方案prG基因免疫过的B细胞体外培养单克隆抗体 方案抗血栓基因山羊受精卵早期胚胎受体母羊抗血栓山羊 方案玉米沼气池生活能源 ‎(1)方案I中,农杆菌转化法是将目的基因导人植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其中的Ti质粒上的T-DNA是指____________。从分子水平验测来说,抗虫棉培育已经获得成功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 ‎(2)方案Ⅱ中,通过基因工程导入该prG基因来制备单克隆抗体体外培养的细胞具有________的特点,单克隆抗体最主要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3)方案 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受精卵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若要同时获得多头与此优质山羊相同的山羊,可对囊胚进行____________,操作过程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4)方案Ⅳ中,主要应用的生态工程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可转移的DNA 在棉花细胞中已经合成相关的蛋白质。‎ ‎(2)既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的抗体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 ‎(3)显微注射法 胚胎分割(移植) 将囊胚的内细胞团进行均等分割 ‎(4)物质循环再生原理(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方案I中,农杆菌转化法是将目的基因导人植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其中的Ti质粒上的T-DNA是指可转移的DNA。从分子水平验测来说,抗虫棉培育已经获得成功的含义是在棉花细胞中已经合成相关的蛋白质。‎ ‎(2)方案Ⅱ中,通过基因工程导入该prG基因来制备单克隆抗体体外培养的细胞具有既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的抗体的特点,单克隆抗体最主要的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 ‎(3)方案III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受精卵的常用方法是显微注射法,若要同时获得多头与此优质山羊相同的山羊,可对囊胚进行胚胎分割,操作过程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将囊胚的内细胞团进行均等分割。‎ ‎(4)方案Ⅳ中,主要应用的生态工程原理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考点: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