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9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湖北省荆门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1月)调研理综(解析版)
湖北省荆门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1月)调研理综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蛔虫在细胞呼吸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的结构是线粒体内膜 B. 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即使细胞没有发生质壁分离,也不能判断是死细胞 C. 细胞内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循环流通 D. 在剧烈运动过程中,肌细胞释放CO2量/吸收O2量的值将增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2、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可以判定细胞死活,前提是那个细胞必须要有细胞壁,比如植物细胞。 3、ATP含量少,在体内可以分解,也可以迅速合成,供给生命活动的能量。 4、人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吸收O2,释放CO2,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详解】A、蛔虫寄生于人体消化道内,没有线粒体,A错误; B、质壁分离是植物的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发生分离,细胞没有发生质壁分离有可能是动物细胞,所以不能判断细胞死活,B正确; C、能量不能循环,C错误; D、人体细胞无氧呼吸既不吸收O2,也不释放CO2,所以细胞释放CO2量/吸收O2量的值将不变,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质壁分离实验以及呼吸作用的知识,理解质壁分离的条件,易错点是D项动物细胞无氧呼吸的过程。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最早是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实的,果蝇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运用了类比推理法 B. 摩尔根提出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假说,最关键实验结果是F2白眼全部是雄性 C.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为后来发现性染色体奠定了基础 D. 同位素标记法证实了摩尔根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说法 【答案】B 【解析】 【分析】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能够得出的结论有: 1、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 2、红眼是显性性状,白眼是隐性性状; 3、白眼的遗传与性别有关。 【详解】A、摩尔根在果蝇杂交实验中不是运用类比推理法,A错误; B、摩尔根发现F2白眼全部是雄性,说明性状与性别有关而提出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假说,B正确; C、摩尔根提出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假说,是因为生物学家已经发现果蝇有一对性染色体,C错误; D、现代分子生物学运用荧光标记技术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D错误。 故选B。 【点睛】正确理解并识记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关键。 3.如图是有关人体内某种化合物的结构组成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分子的元素组成有C、H、O、N、P,且该分子包含有疏水的头部和亲水的尾部 B. 该物质和蛋白质分子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使脂溶性小分子能优先通过 C. 从鸡的红细胞中提取的脂质铺展成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该细胞表面积的2倍 D. 高等植物细胞内不含该化合物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流动镶嵌模型: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运动的,因此细胞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详解】A、图示分子为磷脂,因此元素组成有C、H、O、N、P,且该分子包含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A错误; B、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使脂溶性小分子能优先通过,B错误; C、鸡不属于哺乳动物,因此鸡的红细胞中含有除了细胞膜以外的细胞器膜和核膜,提取的脂质铺展成单分子层的面积大于该细胞表面积的2倍,C错误; D、磷脂是生物膜的结构组成部分,高等植物细胞内不含生物膜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D正确。 故选D。 4.某同学将三组含有不同浓度(C1、C2和C3三种;均达不到抑制胚芽鞘生长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去顶胚芽鞘左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角度(与右侧水平面夹角)的值分别为α1、α2和α3。若三组琼脂块所含生长素浓度关系为C1>C2>C3,则实验结果对应的弯曲角度关系不可能为 A. α1>α2>α3 B. α3 >α1>α2 C. α1>α3 >α2 D. α2 >α1>α3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长素促进胚芽鞘的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增强,超过最适浓度,促进作用减弱,由于将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左侧,所以促进作用越强,与右侧水平夹角(α)越小。 【详解】A、如果C1、C2和C3浓度都超过了最适浓度,则C3浓度生长速度最快,C1浓度生长速度最慢,则α1>α2>α3,A错误; B、如果C3浓度低于最适浓度且促进作用较弱,C1和C2的浓度都大于最适浓度促进作用相对较强,则在C2浓度下生长速度最快,C1其次,C3最慢,可能出现α3 >α1>α2,B错误; C、如果C3浓度低于最适浓度,C1超过最适浓度促进作用最弱,C2位于中间,则可能促进作用最大,因此可能出现α1>α3 >α2,C错误; D、C2浓度在C1和C3的中间,且三个浓度都是促进作用,所以C2的促进只能在三个浓度的中间或者最大,因此α2的角度也只能在中间或者最小,不可能最大,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结合实验,考查生长素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要求考生掌握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其次要求考生结合实验结果,作出准确的判断。 5.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和生命活动的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B. 兴奋传导时,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通过胞吐进入下一个神经元发挥作用 C.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D. 人体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的含量升高;血液流经胰岛后,血糖的含量减少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 【详解】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解网络,A错误。突触间兴奋传递时,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不进入下一个神经元,B错误。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C错误。人体饥饿时,肝糖原分解形成血糖,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的含量升高;胰岛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因此当血液流经胰岛后,血糖的含量减少,D正确。 6.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长度大于200个核糖核苷酸,具有多种调控功能的单链RNA分子,能与某些mRNA结合,影响蛋白质的合成。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lnc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需要穿过四层磷脂 B. lncRNA与某些mRNA结合后,通过影响RNA聚合酶与mRNA结合,抑制翻译的进行 C. 与rRNA相同,lncR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也为四种核糖核苷酸 D. lncRNA虽然为单链,但可能同tRNA相似,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 【答案】D 【解析】 【分析】 1、转录、翻译的比较 转录 翻译 时间 个体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 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 细胞质的核糖体 模板 DNA的一条链 mRNA 原料 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20种游离的氨基酸 条件 酶(RNA聚合酶等)、ATP 酶、ATP、tRNA 产物 一个单链RNA 多肽链 特点 边解旋边转录 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顺次合成多条肽链 碱基配对 A-U T-A C-G G-C A-U U-A C-G G-C 遗传信息传递 DNA------mRNA mRNA-------蛋白质 意义 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表现出各种性状 2、紧扣题干信息“能与某些mRNA结合,影响蛋白质的合成”答题。 【详解】A、lnc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时不需要穿膜,因此不会穿过磷脂层,A错误; B、lncRNA与某些mRNA结合后,通过影响核糖体与mRNA结合,抑制翻译的进行,RNA聚合酶参与的是转录过程,B错误; C、与rRNA相同,lncRNA初步水解后的产物也为四种核糖核苷酸,彻底水解的产物是磷酸、核糖、四种碱基,C错误; D、lncRNA虽然为单链,但可能同tRNA相似,存在局部双链结构,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错误等基础知识,能紧扣题干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7.对农作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研究,可以指导我们的农业生产。下面是某研究小组以番茄为材料所做的相关实验及其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由图甲可推知,与P点相比,Q点限制单株光合强度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写出两种),图甲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所示种植大豆的密闭大棚内,空气中CO2含量一昼夜的变化坐标曲线图。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密闭大棚种植作物时,白天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示意图丙表示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处理,且采用了适当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0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单位:g)。则b-a所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_。 (4)装置图丁可用来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请你推测,该实验设置是通过________来控制自变量的。 【答案】 (1). CO2浓度、光照强度 (2). 合理密植 (3). 经常补充CO2 (4). 10h内右侧截取部分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 (5). 调节台灯与实验装置间的距离 【解析】 【分析】 1、图甲中,随种植密度增大,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都变差,故与P点比,限制Q点光合强度的外界因素是光照、CO2浓度。 2、图乙中,B点和F点为二氧化碳的平衡点,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在6~18h之间二氧化碳之所以不断下降,是因为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比较图中的A点和E点,可以看出一昼夜后即E点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因此表现出生长现象。 3、图丙中,可视为一组对照实验,照光与不照光部分的生理过程中差别是光合作用是否进行。 4、装置丁可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因变量应该是反映光合作用强度的指标是叶片上浮速率或一定时间内圆叶片浮起的数量。 【详解】(1)由图甲可知随种植密度增大,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都变差,故与P点比,限制Q点光合强度的外界因素是光照、CO2浓度。所以甲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合理密植。 (2)从图乙中看出,在白天,随着光合作用的进行,大棚内的CO2浓度逐渐降低,从而导致光合作用降低,所以在密闭大棚种植作物时,白天要注意经常补充CO2。 (3))照光与不照光部分的生理过程中差别是光合作用是否进行,但同时它们都进行呼吸作用,b=叶片原重量+总光合作用-呼吸消耗,a=叶片原重量-呼吸消耗,因此b-a=总光合作用,或者10h内右侧截取部分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 (4)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可以通过调整台灯与烧杯的距离来控制光照强度。 【点睛】本题考查了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影响的有关知识,准确分析各图所代表的含义,结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进行解答。 8.某研究小组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如果破坏动物体内与物质输送有关的一种特定的“VNUT蛋白”,就能提高胰岛素效果,降低血糖值。进一步研究发现,VNUT蛋白能将三磷酸腺苷搬运和储存到细胞的囊泡内,三磷酸腺苷分子可使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或使胰岛素难以发挥作用;若无VNUT蛋白,则三磷酸腺苷既不会蓄积在囊泡内,也不会释放到细胞外,胰岛素的分泌量不再受到遏制。现有人认为某种药物X可能会影响VNUT蛋白的合成,进而影响胰岛素的产生,最终影响小鼠的血糖浓度,可能是治疗糖尿病的新药。为确定药物X是否有此功能,某人欲进行实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人类而言,正常人的血糖浓度在______________内波动,参与血糖调节的主要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进行实验探究,需要检测的指标有VNUT蛋白含量、____和_________。 (3)实验过程:将60只血糖含量________(填“正常”或“偏高”或“偏低”)的小鼠(雌雄各50%)进行适应性饲喂5d后,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注射___________,乙组注射_________(作为对照);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喂一段时间,定期测定并记录实验结果。 (4)若题干所述观点是正确的,则检测到的指标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0. 8〜1. 2 g/L (2).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3). 胰岛素分泌量 (4). 血糖浓度 (5). 偏高 (6). 适量的药物X (7). 等量的生理盐水 (8). 甲组比乙组VNUT蛋白含量少,胰岛素的分泌量偏高,血糖浓度偏低 【解析】 【分析】 1、血糖调节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是升血糖的激素。 2、血糖平衡的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分布在胰岛外围)提高血糖浓度,促进血糖来源;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分布在胰岛内)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血糖去路,减少血糖来源,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 3、分析题干信息:破坏“VNUT蛋白”能提高胰岛素效果,降低血糖值,如果某种药物X影响VNUT蛋白的合成,则会提高胰岛素的效果,进而降低血糖。 【详解】(1)正常人的血糖在0. 8〜1. 2 g/L范围内,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可以升高血糖,二者是血糖调节的主要激素。 (2)由于“VNUT蛋白”能提高胰岛素效果,降低血糖值,所以可以检测的指标有VNUT蛋白含量、胰岛素的浓度和血糖含量 (3)由于该药物作用是降低血糖,所以选择血糖含量偏高的小鼠,分成两组,甲组作为实验组注射药物X,乙组作为对照,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4)检测指标包括VNUT蛋白含量、胰岛素的浓度和血糖含量,由于甲组药物X将VNUT蛋白破坏,所以VNUT蛋白含量比乙组低,同时VNUT蛋白使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所以可以检测到胰岛素分裂比乙组高,血糖含量比乙组低。 【点睛】本题需要考生分析题干中VNUT蛋白的最终效果,从而推测药物X的作用,在结合血糖调节的基本知识进行解答。 9.建立生态农业和对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实现了自然、经济、社会持久而协调的发展。请回答下列问题: (1)建立生态农业,可以将秸秆作饲料喂牲畜,牲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作燃料,沼渣用来肥田。沼渣肥田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______功能。牲畜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_____(填“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或“第二营养级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 (2)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______。生态农业往往选择豆科植物和玉米、小麦等农作物进行轮作,主要目的是______。生态农业控制害虫数量时,往往通过喷施性引诱剂,干扰昆虫交尾,性引诱剂属于______信息,该实例说明______ 离不开信息传递。 (3)人类对受到严重破坏而退化的草原和森林生态系统进行恢复,主要利用的是______理论,在不同的阶段种植不同的植物,并采用生态工程的办法使其恢复到正常状态。 【答案】 (1). 物质循环 (2). 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3). 互利共生 (4). 使豆科植物中根瘤菌所固定的氮肥得到合理利用,减少对氮肥的施加 (5). 化学 (6). 生物种群的繁衍 (7). 群落演替 【解析】 【分析】 生物的种间关系:捕食、竞争、寄生和互利共生。 生产者同化量的去向: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生态系统的信息类型: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 【详解】(1))建立生态农业,可以将秸秆作饲料喂牲畜,牲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作燃料,沼渣用来肥田。沼渣肥田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功能,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再生。牲畜为第二营养级,其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2)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豆科植物和玉米、小麦等农作物进行轮作,这样可以使豆科植物中根瘤菌所固定的氮肥得到合理利用,减少对氮肥的施加。生态农业控制害虫数量时,往往通过喷施性引诱剂,干扰昆虫交尾,其中性引诱剂属于化学信息,该过程中化学信息影响了种群的繁衍,故体现了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3)人类对受到严重破坏而退化的草原和森林生态系统进行恢复,主要利用的是群落演替理论,在不同的阶段种植不同的植物,并采用生态工程的办法使其恢复到正常状态。 【点睛】易错点: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不属于自身的同化量。 10.致死基因的存在可影响后代性状分离比。现有两对等位基因均杂合的个体(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进行自交,其具有某种基因型的配子或后代致死,不考虑环境因素对表现型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自交后代分离比为1:2:3:6,则推测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自交后代分离比为1:3:3:5,则推测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如用B-b、D-d表示相关基因,且该个体的亲本均为纯合子,则其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某种雌雄异体生物中获得基因型分别为BbXDXd、BbXDY的雌雄个体,让其相互交配,后代分离比也是1:2:3:6。________(填“能”或“不能”)根据后代的分离比及与性别的关系,判断致死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请写出判断的依据(要求分别写出后代雌雄个体的分离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某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 (2). 同时含两种显性基因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 (3). BBdd和bbDD (4). 能 (5). 若后代雌性个体的分离比为2:1、雄性个体的分离比为2:2:1:1,则说明致死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后代雌性个体的分离比为3:1,雄性个体的分离比为3:3:1:1,则说明致死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解析】 【分析】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按照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b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AB:Ab:aB:ab=1:1:1: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A_B_:A_bb:aaB_:aabb=9:3:3:1。 【详解】(1)该题设2对基因来解决Aa、Bb,自交后代分离比为1:2:3:6,A_:aa=(2+6):(1+3)=2:1,B_:bb=(3+6):(1+2)=3:1,说明AA纯合致死,因此可能是某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 (2)若BbDd产生的BD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则配子组合为(1Bd:1bD:1bd)×(1BD:1Bd:1BD:1Bd),统计后代分离比为5:3:3:1,因此答案是同时含两种显性基因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 由于BD配子致死,F1代基因型只能是BbDd,亲代是纯合子,所以亲代的基因型是BBdd和bbDD。 (3)将BbXDXd和BbXDY的杂交结果,Bb和Bb杂交子代1BB:2Bb:1bb,XDXd和XDY杂交结果XDXD:XDXd:XDY:XdY=1:1:1:1,列表如下: 1XDXD 1XDXd 1XDY 1XdY 1BB 2Bb 1bb 根据(1)的分析出现1:2:3:6的结果,是由于某对显性基因纯合致死,如果BB致死(致死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若后代雌性个体的分离比为2:1、雄性个体的分离比为2:2:1:1,如果XDXD和XD Y致死(致死基因在X染色体上),则若后代雌性个体的分离比为3:1,雄性个体的分离比为3:3:1:1。 【点睛】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首先要求考生能够根据题干信息和F2表现型及比例判断出致死的基因,再结合题意进行分析。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11.漆树种子中的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脂溶性溶剂)可开发为食用油或转化为生物柴油。目前常用溶剂法萃取漆树种子油脂,其过程为:漆树种子→粉碎→加溶剂→水浴加热→溶剂不断回流提取→蒸发溶剂→收集油脂。回答下列问题: (1)漆树种子中的油脂通常可用________进行染色,染色结果是________。 (2)对漆树种子油脂进行萃取时,为不影响油脂品质和提取效果,应使用________(填“自然晾干”、“高温烘干”或“新鲜”)的漆树种子。粉碎漆树种子的目的____________。 (3)利用不同溶剂进行萃取时,对油脂的萃取得率和某些重要理化性质的影响不同,实验结果如下表。 萃取得率 酸值 过氧化值 丙酮 23. 72% 8. 26 9. 82 石油醚 26. 35% 7. 96 5. 73 乙醛 25. 30% 8. 12 5. 83 正己烷 26. 17% 7. 98 6. 13 混合溶剂 28. 73% 8. 31 7. 53 (注:萃取得率(%)=(M样品-M残渣)/M样品×100%;酸值高,说明油脂品质差;过氧化物是油脂变质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其含量常用过氧化值来表示。) 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作为萃取溶剂较为合理,理由是________。 (4)萃取过程中,影响萃取的因素除漆树种子和溶剂外,还有________ (写出两点即可)。萃取液的浓缩可直接使用__________装置。 【答案】 (1). 苏丹Ⅲ(或苏丹Ⅳ) (2). 橘黄色(或红色) (3). 自然晾干 (4). 便于和溶剂充分接触,提高萃取效率 (5). 石油醚 (6). 萃取得率最高,可得到较多的油脂,酸值和过氧化值最小,说明油脂品质较高 (7). 萃取温度(水浴温度)、萃取时间等 (8). 蒸馏 【解析】 【分析】 (1)脂肪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2)萃取法是将粉碎、干燥的植物原料用有机溶剂浸泡,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的方法。芳香油溶解于有机溶剂后,需要蒸发出有机溶剂。萃取的效果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同时还受到原料颗粒的大小、紧密程度、含水量、萃取的温度和时间等条件的影响。萃取液的浓缩可直接使用蒸馏装置。 【详解】(1) 漆树种子中的油脂通常可用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进行染色,染色结果是橘黄色(或红色)。 (2) 因为新鲜的种子含水量高,用于提取的有机溶剂会被水稀释,进而降低对油脂的提取效果,而高温烘干会改变油脂的结构,所以对漆树种子油脂进行萃取时,为不影响油脂品质和提取效果,应使用自然晾干的漆树种子。为了便于材料和溶剂充分接触,提高萃取效率,应粉碎漆树种子。 (3) 依据表格数据可知:与用其他有机溶剂作为萃取溶剂时相比,用石油醚作为萃取溶剂时,萃取得率最高,可得到较多的油脂,酸值和过氧化值最小,说明油脂品质较高,因此用石油醚作为萃取溶剂较为合理。 (4) 萃取过程中,影响萃取的因素除漆树种子和溶剂外,还有萃取温度(水浴温度)、萃取时间等。萃取液的浓缩可直接使用蒸馏装置。 【点睛】本题以用溶剂法萃取漆树种子油脂为载体考查与萃取相关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用萃取法提取植物芳香油的原理、过程及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并从表格数据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而结合题意作答。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2.医学研究发现,人体肝细胞中产生的抗凝血酶Ⅲ在抗凝血、防血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人员通过培育山羊乳腺生物反应器大量生产抗凝血酶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应从人的肝细胞中提取并分离mRNA,逆转录成单链DNA。根据已知的抗凝血酶Ⅲ基因的碱基序列设计特异性________,经PCR和电泳,可得到大量抗凝血酶Ⅲ基因,此过程所用原料为__________。 (2)重组后的人抗凝血酶Ⅲ基因表达载体由山羊β-酪蛋白基因启动子、抗凝血酶Ⅲ基因、标记基因和终止子组成,其中__________决定了人抗凝血酶Ⅲ基因只能在山羊乳腺细胞中特异性表达。 (3)山羊的ES细胞来自早期胚胎干细胞。在饲养层细胞上培养时,ES细胞具有________的特性。将重组人抗凝血酶Ⅲ基因表达载体包埋在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脂质体内并转染ES细胞时,目的基因表达载体进入ES细胞的方式为__________。 (4)对山羊进行同期发情和超数排卵处理,得到代孕母羊和多个卵母细胞,当卵母细胞培养至_______________时,可去核并移入上述ES细胞的细胞核,完成核移植。为选择雌性胚胎,可在囊胚时取___________细胞做DNA分析用以鉴定性别。检测羊奶中是否含有抗凝血酶Ⅲ的方法是_________。 【答案】 (1). 引物 (2). 4种脱氧核苷酸 (3). 山羊β-酪蛋白基因启动子 (4). 只分裂不分化 (5). 胞吞 (6). MⅡ中期 (7). 滋养层 (8). 抗原-抗体杂交 【解析】 【分析】 (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PCR技术是一种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断的核酸合成技术;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两种)。 (2)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 (3)哺乳动物的胚胎干细胞简称ES或EK细胞,是由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在饲养层上或在添加抑制因子的培养液中,能够维持只分裂不分化的状态。 (4)减Ⅱ中期的卵母细胞具备受精能力,细胞质中合成的与分裂、分化有关的物质能刺激融合后的重组细胞进行分裂分化,进而形成重组胚胎,因此核移植时常选用MⅡ中期的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 (5)囊胚时期的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内细胞团细胞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可利用囊胚的滋养层细胞进行性别鉴定。 【详解】(1) 依题意可知:抗凝血酶Ⅲ基因属于目的基因,合成目的基因的原料是4种脱氧核苷酸,因此利用PCR技术扩增抗凝血酶Ⅲ基因时,需要根据已知的抗凝血酶Ⅲ基因的碱基序列来设计特异性引物,所用原料为4种脱氧核苷酸。 (2) 启动子能够启动基因的转录,重组人抗凝血酶Ⅲ基因表达载体中的山羊β-酪蛋白基因启动子决定了人抗凝血酶Ⅲ基因只能在山羊乳腺细胞中特异性表达。 (3)在饲养层细胞上培养时,ES细胞具有只分裂不分化的特性。将重组人抗凝血酶Ⅲ 基因表达载体包埋在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脂质体内并转染ES细胞时,脂质体类似于囊泡,因此目的基因表达载体进入ES细胞的方式为胞吞。 (4) 卵母细胞需要培养至MⅡ中期时才具备受精的能力,因此将培养至该时期的卵母细胞可去核并移入上述ES细胞的细胞核,完成核移植。囊胚时期的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内细胞团细胞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可见,为选择雌性胚胎,可在囊胚时取滋养层细胞做 DNA(基因)分析用以鉴定性别。抗凝血酶Ⅲ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检测羊奶中是否含有抗凝血酶Ⅲ的方法是抗原-抗体杂交。 【点睛】本题结合山羊乳腺生物反应器,考查了基因工程、核移植、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解答此题需识记并理解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及过程、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与作用、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的方法、胚胎干细胞的内涵及应用、核移植过程与胚胎移植等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对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