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9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浙江专版)2020学年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四)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二)浙科版必修3
课时跟踪检测(四)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二) 一、基本要求专练 1.【加试题】一个病人可以理解语言,但不能正确表达思想,他的大脑皮层可能的受损部位是( ) A.中央前回 B.中央后回 C.白洛嘉区 D.韦尼克区 解析:选C 中央前回主要控制躯体运动,中央后回主要控制感觉;白洛嘉区主要控制语言表达,韦尼克区主要控制理解。 2.【加试题】刺激一个人的中央前回的顶部,可以会引起( ) A.同侧下肢运动 B.对侧下肢运动 C.同侧下肢麻木 D.对侧下肢麻木 解析:选B 中央前回主要控制躯体运动,而且控制对侧的躯体运动。 3.人在36 ℃下工作,主要的散热方式是( ) A.传导 B.对流 C.出汗 D.辐射 解析:选C 当环境温度达35 ℃以上时,人体只能通过出汗的方式散热。 4.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恒温动物的体温是恒定不变的 B.体温增高都是由于细胞代谢产热增加引起的 C.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兴奋后,兴奋传入下丘脑就会产生冷觉 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同时还对某些腺体活动具有调节功能 解析:选D 体温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体温升高可能是细胞代谢产热增加或身体散热减少引起的;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下丘脑是内脏活动调节的较高级中枢,同时,还控制其他一些内分泌腺。 5.右图表示某人在休息及运动时血液流经四种器官的速率。根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休息及运动时,脑的血流量基本不变 B.运动时人体血量增加 C.饭后立即运动,消化器官血流量减少,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D.运动时骨骼肌产热量增加,皮肤血管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热 解析:选B 由题意可知休息及运动时,脑的血流量基本不变。图中显示的是血液流经器官的速率,据此不能判断血液总量的多少。运动时骨骼肌产热量增加,皮肤血管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热。 7 6.【加试题】下列有关大脑皮层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言语中枢在左右大脑半球对称分布 B.中央后回是躯体的运动中枢 C.中央前回是躯体的感觉中枢 D.电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会引发特定的反应或感觉 解析:选D 人脑与语言有关的韦尼克区、白洛嘉区都位于左半球;中央后回是躯体的感觉中枢;中央前回是躯体的运动中枢;大脑皮层是躯体的感觉、运动中枢,电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会引发特定的反应或感觉。 7.小白鼠是恒温动物,当环境温度明显降低时,其体温仍能保持相对恒定。为了探究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制定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材料用具:略 ①取两只性别与年龄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 ②用一定的方法破坏小白鼠甲的下丘脑,小白鼠乙不做处理作为对照; ③把小白鼠甲置于10 ℃环境中,小白鼠乙置于30 ℃环境中作为对照,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 h,每隔4 h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预期结果与结论: ①若小白鼠甲的体温发生明显改变,小白鼠乙的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成立; ②若甲、乙两只小白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不成立。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有些不妥之处,请提出4条改进意见: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同学认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可在同一只小白鼠身上进行,你是否赞同这个观点?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假设成立,下丘脑是其调节体温的中枢,下面给出了四个坐标曲线图,表示小白鼠的代谢状况与环境温度的关系(其中横轴表示环境温度,纵轴表示小白鼠的耗氧量或酶的反应速率)。则符合小白鼠甲生理状况的是________;符合小白鼠乙生理状况的是________。 7 解析:(1)实验设计中要遵循平行重复原则、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等。(2)本题也可作自身对照,先做不破坏下丘脑的实验,再做破坏下丘脑后的实验进行自身前后对照得出结论。(3)小白鼠是恒温动物,由于下丘脑的调节,正常小白鼠乙体内温度不会随外界温度的改变而变化,因此酶促反应速率不会随温度的改变而变化;当破坏小白鼠甲的下丘脑时,失去下丘脑的调节作用,耗氧量和酶促反应速率会随温度的改变而变化。 答案:(1)a.应增加两组小白鼠的数量,避免因偶然因素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甚至实验失败 b.甲、乙两组小白鼠的健康和生理状况应该一致 c.实验前应先测定甲、乙两组小白鼠的体温 d.甲、乙两组小白鼠应置于相同的较低温度(比如10 ℃)环境中 (2)赞同,先做不破坏下丘脑的实验,再做破坏下丘脑后的实验进行自身前后对照 (3)BD AC 二、发展要求专练 8.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中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该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①中内容物以被动转运的方式释放至②中 C.兴奋传递时,②处的组织液含有特异性受体 D.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正电荷 解析:选A 题图所示为一突触,在此处电信号将转换成化学信号(递质),然后再转换成电信号。在该过程中,化学递质的释放(胞吐)与膜电位(离子的出入)的变化,需要细胞代谢为其提供能量。 9.神经冲动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 ) 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 B.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 C.ATP的合成和水解 D.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识别和结合 解析:选D 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通过细胞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化学递质到突触间隙,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激活突触后膜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神经冲动的产生,这个过程消耗能量,自然发生ATP的合成与水解。注意受体在突触后膜上,不在突触前膜。 10.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化学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 ) 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化学递质的合成 7 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D.抑制了突触前膜化学递质的释放 解析:选B 神经元之间神经冲动的传递是由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经过药物处理后,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突触间隙中化学递质的量与处理前未发生变化,因此该药物处理只能是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11.下图为突触的结构示意图,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示结构包括3个神经元,1个突触 B.如果刺激甲,丙会兴奋,则兴奋处外表面呈负电位 C.突触后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脂质 D.若ab=bd,电刺激c点,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两次 解析:选B 图中有3个神经元,2个突触;如果刺激甲,会引起丙的兴奋,则兴奋处外表面呈负电位;突触后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电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到乙,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一次。 12.如图表示人体神经元的结构。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发生反射时,神经冲动在Ⅱ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 B.神经冲动传到Ⅲ部位时,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 C.只有兴奋时,Ⅲ才能合成化学递质 D.突触一般不含有Ⅰ部位的结构 解析:选B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但是在反射弧上,由于突触的存在,神经冲动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从感受器传到效应器。神经冲动传到Ⅲ部位时,引起化学递质的释放,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Ⅲ处合成的化学递质有兴奋型和抑制型。突触有轴突—胞体型和轴突—树突型两种类型。 13.下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丙可与感受器相连,图中共有3个完整的突触 7 B.若在f点施加一强刺激,则f点的膜电位变为外正内负,并在b点可测到电位变化 C.对该反射弧来说,大脑皮层对其活动不会产生影响 D.若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f点不会测到电位变化,而下一神经元的兴奋将会加强 解析:选A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即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或轴突,由于题干中给出了“”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故此图中反射弧兴奋的传导方向应该有三条途径:①abcg,②aedg,③hfedg。通过传导的三条途径可知,甲与丙可与感受器相连,图中有3个完整的突触;若在f点施加一强刺激,f点的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而非外正内负,而且b点不能测到电位变化;大多数反射弧的活动均受大脑皮层的控制,有的反射弧不受大脑皮层控制(如蛙的搔扒反射),题中并未明确此反射弧所完成的反射名称,故无法断定其活动是否受大脑皮层的影响;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兴奋可以传到f点。 14.下图Ⅰ、Ⅱ、Ⅲ表示神经调节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图Ⅰ中a为神经末梢,与图Ⅱ中c及图Ⅲ中g为同种结构 B.图Ⅰ中a为神经末梢,与图Ⅱ中d及图Ⅲ中g为同种结构 C.图Ⅰ中b为突触后膜,只能是图Ⅲ中e结构 D.兴奋在图Ⅰ、Ⅱ、Ⅲ中的传递方向分别为a→b、d→c、e→g 解析:选A 图Ⅰ中a为神经末梢,b为突触后膜,突触后膜既可以是树突,也可以是胞体膜或轴突;图Ⅱ中d为突触后膜(或下一神经元胞体或树突或轴突),兴奋在Ⅰ、Ⅱ、Ⅲ中的传递方向为Ⅰ:a→b,Ⅱ:c→d,Ⅲ:e→g或g→e。 15.肌肉受到刺激会产生收缩,肌肉受刺激前后肌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一样。现取两个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将左侧标本的神经搭在右侧标本的肌肉上,此时神经纤维与肌肉细胞相连接(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如图所示。图中②④指的是神经纤维与肌细胞之间的接头,此接头与突触结构类似。刺激①可引起右肌肉收缩,左肌肉也随之收缩。请回答: (1)①②③④中能进行兴奋传递的是________(填写标号);能进行兴奋传导的是________(填写标号)。 7 (2)右肌肉兴奋时,其细胞膜内外形成的___________电流会对③的神经纤维产生___________作用,从而引起③的神经纤维兴奋。 (3)直接刺激③会引起收缩的肌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兴奋传递是指兴奋在神经肌肉之间或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是依靠释放化学物质(如乙酰胆碱)来进行的(由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是单向传递的;而兴奋传导是在同一细胞(或神经纤维)内依靠局部电流的作用进行的(电信号→电信号),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所以,刺激神经纤维③,兴奋会分别传导到左、右肌肉使之收缩。 答案:(1)②④ ①③ (2)局部 刺激 (3)左肌肉和右肌肉 16.神经突触后膜的小电位可叠加,达到一定阈值后会引发动作电位。某研究小组为验证此现象,进行了以下四组实验(如图)。 (说明:实验条件适宜,实验过程中材料保持正常活性;每次刺激强度适宜且相同) ①给A连续两个刺激(间隔稍长); ②给A连续两个刺激(间隔很短); ③给B一个刺激,(间隔稍长)再同时给A、B一个刺激; ④给A、B交替连续多个刺激(间隔很短)。 记录每组实验中的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只有④产生动作电位。 请回答: (1)实验预测:参照①②将③④的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画在以下坐标系中。 (2)实验分析:②中突触后膜小电位________(填“能”或“不能”)传播,小电位叠加是因为突触前膜释放的________累加作用于突触后膜,主要引起________离子通道开放增多,导致电位变化增大。 (3)若刺激神经元的C处,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A、B上测到电位变化。 7 解析:(1)根据①②可以推知,给B一个刺激,电位会有小的波动,(间隔稍长)再同时给A、B一个刺激时,电位会有与给A连续两个刺激大致相当的变化。给A、B交替连续多个刺激(间隔很短),会出现小电位叠加,达到一定阈值后会引发动作电位,所以曲线图如答案所示。(2)由于②中突触后膜没有产生兴奋,所以②中突触后膜小电位不能传播。产生动作电位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化学递质累加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钠离子大量内流。(3)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突触前膜经突触间隙传向突触后膜,据图分析,A、B神经元是突触前神经元,C是突触后神经元,所以刺激神经元的C处不能在A、B上测到电位变化。 答案:(1) (2)不能 乙酰胆碱/(化学)递质 钠/Na (3)不能 7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