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8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 2016-2017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 2016-2017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 ―、选择题 1.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B.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 C.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 D.高等动物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2.人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 A.Na+,、Cl- B.K+、Cl- C.Fe2+、Cl- D. Ca2+、Cl- 3.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⑥ 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的体液增加 C.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标号② D.图中①和③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 4.下列关于内环境理化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剧烈运动后,人体内会产生大量乳酸,使血浆 pH 显著下降 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 C.冬季人体内酶的活性降低,因为冬季气温偏低 D.一般来说,溶液浓度高低与渗透压大小呈负相关 5.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02、C02、血红蛋白、H+ B.呼吸酶、载体蛋白、激素、H20 C.纤维蛋白原、Ca2+、泪液 D.Na+、HPO4 2+、葡萄糖、氨基酸 6.下图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则①〜⑤代表的依次是 A.细胞内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细胞内液 D.细胞内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外液 7.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浆 pH 通常为 7.35〜7.45,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①H2C03/NaHC03、NaH2PO4 /Na2HP04 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浆酸碱度起缓冲作用 ②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 CO2 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 ④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浆 pH 的相对稳定 ⑤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浆 pH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①②③④ D.只有①②③⑤ 8.下列有关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产生与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刺激后的神经经纤维膜上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 B.神经纤维膜对 Na+通透性的降低会导致动作电位变小 C.各条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彼此影响,并随传导距离延长而变小 D.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 K+内流形成的 9.“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 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 A.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 B.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 C.不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 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 10.血液中 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不能传播到肌纤维内部 B.传出神经元兴奋时膜对 K+的通透性增大 C.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逐渐减弱 D.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的绝对值增大 11.如图表示离体神经纤维上的生物电现象,关于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A.甲、内两处表示未兴奋区域,乙处表示兴奋区域 B.膜外电流的方向为甲→乙,丙→乙 C.乙处产生的兴奋,能刺激甲、丙两处产生兴奋 D.甲处膜外只存在阳离子,乙处膜外只存在阴离子 12.完成呼吸、排尿、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 A.脊髓、大脑、小脑 B.脑干、脊髓、大脑 C.大脑、脊髓、大脑 D.脊髓、脊髓、脑干 13.如果某人的大脑皮层言语区受损时,导致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意思,但仍能写字、看懂文字和听懂别 人的谈话,则可能是下图的哪个区受损 A.W 区 B.V 区 C.S 区 D.H 区 14.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 B.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C.①中内容物使 b 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正电位 D.在 b 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15.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 a 点,以下分析 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B.电流计①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 C.电流计②指针只能发生一次偏转 D.a 点受刺激时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16.止痛药(如“杜冷丁”)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 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试推测止痛药的作用机制是 A.可以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B.可以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 C.抑制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 D.抑制突触小体中神经递质的合成 17.下列不属于激素调节特点的是 A.微量和高效 B.通过体液运输 C.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D.激素直接参与细胞结构组成 l8.取正常小鼠,每天饲喂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3 周后,该小鼠 A.新陈代谢增强,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 B.新陈代谢增强,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 C.新陈代谢减弱,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 D.新陈代谢减弱,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 19.下列关于酶及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酶、激素的调节下,生物体才能进行正常代谢 B.生物体中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定能产生酶 C.激素一般作用于其他细胞,酶不全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D.酶与激素的作用特点都是微量、高效、促进 20.下面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A、B、C 表示激素。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血糖升高能直接刺激胰岛通过主动运输分泌相应激素 B.图中甲表示胰岛 B 细胞,乙为胰岛 A 细胞 C.结构①通过传出神经,直接影响 B 的分泌 D.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 21.当一个人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会导致 A.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B.垂体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增强 22.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根据图示过程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机体主要依靠 D、E 和 F 散热 B.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可通过 B→C→G 完成调节 C.D 途径主要是依靠骨骼肌的细胞呼吸完成的 D.人体体温调节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23.下列有关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叙述,平正确的是 A.神经系统可以通过下丘脑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B.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C.血液中较低浓度的 CO2 可以使呼吸中枢兴奋,使呼吸加深加快 D.下丘脑既属于神经系统,也属于内分泌系统 24.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 B.体液中的溶菌酶杀灭病菌属于特异性免疫 C.非特异性免疫能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 D.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25.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的一种抗原。接种该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该抗体 A.由 T 淋巴细胞产生 B.可与多种抗原结合 C.可裂解乙肝病毒 D.可被蛋白酶水解 26.下图是某种特异性免疫的大致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细胞②④⑦分别是 T 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 B.二次免疫反应特点主要与图中的细胞④增殖分化有关 C.如果图中的细胞②全部失去,则该图表示的免疫方式全部丧失 D.图中细胞②和细咆⑦可以识别抗原 27.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 T 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B.效应 T 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C.T 细胞和 B 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 D.T 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 B 细胞增殖 28.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症状,严重者发生休克,以下有关叙述,正 确的是 A.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 B.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C.机体初次接触青霉素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 29.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um 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 目前 PM2.5 已经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有关 PM2.5 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PM2.5 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 B.PM2.5 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 C.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 30.如下图所示,a、b、c 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 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 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 d 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 B.a 直立生长,b、c 向光弯曲生长 C.图 d 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 D.a、b 向光弯曲生长,c 背光弯曲生长 31.下图表示某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生理效应,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将一盆栽植物水平放置,植物根和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都高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 B.给植物单侧光照,茎的向光侧与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可分别与图中的 c、g 点浓度对应 C.植物表现顶端优势时,顶芽和邻近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可分别与图中 b、f 点浓度对应 D.浓度为 10-7 mol/L 的生长素溶液抑制根和芽的生长,促进茎的生长 32.下列关于植物茎的负向重力性和根的向重力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根部“3→4”的运输不需要消耗 ATP B.生长素对 2 处和 6 处的作用相同 C.两种现象说明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高于茎 D.两种现象均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33.下列关于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其对生长的促进作用增强 B.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往往不同 C.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促进根的生长 D.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敏感 34.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 接关系的是 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植株开花结实。(据《农桑辑要》) B.肥田之沃,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据《齐民要术》) 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据《广志》) D.前摘未熟红杮,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据《格物粗谈》) 35.如图所示,甲图表示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的照射,乙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如 果甲图中 b 处的生长素浓度为 m,设 a 处的生长素浓度为 X,则 A.m<X<n B.X=i C.n<X<i D.X>i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解答题(4 题 共 40 分) 36.下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a表示 系统,b表示 系统,c表示 系统,参与内环境维持的还有图中的 系 统。d 表示 ,图中的虚线框表示 。 (2)CO2 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 。 (3)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 pH ,但乳酸可 以与血液中的 发生反应,使血液的 pH 维持相对稳定。 (4)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血浆、组织液、成熟红细胞内液间 O2、CO2 扩散的模型(①在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 示 O2,用虚线箭头表示 CO2。②不考虑 CO2 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 37.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树突状细胞(DC 细胞),能参与人体的免疫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每 空 2 分) (1)DC 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结构,能与 T 细胞有识别作用的受体相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 S2)从而激发 T 细胞岀现免疫效应,此过程体现细胞膜的 功能。 (2)T 细胞发生免疫效应时,它产生的 可刺激 B 细胞增殖分化;效应 T 细胞也能直接作用 于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发生 免疫。 (3)由图知,DC 细胞在特异性免疫调节中的具体功能是 。 (4)免疫调节不仅积极应对外来抗原的入侵,同时也随时应对体内的异常细跑,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 功能。 38.甲图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 的生长状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请回答:(除标记的空外 每空 1 分) (1)由甲图可知,对于不同的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 ;对于同一器官来说, 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的关系是 。 (2)乙图中 a 侧生长素浓度大于 mol/L,b 侧生长素对根生长的效应是 。 (3)为验证在单侧光照下,丙图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 A 段而不是 B 段,某同学设 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助其完成下列有关实验过程: I.实验材料及用具:燕麦胚芽鞘、一侧开孔的硬纸盒、薄云母片、光源等。 Ⅱ.下图表示的是该实验过程。 Ⅲ.实验结果及解释 ①装置内胚芽鞘 生长,则表明: (2 分)。 ②③装置内胚芽鞘 生长,表明: (2 分)。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 2016-2017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5 CADBD 6-10 BCBAD 11-15 DBCBA 16-20 ADBCA 21-25 DACBD 26-30 BDBCA 31-35 DCBBA 二.简答题 36.答案(每空 1 分) (1)呼吸 消化 泌尿 循环 组织液 内环境(或细胞外液) (2)组织细胞内的 C02 浓度高于组织液 (3)降低 NaHC03 (4)如图: 37.答案(每空 2 分) (1)信息交流 (2)淋巴因子 细胞 (3)吞噬、处理并传递抗原 (4)防卫、监控、清除 38.答案(每空 1 分 第(3)题第 2、4 空每空 2 分) (1)不同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超过这—范围则抑制生 (2)10-8 促进 (3)直立 胚芽鞘的 B 段没有发生生长素的横问运输 弯向光源 胚芽鞘 A 段发生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