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8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高三(上)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2020-2021学年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高三(上)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关于细胞中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只分布于细胞质中,核酸只分布于细胞核中 B.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 C.蛋白质和核酸都是遗传物质 D.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2. 下列是关于胰岛B细胞内某些物质及其运输途径的叙述,其中不存在的过程是( ) A.胰岛素: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外 B.CO2:线粒体基质→细胞质基质→细胞膜→细胞外 C.DNA聚合酶:核糖体→细胞质基质→细胞核 D.RNA聚合酶:核糖体→细胞质基质→细胞核 3. 下列关于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 B.若酵母菌消耗的O2量少于产生的CO2量,则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C.检测酵母菌的呼吸产物﹣﹣CO2,可以用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溶液 D.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CO2,但产生CO2的场所不同 4. 人体内的某个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着丝点分裂后,该细胞含有46个核DNA分子 B.着丝点分裂后,该细胞含有92条染色体 C.着丝点分裂后,该细胞可能含有4个染色体组 D.着丝点分裂后,该细胞的细胞质会均等分裂 5. 如图表示细胞内某生理过程,甲、乙、丙代表三条核苷酸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过程所需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 B.在真核细胞中,该过程仅发生在细胞核内 C.该过程所需的酶是DNA聚合酶 D.该过程的模板是DNA的两条链 6. 调查小组在调查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过程中发现,该病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且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只来自母亲,也只传给女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遗传病在男性群体中的发病率低于在女性群体中的 B.女性致病基因携带者生育的儿子患该遗传病的概率是14 C.不能通过基因诊断的方法检测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 D.该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7. 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个体 B.自然选择可以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从而导致生物进化 C.在自然状态下能交配并产生后代的两个个体一定是同一个物种 D.通过长期的地理隔离产生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唯一方式 8. 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大气中的CO2库 B.图中的a是生态系统的基石,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和能量 C.图中d的粪便中的能量是由c同化的 D.伴随着碳循环的进行,能量也是循环流动的 9. 某地建设完成的千亩菏花湿地,千亩水稻高产示范田,百亩稻蟹共养区,构成了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荷花湿地中的动植物种类多样,但是遭到重度污染面被破坏后较难恢复原状 B.在水稻示范田水稻种植期间通过除草,除虫可以合理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 C.稻蟹共养的生产模式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沿食物链的传递效率 D.若让湿地自然演替,该地的物种丰富度可能逐渐升高、优势物种可能发生变化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10. 下列生产活动或自然现象中,与生长素的作用关系不密切的是( ) A.扦插枝条时保留芽,易于生根成活 B.摘除棉花的顶芽,使其多开花多结果 C.移栽树苗时去掉部分叶,提高移栽成活率 D.倒伏的玉米苗,茎背地生长以更好地接受光照 11. 尿素分解菌可将土壤中的尿素分解成CO2和NH3供植物利用。下列关于土壤中尿素分解菌的分离和计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尿素分解菌能分解尿素是因为能合成脲酶 B.培养尿素分解菌时,培养基的pH要调至中性或微碱性 C.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后,培养基上会出现单个的尿素分解菌 D.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统计的细菌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多 12. 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外壳中的S蛋白具有很强的抗原性,可利用其制备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设计如图,其中序号表示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②只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就能进行 B.过程③构建基因组文库时,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C.过程④是否获得S蛋白,可用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检测 D.筛选得到的细胞Y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抗S蛋白的抗体 13. 在实验室内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制作小鼠胚胎模型,探究人类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下图表示制作小鼠癌症模型的流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ES细胞可以分化成为小鼠体内的任何一种组织细胞 B.将外源致癌基因导入ES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法 C.在饲养层细胞上培养的ES细胞能维持不分化的状态 D.可将早期胚胎培养至原肠胚期,再移植入代孕小鼠体内 14.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冬季进入室外寒冷环境后,人体的散热量与产热量相等 B.一次性摄入较多的高盐食物,人体的排尿量会减少 C.若机体流失较多的HCO3﹣,会影响细胞外液的pH的稳定 D.人体肝脏组织细胞内液的CO2O2的值小于组织液的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氮素作为果树生长发育最重要的矿质元素之一,国内某团队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对果树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不同氮素水平/ (kg•hm﹣2) 叶片全氮 含量/% 色素含量/ (mg•g﹣1) 气孔导度/ (mol•m﹣2•s﹣1) 净光合速率/ (umol•m﹣2•s﹣1) 0 2.22 2.50 0.11 11.45 150 2.66 2.92 0.15 15.10 300 2.78 3.00 0.18 16.06 600 2.83 3.03 0.19 16.45 A.氮是叶肉细胞中蛋白质、DNA和叶绿素等物质的组成元素 B.若氮素水平不断升高,则该植物净光合速率持续增大 C.氮素水平从300到600kg•hm﹣2时,植物净光合速率变化不大只是由于气孔导度的限制 D.若要测定该果树叶片O2的产生量,则还需在黑暗条件下测定叶片O2的吸收量 三阴乳腺癌(TNBC)是指没有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一类乳腺癌亚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与正常细胞相比,TNBC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会发生显著变化 B.ER.PR.HER2都是由核糖体合成的糖蛋白 C.TNBC细胞容易分散转移是由于乳腺细胞之间的黏着性较低 D.TNBC细胞内的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突变导致其能无限增殖 某自花传粉植物(2n)的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B基因为修饰基因,能淡化花的颜色,花色与基因组成的关系如下表。两株纯合的白花植株杂交,得到的F1均开粉花,F1自交得F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花色 红色 粉色 白色 基因组成 A_bb A_Bb aa_、_BB A.该植物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5种,其中杂合子只有2种 B.F1粉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F2白花植株所占比例为716 C.若让F2粉花植株自然繁殖,子代白花植株所占比例为13 D.若F1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粉色:白色=1:1:2 如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发生的某些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细胞也属于淋巴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B.图中所示的免疫过程既有细胞免疫也有体液免疫 C.第二次接触相同的抗原后,c细胞可以增殖分化成b细胞和d细胞 D.b细胞是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 某动物幼体均为雌性,存在性反转现象。如图表示该种动物在自然状态下性反转相关的生理机制,如表为相关研究结果记录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褪黑激素(n•L﹣1) 幼体数 中间型数 雄性数 对照组(正常饲喂) 174.3 18 14 4 实验组(饥饿处理) 253.6 18 7 11 A.下丘脑分泌的激素A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B.该种动物性反转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C.该动物的性别取决于促黄体素和卵泡刺激素含量的变化 D.饥饿处理能提高褪黑激素的水平,从而促进动物雄性反转 “飞蝗蔽天,禾草皆光”。如图表示几种蝗虫分别单独在某时期对同一草场的牧草产量的影响。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相同时,对牧草危害最大的是亚洲小车蝗 B.若4种蝗虫同时存在于该草场,它们之间的种间关系都是竞争 C.当狭翅雏蝗虫的种群密度小于5只•m﹣2时,牧草产量增加 D.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宽须蚊蝗若虫(跳蝻)的种群密度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 为了探究光合作用发生的条件,某小组将蓝色的BTB溶液倒入试管A和大烧杯中,用吸管向大烧杯中吹气,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再将大烧杯中的BTB溶液倒入B、C、D试管中,在C、D试管中各放入小球藻后将4个试管口密封,用锡箔纸严密包裹试管D.将4支试管置于光照条件下,观察BTB溶液的颜色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注: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对光不敏感,在酸性环境下呈黄色,在中性条件下呈绿色,在碱性条件下呈蓝色) (1)光照后,B、C、D试管中,BTB溶液出现蓝色的是________,出现黄色的是________。 (2)根据你所预测的实验结果可知,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设置试管A、B的目的是________。 (3)某同学取C试管中的叶片喷碘蒸气后会发现叶片变蓝,由此能否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并说明理由:________。 体温调节的调定点假说认为,视前区一下丘脑(PO/AH)的热敏神经元与冷敏神经元起着调定点的作用。当流经PO/AH的血液温度超过37℃时,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引起机体散热加快,产热减少;当流经PO/AH的血液温度低于37℃时,则相反。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机体散热的主要途径有________。 (2)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乙酰胆碱(Ach)等神经递质能参与体温调节。Ach作用于下丘脑后,最终引起________等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代谢速率加快。 (3)受病原体感染后,机体产生的IL﹣1β、TNF等内源性致热物质会引起机体发热。这些物质可能在PO/AH区增加了________的放电频率,机体________,从而使体温升高。 生态小组研究了某人工草地群落物种丰富度对杂草入侵的影响,人工草地的物种丰富度和入侵杂草物种数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的是________,杂草入侵会改变人工草地的物种丰富度,从演替的类型分析,该演替属于________调查草地上某双子叶杂草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2)随着杂草入侵,人工草地生态系统的干物质量会减少,其中减少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分析图可知,物种丰富度增大能一定程度地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杂草的入侵。 (3)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更能抵抗杂草的入侵,其原因有________和________。 金鱼是由野生鲫鱼演化而来的,二者不存在生殖隔离。金鱼的正常眼(A)对龙眼(a)为显性,单尾鳍和双尾鳍受等位基因B和b的控制,但显隐性未知。请回答下列问题: (1)龙眼金鱼和正常眼鲫鱼杂交,F1全部表现为正常眼,F1自由交配,得到F2中正常眼和龙眼的比例=15:1。 ①上述结果说明在鲫鱼体内存在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抑制基因,能抑制________(填“正常眼”或“龙眼”)基因的表达。 ②F2群体的数量足够多,若除去F2中的龙眼个体,则剩余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是________。 (2)为了研究A/a、B/b这两对基因能否自由组合,用龙眼双尾鳍金鱼与正常眼单尾鳍金鱼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龙眼单尾鳍:正常眼单尾鳍:龙眼双尾鳍:正常眼双尾鳍=1:1:1:1.若实验结果能说明两对基因能自由组合则需要具备另一条件,即双尾鳍是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反之则不能说明两对基因能自由组合,原因是________。 PGD是指胚胎植入子宫之前进行的遗传学诊断,只能检测少数几条染色体是否异常;PGS是指在胚胎植入前,对胚胎进行全基因组筛查。全球首批经全基因组测序的PGD/PGS试管婴儿已于2013年在中国长沙诞生。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设计试管婴儿时为了提高受孕率,用促性腺激素处理母体的目的是________,经________和________获得胚胎。 (2)胚胎发育的________(填“卵裂”或“囊胚”或“原肠胚”)期在透明带内进行,这一时期的胚胎细胞________,因而胚胎的总体积不变但组成胚胎的细胞数目增多。 (3)有时需要对胚胎的性别进行鉴定。目前最有效、最准确的方法是SRY﹣PCR法,操作的基本程序是:从被测囊胚的滋养层细胞中提取DNA→用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即SRY基因)的一段核苷酸序列作________,以________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用SRY特异性探针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若出现阳性反应,则对应的胚胎为男性。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学年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高三(上)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答案】 B 【考点】 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 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 【解析】 1、核酸的功能: (1)细胞内携带遗传物质的物质。 (2)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蛋白质的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即结构蛋白,如羽毛、头发、蛛丝、肌动蛋白; ②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 ③传递信息,即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④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抗体); ⑤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解答】 A、蛋白质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核酸分为DNA和RNA两种,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A错误; B、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B正确; C、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C错误; D、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D错误。 2. 【答案】 C 【考点】 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解析】 1、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2、有氧呼吸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H],发生在细胞中基质中;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H],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H]与氧气反应形成水,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3、转录过程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合成RNA。 【解答】 A、胰岛素是分泌蛋白,在核糖体合成后,先后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加工,最后排到细胞外,A正确; B、CO2是自由扩散的方式,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CO2,产生是线粒体基质,经细胞质基质自由扩散到细胞外,B正确; C、胰岛B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进行DNA的复制,不需要DNA聚合酶,C错误; D、RNA聚合酶在核糖体合成后,经细胞质基质到细胞核中,催化转录过程,D正确。 3. 【答案】 D 【考点】 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解析】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无氧呼吸 细胞质基质 条件 O2和酶 酶 产物 CO2和H2O C2H5OH和CO2或乳酸 能量 大量能量 少量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联系 第一阶段的场所及转变过程相同 【解答】 A、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中,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酒精中,A错误; B、若酵母菌消耗的O2量少于产生的CO2量,说明正在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但不一定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B错误; C、检测酵母菌的呼吸产物﹣﹣酒精,可以用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溶液,C错误; D、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CO2,但产生CO2的场所不同,前者是线粒体基质,后者是细胞质基质,D正确。 4. 【答案】 C 【考点】 细胞的减数分裂 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解析】 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3、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者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解答】 A、着丝点分裂后,该细胞含有46个或92个核DNA分子,A错误; B、着丝点分裂后,该细胞含有46条或92条染色体,B错误; C、着丝点分裂后,该细胞可能含有4个染色体组,也可能含有2个染色体组,C正确; D、着丝点分裂后,该细胞的细胞质会均等分裂,也可能会不均等分裂(次级卵母细胞),D错误。 5. 【答案】 A 【考点】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解析】 分析图示,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转录过程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合成RNA.图中甲表示DNA的模板链、乙表示DNA的非模板链、丙表示RNA。 【解答】 A、该过程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所需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A正确; B、在真核细胞中,该过程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其次是线粒体、叶绿体,B错误; C、该过程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所需的酶是RNA聚合酶,C错误; D、该过程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模板是DNA的一条链,D错误。 6. 【答案】 D 【考点】 伴性遗传 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解析】 分析题干:该病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且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只来自母亲,也只传给女儿,说明该病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解答】 A、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之一就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故该遗传病在男性群体中的发病率高于在女性群体中的,A错误; B、女性致病基因携带者生育的儿子患该遗传病的概率是12,B错误; C、可以通过基因诊断的方法检测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C错误; D、由于该病的致病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故该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正确。 7. 【答案】 B 【考点】 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解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 解: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A错误。 B.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的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B正确。 C.在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并产下可育后代的生物称为同一物种。如马和驴能交配并产生骡子,骡子不育,马和驴属于两个物种,C错误。 D.通过长期的地理隔离产生生殖隔离不是物种形成的唯一方式,如多倍体育种可以产生新物种,D错误。 故选:B。 8. 【答案】 D 【考点】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图,首先根据双向箭头可判断出f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a是生产者;其次判断分解者,分解者除了一个箭头指向无机环境外,其他箭头都指进来,因此b为分解者;其余均为消费者,即c、d和e均为消费者。 【解答】 A、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大气中的CO2库,A正确; B、图中的a是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和能量;b是分解者,c、d、e是消费者,它们都属于异养生物,B正确; C、d为次级消费者,d的粪便中的能量是由上一个营养级的c同化的,C正确; D、物质可以循环利用,但能量不能循环流动,D错误。 9. 【答案】 C 【考点】 群落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以分为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一般组分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就较低。 【解答】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A、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多样,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强,但是遭到重度破坏后恢复力稳定性较弱,A正确; B、水稻田中的杂草和水稻是竞争关系,害虫和水稻是捕食关系,通过除草、除虫可以合理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更多地流向有益于人类的方向,B正确; C、稻蟹共养的生产模式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能量沿食物链的传递效率不会发生改变,C错误; D、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地的物种丰富度可能会逐渐升高,群落可能会发生演替,优势物种可能会发生变化,D正确。 10. 【答案】 C 【考点】 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解析】 本题考查生长素生理作用的相关知识。 【解答】 A项,扦插枝条时保留芽,芽产生的生长素能促进生根,易于成活,A正确; B项,摘除棉花的顶芽,能够解除顶端优势,解除侧芽被生长素抑制的现象,促进侧芽生长为枝条,使其多开花多结果,B正确; C项,移栽树苗时去掉部分叶,减少水分的蒸腾和有机物的消耗,提高移栽成活率,与生长素的关系不密切,C错误; D项,倒伏的玉米苗,茎背地生长是因为生长素在茎的近地侧浓度高于远地侧,近地侧生长速率大于远地侧,茎背地生长以更好地接受光照,C错误。 故选C。 11. 【答案】 D 【考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解析】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中,需要使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计数的关键是经梯度稀释后的倍数要合适,计数时通常选择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解答】 A、尿素分解菌能分解尿素是因为能合成脲酶,A正确; B、培养尿素分解菌时,培养基的pH要调至中性或微碱性,B正确; C、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后,在稀释度足够高的情况下,培养基上会出现单个的尿素分解菌,C正确; D、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由于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显示的只是一个菌落,故统计的细菌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少,D错误。 12. 【答案】 A 【考点】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解析】 题图分析:改图表示制备新冠病毒外壳中的S蛋白单克隆抗体流程,其中①表示获取新冠病毒的RNA,②表示逆转录得到DNA,③表示用大肠杆菌构建新冠病毒的基因组文库,④表示翻译得到新冠病毒的S蛋白,⑤表示获取无限增殖的调控基因,⑥表示把含有无限增殖的调控基因的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细胞X中。 【解答】 A、过程②是以RNA为模板,制备DNA的过程,该过程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A错误; B、过程③构建病毒的基因组文库时,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B正确; C、过程④表示翻译得到新冠病毒的S蛋白,常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进行检测,C正确; D、细胞Y是能无限增殖且能合成并分泌与S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的杂交瘤细胞,D正确。 13. 【答案】 D 【考点】 胚胎干细胞的研究与应用 胚胎移植 【解析】 分析图解:a表示将致癌基因导入小鼠的胚胎干细胞,b表示胚胎干细胞的体外培养,c表示利用早期胚胎培养技术获得早期胚胎,d表示胚胎移植技术,最终获得转基因小鼠。 【解答】 A、ES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以分化成为小鼠体内的任何一种组织细胞,A正确; B、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动物细胞(ES细胞)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B正确; C、ES细胞在饲养层细胞上或添加抑制因子的培养液中,能够维持不分化的状态,C正确; D、可将早期胚胎培养至桑椹胚或囊胚期,再移植入代孕小鼠体内,D错误。 14. 【答案】 D 【考点】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解析】 人体体温调节: (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 (2)机理:产热=散热; (3)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 【解答】 A、冬季进入室外寒冷环境后,人体的散热量与产热量相等,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A正确; B、一次性摄入较多的高盐食物,会导致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人体的排尿量会减少,B正确; C、若机体流失较多的HCO3﹣,会影响细胞外液的pH的稳定,C正确; D、人体肝脏组织细胞进行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消耗氧气,细胞内液的CO2O2的值大于组织液的,D错误。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答案】 B,C 【考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解析】 氮元素是细胞中重要的大量元素之一,含有氮元素的化合物有蛋白质、磷脂、核酸、ATP等;根据表格分析,在实验范围内,随着氮素水平的增加,叶片全氮含量逐渐增加,色素含量逐渐增加,气孔导度逐渐增加,净光合速率也逐渐增加。 【解答】 A、蛋白质、DNA和叶绿素等物质中都含有N元素,A正确; B、本实验只做了4个不同氮素水平的实验,并不能得出随着氮素水平的升高,该植物光合速率持续增大的结论,B错误; C、氮素水平从300到600 kg•hm﹣2时,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变化不大不只是由于气孔导度的限制,C错误; D、从表格中已知净光合速率,若要测定该果树叶片O2的产生量,即总光合速率,则还需在黑暗条件下测定叶片O2的吸收量,D正确。 【答案】 B,C,D 【考点】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解析】 1、细胞癌变的原因包括内因和外因,外因是各种致癌因子(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2、癌细胞的特征:能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物质发生变化。 【解答】 A、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如TNBC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会发生显著变化,A正确; B、ER、PR、HER2的本质都是糖蛋白,糖蛋白中的蛋白质由核糖体合成,但糖类不是由核糖体合成的,B错误; C、癌细胞容易分散转移是由于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降低,并非乳腺细胞之间的黏着性降低,C错误; D、TNBC细胞内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导致其能无限增殖,D错误。 【答案】 C 【考点】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 分析表格: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B基因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B和Bb的效应不同),即粉色的基因型A_Bb,有2种;红色的基因型为A_bb,有2种;白色的基因型为__BB或aa__,有5种。 【解答】 A、该植物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5种,分别是AABB、AaBB、aaBB、aaBb、aabb,其中杂合子只有2种,A正确; B、F1粉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F2白花植株所占比例为116+216+116+216+116=716,B正确; C、若让F2粉花植株(2AABb、4AaBb)自然繁殖,子代白花植株所占比例为13×14+23×716=38,C错误; D、若F1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Aabb):粉色(AaBb):白色(aaBb、aabb)=1:1:2,D正确。 【答案】 A,B,C 【考点】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 据图分析,a细胞表示吞噬细胞,b细胞表示T细胞,c细胞表示记忆细胞,d细胞效应T细胞。 【解答】 A、a细胞表示吞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识别抗原没有特异性,A错误; B、图中所示的免疫过程表示细胞免疫,B错误; C、第二次接触相同的抗原后,c细胞(记忆细胞)可以增殖分化成c(记忆细胞)细胞和d细胞(效应T细胞),C错误; D、b细胞是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D正确。 【答案】 A,B,C,D 【考点】 动物激素的调节 【解析】 由图和表格数据分析可知,激素A是由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该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垂体;脊髓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含有许多低级神经中枢,反射弧内信息传导和传递的形式为在神经纤维上是电信号,神经元之间是化学信号。该种动物性反转的调节方式为既有神经调节,也有激素调节;该动物的性别表现直接取决于体内促黄体素和卵泡刺激素相对含量的变化,实验组中的褪黑激素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说明饥饿处理使该种动物雄性反转率提高。 【解答】 A、下丘脑分泌的激素A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A正确; B、该种动物性反转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B正确; C、由图分析可知,促黄体素促进精巢发育,卵泡刺激素促进卵巢发育,故该动物的性别取决于促黄体素和卵泡刺激素含量的变化,C正确; D、饥饿处理能提高褪黑激素的水平,而褪黑激素又直接影响下丘脑和垂体,从而促进动物雄性反转,D正确。 【答案】 A,B,C 【考点】 种间关系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解析】 据图分析,图示研究者对草原上四种主要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一蝗虫取食量)影响的实验结果,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蝗虫的种类,因变量是牧草产量。 【解答】 A、据图分析,种群密度相同时,亚洲小车蝗对牧草危害最大,使得牧草产量最低,A正确; B、4种蝗虫同时存在于该草场,它们之间的种间关系都是竞争,B正确; C、狭翅雏蝗密度小于5头/m2时,牧草产量增加,说明蝗虫只有达到一定量才会导致危害,C正确; D、宽须蚊蝗若虫(跳蝻)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调查种群密度采用样方法,D错误。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 【答案】 C,D 光合作用的发生需要光照并且能吸收CO2,排除环境因素对溶液pH的影响增强实验的说服力 不能;试管C中的植物没有经过暗处理,叶片中的淀粉可能是光照前已经存在的 【考点】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解析】 由题意知: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对光不敏感,在酸性环境下呈黄色,在中性条件下呈绿色,在碱性条件下呈蓝色,用吸管向大烧杯中吹气,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然后将4支试管置于光照条件下,观察BTB溶液的颜色变化,由于小球藻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导致BTB溶液的颜色变化。 【解答】 光照后,B、C、D试管中,由于C试管口密封,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BTB溶液中碱性增强,呈蓝色,D试管由于被锡箔纸严密包裹,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导致酸性增强,BTB溶液变成黄色。 由(1)可知,光合作用的发生需要光照并且能吸收CO2,设置试管A、B的目的是排除环境因素对溶液pH的影响增强实验的说服力。 由于试管C中的植物没有经过暗处理,叶片中的淀粉可能是光照前已经存在的,故该同学取C试管中的叶片喷碘蒸气后会发现叶片变蓝,不能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答案】 汗液蒸发和皮肤毛细血管的舒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冷敏神经元,产热增多、散热变慢 【考点】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解析】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有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通过产热和散热的调节,从而达到调控人体的体温保持相对稳定,当流经PO/AH的血液温度超过37℃时,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引起机体散热加快,产热减少;当流经PO/AH的血液温度低于37℃时,则相反。 【解答】 机体散热的主要途径有汗液蒸发和皮肤毛细血管的舒张。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都可促进物质氧化分解,使产热增加,所以Ach作用于下丘脑后,最终引起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等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代谢速率加快。 受病原体感染后,机体产生的IL﹣1β、TNF等内源性致热物质会引起机体发热。由于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可引起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所以这些物质可能在PO/AH区增加了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使机体产热增多、散热变慢,从而使体温升高。 【答案】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次生演替,样方法 C,抑制 森林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高,抵抗力稳定性强,森林中的乔木和灌木在与杂草争夺阳光的竞争中处于优势,从而抵抗杂草的入侵 【考点】 群落的演替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解析】 1、估算种群密度时,常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其中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而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2、演替的种类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3、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反之,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 【解答】 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的是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杂草入侵会改变人工草地的物种丰富度,从演替的类型分析,该演替属于次生演替。调查草地上某双子叶杂草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样方法。 随着杂草入侵,人工草地生态系统的干物质量会减少,其中减少量最多的元素是C.分析图可知,随着物种丰富度的增大,杂草物种数减少。因此物种丰富度增大能一定程度地抑制杂草的入侵。 森林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高,抵抗力稳定性强;森林中的乔木和灌木在与杂草争夺阳光的竞争中处于优势,从而抵抗杂草的入侵。因此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更能抵抗杂草的入侵。 【答案】 显性,龙眼,815 隐性,若双尾鳍是显性性状,则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aBb×Aabb,亲本各产生2种基因型的配子。若这两对基因不独立遗传,则杂交子代也会出现1:1:1:1的性状分离比 【考点】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解答】 ①用龙眼金鱼和正常眼鲫鱼杂交,得到的F1全部是正常眼金鱼,F1自由交配,得到F2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眼:龙眼=15:1.该结果说明龙眼是双隐性个体,在鲫鱼中存在显性抑制基因,能抑制龙眼基因的表达。 ②F2群体的数量足够多,若除去F2中的龙眼个体(aabb),则剩余群体(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中A基因的频率是1632−2=815。 科研人员用龙眼双尾鳍和正常眼单尾鳍金鱼杂交,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龙眼单尾鳍:龙眼双尾鳍:正常眼单尾鳍:正常眼双尾鳍=1:l:l:l.若双尾鳍是显性性状,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无论两对基因是否自由组合,两亲本杂交,均可出现上述杂交结果,不能说明两对等位基因能自由组合。因此,若实验结果能说明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必须同时具备双尾鳍是隐性性状这一条件。(1)。 【答案】 获得更多的卵子,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 卵裂,只分裂不生长 Y,引物,滋养层细胞的DNA 【考点】 动物胚胎发育的概念 胚胎移植 体内受精与早期胚胎的发育 【解析】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胚胎工程指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分割、胚胎干细胞培养等技术。经过处理后获得的胚胎,还需移植到雌性动物体内产生后代,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理论基础:哺乳动物的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规律。 【解答】 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促进母体获得更多的卵子,经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获得胚胎。 胚胎发育的卵裂期在透明带内进行,这一时期的胚胎细胞只分裂不生长,因而胚胎的总体积不变但组成胚胎的细胞数目增多。 SRY﹣PCR法操作的基本程序是:从被测囊胚的滋养层细胞中提取DNA→用位于Y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即SRY基因)的一段核苷酸序列作引物,以滋养层细胞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用SRY特异性探针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