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重点题型精典解析+专题测试题(10套)+遗传+个体的稳态与调节+典型试题大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生物重点题型精典解析+专题测试题(10套)+遗传+个体的稳态与调节+典型试题大全

高考生物重点题型精典解析 +专题测试题(10 套)+遗传+个体的稳态与调节+典型试题大全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重点题型精典解析(附参考答案) 【备考方法】 二轮复习是从全面的基础复习转入到重点复习,是对各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掌握。因此,在抓本固 基时要突出重点和难点。这就要求我们能把握高考各题型的特点和规律,掌握解题的方法,形成应试的技 巧。 高考题型基本上如下所列: ①选择题:包括基础型选择题,组合型选择题等。 ②信息材料题:形式有曲线、图表、文字材料等。 ③简答论述题:形式有原因分析、遗传分析等。 ④实验题:形式有选择题、实验分析题、续写实验步骤题、实验纠错题和独立实验设计题、实验设计 思路等。 每种题型我们可以通过列举高考试题,讲解各类试题的分析、解答思路和方法,然后精选习题训练。 这种集中式的题型训练,可以让我们学会解题的方法和规律,可以较为有效地提升解题能力。 【题型解读分析】 题型 1:选择题题型解读及解题策略 一、选择题的高考题型解读 1、基础型选择题 此类试题,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牢固性的同时,又可考查思维的准确性:既可考查某一 个知识点,又可考查多个知识点,是高考中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较好题型。 【例】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可以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B、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处于细胞周期中 C、抑制 DNA 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D、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细胞周期的知识,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间期主要进行 DNA 的复制和 蛋白质的合成,为细胞分裂提供物质基础。 【答案】D 2、组合型选择题 此类试题将多个知识点融入一题,综合性强、难度大,要根据题意,对备选答案逐个筛选,不能漏选 或多选。能很好的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 能力、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在理科综合中,能有效的解 决试卷中各科知识考查面过窄的缺陷。但就近年试题分析,在理科综合背景下的此类试题出现很少,而大 多出现于广东和上海的生物单科试卷中。 【例】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同时肾上腺分泌的醛固酮也增加。 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③下丘脑是体温感觉的高级中枢,不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 ④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够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 ⑤下丘脑的某一区域通过神经的作用可以使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 ⑥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引起渴觉 A、② ③ B、①⑥ C、① ④ ⑥ D、① ④ ⑤ ⑥ 【答案】C 二、选择题的高考题型解题策略 随着命题技术的进步,选择题的立体感和动态迁移感愈来愈强,迷惑性越来越大。因其答案的唯一性, 又不象非选择题那样具有一定伸缩性,所以审好题是解题关键, 1、找准题眼: 所谓题眼,就是题目考查的重点或主旨所在。找准了题眼就是找到了析题的关键处、解题的突破口, 就为理清解题思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审题时要努力挖掘题目中显性的或隐性的题眼。 例 1 烈日下,钙不容易被运输到发育的果实中,其原因是 ( ) A.蒸腾作用的速率下降 B.有氧呼吸的速率下降 C.光合作用的速率下降 D、果实的新陈代谢不需要钙 的参与 【解析】 这道题,同学往往不清楚命题者的意图{考查的方向}。细读题干就会发现,这道题的题眼是“运 输”.考查的是矿质元素的运输这一知识点。蒸腾作用可以促进矿质元素的运输,烈日下气孔关闭,蒸腾 作用减弱,因而钙的运输过程变慢。正确 A 2、识别陷阱: 在命题过程中,为了考查考生思维的准确性,增加试题的难度,命题者常会故布疑阵、巧设陷阱,有时 一道选择题中会设一个或数个陷阱。考生一不留神就会误入其中。这就要求在审题过程中要抓住题目的主 干语和条件限定语,仔细推敲,方能识别陷阱之所在。 例 2 在细胞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 ) A、核酸 B、脱氧核糖核苷酸 C.脱氧核糖核酸 D. 核糖核酸 【解析】绝大多数同学错选 A。错误的原因在于这些同学牢记了“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但忽视了 题干中“在细胞中”这一条件限定语。命题者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巧妙地设置了一个陷阱。 正确 C 3、辨明词义: 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有许多在字面上非常相近的概念或名词,但它们的实际意义却相差很大,如胚囊 和囊胚、极体和极核、原生质层和原生质体、氧化分解和水解等。命题者常会以此为基点.考查考生对这 些概念、名词理解的深刻程度。所以,不仅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重这方面知识的积累,在审题时对概 念和名词应格外留意。 例 3 蛋白质完全水解后的终产物是( ) A、多种氨基酸 B.各种分子量不等的多肽 C.二氧化碳、水和尿素 D.包括以上三项 【解析】考查时很多同学选错 C,原因是没有辨明“水解”和“氧化分解”这两个名词的内涵。正确 A 4、排除干扰 设置干扰是一项重要的命题技术。设置干扰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在题干中设置干扰性语句;二是在 备选项中设置干扰项。就是备选项本身所阐述的知识内容正确的,但与题干规定性的要求不符,考试中, 考生对于错误选项容易排除,但对于干扰项的排除难度较大。 例 4 下列有关植物所需的几种矿质元素与光合作用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N 元素是叶绿素的成分,也是光合作用过程中所需酶的成分; B.Mg 元素叶绿素的组成成分; C.P 元素有参与光反应中 ATP 形成的作用; D.C 元素是叶绿素、酶的成分,也参与暗反应的过程。 【解析】按照上面介绍的解题方法,应先将题目认真阅读一遍,再将题中的“矿质元素”、“光合作用”、“关 系”等关键词找出并标出(如上),然后分析并选择供选答案。可是分析发现四个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 如果这是能回头去稍微关注一下题目中的“矿质元素”,也许就能排除干扰 ,因为 C 元素并不是矿质元素。 正确 D 5、克服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的最大特点在于:善于区分新认知对象和旧有经验之间的差异。仅仅凭借旧有经验就直接套 用在新认知对象上,常常跳不出旧有的“框架模式”.使思维误人歧途。所以在面对考题时,要对题目的 背景和条件详加考察,进而确定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否在此运用。 例 5 在缺氧条件下,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用于本细胞的光合作用.至少要通过几层 生物膜( ) A2 B4 C6 D 8 【解析】此题考查时得分率极低。很多学生读完题目之后,由于思维定势的作用.立即作出“二氧化碳产 生于该细胞的线粒体”这样的错误判断,而对“在缺氧条件下”这一条件视而不见。故误选 B。 正确 A 6、挖掘潜在因素 潜在因素是题目本身没有指明而又隐含其中的因素。审题时,考生若不能找出这一因素,那么解题过 程就会陷入困境或误人歧途。因此在审题时应认真研读考题,充分挖掘其中的潜在因素,使之显性化。 例 6 据统计,在美国东部棉尾兔有 8 种,而西部多山地区则有 23 种。在棉尾兔的物种形成中,下列哪 种因素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 A、 变异 B.遗传 C.地理隔离 D. 生殖隔离 【解析】考生选 D 者甚多。这些考生认为题目中每一种棉尾兔都分别是一个物种,因而错选。其实题目中 已作了暗示,由“在棉尾兔的物种形成中”可见,所有的棉尾兔都属于同一个物种。其潜在因素是:东部 的 8 种和西部的 23 种棉尾兔都是该物种的不同亚种。认识到这一点.答案也就不难确定了。正确 c 题型 2:信息材料题、图表曲线题题型解读及解题策略 一.常考题型归类: 高中生物的图表曲线类常见的题型分两大类: 1.图形类:包括模式图、结构图、原理图、概念图。 2.数据表格类:包括饼图、柱形图、条形图、数据表格、座标曲线等。 类型 例举 图 形 类 实物图 模式图 必修 1《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模》、 必修 2《DNA 分子结构模式图》;必修 1《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等 流程图 必修 3《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示意图》;《体液免疫示意图》等 原理图 必修 1《光合作用图解》、《有氧呼吸过程图解》;必修 2《黄色圆粒豌 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试验图解》等 概念图 许多生物学知识都是通过概念图的形式高度浓缩地再现出来的 数 据 类 饼图 必修 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等 柱形图 必修 3《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 条形图 必修 3《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P78 分析说明题 数据表 格 必修 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细胞中各种化合物占细胞鲜重的含 量》 坐标曲 线 必修 1 简答题、《小麦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 K 的需要量》、《小麦不同生 长发育时期对 P 的需要量》;必修 3《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种群 增长的“S”型曲线》等 二.解题要领: ※熟记课本所有模式图,包括模式图所有的结构名称及图形特征。 ※熟记各结构的化学组成。 ※熟记各结构的功能。 ※正确理解结构与功能、数目与功能、行为与功能的统一性。 ※正确区分辨别模式图与具体结构的区别。 类型一 模式图、示意图: 图文转换实质考查考生对生物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生物形态、结构、生理过程图、实 验图像,其表现形式有实物图、模式图、示意图、系谱图等。 解这类题时要求能辨认出图中所反映的形态、结构,正确理解生理过程的规律,并能联想和运用与图示信 息相关的生物学概念和原理来分析、思考,表述出正确答案。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例 1:下面是两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细胞属于_______________细胞,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图的细胞均有的结构名称是核糖体、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其中具有选择透 过性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 (3)乙图中,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其组成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与细胞的分泌蛋白合 成、加工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请填写图中标号)_____________。 【分析】考查了细胞结构的有关知识。从题中的细胞结构模式图来看,甲细胞与乙细胞在结构上有明显的 区别:甲细胞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属于原核细胞;乙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和 各种复杂的细胞器,是真核细胞。二者的共同点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壁、细胞膜和核糖体。乙细胞中细胞 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具有全透性,而细胞膜则具有选择透过性,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与 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解答】 (1)原核细胞 无核膜(无成形细胞核) (2)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膜 (3)纤维素 8、10、11、12 【变式训练】 下图是动物细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内填入标号): (1)若这是人体的骨髓细胞,正处于细胞周期的 S 期,则该细胞核内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和 _________。 (2)若这是昆虫的飞行肌细胞,则该细胞中的细胞器〔 〕_________较多,因为该细胞的生理活动需要 _________多。 (3)若这是一个人体的肠腺细胞,那么与其合成功能直接相关的细胞器〔 〕_________的含量会多一些, 该细胞器的形成与核内的〔 〕_________有关。 (4)若这是人体最大的细胞,则其最大的特点是在〔 〕_________内_________分子数是肠腺细胞内的 _________。 (5)若这是人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该上皮细胞的游离面有_________,增加小肠的吸收面积。 (6)洋葱根尖生长点的间期细胞与该动物细胞不同的结构是_________。 【答案】 (1)DNA 含量倍增 组蛋白含量相应增加 (2)1 线粒体 能量 (3)3 核糖体 7 核仁 (4)6 细胞核 DNA 一半 (5)微绒毛 (6)没有中心体而有细胞壁(错一个不给分) 类型二 结构图: 特点:文字图形化.....、复杂简单化.....。 这就要求我们作答时: 1.用生物专业术语准确描述图形的含义 2.用生物学知识准确描述各部分、各环节、各步骤的关系 例 2:图 1 是当 A 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 F 收缩过程示意图。图 2 为图 1 中 D 结构的放大示意图,请回 答: (1)图 2 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结构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 (2)神经纤维 B 在 A 中的细小分枝 叫做__________。用针刺 A 时,引起 F 收缩的现象被称为__________,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 __________。 (3)当兴奋在神经纤维 B 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呈__________。 (4)如果在图 2 中①和②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②处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兴奋、抑制),原因是 乙酰胆碱引起结构②__________的变化。 【分析】考查了神经兴奋传递的有关知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弧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的。图 1 中 A 是皮肤中的感受器,B.是 传入神经,D.是神经中枢内的突触结构,F 属于效应器。当 A 受到刺激时,兴奋在反射传递有两种方式: 沿神经纤维的传导和通过突触的传递。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以局部电流的方式进行的,在静息电位 时,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荷分布是外正内负,受刺激时,膜两侧的电荷分布发生逆转,变为内正外负。这 样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局部电流传导兴奋。当兴奋传导至突触时,由于突触间隙的存在,电流 不能直接传至下一神经元,此时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在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经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 后膜,使突触后膜的电荷分布发生改变,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该过程中,兴奋的传递由电信号 转变为化学信号(神经递质)再转变为电信号。 【解答】 (1)突触;突触后膜 (2)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反射;大脑皮层 (3)内正外负 (4)兴奋;膜电位(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变式训练】取出枪乌贼完整无损的粗大神经纤维并置于适宜环境中,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G 表示灵敏 电流计,a、b 为两个微型电极,阴影部分表示开始发生局部电流的区域。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静息时,神经纤维膜内外的 电位状况是: 。 (2)如果将 a、b 两电极置于神经纤维膜 外,同时在 c 处给以一个强刺激(如图),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 (填“相同”或“相反”) 的偏转。若将 b 电极置于 d 处膜外(ab—bd),a 电极位置不变,则刺激 C 处后,电流计是否偏转? 。 (3)另取一完整无损的粗大神经纤维,置于纯氮环境中,数小时后仍可完成兴奋的传导,然后才逐渐丧 失兴奋性和传导性。恢复氧供应,兴奋性和传导性则立即恢复。上述现象说明: 。 [参考答案:(1)外正内负 (2) 相反 (3)偏转 (4)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直接能源可来自无氧代 谢,而兴奋后的恢复过程需要 O2(或:O2 对兴奋的传导并非绝对必须,但对于恢复过程则是必须的) 例 3:在减数分裂中每对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交换。实 验表明,交换也可以发生在某些生物体的有丝分裂中,这种现象称为有丝分裂交换。下图是某高等动物一 个表皮细胞发生有丝分裂交换的示意图,其中 D 和 d,E 和 e,F 和 f 表示某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 因。 交换过程示意图(左:交换前的染色体;右:交换后的染色体) (1)请问该细胞在发生有丝分裂交换后,产生几种基因型的子代表皮细胞?并分别写出基因型。 (2)如果不考虑该生物在产生配子时发生的交换,那么该生物产生的配子有几种基因型?并写出基因型。 (3)如果上图是该生物的精原细胞在产生精细胞时发生减数分裂交换后的结果,请问由它产生的配子类 型有几种?并写出基因型。 (4)如果细胞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中都发生交换,你认为哪一种分裂方式对于遗传多样性的贡献更大? 为什么? 【分析】此题综合考查对细胞学和遗传学核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考查构建知识网络和读图获取信息的能 力,考查用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遗传学现象进行推理、作出合理解释和正确判断的能力。(1)该细 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了如题图所示的交换,当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两条染色体是随 机移向细胞两极的,因此可以出现两种情况:若产生了 DdEeFF 子细胞,同时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为 DdEeff, 若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为 DdEeFf,同时产生的子细胞为 DdEeFf。(2)若不考虑互换,减数分裂过程中同 源染色体分离,必将产生两种基因组成的配子,即 DEF 和 def。(3)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发生了如题图所示 的互换,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会产生四种配子分别 是:DEF、def、DEf、deF。(4)由于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能够影响到后代,而有丝分裂只能影响部分细胞, 因此减数分裂对于遗传多样性的贡献大。 【解答】 (1)2 种或 1 种(有 2 种可能,一种可能出现 2 种基因型,一种可能出现 1 种基因型)。DdEeFF 和 DdEeff 或 DdEeFf。(不考虑字母顺序) 若答案为:有 2 种可能,每种可能出现 2 种基因型,基因型写为 DEF/deF 和 DEf/def 或 DEF/def 和 DEf/deF, 才给分。提供这种答案是考虑到考生可能运用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效应知识回答该问题。 (2)2 种。DEF 和 def。(不考虑字母顺序) (3)4 种。DEF、DEf、deF、def。(不考虑字母顺序) (4)减数分裂的贡献更大。因为减数分裂所产生的重组配子能遗传到下一代,而有丝分裂产生的细胞只 是对个体的局部有影响。 【变式训练】下图为人体内蛋白质合成的一个过程。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中所合成多肽链的原料来自_________。 (2)图中所示属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_________步骤,该步骤发生在细胞的_________部分。(3) 图中(Ⅰ)是_________。按从左到右次序写出(Ⅱ) _________内 mRNA 区段所对应的 DNA 碱基的排的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 。 (4)该过程不可能发生在 ( ) A.神经细胞 B.肝细胞 C.成熟的红细胞 D.脂肪细胞 【答案】 (1)肠道吸收(食物) 人体自身的合成 (2)翻译 细胞质(或核糖体) (3)tRNA(转运 RNA) 核糖体 TGATTCGAA (4)C 类型三 流程图 解题原则:①仔细识别图中各结构或物质的作用,理顺各部分的关系,按照由局部到整体的思维方式, 理解图意;②要抓住动态过程中变化的主体,明确主体变化的特点、原因、意义等,特别要明确动态过程 中相关“点”(特别是一些特殊点)及其顺序关系,还要注意动态过程中有关“量”的变化;③充分运用 课本中相关的知识,快速进行知识迁移;④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利用图形准确作答。 例 1:下面是有氧呼吸过程图解,请据图完成有关问题: (1)图中 A、D 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第_________阶段,能生成大量 ATP。 (3)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完全相同的阶段是从________到__________。 (4)有氧呼吸过程中,氧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分析】有氧呼吸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第二、三阶段是在线粒体内进 行的,这是因为每一阶段所需要的酶不同,而这些酶存在的部位不同。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 过程中,脱下少量的氢,释放少量的能量;第二阶段:丙酮酸脱下全部的氢,产生二氧化碳,释放少量的 能量;第三阶段:前两阶段脱下的氢再传递给氧生成水的过程中,释放大量的能量。 【解答】 (1)O2;H2O (2)三 (3)葡萄糖;丙酮酸 (4)与 H 结合生成 H2O 【变式训练】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如下: 据上面的图解回答: (1)反应①②③④中,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______________。 (2)粮食贮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 (3)在反应①②③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_________。 【答案】 (1)①、②、④ (2)呼吸作用产生水 (3)② 类型四 概念图 概念图是由点和连线组成的一系列概念的结构化表征,概念图中的每一个点表示某一领域内的各个概 念,连线则表示点中概念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概念图是考查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的要素之一,与传统简单 的选择题、填空题相比,概念图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程度,扩大对知识的考查面,还可以 考查学生对知识之间有机联系的理解程度,所以这类新题型在高考或各地的高考模拟试题中经常出现。 例 1:下列①~③分别是根据甲乙丙作出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①若甲中 a 和 b 分别代表乳酸菌和蓝藻,则 c 代表细菌,d 代表原核生物 ②若乙中 3 个圆圈代表 3 种生物生存的空间范围时,则最容易绝灭的生物是 b ③若丙中 a 和 b 代表应激性和反射这两个概念,则 a 表示反射,b 表示应激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⑨ 【分析】甲图中,如果 a 为乳酸菌,a 完全属于 c 细菌,而 b 蓝藻不属于细菌,但是都属于 d 原核生物, 所以正确。乙图中,如果三个圆圈标示三种生物生存的空间范围时,由于 a 的生活范围完全与 c 重合,因 此 a 更容易灭绝。丙图中,如果 a 表示反射,则反射属于 b 应激性,因此正确。 【答案】B 类型五 条形图、柱形图、饼形图 ※要认真读图,找出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 ※要用图中提供的信息,联系相关基础知识进行推理、判断,得出结论。 例 1:对法囊藻的细胞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分析表明,细胞液中的成分与海水的成分很不相同,图中阴影 部分代表法囊藻的离子浓度。请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K+和 Cl- 在细胞内积累,而 Na+等在细胞液中的含量低于海水的含量。这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K+和 Cl-进入细胞的转运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吸收方式叫____________,这种吸收方式需 要的两个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和 Ca2+排出细胞的转运方向是___________,它们的运输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__。(4)法囊藻细 胞液中各种离子浓度与海水中各种离子浓度不成比例,其结构基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的特点,同时还考查了识图和解读图表获取有关信息的能 力。应分析出阴影和白条之间的差距说明什么含义,并利用已有知识进行解答,法囊藻中 K+和 Cl-与海水 中不同,说明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具有选择性。K+和 Cl-进入细胞,以及 Na+和 Ca2+排出细胞都是从低浓 度到高浓度,属于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两个基本条件,载体和能量,但从细胞膜的结构上看就是载体 的种类和数量。 【解答】 (1)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2) 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主动运输;载体、能量(ATP) (3)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主动运输 (4)细胞膜的载体种类和数量 饼图最主要的用于反映各成分所占比例关系。 【变式训练】下图中的甲、乙、丙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三个阶段,a 是染色体数,b 是染色单 体数,c 是 DNA 分子数,a、b、c 的数量关系正确的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乙、丙 答案 B 类型六: 装置图 例 1:在科学研究中常用呼吸商(RQ=释放的二氧化碳体积/消耗的氧体积)表示生物用于有氧呼吸的能源 物质不同。测定发芽种子呼吸商的装置如下图: 装置 1 装置 2 关闭活塞,在 25℃下经 20 分钟读出刻度管中着色液移动的距离。设装置 1 和装置 2 的着色液分别向左移 动 x 和 y。 x 和 y 值反映了容器内气体体积的减少。 请完成有关问题: (1)装置 1 的小瓶中加入 NaOH 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 代表______值,y 代表_______值。 (3)若测得 x=200 mm,y=30 mm,则该发芽种子的呼吸商是_________。 (4)若要测定已长出一片真叶幼苗的 RQ 值,则应将该装置放于何种条件下进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使测得的 x 和 y 值更精确,还应再设置一对照装置。对照装置的容器和小瓶中应分别放入 ______________。设对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该试题以细胞有氧呼吸的知识为基础考查了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在对照实验中人工控制的单一 变量为小瓶内的溶液成分(NaOH 或蒸馏水),测定的数据结果是着色液的移动距离。由于使用的刻度管的 型号相同,所以着色液的移动距离表示了容器内气体的体积变化量。 根据有氧呼吸的反应方程式,细胞每分解 1 mol 的葡萄糖,则吸收 6 mol 的 O2,同时释放出 6 mol 的 CO2。在装置Ⅰ中,由于发芽种子释放出的 CO2 全部被 NaOH 溶液吸收,所以着色液的移动距离表示容器内 O2 的消耗量;在装置 2 中,由于发芽种子吸收了容器内的 O2 并释放出 CO2,但 CO2 不能被蒸馏水吸收,所以 此时着色液的左移距离表示了 O2 的消耗量与 CO2 的释放量的差值。 发芽种子与植物幼苗的一个明显不同点是后者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吸收其细 胞呼吸释放出来的 CO2,所以在测定植物幼苗或叶片的细胞呼吸强度时,务必要对植物幼苗或叶片进行遮 光处理。 在测定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生物的细胞呼吸强度过程中,通常需要测定固定容器内 O2 和 CO2 的体积变 化量。由于容器内的气体体积容易受到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所以还要设置对照装置对数据结果进行气体 物理性膨缩方面的误差修正。 【解答】 (1)吸收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 (2)消耗氧的体积;消耗的氧与释放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之差 (3)4.85 (4)黑暗,避免幼苗进行光合作用干扰细胞呼吸的气体量的变化 (5)死的发芽种子和蒸馏水;用于校正装置 1 和装置 2 内因物理因素引起的体积变化 例 2:下图中的实验装置用于测量大麦种子的呼吸速率。实验开始时,用夹子夹紧橡皮管并使图中 U 形管 内两侧有色液体均处于“0”标志位。在 25 ℃条件下两套装置都静置 1 h,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类型七 表格 点睛: ※认真分析表格数据,一定要进行纵横比较,找出数据的变化规律; ※注重分析引起数据差异的原因; ※注意分析数据中的最小值、最大值及找出原因。 ※注意表格数据与曲线之间转换。 例 1:果蝇野生型和 5 种突变型的性状表现、控制性状的基因符号和基因所在染色体的编号如下表。 类型 性状 ①野生型 ②白眼型 ③黑身型 ④残翅型 ⑤短肢型 ⑥变胸型 染色体 眼色 红眼 W 白眼 w X(Ⅰ) 体色 灰身 B 黑身 b Ⅱ 翅型 长翅 V 残翅型 v Ⅱ 肢型 正常肢 D 短肢 d Ⅱ 后胸 后胸正常 H 后胸变形 h Ⅲ 注:1.每种突变型未列出的性状表现与野生型的性状表现相同 2.6 种果蝇均为纯合体并可作为杂交实验的亲本 请回答: (1)若进行验证基因分离规律的实验,观察和记载后代中运动器官的性状表现,选作杂交亲本的基因型 应是 。 (2)若进行验证自由组合规律的实验,观察体色和体型的遗传表现,选作杂交亲本的类型及其基因型应 是 。选择上述杂交亲本的理论根据是 表现为自由组合。 (3)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得到基因型为 VvXWy(长翅白眼♂)的果蝇,选作母本的类型及其基因型和表 现型应是 ,选作父本的类型及其基因型和表现型应是 。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遗传的基本规律的知识点,而在表格下面的注意内容是本体的解题要点,是否能够 写出每个个体的基因型将决定本题的正确与否。 【解答】 (1)VV×vv 或 DD×dd (2)③bbHH×⑥BBhh;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3)②VVXWXW(长翅白眼雌);④vvXWY(残翅红眼雄) 例.下列选项中,对种群密度影响最严重的是( ) 编号 生态系统 采集对象 现有生物量 年增长率/% 年采收量 ① 马尾松林 马尾松 200 000m3 2 1 000 m3 ② 淡水湖泊 鲫鱼 10 000kg 35 3 600 kg ③ 山地 甘草 1 000kg 20 300 kg ④ 滩涂 沙蚕 10 000kg 30 500 kg A.① B.② C.③ D.④ 例、有一位生态学家,对 5 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的组成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表中种 1、 种 2……代表不同的物种;A、B……代表不同的生物群落;表中的数据表示每个物种的种群密度(单位: 个体数 100/m2) 生物群落 种 1 种 2 种 3 种 4 种 5 种 6 种 7 种 8 种 9 种 10 A 0 900 40 0 0 30 20 0 0 0 B 0 220 240 200 210 100 10 20 0 0 C 700 200 50 50 0 0 0 0 0 0 D 560 400 40 0 0 0 0 0 0 0 E 5 5 1 2 3 4 30 50 800 100 请对上述数据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 5 个生物群落中,当同时受到大规模虫害袭击时,你认为受影响最小的是____________。 (2)在生物群落 E 中,若物种 1 是由物种 2 进化来的,在进化过程中_________成为必要的条件。 ( 3 ) 根 据 你 对 上 述 调 查 数 据 的 分 析 , 你 认 为 建 立 一 个 人 工 生 态 林 应 注 意 的 问 题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生态系统中,种群的增长通常呈“S”型曲线。在培养微生物时,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因为有衰 亡期而不呈“S”型,怎样处理才能让微生物的生长曲线也呈“S”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 (2)生殖隔离(或隔离,写地理隔离不给分) (3)不要用单一的树种营造人工林,而 应该选择适宜在该地区生长的多个树种混合栽培,营造人工混交林 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复杂,提高生 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4)以一定的速率不断向培养微生物的培养液中加入新的培养液,同样以相同 速率不断放出旧的培养液(或采用微生物连续培养法)解析:这 5 个生物群落同时受到大规模虫害袭击时, 受影响最小的应该是生产者种类最多的群落 B。形成新物种的三个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 隔离。另外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 【变式训练】下图中的甲、乙、丙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三个阶段,a 是染色体数,b 是染色单 体数,c 是 DNA 分子数,a、b、c 的数量关系正确的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乙、丙 某校高三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人的眼皮遗传情况,他们以年级为单位,对统计的数据进行汇总和整 理,见下表。 双亲全为双眼皮 (①) 仅父亲为双眼皮 (②) 仅母亲为双眼皮 (③) 双亲全为单眼皮 (④) 性别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双眼 皮人 数 59 61 31 29 30 30 0 0 单眼 皮人 数 38 36 28 28 27 29 56 53 请分析表中情况,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________组调查情况,你就能判断出显性性状为________。 (2)根据表中________组调查情况,能判断人的眼皮遗传是________染色体遗传。 (3)第①组双亲基因型的所有组合是________。 (4)下图是张同学(5 号个体)所在家庭的眼皮遗传图谱,请推测张的哥哥(4 号)与她嫂子生一个双眼 皮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 (5)表中①的数据为双眼皮∶单眼皮=120∶74,这个统计数据为何与理论上的推论有较大误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单眼皮女生到美容所做了双眼皮,该双眼皮性状能否遗传,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中双亲均为双眼皮,而子女中有单眼皮出现,故双眼皮为显性。(2)①②中子女的眼皮 的单双的比例关系为 1∶1,与性别无关,因此为常染色体遗传。(3)双亲均为显性,且有单眼皮出现, 因此双亲的基因型为 AA×AA、AA×Aa、Aa×Aa。(4)嫂子的基因型为 aa,哥哥的基因型为 Aa 的概率为 2/3,因此他们的孩子是双眼皮的概率为 2/3。(5)由于实际调查的群体较小会影响最终的结果。(6)做 美容是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 【答案】 (1)①双眼皮 (2)①②;常 (3) AA×AA、AA×Aa、Aa×Aa (4)2/3 (5)实际调查的群体较小 (6)不能遗传,该女生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类型八: 坐标曲线 生物坐标曲线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或某一生理活动中某种物质量的变化等有 关的数值变量函数关系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一)定性曲线 单曲线 常表示某种生物的数量或某一生理过程与某一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双曲线和多曲线 指在一个坐标系中,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曲线,通常表示不同生物的数量或同一生 物的不同器官或生理过程与某一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单曲线常见类型: 图例 曲线走势 相关变量 在一定范围内纵坐标变量 随横坐标变量增加而不断 增加,超过某个值时,纵坐 标变量随横坐标变量增加 而不断减少 1.酶的活性-PH 2.酶的活性-温度 3.生长速度-生长素浓度 4.种群增长率-时间 纵坐标变量随横坐标变量 的增加而不断增加 1.种群数量-时间 (在无环境阻力时) 2.有丝分裂产生的细胞总数-时 间 3.二分裂产生的细菌总数-时间 在某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 横坐标变量增加而不断减 少 1.杂合子数量-杂合体自交代数 2.无氧呼吸-氧浓度 3.可再利用元素-叶龄 4.恒温动物耗氧量-温度 5.早期胚胎细胞体积-细胞数目 在某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 横坐标变量的增加而不断 增加,超过某个值时,纵坐 标变量随横坐标变量的增 加而趋于平缓 1.光合作用强度-CO2 浓度 2.光合作用强度-光照强度 3.矿质元素吸收-O2 浓度 4.ATP 产生-O2 浓度 5.种群数量-时间(自然状态下) 6.反应速度-反应底物 在某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 横坐标变量的增加而不断 减少,超过某个值时纵坐标 变量随横坐标变量的增加 而不断增加 1.酵母菌 CO2 产生-O2 浓度 2.种子萌发时的干重-萌发天数 3.种群密度-杀虫剂使用 4.DNA 的溶解度-NaCl 浓度 在某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 横坐标变量增加而不变 1.DNA 含量-前、中、后期 2.一定范围内,一定量的培养基 中处于稳定期的活细菌总数-时 间 在一定范围内纵坐标变量 随横坐标变量增加纵坐标 的变量基本保持恒定 1.激素的负反馈调节-时间 2.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的能量- 时间 双曲线与多曲线常见类型: 图例 相关变量 图例 相关变量 不同种群的数量 -时间 (共生) 果实的发育 果实的不发育 是否授粉 种群数量-时间 (捕食) 恒温动物 变温动物 -温度 厌氧生物 好氧生物 -氧气浓度 种群数量-时间 (寄生) 阴生植物 阳生植物 -光照强度 C4 植物 C3 植物 -CO2 浓度 种群数量-时间 (竞争) 根、茎、芽的生长- 生长素浓度 有 氧 呼 吸 氧 气 吸 收 量、无氧呼吸二氧化 碳释放量 与氧气浓 度的关系 1.三种 CO2 浓度下,光合作用强度-光照强度 2.三种温度下,光合作用强度-光照强度 (二)定量曲线 耗氧量 呼吸强度 光合强度 光合强度 在定性曲线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数量更为准确表示生命活动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常伴随着一些生物 量的计算,此类题难度较大。最常见的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之间的生物量关 系,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 DNA 的数量关系。 无论曲线怎么复杂,其关键是数(点)和形(线)。数就是图像中的点;形就是曲线的变化趋势,乃 至将来动态。抓住点和形这两个关键后,其正确的解题思路是三看——识标、明点、析线: 第一看理解坐标图中纵、横坐标的含义,找出纵、横坐标的关系,再结合教材,联系相应的知识点。(即 识标) 第二看曲线中的特殊点(起点、顶点、转折点、终点、交叉点、平衡点等)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影 响这些点的主要因素及限制因素等。(即明点) 第三看曲线的走向、变化趋势(上升、平缓、转折)。揭示各段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其含义。根据纵、 横坐标的含义可以得出:在一定范围内,随“横坐标量(一般为自变量)”的增加,“纵坐标量(一般为因 变量)”逐渐增加或减小,超过一定范围后,随“横坐标的量”的增加,“纵坐标的量”减少或增加,或者 达到某种平衡状态。若为双曲线或多曲线坐标图,要分别揭示其变化趋势,然后对比分析,找出符合题意 的曲线或者是结论(具体是:每一曲线的含义是什么?都与什么因素有关?每一曲线是怎样升、降或平衡 的原因是什么?各曲线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谁是因?谁是果?)。(即析线) 例 1:如图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 CO2 的 释放量和 O2 吸收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⑴在外界氧浓度为 10%以下时,该器官呼吸作用方式是 _________。 ⑵说明无氧呼吸强度与 O2 浓度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 ⑶实线和虚线相交于 C 点,对于 B、C 点,以下叙述正确 的有 A.C 点时,植物既进行无氧呼吸,又进行有氧呼吸 B.C 点时,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此时无氧呼吸被完全抑制 C.B 点时,无氧呼吸强度最弱 D.B 点时,植物呼吸作用最弱 ⑷AB 段表示 CO2 释放量减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⑸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代表___________。 ⑹当外界氧浓度为 4%~5%时,该器官 CO2 的释放量相对值为 0.6,而 O2 的吸收量相对值为 0.4。此时,无 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_________倍。 ⑺由此可见,保存水果、蔬菜,应: A.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 10% B.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 5% C.不让空气流通,抑制有氧呼吸 D.保持通风良好,抑制无氧呼吸 【分析】解答此题须先知该植物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用方程式表示如下: C6H12O6+6O2+6H2O -酶→ 6CO2 +12H2O +能量 C6H12O6 -酶→ C2H5OH +2CO2 +能量 由上可知,有氧呼吸中 O2 的吸收量等于 CO2 的释放量;无氧呼吸中只释放 CO2 而不吸收 O2。观察曲线可 知,在 O2 浓度小于 10%时,O2 的吸收量曲线低于 CO2 的释放量曲线,表明植物既在进行有氧呼吸又在进行无 氧呼吸。A 点对应 O2 的吸收量为零,则说明此时只进行无氧呼吸,B 点时 CO2 的释放量表现为最低,则有机 物的分解量最少,即呼吸作用最弱,此时无氧呼吸得到了的抑制而有氧呼吸还很弱。C 点时两曲线重合, O2 的吸收量等于 CO2 的释放量,则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而无氧呼吸受到了完全的抑制。图中阴影部分的 面积表示 CO2 总释放量与 O2 吸收量的差值,即无氧呼吸释放的 CO2 量,故它可代表无氧呼吸的强度。对于第 6题,则可根据上述两方程式加以计算。 【解答】 ⑴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 ⑵无氧呼吸强度随 O2 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弱 ⑶B、D ⑷O2 浓度逐渐升高到 5%时,无氧呼吸逐渐被抑制,而有氧呼吸仍十分微弱 ⑸不同氧浓度下的无氧呼吸强度 ⑹1.5 ⑺B 例 2:下图表示肌肉细胞中 ATP 产生量与组织液中氧气浓度关系示意图。请根据图分析回答: (1)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 A 点细胞中 ATP 来源的场所和生理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B 点产生的 ATP 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___,这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_完成的。 (4)B 点之后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ATP 的产生量增加很少,其中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 【分析】肌肉细胞中产生的 ATP 主要是用于肌肉的收缩。图中 A 点组织细胞缺氧,这时细胞进行无氧呼吸 产生少量的 ATP,场所是肌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B 点主要进行的是有氧呼吸,B 点之后 ATP 数量不再随着 氧气浓度的增大而增加,是因为细胞中酶的数量是一定的,有氧呼吸达到最大值,不再增加。 【解答】 (1)肌肉的收缩 (2)肌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 无氧呼吸 (3)线粒体 有氧呼吸 (4)细胞中酶的数量是一定的 【变式训练】下图为某动物的细胞生活周期中的物质变化图,纵坐标表示物质变化的数目,横坐标表示时 间。请回答: (1)________图表示的是细胞中染色体的变化曲线,________图表示的是 DNA 分子的变化曲线。 (2)图 A 中的 K 表示的是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期,此时染色体数和 DNA 数之比是________。 (3)图 B 中 EF 表示_______分裂_______期,D 以后的曲线表示_______的_______分裂。 (4)图 B 中 AI 段曲线表示________分裂的_______期,C 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其含________个 DNA 分子,________条染色单体。 【解析】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在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为二而数目加倍,其他时期与体细胞中 相同,DNA 的变化是从间期复制开始到后期比正常体细胞多一倍,到末期由于形成两个子细胞,每个细胞 中恢复了正常水平。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NA 复制后经过了两次减半。 【答案】 (1)A B (2)有丝 后 1∶1 (3)有丝 前、中、后 体细胞 有丝 (4)减数第一次 间 生殖细胞 5 0 【变式训练】下图表示当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X、Y 和 Z 变化时,光合作用合成量和光强度的关系。 (1)图中 X1、X2、X3 的差异是由于______影响了光合作用的______所导致。要提高大棚作物的光合作用合 成量,由 X3 增加为 X1,最常采取的简便而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 (2)图中 Y1、Y2、Y3 的差异是由于_______影响了光合作用的______所致。 (3)图中 Z1、Z2、Z3 的差异表现在光合作用中______反应的不同,如果 Z 因素代表植物生长发育期,则代 表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现蕾开花期的曲线依次是__________。 答案:(1)CO2 温度 暗 先 CO2 适当上升(2)光质 光(3)光暗 解题思路:图甲的一组曲线的区别是最大的光合作用量不同 图乙的一组曲线的区别是达到光合作用合成量最大值所需的光照强度不同 图丙是图甲图乙的叠加 下图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度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 ⑴甲图表示在光线弱的情况下,光合作用速度随__________________的增加,成正比例增加,这种情况下, 可 以 认 为 光 合 作 用 的 速 度 受 __________________ 的 限 制 , 此 时 主 要 影 响 光 合 作 用 过 程 的 __________________阶段。 ⑵从甲图可见,光照超过某一强度时,光合作用的速度不再增加,且具有稳定发展的趋势,这种变化主要 决定于__________________,此时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__阶段受到限制。 ⑶乙图中 C 点表示光照强度为 B 时,植物生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 CD 段的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除图示之外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根据甲图,在乙图中绘制光照强度为 A 时,不同温度下,光合作用速度变化的曲线。 【答案】::⑴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光反应。⑵温度的高低,暗反应。⑶最适温度,随温度升高酶活性降 低,光合作用速度降低。⑷二氧化碳的浓度(5)如右图 题型 3:简答论述题题型解读及解题策略 这一类题目的解决办法如下: 读题 获取 信息 搭桥 要解决的问题 明确题意 审题 分析综合 判断 推理 知识定位 解说: 1.读题,提取信息。这是解题的第一步。信息不仅来自题干,还来自小题;既有外显的又有隐含的 信息。要仔细分析。有时从要回答的问题入手再读题,直接提取有效信息。 2.审题,明白题意。明白题意就是弄清题中告诉你什么?要你回答什么。 3.知识定位。知识定位就是圈定知识范围,从而确定思考的范围和途径,避免盲目思考,无头无绪, 一筹莫展。 例 1、某种哺乳动物的心脏形状、大小很像人的心脏,有可能成为人体器官移植的重要来源,但会遭到 人体的强烈排斥,这主要是因为该动物有一对纯合的基因(AA)能表达 GT 酶,从而使细胞表面具有一种 多糖类物质。人体能够识别该多糖类物质,从而确定该心脏是外来的异种器官。经过科学家多年努力,目 前得到了编码 GT 酶的一对基因中有一个丧失表达功能的一些新型个体(Aa)。请回答: (1)人体对该动物心脏的排斥,是人类 系统起作用的结果,其本质是人体的 与该动物的 相互作用。 (2)上述新型个体能否作为人体器官移植的重要来源?为什么? (3)今后用常规的杂交方法能否获得 GT 酶一对基因都丧失表达个体?说明理由。 解题过程: 1、分析:题干中信息: ①外源器官移植会遭到人体的强烈排斥。——这属于免疫方面的知识。 ②基因(AA) 表达 GT 酶 控制 细胞表面多糖物质。——这属于遗传方面的知识。 ③Aa 是编码 GT 酶的新基因型。—— 这也属于遗传方面的知识。 2、联系题干信息明确小题题意: (1)题意很容易明白,是关系器官移植的排斥。知识定位:是一个免疫问题。 (2)表面上看是器官移植问题但仔细一分析就知道,新型个体为 Aa,仍有一个能表达 GT 酶的显性基因: Aa 表达 GT 酶 控制 细胞表面多糖物质。答案是否定的。 (3)题意是要利用常规杂交方法,培育一个丧失表达 GT 酶的动物个体,即得到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 知识定位:这是一个遗传知识的应用问题。 经过上面的分析,有的答案就出来了。 3.联系搭桥。即在已知和未知之间搭桥。用比较、判断、推理、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围绕已知和未知 进行多方位的思考,找出相互联系的知识。 由上面的读题、审题,再进行扩散思维。 【答案】:第(1)小题:围绕特异性免疫思考,对于人体来说动物心脏是“异物”,如果移植到人体, 就是抗原,就会被相应的抗体发生免疫反应。因此答案为:免疫,抗体、抗原。 第(2)小题:GT 酶是显性遗传,而新型个体的基因型中还有一个显性基因 A,因此不能作为器官移植 的来源。 第(3)小题:进行 Aa ------aa 搭桥。题目要求是用杂交方法,则选用 Aa 的两个雌雄个体交配就能得 到 aa 个体,aa 个体属于隐性纯合子,就是丧失表达 GT 酶的个体。 Aa Aa ×Aa aa 信息 搭桥 解决问题 【变式训练】某同学决定探究“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有何影响”。他选用了某植物的幼叶鞘作为实验 材料,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 IAA 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编号 1 2 3 4 5 6 LAA 溶液浓度 (mol·L-1) 0(蒸馏水) 10-12 10-10 10-8 10-6 10-4 幼叶鞘增长长 度(min) 2.6 3.2 3.9 5.1 3.1 1.8 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较低浓度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生长素对幼叶鞘生长的促进作用增强;继续提高生长素浓 度,促进作用减弱,甚至起抑制作用。(2 分)(生长素对幼叶鞘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例 2、艾滋病(AIDS)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能导致艾滋病的 HIV 病毒是 RNA 病毒。它感 染人的 T 淋巴细胞,导致人的免疫力下降,使患者死于广泛感染。请回答: (1)该病毒进入细胞后,能以 为模板,在 酶的作用下合成 ,并整合于人的基 因组中。 (2)整合后它按照 原则进行复制,又能以 为模板合成 ,并进而通过 过程合成病毒蛋白。 (3)如果将病毒置于细胞外,该病毒不能繁殖,原因是 。 获取信息,进行合理推导。 解题过程: 题干信息:①艾滋病病毒是 RNA 病毒。 ②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是 T 细胞。 ③感染后免疫力下降,患者 死于广泛感染。 对第(1)题进行分析: 提取有效信息:①艾滋病病毒是 RNA 病毒。②合成物整合到人体基因组中(外显信息) 推导 合成 物质是 DNA 片段(隐含信息)。得出知识关系式: RNA DNA 知识定位:这是一个逆转录问题。 联系搭桥:合成物整合到人体基因组中 合成物必定是 DNA HIV 病毒是 RNA,要合成 DNA 以 RNA 为模板进行逆转录 需要逆转录酶。 对第(2)题进行分析: 联系搭桥:从上题中得知第(2)题中的“它”为 DNA,最后合成蛋白质,这仍是一个遗传信息流动的 问题。即:DNA DNA 属于复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 DNA 为模板合成(转录)RNA,再以 RNA 为 模板合成(翻译)蛋白质。 对第(3)题进行分析: 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病毒在细胞外不能繁殖?知识来源: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病毒本身没有 独立生活的能力,只能依靠寄主进行生活和复制繁殖,原料、能量和酶均由寄主提供。 答案:(1)RNA 逆转录酶 DNA (2)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NA 转录翻译 (3)病毒本身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只能依靠寄主进行生活和复制繁殖,原料、能量和酶均由 寄主提供。 【变式训练】现有能稳定遗传的红瓤(R)大籽(E)和黄瓤(r)小籽(e)两个品种,且控制这两对相对 性状的基因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R 基因能控制红瓤性状的原因是 。 (2)某生物学习小组利用上述两个品种作为亲本,通过杂交获得种子,发育成后代植株所结西瓜表现型 为红瓤大籽,红瓤小籽,黄瓤大籽,黄瓤小籽,比例接近 1:1:1:1。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他们的杂交过程。 (3)另一个生物学习小组也利用上述两个品种作为亲本,通过杂交实验获得大量的种子。取其中的一半 种子种植,发育成的后代表现型为红瓤大籽,红瓤小籽,黄瓤大籽,黄瓤小籽,比例接近 9:3:3:1。他们 利用剩余一半种子来培育能稳定遗传的红瓤小籽性状的个体。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实验步骤,选出需要品种。 实验步骤: ①取剩余种子播种,给予适宜的温度、充足水分、空气等条件,获得幼苗。给予苗期管理; ② ; ③ 。 (4)还有一生物学习小组对稳定遗传的红瓤(R)大籽(E)个体的花粉进行射线处理,再进行自交,结 果后代出现红瓤小籽植物,分析原因是 。 【答案:】(1)R 基因通过控制与色素合成有关酶的合成来控制红瓤性状 (2) 红瓤大籽 黄瓤小籽 F1 RrFe × rree P RREE × rree ↓ ↓ ↓ 配子 RE re 子代 Rr Ee : Rree : rrEe : rree 红瓤 红瓤 黄瓤 黄瓤 大籽 小籽 大籽 小籽 F1 RrEe 1 : 1 : 1 : 1 (3)②植物成熟后,进行自花授粉,选择红瓤小籽西瓜结的种子 ③播种选出的种子,进行自花授粉,选择后代全为红瓤小籽植物和种子即可 (4)射线造成花粉中控制大籽的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点睛】:作答时一定要位,答案全面,用字(词)科学。针对题目要求回答,避免答非所问。回答到位, 就是答案要有因有果,说理清楚,要说到点子上。如果已知和未知间没有直接联系,必需经过几个因果关 系的知识才能间接联系,则答案要一层一层说清楚。如:“水培法种植蔬菜,为什么要注意通气?”分析 推理:通气 提高有氧呼吸 促进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不通气 无氧呼吸 酒精中毒。因此答 案为:“提高有氧呼吸,促进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同时避免无氧呼吸造成酒精中毒” 。答案全面,就是不 要遗漏答案,有几点就要答几点。如上例中的“同时避免无氧呼吸造成酒精中毒”不要遗漏。用词科学, 就是使用恰当的专业术语阐述学过的生物学现象、方法、概念和原理。避免用生活俗语回答,力求精练。 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和细胞工程(附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三鹿奶粉事件”暴露了不法分子在奶粉中添加了三聚氰胺。三聚氰胺俗称蛋白精,其 分子式为 C3N6H6,含氮量为 66%左右,用凯氏定氮法测定饲料或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时,根本不会区分出此 伪蛋白质。长期食用含三聚氰胺的奶粉会损害生殖泌尿系统, 形成膀胱肾部结石。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双缩脲试剂鉴定牛奶和三聚氰胺,后者不会生成紫色复合物 B.三聚氰胺与氨基酸组成元素相同,食品中添加三聚氰胺,可提高含氮率,使劣质食 品通过质检机构的检测 C.少量三聚氰胺在动物体内代谢形成含氮废物,可通过肝脏形成的尿液排出体外 D.三聚氰胺在细胞内经脱氨基后可氧化分解最终生成 CO2 和 H2O 2.下表示研究骨的成分与特性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于有机物可燃烧,实验Ⅱ与Ⅲ对照,说明骨的弹性与骨内有机物有关 B.由于无机盐溶于盐酸,实验Ⅰ与Ⅲ对照,说明骨的硬度与无机盐有关 C.实验Ⅰ、Ⅱ相互对照可说明骨的化学成分中含有无机盐和有机物两大类 D.综合实验Ⅰ、Ⅱ、Ⅲ结果说明骨的性质与骨中有机物和无机盐所占比例有关 3.下列关于细胞内的糖类与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糖类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物质,也是生物体重要的结构物质 B.植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淀粉和纤维素,动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乳糖和糖元 C.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 D.固醇类物质在细胞的营养、调节和代谢中具有重要功能 4.植物在冬季来临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体内发 生了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生化变化,抗寒力逐渐增 强。右图为冬小麦在不同时期含水量和呼吸速率变化 关系图。请据图推断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冬季来临过程中,自由水明显减少是呼吸速率下 降的主要原因 B.结合水与自由水含量的比值与植物的抗寒性呈明 显的正相关 C.随着气温和土壤温度的下降,根系的吸水量减少, 组织的含水量下降 D.随温度的缓慢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逐渐减弱,有利于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5.某蛋白质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其中一 S—S—表示连接两条相邻肽链的二硫键。若该蛋 白质由 m 个氨基酸构成,则每个蛋白质分子在形成时生成的水分子数和减少的相对分 子质量分别为 A.m 个、18m B.(m-4)个、18(m-4) C.(m-3)个、18(m-3)+4 D.(m-2)个、18(m-2)+4 6.右图为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图中①为某种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则①最可能是核苷酸 B.若②大量积累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则②是磷脂 C.若③为生物大分子,则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有 4 种 D.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元 7.2007 年的月 6 日,美国女飞人琼斯在一封写给家人和朋友的信中首次承认自己在 2000 年悉尼奥运会前服用了类固醇类兴奋剂。在悉尼奥运会上,琼斯获得了女子 100 m、200m、4×400m 接力 3 枚金牌。下列有关类固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A.类固醇在体内的合成与内质网有关 B.类固醇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持久兴奋 C.类固醇是一种高效的 ATP 水解酶,使肌肉细胞中的 ATP 快速水解释放能量 D.类固醇不能口服,只能进行肌肉注射 8.下列有关几种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转运 RNA、抗体、酶、载体蛋白发挥相应作用后,不能继续发挥作用的是抗体 B.叶绿体内的 4 种色素中叶绿素 b 含量最多,呈蓝绿色 C.在人体内,抗利尿激素和神经递质不会在同一个细胞中产生 D.垂体细胞膜上的某受体蛋白可同时识别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9.右图是人的吞噬细胞杀灭细菌的示意图,图中溶酶体含有多种 水解酶,它是细胞内的“酶仓库”。下面与此细胞有关过程的叙 述中,正确的是 ①图示过程 1~3 能够体现细胞的选择透过性 ②该细胞在非 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有作用,但不尽相同 ③被吞噬 的细菌与该细胞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组成单位是不同的 ④该 细胞与人的胰岛 B 细胞中的 DNA 是相同的,但 RNA 不同 ⑤该细胞在细胞工程中 不可作为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材料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③④⑤ D.②④⑤ 10.2008 年 3 月瑞典研究人员新发现一种促使脂肪细胞生成的蛋白质——抗酒石酸酸性 磷酸酶(TRAP),这一发现有望为治疗肥胖症开辟新途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TRAP 与脂肪共有的元素有 3 种 B.脂肪细胞是胰岛素的靶细胞之一,胰岛素可促进血糖进入脂肪细胞并转化为脂肪 C.通过转氨基作用,脂肪可以转化为组成 TRAP 的基本单位 D.理论上肥胖症患者体内的 TRAP 水平很可能超过正常人,通过抑制 TRAP 的功 能有望治疗肥胖症 11.物质的跨膜运输对细胞的生存和生长至关重要。下图为几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示 意图,请判断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组成细胞膜的 A、B 两种物质通常不是静止的 B,丙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中物质一定要从 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运输 C.甲、乙、丙三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对于维持活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均有重要意义 D.胆固醇跨膜运输以甲的方式进行是 B 物质的缘故 12.在培养人细胞与小鼠细胞的融合细胞时发现,细胞会随机丢失来自人细胞的染色体, 在仅含有人的 1 号染色体的融合细胞中,能合成出人的尿苷单磷酸激酶。相关叙述 中不合理的是 A.与人或小鼠细胞相比,融合细胞发生了遗传物质的改变 B.研究方法中需要选择适当的培养基和细胞融合诱导技术 C.人和小鼠有许多共同的基因,在融合细胞中可观察到部分染色体联会 D.这种研究可能发现人的某一特定基因与特定染色体的关系 13.蝎毒“染色剂”氯代毒素(Chlorotoxin)是由蝎子毒液中的一种蛋白质制成的,它可以 选择性地绑定在癌细胞上,使癌症手术更加容易和高效。下列关于这种“染色剂”的 说法不正确的是 A.蝎毒“染色剂”的化学成分中含有 C、H、O、N 等大量元素 B.氯代毒素能选择性地绑定在癌细胞上,可能与癌细胞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有关 C.氯代毒素已制成药物,对人体无毒害,患者可以用口服的方法摄入这种“染色剂” D.这种染色剂的合成、加工和分泌涉及的细胞器有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等 14.科学家将两种植物的叶片以不同温度处理,然后测量这两种植物叶片的离子渗漏量 (叶片细胞内的离子通过细胞膜渗漏到细胞外的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 不正确的是 A.植物甲比植物乙对温度升高更加敏感 B.植物乙可能生长在沙漠地带 C.图示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可推测离子渗漏透出细胞膜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15.右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图一定不是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图中能产生 ATP 的部位有 1、2、5 B.1 能分解葡萄糖,产生的 CO2 扩散出来后就会被 2 全部利用 C.2 与 4 中都可含有色素、糖类等物质 D.该细胞能进行质壁分离,其结构基础之一是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 半透膜 16.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之间具有统一性。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统一性的叙述中正 确的是 ①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迸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②人体成熟 的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血红蛋白,因此可以进行血红蛋白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③大肠杆菌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④癌细胞内含有大量 的核糖体、线粒体等,因此可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 ⑤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 合作用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17.右图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只考虑两个细胞的融合),若 a、b 分别是基因型为 Hhrr、hhRr 两个烟草 品种的花粉,且这两对基因分别位干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由于一对隐性纯合基因(rr 或 hh)的作用,在光 照强度大于 8001x 时,都不能生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 ①实验开始时必须用纤维素酶除去不利于原生质体融合的物质 ②实验中除了杂种细胞外,还有 5 种融合细胞 ③要想从融合细 胞的培养液中分离出基因型为 HhRr 的杂种细胞,可在大于 8001x 光照下培养筛选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18.下图为克隆羊“多利”的培育过程示意图: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克隆羊“多利”的主要性状与甲羊一致,因为其细胞核基因来自甲羊 B.克隆羊“多利”的培育过程中采用的生物技术有核移植和胚胎移植 C.乙羊的去核卵细胞为重组细胞基因表达提供了适宜的内部环境条件 D.此过程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19.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纤维素酶可以分解图中的 1、2 和 3 三种细胞的细胞壁 B.水绵是低等植物,其细胞一般同时具 有中心体和叶绿体 C.颤藻可进行无丝分裂,此时虽无染色体、纺缍丝的出现,但可进行染色质的复制和平均分配 D.图中 4 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是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 20.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为了验证猪笼草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下图所示。 经 35℃水浴保温一段时间后,③、④中加入适量双缩脲试剂,①、②不加任何试剂,下列组合能达到目的 的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④ D.③和④ 21.2008 年 7 月初,青岛奥帆赛海面被大量浒苔(一种绿藻)覆盖,形似草坪,一人躺在上面不会下沉。 经多方努力,浒苔被及时处理从而保证了奥帆赛的正常进行。2007 年 5 月的太湖“蓝藻事件”也曾引起全 国关注。关于上述两个自然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产生上述两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它们都可导致大量鱼类死亡 B.浒苔和蓝藻都可通过有丝分裂快速繁殖,二者的繁殖速率均受温度的影响 C.浒苔和蓝藻都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但是只有浒苔细胞中具有叶绿体 D.这两种现象警示我们应该积极治污减排,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22.右图为人体神经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含有 DNA 的膜性细胞器是线粒体 B.该图中可能有 6 个神经细胞 C.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在电信号的作用下可引起后膜的离子通透性发生变化 D.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分泌与高尔基体有密切关系 23.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都具有双层膜,所以它们的通透性是相同的 B.生物膜具有流动性,使膜很难保持有序的结构,不利于物质交换 C.所有生物膜的结构由外到内依次由糖被、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组成 D.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紧密联系,是细胞成为有机整体的必要条件 24.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病毒在基因工程中可用做运载体,灭活的病毒在细胞工程中可用于诱导细胞融合,还可用做疫苗用于 免疫预防 B.肠道病毒 EV71 感染者康复后,血清中残留的抗体还可消灭侵入人体的禽流感病毒 C.乙肝病毒探针可迅速检出乙肝患者的乙肝病毒,利用的原理是 DNA 分子杂交 D.病毒与疟疾病原体的区别是无细胞结构,前者遗传物质为 DNA 或 RNA 25.某科技活动小组将二倍体番茄植株的花粉按下图所示的程序进行实验,相关叙述错 误的是 A.在花粉形成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 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B.花粉通过组织培养形成的植株 A 为单倍体,其 特点之一是高度不育 C.秋水仙素的作用是在细胞分裂时抑制纺缍体的形成,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D.以上实验过程不会发生性状分离,形成的植株 B 均为纯种 二、非选择题 26.下表示各元素占原子总量的百分比。请据表回答问题: (1)组成人体的化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上都有,它普遍存在于非生物界,生物体内不 包含特殊的“生命元素”。这个事实说明 (2)构成人体的化学元素中 H、O、C 含量最多的原因是 (3)人体中的钙在骨和牙齿中以 的形式存在;食盐加碘是促进人体产 生 ,从而预防 (4)从此表看,人体成分中没有铁的含量,是否人体不含铁? ;为什么? (5)人体内的镁可以从蔬菜的什么器官中获得? ____;为什么? 2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在食用苹果、梨过程中,常会看到鲜嫩的果肉很快就变成暗褐色,这是这些植物细胞里存在的酚类物质发 生了化学变化。本来植物细胞里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是分开存放的,但若组织细胞受损或衰老,结构解体 时,酚氧化酶便有机会与酚类底物接触而使底物氧化成棕褐色的物质。 (1)材料所述“本来植物细胞里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是分开存放的”这一现象是由于 细胞内具有 的缘故。这种“分开存放”的现象也表明细胞的这种结构对 于物质的通过具有 的特性,而这种特性是由细胞内的 决定 的。 (2)细胞含有酚氧化酶,人们利用酚氧化酶的特性可加工制作商品。例如,红茶制取过程中必须有“将 细胞揉破”的关键过程(红茶颜色为褐色),揉破细胞的可能目的 是 ;绿茶制取过程中必须有热锅炒制的关键过程(绿茶颜色为绿色),热锅炒制的可能目 的是 。 28.右图为一系列发生在生物体细胞中的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若该细胞为原核细胞,则不可能有图中的 (填序 号)过程。豌豆叶肉细胞合成②mRNA 的场所在 等结构中, 其中控制种子形状和茎高度的基因位于 中。 (2)直接决定③中氨基酸种类和顺序的是 。在同一植物体的不同部位的细胞中,③的种 类不同,原因是 。若④为催化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酶,则④的作用场所 在 中。 (3)叶绿体中大部分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 ,对其进行加工的场所 是 。 (4)科学家用差速离心法能够分离各种细胞结构。分离动物细胞结构时必须首先破坏细胞膜,破坏细胞 膜最常用、最简便的方法是 29.请回答一组与以下概念图有关的问题。 (1)科学家用 模型解释了图中各项的结构与功能。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生物膜系统的主要区别是前者 没有 (填图中标号)。 (2)请依次指出图中 m、g、s 所表示的结构 名称: 、 、 (3)请指出同时发生在 p 上的另一项物质的变化: (4)从进化的角度看,首先是由于 (填图中标号)的出现,才诞生了相 对独立的生命系统。 30.科学家从牛的胰脏中分离出一条由 76 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Ub)。研究发现 Ub 在细胞自我 监测和去除某些“不适用蛋白质”(即靶蛋白)的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某个蛋白质被贴上 Ub 这个 标签,就会被运送到细胞内的蛋白酶体处被水解掉,其过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Ub 由 76 个氨基酸组成,则它具有 个肽键,Ub 的合成场所是 ____。若它在小肠中被水解,则是下列哪种物质不可能产生? 。 (2)如果靶蛋白不与 Ub 结合,便不能被蛋白酶体水解。①过程说明 Ub 的作用是识 别 并与之结合;完成①、②过程需要的主要条件是 和 (3)根据“节省能量的原则”,上述过程产生的氨基酸将最大限度地被细胞再用于 ,不适合再 利用的氨基酸还可以经过 作用形成含氮废物排 出体外,不含氮部分则可以转化为 。 (4)上图中所利用的 ATP 是由 作用提供的。完成此生理作用的细胞器是 ,从结构上看它具 有 结构,所以应属于细胞的 系统,该系统在细胞生命活动中有着重 要作用。 (5)若有 99 个氨基酸(假设它们的平均分子量为 100),通过结合形成了一条环状的多 肽链,则其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减少了 ,此环状的多肽链含氨基的数量 最少是 个。若某一多肽链由 201 个氨基酸组成,其分子式为 CxHyNaObS2(a>201,b>202),并且是 由 下 列 5 种 氨 基 酸 组 成 的 , 那 么 该 多 肽 链 彻 底 水 解 后 将 会 得 到 赖 氨 酸 、 天 冬 氨 酸 各 多 少 个? 。 A.a-202、b-202 B.a-202、(b-202)/2 C.a-201、(b-201)/2 D.a—201、(b-202)/2 31.自然界的细胞融合产生有性后代,细胞工程中细胞杂交被广泛应用于培育杂种植株和生产单克隆抗体 等方面。请回答: (1)若 a、b 分别为精子和卵细胞,则产生 a、b 的分裂方式是_____,a 和 b 融合 形成 d 细胞的过程叫做 。 (2)若 a、b 表示体细胞,则由 d 细胞形成杂种植株的原理是 ____,其中使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的中心环节是形成具有 等特点的愈伤组织。植物体细胞杂交能创造可育的体细胞杂种植株 的原因是该技术能克服 。送一方法还可能培育出比有性杂交品种光合作用 性能更好的植株,因为 (3)若 a、b 分别为骨髓瘤细胞和 B 淋巴细胞,则 d 细胞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根本原因 是 。这种抗体与普通血清抗体相比较, 具有 的特点。生产单克隆抗体时一般不直接培养效应 B 细胞,主 要原因是 下列各图表示单克隆抗体制 备 过 程 的 各 阶 段 图 解 , 请 用 箭 头 把 代 表 各 图 解 的 字 母 按 单 克 隆 制 备 过 程 的 顺 序 连 接 起 来: 。 参考答案一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 案 A C B A D D A A D C D C C 题 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 案 D B C D D B A D C D B D 26.(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2)人体主要是由水、有机物组成的 (3)无机盐(钙 盐或 CaCO3 限 甲状腺激素 呆小症或地方性甲状腺肿大(4)不是 因为 0.1%的所有其他成分中含有铁(5) 叶 因为叶肉组织细胞中含有叶绿素,而叶绿素中含有镁元素 27.(1)生物膜系统 选择透过性 遗传物质 (DNA 或基因) (2)破坏生物膜系统,使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接触 使酚氧化酶失活 28.(1)⑤⑥⑦⑧ 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细胞核 (2)②mRNA(中碱基的排列次序)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细胞质基质 (3)游离的核糖体 细胞质基质 (4)将动物细胞置于蒸馏水,让细胞吸水胀破 29.(1)流动镶嵌 a (2)类囊体膜 囊泡膜 溶酶体膜 (3)[H]+O2→H2O (4)c 30.(1)75 核糖体 D (2)靶蛋白 多种酶 ATP 提供能量 (3)新蛋白质的合成 脱氨基 糖或脂肪 (4)细胞呼吸 线粒体 膜 生物膜 (5)1782 0 D 31.(1)减数分裂 受精作用 (2)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失去分化的排列疏松、无定形态、高度 液泡化 有性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叶绿体对光合作用性能起决定性作用,融合产生的杂种细胞具有双亲 的叶绿体 (3)d 细胞继承了双亲细胞的遗传物质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效应 B 细胞不能无限增殖 生物的新陈代谢和发酵工程 一、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以下关于 ATP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合成 ATP 的途径总相同,但 ATP 的用途可以不同 B.若人成熟的红细胞中含氧量增多,则产生 ATP 增多 C.细菌中 ATP 只能依靠无氧呼吸产生 D.细胞中 ATP 与 ADP 的含量总处于动态平衡 2.某植株在黑暗处每小时释放 0.02 mol CO2,而光照强度为 a 的光照下(其他条件不 变),每小时吸收 0.06 mol CO2,若在光照强度为 a/2 的光照下,光合速度减半,则每小 时吸收 CO2 的量为 A.0 mol B.0.02mol C.0.03mol D.0.04mol 3.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酶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验都可以呈现紫色反应 B.酶催化的专一性表现在它对底物的选择具有专一性 C.酶催化反应产物对酶的活性不具有凋节作用 D.酶分子结构在高温、低温、过酸、过碱条件下均会受到破坏而使酶失去活性 4.某同学通过对下列四条不同曲线进行分析,得出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通过甲曲线分析可知所得到这种细菌的产物是次级代谢产物 ②乙曲线中处于 b 点时,血糖浓度最高,此时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最低 ③丙曲线中处于 c 点时,叶绿素的分解速度大于合成速度,叶片开始变黄 ④丁曲线中处于 d 点时,植物生长素仍能够促进芽的生长 A.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5.下图是有关生物的生理过程的描述,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 1 中光照强度为 b 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B. 图 2 中氧气浓度为 b 点对应值时,植物既不进行有氧呼吸也不进行无氧呼吸 C.图 3 中 a、b 曲线可分别表示 pH 对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的活性的影响 D.图 4 中 a 曲线表示变温动物;b 曲线表示恒温动物 6.将一片新鲜叶片放在特殊的装置内,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得 O2 释放量如下表所示: 对该数据分析错误的是 A.该叶片呼吸作用消耗 O2 的速度为 0.2 µL·cm-2·min-l B.光强为 2 klx 时,光合速度与呼吸速度相等 C.光强为 8 klx 时,光合作用释放 O2 的速度为 0.8 µL·cm-2·min-1 D.光强超过 l0 klx 后,光合速度不再提高 7.右图表示生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 过程不一定发生在叶绿体基粒上 B.动植物细胞都能进行 c 过程 C.a、c、d 过程中产生的[H]都能与氧结合生成水 D.a~e 中为其他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最多的是 e 过程 8.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 25℃和 30℃。下图表示在 25℃ 时,该植物光合强度(以 CO2 吸收量表示)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提高到 30℃, 其他条件不变,从理论上分析,图中相应点的移动应该是 A.a 点上移,b 点左移,m 值下降 B.a 点不动,b 点左移,m 值不动 C.a 点下移,b 点右移,m 值下降 D.a 点下移,b 点右移,m 值上升 9.肝脏与三大有机物代谢密切相关。右图示肝脏相连的血管,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饥饿状态下,肝动脉中胰高血糖素含童较肝静脉中高 B.食用大量脂肪后,肝静脉中脂蛋白的含量会明显增多 C.食用大量蛋白质后,肝静脉中尿素含量会明显增多 D.食用大量糖类后,肝静脉中葡萄糖浓度会明显增多 10.下图甲、乙分别表示植物某个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在它们之中发生的生化 反应。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甲、乙中的两种生物膜分别存在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 B.图甲中的[H]用于合成 NADPH,图乙中的[H]来自于葡萄糖和水的分解 C.图甲、乙所示的两种生物膜除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 ATP D.影响图甲、乙所示的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环境因素都是光照 11.下列关于微生物营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配制而成的,用以分离 不同种类的细菌 B.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碳源主要用于构成微生物的细胞物质和一些代谢产物 C.培养基中的氮源主要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以及含氮的代谢产物 D.虽然生长因子在微生物的生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有些微生物不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生长因子 12.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脂肪和高糖膳食可能造成脂肪在肝脏中堆积而形成脂肪肝 B.人体内摄入过多的糖、脂肪、蛋白质都可能导致肥胖 C.在以大米为主食的同时,掺食豆类食品,可以提高人体对摄入蛋白质的利用率 D.人在饥饿时,血糖含量会持续下降 13.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果储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使有机物的消耗降到最低 B.用玉米经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来替代汽油,主要利用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C.从山脚登上山顶,人体主要是从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的过程中获得能量 D.水稻根部主要进行无氧呼吸,以适应缺氧环境 14.肥胖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伴而产生的“富贵病”,控制体重和科学减肥已成为人们 关注的热门话题。某人为控制肥胖、减轻体重,采取禁食油脂、少食淀粉类食品,而食 用大量的蛋白质类食品的方法。一段时间后,发现效果不佳,其原因可能是 A.食用淀粉虽少,但机体摄入的大部分淀粉仍转变成脂肪 B.蛋白质通过脱氨基作用,不含氮的部分转变成脂肪 C.大量的蛋白质通过氨基转换作用,最终形成脂肪 D.淀粉与蛋白质协同作用,促进脂肪的合成 15.根据植物对矿质元素运输和利用的特点,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矿质元素只会出现在木质部的导管中,不会出现在韧皮部的筛管中 B.K 元素能被植物体再利用,所以在作物生长过程中不用施钾肥 C.Ca 元素在植物体内不能被再利用,所以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总要施用钙肥 D.P 元素在植物体内能被再利用,但仍要在作物不同发育时期适量施磷肥 16.用基本培养基对某种细菌进行培养,定时测试细胞数目,并在 a、b 两点分别加入 2 种营养物质,甲 和乙是细胞中两种酶的含量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A.a 点加入的营养物质对蛋白质的合成有阻碍作用 B.b 点加入的物质对甲的合成有促进作用 C.甲和乙两种酶都是诱导酶 D.甲和乙两种酶的合成量不影响细菌繁殖 17.与高等动植物相比,微生物的代谢速率较高,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①微生物个体体积小,表面积与体积比值大,与外界物质交换迅速 ②微生物的异化作用始终大于同化作用,释放出的能量较多 ③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多,其代谢受环境影响比较小 ④微生物体内的酶合成与酶活性的调节,减少了代谢产物的积累,加速了物质的交换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8.大肠杆菌分解葡萄糖的酶是组成酶,而分解乳槠的酶是诱导酶。当葡萄糖被消耗完毕以后,才能合成 分解乳糖的酶。现将大肠杆菌培养在以有限的葡萄糖和大量的乳糖作为碳源的培养液中,大肠杆菌的生长 曲线最可能是 1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发酵时要及时检测发酵罐内的温度、pH、溶氧量等条件的变化 B.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的研究成果可以通过发酵工程实现产业化 C.单细胞蛋白是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的蛋白质 D.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是在酶合成调节和酶活性调节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的 20.有一种能生产食品香料的细菌,其生长速率、代谢产物的产量与培养液中的温度、pH、 溶氧量等关系如下图所示。则在发酵罐中生产该食品香料时,应控制的培养条件是 A.通入无菌空气并快速搅拌 B.将温度始终控制在 30℃ C.加缓冲液,控制 pH 始终在 4.3 D.发酵罐严格密封 21.健康是人们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 A.轻度的糖尿病患者,注意凋节和控制饮食、配合口服降血糖药物,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B.轻度脂肪肝患者,注意合理膳食,适宜多吃一些含卵磷脂较多的食物,如豆腐等 C.蛋白质不能都由糖类和脂肪转化而来,不能在人体内储存且每天还要分解一部分,因此每天都需要补 充一定量的蛋白质 D.某人偏食,导致长期缺乏一种必需氨基酸 22.在缺氧条件下,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的 CO2 用于相邻细胞的光合作用,至少要 通过几层磷脂分子 A.4 B.6 C.8 D.12 23.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度(或生成物)变化情况。以下有关叙述不 正确的是 A.图①能用来表示反应物浓度变化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B.图②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后,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关系的变化情况 C.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过氧化氢酶对 H2O2 分解的催化效率,则虚线表示 Fe3+的催化效率 D.图②也可以用来表示处理温度不同的情况下,反应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24.人体内,下列反应可在线粒体中发生的是 ①C3H6O3 的生成 ②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③氧气的生成 ④水的利用 ⑤二氧化碳的生成 ⑥ATP 的生成 A.①②⑤⑥ B.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⑤ D.②③⑤⑥ 25.以光合作用最佳状态时的光合作用强度为 1,在其他条件稳定的情况下,随着叶片相对含水量的逐渐 下降,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相关推断合理的是 A 叶片含水量与光合作用强度成正比 B.叶片含水量与光合作用强度成反比 C.叶片含水量不足时,CO2 的利用会减少 D.叶片含水量充足时,CO2 的利用会减少 二、非选择题 26.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是能量转换的重要细胞器,请回答: (1)在图二乙点所处的状态时,叶绿体内 ATP 移动的方向是 (2)在图二甲点所处的状态时,可以发生图一中的哪些过程?(用图中字母表示) 。 图 二 中 乙 ~ 丙 段 时 , 限 制 光 合 作 用 的 主 要 因 素 是 。 (3)如果在图二的乙点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内 C3 化合物的含量将 。 (4)图一中的物质 A 是 ,物质 A 进人线粒体的条件是 。 (5)写出图一细胞中可能形成 CO2 的反应式: (6)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密闭的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 分别对温室内 CO2 含量、O2 含量及 CO2 吸收速率进行 24h 测定, 得到右图所示曲线,则以下说法有几种是正确的? 。 ①c、e 两点的光合速率为零 ②c、d 之间的区段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③de 段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④ 进行细胞呼吸的区段只有 ah 段和 fg 段 A.1 种 B.2 种 C.3 种 D.4 种 27.有人用实验的方法,对大麦幼苗在 0℃和 16℃条件下根吸收水 分的量与吸收矿质元素的量进行了检测,其结果如右图所示。 试问: (1)根吸收矿质元素的量和吸收水分的量之问呈现出____。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因果关系 D.相对独立的关系 (2)根对水分的吸收是由 引起的。 (3)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一个 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细胞膜上 的协助,而且需要 。 (4)在农业生产上,对板结的土壤松土的主要意义在于 28.气孔是植物叶片表皮上成对的保卫细胞之间的孔隙,是植 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和控制蒸腾作用的结构。 右图是一种有关气孔张开调节机理的简图,请回答: (1)由图可知, 是引起气孔张开的非生物因素 之一。 (2)保卫细胞吸水膨胀到一定程度时不再吸水,制约保卫 细胞继续吸水的细胞结构是 。夏天中午气孔关闭的直接原因是保卫细 胞 ,从而导致保卫细胞和叶肉细胞中三碳化合物的含量 。 (3)若将菠菜叶片放人 0.3g·mL-l 的蔗糖溶液中,气孔将会 ;若将其放入 pH=7 的溶液 中(此 pH 有利于促进淀粉酶活性增大),气孔将会 。 (4)已知某植物保卫细胞中有一种物质在酸性时呈红色,碱性时呈蓝色,则当上午气 孔张开时,保卫细胞中的该物质呈 色。气孔在白天张开的生理意义是 和 。 29.将某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 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 CO2 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1)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 35℃时该植物能否生长? 。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 适宜温度是 。 (2)根据表中数据,绘出光合作用消耗 CO2 总量与温度之间关系的曲线。 (3)每天交替进行 12h 光照、12h 黑暗,温度均保持在 30℃的条件下,该植物能否生长? 。为什么? 30.下图是人和动物体内某些物质转化过程示意图,请踞图回答问题: (1)人在饥饿初期,维持血糖稳定的主要途径是 (填图中标号),对该过程有促进作用 的激素是 。 (2)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发生障碍时,图中的 过程会加强,这说明 (3)⑨过程是在____酶的作用下完成的。 (4)形成脂肪肝的原因有 (5)图中 C 物质的作用是 ,D 物质主要是通过 (填器官)排出体外。 31.在选育啤酒酵母菌种时,科研人员得到因线粒体缺失导致的呼吸缺陷型酵母菌。在育种中发现,同样 培养条件下该型酵母菌形成的菌落比正常酵母菌小三分之二。请回答: (1)酵母菌培养基的营养物质应包括五大类: , 麦芽糖属于其中的 。在营养和氧气充足时,正常酵母菌主要的生殖方式是 生殖。 (2)将等量的呼吸缺陷型酵母菌和正常酵母菌分别在有氧条件下培养,测得正常酵母菌产气量的变化如 右图中曲线 a 所示,请回答问题: ①请在图中用虚线画出呼吸缺陷型酵母菌产气量的变化曲线。 ②酵母菌经历了调整期之后,生长变化的几个阶段是 。 ③如果以 C6H12O6 为原料,请写出两种酵母菌产气的代谢反应式: (3)研究人员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扩大培养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甲、乙、丙装置内均盛有适合菌种生长的 培养液。要得到大量菌种,正确的做法是:应在甲瓶呼吸缺陷型酵母菌处于 期时,将菌种 到乙瓶和丙瓶中;为使乙瓶和丙瓶中 菌群获得最大增长率,应采取的主要控制措施有(写出两项): 参考答案二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 案 D B B B B C C C D D A D B 题 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 案 B D A D C C D D C C B C 26.(1)由基粒片层结构薄膜向叶绿体基质 (2)afgh 光照强度 (3)升高 (4)丙酮酸 有氧气存在 酶 (5)C6H12 O6+6O2+6H2O → 6CO2+12H2O+能量; 酶 C6H12O6 → 2C2H5OH(酒精)+2CO2+能量 (6)A 27.(1)D (2)细胞内溶液与细胞外溶液的浓度差 (3)主动运输 载体蛋白 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 (4)增强根细胞的有氧呼吸, 促进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28.(1)光照 (2)细胞壁 失水 下降 (3)关闭 张开 (4)蓝 吸收 CO2、释放 O2 进行蒸腾作用 29.(1)能生长 25℃ (2)如下图 (3)能生长 因为 12h 光照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比 12h 黑暗中消耗的有机物多 30.(1)① 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2)④⑩⑪⑫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3)转氨 (4)磷脂合成受阻; 肝脏功能不好;经常高糖、高脂肪膳食 (5)与氧结合生成水 肾 31.(1)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水和无机盐(缺一不可) 碳源 出芽 (2)①如下图(画出低于 a 的曲线即可) ②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酶 ③ C6H12 O6+6O2+6H2O → 6CO2+12H2O+能量; 酶 C6H12O6 → 2C2H5OH(酒精)+2CO2+能量 (3)对数 接种 保持适宜的温度和 pH(增加营养物质、振荡、搅拌) 生命活动的调节 -、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连续暴雨影响盛花期植物的正常受粉,采用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方法 可防止减产。此举对下列哪种植物有效 A.小麦 B.玉米 C.黄豆 D.辣椒 2.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 ②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 ③记忆细胞经抗原刺激一定能分化为效应 B 细胞 ④吞噬细胞一定不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 ⑤生长素对植物生长一定有促进作用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3.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阶段的淋巴细胞内,能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A.两者都只有① B.两者都只有②和③ C.两者都有①、②和③ D.前者有①、②和③,后者只有① 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种皮和果皮细胞通过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才能转变成与母本相同的基因型 B.田间喷洒萘乙酸可杀死杂草,这说明生长素在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C.植物的向光性不仅受到生长素的调节,还受到生长抑制物的影响 D.成熟的梨能催熟未成熟的柿子是赤霉素和脱落酸共同作用的结果 5.据 2008 年 9 月《新安晚报》消息:上海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沉默之谜。此 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 请你推测上海科学家对此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可能是 ①突触小泡内没有细胞核 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糖蛋白 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 糖蛋白 ④突触小泡不能释放相应的递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右图表示正常人体蛋白质代谢的部分途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b、e 在细胞内不能逆向发生 B.b、c、d 只能在细胞内发生 C.f、g 一定发生在 B 淋巴细胞内 D.A、e、g 都能在细胞外发生 7.下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 向。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传递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 B.如果该图中的 a 为下丘脑、c 为甲状腺,则 c 分泌的激素对 a 和 b 的分泌活动有抑制作用 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 d 过程只发生在细胞核中 D.如果 a 表示抗原,b 可表示记忆 T 细胞,c 可表示抗体 8.在人体内,下列哪一组物质不可能在同一个细胞中产生 ①RNA 聚合酶和 DNA 聚合酶 ②甲状腺激素和呼吸酶 ③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和促甲状腺激素 ④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9.下列关于右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图表示体液免疫过程 B.细菌、病毒都可能成为 1 C.与 2 的产生有关的细胞结构有: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 D.丁可保持对 1 的记忆功能 10.拟南芥 P 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 的现象。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 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 P 基因突变 11.下图示部分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分别在甲、乙两处施加适宜刺激,引起肌肉收缩的情 况是 A.刺激甲,只有 I、Ⅱ收缩 B.刺激乙,只有Ⅲ、Ⅳ收缩 C.刺激甲,I~Ⅳ都不收缩 D.剌激乙,Ⅰ~Ⅳ都收缩 12.当人们参加强体力劳动大量出汗时,为了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机体必须进行多项调 节,其中包括 ①胰岛 A 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②胰岛 B 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③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④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死亡率极高。下列 表示人感染 HIV 后,体液中 HIV 的浓度和人体内的主要免疫细胞———T 细胞的数量 变化的曲线中,正确的是 14.下列有关人体某些生理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人摄入了较多的碱性食品后会使血浆的 pH 明显上升 B.如果某人下丘脑严重受损,则其不能维持自身的体温恒定 C.只要是病毒侵染人体后引起的免疫反应全部属于细胞免疫 D.当血糖含量升高时,体内的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 15.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饭后血糖升高时,人体可以通过“内刺激→A→C→D”途径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B.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可能完成 H 过程 C.人在寒冷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刺激→A→C→D”,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D.当人的手被针刺时,可以通过“刺激→A→C→D”,使手缩回 16.人类大脑皮层中央前回能管理躯体运动,经中央前回的分析和综合,使机体对体内外 刺激做出准确而迅速的反应。下列有关中央前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刺激中央前回对应的皮层代表区,可引起胃肠蠕动 B.支配上肢运动的中央前回皮层代表区范围大于支配下肢运动的中央前回皮层代表区范围 C.刺激大脑左半球第一运动区的顶部,可引起右下肢的运动 D.第一运动区皮层代表区范围大小与其所支配的躯体运动的复杂精细程度呈正相关 17.近年来,在预防传染病的疫苗家族中增加的第三代疫苗——DNA 疫苗,是由病原微生物中的一段表达 抗原的基因制成的,这段基因编码的产物仅仅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以下关于 DNA 疫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 疫苗导入人体后能够产生特异性免疫 B.导入人体的 DNA 疫苗在体内直接产生抗体,起到免疫作用 C.DNA 疫苗的接种可以达到预防特定微生物感染的目的 D.DNA 疫苗接种后引起人体产生的抗体是由效应 B 细胞合成的 18.冬天下雪后,有些同学把雪团放在手里,过了一会,发现手比未放前要热乎一点,对此 现象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握雪后,手部的感受器会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入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 B.此过程中,手部皮肤的一些细胞耗氧增加 C.此过程中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放松 D.整个过程是由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 19.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是一种对家禽和人类有很大危害的传染病。下列叙 述中属于体液免疫的是 ①注射禽流感病毒疫苗,使机体产生抗体,与入侵的禽流感病毒结合,抑制病毒的活性 ②在人体内使禽流感病毒失去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 ③效应 T 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发挥免疫作用 ④形成沉淀被吞噬细胞消化 ⑤效应 T 细胞使靶细胞裂解,释放禽流感病毒 ⑥将患病的家禽深埋处理 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某种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 或物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由造血干细胞形成的 a、b、c 细胞内蛋白质的种类有所不同 B.当 X 再次侵入人体时,由于①~⑥过程的增强,才使得机体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 C.①②③过程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被的参与 D.Y 主要在内环境中发挥作用,与 Y 合成和分泌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 基体和线粒体 21.下列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有关的生物学过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生长素浓度小于 b 点时促进生长,大于 b 点抑制生长 B.甲图中,若 b 点为茎背光侧 的生长素浓度,则 c 点不可 能为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 C.乙图能够正确表示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 D.生产上可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植物中的双子叶杂草,丙图中曲线 1 表示单子叶植物 22.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饥饿状态下,若 a 表示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则 B 端的胰高血糖素含量高于 A 端 B.在寒冷状态下,若 a 表示甲状腺的细胞,则 B 端的甲 状腺激素含量高于 A 端 C.在皮肤过敏状态下,若 a 表示过敏处的皮肤细胞,则 B 端的血浆蛋白含量低于 A 端 D.在正常状态下,若 a 表示肝脏的细胞,则 B 端的尿素含量高于 A 端 23.下列关于过敏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过敏反应是一种异常反应,是一种免疫功能失调症 ②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 速、反应强烈,因此往往会破坏组织细胞,引起组织损伤 ③抗原可以是过敏原,但过 敏原一定是抗原 ④找出过敏原,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是预防过敏反应的主要措施 A.1 种 B.2 种 C.3 种 D.4 种 24.以下有关“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图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息状态下,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的膜两侧电位均表现为内负外正 B.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穿过了 2 层磷脂分子 C.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是非特异性的 D.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只可作用于神经细胞 25.若对健康幼龄狗分别作下表实验处理,实验结果与实验处理相符合的是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20 世纪 20 年代起,温特等人通过实验方法测得玉米胚芽鞘生长素的侧 向再分配如下图所示。 材料 2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有学者利用气相一质谱等物理化学法测得向日葵下胚轴、萝卜下胚轴和黄 化燕麦芽鞘的生长素分布,结果如下表所示。用同样方法还测得萝卜下胚轴的萝卜宁、向日葵下胚轴的黄 质醛等物质向光侧多于背光侧。 (1)材料 1 说明,生长素受到单侧光照射后的分布规律是 , 由于生长素有 的作用,所以胚芽鞘向光生长。 (2)材料 2 的黑暗处理起什么作用? 。材料 2 是否支持材料 1 的观 点? 。原因是 (3)材料 2 的学者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应该是 27.初生牛犊自身免疫力低,必须到 4 周龄以后,才开始具备自身特异性免疫力。然而, 初生牛犊能够通过初乳从母体获得这种免疫力。所谓初乳,即母牛分娩后 5~7d 内 所产生的乳,与常乳比较其特点主要是:①免疫球蛋白比常乳高 20~25 倍;②初乳中 含有四种蛋白酶抑制素,可保护免疫球蛋白不被消化而直接吸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免疫球蛋白在免疫学中又被称为 __,它们在机体中的作用是 (2)初生牛犊要到 4 周龄以后才具备自己产生免疫球蛋白的能力,是由于 (3)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是由母牛的 细胞中的 (细胞器) 合成,并由 (细胞器)加工分泌的。合成它的原料是 ,其结 构通式为 。 (4)初乳中若不存在蛋白酶抑制素,进入消化道中的免疫球蛋白会被 分解 成 。 (5)初生牛犊通过牛初乳能获得来自母体的天然被动免疫;长大到 1~2 岁龄的小牛 则要经过肌肉或皮下注射口蹄疫弱毒苗才可以预防口蹄疫的发生,由后一种方式 获得的是人工自动免疫。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前者的免疫球蛋白来自 ,后者的免疫球蛋白来 自 。 (6)极少数人食用初乳后出现过敏反应,此时的初乳被称为 。这种过敏反应发生在 (填“初次”或“再次”)食用初乳时。 28.下图是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下丘脑是机体内分泌活动的凋节枢纽,其通过⑦过程可以分泌的激素主要有 (2)图中⑨所示的过程反映了激素 d 对下丘脑和垂体的 调节,通过这种调节,血液中的激素经 常维持在正常的相对稳定的水平。 (3)人体内血糖的调节是由激素 a、b、c 三者相互协调,共同作用完成的,其中能表现为 协同作用的是 ,能表现为拮抗作用的是 。 (4)当人处于寒冷的环境中时,冷觉感受器兴奋,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① 传到下丘脑的 ,通过该结构的分析、综合,再使有关神经兴奋,进而引 起 ,从而使皮肤的散热量减少。 29.我国是乙肝高发区,据统计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为 1.2 亿。请回答: (1)肝脏在人体健康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体内的一个巨大的“化工厂”。 ①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它能够分泌 ,该物质具有 作用。 ②肝脏里有一种数量不小的细胞,叫做库普弗(一个外国人的名字)细胞,它既是 肝脏的卫士,也是全身的保护神。因为人血的外来分子,尤其是颗粒性的抗原物质如有机会经过肝脏,一 方面可被这种细胞直接吞噬、消化,这种免疫方式叫做 免疫;另一方面,可经过库普弗细 胞初步处理后交给其他免疫细胞(如 细胞)进一步清除,这种免疫方式属于 免疫。 (2)乙肝病毒基本上只与肝细胞结合,但乙肝病毒并不直接损伤肝细胞,肝组织损伤 是通过免疫反应引起的。机体通过免疫反应在清除病毒的同时,会导致肝细胞破裂、变性或坏死。 ①机体在清除病毒时,为什么会导致肝细胞破裂?请简要写出其机理。 ②乙肝病毒最终是怎样被清除的?请简要写出其过程。 (3)白蛋白(A)和球蛋白(G)的比值(A/G)是肝功能检查的一项重要指标。白蛋白是在肝脏中制造 的,当机体被病毒感染时,肝功能受损,导致白蛋白的数量 ,又因为机体中存在乙肝病毒 这个“敌人”,球蛋白的数量会 ,从而造成 A/G 。 30.下图为人体内生理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 (1)正常人血液中 A 的浓度一般在 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 (2)人在饥饿时,4 处 A 的浓度与 3 处相比,变化是 ,原因是 (用图中标号表示)过程加强了,此时胰岛细胞分泌的两种激素的含量 变化是 。 (3)图示三种细胞中对血液中 A 浓度依赖最大的是 ,该细胞 成分很少,该成分 在其他两种细胞中存在的位置为 。 (4)若某人的胰岛 B 细胞受损,则此人 C 液的成分和量与正常人相比有何特点? (5)剧烈运动时, 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 将增多,其绝大部分通过血液的运 输运到图中的 细胞,转变成丙酮酸。 31.右图表示某淋巴细胞,膜外颗粒为抗体,请回答: (1)该细胞为_____细胞,它是由 分化而来的, 导致分化的原因有: ; (2)抗体的化学本质是 抗体从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细胞结构依次是 (用图中标号表示)。抗体的分泌过程说明细胞的各种生物膜ˉ在结构上具 有 ,并以[ ] 的形式转变。 (3)在抗体分泌的过程中要消耗由[ ] 提供的能量。 (4)如果侵入人体的抗原是病菌,出境那么抗体与病菌结合,可以抑制病菌的 或是对宿主细胞的 ,从而防止感染和疾病的发生;如果侵入人体 的抗原是病毒,那么抗体就会与病毒结合,可以使病毒失去 宿主细胞的能力。在多数情况下, 抗原与抗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 消化。 参考答案三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 案 D A C C D B B C D D B A A 题 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 案 B D A B C D B B A B A C 26.(1)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转移 促进生长 (2)对照作用 不支持 用现代物理化学方法测得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 (3)萝卜宁、黄质醛等物质可能是生长抑 制剂,从而抑制了向光侧的生长 27.(1)抗体 与相应的抗原(病原微生物)发生特异性结合,及时清除抗原 (2)机体由接受抗原刺激到分化形成能够产生抗体的效应 B 淋巴细胞需要一定的时间 (3)效应 B 核糖体 高尔基体 氨基酸 (4)蛋白酶 多肽 (5)自身以外生物的合成 自身 B 淋巴细胞的合成 (6)过敏原 再次 28.(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答出其中之一即可) (2)反馈(或负反 馈)(3)a 和 c b 与 a 及 b 与 c (4)传入神经 体温调节中枢 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 29.(1)①胆汁 乳化脂肪 ②非特异性 T 特异性 (2)①乙肝病毒感染时,会刺激 T 细胞 分化形成效应 T 细胞,效应 T 细胞与被感染了的肝细胞(靶 细胞)结合,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靶细胞吸水胀 破而死亡 ②组织液中或靶细胞破裂后释放到组织液中的乙肝病毒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形成沉淀或凝集成团,进而被 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3)减少 增加 下降 30.(1)80~120 mg·dL-1 (2)升高 6 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3)脑细胞 糖元 细胞质(基质) (4)C 液中有葡萄糖、尿量增多 (5)肌 乳酸 肝 31.(1)效应 B B 细胞或记忆细胞 抗原直接刺激 B 细胞 抗原由 T 细胞呈递而刺激 B 细胞 抗原刺激记忆细胞 (2)蛋白质 ③→④→②→⑦→① 一定的连续性 [⑦]有膜小泡 (3)[⑥]线粒体 (4)繁殖 黏附 侵染和破坏 吞噬细胞 细胞的生命历程和生物的生殖发育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李白有诗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从细胞学的角度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不 会出现的变化是 A.细胞内水分减少 B.细胞核体积缩小 C.酶的活性降低 D.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 2.下列属于细胞分化、癌变和衰老的共同表现的是 A.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 B.新陈代谢速度减慢 C.遗传物质改变 D.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 3.下列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女性色盲患者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含有两个 Xb 基因 B.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分裂前期 C.有丝分裂过程中,中期和后期的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二倍 D.人体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能形成赤道板和细胞板这两个结构 4.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都能看到的结构是 A.同源染色体、细胞壁、纺锤体 B.染色体、赤道板、细胞膜 C.细胞壁、细胞膜、核膜 D.染色体、纺锤体、赤道板 5.右图为某一生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下列对该图的描述合理的是 A.该细胞分裂只能发生在囊胚中 B.该细胞分裂只能发生在卵巢中 C.该细胞分裂可能发生在精巢中 D.该细胞分裂可能发生在胚囊中 6.在蒸馏水中加入一定量的苯,培养洋葱根尖一段时间后,用光镜观察其细胞有丝分裂 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A.实验目的可能是研究苯对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影响,但还需设计对照组 B.换用高倍镜观察染色体时,调节光圈、反光镜就可使视野清晰 C.预计根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都是 4N,但形态都不同 D.依据的原理之一是“致癌物质苯会使细胞发生基因突变” 7.下表示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h)。据表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由于分裂间期所用时间较长,因此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多 ②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时间比例最小的是十二指肠细胞 ③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 ④不同种类细胞的分裂都是同步进行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花斑紫茉莉的后代中有绿色植株、白色植株、花斑植株之分;花斑植株上又有绿色枝 条、白色枝条、花斑枝条之分,形成这两种情形的原因都是由细胞分裂时,细胞质不均 等分配造成的。下列对这两种细胞分裂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减数分裂 B.都是有丝分裂 C.前者是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后者只有有丝分裂 D.前者只有有丝分裂,后者是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9.右图是某高等生物一个细胞局部结构示意图,则该细胞处于哪种细胞分裂的什么时期?分裂后形成的 子细胞种类数、该生物的同化类型、所属生态系统的成分依次是 ①有丝分裂中期 ②减Ⅰ中期 ③减Ⅱ中期 ④1 种 ⑤2 种 ⑥4 种 ⑦自养型 ⑧异养型 ⑨生产者 ⑩消费者 ⑪分解者 A.③④⑧⑩ B.②⑤⑧⑩ C.③④⑦⑨ D.①④⑧⑪ 10.生物学家们认为:自从有性生殖方式出现以后,生物进化的速度大大加快了。你认为 这是基于以下哪些理由 ①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 ②有性生殖比无性生殖进行得更快 ③可以让两个不同物种的个体杂交,产生新物种 ④最适者能找到更多的有性生殖的机会,因而使有利变异得到积累和加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11.构成人体的细胞约有 230 多种,其中胰岛 B 细胞合成胰岛素,甲状腺细胞合成甲状腺激素。植物的叶 肉细胞中含有叶绿素,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形成根毛。正常情况下,分化的细胞还具有一定的寿命。例如, 红细胞分化成熟后的寿命约是 120 天,白细胞的寿命约是 12 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证据表明,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有序的细胞分化能够增加细胞的类型 C.由不同类型的细胞构成生物体的组织和器官,执行不同的功能 D.自然环境中的各种生物,由于某种功能的需要而进化产生了各种细胞类型 12.下图是对某种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和 DNA 分子数(c) 的统计图。下列解释肯定不正确的是 A.①可以用于表示细胞分裂的前期 B.①可以表示染色体螺旋化程度最高的时期 C.间期用②表示最恰当 D.③表示细胞分裂完成 13.处于正常细胞分裂后期的某细胞内含有 10 个 DNA 分子,下列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该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C.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产生该细胞的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可能是 5 条或 10 条 14.右图示某雄性二倍体动物体内一个正在分裂的精原细胞,该细胞所处的时期为 A.有丝分裂中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D.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15.胡萝卜韧皮部细胞通过细胞培养能发育成完整植株;绵羊乳腺细胞核移入去核卵母细胞中,能发育成 有生殖能力的绵羊。基于以上事实,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 ①高度分化的动植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②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③分化细胞中不表达的基因仍存在于细胞核中,并没有消失 ④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16.细胞分化的过程一般是不可逆的。下列事实与该论点不相符的是 A.胚胎移植 B.核分化 C.脱分化 D.再分化 17.下图表示一个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不同情况,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 体变化顺序应该是 A.①④⑤③② B.②③①④⑤ C.①⑤④③② D.⑤④③②① 18.2007 年 7 月,大阪大学松永幸大等研究人员在染色体中找到了一种使姐妹染色单体 连接成十字形的关键蛋白质,并将其命名为“ASURA”。据此推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内不一定存在 ASURA B.在有丝分裂的间期 ASURA 大量合成 C.缺少 ASURA 的细胞可能导致染色体变异 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变化与 ASURA 直接相关 19.下列各项中,能形成图甲所示精子的是 20.下图为人体某早期胚胎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 的细胞,a~c 表示细胞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①细胞相比,②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减小,物质运输的效率减弱 B.③④细胞均来源于早期胚胎细胞的有丝分裂,遗传物质相同,基因表达产物也相同 C.⑤⑥细胞发生了细胞分化,这是由于⑤⑥细胞的功能出现了分化 D.人在胚胎发育后期尾的消失是由尾部细胞衰老坏死而实现的 21.分裂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将某动物的分裂期细胞与 Gl 期(DNA 复制前期)细胞融合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来自 Gl 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复制 B.融合细胞 DNA 含量是 G1 期细胞的 2 倍 C.来自 G1 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凝集 D.融合后两细胞仍按各自的细胞周期运转 22.右图为细胞周期各个时期的图解,在 S 期(DNA 分子复制期)进行下 列工作实践可能取得良好效果的是 ①植物组织培养 ②作物(如小麦、水稻)诱变育种 ③肿瘤的某些 药物治疗 ④二倍体西瓜体细胞用秋水仙素处理变成四倍体西瓜体细胞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3.在动物初级精母细胞分裂中期,若用显微镜从细胞一极观察,可见染色体的排列情况是 24.控制细胞分裂次数的“时钟”是位于染色体两端的一种特殊构造(端粒),它随着细胞 分裂而变短。癌细胞中存在延长染色体端粒的酶,正常人的生殖细胞中也有。据此 你认为体细胞不能无限分裂的原因是 A.缺少合成端粒酶的氨基酸 B.缺少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 C.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 D.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没有表达 25.下图 1 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 DNA 含量变化的关系,图 2 表示处于 细胞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 1 中 ab 段形成的原因是 DNA 分子复制 B.图 1 中 de 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图 2 细胞处于图 1 中的 bc 段 D.图 2 细胞中含 8 条染色体、8 个 DNA 分子、2 个染色体组 二、非选择题 26.据报到:某园艺师培育的一株梨树上结出了 24 种形状不同、滋味各异的梨(“一树多 梨”),有鸭梨、莱阳梨、雪花梨、砀山梨等;某园艺师栽种的一株白玉兰,能够在不同季 节从不同的枝条上分别开出木莲、红玉兰、柴木兰、洋玉兰等不同的鲜花,在一棵树上 一年四季都有鲜花开放,创造了“一树多花”的现象。 请回答: (1)“一树多梨”“一树多花”的培育成功,采用的是 技术,该项技术的优越性主要表现 在 。 (2)白玉兰的某个枝条上开出红玉兰花受 的基因控制;红玉兰花性状表现 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是 。 (3)园艺上,如果用禽畜粪便作肥料,必须经过发酵除臭(主要是氨)后再施用,才能提 高其肥效,在发酵过程中起除臭作用的细菌和生理作用分别是____。 A.硝化细菌、氨化作用 B.硝化细菌、硝化作用 C.反硝化细菌、反硝化作用 D.固氨菌、固氮作用 27.某医院病理室为确诊一患者的肿瘤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切取了一小块肿瘤组织进 行培养。请回答相关问题: (1)进行体外培养时,肿瘤组织必须先用 等处理成单个细胞。 (2)在培养中若要测量肿瘤细胞的数量,可以通过与红细胞数目对比的方法。将待测 样品与等量的己知含量为 a 的红细胞混匀,涂布在载玻片上,经处理后观察,在显 微镜下随机选若干个视野进行计数并计算平均数,其中肿瘤细胞平均数量为 b,红细胞平均数量为 c,则 待测样品中肿瘤细胞的含量是 。 (3)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中明显增多的细胞器是 (至少写出两种)。 (4)从新陈代谢角度看,癌细胞能迅速生长、增殖是因为 。 研究发现恶性肿瘤内部血管生成速度十分迅速,这些血管对于癌细胞的生命活动的作用是 28.观察模型图,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 A 是噬菌体,则 B 代表的生物是 。该噬菌体内含有溶 菌酶,你认为该酶的作用是 。人体体液中也含有溶菌酶,可以消灭某些病原微生物,这种 免疫属于 免疫。 (2)如果 A 表示某牛(基因型为 YyPP)进行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产生的极体,则 A 与 B 的基因型是否相同? ,并说明原因: 。 (3)如果 B 表示效应 B 细胞,其分泌产生的 A 物质是 ,A 物质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有关的细胞器中含 磷脂的有 ,A 物质从 B 细胞分泌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 性。 29.下图中 A~E 是细胞分裂的示意图,F 为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问题: (1)若这些细胞采自同一个生物,则该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条,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 是 ,图 A、B、C 含有的染色体组数分别为 。若该个体有两对等位基因(YyRr), 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包体上,则与图 D 相对应的基因组成可能为 。 (2)与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有关的主要细胞图是 ,使子代细胞与亲代细胞遗传信息 相同的过程与细胞图 有关。与图 F 中曲线相对应的细胞图有 (3)在雄牛的个体发育中会出现与细胞图 类似的过程。在雄蜂的个体发育中会出现 与细胞图 类似的过程。 30.古往今来,“长生不老”是无数人的梦想。如今,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 家们对这千古梦想进行了探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将白鼠已分裂 10 次的成纤维细胞核移入已分 裂 30 次的去核成纤维细胞中,得到“幼核老质”的细胞,其将会根据幼核的分裂次数,再分裂 40 次左右。 反之,如将已分裂 30 次的核取代已分裂 10 次的核,所得“老核幼质”的细胞就只能再分裂 20 次左右。 请分析回答: (1)上述实验利用的细胞工程技术主要是 。 (2)“幼核老质”细胞与“老核幼质”细胞相比,后者具有的特点是 。 A.分裂较快 B.酶活性升高 C.呈球形 D.核体积较大 (3)以上的科学实验与事实证明了 。 (4)如若实验中发现某“老核幼质”的细胞分裂了 50 多次后,仍未出现衰老特征,则该 细胞内的 很可能发生了改变。 (5)以上实验所用的细胞培养液中,除水之外通常需维生素、无机盐、葡萄糖、 和 等。 31.下图 A、B、C、D 表示某雄性哺乳动物(2n)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a、b、c、d 表示某 四种结构或物质在不同时期的数量变化。请回答: (1)根据 a、b、c、d 在不同时期的数量变化规律,判断 a、b、c、d 分别是指什么 结构或物质:a ;b ;c ;d 。 (2)A 可能表示的细胞是 。 (3)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主要是在图中的哪个细胞完成的? (用字母表示)。 (4)可能不含 Y 染色体的细胞是 (用字母表示)。 (5)请用同样的图示在右图的坐标上将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的 a、b、c、d 四种 结构或物质的数量表示出来。 参考答案四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 案 B A D A C A B C A D D C A 题 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 案 A C C C D A A C C D D A 26.(1)嫁接 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转录 翻译 (2)红玉兰花 红玉兰花基因一→mRNA 一→蛋白质(红玉兰性状) (3)B 27.(1)胰蛋白酶 (2)ab/c (3)线粒体、核糖体 (4)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 为癌细胞提供氧气、营养物质,运走代谢废物,有利于癌细胞的生长繁殖 28.(1)细菌 溶解细菌的细胞壁,将 DNA 注入细菌细胞 非特异性 (2)不一定 如果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A 和 B 是同源染色体分开形成的,因为卵原细胞基因型为 YyPP, 所以 A 与 B 的基因型分别为 YP 和 yP;如果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则 A 和 B 是染色单体分 开形成的,A 与 B 基因型相同 (3)抗体 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流动 29.(1)4 D 4、2、2 YYRR、YYrr、yyRR、yyrr (2)B AC EBD (3)ABCDE D 30.(1)细胞核移植 (2)D (3)正常的体细胞是有一定寿命的(分裂次数是有限的) (4)遗传物质(或答 DNA) (5)氨基酸 动物血清 31.(1)细胞个数 DNA 分子 染色体 染色单体 (2)精原细胞 (3)B (4)C、D(缺一不可) (5)如下图 遗传、变异、进化和基因工程 一、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有一双亲生了四个孩子,其中只有一个孩子患有白化病(不考虑突变),则双亲一定均为杂合子 ②在减 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可能发生 ④正常情况下,1 个基因型为 AaBb(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 4 种精子(联会 时无交叉互换) ④基因型为 Yy 的豌豆,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数量比约为 1:1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2.据《兰州晨报》报道,备受国内外关注的普氏野马(普氏野马是经历了 6000 万年进化的活化石,是目 前地球上唯一存活的野生马,保留着地球唯一的马的原始基因,具有别的物种无法比拟的生物学意义); 在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经过多年循序渐进地适应性饲养、栏养繁育、半自然散放之后,该中心制定了详 细的普氏野马放归工程计划,精心挑选出了两个家族的 25 匹普氏野马被放归到自然环境中去。有人预计, 数年后,这些野马将发展成为一个野生种群。根据以上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野外的普氏野马的基因突变频率将不断增加 B.野外的普氏野马有助于保护区恢复力稳定性的增强 C.野外的普氏野马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其某些基因的频率可能会发生变化 D.野外的普氏野马与圈养的普氏野马因环境不同而产生了生殖隔离 3.A 种植物的细胞和 B 种植物细胞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仅显示细胞核),将 A、B 种植物细胞去掉细胞壁 后,诱导两者的原生质体融合,形成单核的杂种细胞,若经过组织培养后得到了杂种植株,则该杂种植株 是 A.二倍体;基因型是 DdYyRr B.三倍体;基因型是 DdYyRr C.四倍体;基因型是 DdYyRrD.四倍体;基因型是 DDddYYyyRRrr 4.若“M→N”表示由条件 M 必会推得 N,则下列选项符合这种关系的有 A.M 表示遵循基因分离定律,N 表示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M 表示生物发生了进化,N 表示基因频率的改变 C.M 表示基因突变,N 表示性状的改变 D.M 表示伴 X 隐性遗传的母亲患病,N 表示女儿一定患病 5.某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形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组杂 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有关表格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 A.根据第 1 或 3 组实验可以确定叶形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虫用第 1 组子代的阔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则后代窄叶植株占 1/4 C.仅根据第 2 组实验,无法判断两种叶形的显隐性关系 D.用第 2 组的子代阔叶雌株与阔叶雄株杂交,后代基因型的比为 3:1 6.下列关于生物工程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无病毒植物的获得,可采用茎尖(分生组织)组织培养的方法,此方法的依据是植 物细胞全能性和茎尖不带病毒 B.获得转基因动物的主要目的是培育出体型巨大、品质优良的动物 C.利用克隆技术可以有选择地繁殖某一性别的家畜 D.生产谷氨酸的发酵罐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代谢产物的形成都与搅拌速度有关 7.下图为某男 X 和其 2 任妻子 M、N,以及 4 个战乱中走失的孤儿的 DNA 样品指纹图, M 及 N 的孩子分别是 A.M 的孩子是 b,N 的孩子是 c B.M 的孩子是 c,N 的孩子是 b C.M 的孩子是 d,N 的孩子是 a D.M 的孩子是 d,N 的孩子是 b 8.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在体细胞中都成对存在 B.线粒体有基因,并且控制着线粒体的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C.发生在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是不能传递给后代的 D.人的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一定会导致该基因控制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顺发生改变 9.下列情况,一定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①唐氏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 21 号染色体有 3 条 ②染色体之间发生了相应部位的 交叉互换 ③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 ④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 ⑤非同源染 色体之间自由组合 ⑥染色体上 DNA 个别碱基对的增添、缺失 A.②④⑤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⑥ D.①③④ 10.限制酶是一种核酸切割酶,可辨识并切割 DNA 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碱基序列。下图 为四种限制酶 BamH I、EcoRI、HindⅢ以及 BglⅡ的辨识序列。箭头表示每一种 限制酶的特定切割部位,其中哪两种限制酶所切割出来的 DNA 片段末端可以互补黏合?其正确的末端互补 序列是 A.BamH I 和 EcoR I;末端互补序列为一 AATT— B.BamH I 和 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为一 GATC— C.EcoRI 和 HimdⅢ;末端互补序列为一 AATT— D.BamH I 和 BglⅡ;末端互补序列为一 CATC— 11.由地震形成的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研究某时间段中其鸟类种类和数 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甲、乙两岛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种的鸟类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②甲岛上鸟的种类较多,可能是甲岛的 环境变化较剧烈 ③甲、乙两岛的鸟类各形成一个种群基因库,并且两个基因库之间的差异将越来越大 ④ 最终甲、乙两岛上鸟类的种类和数量趋于相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2.中国科学院网于 2006 年 9 月 12 日报道: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2004 级 博士生唐志日前在德国完成了基因工程生产富乳铁蛋白素 B(一种抗菌肽)的研究。 唐博士通过对某种细菌进行修饰得到了表达宿主菌,并构建了相应的表达质粒,成功 地实现了富乳铁蛋白素 B 的表达,产量达到了宿主蛋白总量的 l0%左右,同时建立了 一整套小肽表达系统。下面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A.该基因工程的运载体是质粒 B.富乳铁蛋白素 B 需要在宿主菌的核糖体中合成,并经过内质网加工后才有活性 C.基因工程操作中需要用到相应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 DNA 连接酶 D.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富乳铁蛋白素 B 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 13.在研究同一种哺乳动物的三个个体的两对相对性状时,发现其基因组成是:甲——DBb;乙——DdBB; 丙——dBb。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甲、乙、丙三个生物的体细胞在细胞增殖后期染色体数目都相同 B.甲的体细胞中不存在 D 的等位基因 C.甲与丙交配,其子代可存在 3 种基因型 D.甲与乙交配,其子代的基因型有 8 种 14.西瓜味甘汁多、消暑解渴。稳定遗传的绿皮(G)、小子(e)西瓜品种甲与白皮(g)、大子(E)西瓜 品种乙的两对基因自由组合。通过多倍体育种获得基因型为 GGgEee 的个体,其表现型为 A.绿皮大子 B.白皮大子 C.绿皮小子 D.绿皮无子 15.如果用 3H、15N、35S 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无放射性),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只有噬菌体的蛋白质被标记了,DNA 没有被标记 B.子代噬菌体的外壳中可检测到 3H、15N、35S C.子代噬菌体的 DNA 分子中可检测到 3H、15N D.子代噬菌体的 DNA 分子中部分含有 3H、14N、32S 16.下图甲为某妇女含有 AaBb 两对等位基因的一个体细胞示意图,图乙为某细胞分裂过程中 DNA 含量变 化曲线图,图丙为该妇女在一次生殖过程中生出男孩 Q 和女孩 S 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 A 与 a、B 与 b 分离,A 与 B(或 b)、a 与 b(或 B)随机组合发生在图乙中 D 时期 B.基因 A 与 A、a 与 a、B 与 B、b 与 b 的分离发生在图乙中 G 时期 C.在此次生殖过程中,至少形成了 2 个受精卵 D.图乙所示细胞分裂方式与图丙中过程 Y 的细胞分裂方式相同 17.基因工程中,须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 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一 G↓GATCC-,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 —↓GATC—。根据图示判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Ⅱ切割 B.目的基因和质粒用限制酶Ⅰ切割 C.质粒用限制酶Ⅱ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Ⅰ切割 D.质粒用限制酶Ⅰ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Ⅱ切割 18.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与 R 型活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 死亡,则小鼠体内 S 型、R 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最可能是下列哪个选项 19.人们在果蝇中发现有飞行肌退化的现象,这种果蝇即使有正常的翅也无法飞行。己知: 亲代 ♀飞行肌退化×飞行肌正常♂子代 ♀飞行肌退化、♂飞行肌退化 下述的哪种检验方法和结果,可以确定飞行肌退化是由 X 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所控制 A.用子代雌雄个体杂交,后代分离比为 3:1 B.用子代雌雄个体杂交,后代雄性个体的分离比为 1:1 C.用子代雄性个体与亲代雌性交配,后代雌性分离比为 3:1 D.用子代雌性个体与亲代雄性交配,后代雄性分离比为 2:1 20.用秋水仙素处理普通西瓜(二倍体)的幼苗尖端的生长点,不可能出现的状况是 A.全株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加倍 B.成熟后产生的卵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 C.诱发 DNA 中个别碱基发生改变 D.长大后可开花结果 21.某植物甲,其种子的颜色是从种皮透出的子叶的颜色,有黄色(Y)与绿色(y)的类型, 为一对相对性状;植物乙,其种子的颜色是由种皮来体现,有灰种皮(G)和白种皮(g) 的类型,为一对相对性状。现分别用甲、乙两种植物进行遗传实验: Ⓧ 甲:纯种黄种子×纯种绿种子—→Fl—→F2; Ⓧ 乙:纯种灰种皮×纯种白种皮—→Fl 下—→F2;实验小组在两组实验中都观察到 3:1 的分离比,以下说法 正确的有 ①甲植物的遗传实验中约 3/4 的 Fl 植株上结黄色种子,1/4 的 F2 植株上结绿色种子②乙植物的遗传实验 中 Fl 植株上结的种子中,灰种皮:白种皮=3:1 ③甲植物的遗传实验中,F1 植株上所结的种子中约 3/4 为黄色,1/4 为绿色 ④乙植物的遗传实验中,有 3/4 的 F2 植株上结的种子为灰种皮,1/4 的 F2 植株上 结的种子为白种皮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22.下列有关图形所表达的生物学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杂合子 Aa 连续自交若干代,后代中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 B.乙图中,氧浓度控制在 a 点对应的浓度时,最有利于蔬菜的贮藏 C.丙图中,当土壤中某元素的浓度为 b 时,施用含有该元素的肥料最有利于植物生长 D.丁图中,种群数量的增长受种群密度的制约 23.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索尔克生物研究所专家罗纳德·埃文斯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人体内存在一种被称为 “脂肪控制开关”的基因,这个基因一旦开启,就能提高对脂肪的消耗并产生“抗疲劳”肌肉,帮助心脏 和神经系统保持持久耐力。美国科学家公布研究报告说,他们通过向实验老鼠转入“脂肪控制开关”基因, 成功培育出“马拉松”老 鼠——比正常老鼠多跑出一倍距离,速度也快一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转入“脂肪控制开关”基因的有效方法是向实验老鼠肌肉中注入含“脂肪控制开关”基因的重组 DNA B.“脂肪控制开关”的基因中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只存在于非编码区中 C.“马拉松”老鼠在改善机体耐力的同时,也提高了机体消耗脂肪的能力 D.可以向“马拉松”老鼠转入其他的基因兴奋剂如 EPO(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培育“超级运动员” 24.下列有关遗传与基因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泛素是一条由 76 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具有调节蛋白质降解的功能,根据泛素的氨基酸序列可确定 其基因的碱基对序列 B.水母发光蛋白中有三种氨基酸可构成发光环,在转基因技术中,合成该蛋白质的基因可用做标记基因 C.将 C4 植物叶绿体移入 C3 植物体内使其光合效率提高属基因工程技术 D.基因诊断利用的是 DNA 分子杂交原理,用β珠蛋白的 DNA 探针可用于检测苯丙酮尿症 25.有些品系的果蝇对二氧化碳非常敏感,容易受到二氧化碳的麻醉而死亡,后来发现这些品系中有的果 蝇对二氧化碳具有抗性。科学工作者实验结果表明,果蝇对二氧化碳敏感与抗性的基因位于细胞内的线粒 体中。下表是果蝇抗二氧化碳品系和敏感品系的部分 DNA 碱基序列和氨基酸序列。请分析下列有关果蝇抗 二氧化碳品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果蝇之所以具有抗性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第 151 号位的脯氨酸被丝氨酸取代 B.用纯合的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相交得到 F1,再用 F1 的雌雄个体相交,则 F2 将出现固定的 3:1 的分离 比 C.果蝇抗性产生的原因是密码子由 AGT 变为 GGT D.果蝇抗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DNA 模板链上决定第 151 号位氨基酸的有关碱基中 A 被 G 代替 二、非选择题 26.下图示植株①为黄色豆荚(aa)、绿色子叶(bb)的纯种豌豆,植株②为绿色豆荚(AA)、黄色子叶(BB) 的纯种豌豆,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对植株①与植株②进行了一定的处理,处理结果如下图所示,请据 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处理①的方法是 (2)经过处理②形成的有种子豆荚,其豆荚的颜色、基因型分别是 、 ,子叶的颜色及基因型分别是 、 ,第二年将经过处理的植株②形成的所有种子播下,在自然条 件下长出的植株所结的豌豆豆荚中黄色的占 ,其种子中胚的基因型是 AABb 的占总数 的 。 (3)处理③的方法是 ,处理④的方法是 , 其原理是 (4)假设某一种酶是合成豌豆子叶颜色的关键酶,则在基因工程中,获得编码这种酶的基因的两条途径 是 、 27.某自然种群的雌雄异株植物为 XY 型性别决定,该植物的花色(白色、蓝色和紫色)是由常染色体上 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 和 a、B 和 b)控制,叶形(宽叶和窄叶)由 另一对等位基因(D 和 d)控制,请据图回答。 注:图甲为该植物的花色控制过程。图乙为该植物的性染色体简图,同源部分(图中的Ⅰ片段)基因互为等位,非同源部分 (图中的Ⅱ、Ⅲ片段)基因不互为等位。 (1)图甲中的基因是通过控制 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该植物的花色性状。 (2)从该植物中直接分离到基因 A 并成功导入大肠杆菌,该大肠杆菌 (填“能”或“不能”)直 接合成酶 1,原因是 (请用基因结构的相关知识回答)。 (3)若基因 A 发生突变,该植物仍能开蓝花,可能的原因之一是 (4)该植物白花植株(线粒体中导入了抗病基因)与蓝花植株杂交,F1 全为抗病紫花植株,则父本控制 花色的基因型是 ,母本控制花色的基因型是 。用 F1 中雌雄植株相互杂交,F2 的花色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5)若控制叶形的基因位于图乙中Ⅰ片段,宽叶(D 对窄叶(d)为显性,则该基因在雌株和雄株的体细 胞中是否均成对存在? (填“是”或“否”)。现有宽叶、窄叶雌性植株若干和宽叶雄性植株若干(基因型为 XDYD、XDYd 或 XdYD), 请选择亲本,通过一代杂交,培育出可依据叶形区分雌雄的大批幼苗。请用遗传图解说明。 28.科学家发现一种 AGTN3 的基因,其等位基因 R 能提高运动员的短跑成绩,其另一等位基因 E 则能提高 运动员的长跑成绩。请回答: (1)基因 AGTN3 变成基因 R 或 E 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该现象发生的本质原因是 DNA 分子发生了 。 (2)若一个家庭中,父母都具有 E 基因,善长跑;一个儿子也具有 E 基因,善长跑;但另一个儿子因不 具有 E 基因而不善长跑。据孟德尔理论,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并由此可见, E 基因对 AGTN3 基因具有 作用。 (3)若一对夫妇注射了 R 基因都提高了短跑成绩,则他们在这以后所生子女具有 R 基因的概率 为 。 A.100% B.75% C.25% D.0 (4)科学家把运动员注入的能改善运动员各种运动能力和耐力的基因称为基因兴奋剂。并预言,随着转 基因技术的提高,在以后的竞技体育上将出现使用基因兴奋剂这种最隐蔽的作弊行为。这是因为注入的基 因存在于运动员的 。 A.血液中 B.肌肉细胞中 C.心脏细胞中 D.小脑细胞中 (5)科学考察发现,在多狮豹的非洲某部落,基因 R 出现的比例较大,而基因 AGTN3 出现的比例却较少。 这一事实表明,在该部落的进化过程中具有 基因的个体更容易适应当地的环境而生存。 请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结合该地区的自然条件简述该基因比例上升的大致过程: 29.雕鸮(鹰类)的下列性状分别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 A、a 和 B、b 表示, 其中有一对基因(设为 A、a)具有纯合致死效应。已知绿色条纹雕鸮与黄色无纹雕鸮交配,Fl 为绿色无纹 和黄色无纹,比例为 1:1。当 Fl 的绿色无纹雕鸮彼此交配时,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绿色无纹:黄色无 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6:3:2:1。请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雕鸮这两对相对性状分别为 和 。 其中显性性状为 (2)写出亲代到 Fl 代的遗传图解。 (3)绿色无纹雕鸮彼此交配的后代中致死基因型有 占其后代的比例为 30.基因工程是在现代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并有赖于微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 发展运用。基因工程基本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 A 是 ;在基因工程中,需要在 酶的作用下才能完成 剪接过程。 (2)在上述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步骤有 。(用图解中序 号表示) (3)下图 A~D 段表示质粒的某基因,B 表示 RNA 聚合酶结合位点。请在图下方的方框内用箭头表示出 RNA 聚 合 酶 在 C 上 的 移 动 方 向 。 为 使 目 的 基 因 直 接 表 达 , 目 的 基因 插 入 的 最 佳 位 点 是 图 中 的 处(填数字序号)。 (4)在大规模生产中,需要将选育的工程菌菌种经过多次扩大培养,再进行接种,扩大培养应选用 期的细菌;从物理性质看,应选用 培养基。 (5)研究中发现,番茄体内的蛋白酶抑制剂对害虫的消化酶有抑制作用,导致害虫无法消化食物而被杀 死,人们成功地将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导入玉米体内,玉米获得了与番茄相似的抗虫性状,玉米这种 变异的来源是 。 (6)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并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该基因导入金茶花叶片细胞的 染 色 体 DNA 上 , 经 培 养 长 成 的 植 株 具 备 了 抗 病 性 , 这 说 明 。如果把该基因导入叶绿体 DNA 中,将来产生的 配子中 (填“—定”或“不一定”)含有该抗病基因。 31.小家鼠毛色的黄与灰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 B、b 控制;尾形的弯曲与正常为另一对相对性状, 由等位基因 T、t 控制。在毛色遗传中,具有某种纯合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让毛色、尾形相同 的多对小家鼠交配,其中雌鼠的基因型相同,雄鼠的基因型相同,所得子一代类型及其在子一代总数中的 比例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1)控制毛色的基因在 染色体上,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基因型是 (2)小家鼠尾形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 染色体上。 (3)亲代雌鼠、雄鼠的基因型分别是 、 。 (4)若不考虑毛色性状的遗传,让子一代中全部的尾弯曲雌鼠与尾弯曲雄鼠交配,雌鼠产生的卵子基因 型是 ,后代的表现型是 ,理论上的比例是 。 (5)选取子一代中灰毛尾弯曲的纯合雌鼠与黄毛尾正常的雄鼠,进行一代杂交实验, 请预期实验结果,并用遗传图解表示。 参考答案五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 案 A C C B D B C B D D C B C 题 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 案 D C D D B B A B D B B D 26.(1)不发生受精作用 (2)黄色 aa 黄色 Bb 0 1/8 (3)花药离体培养 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 抑制纺锤体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4)用体细胞的 DNA 分子直接分离基因;人工合成基因 27.(1)酶 (2)不能 基因 A 为真核细胞基因,编码区中有外显子和内含子,不能在原核细 胞中正常表达 (3)①该植物控制蓝花性状的基因型为 AA,只有一条染色体上的 A 基因突变为 a 基因 ② 该突变发生于基因的非编码序列 ③一种氨基酸可由多种密码子决定(答出其中一种即可) (4)Aabb aaBB 紫色:蓝色:白色=9:3:4 (5)是 见下面遗传图解 28.(1)基因突变 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者改变 (2)性状分离 显性 (3)D (4)B (5)R 该部落通过大量繁殖,人口大增,产生了大量 的个体,新个体中含有许多新的变异性状;在多狮豹的环境中,只有具有 R 基因的个体更容易躲避野兽的 追杀,而具有其他等位基因的个体在这种恶劣的进化环境中更容易被淘汰。经过长期的进化,R 基因比例 上升,其等位基因的比例下降 , 29.(1)无纹、条纹 黄色、绿色 无纹、绿色 (2)见下图 30.(1)运载体 限制性内切酶和 DNA 连接 (2)①②④ (3)→ ③ (4)对数 液体 (5)基因重组 (6)目的基因(抗枯萎病的基因)已表达 不一定 31.(1)常 BB (2)弯曲 X (3)BbXTXt BbXTY (4)XT 和 Xt 尾弯曲雌鼠、尾弯曲雄鼠、尾正常雄鼠 4:3:1 (5)见下图 生物与环境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生态因素对生物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 A.趋光性是农业害虫的共性 B.温暖地区的阔叶林多,而寒冷地区的针叶林多 C.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陆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D.各种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具有综合性 2.影响下列各生态系统中植物规律性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分别是 A.海拔高度、阳光、阳光、温度 B.温度、阳光、阳光、纬度 C.温度、阳光、海水深度、温度 D.温度、阳光、阳光、温度 3.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影响海洋植物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是阳光 B.在农业生产上,可依据群落的结构原理,合理搭配种植不同农作物 C.退耕还林能使群落的结构复杂化,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因生物群落具有分层现象,种植水稻时,应合理密植 4.在一片动物种类繁多的森林中,消费者、分解者的种类和数目基本稳定,那么,下列哪 一项与之不相符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动态平衡 B.食物链和食物网保持相对稳定 C.各类生物所含的能量值基本不变 D.各种群年龄组成维持增长型 5.科学家在深约 3200m 的太平洋底部的一副鲸的骨架上,发现了一种新型的蠕虫。该蠕虫没有消化器官, 它的附肢像树根一样伸入到鲸的骨髓里。蠕虫附肢里存在一些特殊的细菌,这些细菌能将骨中的脂肪转化 为糖供给蠕虫进行生命活动。下列有关上述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蠕虫和细菌的代谢类型与乳酸菌的相同 B.细菌与蠕虫的关系在生态学上属于寄生 C.鲸骨架→细菌→蠕虫构成了一条捕食食物链 D.蠕虫和细菌属于海洋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6.分析右图的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S”型 B.影响 CD 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天敌、有限的空间和食物等 C.该种群数量在 E 点达到 K 值 D.在有限的环境中,该曲线包括了细菌群体生长曲线中的调整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7.某树林中 A、B 两种生物的生物量(指种群含有的总有机物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 有关这两种生物的叙述中,哪项更为合理 A.两种生物之间的斗争关系主要表现为竞争 B.A 以 B 为食 C.它们属于这个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D.它们都与这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专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供硝化细菌再利用 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后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生产者再利用 D.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不可能再被消费者利用 9.下列关于生物种群出生率和人口出生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种群的出生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 B.人口出生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人口在单位时间内新出生的人口数目 C.影响人口出生率和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完全相同 D.影响人口出生率和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有很大区别 10.红花三叶草依赖土蜂为其传粉,田鼠常捣毁土蜂窝,而猫又捕食田鼠,因此猫的数量 影响田鼠的数量,最终影响三叶草的数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一条食物链上各级消费者能量之和一定小于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 B.一条食物链上相邻物种间存在着捕食关系 C.一条食物链上生物之问相互制约,降低了生物多样性指数 D.一条食物链上相邻物种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11.右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氮循环的部分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循环和氮循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 B.同时具有 B 和 D 过程的生物不可能有 A 过程 C.图中 A、B、C、D 所代表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D.进行 C 过程的生物有自生和共生两种类型,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12.一段河流遭轻度污染后,通过自身的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等作用可使其物种的数量和群 落的结构保持在污染前的状态。这一事实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 A.恢复力稳定性 B.抵抗力稳定性 C.恢复力稳定性或抵抗力稳定性 D.恢复力稳定性和抵抗力稳定性 13.设计并制作生态缸时应该遵循一定的原理和要求,下面列举的原理或要求中,合理的是 A.生态缸中各种生物之间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必须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B.应该经常向生态缸中通气,从而保证缸中生物的呼吸 C.生态缸中投放的生物必须有很强的生命力,投放的动物数量要多一些 D.应该将生态缸放在阳光能够直接照射到的地方,以保证获得是够的能量 14.下列措施符合保护物种多样性原则的是 A.为美化城市环境,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 B.为保护草场,减少沙化,要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 C.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育,并进行部分的野外回归实验 D.为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应将其天敌引入我国 15.下表是三个生态系统的比较: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三个生态系统中,净光合量与总光合量的比值分别为 76.6%、84.9%、79.0% B.赛达伯格湖的光能利用率较低的原因之一是大量的太阳能被湖面反射 C.生产者同化的能量除了用于呼吸消耗外,其余能量将全部流向初级消费者 D.荒地的光能利用率较玉米田低,其呼吸消耗也较低 16.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取食方式为吞食的三个物种随食物颗粒大小而产生的种群数量分布。下列 对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三个物种的食物资源完全相同 B.物种甲与物种乙为竞争关系 C.物种丙与物种甲为捕食关系 D.能量流动方向为由甲经乙到丙 17.右图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 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存在分层现象,所以要合理密植 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 18.右图是某海洋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和海洋水深 关系的曲线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生活在水深 100m 以下的生物,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只 有分解者 B.近海水域水深 10m 左右处生产者的数量最多 C.在远洋水域,从水深 30m 处开始,随着水深增加固定太 阳能的数量逐渐减少,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 D.在水深 20m 以上的水域中,近海中生产者固定的光能比远洋水域中生产者固定 的光能多,主要是因为近海水体中矿质元素多 19.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下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 B.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 C.用蛆蛹粪便作有机肥还田,运用了能量循环再生原理 D.在离开人的管理条件下,该生态工程就不能正常运转 20.至 2007 年底,我国国内人工圈养的大熊猫种群数量已达 239 只,而以长期合作研究方式圈养在国外 的大熊猫有 27 只,见下表: 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工圈养能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B.大熊猫种群数量锐减的原因之一是其栖息地被破坏 C.人工圈养属于易地保护,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D.对大熊猫进行科学研究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21.湿地生态系统的类型众多,如红树林、河流、湖泊和稻田生态系统等,都是天然的蓄水库,并能过滤 和分解水中的污染物,进而改善水质,被喻为“地球之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湿地生态系统,由于其特殊的水文及地理特征,具有调节水流量和控制洪水等生态功能 B.湿地生态系统中,被固定在有机物中的碳元素的传递途径为:无机环境→生物群落 C.与湖泊生态系统相比,稻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D.含氮、磷等矿质元素丰富的污染物的超量排放,会造成湖泊等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鱼类大量死亡 22.稻田里,农民要拔掉稗草;鱼塘中,人们不断清除肉食性的黑鱼,用生态学的观点看,这是为了 A.保持生态平衡 B.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 C.使物质能够尽快地循环流动 D.调整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方向 23.右图表示单位面积放牧量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生产者净生产量是指其同化量减去呼吸消耗量)之间 的关系,虚线表示未放牧时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草原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恢复力稳定性弱于森林生态系统 B.适度放牧可以促进生产者的净生产量增加 C.适度放牧可以使生产者同化量中的大部分流向放养的牲畜, 从而获得最大收益 D.E 点所对应的放牧量为该草原的最大控制放牧量 24.2008 年 5 月上旬,蓝藻提前现身巢湖,导致水体发绿发臭, 对渔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构成严重威胁。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此次蓝藻事件将对该水域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破坏 B.引起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C.造成此次生态灾难的主要原因是外来物种入侵,蓝藻大量繁殖 D.在湖水中投放虾、蟹等以藻类为食的动物将有利于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25.鱼鳞藻、脆杆藻是鱼类的饵料,微囊藻会产生有毒物质污染水体。某研究小组调查了当地部分湖泊营 养化程度对藻类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以用取样调查的方法测定藻类的种群密度 B.在富营养化水体中,鱼鳞藻的适应性最弱 C.中营养化水体最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D.用脆杆藻能够控制富营养化水体中微囊藻的数量,净化水体 二、非选择题 26.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样方法研究野外山坡上三个不同地点 A、B、C 的植物群落,他 们也测量了各种土壤特征和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根据所得数据回答问题。 (1)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地点是 。 (2)参考表中非生物因素,解释为什么落叶树在地点 C 不能生长? (3)该研究小组的同学又在学校实验田中划出了 5 块面积和土壤肥力都相同的区域,分别种植了数量不 等的某种豆科植物。每一区域内的植株分布都是均匀的,待该种植物成熟后,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分 析回答: ①请用生态学原理,简要解释各组植物随植株数增多而荚果数减少的原因: ②通过数据分析,你还能得出的结论是 27.江苏省境内的淡水资源丰富,池塘养鱼已成为不少地区的支柱农业之一。现对某地典型的池塘生态系 统的主要生物类群介绍如下: 请结合有关生物学原理分析或解释下列有关问题: (1)从上述池塘生物的组成及不同动物的食性分布来看,这些生物在池塘中的分布体 现了生物群落的 结构。 (2)结合江苏省的日照特点,分析说明池塘里的鱼在一年四季中生长最快的季节是 ,理由 是 。 (3)自然情况下,鱼塘中哪种鱼的总产量最低? 。原因是 (4)有的渔民为了提高产量,在池塘中投放大量的水草及施较多的有机肥,结果池塘中有机物含量太高, 夏季常出现鱼“翻白”(鱼因缺氧死亡)现象,试分析这种受到污染的池塘夏季出现池水缺氧的原因。 ①由于有机物含量高导致 。 ②由于高气温导致 。 28.我国西部资源开采过度,草原植被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由此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现在,保护 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西部开发中面临的最紧迫、最艰巨的任务。下图示一个草原生态系 统的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该食物网中与人的作用无关的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2)优良牧草与杂草、毒草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 。由于人口压力,许多草原存在着超 载放牧的现象,这种现象首先会导致 的减少, 的增加,若长期如此, 草原将退化。 (3)在该食物网中若能量传递效率按 10%计算,则鹰每增加 a(表示能量),则至少需要摄食草的量 为 。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这种调节能力相对较小, 原因是: 。 (5)我国现存的草原均不同程度地受到鼠害、虫害的威胁,近些年这些灾害频频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29.近年来,一些城镇、社区修建了人工湖泊,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下图示某新建人工 湖泊的生物类群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藻类属于该人工湖泊生态系统的 成分。 (2)该湖泊被排入过量居民生活污水后,水体逐渐变绿、发臭,从生物因 素分析,湖水变绿的原因是 , 发臭的原因是 (3)某学校生物科技小组的同学,利用贝类滤食藻类的习性,取同一水体的水进行控 制藻类的探究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你简要归纳出该探究实验的主要步骤: 30.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松线小卷蛾种群的周期性数量变动与一种病毒感染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图 解,回答问题: (1)松线小卷蛾与该病毒之间的关系是 , 从生态系统成分分析,松线小卷蛾属于 。 (2)说出松线小卷蛾种群的一个周期数量变动与病毒感染率之间的关系: 。 该研究的成果在家蚕、家禽养殖业的指导意义是 (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松线小卷蛾种群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其中通过①途径储存的能量,一部分 ; 另一部分 。 (4)处于不同气候带的松线小卷蛾种群密度差异较大,为了探究其不同气候带生态系统中种群密度差异 的原因,请根据所学知识提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要求写出课题的题目)。 31.下图表示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 103 kJ·m-2·a-1)。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是 ,图中②代表的能量主要以 形式 贮存。 (2)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 kj·m-2·a-1 (3)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传递的效率为 。 (4)试分析图中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顶位肉食动物随营养级的升高需要的有机物输入越来越多的原因: 参考答案六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 案 A D D D A D D B C C B B A 题 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 案 C C B C A C C B D B C D 26.(1)地点 A (2)土壤深度浅,不足以支持高大树木的生长;土壤氨的含量低,缺少养分供树木生长 (答出其中一个原因即可) (3)①种植密度大,种内斗争激烈,平均每株大豆占有的资源(如水分、光、矿质养料等)少,所结荚 果就少 ②大豆的种植密度对每个荚果中种子数目基本没有影响 27.(1)垂直 (2)夏季 夏季日照时间长,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多,单位时间内流向 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多(或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消费者有充足的食物来源) (3)青鱼 青鱼在该种 池塘生态系统中所处的营养级最高 (4)①各种微生物大量繁殖,好氧生物大量消耗水中氧气 ②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下降 28.(1)牲畜喜食的优良牧草→鼠→鹰 (2)竞争优良牧草 杂草、毒草 (3)100a (4)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比森林生态系统简单 (或草原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比较少) (5)乱捕滥猎,使这些动物的天敌减少 29.(1)生产者 (2)水体富营养化,造成藻类爆发 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产生 NH3、H2S 等 (3)第一步;取同一水体的水,分成两等份,分装到两个水族箱中并标号为 A、B; 第二步:在两个水族箱同一高度的位置处取水样,进行藻类密度检测并记录; 第三步:在 A 中挂养一定数量的贝类,B 中不挂养; 第四步:将 A、B 放置在温暖且有阳光照射等的相同环境下培养; 第五步:每天在同一时间检测 A、B 中同一高度的位置处藻类密度并作好记录 30.(1)寄生 消费者 (2)随着松线小卷蛾种群密度的增长,病毒数量增加,感染率增加; 病毒的广泛扩散和传播导致流行病的发生,使宿主大量死亡;宿主大量死亡,又导致病毒减 少 合理控制种群的养殖密度 (3)流向下一个营养级 流向分解者 (4)温度(湿度等)对松线小卷蛾种群密度的影响(其他合理答案 也可) 31.(1)呼吸作用 (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2)1.1×105 (3)13.9% (4)能量流动逐级递减以及维持各营养级较高的输出量 生物学与 STSE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疾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B.基因治疗是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 C.乳腺生物反应器可直接用于治疗人类疾病 D.病原微生物被体内吞噬细胞吞噬属于免疫过程 2.研究人员培育了一种称为“裸鼠”的实验动物,这种鼠缺少胸腺,其免疫功能不会表现为 A.体内淋巴细胞的种类减少 B.体液免疫功能维持正常 C.进入体内的细菌仍能被吞噬 D.机体仍能产生效应 B 细胞 3.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 B.移植的器官被患者排斥 C.骨髓瘤细胞与 B 淋巴细胞融合 D.病原微生物被体内吞噬细胞吞噬 4.下列属于设施农业特点的是 A.大面积生产粮食 B.能提高日光、水、CO2 的有效利用率 C.有季节要求,只能在特定的时间使用 D.总产量大,是人民生活的主要来源 5.有关生物与环境认识不正确的是 A.生物防治不会出现害虫数量的大爆发 B.新型农药应当具备安全、广谱、低毒、无公害、易分解、不对环境产生污染等特点 C.生物资源可更新,但不可无限度利用 D.生物性污染的污染物是指水中污染物 6.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 体内,促进其排卵。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 A.甲状腺激素 B.雌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 D.促性腺激素 7.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 pH 的变化趋势、引起 pH 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 用的物质分别是 A.降低、CO2、Na2CO3 B.降低、乳酸、NaHCO3 C.升高、CO2、H2CO3 D.升高、乳酸、NaHCO3 8.人禽流行性感冒,又称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 病。人禽流感的传染源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禽类,特别是鸡;野禽在禽流感 的自然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人类对禽流感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而且人类在感染 H5N1 型禽流感病毒后 出现高病死率。禽流感病毒怕热、怕阳光,用有机消毒剂容易将其灭活。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措施中,能 有效预防入禽流感的有 ①接触野禽的人员应戴口罩 ②低温处理野禽排泄物 ③紫外线消毒可能接触过病毒的物品 ④对疫区工作人员的工作服做加热煮沸 10 分钟处理 ⑤用漂白粉处理鸡、鸭、鹅的饲养场所 ⑥尽可能关闭门窗,少通风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9.利用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可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下列各项中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在受体 细胞中表达的是 A.棉花二倍体细胞中检测到细菌的抗虫基因 B.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生长激素基因及其 mRNA C.山羊乳腺细胞中检测到人生长激素 DNA 序列 D.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到人干扰素蛋白 10.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同时也增加了许多肥胖患者,下列有关肥胖的说法不 正确的是 A.若肥胖是由肥胖基因控制的,则人体内除脂肪细胞外均不含肥胖基因 B.喜食甜食、又不爱好运动的人,容易肥胖 C.摄取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转变成脂肪,必须通过脱氨基作用 D.经常运动、注意膳食,可增加脂肪的消耗和减少脂肪积累,是消除肥胖的一项有效措施 11.我国每年有约 400 万的白血病患者,其中大约有一半是儿童,为此我国红十字基金会实施了关注白血 病儿童的“小天使基金”计划,为这些儿童提供帮助,下列关于白血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环境污染可使白血病的发病率上升 B.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最有效的方法 C.白血病发病的根本原因是体内原癌基因被激活 D.通过“禁止近亲结婚”和“提倡适龄生育”等措施可有效地降低白血病的发病率 12.当肾功能发生病变时,钠离子排出受阻,滞留在体内组织中,引起肾性水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钠离子排出受阻,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 B.通过神经调节增加了水的摄入量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抑制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的排出减少 13.下列哪种情况容易导致脂肪肝的发生 ①脂肪来源太多 ②脂蛋白合成快 ③磷脂合成不足 ④高糖饮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下列技术依据 DNA 分子杂交原理的是 ①用 DNA 分子探针诊断疾病 ②B 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杂交 ③快速灵敏地检 测饮用水中病毒的含量 ④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形成重组 DNA 分子 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15.下表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土壤中螨类孳生与某化工厂重金属铬污染的相关性结 果。以下各项不能从表中信息得到的是 A.污染区内螨类密度显著提高 B.实验采用取样器采集土样计算螨类数量 C.螨类可作为土壤铬污染的指示生物 D.螨类物种丰富度与铬污染相关 16.科学家用纳米技术制造出的一种“生物导弹”可以携带 DNA 分子,把它注射入组织中,可以通过细胞 的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内,DNA 被释放出来,进入到细胞核内,最终整合到染色体上,成为细胞基因组的一 部分。DNA 整合到染色体中的过程属于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基因互换 D.染色体变异 17.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则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 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 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18.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崭新技术,涉及生命科学、信息学、微电子学、材料学等众多的 学科,固定在芯片上的各个探针是已知的单链 DNA 分子,而待测 DNA 分子用同位素或能发光的物质标记。 如果这些待测的 DNA 分子中正好有能与芯片上的 DNA 配对的,它们就会结合起来,并在结合的位置发出 荧光或者射线,即出现“反应信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芯片的工作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 B.待测的 DNA 分子可以直接用基因芯片测序 C.基因芯片技术可用来筛选农作物的基因突变 D.由于基因芯片技术可以检测未知 DNA 碱基序列,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好比能识别的“基因身份” 19.珠江三角洲地区引种养殖的巴西蜗牛跑出养殖池后,大肆吞噬菜地的蔬菜,并使原产本地的蜗牛几乎 绝迹,以上事例分别描述了 A.捕食和种内斗争 B.竞争和寄生 C.捕食和竞争 D.捕食和寄生 20.健康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各种疾病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下列关于各种疾病的叙述正 确的是 A.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和风湿性心脏病都属于免疫缺陷症 B.当血糖含量低于 45 mg·dL-1 时,机体出现昏迷等现象的原因是骨骼肌得不到血糖供应 C.艾滋病能传给下一代,因此是一种遗传病 D.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体内有乙型肝炎病毒的抗体 21.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 B 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 为了准确判断 STZ 是否成功破坏胰岛 B 细胞,应①在兔饱食状态下 ②在兔空腹状态下 ③测定血糖含量 ④ 测定尿液是否含糖⑤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 22.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成功培育出第一头携带人白蛋白基因的转基因牛。他们还研究出一种可大大提高 基因表达水平的新方法,使转基因动物乳汁中的药物蛋白含量提高了 30 多倍,标志着我国转基因研究向 产业化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以下与此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转基因动物”是指体细胞中突变出了新基因的动物 B.所渭“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指设法使牛的乳腺细胞中含有更多的人白蛋白基因 C.人们只在转基因牛的乳汁中才能获取人白蛋白,是因为人白蛋白基因只在转基因 牛的乳腺细胞中是纯合的,在其他细胞中则是杂合的 D.转基因牛的肌肉细胞中有人白蛋白基因,但不能表达 23.2007 年 7 月美国研究人员在黄石国家公园发现了一种罕见细菌,它们能像绿色植物一样把光能转化成 维持自身生存的生物能。这种细菌嗜热,属于酸杆菌,长有许多触角,触角又叫集光绿色体。每个触角上 含有大量叶绿素,正是这些叶绿素使得这种细菌能够在菌苔上同其他细菌争夺阳光,维持生存。这种细菌 是人们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种含有集光绿色体的好氧微生物。下列有关该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用纤维素酶可破坏其细胞壁 B.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该菌的遗传物质分布于细胞核内,进行二分裂生殖 C.该菌是好氧细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D.培养该细菌的培养基可以不含碳源,该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24.“科技奥运”是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一,而兴奋剂的检测是其中一个重要课题。EPO(促 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传统的兴奋剂,这种兴奋剂可增加血液中红细胞含量,从而提高运动成绩,许多运 动员因冒险服用而遭禁赛。若借助于基因治疗手段,将这种兴奋剂的基因注入人体,在身体里形成一个局 部的 EPO 制造基地;那么传统的尿样和血样检测都无法查出。下列有关基因兴奋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运动员注入的能改善运动员各种运动能力和耐力的基因称为基因兴奋剂 B.EPO(促红细胞生成素)可增加血液中红细胞含量,提高运输氧气的能力 C.通过 DNA 检测,可以查出运动员体内是否加入了基因兴奋剂 D.基因兴奋剂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产生的物质对人体无副作用 25.中国南极科考队通过观测包在冰中气泡中的气体,可以了解当时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和气温。下图观 测数据来自对南极冰芯中气泡的观测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或推测,正确的是 Α.温度变化是导致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的直接因素 B.气温升高呈周期性变化,是一种正常自然现象 C.在距今 140 千年左右,二氧化碳的持续升高起因于长期的森林大火 D.若不能有效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则会进一步加剧温室效应 二、非选挥题 26.目前各种媒体上的补钙广告使补钙成了老百姓议论的热门话题。正常人体内钙的总量 约为 1~1.2 kg,其中 99%以上在骨组织中,只有少量在血浆中。血液中 Ca2+过多,会造 成神经传导和肌肉反应减弱,使人体对任何刺激都无反应。但血液中 Ca2+太少,又会造 成神经和肌肉的超应激性,在这种极度兴奋的情况下,微小的刺激,如一个响声、咳嗽,就 可能使人陷入痉挛性抽搐。血钙在血浆中的含量如下表:(单位:mmol·L-1) 食物中的钙是以 状态被小肠绒毛的上皮细胞吸收,再通过 运输到全身各处。正 常血钙平均浓度为 mmol·L-1,成人血钙浓度过低时会出现____,此时将由骨骼中的钙 补充,从而使成人患 、 等疾病。血钙浓度过高时会出现 ,由此说明 27.利用生物净化作用可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图 1 表示人工湿地去除污水中氮的生物脱氮原理简图,图 2 表示一种吡啶羟酸(u)A,分子式为 Q PLNO9)有机物进人水体之后被 微生物分解的情况,箭头表示该有机物第二次进人该水体的时刻。请分析回答: (1)B 代表的生理过程是 。 (2)与植物吸收和运输 a 物质有密切联系的生理过程是 。 (3)植物吸收 a 物质用于合成的有机成分是 和 等。 (4)从图 2 可以看出当吡啶羟酸第一次进入水体后,微生物并未立即对其分解,而是有一定的迟延期, 从微生物代谢调节角度看,可能的原因是 。 (5)吡啶羟酸第二次进入水体,含量急速下降,从微生物营养要素角度看,吡啶羟酸为微生物的生长提 供了 。 28.茶树的叶肉细胞内含有一种叫茶多酚的植物碱,可以在茶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被氧化,氧化的茶 多酚使茶叶变红。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作出了绿茶、红茶、乌龙茶等不同品种的茶叶,请回答: (1)茶多酚最可能存在于植物细胞的 中(填细胞结构)。 (2)在制作绿茶的工艺中,有一道工序是:迅速将温度提高到 70℃左右,目的是 ,从而保持茶叶鲜绿的颜色。 (3)在制作红茶时,需将茶叶保持在 30℃~40℃范围内发酵一段时间,其原理是 ,从而使茶叶变为红褐色,即为红茶。 (4)乌龙茶是一种半发酵的茶,即茶叶边缘为红色,中间为绿色,试推测在制作乌龙茶的过程中,其关 键步骤是 29.2007 年,上海规模最大的水产市场——沪西水产市场发出通知,要求即日停止销售多宝鱼(可制成味 道鲜美的菜肴)。经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局抽检的 30 件多宝鱼样品中全部被检出硝基呋喃类代谢物,且最 高检出值约为 1 mg·kg-1。硝基呋喃类药物为禁用药,长期摄入存在致癌危险。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同学想 利用以下材料,设计实验探究“硝基呋喃类药物”是否可能诱导动物致癌,请你为他们完成下列实验设计 和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 (—)实验题目:探究“硝基呋喃类药物”是否可能诱导大鼠致癌。 (二)材料用具:大鼠若干只,普通饲料,三种不同剂量的硝基呋喃类药物溶液 A、B、C (分别为低、中、高浓度),其他所需条件均满足。 (三)步骤设计:(请简要写出) 第一步: ; 第二步: ; 第三步: ; 第四步:两年后,检查大鼠的健康状况,统计各组大鼠癌病的发生率。 (四)实验结果预测与分析:(至少写出三种情况) (1) ; (2) ; (3) 。 30.将煮稻草所得的液汁放入大果酱瓶 A 中,放于野外一段时间后, 发现瓶中出现细菌、绿藻、丝状蓝藻、原生动物和一种小虫。 持续观察两个月,发现瓶中的这些生物个体数几乎没有变化。 另取一只大果酱瓶 B,内含有多种无机盐和蛋白质水解物的溶液, 从 A 瓶中吸取数滴液体加入 B 瓶中,定期在显微镜下检查 B 瓶内生物数量变化,结果如上图。在第 50 天 时滴入数滴下定浓度的 DDT,继续观察,发现生物个体数开始变化。开始小虫死亡,继而原生动物死亡, 不久蓝藻和绿藻开始减少。请分析回答: (1)持续观察两个月后的 A 瓶可看做是一个处于 系统, 其中的各种生物组成 ,它们之间通过 相互联系。 (2)据图分析,B 瓶中细菌在最初几天数量剧增的原因是 ;这几种生物中二者间存在着取食和被食关系的 是 。 (3)滴入 DDT 后,体内 DDT 浓度最高的生物是 ,这是由于 31.2007 年 12 月 16 日《北京晨报》报道,上海诞生世界首例携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转基因克隆兔,为研 究某些疑难杂症奠定了基础。专家介绍,从外表看去,克隆兔并没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但通过设备检测 会发现它的体内可发出明亮的绿色荧光。由于兔子克隆胚胎发育率低、出生后死亡率高,导致了科学家较 难培育出转基因克隆兔。 下面是我国胎兔(妊娠 20 天左右的兔胚胎)背部皮肤成纤维细胞克隆试验的基本过程: (1)为便于在①过程中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连接,质粒应该具有的一个明显特点是 (2)在②过程进行转基因体细胞的筛选时,采取的选择措施是 (3)在③过程培养重组细胞时,培养液中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 和 等。 (4)对于上述过程叙述合理的是 。 A.该培养过程采用了转基因技术、核移植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胚胎移植技术等 B.在③过程进行重组细胞培养时,要不断地用胰蛋白酶将其制成单细胞悬浮液 C.甲兔实际为妊娠 20 天的兔胚胎,原因是此时的细胞还没有分化,分裂能力很强 D.该荧光兔的性别应该与乙兔相同 (5)研究小组的工作人员还指出,转基因克隆兔由于基因(除荧光蛋白基因外)与原来兔子一样,同样 具有生殖能力,它可以与家兔交配产下后代,因此大家期待这只转基因克隆兔能够长大,并进一步繁衍后 代,从而为人们研究“发光基因”是否具有遗传性提供可靠依据。假设该克隆兔为雌性个体,请写出判断 “发光基因”是否具有遗传性的实验思路及预测结果结论。 实验思路: 。 预测结果结论: ① ; ② 。 26.离子 血液循环 2.5 抽搐 骨质软化病骨质疏松症 肌无力 无机盐对维持生物体的正常 生命活动有着重要作用 27.(1)主动运输 (2)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3)蛋白质、核酸 叶绿素(合理即可) (4)分解吡啶羟酸的酶是诱导酶 (5)碳源和氮源 28.(1)液泡 (2)通过高温使茶多酚氧化酶变性失活 (3)茶多酚氧化酶在此温度范围内活 性最高,催化茶多酚充分氧化 (4)通过某种手段提高茶叶边缘的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使茶多酚氧化变 红,而中间部分保持不变 29.(三)步骤设计: 第一步:选取身体健康、发育正常、体重相当的大鼠若干,随机平均分成四组, 并编号甲、乙、丙、丁,分别饲养 第二步:甲组每天饲喂普通饲料并拌有硝基呋喃类药物溶液 A;乙组每天饲喂普通饲料并拌有硝基呋喃类 药物溶液 B;丙组每天饲喂普通饲料并拌有硝基呋喃类药物溶液 C;丁组每天饲喂普通饲料并拌有等量纯 净水,且四个组每天饲喂等量且适量的饲料 第三步: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两年 (四)实验结果预测与分析: (1)如果四个组的大鼠癌病发生率相同,说明硝基呋喃类药物不会诱导大鼠癌病的发生 (2)如果四个组的大鼠癌病的发生率依次是:丙>乙>甲>丁,说明硝基呋喃类药物会诱 导大鼠癌病的发生,而且剂量越高,诱导大鼠癌病的发生率越高 (3)如果甲、乙、丙组大鼠癌病的发生率相近,且高于丁组,说明硝基呋喃类药物会诱导大鼠癌病的发 生,但与剂量大小关系不大(其他合理的预测与分析也可) 30.(1)生态平衡的生态(稳定的生态) 生物群落 食物链 (2)培养液中含大量有机物,使细菌分裂繁殖加快 原生动物和细菌、小虫和原生动物、小虫和绿藻 (3)小虫 DDT 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使处于营养级高位的生物中浓度最高(或生物的富集作用) 31.(1)含有多个限制酶切点 (2)通过设备检测,发出明亮的绿色荧光细胞即为转基因体细胞 (3)维生素 动物血清 (4)A (5)实验思路:该兔性成熟后,使其与普通家兔交配产下后代,借助设备检测子代能否发 出荧光 预测结果结论: ①结果所有子代都不表达荧光性状,说明该“发光基因”不具遗传性 ②如果有子代表达出荧光性状,说明该“发光基因”具有遗传性 生物图形、图表表信息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最符合题意。 1.科学工作者研究了钙和硼对某种植物花粉粒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结论与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 案 C B C B D D B A D A D C C 题 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 案 B D B C B C D B D D D D 结果不相符的是 A.钙或硼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具有协同作用 B.适宜浓度的硼或钙明显有利于花粉萌发或花粉管生长 C.钙对花粉管生长有明显影响,而一定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的萌发 D.硼对于花粉萌发有明显影响,而一定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管生长 2.右图示向日葵在 24h 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的变化,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一天中,植物体内水分最少的是 b 点 B.在光下,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C.植物吸收和蒸腾水主要是以自由水的形式进行的 D.在光下,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3.下图表示夏季玉米地里,距离地面不同高度的 CO2 浓度情况。 图中实线表示上午 10 时的测定结果,虚线表示夜晚 22 时的测定结果。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富含有机肥的农田中,图中 c 点会右移 B.上午 10 时玉米植株不同高度 CO2 的吸收量不同 C.夜晚时分,土壤中释放的 CO2 大多被玉米所固定 D.图中 b 点所对应的是玉米植株叶面积较大处的高度 4.下图表示谷氨酸脱羧酶催化谷氨酸分解的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1 mol 谷氨酸分解为 1 mol 氨基丁酸和 1 mol CO2)。下列有关描述不合理的是 A.曲线 1 表示的是反应物的浓度变化,曲线 2、3、4 表示 的是产物的浓度变化 B.曲线 2 表明,在该条件下谷氨酸在大约 20 min 后完全分解 C.如果曲线 2、3、4 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曲线, 则曲线 2 代表的温度高于曲线 3 和曲线 4 代表的温度 D.如果曲线 2、3、4 代表不同酶浓度下的酶促反应,则曲线 2 代表的酶浓度高于曲线 3 和曲线 4 5.小李同学做了一个测定光照强度与生态系统稳定性之间关系的实验:将小球藻、水草及小鱼各一份(完 全相同)放入甲、乙两个相同的盛有河水的玻璃缸内,使之处于气密状态,并对乙缸进行遮光处理。实验 在温度适宜的暗室中进行,从距玻璃缸 0.3m 处用不同功率的灯泡分别给予光照 lh,期间定时用仪器记录 容器内氧气浓度的变化(单位是 g·m-3),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缸和乙缸中都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也有分解者 B.实验中乙缸是用来测定该生态系统的呼吸作用耗氧量的 C.光照强度至少大于 30W 时才能维持甲缸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D.甲缸在使用 45W 灯泡光照时,生态系统稳定性比使用 40W 灯泡光照时高 6.呼吸熵(RQ=放出的 CO2 量/吸收的 O2 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下 图示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过程中氧分压与呼吸熵的关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呼吸熵越大,细胞有氧呼吸越强,无氧呼吸越弱 B.b 点有氧呼吸强度大于 a C.为延长水果的保存时间,最好将氧分压调至 c 点 D.c 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不随氧分压变化而变化 7.右图为自然界中青蛙的生殖周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a 过程中胚胎中细胞的数目在不断增多,胚胎体积也一直在不断增大 B.a、b、d 过程中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c 过程进行的是减数分裂 C.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均与 c 过程有关 D.蝌蚪受精卵中的所有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8.下图表示同一生物体内不同体细胞的基因表达状况,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黑色方框表示表达的基因 B.图中白色方框表示“沉默”的基因 C.图解可说明细胞的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图中的 3 种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基因组成具有明显差异 9.根冠内含有脱落酸,并且能主动地向根的生长部位(分生区和伸长区)运输,从而抑制 该处细胞的分裂和生长。若对玉米根冠做以下四种处理,则向下弯曲生长最大的是 10.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a 引起下丘脑分泌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b 引起下丘脑分泌②抗利尿激素 C.c 引起下丘恼分泌③胰高血糖素 D.d 引起下丘脑产生④电位变化 11.下面示人体一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中染色体和 DNA 在 A、B、C、D 四 4 个时期的统计数据,那么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 12.人的 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 (Ⅰ、Ⅲ)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Ⅰ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B.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等于女性 C.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 D.由于 X、Y 染色体互为非同源染色体,故人类基因组计划要分别测定 13.右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由 1 号、2 号、4 号和 5 号,可推知该此病为显性遗传病 B.由 5 号、6 号与 9 号,可推知该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C.由图可推知 2 号为显性纯合子、5 号为杂合子 D.7 号和 8 号婚配,其后代患病概率为 1/3 14.下列说法与图示不相符的是 A.若 A 表示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则 B 可以表示呼吸频率的变化 B.若 A 表示血糖浓度,则 B 可以代表胰岛素的浓度 C.若 A 表示甲状腺激素的浓度,则 B 表示促甲状腺激紊的浓度 D.若 A 表示轻度污染后水体中的有机物含量,则 B 可以表示微生物的数量 15.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草是生产者,鼠是初级消费者。现将某动物新物种 X 引入该生态系统,调查 鼠与 X 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知下表。若不考虑气候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该凋查时间内,物种Ⅹ种群增长曲线大致呈“J”型 B.在第四年,X 种群数量最多的原因是种内斗争最弱 C.若在第九年大量捕杀物种 X,则第十年鼠种群数量会增加 D.鼠和 X 种群为竞争关系,X 种群数量增加时,鼠种群数量会减少 16.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生态瓶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共含有三个营养级。若每个营养级每日的耗氧量 如右图中曲线所示,则曲线 a、b、c 所反映的营养级依次是 A.第三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一蒈养级 B.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 C.第二营养级、第三营荞级、第一眚养级 D.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 17.右图 a~d 表示不同的生物或生态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 M 表示基因多样性,a、b、c、d 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 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生存能力最强的是 b B.若 M 表示物种多样性,a、b、c、d 表示四个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则恢复力稳定性最弱的是 a C.若 M 表示种群的个体数目,a、b、c、d 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四个 不同种群,则 d 种群所具有的能量一定比 b 种群少 D.若 M 表示种群的能量值,a、b、c、d 表示四个不同的种群,它们 构成一条食物链,则 c 的数量增加会导致 a 的数量增加、b 的数量减少 18.右图表示温度和水分影响群落的分布状况,对此图的分析, 错误的是 A.温度和水分共同决定着群落在全球的分布 B.影响草原群落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水分 C.群落中微生物的分解速率,温带森林一般应高于冻土带 D.从图中群落分布的区域大小可知物种多样性最高的是温带森林 19.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在发展的过程中生物总能量(A)和生产者 所固定的太阳能(B)的变化,下面是据图得出的几个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第 10~20 年是该生态系统向营养结构复杂化发展的时期 B.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第 30~40 年比第 20~30 年期间强 C.从 a 点开始,曲线 B 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消费者数量不断增加 D.80 年后生物总能量保持在最高水平的原因是此时生产者 固定的能量大于消费者和分解者消耗的能量 20.分析以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简图, 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 B.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 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C.能量①、②、③、④的总和便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D.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 CO2 的形式进行的 21.关于右面概念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①和②所示的过程都需要消耗细胞内 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 B.只有①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C.大分子物质只有通过①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细胞 D.果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①和②有关 22.下图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简图,其中,只发生在生产者体内、可发生在各种细胞内和为生命 活动提供能量最多的过程依次是 A.1、2、3 B.1、2、4 C.2、4、5 D.2、3、5 23.下图表示豌豆①、②两个品种和农作物甲⑧一个品种分别培养④、⑤、⑥、⑦、⑨品种的过程。下列 叙述不正确的是 A.如果⑤的柱头上授以①的花粉,所得种子的种皮的基因型为 AAbb,将形成的所有种子播下,在自然条 件下,长出的植株所结的种子中胚的基因型为 AAbb 的比例占 1/4 B.Ⅲ、Ⅵ和Ⅷ过程都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基中都必须加入蔗糖和维生素等,但早期培养都不需 要光照 C.在Ⅵ中,利用质粒上的标记基因对受体细胞⑤进行筛选能得到⑦,但还不能确定外源基因 D 能否表达 D.I、Ⅱ和Ⅶ的原理都是基因重组,Ⅳ和 V 过程都需用到秋水仙素,Ⅷ能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障碍 24.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也可以发生在某些生物体的有丝分裂中,这种现象称为有丝 分裂交换。下图是某高等动物一个表皮细胞发生有丝分裂交换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细胞在发生有丝分裂交换后,将产生 4 种基因型的子代表皮细胞 B.若不考虑该生物在产生配子时发生的交换,那么该生物产生的配子有 2 种基因型 C.若上图是该生物的某个精原细胞在产生精细胞时发生减数分裂交换后的结果,则由它产生的配子类型 有 4 种 D.若细胞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中都发生交换,减数分裂对于遗传多样性的贡献更大 25.环保工作者对某地区的一种野生动物——野兔的种群数量进行连年监视,以此作为对该地区环境稳定 与否的评价指标之一。在某时间段内,得到数据如下图所示[注λ=t 年种群数量/(t-1)年种群数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 段λ值反应该地区生态环境相对稳定 B.导致 bc 段λ值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野兔的竞争者增多 C.cd 段λ值变化说明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较弱 D.bc 段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cd 段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二、非选择题 26.下左图示人体内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代谢途径,图中的数字分别代表三种酶。 (1)人体内环境中的酪氨酸除图中所示的来源外,还主要来自于 。 (2)如上右图所示,Ⅱ1 患苯丙酮尿症,Ⅱ3 患尿黑酸症,Ⅱ4 患血友病(上述三种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别用 P 和 p、A 和 a、H 和 h 表示,它们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号和二号家庭均不携带对方家庭出现的遗 传病基因。 ①Ⅰ4 的基因型是 。 ②请以遗传图解的形式,解释一号家庭生育出患有苯丙酮尿症孩子的原因: (3)Ⅱ3 已经怀孕,她生一个健康的男孩的概率是 。为了避免生出患病男孩,可采取 的有效手段是 。 27.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和无机含氮化合物,这些过量的含氮化合物会造成水体污染,危害水生生 物生存和人类的健康。脱氮是污水处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是生物脱氮工艺流程示意图。 (1)在 l 级反应池内,有机物在细菌、原生动物等的作用下会大量减少。从同化和异化方式看,这些生物 的代谢类型主要是 ,这些生物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属于 者。 (2)在 2 级反应池内,pH 值为 8.0~8.4 时,硝化细菌大量繁殖,它们能将 NH3 氧化成 NO2-和 NO3-, 并利用这一硝化过程中所释放的 合成 ,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3)实践发现,当 2 级反应池中有机物含量过多时,硝化细菌难以大量繁殖起来原因是 。 (4)在 3 级反应池内加入适量的有机物(如甲醇),并在低氧或无氧条件下,反硝化细菌繁殖起来,通过 无 氧 呼 吸 把 NO2- 和 NO3- 还 原 成 N2 , 无 氧 呼 吸 除 释 放 能 量 外 , 还 为 还 原 反 应 提 供 了 。 28.森林中,阳光可能会穿过森林中的空隙,在地上投下“光斑”,它们随着太阳的运动和枝叶的摆动而 移动。下图显示了在“光斑”照耀前后一株生长旺盛的植物的某叶片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 CO2 和释放 O2 的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 (1)“光斑”照耀开始时,CO2 吸收速率和 O2 的释放速率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 。 此时限制光合作用产物(糖类)合成的主要因素是 , 其原因是 (2)当“光斑”移开时,O2 的释放速率立刻恢复原水平的原因是 ; 而 CO2 吸收速率延续了一段时间后才下降,原因是 29.科学家在研究 DNA 分子复制方式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已知培养用的细菌大约每 20 min 分裂一次, 实验结果见相关图示): (1)复制过程除需要模板 DNA、脱氧核苷酸外,还需要 等条件(至少答两点)。 (2)为了证明 DNA 复制的特点为半保留复制,请设计实验三(参考实验一、二,用图示 和有关文字补充在上图中),并画出结果 C。 (3)该过程中,实验一、实验二起 作用。若用 15N 标记的 DNA 作为模板,用含 14N 标 记的培养基培养,在下面坐标图中画出连续培养细菌 60 min 过程中,15N 标记的 DNA 分子含量变化的曲线。 30.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表示影响胰岛 A 细胞 分泌因素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请分析回答: (1)胰岛 A 细胞能分泌 ,影响其分泌的刺激 X 最可能是 ,刺激 Y 可能是 (2)从反射类型看,刺激 X→①→②→③→胰岛 A 细胞,属于 , 其中①结构称为 ,②结构位于 。 (3)图示激素主要作用于 ,其引起的主要代谢变化及产 生的生理效应是 。 (4)靶细胞上感受激素的“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结构③通过释放化学信息直接 影响胰岛 A 细胞的分泌,该化学物质是: 。 31.紫菜是中国重要的栽培经济海藻之一。国内研究人员以条斑紫莱为材料,对其光合作用与温度等因素 的关系进行研究,探索育种生理指标,旨在为筛选高产量、耐高温优良紫菜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实验中 HA、 HB、HD 三个株系由同一株条斑紫菜单细胞克隆获得。下表示不同温度对不同紫菜株系丝状体光合作用的 影响;下图示条斑紫菜养殖群落中随机取 5 株生长状况相同的条斑紫菜(编号为 A、B、C、D、E)在 15℃、 27000Lx 条件下测得的净光合速率。据图表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实验中 HA、HB、HD 三个株系是由同一株条斑紫菜单细胞克隆获得,这种生殖方式为 。 由条斑紫菜的成熟叶细胞再次获取三个株系的过程一定经过了 和 。 (2)由上表可知, 株系光合速率最高,生长最快; 株系在 3 种温度下保持较 平稳状态且光合速率较高,说明其抗高温性最好。这就提示我们可用 这一生理指标快速 初步筛选抗高温品系。 (3)由上图可知 ,说明经过长期栽培,未 经筛选和纯化,同一紫菜养殖群落内已发生较大 。影响紫菜生长的非生物因素除 温度与光照外,还有 等因素。 参考答案八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 案 A C C C D B C D B C B D B 26.(1)食物 (2)①PPAaXHXh ②遗传图解见下图 (3)3/8 进行产前诊断(基因诊断) 27.(1)异养需氧型 分解 (2)能量 有机物 (3)异养生物大量繁殖,从而抑制了硝化细菌生长繁殖 (4)氢 28.(1)“光斑”照耀开始时 O2 释放速率急剧上升,CO2 吸收速率上升相对缓慢 CO2 吸收速率 CO2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 CO2 吸收速率上升相对缓慢,限制了光合作用强度 (2)随着“光斑”的移开,光照强度降低,光反应速率下降 “光斑”照耀期间积累的 ATP 和[H]还可以使暗反应持续一段时间 29.(1)能量、相应的酶、适宜的温度和 pH (2)见下图 (3)对照 图如下 30.(1)胰高血糖素 血糖含量降低 胰岛素(分泌增加) (2)非条件反射 传入神经(纤维) 下丘脑 (3)肝脏(肝细胞) 强烈促进肝糖元的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升高 (4) 糖蛋白 神经递质 31.(1)无性生殖 脱分化 再分化 (2)HA HB 光合速率对不同温度的反应 (3)同一紫菜养殖群落不同植株之间光合速率存在较大差异 变异 矿质元素 实验、实习和研究性课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叶绿体中提取色素的原理是叶绿体色素能溶解在丙酮酸中,且不同色素溶解度不同 题 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 案 C C D A D D C B D D A A B.用斐林试剂鉴定蛋白质的原理是 Cu2+在碱性环境下能与肽键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中好氧细菌的作用是检测水绵细胞内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部位 D.萨克斯的半叶法实验中须先将叶片摘下置于暗处,以消耗掉叶片中原来的各种有机物 2.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大豆种子中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 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但在进行蛋白质鉴定时最好稀释后使用 3.下列有关实验方法或原理的叙述,符合要求的是 A.观察细胞质流动、观察质壁分离都选择了适宜的天然标志物 B.研磨苹果碎屑、研磨剪碎的绿叶都要添加 SiO2 和 CaCO3 粉末 C.鉴定还原糖、鉴定蛋白质都利用了碱性条件下 Cu2+的氧化性 D.提取叶绿体色素、提取 DNA 都利用了有机物易溶于有机溶剂的原理 4.为验证蜗牛的消化液具有分解纤维素的作用,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用刀片从菠菜的叶柄处切取一小 薄片并制成临时装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之后,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加蜗牛的消化液,并在盖玻 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发现细胞形态发生了变化。下列各 项叙述中,与实验结果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实验应保证适宜的温度条件 B.应设置滴加蒸馏水的一组作为对照 C.实验中滴加消化液的量应足够多 D.消化液的作用时间应保证足够长 5.下列是“探究某种加酶洗衣粉使用的最适温度”的实验设计,最合理的是 A.加酶洗衣粉在 30℃的水中洗涤效果没有 45℃的好,说明 45℃为最适温度 B.在不同温度的水中,加入相同的污物及不等量洗衣粉,看哪种效果好 C.取一系列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水,加入等量相同的污物及等量加酶洗衣粉,看哪一个温度下洗 衣粉的洗涤效果最好 D.将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分别加入 37℃的水中洗涤同样的污物,发现加酶洗衣粉效果好,说明加酶 洗衣粉的最适温度为 37℃ 6.某兴趣小组想探究蔬菜不同的叶在叶绿体色素含量上的区别,分别选择了菠菜“深绿叶”、“嫩绿叶”、 “嫩黄叶”,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色素层析结果如右图Ⅰ、Ⅱ、Ⅲ三组所示,根据实 验结果可知,深绿叶的滤纸条、嫩绿叶的滤纸条,嫩黄叶的滤纸条分别是 A.I、Ⅱ、Ⅲ B.I、Ⅲ、Ⅱ C.Ⅲ、Ⅱ、I D.Ⅱ、Ⅲ、Ⅰ 7.下表示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的实验设计及结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注:“+”表示有“一”表示无。“+”的多少代表颜色的深浅。 A.本实验依据的原理之一是淀粉和蔗糖水解后都能产生可溶性还原糖 B.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反应物的种类和温度 C.本实验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结果的检测 D.本实验中淀粉酶的活性在 60℃最高 8.下列有关酶特性实验设计中最科学、严谨的是 9.利用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正确的是 A.试管中收集的气体量代表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 B.在光下,如果有气泡产生,可以说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C.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可以用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实验 D.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用一套装置慢慢向光源靠近,观察气泡产生速率的变化 10.一位学生做出假设:将蚕豆种子置于土表会使其萌发率低于被埋的种子。该学生将 10 粒蚕豆种子埋 在一层土壤下面,另 10 粒种子置于土壤表层,所得数据见右表。为证明这一结果的可信度,这位学生应 A.得出结论,黑暗对蚕豆种子的萌发是必需的 B.修改假设 C.做出结论:光对种子的萌发是必需的 D.用大量种子来重复这一实验 11.下图是一种可测定呼吸速率的密闭系统装置,把三套装置放在隔热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三装置中种 子的质量相等)。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 hC>hB>hA B.当种子中的有机物消耗完毕,温度计读数 TC 最高 C.若取适量的幼胚研碎,滴加少量的 DCPIP(一种染色剂,被还原后为白色),一段时间后 DCPIP 颜色逐 渐变白,原因是种子在呼吸过程产生还原剂[H] D.A、B 两试管有色液滴右移的速率不一样 12.中国樱桃花粉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中的萌发率(%)不同,实验小组记录的数据如下: 根据以上数据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A.蔗糖溶液与水相比较,对花粉的萌发有促进作用 B.培养时间相同,在一定范围内,花粉的萌发率随蔗糖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C.蔗糖溶液浓度相同,在一定范围内,花粉的萌发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D.蔗糖溶液浓度越大,培养时间越长,花粉的萌发率越大 13.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本校高中部学生某遗传病的发病情况展开调查,结果如下表,请问 该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 D.伴Ⅹ染色体显性遗传 14.海洋中专营群居生活的红鲷鱼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即在缺少雄性红鲷鱼的雌鱼群体中,总会有一条雌 鱼变成雄鱼,且身体也变得比其他雌鱼健壮。为解释这一现象,有人做了如下图所示的两组实验(注:两 组红鲷鱼生长状况、条件及时间都相同)。该实验可说明 A.生物的性状表现由环境因素决定 B.生物的性状表现由遗传物质决定 C.生物的性状表现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D.雌性红鲷鱼转雄性与鲷鱼的激素调节有关 5.某小组研究光对同一种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某同学预测幼苗几天后的生长可能情况如下图所示: 请你判断:几天后,实验装置Ⅰ~Ⅲ中幼苗的正确形态依次是 A.(4)(1)(5) B.(4)(2)(5) C.(4)(1)(3) D.(1)(5)(3) 16.为探究落叶是否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下列实验设计中,错误的是 A.可选择带有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筛选出落叶和土壤 B.将落叶平均分成两份,置于网兜中 C.把土壤分成两组,实验组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对照组落叶不做处理 D.将落叶连同网兜分别埋入两组土壤中,观察腐烂情况 17.对扦插枝条进行纵刻伤处理可以促进生根,其原理主要是机械损伤加快了组织呼吸速率,一方面可使 某些细胞转变为分生组织,另一方面又可加强可溶性化合物向插条下部运输,从而加速细胞分裂,提高插 条生根能力。某兴趣小组探究纵刻伤能否促进簕杜鹛扦插枝条生根,下表为实验结果,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A.甲组作空白对照 B.实验说明适度纵刻伤可以促进簕杜鹃扦插枝条生根,纵刻伤 2 刀较适宜 C.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也可以促进筋杜鹃扦插枝条生根 D.此实验证明了生长素的两重性 18.已知家鸡的突变类型无尾(M)对普通类型有尾(m)是显性。现用普通有尾鸡(甲群体)自由交配 产生的受精卵来孵小鸡,在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微量胰岛素,孵化出的小鸡(乙群体)就表现出无尾性状。 为研究胰岛素在小鸡孵化过程中是否引起基因突变,可行性方案是 A.甲群体×甲群体,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B.甲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C.乙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D.乙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19.大气污染可直接危害生物。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并用稀硫酸和不同浓度的 Na2SO3 分组 实验。请分析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将 Na2SO30.01g、0.05g、0.10g、0.15g、0.20g 分别配制成相同体积的溶液, 则应设置 5 个实验装置 B.若用某种药品(呼吸作用可以使该药品还原成红色)检验种 子萌发的活性,则随着 Na2SO3 的增加,种子发生红色反应会越来越深 C.种子萌发数量最少的一装置,其随着 Na2SO3 浓度最低 D.把经过此装置处理的种子分别放到红墨水中浸泡,比较不同装置中取出的种子的 发芽率,子叶颜色越浅的种子,发芽率相对越高 20.下图是用农作物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④⑤⑥⑦四个品种的过程,A、a、B、b、D 为基因, 且 A、a 和 B、b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Ⅲ过程的实施使用了基因工程技术 B.培育品种④的途径中,Ⅰ→Ⅳ→V 比Ⅰ→Ⅱ途径所用的时间短 C.Ⅴ过程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D.从目前的操作过程看,用④培育成的⑤品种中新增加的基因不只是 D 21.下列关于物质鉴定的方法和结果正确的是(第一项为鉴定的物质,第二项为所使用的试剂,“△”表 示沸水浴加热,“×”表示不需要沸水浴加热,最后一项为所产生的颜色) A.葡萄糖,斐林试剂,△,橘黄色 B.脂肪,苏丹Ⅲ染液,△,砖红色 C.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D.DNA,二苯胺,×,蓝色 22.某同学利用刚刚离体的骨骼肌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①以适宜强度的电流刺激肌肉至不再收缩;② 向肌肉滴加少量葡萄糖溶液,再刺激肌肉,发现肌肉仍不能收缩;③再向肌肉滴加 ATP 溶液,刺激肌肉, 发现肌肉能够收缩一段时间。下述有关本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步骤①的目的是消耗尽肌肉细胞中的能量 B.本实验的目的是证明 ATP 是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 C.本实验中肌肉细胞的生活力是影响实验的关键因素 D.实验步骤②与③顺序可以颠倒 23.某同学想探究二氧化碳浓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他取 A、B、C、D 四株都有 5 张叶片的小白菜, 用直径 1cm 的打孔器取小叶圆片各 10 片,再取 100 mL 三角瓶 4 个,编号 1~4,按下表操作(光照、温度相同且适宜),并没法抽去气体使叶片下沉,置于光下,记录结果。下列 评价或修正不合理的是 A.自变量二氧化碳浓度的控制不严格 B.只要控制光照、温度相同即可 C.实验材料本身存在的差异会影响实验结果 D.制备的叶圆片在投入三角瓶之前应放于黑暗处 24.某科研小组做了一系列生理实验,将小鼠依次置于 25℃、0℃、25℃的环境中,每一环境中均生活 15 min,从开始到结束,每隔 5 min 测一次皮肤血流量、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的含量,共测了 10 次。假设测量过程不影响这些激素的分泌,测量结果(相对值)如下表所示:下列分 析正确的是 A.表中 1~3、4~7、8~10 的数据依次为 25℃、0℃、25℃三种环境条件下的生理指标 B.进入 0℃环境时首先升高和降低的生理指标是甲状腺激素、皮肤血流量 C.能调节小鼠产热量的生理指标是 a 和 b D.此过程体温调节的方式主要是激素调节 25.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制地长大而要进行分裂呢?科学家认为当细胞的体积由于生长而逐步增大时,细 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例就会变得越来越小,导致表面积不足,使细胞内部和外界的物质交换适应不了细胞 的需要,这就会引起细胞的分裂,以恢复其原来的表面积与体积的适宜比例。下列实验设计来验证上述理 论的正确性,取大小相等、活性相当的同种变形虫 9 只,分成 a、b、C 三组,每组 3 只。根椐实验判断下 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c 组的处理方法是:在变形虫长大到一定程度时,用刀片切去一部分细胞质,再长到一定程度时,再切 去一部分细胞质,依此类推,每次按上述方法处理 B.c 组的现象是 3 只变形虫始终不分裂增殖 C.a 组起对照作用 D.实验还能说明细胞体积趋于小的原因是它受到细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围制约 二、非选择题 26.某同学在互联网上查到如下结论: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失活。而谷胱甘肽能缓解重金属盐对蛋白 质的破坏作用。请你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下列材料,完善下面的方案设计以证明该观点。 实验材料:试管,大烧杯,滴管,温度计,恒温水浴锅,唾液淀粉酶,淀粉溶液,硝酸银溶液,谷胱甘肽 溶液,新配制的斐林试剂等(所给溶液浓度均适合实验用),蒸馏水。 (1)在下列实验设计方案空格处填写相应的物品或数值。 (2)实验分析: ①如果第 4 步前移到第 3 步进行,则实验失败,原因是 ②如果第 5 步前移到第 3 步进行,则实验失败,原因是 ③如果不慎误服了重金属盐,马上喝大量牛奶可以缓解,原因是 27.调查统计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科学研究之中。请回答: (1)假如要调查一块草地上蚯蚓的种群密度,应采用 法。 (2)在进行“设计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性活动前,可以先到当地农村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的主要内容 包括 等(至少说明两点)。 (3)心血管病是全球人类因病死亡的“头号杀手”,右图表示调查得到的四个图家男性和 女性每 100000 人中死于心血管病的比率。 ①描述右图显示的死亡率的差异: (至少说明两个方面)。 ②如果说造成上述四国死亡率差异的原因与酒精摄入量有关,尝试写出一个 可供流行病学家探究酒精摄入量与心血管病死亡率关系的假设: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进行“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课题研究时,确定了“调查马路餐饮业煤 炉的热辐射和烟尘对行道树的危害”子课题研究,并制定了研究方案。 ①该研究方案的内容包括研究目的、 、报告形式、完成时间等。 ②简述该课题研究的主要意义(至少说明两点): ③该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 28.下图是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 该装置放在 20℃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 0.2 mL,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 X。30 min 后,针 筒的容量需要调至 0.6 mL 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位置 X。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若以释放出的氧气量来代表光合作用速率.该植物的 光合作用速率是 rnL·h-l。 (2)与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相比,用上述装置所测得的光合作用速率数值 (填“偏高”、“偏低”或“相同”),原因是 (3)假若在该植物的叶片上涂上一层凡士林,光合作用的速率会大幅度下降,这一做 法主要是限制了光合作用的 反应阶段。 (4)如果在原实验中只增加光照域度,则针简的容童仍维持在 0.8 mL 读数处。在另一相同实验装置中, 需只将温度提升至 30℃,针筒容量需要删至 0.8 rnL 读数,才能使水滴维持在位置Ⅹ上。比较两个实验可 以得出什么结论? 29.盐水虾是餐厅水族箱中常见的一种节肢动物,它的生命周期常从不活动的胞囊开始。 如果遇到干旱,这些胞囊能够休眠许多年。一旦它们遇到盐水,便能迅速吸水孵化,发育成胚胎。 实验 1:科学家将盐水虾的胞囊放在盛有不同浓度盐水的瓶中?将水温维持在 25℃,记录每只瓶中胞囊孵 化的平均时间。(表一) 实验 2:科学家重复了实验 1,只是保持盐水浓度不变,同时改变每只瓶中盐水的温度。(表二) 实验 3:科学家重复了实验 1,但是将 3 只瓶子放在黑暗中。表三中记录了实验 1 和实验 3 瓶中盐水虾胞 囊孵化的平均时间。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由实验 1 可知, 。 (2)实验 3 研究了哪个问题? 。 (3)假如实验 2 中的盐水浓度从 0.3 mg·L-1 提高到 0.4 mg·L-l,盐水虾胞囊的孵化时间将怎样变 化? 。 (4)在何种条件下盐水虾胞曩孵化时间最短? 。 (5)下列哪一曲线最能代表实验 2 中温度与孵化时间的关系? 。 (6)如果研究 pH(酸碱度)对盐水虾胞囊孵化时间的影响,最好的方法是 ; 30.菠菜是常见蔬菜,为雌雄异株的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和人类似。现有两个菠菜品种:抗霜(A 或 a)、 抗干叶病(B 或 b)和不抗霜、抗干叶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操作如下,结果实验失败,请指出其存在的错 误: ①将 5g 新鲜完整的菠菜叶放在研钵中,加入丙酮、SiO2、CaCO3 以后,迅速研磨。 ②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小心均匀地画出一条滤液细线,并迅速地重复画 2~3 次。 ③把画好滤液细线的滤纸条按要求插入层析液中,盖上培养皿后不断摇晃,让色素在滤纸条上的扩散加快。 ; ; ; (2)菠菜常套种在小麦田里,请从代谢方面说出这种做法的好处: (3)以抗霜、抗干叶病植株作为父本,不抗霜、抗干叶病植株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子代表现型为:(♂) 不抗霜但抗干叶病:不抗霜不抗干叶病=3:1;(♀)抗霜抗干叶病:抗霜不抗干叶病=3:1。据此可知, 亲本的基因型是: 。让子代中的不抗霜但抗 干叶病个体与抗霜抗干叶病个体杂交,则下一代中不抗霜个体与抗霜个体之比为 ,抗 干叶病个体与不抗干叶病个体之比为 。 (4)已知菠菜的干叶病是干叶病毒导致的,但不清楚干叶病毒的核酸种类,试设计实验探究之。 实验材料:苯酚的水溶液(可以将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和核酸分离)、健康生长的菠菜植株、干叶病毒样本、 DNA 水解酶、其他必需器材。 实验步骤: ①选取两株生长状况相似的菠菜植株,编号为 a、b。 ②用苯酚溶液处理干叶病毒,并设法将其蛋白质和核酸分离,以获得其核酸。 ③ 。 ④一段时间后,观察两株菠菜的生长情况。 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 。 ② 。 31.在缺镁或光照过弱的条件下,叶绿素合成受阻,植物叶片出现发黄的现象。如果是缺乏镁元素,则 叶片发黄;如果光照过弱,则 叶片发黄。植物叶片呈现的颜色是叶片各种色素的综合表现。 某小组将 A、B 两组长势相同的正常幼苗,分别种植于不同的环境中,A 组叶片出现发黄现象,B 组正常生 长。请采用纸层析法设计实验证明:A 组叶片发黄是叶绿素含量减少所致。要求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纸 层析具体操作不做要求),并预期实验结果。 (1)实验步骤: ① ; ② ; ③ 。 (2)预期实验结果: 。 (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实验探究 A 组叶绿素含量减少是否由缺镁所致。 。 参考答案(九 A) 26.(1)①4 mL②硝酸银溶液 ③斐林试剂④砖红色沉淀 (2)①重金属盐使唾液淀粉酶变性失活,所以甲试管观察不到应有的现象 ②在加人硝酸银之前淀粉酶已催化部分淀粉水解,乙试管中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③牛奶中的蛋白质与重金属盐反应而避免了重金属盐破坏人体的蛋白质 27.(1)样方 (2)主要生物种类、农产品的种类和产量、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情况(其他合理答 案也可) (3)①不同国家死于心血管病的比率不同(或四个国家中俄罗斯人死于心血管 病的比率最高,法国人死于心血管病的比率最低);男性死于心血管病的比率高于女性 ②酒精摄入量越高的人群死于心血管病的比率越高 (4)①研究方法、结果预测、结论(—点正确即可) ②学会调查研究环境污染对植物影响的基本方法;了解大气污染对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 ①实地观察法 (或实验法) 28.(1)0.8 (2)偏低 植物同时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部分氧气 (3)暗 (4)在上述条件下,光照不是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而温度才是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 29.(1)盐水浓度在 0.2 mg·L-1 到 0.4mg·L-l 浓度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升高,盐水虾孵化速 度迅速加快 (2)光照对盐水虾孵化时间的影响 (3)孵化时间变短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 案 C A A B C A C D C D D D C 题 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 案 C C C D C D C C D B C D (4)光照、25℃ 盐水浓度为 0.4 mg·L-1 时 (5)D (6)将多只瓶子放在光下,保持温度和盐水浓度 不变,同时改变每只瓶中盐水的 pH 30.(1)不应用完整叶片,应剪碎 不应迅速重复画线,应干燥后重复画线 不应摇晃,以避免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 (2)增加了光合作用面积,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光 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壤中的无机盐 (3)父本:BbXAY,母本:BbXaXa 1:1 8:1 (4)实验步骤:③在适宜条件下,用 DNA 水解酶处理干叶病毒样本的核酸,一段时间后用处理过的核酸 稀释液喷洒植株 a,用未处理的核酸稀释液处理植株 b 实验结果及结论:①若植株 a、b 都出现干叶,则病毒的核酸是 RNA ②若仅植株 b 出现干叶,则病毒的核 酸是 DNA 31.老 整株 (1)①选取 A 组适量发黄叶片、B 组相同部位相同质量的正常叶片 ②提取叶片中的色素并用纸层析法分离 ③比较并观察滤纸条上的色素带 (2)比较滤纸条下部两条色素带:A 组比 B 组窄(或 A 组缺乏下部两条色素带或 A 组比 B 组浅) (3)给 A 组植株土壤中补充适量的镁,一段时间后,若叶片变绿,说明是缺镁所致;若叶片仍为黄色, 说明不是缺镁所致 2012 年高考生物专题测试卷·生物(九 B) 实验、实习和研究性课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在下列 4 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些物质,甲试管:豆浆;乙试管:人体必需的 8 种氨基酸溶液;丙试管: 牛奶和蛋白酶;丁试管:人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蒸馏水。则上述 4 支试管 中分别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后,有紫色反应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 C.甲、乙、丙 D.甲、丙、丁 2.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A.鉴定蛋白质时,将双缩脲试剂 A、B 液混匀,然后加入组织样液中摇匀、观察 B.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可以用适宜浓度的盐酸代替蔗糖溶液 C.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原理是利用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D.在种群密度的调查中,常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 3.某班同学利用光学显微镜对相关实验材料进行观察并作了记录,下列记录正确的是 A.在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中,能看到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染色体向两极移动 B.在高倍镜下可以看到蓝藻的叶绿体 C.在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显微镜下看到的紫色边界就是植物细胞的细胞膜 D.若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获得较好的效果,应将视野调暗 4.下列有关实验设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材料的数量、温度和时间都可能是实验的变量 B.各种实验中都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组,确保单一变量 C.数据测量应力求精确,因而需要多次测童求平均值 D.探究实验设计中,实验结果可能与提出的假设不一致 5.下表表示某一洋葱表皮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变化的实验记录,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A.证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测定细胞液浓度 C.验证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D.证实细胞是有生命的 6.某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的洗涤效果”的探究活动。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该实验的原理是酶的专一性 B.自变量是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 C.水质、水量、pH 均可看做无关变量 D.洗涤过程中水温只要保持相同即可 7.右图为研究酶高效性的相关实验,请仔细观察后指出该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 A.催化剂种类 B.环境温度 C.试管的大小 D.试管中过氧化氢溶液的量 8.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 NAA 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温度”实验中 获得了下图所示结果,有关本实验分析或评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促进插条生根的 NAA 浓度大小 B.银杏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会影响实验结果 C.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 c D.用 NAA 处理枝条的时间应该相同 9.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向 5 尾体色一致的小型鲫鱼腹腔注射 0.5 mL 肾上腺素溶液,然后置于背光 处,2h 后发现鲫鱼肤色变淡。下列关于这一实验的叙述合理的是 ①实验变量是肾上腺素,观测指标是肤色深浅的变化 ②缺少对照组,对照组应与实验组同法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③可以得出肾上腺素使皮肤色素细胞减少的结论 ④为使实验现象明显,应选择肤色较浅的鱼作为实验材料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0.下列是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人类遗传病调查的基本步骤:①确定要调查的遗传病,掌握 其症状及表现;②汇总结果,统计分析;③设计记录表格及调查要点;④分多个小组调查,获得足够大的 群体调查数据。其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③②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 11.下表为某学生探究影响酶活性因素的一组实验,请据表分析,如要探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应选择 表中的哪些试管 A.1、4 和 5 B.2、3 和 7 C.5、6 和 7 D.1、2 和 5 12.某生物的基因型为 AaBB,通过下列技术可以分别将它转变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 ①AABB;②aB;③AaBBC;④AAaaBBBB。则以下排列正确的是 A.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花药离体培养、细胞融合 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 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 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 13.科学家为研究影响莴苣种子萌发的因素(每组实验中莴苣种子数量均为 100 粒),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有关本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种子萌发率 B.莴苣种子萌发过程中需要红光提供能量 C.红光处理可能促进种子细胞内赤霉素的合成 D.赤霉素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营养 14.现有 A、B、C 二种灯泡,其发出光波的波长与光辐射强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现需从中选择一种灯泡 用于温室中植物补光,期望最大限度地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为此某同学设计了图Ⅱ所示的实验装置。已 知: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 430~450 nm 的蓝紫光和 640~660 nm 的红橙光。那么根据图Ⅱ实验现象推 断 A、B、C 三种灯泡与 图 1 中三条曲线之间的对应关系及温室中应选择的灯泡种类分别是 A.①②③,A 灯 B.③①②,B 灯 C.②①③,B 灯 D.③①②,C 灯 15.某人利用以下材料:容积相同的几只玻璃缸,同龄且发育状态相同的小蝌蚪 60 只,蝌蚪常用饲料, 未经处理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50℃温水处理了 10 min 的原来具有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等,设 计了实验探究甲状腺激素处理后的生物活性变化,具体步骤见下表(√代表等量加入),观察蝌蚪完成发 育所需的天数,下列预期及 分析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现象:若发育所需的天数乙同于丙,结论:甲状腺激素经处理后活性不变 B.现象:若发育所需的天数甲同于丙,结论:甲状腺激素经处理后失去活性 C.现象:若发育所需的天数甲>丙>乙,结论:甲状腺激素经处理后活性降低 D.现象:若发育所需的天数甲>乙>丙,结论:甲状腺激素经处理后活性不变 16.右图为利用纯合高秆(D)抗病(E)小麦和纯合矮秆(d)染病(e)小麦快速培育纯合优良小麦 品种矮秆抗病小麦(ddEE)的示意图,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进行①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 B.②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实施③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增殖 D.④过程的实施中通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 17.在下列科学研究中,采用的技术手段相似的一组是 ①证明光合作用的过程中,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②利用大肠杆菌产生人类胰岛素 ③单克隆抗体的产生 ④T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 ③鉴定乳制品或饮用水中是否含大肠杆菌 A.①④ B.②④ C.④⑤ D.②③ 18.下表示 26℃下交替地暴露在红光和远红光下莴苣种子的萌发率(R——连续 1 min 红光,FR——连续 4 min 远红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究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 B.光照处理时间越长,莴苣种子的萌发率越高 C.莴苣种子萌发率的高低以最后一次曝光的波长为准 D.远红光下萌发率低,红光下萌发率高 19.选取健壮且叶龄相似的油菜叶片数片,用直径为 1 cm 的打孔器避开叶脉打下小圆片 60 片放入水中, 采取措施将叶片内的空气逐出,代之以水,充满水的叶圆片沉入水中。把下沉的叶圆片连同水放置在黑暗 处备用。取 6 只烧杯分别编号 1、2、3、4、5、6,各倒入 20 mL 凉开水,用玻璃管向 3、4、5、6 号烧杯 内的凉开水各吹气数分钟,再向 6 只烧杯中各放入叶团片 10 片,分别置于不同光照和温度条件下,作如 下表所示的处理: 关于上述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向 3、4、5、6 号烧杯中的凉开水吹气,目的是增加水中的 CO2 含量 ②叶圆片最先上浮的应是 5 号烧杯 ③本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速率受光照强度、温度、CO2 含量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④实验中 3 号与 5 号烧杯比 较,可说明光合作用速率受光照强度的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科学家初步研制出 H5N1 型禽流感疫苗,应用前必须进行动物实验检测其效果,将未感染 H5N1 型病毒 的一群健康小鸡分为甲、乙两组,实验过程和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乙组小鸡全部死亡是因为体内没有足够抗 H5N1 型病毒的抗体 B.乙组小鸡全部死亡是因为体内没有控制产生抗 H5N1 型病毒抗体的基因 C.甲组小鸡存活是因为 H5N1 型疫苗已使其体内产生足够抗 H5Nl 型病毒的抗体 D.甲组小鸡存活最可能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21.菠菜叶片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实验材料,但对一些实验来说则不适合。下列哪个实验适合采用菠菜作实 验材料 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性糖 B.细胞中脂肪的鉴定 C.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D.观察多种植物细胞的形态 22.下表为用不同浓度的 2,4D(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茄子的花蕾以后植株的结实情况。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 A.该实验结果表明 2,4D 能促进果实的发育 B.该实验结果表明 2,4D 能促进果实的成熟 C.不同浓度的 2,4-D 对同种植物的结果情况影响不同 D.该实验的各组花蕾都是经受粉的 23.为了研究用基因重组方法生产的干扰素对癌症的治疗效果,有人计划进行如下实验: 第一步:从癌症患者身上取得癌细胞,并培养此种细胞:第二步:给培养中的癌细胞添加干扰素;第三步: 观察干扰素是否给癌细胞的生长带来了变化。有人认为上述实验计划中存在不足,并提出下列几种改进方 法: ①将培养的癌细胞分成两组,一组添加干扰素,一组不添加干扰素,分别观察生长情况; ②直接给癌症患者注射干扰素,进行临床实验; ③设置一系列不同质量分数的干扰素制剂,分别添加给培养中的癌细胞,观察生长情况。你认为最佳的方 法是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 24.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为亲本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 种的方法如下: 下列有关此种育种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这种育种方法叫花药离体培养 B.过程④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 C.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缩短育种年限 D.过程③必须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25.将一株植物在黑暗环境中放置 48h,然后将一片叶的主脉切断(如下图),在阳光下照射 4h,将此叶 片脱色处理后,再用碘液处理,结果将怎样?这个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需要什么 A.a 部呈棕褐色,b 部呈蓝色;光 B.a 部呈棕蓝色,b 部呈褐色;CO2 C.a 部呈棕褐色,b 部呈蓝色;水 D.A 部呈棕蓝色,b 部呈褐色;叶绿素 二、非选择题 26.根据以下实验内容回答问题: ①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 ②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 ③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鉴定 ④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⑤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⑥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 ⑦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⑧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完成的是 (填序号),实验中需要水 浴加热的有 (填序号)。 (2)在上述实验中,常用到酒精的实验有②、⑤、⑥、⑦,其中酒精所起的作用分别是 (3)由于实验材料用品或试剂所限,有时候需要设法替代。下列各项处理中正确的是 A.做⑦实验时,可用蒜叶代替洋葱根尖 B.做④实验时,可用鸡血红细胞代替紫色洋葱表皮细 胞 C.做⑤实验时,可用干净的细沙代替二氧化硅 D.做②实验时,可用龙胆紫代替苏丹Ⅲ染液 27.阅读下列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目的: ①验证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与生长素有关。 ②确定某种植物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范围。 (二)材料用具: 萝卜、水稻、油菜等种子若干;试管、移液管、培养皿、滤纸、生长素溶液(浓度分别为: 100 mg·L-1,10 mg·L-l,lmg·L-l,0.1 mg·L-l,0.01 mg·L-l)。 (三)实验步骤: ①取 5 支试管,编号。在 1~5 号试管中,分别加入 5 mL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 ②在 5 支试管中各放入 2 粒某种子,浸泡 24h。 ③取 5 个培养皿编号(1~5 号),每个培养皿内事先都垫上用蒸馏水浸湿的滤纸,将从 1~5 号试管中取出的种子,分别放入与之对应的 1~5 号培养皿中,在湿滤纸上均匀摆放,盖上培养皿盖 (假设氧气充足)。 (四)观察与收集数据:略。 (五)分析与讨论: (1)本实验步骤中,有三处不够严谨,请指出并改正: ① ; ② ③ 。 (2)为使实验结果真实和具有普遍性,需要 。 (3)若你是该实验小组的成员,负责观察和收集数据,请你按实验目的的要求,设计一张记录表格。 28.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其中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因素有很多,如自然选择、基因突 变、基因重组、遗传漂变、生物个体的迁入和迁出等。某中学生物研究小组为探究人工选择对种群基因频 率是否有影响,选用了纯种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进行实验。已知果蝇的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基 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他们的实验过程如下: Ⅰ.选择一只纯种雄性长翅果蝇与一只残翅雌性果蝇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雌雄果蝇; Ⅱ.让子一代果蝇连续自由交配 5 次,同时在每一代中都要除去残翅果蝇; Ⅲ.当子六代所有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后,统计七代中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在种群中的百分比; Ⅳ.根据残翅果蝇的百分比计算出 B、b 基因在种群中的基因频率,得出结论。 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过程的设计是否科学? 。 请说出你的理由。 。 (2)若让你对此实验过程进行改进,请设计出改逆后的步骤: ①选择一只纯种雄性长翅果蝇与一只雌性残翅果蝇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雌雄果蝇; ② ; ③ ; ④ 。 29.土壤中生活着肉眼看不见的细菌、丝状真菌和呈放射状的放线菌,这些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极其繁多, 其中绝大多数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质。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为实验材料,研究 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1)该实验对照组是实验组合 。 (2)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① ; ② (3)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不能等同于微生物的细胞呼吸,其理由是 (4)为了进一步研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请利用下列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并预期实验 结果。 ①作出假设: 。 ②实验材料和用具:土壤浸出液、蒸馏水、淀粉糊、恒温箱、烧杯若干、试管若干、碘液、斐林试剂等。 ③主要实验步骤: a.取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编号为 A、B,放入 。在 A 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土壤浸出 液;B 烧杯中加入 。 b.在室温(20℃左右)下放置 7d 后,分别取 A、B 烧杯中的溶液 20 mL,各加入 两支试管中,分别编号为 A1、A2,B1、B2。 c.在 A1、B1 试管中加入 ;在 A2、B2 试管中加入 ,并进行沸 水浴。 d.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④实验现象及结论预测: a.如果假设成立,则实验现象是: b.如果假设不成立,则实验现象是: 30.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对某地区一定区域内的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结果如下表所 示(单位:株·m2): (1)在对植物种群密度进行取样凋查时,常采用 法。某同学调查狗尾草种群密度 时,随机选择了 2m×2m 的 5 个区域,各个区域内的个体数依次为 22、20、24、19、23,则该种群的种 群密度为 株·m-2。 (2)一个物种的 及迁入和迁出是决定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重要 因素。 (3)据调查发现,在 2000 年前当地并无豚草分布。以上数据表明,豚草在 2002~2006 年间其种群数量 呈 型曲线增长,这样增长的原因可能包括气候适宜、空间条件充裕及没有天敌等。 (4)调查结果表明:豚草存在着明显的生存优势,对于豚草的这种生存优势的形成原因,有人认为可能 是由于豚草根部分泌的某种物质抑制了龙葵等植物的生长。请你利用下列给出的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探 究这一假设。写出第四步及以后的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结果并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材料及用具:完全营养液、蒸馏水、龙葵、豚草、锥形瓶、量筒、滴管等。 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一洁净的锥形瓶,编号为甲,加入适量的完全营养液,取长势较好的豚草植株种植于瓶中。 第二步:将甲瓶放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全部取出其中的豚草植株。甲瓶中的培养液保存 备用。 第三步:另取两只洁净的锥形瓶,编号为乙、丙,分别加入适量且等量的完全营养液。 第四步: 第五步: 结果预期及结论: 31.低温和高温会导致植物细胞受伤害,为了探究高温和低温对小麦的伤害,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方案并 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原理: 当植物组织受到不良条件,如高温、低温等的影响时,原生质的结构常被破坏而使膜的通透性增大,结果 细胞内含物会有不同程度的外渗,使外部溶液的电导度增大,电导度的大小可以用电导仪进行检测(电导 仪非常灵敏,各种杂质以及温度都会影响测量结果,从而带来实验误差),透性变化愈大,表示受伤愈重, 抗逆性愈弱。 (2)实验材料:小麦幼苗。 (3)仪器与药品:电导仪、冰水、水浴锅、烧杯、量筒、洗瓶、滤纸、蒸馏水。 (4)分析变量: 自变量: 。 因变量: 。 (5)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小麦幼苗 30 株,去除残留胚乳,用蒸馏水反复冲洗三次; 第二步:取四个小烧杯,分别加入 20 mL 蒸馏水,编号为 1、2、3、4 号; 第三步: (6)回答问题: ①实验的第一步中要去除残留胚乳,并用蒸馏水冲洗的目的是 ②空气中的 CO2 会溶解于蒸馏水中,从而给实验带来误差。在你设计的实验中, 为了校正这种因素带来的误差,你的做法是 。 参考答案(九 B) 26.(1)②④⑦ ①⑥ (2)②洗去浮色 ⑤溶解叶绿体色素 ⑥将 DNA 与蛋白质分离 ⑦固定 (3)C 27.(1)①应再设置一对照试管,加 5 mL 蒸馏水,编号为 6 ②步骤 2 中的种子数目过少 ③步骤 3 中的滤纸应该用对应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浸湿 (2)用不同植物种子重复上述实验(仅答重复实验不全面) (3)见下表: 不同浓度的生长表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28.(1)不科学 没有对照实验 (2)②将子一代分成性状完全相同的甲、乙两组,让甲、乙两组的果蝇分别连续自由交配 5 次,同时乙 组在每一代中都要除去残翅果蝇 ③当子六代所有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后,分别统计甲、乙两组七代中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在种群中的百 分比 ④根据甲、乙两组中残翅果蝇的百分比,计算出甲、乙两组中的 B、b 基因在种群中的基因频率,比较得 出结论 29.(1)乙 (2)①落叶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的 ②温度和土壤湿度会影响微生物的分解速率 (3) 细胞呼吸是指在细胞内的氧化分解,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除了细胞内的氧化分解,还包括细胞外的分解 (4)①土壤中微生物对淀粉有分解作用 ③a 等量的淀粉糊 等量的蒸馏水 c.碘液 斐林试剂 ④a.A1 无蓝色出现,B1 呈现蓝色;A2 出现砖红色沉淀,B2 没有砖红色沉淀出现 b.A1 与 B1 颜色相同,均出现蓝色;A2 与 B2 颜色相同,均无砖红色沉淀出现(注:若假设力土壤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 案 D C D B B D A C C C B B C 题 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 案 C D C A C A B D B C B C 中微生物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则实验现象对调。) 30.(1)样方 5.4 (2)出生率和死亡率 (3)J (4)第四步:取长势相同的龙葵植株随机均分为两组,并分别种植于乙、丙两锥形瓶中。向 乙瓶中加入一定量的甲瓶中培养过豚草的培养液,向丙瓶中加入与之等量的适当稀释的完全培养液 第五步:将乙、丙两锥形瓶共放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并比较乙、丙两瓶幼苗的长势 结果预期及结论:若乙瓶幼苗的长势不显著的差于丙瓶,说明豚草根部未分泌抑制龙葵生长的某种物质; 若乙瓶幼苗的长势显著的差于丙瓶,说明豚草根部分泌了某种抑制龙葵生长的物质 31.(4)温度 外界溶液的电导度(或膜的透性) (5)第三步:每 10 株置于 1、2、3 号小烧杯中,4 号作为空白对照。 第四步:1 号小烧杯置于冰水水浴中;2 号小烧杯置于室温下;3 号小烧杯置于 45℃的恒温水浴中(温度 设置适当均可)。 第五步:40 min 后取出,并去除小烧杯中的幼苗,使小烧杯中的溶液恢复至室 温。 第六步:用电导仪测量溶液的电导度,并记录实验结果。 (6)①防止残留胚乳及 幼苗外杂质干扰实验结果 ②设计不放小麦幼苗的空白对照 考向 5 遗传、变异和育种综合应用(附参考答案) 1.已知决定茶树叶片颜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茶树叶片的颜色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表现型 黄绿叶 浓绿叶 黄叶 淡绿叶 基因型 G __Y __(G 和 Y 同时存在) (G 存在,Y 不存在) ggY __(G 不存 在,Y 存在) ggyy(G、Y 均 不存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黄绿叶茶树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其中基因型为 GgYy 的植株自交,F1 将出现________种基因型, ________种表现型。 (2)现以浓绿叶茶树与黄叶茶树为亲本进行杂交,若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则 F1 只有 2 种表现型, 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黄绿叶茶树与浓绿叶茶树中,基因型为______的植株自交均可产生淡绿叶的子代,理论上选择基 因型为________的植株自交获得淡绿叶子代的比例更高。 (4)茶树的叶片形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圆形(RR)、椭圆形(Rr)和长形(rr)三类。茶树的叶形、叶 色等性状会影响茶叶的制作与品质。现想用茶树甲(圆形、浓绿叶)、乙(长形、黄叶)为亲本,从杂交 子一代中获得椭圆形、淡绿叶的茶树,请写出两个亲本的基因型:甲为______,乙为________。 答案 (1)4 9 4 (2)Ggyy、ggYY 或 GGyy、ggYy 黄绿叶∶黄叶=1∶1 或黄绿叶∶浓绿叶=1∶1 (3)GgYy、Ggyy Ggyy (4)RRGgyy rrggYy 解析 本题的第(1)(2)两小题为由因求果型试题,第(3)(4)小题为由果推因型题。由因求果型的解题 程序:亲代的基因型→每对基因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的种类和比例→每对基因产生的后代的 基因型(表现型)种类和比例的积→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种类和比例。由果推因型的解题程序与之相 反。(1)根据表格中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可知,黄绿叶个体基因型中 G 和 Y 同时存在,其基因型有 GGYY、 GGYy、GgYY 和 GgYy 4 种,其中双杂合子(GgYy)自交,F1 将产生 4 种表现型,9 种基因型。(2)浓绿叶茶 树与黄叶茶树进行杂交,F1 只出现 2 种表现型,则亲本基因型应为 Ggyy×ggYY,产生子代的表现型为 黄绿叶(GgYy)∶黄叶(ggYy)=1∶1 或亲本基因型为 GGyy×ggYy,产生子代的表现型为黄绿叶(GgYy)∶ 浓绿叶(Ggyy)=1∶1。(3)黄绿叶茶树与浓绿叶茶树中,自交可产生淡绿叶的基因型为 GgYy 和 Ggyy, 其中 Ggyy 的植株自交产生淡绿叶的比例较高。(4)圆形浓绿叶(RRG__yy)茶树甲与长形黄叶(rrggY__) 茶树杂交,获得椭圆形淡绿叶(Rrggyy)茶树,由此推断两亲本茶树基因型为 RRGgyy×rrggYy。 2.瑞典遗传学家尼尔逊·埃尔(NilssonEhle H.)对小麦和燕麦的子粒颜色的遗传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在 若干个红色子粒与白色子粒的纯合亲本杂交组合中出现了如下几种情况: 结合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红粒性状的基因为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基因;该性状由________对能独立遗传的基因控 制。 (2)第Ⅰ、Ⅱ组杂交组合子一代可能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第Ⅲ组杂交组合子一代可能的基因型有 ________种。 (3)第Ⅰ、Ⅱ、Ⅲ组 F1 测交后代的红粒和白粒的比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 (1)显性 三 (2)3 1 (3)1∶1 3∶1 7∶1 解析 解答本题的方法是假说—演绎法。分析实验中的 F2 的分离比是解题的关键。判断依据:只有后 代的基因型(表现型)种类和比例都符合自由组合应出现的比例时(如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 F2 的表 现型比例是 9∶3∶3∶1 等),才能认为是自由组合。本题由 F1→F2 的表现型和“无中生有”的判断方法 可推出红粒为显性性状,控制红粒性状的基因一定为显性基因。由“第Ⅲ组的子二代中红粒所占的比 例为 63/64,即 1-(1/4)3”可以推出该性状由三对能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由 各表现型所占的比例可推出第Ⅰ、Ⅱ、Ⅲ组的 F1 中分别有一对、两对、三对杂合基因;设控制子粒颜 色的基因分别为 A、a、B、b、C、c,则第Ⅰ组 F1 可能的基因型为 Aabbcc、aaBbcc 和 aabbCc,第Ⅱ组 F1 可能的基因型为 AaBbcc、aaBbCc 和 AabbCc,第Ⅲ组 F1 可能的基因型只能为 AaBbCc。第Ⅰ、Ⅱ、Ⅲ 组 F1 测交后代的白粒所占的比例依次为 1/2、(1/2)2 和(1/2)3。 3.果蝇裂翅(A)对非裂翅(a)为显性。如图是该品系的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的图解。 P 裂翅♀ × 非裂翅♂ ↓ F1 裂翅 ↓ (♀102、♂92) 非裂翅 ↓ (♀98、♂109) (1)判断上述裂翅亲本为杂合子的依据是__________。 (2)某同学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认为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你就上述实验,以遗传图解的方式 说明该等位基因可能位于 X 染色体上。 (3)利用上述果蝇在只能进行一次杂交实验的情况下,请写出能够确定该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 是 X 染色体上的一组杂交组合的表现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得知,等位基因(A、a)与(D、d)位于同一对常染色体上,基因型为 AA 或 dd 的胚胎致死,两对 等位基因的功能互不影响,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发生交叉互换,则这两对等位基因________(遵循/ 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 (1)F1 出现了非裂翅 (2)遗传图解如下所示: (3)非裂翅(♀)×裂翅(♂)[或裂翅(♀)×裂翅(♂)] (4)不遵循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亲本裂翅是否是纯合子、判断基因是否位于 X 染色体上。判断方法:①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若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则双亲都是纯合子;否则显性亲本是杂合子。 ②表现为隐性的雌性个体和表现为显性的雄性个体杂交,若后代中的雌性个体都是显性,雄性个体都 是隐性,则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且双亲的基因型是 XdXd 和 XDY。(1)F1 出现了非裂翅,说明亲本裂翅个 体是杂合子。(2)只用题图中这一次杂交实验,是无法确定该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 X 染色体 上的,根据题图中的实验结果也可以认为该等位基因是位于 X 染色体上的,具体分析如下:表现为裂 翅的雌果蝇为杂合子,基因型为 XAXa,表现为非裂翅的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XaY,杂交后,子代表现出来 的结果将和题图中的一致。(3)若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该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 X 染色体上, 对于 XY 型性别决定方式的生物常选用的方案是雌性选隐性性状,雄性选显性性状,即雌性非裂翅×雄 性裂翅。如果子代表现是雌性全为裂翅,雄性全为非裂翅,则说明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如果子代中 雌雄个体裂翅与非裂翅的比例都接近 1∶1(根据材料可知,裂翅个体为杂合子),则说明基因位于常染 色体上。另外的一种方案如下:由于实验材料可利用实验中的果蝇,且根据第(2)小题可知 F1 为裂翅杂 合子,故也可选 F1 中雌雄裂翅为亲本。若子代雌性个体全为裂翅,雄性个体既有裂翅又有非裂翅,说 明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 XAXa 和 XAY);若子代雌雄个体均既有裂翅又有非裂翅且比例接 近 3∶1,说明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 Aa×Aa)。(4)由于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所以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4.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1)要研究判断某一疾病是否为遗传病可通过以下几条途径:家系调查及分析、孪生子分析、种族比较、 伴随性状研究、动物模型和 DNA 分析。如图为两种遗传病系谱图,甲病基因用 A、a 表示,乙病基因用 B、b 表示,Ⅱ4 无致病基因。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Ⅱ2 的基因型 为________,Ⅲ1 的基因型为________。如果Ⅲ2 与Ⅲ3 婚配,试用遗传图解说明后代中甲病的遗传情况。 (2)同学们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后得知,甲病是正常基因中决定谷氨酰胺的一对碱基发生改变,引起该 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合成终止而导致的,已知谷氨酰胺的密码子(CAA、CAG),终止密码子(UAA、UAG、UGA), 那么,该基因突变发生的碱基对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与正常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相比,甲病 致病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填 “增加”、“减少”或“不变”),进而使该蛋 白质的功能丧失。 答案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 AaXbY aaXBXb 如图所示 (2)G—C 突变成 A—T 减少 解析 (1)由图可知,甲病代代都有患者,可判断甲病为显性遗传病,同时根据Ⅱ2 患甲病,若为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Ⅲ1 应为患者,但Ⅲ1 正常,可排除 X 染色体显性遗传,因而甲病是常染色显性遗 传病。对于乙病来说,由于Ⅱ3、Ⅱ4 均为正常,且Ⅱ4 无致病基因,而后代出现了一个患病的儿子,因 而可判断乙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知道了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则可推出Ⅱ2 的基因型为 AaXbY, Ⅲ1 的基因型为 aaXBXb。就甲病而言,由于Ⅲ2 患甲病,Ⅱ1 正常,故Ⅲ2 的基因型为 Aa,由于Ⅲ3 患甲病, Ⅲ5 正常,Ⅱ4 无致病基因,故Ⅲ3 的基因型为 Aa,所以Ⅲ2 与Ⅲ3 婚配后代的甲病遗传情况用遗传图解表 示如下: (2)对照谷氨酰胺的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可知 G—C 突变成了 A—T,则新合成的蛋白质也由于氨基酸的 减少而相对分子质量减少。 特别提醒 此类遗传图谱推断题常见错误分析:(1)遗传病书写、表述不准确,如将遗传病写成“伴性 隐性”“伴性显性”等,对于伴性遗传还应具体说明是伴 X 染色体还是伴 Y 染色体的遗传病。(2)审题 时不注意题干提示信息,导致遗传病类型推断错误,如本题中没有注意到关键信息“Ⅱ4 无致病基因” 会导致推断错误。 5.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茄子生产国,为培育优良品种,育种工作者应用了多种育种方法。请回答: (1)茄子的早期栽培品种为二倍体,有人利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茄子的幼苗,选育出了四倍体茄子。 其原理是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的植物细胞,会抑制________的形成,导致________加倍。 (2)茄子晚开花(A)对早开花(a)为显性,果实颜色有深紫色(BB)、淡紫色(Bb)与白色(bb)之分,两对基 因自由组合。为培育早开花深紫色果实的茄子,选择基因型为 AABB 与 aabb 的植株进行杂交得 F1,F1 自交得到的 F2 中有______种表现型,其中早开花深紫色果实的植株应占________。 (3)青枯病是茄子的主要病害,抗青枯病(T)对易感青枯病(t)为显性,基因 T、t 与控制开花期的基因 A、 a 自由组合。若采用二倍体早开花、易感青枯病茄子(aatt)与四倍体晚开花、抗青枯病茄子(AAAATTTT) 为育种材料,运用杂交和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培育出纯合的二倍体早开花、抗青枯病茄子,其主要 步骤: ①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步:以基因型为________的茄子为亲本杂交,得到 F1(AaTt)。 ③第三步:(用遗传图解或文字简要描述)。 答案 (1)纺锤体(或纺锤丝) 染色体数目 (2)6 1/16 (3)①种植四倍体晚开花、抗青枯病茄子 (AAAATTTT),取花药进行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基因型为 AATT 的子代(用图解方式作答亦可) ②aatt 与 AATT ③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或方法 1:F1 自交得 F2,从 F2 中选出表现型为早开花、抗青枯病茄子,并连续自交,直至不发生性状 分离,获得纯合二倍体早开花、抗青枯病茄子(aaTT)。方法 2:种植 F1,取花药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并 在幼苗期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纯合二倍体,从中选出表现型为早开花、抗青枯病的茄子。] 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育种的原理与方法。(1)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或纺锤丝)的形成,导致细 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获得多倍体植株。(2)选择基因型为 AABB 与 aabb 的植株做亲本杂交,F1 的 基因型为 AaBb,对于 Aa 来说,自交后代有晚开花、早开花两种表现型,对于 Bb 来说,自交后代有深 紫色、淡紫色、白色三种表现型,故 F2 中有 6 种表现型,则早开花深紫色果实的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1/4)×(1/4)=1/16。(3)纯合的二倍体早开花、抗青枯病茄子的基因型为 aaTT,根据花药离体培养的方 法,首先需要获得基因型为 aT 的配子,故可先培育 AaTt 植株,因此利用四倍体晚开花、抗青枯病茄 子(AAAATTTT)的花药培养获得基因型为 AATT 的单倍体晚开花、抗青枯病茄子,然后与二倍体早开花、 易感青枯病茄子(aatt)杂交得到基因型为 AaTt 的植株,取该植株的花药进行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 素处理单倍体幼苗,最后筛选出纯合的二倍体早开花、抗青枯病茄子(aaTT)即可,或用 AaTt 的植株连 续自交筛选获得。画遗传图解时要规范,相应的遗传图解符号必须完整,并要有文字说明。 方法技巧 (1)单倍体育种必须先通过杂交得到 F1,用 F1 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幼苗,再用秋水仙 素处理得到所需品种。(2)杂交育种是最简捷的育种方法,而单倍体育种是最快获得纯合子的方法,可 缩短育种年限。(3)让染色体加倍可以用秋水仙素等进行处理,也可采用细胞融合的方法,且细胞融合 能在两个不同物种之间进行。 考向 6 个体的稳态与调节(附参考答案) 1.如图所示,将青蛙的脊神经从右侧的 A 处和左侧的 B 处切断, 请回答: (1) 图 中 所 示 的 反 射 弧 结 构 是 ________ 活 动 的 结 构 基 础 。 反 射 弧 结 构 包 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电流刺激蛙的左腿,左腿的反应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电流刺激蛙的右 腿 , 在 1 处 膜 电 位 的 变 化 为 ________________ , 将 会 出 现 的 反 应 是 ________ , 其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参与以上反射活动的神经元有________个,用图中编号和文字依次写出神经冲动所经过的途径 ______________。 (4)图中 2 是________,1 是 2 的________,6 是 7 的______,图中 7 的________未画出来。 答案 (1)反射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2)不收缩 传入神经被切断 外 正内负→外负内正→外正内负 左腿收缩 兴奋可由中间神经元传导到左侧,反射弧完整 (3)3 右 腿皮肤感受器→1→2→3→5→7→6→左腿(肌肉) (4)感觉神经元细胞体(或神经节) 树突 轴突 树突 解析 确定图中反射弧的顺序及 A、B、C、D 所示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判断方法:根据图中神经节(具 有神经节的神经是传入神经)和突触组成(由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和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构成一个突触)特点可判断 A 处切断的是传出神经,B 处切断的是传入神经。据此,可以逐一突破相关 题设问题。(1)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 效应器五部分。(2)因为 A 处切断的是传出神经,B 处切断的是传入神经,所以刺激蛙的左腿,左腿不 收缩。刺激蛙的右腿,兴奋可经传入神经(图中 1、2、3)传递到神经中枢,通过中间神经元(图中 5)传 递到左侧,再经传出神经(图中 7、6)到达左侧效应器,产生反射活动,左腿收缩,原因是反射弧结构 完整。右腿受刺激后,产生兴奋传导到 1 处,1 处由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变为动作电位(外负内正),然 后恢复静息电位(外正内负)。(3)据图观察可知,参与以上反射活动的神经元有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 元和传出神经元 3 个;神经冲动所经过的途径是右腿皮肤感受器→1→2→3→5→7→6→左腿(肌肉)。 (4)图中 2 是传入神经元(即感觉神经元)的细胞体,也叫神经节。图中 1 是传入神经的长树突,3 是传 入神经的长轴突;7 是传出神经的细胞体,6 是传出神经的轴突,传出神经的树突未画出来。 解题模板 第一步:判断反射弧中的各部分结构。 (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图中 C 所示结构)判断: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2)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图中 D 所示结构)判断:图示中与“ ”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 ”相 连的为传出神经。 (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 经。 (4)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 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第二步:明确分析方法和区分名词(有些题可能用不到)。 (1)反射弧完整性分析:感受器、传入神经或神经中枢受损,刺激后既无感觉,又无效应。传出神经或 效应器受损,刺激后可有感觉,但无效应。 (2)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可引起效应器发生反应,但不能称之为反射。注意区分肌肉与效应器,完 整的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传出神经末梢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第三步:根据反射弧的结构确定突触的位置、兴奋在该反射弧中的传递方向等信息。 第四步:结合自身掌握的知识,分析题图及题设问题,并逐一突破。 第五步:利用规范的生物学语言答题。 2.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 调节,其中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图(一)为部分激素从分泌到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其 中①②③④代表人体内的不同激素;图(二)表示的是激素的传送方式。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回答以 下问题: (1)从图(一)可知,既能够传导兴奋又能够分泌激素的结构是________,其所分泌的激素①的传送方式 属于图(二)中的________________。 (2)激素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当其含量过高时,激素①②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 这是一种________调节机制。图(一)中存在________条该调节机制。 (3)远距分泌是指激素经血液运输至远距离的靶细胞(或组织)而发挥作用。激素①②③④中属于此传送 方式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图(一)可以得出,甲状腺分泌激素③的生理过程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完成 的。 答案 (1)下丘脑 神经分泌 (2)甲状腺激素 下降 反馈 2 (3)②③④ (4)神经调节、体液(激 素)调节 解析 本题图(一)是变形的激素分泌分级调节的模式图,对比标准图解,分析图(一)可以确定①是促 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是促甲状腺激素,③是甲状腺激素,④可能是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结合图(二) 所示的激素的传送方式,可以判断①②③④分别属于哪种方式。下丘脑既能够接受大脑皮层传来的兴 奋,又能够分泌激素,激素①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然后经血液运送到垂体发挥作用,故其传送 方式为神经分泌。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当其含量升高时,由于存在反馈调节机制,因此会抑制下 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激素,从而维持甲状腺激素的动态平衡。由图可知,②③④三种激素都要经过血 液的传送到达相应的靶细胞,故其传送方式都属于远距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交感神经的控制, 也受到垂体分泌激素的调节,是神经调节和体液(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解题模板 第一步:熟练掌握分级调节的基本模型。 (1)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垂体直接调节,垂体对甲状腺的调节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实现。 (2)下丘脑可以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调节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量,从而实现对甲 状腺的间接调节。 (3)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活动受机体甲状腺激素含量的 影响。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过多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 的分泌减少;反之,则增多。 (4)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既有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 第二步:理解反馈调节模型及实例。 第三步:参照标准分级调节模型,分析题图,还原隐性信息,确定图中字母、数字所代表的含义。 第四步:结合激素调节、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逐一突破题设问题。 3.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丁为人体内某种结构或 细胞,A、B、C、D 为激素)。 (1)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图中激素 A________(填名称)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其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同时激素 D________(填名称) 分泌也增多,并且骨骼肌产生不自主战栗。引起骨骼肌战栗的神经传导途径为:______________→传 入神经→________→传出神经→骨骼肌。 (2)当人体内的血糖浓度降低时,丁可以直接感知血糖浓度的变化,也可以接受下丘脑的控制,通过有 关神经作用使分泌的________(填激素名称)增多;同时激素 D 也增多。上述过程从反射类型看属于 ________________反射。 (3)下丘脑除参与图中的调节过程外,还能分泌________(填激素名称)由甲释放到血液中,调节人体内 水盐的平衡。 (4)如果血液中激素 A 的含量过高,会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作用称为________。 答案 (1)甲状腺激素 加快物质氧化分解,提供更多能量 神经—体液调节 肾上腺素 皮肤冷觉感 受器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2)胰高血糖素 非条件 (3)抗利尿激素 (4)反馈调节 解析 本题是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及血糖调节综合图解题。比较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模型及血 糖调节的反馈调节特征,可以确定甲为垂体,乙为甲状腺,丙为胰岛 B 细胞,丁为胰岛 A 细胞;A 为甲 状腺激素,B 为胰岛素,C 为胰高血糖素,D 为肾上腺素。此外,还要知道 C 和 D 具有协同作用,即都 可以使血糖升高。下丘脑既参与图中调节又可分泌抗利尿激素,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 4.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树突状细胞(DC 细胞)在免疫反应中有强大的摄取、处理和传递抗原的功能。如 图所示为 DC 细胞参与免疫反应的过程,请回答问题: (1)DC 细胞能通过________方式将外来抗原摄入细胞内,之后将其分解;同时,免疫系统也可对体内的 异常细胞作出相应的反应,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__功能。 (2)DC 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的特定结构能与 T 细胞上有________作用的受体相结合,激活信号 分子(S1、S2)从而激发 T 细胞出现免疫效应,此过程称为细胞间的________。 (3)T 细胞发生免疫效应时,它产生的________可刺激________细胞增殖分化;效应 T 细胞也能直接作 用于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发生________免疫。 (4)DC 细胞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医学,DC 细胞免疫疗法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获取患者的 DC 细胞,经 ________技术进行体外增殖后,回输入该患者体内,提高清除抗原的效果。 答案 (1)胞吞 防卫、监控和清除 (2)识别 信息交流 (3)淋巴因子 B 细胞 (4)动物细胞培养 解析 吞噬细胞和 DC 细胞均可通过胞吞的方式对抗原进行吞噬处理,免疫系统也对人体自身病变的、 衰老的细胞进行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T 细胞能识别抗原表面的抗原决定簇, 并产生相应反应,这个过程被称为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是细胞膜的功能之一。T 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合成 并释放的淋巴因子作用于 B 细胞,促使 B 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T 细胞也可以增殖分化为 效应 T 细胞和记忆细胞,这属于细胞免疫。通常采用动物细胞培养的技术来增加动物细胞的数目。 方法技巧 判别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方法 (1)看免疫细胞的激活方式。如果抗原刺激相关细胞时需要另一种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作用才能激活, 则为体液免疫;如果抗原需经处理、呈递后才能刺激相关细胞,则为细胞免疫。(2)看免疫的结果。如 果免疫引起靶细胞裂解并释放其中隐藏的抗原,则为细胞免疫;如果两种物质结合,形成了沉淀或细 胞集团,则为体液免疫。(3)看抗原的种类。如蛇毒或过敏原等只进入体液而没有进入细胞内所引起的 免疫属于体液免疫,而病毒类(如 HIV)进入人体组织细胞内,清除它们的过程主要是细胞免疫,器官移 植中的排斥反应也属于细胞免疫。本题中抗原经 DC 细胞处理后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 T 细胞 出现免疫效应,应属于细胞免疫。 考向 8 高中生物中典型的“特殊”(附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细胞可能是 ( ) A.酵母细胞 B.原核细胞 C.动物细胞 D.植物细胞 答案 B 解析 据图可知,此细胞中 DNA 裸露存在,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且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可以确定此细胞为原核细胞。选项 A、C、D 都为真核细胞。 2.菠菜根毛细胞中产生 ATP 的细胞器是 ( ) A.叶绿体 B.液泡 C.线粒体 D.叶绿体和线粒体 答案 C 解析 因为根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所以菠菜根毛细胞中能够产生 ATP 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3.人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但能携带氧,红细胞所需能量的来源主要是 ( ) A.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 B.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 C.乳酸,进行有氧呼吸 D.乳酸,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 B 解析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没有进行有氧呼吸的酶系统,因此进行的是无氧呼吸。红 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血糖。红细胞保留的代谢途径主要是葡萄糖的酵解,即无氧呼吸。所以红细胞 是少数几种在需氧型生物中进行无氧呼吸的组织细胞之一。 4.下列生物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看不到染色体出现的是 ( ) A.根尖生长点细胞 B.精原细胞的分裂 C.骨髓细胞和肾细胞 D.细菌和蛙成熟的红细胞 答案 D 解析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染色体;蛙成熟的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此过程中也看不到 染色体。 5.有一批基因型为 BbCc 的实验鼠,已知 B 决定黑色毛,b 决定褐色毛,C 决定毛色存在,c 决定毛色不存 在(即白色),则实验鼠繁殖后,子代表现型的理论比值黑色∶褐色∶白色为 ( ) A.9∶3∶3 B.9∶3∶1 C. 9∶3∶4 D.9∶6∶1 答案 C 解析 由于鼠的体内基因 C 决定毛色存在,故只有当基因 C 存在时,基因型 BB 和 Bb 才能表现为黑色毛, 基因型 bb 表现为褐色毛;当没有基因 C 存在时,不论是 BB 和 Bb,还是 bb,都表现为白色毛。可见,基 因型为 B__C__的个体表现为黑色,基因型为 bbC__的个体表现为褐色,基因型为 B__cc 和 bbcc 的个体 表现为白色。本题可用遗传图解表示如下: P 黑色 BbCc 自由交配 F1 9B__C__ 3bbC__ 3B__cc 1bbcc 黑色 褐色 白色 白色 6.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 基因 Y 和 y 都不能表达。现有基因型为 WwYy 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 ) A.4 种,9∶3∶3∶1 B.2 种,13∶3 C.3 种,12∶3∶1 D.3 种,10∶3∶3 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知,白色显性基因 W 存在时,黄色基因(Y)和绿色基因(y)均不能表达,因此含 W 基因的 基因型(9/16W__Y__、3/16W__yy)的个体均表现为白色;基因型为 3/16wwY__的个体表现为黄色;基 因型为 1/16wwyy 的个体表现为绿色。因此后代表现型共有 3 种,分离比为 12∶3∶1。故本题答案为 C。 7.某种鼠中,毛的黄色基因 Y 对灰色基因 y 为显性,短尾基因 T 对长尾基因 t 为显性,且基因 Y 或 T 在 纯合时都能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现有两只黄色短尾鼠交配,它们所生后代的表现型比 例为 ( ) A.9∶3∶3∶1 B.1∶1∶1∶1 C.3∶3∶1∶1 D.4∶2∶2∶1 答案 D 解析 由题中信息可知,两只黄色短毛鼠的基因型都是 YyTt,交配后,后代会出现 9/16Y__T__、 3/16Y__tt、3/16yyT__、1/16yytt,而当 Y 或 T 基因纯合时导致胚胎死亡,所以黄色短尾性状中只有 YyTt 是可以存活的,概率为 4/16,而在 Y__tt 和 yyT__中,只有 Yytt、yyTt 能存活,概率都为 2/16。因此其 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 4∶2∶2∶1。 8.假如月季花的红色(M)对白色(m)为显性,花瓣数多(N)对花瓣数少(n)为显性,其中花瓣数多会纯合致 死 。 现 用 杂 合 的 红 花 花 瓣 数 多 的 月 季 (MmNn) 自 交 , 后 代 各 种 表 现 型 的 比 例 为 ( ) A.9∶3∶3∶1 B.1∶1∶1∶1 C.6∶3∶2∶1 D.3∶3∶1∶1 答案 C 解析 现将 MmNn×MmNn 分解成两个杂交组合:Mm×Mm 和 Nn×Nn,后代的基因型为 1MM∶2Mm∶1mm 和 1NN∶2Nn∶1nn,由于花瓣数多会纯合致死,则表现型为 3 红色∶1 白色和 2 花瓣数多∶1 花瓣数少, 组合的结果为 6 红色花瓣数多∶3 红色花瓣数少∶2 白色花瓣数多∶1 白色花瓣数少。 9.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 二次分裂正常。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以上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染色 体数目不正常的配子(以下简称为不正常的配子)。上述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应当是 ( ) A.两者产生的配子全部都不正常 B.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后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 C.两者都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D.前者产生全部不正常的配子,后者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答案 D 解析 初级精母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是同源染色体分开,进入两个次级精母细胞。若此过程 中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一个多了一条染色体,另一个少了一条染色 体。次级精母细胞进行的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平均分配到两个精细胞中。若此过 程中姐妹染色单体不分开,形成的两个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均不正常。 10.哺乳类动物的体细胞中有 16 对染色体,假设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在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一个次级卵 母细胞在分裂后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同一级,则这个初级卵母细胞产生正常卵细胞的概率是 ( ) A.1/2 B.0 C.1/3 D.1/4 答案 B 解析 1 个初级卵母细胞→1 个次级卵母细胞→1 个异常卵细胞。 11.止痛药(如“杜冷丁”)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 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试推测它的作用机制是 ( ) A.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 B.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C.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D.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答案 B 解析 题干信息给出结果,让学生推测其作用机制,带有一定的探究性。本题中有一个关键信息“检 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不变”,因此可排除选项 A、C、D,则只剩下一种可能,即这种药物“抢 先”与突触后膜受体上的蛋白质结合。 12.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 ②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 ③植物都是生产者 ④动物都是消费 者 ⑤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 A.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⑤ 答案 A 解析 生产者是自养型生物,而有些植物如菟丝子等一些寄生植物,营养方式为异养,在生态系统中 应属于消费者。绿色植物是生产者,除了绿色植物以外,一些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如硝化细菌、 硫细菌、铁细菌等,以及含有菌绿素的光合细菌如紫硫细菌、绿硫细菌等,还有蓝藻,它们都是自养 型生物,所以也是生产者。消费者是异养类型中的捕食或寄生类型,不包括腐生类型。如以上所述的 菟丝子等一些寄生植物,还有营寄生生活的细菌或真菌,如大肠杆菌、炭疽杆菌等,都属于消费者。 分解者是异养型中的腐生类型,除了营腐生生活的各种细菌、真菌外,还有以枯木、粪便等腐败物质 为食的甲虫、白蚁、金龟子、蚯蚓、蜣螂及软体动物等。秃鹰以腐肉为食,撕咬后的食物碎屑也便于 分解者分解,所以,人们也将它们归入分解者的行列。 13.如图为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若 E 生物种群总能量为 7.1×109 kJ,B 生物种群总能量为 2.3×108 kJ, 从理论上计算,A 贮存的总能量最少为 ( ) A.7.1×108 kJ B.4.8×107 kJ C.5.97×107 kJ D.2.3×107 kJ 答案 B 解析 由图可知 D 为生产者,要使 A 获得的能量最少,则必须保证 3 个条件:一是能量来源途径最少, 二是能量传递效率最低(按 10%计算),三是食物链要最长。故从理论上讲,与 A 贮存的总能量最少相关 的食物链不可能是 D→A,也不可能是 D→A、D→E→C→A 同时存在,只能是 D→E→C→A。为此,E 的能 量在传给 A 的途径中,只有确保:①E 在传给 B 时用去的能量最多;②E 的总能量减去传给 B 的能量之 后再传给 C 时效率最低;③C 在传给 A 时效率最低。据此计算可得 A 贮存的总能量最少为(7.1×109- 2.3×108÷10%)×10%×10%=4.8×107(kJ)。 二、多项选择题 14.性腺发育不良症患者体细胞中缺少一条 X 染色体(记为 44+XO),原因是受精的卵细胞中无 X 染色体。 请分析与该卵细胞同时形成的三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可能是( ) A.22+XX,22+X,22+X B.22+XX,22+XX,22+O C.44+X,44+X,44+O D.44+XX,44+X,44+O 答案 AB 解析 解答本题时,要看发生在减数第几次分裂中,如果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没分开, 则 XX 同时进入了第一极体中,也就是有两个极体为 22+XX,有一个极体和卵细胞一样,为 22+O;如 果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则和卵细胞来自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的极体为 22+XX, 另外两个极体正常,为 22+X。 15.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 是 ( ) A.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⑥ 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增多,引起组织水肿 C.图中①和③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 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图中的② 答案 ABD 解析 首先识别图中各结构的名称:①为毛细血管壁细胞,②为组织液,③为组织细胞,④为淋巴, ⑤为血浆,⑥为红细胞。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形态为镰刀型;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 使血浆渗透压下降,导致组织液增多而引起组织水肿;烫伤后出现的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毛 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因为毛细血管壁细胞是由一层细胞构成的,这层细 胞的内侧液体是血浆,外侧液体是组织液。 16.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水稻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B.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C.水产养殖业,为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应以食物链长的鱼类为养殖对象 D.营养级越高的生物种群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所获得的能量越少 答案 ABD 解析 人工鱼塘每天都要人工喂鱼好几次,投喂的饵料来自鱼塘外,作为消费者的鱼同化的能量主要 来源于饵料,而来源于鱼塘中生产者的则很少,所以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食物链越长,中间的营养级就越多,损失的能量也就越多,因此,水产养殖时 为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应该以食物链最短的鱼类(比如草鱼等食草性鱼类)为养殖对象。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