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8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
2019-2020学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 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呼吸作用的过程中能产生ATP,属于个体层次 B.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器官和系统 C.肌肉细胞里的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生命系统的分子层次 D.培养基被污染后,除大肠杆菌外,又滋生了别的细菌和真菌,属于群落层次 2. 生物界存在着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原核细胞构成原核生物,真核细胞构成真核生物 B.原核细胞的拟核中具有真核细胞所具有的染色体结构 C.原核细胞最主要的特点是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D.蓝藻细胞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细胞 3. 在心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A.水 B.无机盐 C.糖类 D.蛋白质 4.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种类多样并对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B.无机盐离子对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C.葡萄糖为细胞的生活提供能量,是细胞主要的能源物质 D.核酸是由脱氧核糖核苷酸连接成的长链,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5. 一个有n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分子共由m个氨基酸缩合而成,则该蛋白质分子中所含的氨基和羧基的数目至少是( ) A.n个,n个 B.m个,m个 C.(m+n)个,n个 D.(m﹣n)个,(m﹣n)个 6. 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及植物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叶绿体的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 B.叶绿体只分布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中 C.只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才有液泡 D.中心体分布在动物细胞中,植物细胞不含中心体 7. 下列有关细胞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液泡内有细胞液,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 B.细胞内的脂质合成场所在内质网 C.对吞噬的细菌、病毒等有氧化、水解作用的是高尔基体 D.对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有分解作用的是溶酶体 8. 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氧气进入肺泡细胞内部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B.人红细胞从血浆中吸收钾离子方式是主动运输 C.人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运输方式是协助运输 D.果脯在腌制变甜过程中,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糖分 9. 对“ATP⇌ADP+Pi+能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中的化学能 B.ATP和ADP转化过程中所需的酶均为ATP合成酶 C.ATP合成所需的能量都来自呼吸作用 D.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而ATP合成只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10. 当其他条件均满足时,20个腺苷和60个磷酸最多可以组成ATP个数和ATP分子中含有的高能磷酸键的个数分别是( ) A.20个和30个 B.20个和40个 C.40个和40个 D.40个和60个 11. 下列有关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酶只能在生物体细胞内才能起作用 B.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 C.酶与无机催化剂的作用和本质相同 D.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12. 酶和ATP是细胞代谢过程中所需的两种重要的化合物。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需要消耗ATP,是吸能反应 B.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流通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C.叶肉细胞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 D.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淀粉酶的过程需要消耗ATP 13. 小明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他分析了多种原因,下列不会导致滤液绿色过浅的原因是( ) A.未加石英砂,导致研磨不充分,使色素的提取量减少 B.分次加入少量无水乙醇影响了色素的提取 C.放置数天的菠菜叶叶片发黄,叶绿素含量减少,提取量也会减少 D.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酒精,使色素提取液浓度降低 14. 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与叶绿素和酶有关,下列关于叶绿素吸收光能和光合作用有关酶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量吸收绿光、叶绿体外膜和内膜上 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叶绿体基粒和基质中 C.大量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细胞质基质和叶绿体中 D.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绿光、叶绿体所有结构上 15. 高等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主要是( ) A.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都有核膜、核仁的消失 B.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分别出现赤道板和细胞板 C.动物细胞在分裂后期有着丝点的分裂和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植物细胞则没有 D.高等植物细胞由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动物细胞由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16. 下列有关“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低倍镜观察,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 B.用高倍镜观察,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同 C.用高倍镜观察,选择某个细胞可持续观察有丝分裂的动态变化过程 D.用高倍镜观察,选择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楚看到赤道板 17. 下列有关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形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前期染色质复制,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 B.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的细胞板上 C.后期着丝点分裂,DNA含量加倍 D.末期染色体逐渐变成细长而盘曲的染色质丝 18. 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已分化的细胞不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B.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C.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 D.细胞分化的实质是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19. 下列有关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衰老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积累 B.衰老的生物体中,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 C.细胞凋亡是细胞编程性死亡 D.细胞凋亡是由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 20. 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癌变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增多,癌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迁移性强 B.原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C.人体所有的细胞都存在着与癌有关的基因 D.抑癌基因主要是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二、非选择题 如图是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一个动物细胞,请根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有________(填文字)。 (2)图中[8]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其功能是细胞内________,及脂质合成的“车间”。在[9]中含有许多种与________有关的酶,这些酶存在于[9]的________和基质中。 (3)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该细胞若能进行有丝分裂,经过n次分裂,产生了________个彼此相似的体细胞。在个体发育中这些细胞在________上发生稳定性的________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这称为________。 (4)若该细胞是一个衰老的体细胞,则图中[________]________的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________;若该细胞是人头发基部的黑色素细胞,在人体衰老时,细胞中的________酶的活性降低,导致头发变________;若该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________,使________和________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________而变成癌细胞。 如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的能量供给与物质转化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光照由强到弱,CO2供应不变,图中①过程减弱,则在条件改变后的短时间内C3相对含量会________,C5相对含量会________。 (2)光照由弱到强,CO2供应不变,图中②过程增强,则在条件改变后的短时间内C5相对含量________,[H]和ATP的相对含量________。 (3)光照不变,CO2由不足到充足,图中①②③正常进行,随C3增加②③增强,则在条件改变后的短时间内,[H]和ATP含量________。 图(a)表示酵母菌体内发生的物质变化过程,图(b)表示酵母菌在不同氧气浓度环境下的氧气吸收量和无氧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过程①发生在________(填“缺氧”“氧气充足”或“与氧浓度无关”)的条件下;过程③发生在细胞中某种细胞器的具体场所是________。①~③中产生ATP最多的过程是________(填数字序号)。 (2)图(b)中乙曲线所代表的生理过程可用图(a)中________(填数字序号)过程表示;氧浓度为d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应为________;甲方式中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中________;氧浓度为b时,甲乙曲线的交点表示________。此时若乙代表的细胞呼吸方式消耗了Amol的葡萄糖,则甲代表的细胞呼吸方式此时消耗的葡萄糖为________mol。 某同学欲探究pH对人体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设计实验并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在5支相同试管内分别注入等量胃蛋白酶溶液 ②5支试管设置pH分别为1.0、2.0、3.0、4.0、5.0 ③在20℃室温条件下,向每支试管内加入一块1cm3的正方体凝固蛋白块 ④记录凝固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见表): 酶溶液的pH 1.0 2.0 3.0 4.0 5.0 蛋白块消失的时间(min) 11 9 13 45 >60 (1)蛋白块消失的时间与酶溶液的pH、酶活性的关系是________。 (2)要使本实验完成时间更短,效果更明显,对实验方法可进行的改进是________ (3)从科学探究的角度看,该同学的设计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认凝固蛋白块的消失就是由于该酶的作用,你给出的建议是实验设计________。 如图为某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各时期显微照片,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为间期,作为一个完整细胞周期,该时期细胞主要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即进行________。 (2)观察染色体最佳时期的图示是________,该时期的主要特征________。 (3)图中①﹣⑤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中,其正确顺序应为①→________→⑤(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4)DNA含量加倍发生在图________时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图________时期;假设图②细胞中有N条染色体,则图③细胞中有染色体________条,有DNA分子________个,有染色单体________条。 (5)该实验中显微装片的制作流程为解离→________→________→制片,观察时先在________倍镜下找到根尖________细胞。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9-2020学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 【答案】 D 【考点】 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解析】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 【解答】 A、病毒不能进行呼吸作用,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个体层次,A错误; B、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植物没有系统,B错误; C、肌肉细胞里的蛋白质和核酸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C错误; D、培养基被污染后,除大肠杆菌外,又滋生了别的细菌和真菌,这个培养基中的所有细菌和真菌的总和属于群落层次,D正确。 2. 【答案】 B 【考点】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解析】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 【解答】 A、原核细胞构成原核生物,真核细胞构成真核生物,A正确; B、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无染色体,B错误; C、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细胞核,C正确; D、蓝藻细胞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细胞,D正确。 3. 【答案】 A 【考点】 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 【解析】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含量: 【解答】 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故生活状态的动物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4. 【答案】 D 【考点】 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 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 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解析】 1、细胞内的无机盐绝大多数是以离子态形式存在,少量以化合态存在。 ①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 ②维持生物的生命活动,如Ca2+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 ③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渗透压。 2、糖类为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解答】 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A正确; B、细胞中的相关无机盐离子对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非常重要,B正确; C、糖类中的葡萄糖可以为细胞的生活提供能量,是主要的能源物质,C正确; D、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成的长链,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D错误。 5. 【答案】 A 【考点】 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解析】 在蛋白质分子合成过程中①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②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量﹣失去水分子数×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③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在肽链内部的R基中可能也有氨基和羧基。 【解答】 根据蛋白质分子的一条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可知:m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n条肽链,则该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数是n个,羧基数目也是n个。 6. 【答案】 A 【考点】 细胞中其他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解析】 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 细胞器 分布 形态结构 功 能 线粒体 动植物细胞 双层膜结构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细胞的“动力车间” 叶绿体 植物叶肉细胞 双层膜结构 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内质网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 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高尔 基体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 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 核糖体 动植物细胞 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溶酶体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 “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 液泡 成熟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 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中心体 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 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 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解答】 A、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因此有叶绿体的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 B、叶绿体分布在植物的叶肉细胞或幼茎表皮细胞,B错误; C、酵母菌细胞中也有液泡,C错误; D、中心体分布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D错误。 7. 【答案】 C 【考点】 细胞中其他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 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 细胞器 分布 形态结构 功 能 线粒体 动植物细胞 双层膜结构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细胞的“动力车间” 叶绿体 植物叶肉细胞 双层膜结构 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内质网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 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高尔 基体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 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 核糖体 动植物细胞 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溶酶体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 “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 液泡 成熟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 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中心体 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 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 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解答】 A、液泡内有细胞液,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A正确; B、细胞内的脂质合成场所在内质网,B正确;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C、对吞噬的细菌、病毒等有水解作用的是溶酶体,C错误; D、对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有分解作用的是溶酶体,D正确。 8. 【答案】 D 【考点】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解析】 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名 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 例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 不需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需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需要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 【解答】 A、O2进出肺泡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动力是浓度差,不需要载体,不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 B、人细胞内钾离子浓度高,红细胞从血浆中吸收钾离子是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方式是主动运输,B正确; C、人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运输方式是协助运输,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C正确; D、腌制果脯时由于细胞外液浓度过高,细胞失水而死亡,然后糖分大量进入细胞才导致慢慢变甜,不是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D错误。 9. 【答案】 A 【考点】 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解析】 ATP又叫三磷酸腺苷,简称为ATP,其结构式是:A﹣P~P~P.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ATP是一种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有机化合物,它的大量化学能就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ATP水解释放能量断裂的是末端的那个高能磷酸键。ATP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但本身在体内含量并不高。 【解答】 A、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于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A正确; B、ATP和ADP转化过程中所需的酶不同,合成ATP时为ATP合成酶,ATP水解时为ATP水解酶,B错误; C、ATP合成所需的能量都来自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C错误; D、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而ATP合成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D错误。 10. 【答案】 B 【考点】 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解析】 ATP的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其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容易断裂,释放大量的能量,供给各项生命活动. 【解答】 由以上分析可知,一个ATP分子含有1个腺苷、3个磷酸基团、2个高能磷酸键,所以20个腺苷和60个磷酸分子最多能组成20个ATP,共含有20×2=40个高能磷酸键。 11. 【答案】 D 【考点】 酶的概念、本质和作用 酶促反应的原理 【解析】 1、酶的本质: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2、酶的作用机理: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 【解答】 A、只要条件适宜,酶在细胞内外都能起作用,A错误; B、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B错误; C、酶与无机催化剂的作用机理都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但是酶和无机催化剂的本质不同,酶是有机物,无机催化剂是无机物,C错误; D、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D正确。 12. 【答案】 C 【考点】 A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 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解析】 ATP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ATP在细胞内数量并不很多,可以和ADP迅速转化形成。人和动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只有呼吸作用,高等植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ATP中的能量可用于各种生命活动,可以转变为光能、化学能等,但形成ATP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或植物的光合作用。 【解答】 A、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属于吸能反应,需要消耗ATP,A正确; B、ATP是直接能源物质,是能量流动的通货,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循环流通,B正确; C、叶肉细胞细胞质中消耗的ATP来源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C错误; D、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淀粉酶的过程属于吸能反应,需要消耗ATP,D正确。 13. 【答案】 B 【考点】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解析】 色素提取和分离过程中几种化学物质的作用: (1)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可溶解绿叶中的色素。 (2)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 (3)二氧化硅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充分。 (4)碳酸钙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 【解答】 A、未加石英砂,导致研磨不充分,使色素的提取量减少,进而导致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A正确; B、分次加入少量无水乙醇会导致色素的浓度增加,不会导致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B错误; C、放置数天的菠菜叶叶片发黄,叶绿素含量减少,提取量也会减少,会导致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C正确; D、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酒精,使色素提取液浓度降低,会导致滤液绿色过浅,D正确。 14. 【答案】 B 【考点】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解析】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重要的细胞器,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叶绿体由双层膜、类囊体和基质三部分构成。类囊体是一种扁平的小囊状结构,在类囊体薄膜上,有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色素和酶。许多类囊体叠合而成基粒。基粒之间充满着基质,其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葡萄糖。 【解答】 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中,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色光、吸收绿光最少,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于叶绿体的基粒即类囊体薄膜上和基质中,分别参与光反应和暗反应。 15. 【答案】 D 【考点】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 【解析】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 动物细胞 间期 相同点 染色体复制(蛋白质合成和DNA的复制) 核仁、核膜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 不同点 由细胞两极发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已复制的两中心体分别移向两极,周围发出星射,形成纺锤体 中期 相同点 染色体的着丝点,连在两极的纺锤丝上,位于细胞中央,形成赤道板 后期 相同点 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变为染色体,染色单体为0,染色体加倍 末期 不同点 赤道板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 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 相同点 纺锤体、染色体消失,核仁、核膜重新出现 【解答】 A、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都有核膜、核仁的消失,A错误; B、赤道板是一个位置,而不是一个结构,看不到赤道板,B错误; C、动植物细胞在分裂后期都有着丝点的分裂和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C错误; D、高等植物细胞由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动物细胞由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D正确。 16. 【答案】 B 【考点】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解析】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 1、解离:剪取根尖2﹣3mm(最好每天的10﹣14点取根,因此时间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高峰期),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 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 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的培养皿中,染色3﹣5min。 4、制片: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将染色的根尖用镊子取出,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且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再加一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取下后加上的载玻片,既制成装片。 5、观察:(1)低倍镜观察把制成的洋葱根尖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要求找到分生区的细胞,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2)高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的细胞后,把低倍镜移走,直接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把视野调整的既清晰又较亮,直到看清细胞物象为止。 【解答】 A、用低倍镜观察,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要远多于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数目,A错误; B、用高倍镜观察,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同,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其他时期的两倍,B正确; C、经过解离步骤后细胞已经死亡,因此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细胞持续分裂的动态变化过程,C错误; D、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D错误。 17. 【答案】 D 【考点】 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解析】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有丝分裂过程: (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即染色体的复制;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解答】 A、前期染色质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但染色质复制发生在间期,A错误; B、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的赤道板而不是细胞板上,B错误; C、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而DNA含量加倍发生在间期,C错误; D、末期染色体逐渐变成细长而盘曲的染色质丝,D正确。 18. 【答案】 A 【考点】 细胞分化的实质及意义 【解析】 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 (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 【解答】 A、已经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A错误; B、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B正确; C、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生理功能的效率,C正确; D、细胞分化的实质是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正确。 19. 【答案】 B 【考点】 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细胞凋亡的含义 【解析】 1、多细胞生物胞衰老和死亡与个体衰老和死亡不同步,而个体衰老的过程就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2、衰老细胞的特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有些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3、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解答】 A、衰老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积累,A正确; B、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衰老不等于个体衰老,B错误; C、细胞凋亡是细胞编程性死亡,C正确; D、细胞凋亡是由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D正确。 20. 【答案】 C 【考点】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细胞癌变的原因 【解析】 1、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2、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失去接触抑制,能无限增殖;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导致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 【解答】 A、癌变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癌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迁移性强,A错误; B、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B错误; C、人体所有的细胞都存在着与癌有关的基因,C正确; D、原癌基因主要是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D错误。 二、非选择题 【答案】 核糖体和中心体 蛋白质合成和加工,有氧呼吸,内膜 2n,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差异,细胞的全能性 1,细胞膜,降低,酪氨酸,白,DNA(或遗传物质),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失控(或异常) 【考点】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细胞中其他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癌变的原因 【解析】 分析题图:图中1为细胞膜,2为细胞质基质,3为高尔基体,4为染色质,5为核膜,6为核仁,7为核孔,8为内质网,9为线粒体,10为核孔,11为核糖体,12为中心体,13为细胞核。 【解答】 图中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和中心体。 图中[8]为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9]为线粒体,其中含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这些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和基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场所)中。 该细胞若能进行有丝分裂,经过n次分裂,产生了2n个彼此相似的体细胞。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这些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上发生稳定性的差异的过程。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这称为细胞的全能性。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细胞衰老后,[1]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衰老后,细胞中的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导致头发变白;若该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或异常)而变成癌细胞。 【答案】 增加,减少 增加,增加 减少 【考点】 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解析】 据图分析,图中①过程为利用光能合成ATP的过程,属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②表示ATP的水解,③表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④表示二氧化碳的固定,三者都属于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解答】 根据题意分析,光照由强到弱,导致图中①过程减弱,产生的ATP减少;CO2供应不变,二氧化碳固定生成三碳化合物的过程不变,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生成五碳化合物的过程减弱,所以短时间内三碳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会增加,而五碳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会降低。 光照由弱到强,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增加,则图中②过程ATP的水解增强,导致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加快,而二氧化碳供应不变,即二氧化碳的固定不变,因此短时间内[H]和ATP的含量增加,五碳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增加。 光照不变,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不变;二氧化碳由不足到充足,则二氧化碳的固定加快,产生的三碳化合物增多,三碳化合物还原消耗的ATP和[H]增多,因此短时间内[H]和ATP含量减少。 【答案】 与氧气浓度无关,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③ ①和③,只进行有氧呼吸,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O2吸收量与无氧呼吸CO2释放量相等,3A 【考点】 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解析】 据图分析,图(a)表示酵母菌体内发生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其中①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②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发生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图(b)表示酵母菌在不同氧气浓度环境下的氧气吸收量和无氧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根据图形和呼吸作用的方程式分析可知,甲代表的是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乙表示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气量。 【解答】 图(a)中过程①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可以进行;过程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图中过程①产生少量的ATP,过程②不产生ATP,过程③产生大量的ATP。 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b)中乙曲线示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气量,而图(a)中表示有氧呼吸的是①和③;氧浓度为d时,甲曲线为0,说明此时酵母菌不进行无氧呼吸,只进行有氧呼吸;甲代表的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氧浓度为b时,甲乙曲线相交,说明有氧呼吸O2吸收量与无氧呼吸CO2释放量相等,则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16:12=1:3,因此此时若乙代表的细胞呼吸方式消耗了Amol的葡萄糖,则甲代表的细胞呼吸方式此时消耗的葡萄糖为3Amol。 【答案】 在pH=2左右时,酶活性最高,蛋白质消失时间最短 适当提高室温温度,以增加酶的催化活性或减小蛋白块的体积,增加酶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不能,增设不加酶的对照组 【考点】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解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较温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pH等。在最适温度(pH)下,酶的活性最高;当温度(pH)低于最适温度(pH)时,酶的活性随温度(pH)的升高而增强;当温度(pH)高于最适温度(pH)时,酶的活性随温度(pH)的升高而减弱。 【解答】 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蛋白块消失的时间与酶溶液的pH、酶活性的关系是在pH=2左右时,酶活性最高,蛋白质消失时间最短。 要使本实验完成时间更短,效果更明显,对实验方法可进行的改进是:适当提高室温温度,以增加酶的催化活性或减小蛋白块的体积,增加酶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或提高酶的浓度。 从科学探究的角度看,该同学的设计缺少对照组,所以不能确认凝固蛋白块的消失就是由于该酶的作用,应增设不加酶的对照组。 【答案】 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②,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 ④→②→③ ①,③,2N,2N,0 漂洗,染色,低,分生区 【考点】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解析】 分析题图:图中①细胞处于分裂间期,②细胞处于分裂中期,③细胞处于分裂后期,④细胞处于分裂前期,⑤细胞处于分裂末期。 【解答】 间期细胞中主要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即图示②细胞所示时期。 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①细胞处于分裂间期,②细胞处于分裂中期,③细胞处于分裂后期,④细胞处于分裂前期,⑤细胞处于分裂末期,因此正确顺序应为①→④→②→③→⑤。 DNA含量加倍发生在间期,即图①时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后期,即图③时期;图②细胞处于中期,此时所含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且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而图③处于后期,此时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因此图②细胞中有N条染色体,则图③细胞中有染色体2N条,有DNA分子2N个,有染色单体0条(着丝点已经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 该实验中显微装片的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分生区细胞。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