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8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练习:第三章第一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
第三章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第一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中,科学家与其观点不相符合的是 ( ) A.胡克通过对活细胞的观察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B.施莱登提出了细胞是植物各种功能的基础的观点 C.施旺提出所有的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D.魏尔肖指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 解析:胡克通过观察软木塞切片,命名了细胞,但他看到的是植物死细胞的细 胞壁,并没有看到活细胞;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施莱登和施旺分别借助于显 微镜提出了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观点;德国病理学家魏尔肖在前人工 作的基础上作出了“细胞只能来自细胞”的论断。 答案:A 2.下列各项中能准确地说明细胞学说及其发展的是 ( ) ①所有动物和植物都由细胞构成 ②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③细胞学说对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A.① B.② C.①② D.①②③ 解析: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生命 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学说使细胞及其功能有了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义,对现代 生物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答案:D 3.如图所示:甲图中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 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大 B.把视野里的图像从图中的乙转为丙,应选用②③ 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的调节顺序为: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 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④⑥ 解析:图中⑤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比⑥小,镜头长,所以⑤对应的镜头是 ③高倍物镜,⑥对应的镜头是④低倍物镜,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大;目镜跟物镜 的情况相反,长目镜①是低倍的,短目镜②是高倍的,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小, A 错误;视野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细胞变大,数目减少,说明是换用的高倍 镜观察,即用②③观察,B 正确;换高倍物镜观察的正确调节顺序是:移动标 本→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C 错误;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 大,应使用放大倍数最大的目镜和物镜,所以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D 错误。 答案:B 4.关于细胞大小及数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不同的细胞,大小差别不大 B.细胞的大小以纳米计 C.细胞的大小与生物体的大小呈正相关 D.神经细胞可长达 1 m 之多与其功能相适应 解析:不同的细胞大小差别很大,一般来说,动物卵细胞的体积>动物体细胞 的体积>微生物细胞的体积;细胞的大小一般以微米计;细胞大小与生物体大 小的相关性不大,生物体的大小与细胞数目有关;神经细胞比较长与其传导信 息功能是相适应的。 答案:D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SARS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不具有生命特征 B.一只草履虫就是一个细胞 C.卵子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形成受精卵,才具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D.细胞是一切生物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解析: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它可以繁殖后代,所以具有生命的部分特征。 卵子是一个细胞,具有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物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但病毒除外,因为病毒虽不具备细胞结构,但也是生物。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 既是一个个体,又是一个细胞。 答案:B 6.下面是五位同学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实验中的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 甲:用凹面镜对着光源以增大视野的亮度 乙:用卫生纸擦目镜 丙:使用低倍镜找不到细胞,于是立即换上高倍镜期望能快速找到 丁:使用高倍镜已经看到细胞,但仍有些模糊,于是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其更清 楚 戊:发现被观察对象位于视野左下方,为将其移向视野中心,将玻片移向右上 方 A.甲、乙、丙 B.乙、丁、戊 C.甲、丁 D.甲、戊 解析: 项目 内容分析 甲 增强显微镜下视野亮度的方法:①增强外源光线;②调整转换器, 使用大光圈;③转动反光镜,使用凹面镜,甲正确。 乙 对目、物镜的擦拭要使用专用的擦镜纸,不能使用其他物品,否则 易损坏镜头,乙错误。 丙 由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时,应先在低倍镜下看清物像,再使用高倍 镜,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丙错误。 丁 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在物像尚模糊的基础上对焦距的精确调节,使 物像易达到最清晰状态,丁正确。 戊 由于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故物像的移动方向与玻片 的移动方向相反,戊错误。 答案:C 7.若不动显微镜的其他部分,只是转动转换器,将物镜由 10×转换成 40×,视 野中的光线将会 ( ) A.变亮 B.变暗 C.无变化 D.变化无规律 答案:B 8.①~⑦是显微镜各部分结构名称。在显微镜下观察玻片标本时,若物像极不清 楚和光线不足,应分别调节 ( ) ①目镜 ②粗准焦螺旋 ③细准焦螺旋 ④物镜 ⑤反光镜 ⑥转换器 ⑦光圈 A.②③ ⑤⑦ B.①④ ⑤⑦ C.⑤⑥ ④⑦ D.①⑤ ⑥⑦ 解析: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若物像极不清楚,可稍微调节一下粗准焦 螺旋,再调节细准焦螺旋;若图像稍有模糊,则只调节细准焦螺旋即可。若光 线不足会使视野过暗,看不清物像,应调节反光镜,使凹面镜向上,再调节光 圈,用最大的孔对准通光孔。 答案:A 9.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高度统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是 ( ) ①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 养料 ②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较大,有利于提高气体 交换效率 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上有很多突起,有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④哺 乳动物成熟精子中细胞质较少,有利于精子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卵细胞体积较大,含卵黄较多,可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养料,但细 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与周围环境进行的物质交换越慢。 答案:B 10.如下图所示,欲获观察数目较多的细胞应选用的正确组合是 ( )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解析:①②为物镜;③④为目镜;⑤⑥为观察时物镜与玻片标本的距离大小。 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呈反相关;物镜长度与放大倍数呈正相关。物镜距玻片标 本的距离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要观察数目较多的细胞,就应选用较 小的放大倍数组合。 答案:C 11.普通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所利用的透射源分别称为 ( ) A.可见光、电磁波 B.可见光、电子流 C.电磁波、可见光 D.电子流、可见光 答案:B 12.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和光学显微镜基本相同 B.光学显微镜是借助于可见光将被观察的物体放大 C.电子显微镜是借助于电子流将被观察的物体放大 D.最精确的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达 2 000 倍 解析:光学显微镜成像原理是借助于可见光,让被观察的物像通过物镜到达目 镜,物像被两次放大,最终形成一个倒立的放大虚像。由于可见光的波长是 380~760 nm,因此再好的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也只有 1 500 倍。电子显微镜 借助于电子流将被观察的物体放大,由于在高电压下电子流波长很短,故电子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以达到 1 万乃至数百万倍。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3.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试回答: (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 50 倍,这里“被放大 50 倍”是指放大被观察 物体的__________。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 10×、物镜为 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 的 8 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 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__________ 个细胞。 (3)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向 __________移动玻片,方能使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在玻片上写一个 字母“b”,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是__________。 (4)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D 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科 学家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图 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5)在观察叶绿体的实验中可能观察到叶绿体环绕液泡的运动,显微镜下观察到 的结果如图所示,细胞内叶绿体的实际位置和细胞质流动的方向分别为 ( ) A.左侧,顺时针 B.右侧,顺时针 C.左侧,逆时针 D.右侧,逆时针 解析:(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放大被观察物体的长度或宽度。(2)物镜由 10 倍换为 40 倍,能看到的细胞数目是原来的 1/4,即 2 个。(3)显微镜成的是倒像, 所以显微镜视野中,物像偏向哪(左上方),就向哪个方向(左上方)移动。在玻片 上写一个字母 b,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是 q。(4)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图中 B 细胞没有 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图中 B 为蓝藻,不含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和 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C 为植物叶片细胞,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5)由于显微镜下观察的物像是倒像,图中叶绿体在视野的右侧,因此细胞内叶 绿体的实际位置是在左侧;细胞质实际流动的方向与显微镜下观察的方向相 同,都是逆时针方向流动。 答案:(1)长或宽 (2)2 (3)左上方 q (4)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 B、C (5)C 14.显微镜是生物学科中最为重要的观察工具之一,下面是关于显微镜使用过程 中的几个问题: (1)在低倍镜下寻找到需观察的细胞后,若要进一步放大观察,则操作的主要程 序为: ①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物像清晰。 (2)下图 1 是在使用目镜为 10×,物镜也为 10×的显微镜下观察蛙的皮肤上皮 细胞时的视野,下图 2 是更换物镜后的视野,则更换的物镜应为_________(放 大倍数)。 (3)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其方式多数呈环形流 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 方向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时,一般需经染色才能较清楚地观察到,若无染 色 剂 , 应 怎 样 调 节 显 微 镜 也 可 较 清 楚 地 观 察 到 口 腔 上 皮 细 胞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结构清晰的细胞, 但在物像上有一点小污物,影响对口腔上皮细胞的观察。 ①在不调换物镜的情况下,应如何判断污物在何处?写出操作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确定污物在装片上,在既不允许重新制作装片又不能揭开盖玻片的情况 下,如何清除污物或使污物与口腔上皮细胞分开?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同学发现在视野右上方有一中间明亮的黑边圆圈,于是想将它移至视野中 央仔细观察。请问: 中间明亮的黑边圆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低倍镜换为高倍镜进行观察的主要程序是: ①先把要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②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③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2)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的变化,视野的直径由 8 个细胞组成,放 大后只看到中间的 2 个细胞,即放大了 4 倍,所以更换的物镜应为 40×。 (3)显微镜下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根据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倒像,可 推知实际的流动方向仍为逆时针。 (4)颜色浅的标本在显微镜下一般不易观察清楚,需经染色,若无染色剂可调节 光圈(或反光镜)降低视野的亮度,这样也可以较清楚地观察到物像。 (5)①显微镜的物镜镜头、目镜镜头和装片三处常有污物。通过观察移动物镜、 目镜和装片时污物是否移动,来判断污物所处的位置。②若污物在装片上,则 可用引流法利用水流将其冲至一侧。③实验过程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有的 同学误将气泡当细胞进行观察。气泡圆亮,边界清晰,易找到。 答案:(1)①要放大观察的物像 视野中央 ②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③调节细准焦螺旋 (2)40× (3)逆时针 (4)缩小光圈(或调节反光镜)降低视野的亮度 (5)①轻轻移动装片,观察污物是否移动,如果污物跟着移动,则污物在装片上; 如果污物不跟着装片移动,则污物在镜头上。可先转动目镜,看污物是否跟着 转动,如果污物随着目镜转动,说明污物在目镜上,如果污物不随着目镜转动, 说明污物在物镜上 ②在盖玻片一侧滴加清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口腔上皮细胞随着液体的 流动而与污物分开 ③气泡 15.真核细胞的体积越小,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越大,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 换的效率越高。含酚酞的琼脂遇到 NaOH 会呈现紫红色,通过测量 NaOH 向琼 脂块内扩散的深度计算出 NaOH 扩散的体积,再根据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来 分析得出结论。请你用琼脂块模拟细胞来设计实验,验证该结论。 (1)提供的材料和试剂:塑料刀,防护手套,毫米尺,塑料勺,烧杯,吸水纸, 边长分别为 8 cm 的含酚酞的琼脂正方块,质量分数为 0.1%的 NaOH 溶液。 (2)方法步骤: ①用塑料刀将含酚酞的琼脂切成边长分别为 1 cm、2 cm、3 cm 的立方块。 ②将 3 个琼脂块放在烧杯中,加入________将琼脂块淹没,用塑料勺不时翻动 琼脂块,浸泡 10 分钟。 ③戴上手套,用塑料勺将琼脂块取出,用吸水纸把溶液吸干。 ④用塑料刀将琼脂块切成两半,观察并测量________,并记录。 ⑤将测量及计算结果填入表格: 琼脂块 的边长 (cm) 比值(表面积/体积) NaOH 扩散深度 (cm) 比值(NaOH)扩散 的体积/整个琼脂 块体积 1 6 X a 2 3 Y b 3 2 Z c (3) 应 根 据 什 么 测 量 出 NaOH 的 扩 散 深 度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 a、b、c 大小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分析和结论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生物体器官的大小取决于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以上实验可以说明,细胞的体积_____________,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一般情况下琼脂块越小,其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越 大,物质扩散的效率越高。实验原理是 NaOH 遇酚酞变紫红色,通过测量 NaOH 在琼脂块内扩散的深度,计算出 NaOH 扩散的体积,然后计算 NaOH 扩散进入 琼脂块内的体积和没有扩散的体积之比,体积越大,琼脂块中扩散进入 NaOH 的体积和总体积的比越小,这样就可以理解细胞体积的大小和细胞进行物质交 换的效率关系: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效率越低。 答案:(2)②NaOH 溶液 ④NaOH 扩散的深度 (3)测量琼脂块上紫红色层的厚度 a>b>c ①琼脂块的体积越小,相对的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越快,反之越慢 细胞越 小,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越高 ②体积和数量 不能无限增大 细胞过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 低,不能保证细胞生命活动对物质和能量的需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