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8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通用版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六单元重点强化练43分析DNA是遗传物质的探究实验含解析
重点强化练43 分析DNA是遗传物质的探究实验 1.下列关于遗传物质探索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运用了同位素示踪技术 B.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的大肠杆菌可用于标记T2噬菌体 C.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RNA D.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赫尔希和蔡斯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离心后,甲组上清液放射性低,沉淀物放射性高;乙组刚好相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组的噬菌体是用35S标记其蛋白质 B.乙组的噬菌体是用32P标记其蛋白质 C.甲组产生的子代噬菌体均含有放射性 D.乙组产生的子代噬菌体均不含放射性 3.(2019·贵州铜仁一中高三月考)下列关于遗传物质探索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32P标记组的上清液有放射性,则可能的原因是搅拌不充分 B.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分别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培养基中均有R型细菌出现 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成功,是因为采用同位素标记法将蛋白质与DNA分开研究 D.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4.用32P或35S标记T2噬菌体并分别与无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保温一定时间后经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并测量放射性。对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目的是研究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 B.保温时间过长会使32P标记组上清液的放射性偏低 C.搅拌不充分会使35S标记组沉淀物的放射性偏高 D.实验所获得的子代噬菌体不含35S,而部分可含有32P 5.下列相关实验中,叙述正确的是( ) 7 A.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可用含有充足营养物质的完全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同位素32P标记的一组,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 D.艾弗里提取的DNA掺杂有少量的蛋白质,实验中没有完全排除蛋白质的作用 6.如果用3H﹑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标记元素为( ) A.可在外壳中找到3H﹑15N﹑32P﹑35S B.可在DNA中找到3H﹑15N﹑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35S﹑32P 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35S 7.如图是某种高等植物的病原体的遗传过程实验,实验表明这种病原体( ) A.寄生于细胞内,通过RNA遗传 B.寄生于细胞间,通过蛋白质遗传 C.寄生于细胞内,通过蛋白质遗传 D.寄生于细胞间,通过RNA遗传 8.艾弗里等人为了弄清转化因子的本质,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如图是他们所做的一组实验,则三个实验的培养皿中只存在一种菌落的为( ) 7 A.实验一 B.实验二 C.实验三 D.实验一和三 9.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感染后2、4、6、8、10min时向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3H-尿嘧啶,培养适宜时间后,粉碎大肠杆菌分离得到RNA,并分别与热变性后的含T2噬菌体的DNA单链组、含大肠杆菌的DNA单链组混合杂交,检测两组的放射性强度并把结果绘制成曲线,两组杂交后的结果分别对应的曲线是( ) A.b、a B.c、d C.d、c D.a、b 10.关于“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无荚膜R型细菌不能使小鼠患败血症;有荚膜S型细菌能使小鼠患败血症)( ) A.R型细菌与S型细菌DNA混合后,转化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用S型细菌DNA与活的R型细菌混合后,可能培养出S型菌落和R型菌落 C.用DNA酶处理S型细菌DNA后与活的R型细菌混合,可培养出S型菌落和R型菌落 D.格里菲思用活的R型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可导致小鼠死亡,这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11.(2020·保定调研)如图是赫尔希和蔡斯研究遗传物质实验中的物质示意图及实验过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7 (1)图3中用35S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标记元素所在部位是图2中的________。如果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标记元素所在部位是图1中的________。 (2)赫尔希和蔡斯选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其原因之一是噬菌体只由___________组成。 (3)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目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仅有图3的实验过程,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回答下列与遗传的分子基础相关的问题: (1)艾弗里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35S标记的一组感染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用32P标记的一组感染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试管的沉淀物中。这一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观察发现,细菌裂解释放出的噬菌体中,可以检测到32P标记的DNA,却不能检测到35S标记的蛋白质。这一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真核细胞DNA分子复制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上相邻的碱基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接。 7 (4)在DNA分子模型搭建实验中,如果用一种长度的塑料片代表A和G,用另一种长度的塑料片代表C和T,那么由此搭建而成的DNA双螺旋的整条模型粗细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答案精析 1.B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运用了分离、提纯技术和细菌的培养技术,A错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的大肠杆菌可用于标记T2噬菌体,B正确;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C错误;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证明了DNA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并没有证明其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错误。] 2.D [由于离心后,甲组上清液放射性低,沉淀物放射性高,所以甲组的噬菌体是用32P标记其DNA,A错误;由于乙组上清液放射性高,沉淀物放射性低,所以乙组的噬菌体是用35S标记其蛋白质,B错误;甲组产生的子代噬菌体只有少部分含有放射性,C错误;由于蛋白质外壳不进入细菌,所以乙组产生的子代噬菌体均不含放射性,D正确。] 3.A 4.B [本实验是将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分别进行放射性标记,来研究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A正确;保温时间过长,细菌裂解,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使32P标记组上清液放射性偏高,B错误;35S标记组搅拌不充分,会导致亲代噬菌体外壳吸附在细菌上,随着细菌一起沉淀,沉淀物放射性偏高,C正确;35S标记的是亲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未能侵入细菌内部,子代噬菌体不含35S,32P标记的是亲代噬菌体的DNA,会侵入细菌中,子代噬菌体部分含有32P,D正确。] 5.D 6.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只有噬菌体的DNA进入到细菌体内,蛋白质不进入到细菌体内,而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故在子代噬菌体的DNA中可以找到3H、15N、32P。] 7.A [病原体只能寄生于活细胞内,从图示可看出,用病原体的RNA接种在叶片上,叶片出现了病斑;而用其蛋白质外壳接种到叶片上,叶片没有出现病斑,所以该病原体是通过RNA遗传的。] 8.B [实验二中加入的DNA酶能分解S型细菌的DNA,R型细菌不能发生转化,所以菌落只有一种,即R型菌落;实验一和实验三中产生的菌落均有两种。] 9.D 10.B 11.(1)④ ① (2)蛋白质外壳和DNA (3)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噬菌体外壳 (4)不能 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体内 解析 (1)32P标记的是①(磷酸基团),⑤(肽键)不含S,有些R基含S,故35 7 S标记的是R基。(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思路是单独观察生物体内每一种化学成分的作用,而噬菌体只由蛋白质外壳和DNA组成,这是它被选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3)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噬菌体外壳,以便观察放射性存在的部位。(4)图3实验中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体内,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12.(1)把S型细菌的DNA和蛋白质等分开,单独观察它们在细菌转化中的作用 (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外面 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的 (3)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 (4)嘌呤必定与嘧啶互补配对 7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