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8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四川省棠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四川省棠湖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第I卷 选择题(5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5分,共10个小题,共50分) 1.下列关于“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显微镜下大多数细胞中观察不到细胞核 B.可用酸性染料醋酸洋红将染色体染成深色 C.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D.可观察到分裂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排列在细胞板上 2.下列关于细胞的衰老、凋亡和癌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老年人头发变白是由于黑色素细胞无法合成黑色素所致 B.癌细胞的产生是一种累积效应,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 C.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都在细胞生长增殖过程中起调控作用 D.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 3.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花粉尚未成熟前对父本去雄 B.测交结果可反映F1产生的配子种类、数量及比例 C.孟德尔提出了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假设 D.孟德尔对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增强了实验的严谨性 4.人类中非秃顶和秃顶受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男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非秃顶,而女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秃顶。非秃顶男性与非秃顶女性结婚,子代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 A.儿子、女儿全部为非秃顶 B.女儿全部为秃顶,儿子全部为非秃顶 C.女儿全为非秃顶,儿子为秃顶或非秃顶 D.女儿为秃顶或非秃顶,儿子全为非秃顶 5.某植物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Y、y和R、r表示,若基因型为YyRr的该植物个体自交,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Y_R_︰Y_ rr︰yyR_︰ yyrr=9︰3︰3︰1,下列叙述不必要的是 A.两对等位基因Y、y和R、r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B.两对等位基因Y、y和R、r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 C.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不存在差别性致死现象 D.受精过程中各种基因型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6.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其幼虫结茧情况受一对等位基因L(结茧)和Lm(不结茧)控制。在家蚕群体中,雌蚕不结茧的比例远大于雄蚕不结茧的比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雄蚕不结茧的基因型为ZLmW B.雌蚕不结茧的基因型为ZLmZLm和ZLmZL C.L基因和Lm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L基因为显性基因 D.L基因和Lm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Lm基因为显性基因 7.分别用β-珠蛋白基因、卵清蛋白基因和丙酮酸激酶(与细胞呼吸相关的酶)基因的片段为探针,与鸡的成红细胞、输卵管细胞和胰岛细胞中提取的总RNA进行分子杂交,结果见表(注:“+”表示阳性,“-”表示阴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成红细胞中,β-珠蛋白基因处于活动状态,卵清蛋白基因处于关闭状态 B.输卵管细胞的基因组DNA中存在卵清蛋白基因,缺少β-珠蛋白基因 C.丙酮酸激酶基因的表达产物对维持鸡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很重要 D.上述不同类型细胞的生理功能差异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8.右图表示雄果蝇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的细胞(Ⅰ-Ⅳ)中遗传物质或其载体(①-③)的数量。下列表述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A.Ⅱ所处阶段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B.Ⅲ代表初级精母细胞 C.②代表染色体 D.Ⅰ-Ⅳ中的数量比是2:4:4:1 9.玉米中含支链淀粉多而具有粘性(由基因W控制)的籽粒和花粉遇碘不变蓝;含直链淀粉多不具有粘性(由基因w控制)的籽粒和花粉遇碘变蓝色。W对w完全显性。把WW和ww杂交得到的种子播种下去,先后获取花粉和籽粒,分别滴加碘液观察统计,结果应为 A.花粉1/2变蓝、籽粒3/4变蓝 B.花粉、籽粒各3/4变蓝 C.花粉1/2变蓝籽粒1/4变蓝 D.花粉、籽粒全部变蓝 10.萝卜的花有紫色和白色,大花和小花,分别由二对等位基因(A a,B b)控制。现选用纯合紫色小花植株与白色大花植株杂交,F1表现为紫色大花,F1自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紫色小花:紫色大花:白色大花=1:2:1。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二对等位基因遗传符合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 B.如果只研究花色性状,则F1紫色花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C.如果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萝卜种群中不存在紫色大花的纯合体 D.决定萝卜花色的等位基因遗传时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第II卷 非选择题(50分) 二、综合题(50分) 11.(10分)下列示意图分别表示某二倍体雌性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 DNA 含量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并回答: (1)图1中 a、b、c 柱表示染色体的是_____,图2中表示二倍体生物体细胞分裂时期的是图_____。 (2)图1中Ⅲ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 2 中的_____,图2中丙所示的细胞有_____个染色体。 (3)图1中的数量关系由Ⅰ变化为Ⅱ的过程,细胞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是_____;由Ⅱ变化为Ⅲ,相当于图2中的_____过程。 (4)符合图1中Ⅳ所示数量关系的某细胞名称是_____。图1中哪些时期所对应的细胞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_____(填编号)。 (5)图2中乙所示细胞的名称是_____,丙所示细胞的名称是_____ 12.(10分)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研究人员已经弄清了野生青蒿(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8)细胞中青蒿素的合成途径如图所示: (1)据图分析,过程①是_______阶段,mRNA从_______进入细胞质,完成②过程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 (2)野生青蒿生长受地域性限制,体内生成的青蒿素极少,科学家考虑采用______________(育种方法),利用酵母细胞大量获得青蒿素.该育种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 (3)与二倍体相比,多倍体植物通常茎秆粗壮,叶片较大,推测青蒿素的含量也高,故尝试用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 方法处理二倍体青蒿,该过程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得到四倍体青蒿. (4)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__________(“是”或“不是”)同一物种. 13.(10分)分析下列遗传系谱图,该病受一对常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D和d控制回答相关问题: (1)该病属于_________(填显、隐)性遗传。(2)6号基因型是____,8号基因型是__。 (3)10号和12号婚配后,在他们所生的男孩患病的概率是__,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是___。 (4)9号基因型是____,他是纯合体的几率是_____。 14.(10分)为了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甲、乙两组同学都将纯合的非甜玉米和甜玉米间行种植,分别挂牌,试图按孟德尔的实验原理进行操作,以验证F2的分离比。 甲组实验中,亲本的杂交如图所示(箭头表示受粉方式)。 实验结果符合预期:F1全为非甜玉米,F1自交得到F2,F2有非甜和甜两种玉米,甜玉米约占1/4。 乙组实验中,F1出现了与预期不同的结果:亲本A上结出的全是非甜玉米;亲本B上结出的既有非甜玉米,又有甜玉米,经统计分别约占9/10和1/1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实验表明,玉米的非甜是__________性状(填“显性”或“隐性”)。甲组实验F2出现性状分离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2)用棋盘法表示甲组F1自交得到F2的实验过程(相关基因用T、t表示)。_____________。 (3)乙组实验中,F1出现了与预期不同的结果,是由于在操作上存在失误,该失误最可能出现在________环节。乙组实验中亲本A上结出的种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 (4)乙组实验中,亲本B的性状是____________(填“非甜”或“甜”)。 (5)如果把乙组实验中亲本B所结的全部玉米粒播种、栽培,并能正常结出玉米棒,这些玉米棒的玉米粒性状及比例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0分)如图是豌豆人工杂交示意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豌豆为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若要实现甲乙杂交,需在_______时进行去雄,并套袋隔离,其目的是____。 (2)若甲为黄色圆粒(YyRr),乙为绿色皱粒,任意两粒种子中,一个是黄色圆粒另一个是绿色皱粒的概率为__________。 (3)若甲为纯种绿粒普通型,乙为纯种黄粒半无叶型,F1自交后代类型及数目如下: 根据结果,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___________。如果要进一步证明你的观点,可让F1与___________________测交来加以验证,当出现__________________结果时,可支持上述观点。 【参考答案】 1.C 2.A 3.D 4.C 5.B 6.C 7.B 8.A 9.C 10.A 11.a 甲 乙 4 DNA复制 丙→乙 卵细胞或(第二)极体 III和IV 次级卵母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12.转录 核孔 核糖体 转基因技术(或基因工程或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 基因重组 低温处理 秋水仙素处理 抑制纺锤体形成 不是 13.隐 dd Dd 1/6 1/12 Dd 0 14.显性 F1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套袋 甜 Tt TT 非甜玉米∶甜玉米=279∶121 15.花蕾期 防止其它花粉使其授粉 1/8 是 黄粒半无叶型 后代分离比接近1:1:1: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