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2015 级高二上期 10 月月考试题 生 物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 2015 级高二上期 10 月月考试题 生 物

高 2015 级高二上期 10 月月考试题 生 物 一、选择题(50 分,1-20 题每题 1 分,21-35 题每题 2 分) ( )1.下列关于体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唾液、尿液等也属于体液 B.细胞内液的含量多于细胞外液 C.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D.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之间要进行物质交换 ( )2.如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④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若②为组织细胞,其生活的内环境中的水可来自于②和⑤ C.③、④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 D.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②、④、⑤ ( )3.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渗透压与无机离子含量有关,与蛋白质含量无关 B.H2CO3/NaHCO3 是维持细胞外液 pH 稳定的缓冲物质 C.细胞内、外的 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 D.运动后 Na+、 K+排出体外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 )4.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后,常造成人体下肢肿胀,这是由于 A.细胞将不能接受氨基酸 B.组织间隙积聚液体 C.不能消耗脂肪 D.组织内葡萄糖浓度升高 ( )5.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 稳态 B.内环境的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状态 C. 内环境稳态能使内环境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理化性质处于一种不变状态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 )6.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成分、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长期饮用弱碱性的水会改变内环境的 pH 值 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 D.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成分可以交换,它们共同构成内环境 ( )7.在一起交通事故中,某人大脑受伤,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的话,那么受损的部位是 A.运动语言中枢 B.躯体运动中枢 C.听觉语言中枢 D.视觉语言中枢 ( )8.关于生物体维持 pH 稳定机制的实验,下列叙述中有错误的是 A.盐酸和氢氧化钠都有腐蚀性,应避免其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B.每种实验材料测定完成后,都必须将烧杯充分洗净,才可倒入等量的实验材料 C.从加入 HCl 或 NaOH 后的 pH 变化来说,生物材料更像是缓冲溶液 D.根据所得实验数据,画 pH 变化曲线时,一般以 pH 为横轴,以酸或碱的量为纵轴 ( )9.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 B.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机体耗氧量减少、产热量增加 C.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 D.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 ( )10.下图为人体两个神经元细胞模式图,图中距离 AP=PB,若刺激 P 点,将发生的变化是 A.A 点和 B 点同时发生电位变化 B.释放的⑤不可能引起 B 点所在的细胞抑制 C.兴奋由 P 向 A 点传导时膜内的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是一致的 D.兴奋可由 P 传向 A、B,也可由 A、B 传向 P ( )11.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 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D.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 )12.右图为人体细胞及其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 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皮下注射时,药液可通过②→①到达各组织细胞 B.③缺氧时的呼吸产物也可作为内环境的一种成分 C.②中的渗透压与代谢废物含量无关 D.尿素的主要转移方向是③→②→① ( )13.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大部分内分泌腺分泌激素不受神经系统的调控 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C.生物各项生命活动一般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但神经调节在其中扮演了主要角色] D.体液调节可以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 )14.下图所示为人体内生理过程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肠道中的物质 A 通过协助扩散进入血管内 B.胰岛素能促进 5、6、7、8 过程 C.血液中物质 A 浓度较高时,可在肝细胞和肌细胞内被合成糖原 D.剧烈运动时肌细胞内产生大量乳酸,会使血液 pH 明显降低 ( )15.神经递质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 结合,直接或间接调节细胞膜上离子通 道的开启或关闭,造成对离子的通透性的改变,进而改变细胞膜电位。假如某一神经递质会使细胞膜 上的氯离子通道开启,使氯离子进入细胞内,由此会 A.使细胞膜外电位变负,膜内电位变正 B.使膜电位差维持不变 C.氯离子的这种作用,强化了内正外负的电位差 D.抑制细胞兴奋 ( )16.用某种药物饲喂动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实验组比对照组动物血浆中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增 高。该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A.增强血红蛋白的合成能力 B.提高血浆蛋白的含量 C.增加红细胞的生成数量 D.对红细胞有破坏作用 ( )17.右图表示一反射弧,若在 S 点处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则可能发生的现象有 A.感受器产生感觉 B.兴奋在该神经元内只向效应器单方向传导 C.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D.兴奋以化学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内传导 ( )18.下列属于人在炎热环境中的身体变化是 ①皮肤血管收缩 ②增加皮肤的血流量 ③汗腺分泌增多 ④汗液几乎不分泌 ⑤代谢活动增强 A.①④⑤ B.①②⑤ C.④⑤ D.②③ ( )19.如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只能从①经②传递到③ B.②是突触间隙 C.③为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膜或细胞体膜 D.③处实现由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 ( )20. 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心脏和 肝脏活性最高,在血浆中含量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 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这项事实可作为下列哪项结论的证据 A.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不存在的 B.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C.稳态的动态变化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 D.细胞的代谢过程和内环境的稳态是互为因果的 ( )21.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B.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 C.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分解成氨基酸 D.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 ( )22.如图 1 所示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 向。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若③为组织细胞,物质交换过程如图 2 所示 B.若③为胰岛 B 细胞,饭后 30min⑤处的胰岛素 浓度高于①处 C.若③为肝脏细胞,饭后 5h⑤处的血糖浓度高 于①处 D.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①处, 而 CO2 的浓度相反 ( )23.下图为水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 A、B、C 依次是 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 B.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 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渴觉中枢 D.肾小管、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 ( )24.下列有关糖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 B 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⑤⑥⑦过程 B.胰岛 A 细胞 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②③过程 C.胰岛 A 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D.②过程可发生在肌肉、肝脏细胞中 ( )25.科学家用高浓度的糖溶液饲喂一只动物,在接下来的 3 h 内,每隔半小时检查该动物血液中 血糖的浓度。下表是这项实验的结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食用糖后的时间/min 0 30 60 90 120 150 180 血糖浓度(mg/dL) 75 125 110 90 75 75 75 A.该动物正常的血糖浓度是 75 mg/dL B.30 min 时,血糖浓度高达125 mg/dL,主要是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所致 C.120 min 时,血糖浓度降至 75 mg/dL,主要是胰岛素分泌增多,促进血糖利用和转化 D.180 min 时,血糖浓度维持在 75 mg/dL,主要是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促进肝糖原分解 ( )26.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 化,产生神经冲动。图 1 表示该部位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图 2 表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 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a 点时,K 离子从细胞膜②侧到①侧移动 B.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Ⅱ有关 C.b→c 过程中,大量钠离子进入细胞不消耗能量 D.b 点时,细胞膜①侧电位比②侧高 ( )27.下列关于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 水解加快,合成量减少 B.皮肤血管收缩,降低体内热量散失 C.机体散热大于产热,体温下降 D.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与大脑皮层无关。 ( )28.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B.若某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导致钠离子 内流,就会导致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C.突触小体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出细胞消耗能量 ( )29.幼年哺乳动物的垂体损伤后不会引起 A.水盐调节紊乱 B.性腺发育停止 C.血糖浓度逐渐降低 D.体温调节紊乱 ( )30.对维持内环境稳态不起作用的是 A.肝脏根据体内需要增加或减少释放入血液中的葡萄糖量 B.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 C02 和吸入 O2 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 ( )31.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恒温动物的体温是恒定不变的 B.体温升高都是由于细胞代谢产热增加引起的 C.皮肤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会引起皮下毛细血管舒张 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同时还对某些腺体活动具有调节功能。 ( )32.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激素通过体液只能运输到相应的靶细胞或靶器官 B.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能使靶细胞代谢发生变化,内分泌细胞与靶细胞进行了信息交流 C.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D.激素与靶细胞结合的时间越长,说明这种激素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 )33.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缩手反射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 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弧 C 刺激传出神经或者感受器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D.增大离体神经元外钠离子浓度可增大静息电位 ( )34.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 a 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a 点受刺激时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B.电表①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 C.电表②只能发生一次偏转 D.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 )35.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甲、乙为神经纤维上 的实验位点,丙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哪些能够证明该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 传递? ①将药物放在甲,刺激乙,肌肉收缩 ②将药物放在乙,刺激甲,肌肉收缩 ③将药物放在丙,刺激乙,肌肉不收缩 ④将药物放在丙,刺激甲,肌肉收缩 A.③④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二、非选择题( 共 50 分) 36.(12 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④与①⑥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④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①④⑥合称为________,④的渗 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的含量有关,③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 (2)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减少,会引起图甲中[ ]________中的液体增多,其结果 将会引起________ (3)红细胞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途径为(用图乙中的数字表示)_________,至少共穿过 _____层膜结构,CO2 浓度最高的为图乙中的[ ]________。 (4)某人喝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的 pH 明显下降?________,原因是乙图 内存在着________物质。 37.(12 分)右下图甲为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图乙为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 分析:(1)甲图字母 A~E 代表反射弧的各部 分,其中表示感受器的是编号_____,感受器 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是 ______________。 (2)突触由 (用图乙中序 号表示)组成,在此结构中信号转换方式为 。 (3)在乙图②处液体叫做 ,可从[④] 中释放到②处的物质是 。 (4)甲图中兴奋的传递的方向是 (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不能倒过来 传递的原因是 。 (5)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 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_的控制。 38.(13 分)下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稳态调节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调节体温方面:在寒冷环境中, 和 (答激素名称)都能促进机体的物 质代谢,使产热量增多。 (2)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血糖调节方面表现为 作用。 (3)图中的①指的是由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③指的是促性腺激素,则③只能作用于性 腺的原因是 (4)肾上腺和胰岛可以通过图中的虚线接受下丘脑某些细胞分泌的 从而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 (5)下丘脑一方面可以分泌 激素通过垂体调节甲状腺的活动;另一方面可以直接分泌 激素,加强对水分的重吸收,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6)正常人的血糖浓度范围是 血糖浓度升高直接刺激【B】 分泌胰 岛素使血糖浓度降低,降低的血糖浓度反过来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从而使血糖浓度和胰岛素含量保 持相对稳定,这种调节方式属于 (7)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这是因为_______。 39.(13 分)下图 A、B 所示的细胞通讯方式为人体内常见的两种不同类型的信号分子及其信号传导方 式,C,D 表示不同的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方式。 据图回答: (1)在人体内,图 A 所示过程中的信号分子最可能是 ,体液调节的特点有哪些? (2)如果图 A 过程表示胰岛素分子对机体的作用过程,那么胰岛素分子主要通过 运输途径到达靶细胞 (3)结构 3 所释放的物质主要靠靶细胞膜上的 识别接受。 (4)细胞完成信号应答之后,要进行信号解除以终止细胞应答。已知结构 3 所释放的物质可使靶细胞 产生兴奋,分泌唾液,当一次兴奋传递完成后,该物质立即被分解;若某药物可以阻止该物质的分 解,则这种药物的即时效是 若图 C 所示的信号分子是抗利尿激素,则靶器官 是 。 (5)据 C、D 图可知靶细胞中接受信号分子的受体有两种,一类是细胞表面的受体,一类是细胞内 的受体。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的部分与细胞膜的特性及信号分子的化学性质有关。下列物质属于信 号分子并且通过胞内的某些物质选择性识别和结合而实现的是( ) A.呼吸氧化酶 B.生长激素 C.性激素 D.唾液淀粉酶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