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神经生理的研究方法及相关题型分析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神经生理的研究方法及相关题型分析教案

动物神经调节生理实验设计与分析是高中生物学难点之一,也是高考区分度高、拉分明显的命题点之一,考查内容涉及电位测量、电流计指针偏转分析、反射弧中兴奋传导方向探究分析及传入神经、传出神经的实验确认等,题目难度较大,语言规范化及专业术语要求较高,强化相关知识的整合,规律方法的总结及针对性训练是备考关键。‎ 突破点1 电位测量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 ‎【例证】 (2013·四川卷,3)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解析 根据题干说明“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那么兴奋传递方向在此处只能是神经→肌肉,故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不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答案 C ‎1.膜电位的测量 测量方法 测量图解 测量结果 电表两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内侧和外侧 电表两极均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 ‎2.指针偏转原理图 下图中a点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依次通过“a→b→c→右侧”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变化细化图:‎ ‎3.兴奋传导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 ‎4.验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单向传递 考向1 兴奋传导过程中膜电位的变化分析 ‎(2017·云南昆明模拟)如图为测量神经纤维膜电位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指针偏转说明膜内外电位不同,该电位可表示动作电位 B.图甲中膜内外电位不同主要是由K+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外流形成的 C.图乙中刺激部位产生的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外侧局部电流方向一致 D.图乙中的刺激会引起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解析 图甲中电表测定的是膜内外的电位差,指针偏转说明膜内外电位不同,该电位可表示静息电位,A错误;图甲中膜内外电位不同主要是由K+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外流形成的,B错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反,C错误;图乙中的刺激会引起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正确。‎ 答案 D 电流计两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内侧和外侧,刺激任何一侧,会形成一个波峰,如图1所示。电流计两极均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或内侧),刺激任何一端,会形成方向相反的两个波峰,如图2、图3所示,图2和图3的判断可根据题中的提示得出。‎ ‎【即学即练】‎ 图1所示为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所示为测得的膜电位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A能测出静息电位的大小,相当于图2中A点的电位 B.若细胞外Na+浓度适当升高,在适宜条件刺激下图2中C点上移 C.图1中神经纤维的状态由A转变为B的过程中,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 D.若要画出如图2的动作电位,需要多个图1装置测量神经纤维不同位点的电位变化 解析 在测出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予神经纤维一个有效刺激,即可测出动作电位,D错误。‎ 答案 D 考向2 兴奋传导与电流计偏转问题 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材料,测定其受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图中箭头表示电流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a点左侧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是4、2、4、3、4‎ B.在b点右侧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是4、3、4、2、4‎ C.在a、b两点正中间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是4、1、4‎ D.在a、b两点中央偏左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是4、3、4、2、4‎ 解析 未受刺激时,电位保持外正内负,没有电流产生,如图4所示。刺激a点左侧,a、b两点先后发生膜电位变化,电流计发生先左后右两次方向相反的变化,A正确;刺激b点右侧,b、a两点先后发生膜电位变化,电流计指针发生先右后左两次方向相反的变化,B正确;刺激a、b两点正中间,a、b两点同时发生膜电位变化,不能形成电流,故电流计指针不偏转,C正确;刺激a、b两点中央偏左,a、b两点先后发生膜电位变化,电流计指针发生先左后右两次方向相反的变化,D错误。‎ 答案 D ‎“三看法”判断电流计指针偏转 ‎【即学即练】‎ 用连着微伏表的两个电极测试受刺激后的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已知该纤维静息电位为-70 mV,如果微伏表上发生一次持续约1 ms的电位差的变化:由-70 mV上升到0,再继续上升至+40 mV,然后再下降恢复到-70 mV,则刺激部位和微电极放置位置应该是(  )‎ 解析 若把微伏表的两极连接在膜的一侧,则兴奋前和恢复静息电位后,测得的数值均为0。由题干知,该微伏表测得的电位变化是负电位→正电位→负电位。因此,两个微电极放置的位置应该是一个在膜内,另一个在膜外,C项正确。‎ 答案 C 突破点2 反射弧中兴奋传导方向的判断 ‎【例证】 (2013·安徽理综,30Ⅰ)将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做蛙心静脉灌注,以维持蛙的基本生命活动。暴露蛙左后肢屈反射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分别连接电位计ⓐ和ⓑ。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和ⓑ有电位波动,出现屈反射。如图为该反射弧结构示意图。‎ ‎(1)用简便的实验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种药物,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有波动,电位计ⓑ未出现波动,左后肢未出现屈反射,其原因可能有:①     ;②___________。‎ 解析 (1)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的实验需在同一神经元中完成,设计思路:刺激神经纤维的某一点,从该点两侧观察反应。结合图示信息,刺激电位计ⓑ与骨骼肌之间的传出神经,观察到图示刺激点左侧电位计ⓑ有电位波动,刺激点右侧的左后肢屈腿,可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验证兴奋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需跨突触检测,在上述实验基础上,电位计ⓐ未出现电位波动,可验证兴奋只能在反射弧中进行单向传递。‎ ‎(2)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通过神经递质完成,易受药物影响。若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种药物,用0.5%硫酸溶液刺激蛙左后肢趾尖,电位计ⓐ有波动,电位计ⓑ未出现波动,推测其原因是神经递质传递受阻。结合神经递质的作用过程,其传递受阻有两种可能,一是突触前膜不能释放递质,二是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 答案 (1)方法和现象:刺激电位计ⓑ与骨骼肌之间的传出神经。观察到电位计ⓑ有电位波动和左后肢屈腿,电位计ⓐ未出现电位波动 ‎(2)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突触前膜不能释放递质 ‎1.切断实验法确认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 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 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2.反射弧中的兴奋传导方向的判断 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导致兴奋在完整反射弧中的传导也是单向的,只能由传入神经传入,传出神经传出。‎ ‎3.反射弧中兴奋传导特点的实验探究 ‎(1)探究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2)探究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4.“药物阻断”实验 探究某药物(如麻醉药)是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还是阻断在突触处传递,可分别将药物置于神经纤维上或置于突触处,依据其能否产生“阻断”效果作出合理推断。‎ 考向 实验探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 ‎1.(2017·湖北七校联考)如图为某反射弧的模式图。为了验证某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而不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下列实验操作中不需要做的是(  )‎ A.不放药物时,刺激B处,观察现象 B.药物放在A处,刺激B处,观察现象 C.药物放在B处,刺激C处,观察现象 D.药物放在C处,刺激B处,观察现象 解析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若要验证某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而不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操作时将药物放在B处或不放药物,刺激C处,观察2都会有反应,故不需要做。‎ 答案 C ‎ ‎2.如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图。‎ 为了探究某种阻断反射活动的药物的作用部位,可把如图所示的实验材料随机分为Ⅰ、Ⅱ两组。将该药物放在Ⅰ组材料的    (填“X”“Y”或“Z”)处,然后给予感受器一适宜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以探究药物是否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将该药物放在Ⅱ组材料的    (填“X”“Y”或“Z”)处,然后给予感受器一适宜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以探究药物是否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解析 要探究某药物是否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应将该药物放在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纤维上,如图中的X或Z处;要探究某药物是否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应将该药物放在突触间隙处,如图中的Y处。‎ 答案 X或Z Y 探究或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时,若为验证性实验,则结论可直接作肯定性描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若为探究性实验,则要分情况讨论:双向、单向中A→B、单向中B→A三种情况。‎ 课后·强化训练 ‎(时间:3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1.(2017·湖南十校联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的,已知兴奋由兴奋区向邻近的未兴奋区传导后,未兴奋区成为新的兴奋区,而原兴奋区则恢复静息状态(成为未兴奋区)且有短暂的不应期,所以兴奋不回传。下面是一个神经元的示意图,O点为PQ的中点,给予O点一个适当的刺激,则电流表的偏转情况是    。若同时在O点、M点给予相同且适宜的刺激,如果电流表不偏转,则M点的条件是(  )‎ A.不偏转 M与P或Q点重合 B.偏转 M在PQ段之间 C.不偏转 MP略大于或等于PQ的一半 D.不偏转 MP小于或等于PQ的一半 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PO=QO,刺激O点,P、Q两点电位变化相同且同步,所以电流表不偏转;当MP略大于或等于PQ的一半时,O点的刺激同时传到P、Q点,P点兴奋后有短暂的不应期,使M点传来的兴奋传导中断,所以M点的兴奋传到P点不能再传下去,电流表不偏转。‎ 答案 C ‎2.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未受刺激时,电流表测得的为静息电位 B.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b→a C.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 D.t1~t2、t3~t4电位的变化分别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 解析 图甲所示电流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指针不偏转,无法测出静息电位,A错误;兴奋传导过程中,膜内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一致,均为a→b,B错误;图乙中t1~t2,t3~t4电位的变化分别是a处和b处产生的动作电位,并且曲线中偏离横轴的一段均由Na+内流造成,偏回横轴的一段均由K+外流造成,C正确、D错误。‎ 答案 C ‎3.如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a、b、c为刺激位点,a、b分别位于电表两个接点的中点。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刺激a点,电表①指针不偏转,电表②指针两次偏转 B.刺激b点,电表②指针不偏转,电表①指针两次偏转 C.刺激c点,可用来说明兴奋的双向传导和单向传递 D.若增大胞外Na+浓度,刺激c点,则电表②偏转幅度增大 解析 刺激a点,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因此产生的兴奋同时传导到电表①的两极,电表①指针不偏转,同时该神经元产生的兴奋能够通过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传导到后一个神经元,因此电表②的两极先后兴奋,导致电表②指针偏转两次,A正确;由于b为电流表接线的中点,刺激b点后,产生的神经冲动双向传导,所以电表②不偏转,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此电表①不偏转,B错误;刺激c点,电表②指针偏转两次,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进行双向传导,但是电表①不偏转,说明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单向的,C正确;若增大胞外Na+浓度,刺激c点,产生动作电位时膜内外的电位差变大,导致电表②偏转幅度增大,D正确。‎ 答案 B ‎4.[2017·东北四市联考(二)]‎ 如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d处为组织液,若刺激神经元甲,则在神经元丙上可检测到动作电位且肌肉收缩。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结构中可见2个突触和3个突触小体 B.给予b处适宜刺激,电表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 C.刺激c处,可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 D.兴奋由d→e,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 解析 突触是突触小体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等相接触的部位,因此图示结构中可见2个突触小体和2个突触,A错误;给予b处适宜刺激,电表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错误;刺激c处,肌肉会收缩,电流表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因此可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C正确;d是突触间隙,兴奋由d→e,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D错误。‎ 答案 C ‎5.如图是某低等海洋动物完成某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处接受适宜的电刺激,b处能测到电位变化 B.③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完成后即失去活性 C.图中有三个神经元,a处兴奋传导的速率大于c处 D.若将神经纤维置于高Na+环境中,静息电位将变大 解析 根据突触的结构和神经节的位置,可推知①为感受器,a位于传入神经上,则刺激a处,b处可以检测到电位变化,A正确;③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发挥作用后,即失去活性,这样可避免效应器持续兴奋或抑制,‎ B正确;图中有三个神经元(其中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有分支),a处兴奋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c处兴奋的传递通过神经递质,由于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释放、再通过扩散到达突触后膜,因此,c处兴奋的传递速率较慢,C正确;静息电位主要由钾离子外流形成,与细胞所处环境中的钠离子浓度关系不大,D错误。‎ 答案 D ‎6.为了研究兴奋在神经元轴突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取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浸润标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C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位置)。在图中A、B、C、D四点分别给予适宜的刺激,无法得出正确结论的刺激点是(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解析 当A点受到刺激时,不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还是双向传导,电流计的指针均发生2次方向不同的偏转;而刺激B点时,若是单向传导,电流计指针偏转1次,若是双向传导,电流计指针偏转2次;刺激C点时,若是单向传导,电流计指针偏转1次,若是双向传导,电流计指针不偏转;刺激D点时,若为单向传导,则要么电流计指针偏转两次要么肌肉收缩,若为双向传导,两种情况均发生。‎ 答案 A ‎7.如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电流计A1和A2的两极a、c、d、e分别接在神经纤维的外膜上,在b、f两点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则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为(  )‎ 注:“○”代表神经元细胞体,“<”代表轴突末梢,且ab=bc、ac=de。‎ A.在b点与f点刺激时,A1、A2各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 B.在b点刺激时,A1偏转两次,A2偏转一次;在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C.在b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在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D.在b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两次;在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解析 刺激b点时,由于ab=bc,a、c两点同时兴奋,所以A1不偏转;d点和e点先后兴奋,所以A2偏转两次,故A、B、C错误。由于突触部位兴奋的传递具有单向性,刺激f点时,a、c、d三点均不能兴奋,所以A1不偏转,e点兴奋时A2偏转一次,故D正确。‎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8.请回答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有关问题:‎ ‎(1)小陈用针尖扎了小李一下,小李无意识地作出了反应,此时,小李受刺激部位膜内外电位是    ,此电位的形成是    造成的。兴奋在反射弧中单向传递的原因是反射弧中存在    结构,在该结构中传递的信号分子是    。‎ ‎(2)下图中若要通过刺激位点M和N及测量两位点电位变化情况,验证兴奋在突触位置的传递特点,请简要说明操作流程及测量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外负内正 Na+内流 突触 神经递质 ‎(2)刺激M点,测量N点有电位变化;再刺激N点,测量M点没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突触位置的传递具有单向性,即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 ‎9.科学工作者为研究兴奋在神经纤维及突触间传导的情况,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图中c点位于灵敏电流计①两条接线的中点,且X=Y。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a点未受刺激时,膜外电位为    ‎ 电位;受到刺激时,其电位变化主要是由    的跨膜运输引起的。‎ ‎(2)已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若刺激b点,电流计①将                (填偏转方向和次数);若刺激c点,电流计①将                (填偏转方向和次数)。‎ ‎(3)若利用电流计②验证兴奋在突触间只能单向传递。请设计实验进行证明(请注明刺激的位点、指针偏转情况):‎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兴奋可以从A传到B;‎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兴奋不能从B传到A。‎ ‎(4)请利用电流计①、②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大于其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K+外流,使细胞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Na+内流,使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2)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故刺激b点,电流计①将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由于图中c点位于灵敏电流计①两条接线的中点,故刺激c点,电流计①不偏转。(3)欲利用电流计②验证兴奋在突触间只能单向传递,必须获得2个方面的证据,即兴奋能从A传到B,而不能从B传到A。前者可刺激a、b、c、d中的任一点,电流计②将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后者可刺激e点,电流计②只发生一次偏转。(4)依题意,X=Y,刺激d点,电流计①和电流计②发生第二次偏转的时间不同,电流计①发生第二次偏转的时间早于电流计②。‎ 答案 (1)正 Na+‎ ‎(2)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不偏转 ‎(3)①刺激d(或a或b或c)点,电流计②指针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e点,电流计②指针偏转1次 ‎(4)刺激d点,观察电流计①、②发生第二次偏转的先后顺序 电流计①发生第二次偏转的时间早于电流计②‎ ‎10.神经中枢兴奋都由刺激引起,当刺激作用停止后,有的兴奋会及时消失,有的兴奋并不立即消失,会延续一段时间,这与神经元的连接方式有关。如图为一种中枢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均表示兴奋性神经元,M和N为连接在神经元表面上的电流计。请回答:‎ ‎(1)神经纤维产生兴奋时,Na+将大量    ,从而引起膜内外的电位变化,神经纤维细胞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    。‎ ‎(2)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的刺激,M的指针偏转情况是    ,N的指针偏转次数与M的指针偏转次数是否相同?    。‎ ‎(3)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酶)的作用,对于以乙酰胆碱为神经递质的突触来说,有机磷农药中毒后会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研究钙离子对兴奋产生及传导与传递的影响,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 ‎①当兴奋传递到突触小体时,先出现钙离子内流,利用荧光标记膜蛋白可观察到          定向移动,释放神经递质;②将能与钙离子结合的药物注入突触小体内后,电刺激突触前神经元,若              ,则说明钙离子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但对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必需的。‎ 答案 (1)内流 相反 (2)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否 (3)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4)突触小泡 突触前神经元正常产生兴奋,但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 ‎11.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细胞受到有效刺激后产生兴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    的形式传导,在神经细胞间通过    (结构)传递。‎ ‎(2)神经中枢内,由多巴胺能神经元参与形成的突触,以多巴胺为递质,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由胆碱能神经元参与形成的突触,以乙酰胆碱为递质,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起兴奋作用。研究认为,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神经中枢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引起多巴胺含量    ‎ ‎,而乙酰胆碱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持续性起    作用,导致患者肌张力增高。根据以上叙述和你学过的相关知识,理论上帕金森病的治疗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认为帕金森病的发生与机体免疫有关,患者体液免疫产生的自身抗体可能导致帕金森病加重。为此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动物实验,结果见下表:‎ 注射生理盐水的正常小鼠血清 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血清 注射生理盐水的正常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表面蛋白 ‎-‎ ‎+‎ 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表面蛋白 ‎-‎ ‎+‎ ‎【注】 1.MPTP是一种神经毒素,能够破坏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导致实验小鼠出现类似帕金森病的症状。‎ ‎2.“+”表示出现抗原抗体反应,“-”表示无抗原抗体反应。‎ ‎①正常小鼠注射MPTP后,免疫系统的    分泌产生了抗MPTP的抗体。实验显示,该抗体能够与小鼠的    发生抗原抗体反应。‎ ‎②实验结果表明,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表面蛋白    (填“发生”或“不发生”)改变;帕金森病小鼠的抗体    (填“会”或“不会”)导致帕金森病加重。‎ ‎(4)综上分析,帕金森病与神经调节及    异常有关。‎ 答案 (1)电信号(神经冲动、局部电流) 突触 ‎(2)减少 兴奋 补充多巴胺、抑制乙酰胆碱(或从两者受体角度分析,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①浆细胞 多巴胺能神经元表面蛋白 ②不发生 会 (4)免疫调节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