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8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生物第7章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课时作业2新人教版必修2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 第 2 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 【目标导航】 1.解释物种的概念,并举例说明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2.结合具体实例 简述生物的共同进化和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一、隔离与物种形成(阅读 P119-122) 1.物种的概念 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2.隔离 (1)概念: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 (2)类型 项目 类型 发生范围 结 果 生殖隔离 不同物种间 ①不能相互交配 ②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 地理隔离 同一种生物 使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 3.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1)新物种的形成过程: 地理隔离 ①不同种群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 ②不同种群间不发生基因交流 ↓ 自然选择 ①食物和栖息条件互不相同 ②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 的改变所起的作用不同 ↓ 生殖隔离 基因库形成明显的差异,并逐步出现 生殖隔离,从而形成不同的物种 (2)结论: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 二、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阅读 P123-126) 1.共同进化 (1)类型 ①生物与生物间的共同进化 共同进化 实现手段 举例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 类型 不同物种 之间 种间互助 长有细长吸管口器的蛾与长花矩的兰 花 种间斗争 猎豹和斑马(捕食者与被捕食者) ②生物与无机环境间的共同进化 (2)概念: 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内容: (2)形成原因:生物的共同进化。 (3)进化历程: 判断正误: (1)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 (2)隔离产生后,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是有差别的。( )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3 (3)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 (4)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 (5)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生物的代谢类型。( ) (6)中性突变理论认为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中性突变的逐渐积累。( ) 答案 (1)× (2)√ (3)× (4)× (5)× (6)√ 一、隔离与物种形成 1.种群和物种的区别和联系 (1)种群和物种的区别 种群强调的是同一自然区域、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物种则强调能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 的一群生物。 (2)种群和物种之间的关系。 ①同一种群的个体一定属于同一物种,同一物种的个体可能分布于不同的区域形成不同的种 群。 ②不同种群的个体可能属于同一物种,不同物种的个体一定属于不同的种群。 2.生殖隔离的三种情况体现 (1)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 (2)有些虽能交配,但胚胎期死亡。 (3)有些虽能交配,并能成功繁殖出子代但成活的杂种后代没有生育能力。 总之,只有能繁育出“可育后代”才堪称“无生殖隔离”,只有不存在生殖隔离时,才可称 作“同一物种”。 3.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的比较 类型 定义 特点 举例 共性 地 理 隔 离 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 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 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 象 同种生物,地理隔 离消失后仍然可以 进行基因交流 两个池 塘中的 鲤鱼 均阻 止了 基因 天然 交流 生 殖 隔 离 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 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 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 永久性不能进行基 因交流 驴和马 4.物种形成的两种模式和三个环节 (1)物种形成的两种方式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4 ①渐变式(如下图) ②爆发式物种的形成主要是由异源多倍体的染色体变异的方式形成新物种,一旦出现可以很 快形成生殖隔离(如下图)。 此外还可利用远缘杂交和染色体加倍的原理人工创造新物种,如八倍体小黑麦。 (2)三个环节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②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③隔离导致物种形 成。三者关系如下图: 5.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区别 内 容 生物进化 物种形成 标 志 基因频率改变 生殖隔离出现 进化后生物与 原生物的关系 仍属于一个物种 属于不同物种 二者联系 (1)只有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产生了明显差异,出现生殖隔离 才形成新物种 (2)进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新物种产生一定存在进化 1.物种的形成是否必须要经过隔离?是否必须要经过地理隔离? 答案 须经隔离,但未必经地理隔离。通常情况下,物种的形成需经地理隔离,最后产生生 殖隔离。但在特殊情况下,不经地理隔离也能产生生殖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如人工诱 导多倍体的形成,可不经过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5 2.经过漫长的地理隔离,是否一定会产生生殖隔离? 答案 不一定。如果两个种群的生活环境都不发生变化或变化微小,或发生相似的变化,则 两个种群的进化方向相同,不会产生生殖隔离。 1.如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 a 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 a1 和 a2,经过漫长的 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 b 和 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 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 a2 同域分布,向 d 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 和 d 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B.c 和 d 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C.a1 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 b 和 d 是同一物种 D.a1 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 a2 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 c 和 d 是不同物种 【问题导析】 (1)明确:区分物种的关键是看是否存在生殖隔离,存在地理隔离的不同种群,可能属于不 同物种,也可能属于同一物种。b 和 d 存在地理隔离,不一定达到生殖隔离;由于 a1 和 a2 的地理隔离,d 和 c 有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2)理解: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而不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a1 中外迁群体 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不一定相同;a1 中外迁群体与当地 a2 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一定相 同,但如果只发生地理隔离,而没有发生生殖隔离,则 c 和 d 可能是一个物种。 答案 B 【一题多变】 (1)a 物种进化为新物种 b 和 c 的内因是什么? 答案 突变和基因重组(或可遗传变异)。 (2)若 b 物种迁入到 c 物种生活的区域,足够长的时间后一定会进化为新物种吗? 答案 不一定,也可能因为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 二、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共同进化的实例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6 共同进 化类型 包含类型 实例 不同物 种之间 种间互助 一种蛾与兰花 种间 斗争 捕食 猎豹与斑马 寄生 黏液瘤病毒和兔子 竞争 作物与杂草 生物与 无机环境 之间 生物影响环境, 环境影响生物 地球早期无氧环境―→厌氧生物―→光 合生物出现―→空气中有氧气―→需氧 生物 2.共同进化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1)范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仅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同种生物之间不存在共同进 化。 (2)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有的是通过种间互助实现的,如某种兰花和专门给它传粉的蛾;有 的是通过种间斗争实现的,如猎豹与斑马。 (3)无机环境的选择作用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朝着一定方向进化;生物的 进化反过来又会影响无机环境。 3.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1)形成原因:共同进化。 (2)形成过程 生物多样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地球上生物生存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在不同的环境中 自然选择的方向是不同的,不同的选择方向形成不同的生物类型,最后形成不同的物种。不 同的物种,其基因库中的基因组成也是不同的,这就形成了基因的多样性。 (3)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联系 基因多样性是形成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反过来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又影响基因 多样性。如图所示: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7 4.生物进化的规律 (1)生物进化的总趋势 ①从结构上看:简单―→复杂(如: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单细胞―→多细胞等)。 ②从功能上看:低等―→高等(如: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③从生存环境上看:水生―→陆生。 (2)代谢的进化 异养―→自养;厌氧―→需氧。 (3)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4)生态系统结构 两极生态系统(无消费者)―→三极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5.生物进化历程中的几个关键点 (1)真核生物出现以后有性生殖方式的出现:生物进化速度明显加快。 (2)寒武纪大爆发:形成生态系统的第三极,对植物的进化产生重要影响。 (3)原始陆生植物和原始两栖类的出现:生物的登陆改变了陆地环境,陆地上复杂的环境为 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1.“精明的捕食者策略”对人类利用生物资源有什么启示? 答案 地球上的生物资源是有限的,人类不应当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而应合理有 度地利用生物资源,做一个“精明的捕食者”。 2.在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共同进化中,从生物个体和种群两个方面分析是有利的还是有害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8 的。 答案 从个体考虑,对被淘汰的个体来说是有害的;从种群考虑,无论是对捕食者还是对被 捕食者,都有利于种群的发展。 2.下图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 X、Y、Z 分别表示的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 B.小岛上蜥蜴原种全部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地理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同属一个物种的蜥蜴很快就进化为不同的物种 D.小岛上蜥蜴新种全部个体所有基因的总和称为蜥蜴新种的基因库 【问题导析】 (1)明确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②自 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③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2)判断图中各字母表示的含义:图中 X、Y、Z 分别表示的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 隔离。 答案 C 【一题多变】 (1)X、Y、Z 三个环节在物种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各是什么? 答案 X 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Y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Z 的出现标志新物种的形成。 (2)蜥蜴原种和蜥蜴新种在一起,是否能进行基因交流? 答案 不能。蜥蜴原种和蜥蜴新种属于两个物种。 1.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9 新物种形成最显著的标志是( ) A.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 B.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 C.产生了生殖隔离 D.改变了基因频率 答案 C 解析 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是作为物种存在的一种必要的特征,但标志新物种形 成的应是生殖隔离。基因频率的改变情况只能说明生物进化情况。 2. 关于共同进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物种可以单独进化 B.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无益 C.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D.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其他若干物种的进化 答案 D 解析 物种生存在开放的环境中,受生存环境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不能单独进 化;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较弱的个体,有利于种群的生存和发展;物种间共同 进化的方式除了通过生存斗争外,还有种间互助;不同的物种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种间关系, 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一旦灭绝,会影响到与之有关的生物的生存和进化。 3. 下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生物的突变和基因重组 B.②是自然选择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0 C.③是自然选择学说 D.④是物种多样性 答案 C 解析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导致了基因频率的改变;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生物的多样性包含三个层次,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 系统的多样性。因此①、②、④代表的含义叙述错误。 4. 现有 G、H、Q、W、X 五个有亲缘关系的物种,它们的进化历程及亲缘关系如图所示。 (1)图中五个物种中,基因库相似程度最高的两个物种最可能是________。 (2)由共同祖先进化形成上述五个不同物种的外部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 (3)H 、 W 两 物 种 都 生 活 在 海 洋 中 , 体 形 都 为 纺 锤 形 的 事 实 能 够 说 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将 W 物种始终处在一个没有地理隔离的环境中,W 物种将会在进化过程中分化成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物种吗?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 物种在它所 生存的环境中将会进化吗?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X、Q (2)自然选择 隔离 (3)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环境对生物的选择是定向的) (4)不会 没有地理障碍群体中的个体可以相互进行基因交流 会 生物在繁衍过程中会产 生各种可遗传的变异,W 所处的环境条件也会发生不断的变化 解析 (1)基因库相似程度越高的生物应是亲缘关系越近的物种。(2)物种的形成需要经过隔 离,一个物种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时,必然受到环境的自然选择。(3)这是一种趋同进化现 象,是相同环境定向选择的结果。(4)没有隔离就不会分化出不同的物种,但生物是随着环 境的变化在不断进化的。 【基础巩固】 1.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同一物种的个体之间在自然条件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可育后代 B.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1 C.区分物种有多种依据,但最主要的是看有无生殖隔离 D.不同物种的种群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 答案 C 解析 同一物种的个体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能产生可育后代;经过地理隔离会使基因库产 生差异,长期进化就有可能产生生殖隔离;物种的区分依据就是看是否存在生殖隔离;不同 种群间的个体,由于有生殖隔离,所以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 2.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物种的形成都必定先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C.基因组成上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D.多倍体植物的产生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 答案 B 解析 地理隔离使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但物种的形成最终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即生 殖隔离。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 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3.生物的共同进化,可以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 ) ①同种生物之间 ②不同种生物之间 ③生物与环境之间 ④亲代与子代之间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C 解析 生物的共同进化可表现为生物与生物间及生物与无机环境间。 4.狼和鹿是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关系,从进化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狼在客观上起着促进鹿发展的作用 B.狼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C.鹿奔跑速度的加快可加速狼的进化 D.鹿的进化速度比狼的进化速度快 答案 D 解析 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和发展。狼和 鹿互为对方的生物环境,互相进行选择。相互选择的结果使双方都朝着快速奔跑的方向进化, 它们的进化速度是相当的,不能说谁快谁慢。 5.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发现几种地雀分别分布于不同的岛屿上。用现代生物进化理 论解释正确的是( ) A.同种地雀→地理隔离→自然选择→生殖隔离→不同种地雀 B.同种地雀→地理隔离→自然选择→不同种地雀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2 C.同种地雀→自然选择→地理隔离→生殖隔离→不同种地雀 D.同种地雀→地理隔离→生殖隔离→不同种地雀 答案 A 6.原始生命出现之后,最可能符合生物进化趋势的是( ) A.光合作用→无氧呼吸→有氧呼吸 B.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光合作用 C.有氧呼吸→光合作用→无氧呼吸 D.无氧呼吸→光合作用→有氧呼吸 答案 D 解析 原始大气中不存在氧气,所以首先出现的是进行无氧呼吸的厌氧生物。随着光合作用 的出现,原始大气中有了氧气,为有氧呼吸生物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巩固提升】 7.如图是我国黄河两岸 a、b、c、d 4 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的模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 A.由 a 物种进化为 b、c 两个物种经历了从地理隔离到生殖隔离的过程 B.黄河北岸的 b 物种迁移到黄河南岸后,不与 c 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其原因在于二者间 已形成生殖隔离 C.c 物种的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则该物种一定在进化 D.判断 d 物种是否是不同于 b 物种的新品种的方法是观察两个物种的生物能否交配,并产 生后代 答案 D 解析 a 物种分布在黄河两岸进化为 b、c 两个物种经历了从地理隔离到生殖隔离的过程;b 物种迁移到黄河南岸后,与 c 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 了变化,只要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则生物一定发生了进化;不同物种的生物之间不 能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 8.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下列事实不属于共同进化的是( ) A.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温升高 B.随着光合生物的出现,大气中有了氧气,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C.生活在草原上的斑马和猎豹都能迅速奔跑,这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D.4 亿年前形成了原始的陆生植物,随后出现了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 答案 A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3 解析 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温升高,这属于环境污染,不属于 共同进化。光合生物与环境中的氧气、好氧生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使生物的种类多样化; 斑马与猎豹相互选择,增强了奔跑能力;陆生植物与陆生动物的出现,都体现了生物与生物、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选择,属于共同进化。 9.在同一区域中生长着两种杜鹃花,在人工条件下,它们之间都可以杂交成功。但在自然 状态下不能杂交,因为一种杜鹃花在 6 月初产生花粉,另一种在 6 月下旬产生花粉,这种现 象属于( ) A.优胜劣汰 B.过度繁殖 C.生殖隔离 D.性状分离 答案 C 解析 在自然状态下,这两种杜鹃花是不能杂交的,所以存在生殖隔离,不属于同一物种。 虽然人工条件下可杂交成功,但不符合物种的标准。 10.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皮康霜治疗皮肤病,使用一段时间后,药效下降。这是由于引起皮肤病的病原体接触 药物后,产生了对皮康霜药物有效成分的抗药性变异 B.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的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下不育的“狮虎兽”,说明狮子和老虎存 在生殖隔离 C.华南虎和东北虎的形成,是由于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的结果 D.19 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使灰色桦尺蠖变成新物种——黑色桦尺蠖 答案 B 解析 由于突变是不定向的,在使用皮康霜之前,有的病原体就会因突变而对皮康霜有抗性, 皮康霜对病原体进行了选择,保留了抗药性的个体;狮和虎是不同物种,它们之间存在生殖 隔离;华南虎和东北虎为同一物种,不存在生殖隔离;而黑色和灰色桦尺蠖之间只是一个性 状的差异,两者仍为同一物种。 11.人们在 1.5 亿年前的沉积物中发现了已灭绝的剑尾动物化石,对每个个体背甲的长/宽 比都进行了测量,这一长/宽比用 S 表示。在下图中,p 曲线表示 1.5 亿年前时该动物 S 值 的分布。在 1 亿年前的沉积物中,在三个不同地点发现了三个不同剑尾动物的群体,图中 a、 b、c 分别表示 3 种动物群体中 S 值的分布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在 a 、 b 、 c 三 个 群 体 中 , 最 可 能 出 现 新 种 的 是 ________________ , 理 由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 发 现 该 动 物 的 三 个 地 区 中 , 环 境 最 可 能 保 持 不 变 的 是 ________ , 理 由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4 (3)S 值的变化实质是反映了________的变化,这种变化是________的结果,这种作用还决 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4)要形成新的物种必须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环节。 答案 (1)c 变异类型最多,有可能出现适应环境的变异类型而形成新种 (2)a 群体性状 与 1.5 亿年前的群体 p 最相似 (3)基因频率 自然选择 (4)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 隔离 解析 图文转换认清 a、b、c 三曲线与 p 曲线的区别之处,其中 a 曲线和 p 曲线相似,生物 的差别很小,也就是说生物的变异较小,两种化石生物的生存环境相似。 12.加拉帕戈斯群岛由许多互不相连、彼此独立的小岛组成。1835 年,达尔文在该群岛发 现地雀有 13 种。如图表示这 13 种地雀之间的进化关系。 (1)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不同种的地雀都是由________这一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 (2)每一种地雀都有其特定的觅食场所,这些场所分布在不同的小岛上。每一种地雀喙的大 小、形状、尺寸等性状存在差异,这是由于各小岛上不同的__________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 该因素在地雀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__________的作用。 (3)由于各小岛彼此独立,生活在这些小岛上的原始地雀之间存在着________隔离。在长期 的进化历程中,各个小岛上的地雀分别累积各自的有利变异,从而彼此之间逐渐形成 __________隔离,最终形成了地雀新种。 (4)若某个小岛上的地雀均为莺雀,则该小岛上的全部莺雀个体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__。 (5)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 13 种地雀体现了生物的________多样性。 答案 (1)南美洲地雀 (2)食物 自然选择 (3)地理 生殖 (4)种群 基本单位 (5)物种 【走进高考】 13.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5 (2014·广东卷,3)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矩(图 1),花矩顶端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 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 B.花矩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D.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兰花的花矩顶端贮存花蜜,只有具有细长口器的蛾才能吸食花蜜,而 兰花传播花粉也离不开细长口器的蛾,两者之间相互选择,是共同进化的结果。生物的变异 是不定向的,A 错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隔离,B 错误;蛾的口器长短由基因控制的, 不会随着取食花蜜而越变越长,D 错误,因此答案为 C。 14.(2013·北京卷,4)安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蝠以花蜜为食。其中,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 的 1.5 倍。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 由此无法推断出( ) A.长舌有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 B.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 C.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 答案 B 解析 由题干信息知,长舌蝠为长筒花的“唯一传粉者”,体现了二者的共同进化,相互依 赖关系,故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长筒花因不能传粉而无法繁衍后代,长舌蝠独具的“长舌” 可有效避开与其他蝙蝠间的竞争,长筒花狭长花冠筒等生物性状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 果,故 A、C、D 选项均正确,B 项错误。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6 15.(2013·江苏卷,12)下图为四个物种的进化关系树(图中百分数表示各物种与人类的 DNA 相似度)。DNA 碱基进化速率按 1%/百万年计算,下列相关论述合理的是( ) A.四个物种都由共同祖先通过基因突变而形成 B.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人类与黑猩猩的 DNA 差异经历了约 99 万年的累积 D.大猩猩和人类的亲缘关系,与大猩猩和非洲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相同 答案 C 解析 物种的形成是遗传变异、选择和隔离三个环节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 化的方向;人与黑猩猩的 DNA 差异百分比是 0.99%,而碱基进化速率为 1%/百万年,通过计 算可知人与黑猩猩的 DNA 差异经历 99 万年左右的积累;通过 DNA 的差异百分比可知,人与 大猩猩的亲缘关系较大猩猩与非洲猴的亲缘关系近得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