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天津市南开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南开区期末考试试卷 高三年级 生物学科 ‎1.结构与功能观是生命活动规律的重要观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有利于携带和运输氧 B. 神经细胞有丰富的突起,有利于信息的传递 C. 叶绿体具有双层膜,有利于附着光合色素高效进行光合作用 D. 内质网呈网状结构,有利于细胞内物质的运输 ‎【答案】C ‎【解析】‎ ‎【分析】‎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多种细胞器;神经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分别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内质网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详解】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有利于氧气的运输,A正确;‎ B、神经细胞有丰富的突起,可以与多个细胞发生联系,有利于信息的传递,B正确;‎ C、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存在于类囊体薄膜上,而不在其双层膜上,C错误;‎ D、内质网由单层膜构成,呈网状结构,内外可以分别与细胞核和细胞膜相连,有利于细胞内物质的运输,D正确。‎ 故选C。‎ ‎2.如图为动物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原理图--这种运输方式被称为协同运输(主动运输的一种),下列关于该原理图分析错误的是( )‎ A. 小肠腔中的钠离子浓度高于小肠上皮细胞内 B. 钠钾泵可以水解ATP中的高能磷酸键 C. 细胞吸收葡萄糖时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 D. 吸收葡萄糖时可以直接利用ATP提供的能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小肠上皮细胞通过同向协同运输的方式吸收葡萄糖,虽然这种方式属于主动运输,但不靠直接水解ATP提供的能量推动,而是依赖于Na+梯度形式提供的能量;当Na+顺电化学梯度流向膜内时,葡萄糖通过专一性的运送载体,伴随Na+一起运送入小肠上皮细胞。进入膜内的Na+再通过质膜上的Na一K泵运送到膜外,以维持Na+浓度梯度,从而使葡萄糖不断利用Na+梯度形式的能量进入细胞。‎ ‎【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小肠腔中的钠离子浓度要高于小肠细胞内,A正确;‎ B、据图分析可知,钠钾泵不仅具有运输钠离子和钾离子的作用,还能够催化ATP水解,即钠钾泵可以水解ATP中的高能磷酸键,B正确;‎ C、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C正确;‎ D、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吸收葡萄糖时没有直接利用ATP提供的能量,而是依赖于Na+梯度形式提供的能量,D错误。‎ 故选D。‎ ‎3.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每次细胞分裂前都会进行核DNA的复制 B. 染色体平均分配与中心体的功能有关 C. 等位基因的分离一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D. 肝细胞中染色体存在的时间比染色质的长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人体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产生子细胞,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变;人体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形成四分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等现象。‎ ‎【详解】A、减数第二次分裂前,细胞核DNA不会进行复制,A错误;‎ B、人体细胞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中心体牵引染色体运动,因此染色体平均分配与中心体的功能有关,B正确;‎ C、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一般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如果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过交叉互换,则也会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C错误;‎ D、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时间远远长于分裂期,因此肝细胞中染色体存在的时间比染色质的短,D错误。‎ 故选B。‎ ‎4.科研人员研究核质互作的实验过程中,发现T-CMS细胞质雄性不育玉米可被显性核恢复基因Rf2(R基因)恢复育性,T-URF13基因(T基因)表示雄性不育基因,其作用机理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线粒体的内外均有核糖体分布 B. 细胞中R基因和T基因均成对存在 C. R基因通常不会通过父本传递给下一代 D. 核(质)基因型为Rr(T)的个体自交,后代中出现雄性不育的概率是1/2‎ ‎【答案】A ‎【解析】‎ ‎【分析】‎ 线粒体是半自主细胞器,含有少量核糖体,能合成一部分自身需要的蛋白质;受精时,精子不提供线粒体,所以遗传给子代的线粒体来自卵细胞;染色体上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细胞质基因存在于细胞质中的线粒体或叶绿体中的小型环状DNA分子上,不是成对存在的。‎ ‎【详解】A. 在线粒体内部和细胞质基质中都有核糖体存在,A正确;‎ B. T基因位于线粒体中,不是成对存在的,B错误;‎ C. R基因位于细胞核中,可以通过父本传递给下一代,C错误;‎ D. 核(质)基因型为Rr(T)的个体自交,由于T是线粒体遗传,因此子代都含有雄性不育基因T,Rr自交子代中RR:Rr:rr=1:2:1,R基因的存在可恢复育性,因此雄性不育的概率是1/4,D错误。‎ ‎【点睛】本题以雄性不育玉米核质互作实验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细胞质遗传和核基因遗传方式的理解,解答本题关键是能从题干和题图中获取关键信息,理解核质互作关系,并结合已有知识作答。‎ ‎5.为获得果实较大的四倍体葡萄(4N=76),将二倍体葡萄茎段经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后栽培。研究结果显示,植株中约40%的细胞的染色体被诱导加倍,这种植株含有2N细胞和4N细胞,称为“嵌合体”,其自交后代中有四倍体植株。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嵌合体”产生的原因之一是细胞分裂不同步 B. “嵌合体”间杂交可能产生三倍体植株 C. “嵌合体”能产生含有19条染色体的配子 D. “嵌合体”根尖分生区的部分细胞含19条染色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秋水仙素作用于有丝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得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使得染色体加倍,从而获得果实较大的四倍体葡萄;本题中秋水仙素作用后,植株中约40%的细胞的染色体被诱导加倍,染色体数目为4N,还有60%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变,为2N。‎ ‎【详解】A、“嵌合体”产生的原因之一是细胞分裂不同步,A正确;‎ B、“嵌合体”的不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可能为2N或4N,可以产生含有1个或2个染色体组的配子,因此“嵌合体”间杂交可能产生三倍体植株,B正确;‎ C、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嵌合体”能产生含有1个染色体组的配子,即能产生含有76÷4=19条染色体的配子,C正确;‎ D、二倍体葡萄染色体数目是2N=38,所以它的根尖细胞中的染色体应该是38(染色体没有加倍的)或76(染色体加倍的),D错误。‎ 故选D。‎ ‎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选择的对象 B. 严格自花传粉的植物种群内个体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C.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不同物种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 D. 浅色桦尺蠖与黑色桦尺蠖同时存在体现了基因多样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详解】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但自然选择的对象是个体(表现型)而不是种群,A错误;严格自花传粉的植物种群内个体属于同种生物,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B错误;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与进化,C错误;浅色桦尺蠖与黑色桦尺蠖是同种昆虫,同种昆虫表现型不同,说明在环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其基因型不同,体现了遗传(基因)多样性,D正确。‎ ‎【点睛】(1)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意味着生物进化了,但不一定产生新的物种,新物种的产生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2)生殖隔离的产生不一定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 ‎7.根据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模型来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①④⑤‎ B. 血浆蛋白、葡萄糖和呼吸酶均属于内环境成分 C. 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完全相同 D. 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不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 ‎【答案】A ‎【解析】‎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间可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组织液和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间可相互渗透,故在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①④⑤,A正确;呼吸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在成分上基本相同,但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C错误;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起调节作用,故间接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D错误。‎ ‎8.如图是连接两个神经细胞的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该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属于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B. ⑥结合神经递质导致⑤打开 C. ④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 D. ②充满组织液、淋巴、血浆等体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示连接两个神细胞之间的突触的结构模式图,其中①是突触前膜,②是突触间隙,③是突触后膜,④是神经递质,⑤是离子通道,⑥是受体。‎ ‎【详解】A、①是突触前膜,属于神经元的轴突,A错误;‎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⑥受体结合后,导致突触后膜上的⑤离子通道打开,B正确;‎ C、④是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但是不会进入细胞,C错误;‎ D、②是突触间隙,充满的是组织液,D错误。‎ 故选B。‎ ‎9.健康人体接种乙肝疫苗后一般不会发生的是 A. 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并传递抗原 B. 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C. T细胞和相应的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 D. 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产物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A、健康人体接种乙肝疫苗(减毒或灭活的病原体)后, 病原体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呈递给T细胞,A正确;‎ B、B细胞受病原体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B正确;‎ C、与靶细胞结合并使得靶细胞裂解死亡的是效应T细胞,而不是T细胞,C错误;‎ D、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产物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D正确。‎ 故选C。‎ ‎10.为研究单侧光以及一定浓度的Ca2+、La3+对吊兰根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处理 后测定了吊兰根的弯曲度及生长素(IAA)的浓度,结果如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 处理 结果 弯曲度α/°‎ IAA浓度/(ng·g-1Fw)‎ 光 Ca2+‎ La3+‎ 向光侧 背光侧 ‎1‎ ‎-‎ ‎-‎ ‎-‎ ‎0‎ ‎299.5‎ ‎300.2‎ ‎2‎ ‎+‎ ‎-‎ ‎-‎ ‎71.3‎ ‎178.6‎ ‎416.3‎ ‎3‎ ‎+‎ ‎+‎ ‎-‎ ‎82.4‎ ‎143.3‎ ‎444.4‎ ‎4‎ ‎+‎ ‎-‎ ‎+‎ ‎0‎ ‎276.6‎ ‎276.5‎ 注:“+”代表施加处理,“-”代表不施加处理.‎ A. 单侧光照并未影响吊兰根部IAA的合成和分解 B. 高浓度IAA对吊兰根细胞生长可能产生抑制作用 C. 该实验说明Ca2+能促进根部IAA的横向运输 D. La3+和Ca2+对IAA的横向运输可能产生协同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第一组实验中:没做任何处理,背光侧和向光侧IAA浓度相近,吊兰根垂直生长;第二组实验中:用单测光照射,结果向光侧浓度低,背光侧浓度高,单测光照射可能使向光侧IAA横向运输到背光侧;第三组实验:用单测光照射和Ca2+处理,结果向光侧浓度更低,背光侧浓度更高,说明Ca2+能促进根部IAA的横向运输;第四组实验:用单测光照射和La3+处理,结果向光侧和背光侧浓度相近,说明La3+能抑制单测光诱导IAA的横向运输。‎ ‎【详解】A、单侧光主要通过吊兰根向光侧的IAA向背光侧运输而影响其生长,并未影响吊兰根部IAA的合成和分解,A正确;‎ B、通过第二组分析,背光侧IAA浓度高,再分析图片,吊兰根却背光弯曲生长,说明高浓度IAA对吊兰根细胞生长可能产生抑制作用,B正确;‎ C、第三组实验:用单测光照射和Ca2+处理,结果向光侧浓度更低,背光侧浓度更高,说明Ca2+能促进根部IAA的横向运输,C正确;‎ D、通过第四组实验和第二组实验对比,得出La3+处理抑制了单侧光诱导的IAA横向运输,再根据第三组,可知,二者不是协同作用D错误。‎ 故选D。‎ ‎11.下列实验没有采用“对比实验”方法的是( )‎ A. 用伞形帽和菊花帽两种伞藻做嫁接实验,探究细胞核的功能 B. 设置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的装置,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C. 用3H标记亮氨酸,研究豚鼠胰腺细胞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D. 用32P与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 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对比实验是一种特别的收集证据的方法,通过有意识地改变某个条件来证明改变的条件和实验结果的关系;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 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 ‎【详解】A、用伞形帽和菊花帽两种伞藻做嫁接和核移植实验,探究细胞形态与细胞核的关系,两组构成对比实验,A不符合题意;‎ B、设置有氧和无氧装置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有氧、无氧两组实验构成对比实验,B 不符合题意;‎ C、用3H标记亮氨酸,研究豚鼠胰腺细胞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蝓运用了放射性冋位素标记技术,在一组实验中追踪放射性的位置,所以不是对比实验,C符合题意;‎ D、用32P与35S分别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分别标记的两组实验构成对比实验,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下列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换用黑藻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可以观察到明显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B. 换用红色光源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可以缩短小叶圆片上浮的时间 C. 用肝脏研磨液和过氧化氢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可以证明低温使酶活性下降 D. 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龙胆紫染液处理的分生区细胞,大部分细胞核清晰可见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必修课本有关实验的基础知识,在质壁分离及其复原实验中,原生质层与细胞外液之间要有明显的颜色差异; 在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中,不要用绿光作光源来进行实验,用红光或者白光比较好,因为植物对绿光吸收较少;用过氧化氢作实验材料来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是不合适的,因为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就可以分解;细胞核中的染色质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详解】A、黑藻细胞的叶绿体中有色素,使得细胞中的原生质层具有颜色,因此换用黑藻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可以观察到明显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A正确;‎ B、叶绿体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因此换用红色光源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可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进而缩短小叶圆片上浮的时间,B正确;‎ C、温度既会影响酶的活性,也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因此不能用过氧化氢和肝脏研磨液(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C错误;‎ D、龙胆紫染液可以将细胞核中的染色质染成深色,而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占的时间较长,因此观察到的细胞大多数处于分裂间期,细胞核清晰可见,D正确。‎ 故选C。‎ ‎13.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是参与卡尔文循环的关键酶,能控制光合作用的运转。科研人员为研究温度对不同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水稻品种 FBPase活性(活性)‎ 酶活性相对降低值/%‎ 室温(‎20℃‎)‎ 低温(‎1℃‎)‎ 汕优 ‎12.51‎ ‎11.25‎ ‎10.07‎ 秀优 ‎11.24‎ ‎10.64‎ ‎5.34‎ ‎(l)FBPase存在于水稻叶肉细胞的____________(部位)中。‎ ‎(2)分析上表中数据,可推测汕优水稻抗寒能力比秀优水稻的______。‎ ‎(3)在低温条件下,两种水稻的净光合速率都下降,原因可能是FBPase的活性降低使光合作用的_________阶段减弱而降低了光合作用速率。‎ ‎(4)低温条件下汕优(或秀优)水稻叶片的细胞呼吸速率______(填增大、不变、减小),为测定相关数据可将汕优(或秀优)水稻叶片置于密闭容器中,在________条件下,测定汕优(或秀优)水稻叶片单位时间内CO2的释放量。‎ ‎【答案】 (1). 叶绿体基质 (2). 弱 (3). 暗反应 (4). 减小 (5). 黑暗 ‎【解析】‎ ‎【分析】‎ 根据表格数据和柱状图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是水稻的品种、温度,因变量是酶的活性相对降低值、净光合速率。与室温相比,低温条件下,汕优水稻酶活性相对降低值更高、净光合速率降低也更多。‎ ‎【详解】(1)根据题干信息已知,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是参与卡尔文循环的关键酶,说明该酶参与的是暗反应,因此该酶存在于暗反应的场所即叶绿体基质中。‎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低温条件下,汕优水稻酶活性相对降低值更高、净光合速率降低也更多,说明汕优水稻的抗寒能力比秀优水稻的弱。‎ ‎(3)在低温条件下,两种水稻的FBPase的活性都降低了,导致光合作用暗反应减弱,进而降低了光合速率。‎ ‎(4)低温条件,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活性降低,因此汕优(或秀优)水稻叶片的细胞呼吸速率都减小;为测定相关数据可将汕优(或秀优)水稻叶片置于密闭容器中,在遮光(或黑暗)条件下,测定汕优(或秀优)水稻叶片单位时间内CO2的释放量。‎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点,能够根据题干信息和图表信息找出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并结合数据分析温度对不同水稻的净光合速率以及酶活性相对降低值的影响情况。‎ ‎14.蚕豆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其表现为红细胞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使红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下降。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某蚕豆病患者家族的遗传系谱图(阴影代表患者个体),据图1初步判断此病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 ‎(2)随后研究表明,控制合成G-6-PD 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人的基因组中存在GA、GB 两种形式;突变基因g 不能控制合成G-6-PD,对该家族部分个体进行基因检测的结果如图2所示。‎ ‎①人类基因组中GA、GB、g互为_________基因。带有突变基因的个体平时不发病,但在食用新鲜蚕豆后1-2 天内会出现溶血症状,说明带有突变基因个体的发病是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②Ⅱ-7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其发病是因为_________基因未正常表达。Ⅱ-7与Ⅱ-8婚配所生子女有g基因的概率为_________。‎ ‎【答案】 (1).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 等位 (3). 基因与环境 (4). XGBXg (5). XGB (6). 50%‎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系谱图中Ⅰ-1、Ⅰ-2 均无病,而生出女儿Ⅱ-7 有病,推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且致病基因应位于常染色体上。电泳图显示,Ⅰ-1、Ⅰ-2基因型不同,Ⅰ-3、Ⅰ-4的基因型也不同,说明该致病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且题干中也说明了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则图中Ⅰ-1基因型为XGBY,Ⅰ-2、Ⅰ-3的基因型都为XGAXg,Ⅰ-4基因型为XGAY,Ⅱ-7基因型为XGBXg。‎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正常的双亲生出了有病的女儿,说明该病应该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①控制合成G-6-PD 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人的基因组中存在GA、GB 两种形式,而突变基因g 不能控制合成G-6-PD ,说明GA、GB、g 是与控制合成G6PD 相关的位于X 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三个等位基因;由题中描述可知,带有致病基因的个体发病是在食用了新鲜蚕豆后,否则并不会发病,因此说明发病是由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②根据以上分析已知,Ⅱ-7 的基因型为XGBXg,题中已知XGB、XGA 基因均可控制G-6-PD的合成,只有Xg不能控制G-6-PD的合成。因此可推知,Ⅱ-7发病是因为XGB没有正常表达;Ⅰ-3的基因型为XGAXg,Ⅰ-4基因型为XGAY,则Ⅱ-8基因型为XGAY,其与Ⅱ-7婚配,产生的后代含有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遗传系谱图中遗传方式的判断,能够根据遗传系谱图判断该病发病的方式,并结合电泳图确定表现型还要受环境影响,进而确定图中各个个体的基因型并进行相关的分析和概率计算。‎ ‎15.曲妥珠单抗是针对HER2的单克隆抗体,它通过附着在HER2上来阻止人体表皮生长因子在HER2上的附着,从而阻断癌细胞的生长,还可以刺激身体自身的免疫细胞去摧毁癌细胞。‎ ‎(1)HER2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如图),生长因子与HER2结合后,酪氨酸激酶被活化,信号逐级放大,刺激细胞增殖、发育、分化、迁移,这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功能。‎ ‎(2)某些细胞表面的HER2约是正常细胞的10〜100倍,导致细胞________,且抑制细胞凋亡,细胞运动能力增强而容易扩散和转移。据此可以推断,HER2基因属于________基因。‎ ‎(3)曲妥珠单抗能够特异性的识别并结合细胞表面的HER2,竞争性抑制肿瘤细胞内____________,而抑制肿瘤生长。‎ ‎【答案】 (1). 信息交流 (2). 无限增殖 (3). 原癌 (4). 信号分子的转导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左图显示,生长因子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HER2受体结合,发生信号转导,刺激细胞增殖、发育、分化、迁移等;右图显示,曲妥珠单抗也能与HER2受体结合,其与生长因子争夺HER2受体,从而抑制了生长因子的信号转导,进而阻断癌细胞生长。‎ ‎【详解】(1)根据题意分析,生长因子是信号分子,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HER2受体结合后,发生信号转导,刺激细胞增殖、发育、分化、迁移,这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生长因子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HER2受体结合后,会刺激细胞的增殖、发育、分化、迁移,因此如果细胞表面的HER2高于正常细胞,会导致细胞无限增殖,且抑制细胞的凋亡。据此可以推断,HER2基因属于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进程的原癌基因。‎ ‎(3)据图分析可知,曲妥珠单抗能够特异性的识别并结合细胞表面的HER2,竞争性抑制肿瘤细胞内信号分子的转导,而抑制肿瘤生长。‎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细胞癌变、细胞膜的功能、基因工程及单克隆抗体的特点等,解题要点是对相关教材知识的识记,结合题干信息分析解决生物学实际问题。‎ ‎16.普通棉花中含有β-甘露糖甘酶基因(GhMnaA2),能在纤维细胞中特异性表达,产生的β-‎ 甘露糖甘酶催化半纤维素降解,棉纤维长度变短。为了培育新的棉花品种,科研人员构建了反义GhMnaA2基因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导入棉花细胞,成功获得转基因棉花品种,具体过程如图,请分析回答:‎ ‎(1)①和②过程中所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③过程中用酶切法可鉴定正、反义表达载体。用SamⅠ酶和NotⅠ酶完全切割正义基因表达载体获得0.05kb、3.25 kb、5.95 kb、9.45 kb四种长度的DNA片段,则用NotⅠ酶切反义基因表达载体获得DNA片段的长度应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 ‎(3)④过程中利用农杆菌介导转化棉花细胞的过程中,整合到棉花细胞染色体DNA的区段是_____________,转化后的细胞再通过______________形成植物体。‎ ‎(4)导入细胞内的反义GhMnaA2转录的mRNA能与细胞内的GhMnaA2转录的mRNA互补配对,从而抑制______________过程,使棉花纤维_________(更长、不变、更短)。‎ ‎【答案】 (1). HindⅢ 和BamHⅠ (2). SmaⅠ (3). 6.0 kb (4). 12.7 kb (5). T-DNA (6). 组织培养 (7). 翻译 (8). 更长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中①和②过程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在①过程中,纤维细胞E6启动子前后含有限制酶HindⅢ和BamHⅠ的切割位点,因此可以用这两种酶切割;②是构建反义GhMnaA2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GhMnaA2基因前后有限制酶SmaⅠ的切割位点,因此可以用该酶切割获取目的基因;③是扩增、鉴定、筛选反义表达载体;④是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最后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受体细胞培养形成植物体。‎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①过程所用的限制酶是HindⅢ 和BamHⅠ,②过程所用的限制酶是SmaⅠ。‎ ‎(2)据图分析③过程中,用SmaⅠ酶和NotⅠ酶切正义基因表达载体获得0.05kb、3.25kb、5.95kb、9.45kb四种长度的DNA片段,则用NotⅠ酶切反义基因表达载体获得DNA片段的长度应是0.05kb+5.95kb=6.0kb、3.25kb+9.45kb=12.7kb。‎ ‎(3)农杆菌介导转化棉花细胞的过程中,整合到棉花细胞染色体DNA的区段是含有E6启动子和GhMnaA2基因的T-DNA;转化后,还需依据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受体细胞培养形成植物体。‎ ‎(4)导入细胞内的反义GhMnaA2转录的mRNA能与细胞内的GhMnaA2转录的mRNA互补配对,从而抑制基因的表达的翻译过程,阻止了β-甘露糖苷酶合成,使棉纤维更长。‎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掌握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和四个基本步骤,了解基因表达载体的几个必备成分及其作用,并根据图示判断①、②过程所需要的限制酶种类,进而利用所学知识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 ‎17.人和高等动物胰液的分泌受神经—体液调节,进食可引起胰液大量分泌,过程如图:‎ ‎(1‎ ‎)食物刺激通过①③途径分泌胃泌素,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胃酸刺激小肠粘膜细胞分泌促胰液素,通过_____________运输,作用于胰腺。‎ ‎(2)图中反映出胰腺细胞接受调节信号分子的受体至少有____种,这些信号分子都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这是_____________作用。‎ ‎(3)最近科学家从小肠分离出一种多肽—CKK释放肽,进食后,在蛋白质的消化产物作用下,通过CKK释放肽引起胆囊收缩素释放和胰蛋白酶分泌增加;而分泌的胰蛋白酶又可使CKK释放肽水解,胆囊收缩素和胰蛋白酶分泌减少,这种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调节,此种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 ‎【答案】 (1). 神经 (2). 体液 (3). 4 (4). 协同 (5). 负反馈 ‎【解析】‎ ‎【分析】‎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类型,其中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方式,是由条件刺激(信号刺激)引起的后天性反射;而非条件反射由非条件刺激(如食物)引起的先天性反射。‎ ‎2.神经调节中信号分子是神经递质;激素调节的特点有微量高效、体液运输和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一种器官或细胞可以接受一种或多种信号分子的刺激,从而改变其原有的生理活动,如本题中胰腺接受了胃泌素、神经递质、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共4中信号分子的协同刺激。‎ ‎【详解】(1)食物刺激通过①③途径调节胃窦分泌胃泌素,属于神经调节;促胰液素是由小肠粘膜细胞分泌的,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胰腺接受了胃泌素、神经递质、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共4中信号分子的协同刺激,促进了胰腺分泌胰液。‎ ‎(3)根据题意分析,CKK释放肽引起胆囊收缩素释放和胰蛋白酶分泌增加,而分泌的胰蛋白酶又可使CKK释放肽水解,使得胆囊收缩素和胰蛋白酶分泌减少,这个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的过程;这种调节机制使得相关激素和酶的含量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保证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点有两个:一是结合图示区分开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二是明确图中胰腺可接受四种信号分子的刺激,进而分泌胰液。‎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