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遗传题型分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经典遗传题型分析

专题讲座 专题讲座 华中师范大学一附中 经典遗传题型分析 一、全国理综卷经典遗传题的考点分布 二、遗传题型 三、 实验设计 、近年来高考关于遗传基本定律的考点分布统计表 考试年份 试卷类别 题号 分值 题型 2003(60) 全国 26 15 非选择题 2004(72) 全国 I 全国 II 30 30 22 20 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 2005(72) 全国 I 31 21 非选择题 2006(72) 全国 I 31 20 非选择题 2007(72) 全国 I 全国 II 31 31 16 20 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 2008(72) 全国 I 全国 II 31 31 18 17 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 经典遗传题型 主要考点 1 、基因的分离定律 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 、伴性遗传 4 、育种 遗传题类型 ( 按内容分 ) 1 、调查结果分析说明题: 系谱图 、表格数据分析 2 、 实验结果分析说明题 3 、 遗传实验设计题 4 、 控制变量的实验设计 系谱图 1) 系谱图的解题思路 2) 遗传病的类型 3) 识别系谱图 4) 计算概率 2) 遗传病的类型 显性 : 常显 : 并指 ( 趾 ), 先天性白内障 伴 X 显 : 人类抗 VD 佝偻病 隐性 : 常隐 : 先天性聋哑 , 白化病 , 本丙酮尿症镰刀形细胞贫血症 伴 X 隐性 : 红绿色盲 , 血友病 ,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1) 分析遗传系谱图时的解题思路 判断显隐性 判断基因的位置确定遗传方式 判断基因型 求概率 用性状分离的现象,找出符合要求的 典型家庭 判断是 伴性 遗传还是 常 染色体遗传 判断显隐性 ① 显性遗传(有中生无) ② 隐性遗传 (无中生有) 用性状分离的现象,找出符合要求的典型家庭 判断基因的位置确定遗传方式 判断是伴性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 ① 常显 1 2 3 4 ② 常隐 母病子 没 病,一定 不是 伴 X 隐性 父病女 没 病,一定 不是 伴 X 显性 子病母 没 病,一定 不是 伴 X 显性 ③ 伴 X 显性 5 父病女必病 6 子病母必病,父病女必病 最可能是伴 X 显性 ④ 伴 X 隐性 7 母病子必病 最可能是伴 X 隐性 女病父必病 8 9 最可能是伴 Y 遗传 ( 1 )写出下列个体可能的基因型; Ⅲ8______________ , Ⅲ10______________ 。 ( 2 ) Ⅲ8 与 Ⅲ10 结婚。生育子女中只患白化病或色盲一种遗传病的几率是 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Ⅰ Ⅱ Ⅲ 1 、 色盲 白化病 白化病: aa X 2/3Aa →1/3aa 正 常: 1—1/3=2/3 色 盲: 正 常: Ⅲ8 : Ⅲ10 : 1/3AAX b Y 2/3AaX b Y 1/2aaX B X B 1/2aaX B X b 1/2X B X b ×X b Y→1/4 1-1/4=3/4 ¼ 色盲 ¾ 正常 1/3 白化病 1/12 色盲 白化病 3/12 白化病 2/3 正 常 2/12 色盲 6/12 正 常 2 、 人的耳垢有油性和干性两种,是受单基因( A 、 a )控制的。有人对某一社区的家庭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①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 ②一对油耳夫妇生了一个干耳儿子,推测母亲的基因型是 ,这对夫妇生一个油耳女儿的概率是 。 ③从组合一的数据看,子代性状没有呈典型的孟德尔分离比( 3 : 1 ),其原因是 ④若一对干耳夫妇生了一个左耳是干性的、右耳是油性的男孩,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组合序号 双亲性状 父 母 家庭数目 油耳男孩 油耳女孩 干耳男孩 干耳女孩 一 油耳 × 油耳 195 90 80 10 15 二 油耳 × 干耳 80 25 30 15 10 三 干耳 × 油耳 60 26 24 6 4 四 干耳 × 干耳 335 0 0 160 175 合计 670 141 134 191 204 性状分离比在遗传题中的应用 1) 常规比例 (常染色体 ) 2) 非常规比例 (常染色体) 2 、实验结果分析说明题 返回 3 、遗传实验设计题 (1) 遗传实验设计的一般方法及技巧 (2) 遗传实验特点 : 材料、方法、观测指标 (3) 杂交实验方法在遗传题中的应用 考查内容 : 遗传实验设计的一般方法及技巧 实验目的: 明确所要研究的遗传问题 实验原理: 为证明该遗传问题的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用遗传图解或用文字来说明 实验步骤: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选择适当的交配方式 选择合适的观测指标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目的和观测指标,作出合理的实验预测 实验结论 材料特点 : 有明显的相对性状:便于观察实验结果 繁殖快:尽可能短的时间得到实验结果 后代数量多:遵循大样本原则,便于统计分析 材料类型: 植物:多以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主:豌豆、小麦、玉米 ( 单性花 / 雌雄同株 ) 间行种植 动物:多以果蝇为主,小鼠也是常用材料 遗传实验材料特点 间行种植纯种糯性、非糯玉米,如何判断哪棵植株为显性? 看一个玉米棒上的性状,如果有两种性状,则母本为隐性,如只有一种性状,则母本为显性 遗传实验方法: 杂交 / 自交 / 测交 / 正交 / 反交 / 回交 方法 作用(判断) 结果 核遗传 / 质遗传 常染色体 / 性染色体 显性 / 隐性 纯合体 / 杂合体 一对相对性状由几对等位基因决定 2 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正交 / 反交 杂交 / 自交 / 自由交配 自交 / 测交 观测指标的设置 原则 : 根据实验目的 关键: 根据亲本性状,观察记录并分析后代性状 类型: 后代性状分离现象及比例; 性状与性别有无关联; 性状是否由母本决定 返回 子代常见比例 亲本基因型 分离定律 1:0 3:1 1:1 0:1 自由组合定律 9:3:3:1 1:1:1:1 3:1:3:1 1:0:1:0 1、常规比例(常染色体 ) AAxA__   AAxaa AaxAa Aaxaa aaxaa AaBbxAaBb AaBbxaabb; AabbxaaBb AaBbxAabb; AaBbxaaBb AaBBxaabb; AABbxaabb AabbxaaBB; AAbbxaaBb 3 、( 04 年 全国卷 Ⅲ )下表是豌豆五种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 ①上述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 、 。 ②写出每一杂交组合中两个亲本植株的基因型, 甲组合为 × 。 乙组合为 × 。 丙组合为 × 。 丁组合为 × 。 戊组合为 × 。 亲本组合 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株数 组别 表现型 高茎红花 高茎白花 矮茎红花 矮茎白花 甲 高茎红花 × 矮茎红花 627 203 617 212 乙 高茎红花 × 高茎白花 724 750 243 262 丙 高茎红花 × 矮茎红花 953 317 0 0 丁 高茎红花 × 矮茎白花 1251 0 1303 0 戊 高茎白花 × 矮茎红花 517 523 499 507 ( 1 )①高茎 红花 ② AaBb×aaBb AaBb×Aabb AABb×aaBb AaBB×aabb Aabb×aaBb ③ 戊 4 、在家蚕遗传中,黑色( B )对淡赤色( b )是有关蚁蚕(刚孵化的蚕)体色的相对性状,黄茧( D )对白茧( d )是有关茧色的相对性状,假设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杂交后得到的子代数量比如下表: ①请写出各组合中亲本可能的基因型: 组合一: 组合二: 组合三: ②让组合一杂交子代中的黑蚁白茧类型自由交配,其后代中黑蚁白茧的概率是 。 亲本 子代 黑蚁黄茧 黑蚁白茧 淡赤蚁黄茧 淡赤蚁白茧 组合一 9 3 3 1 组合二 0 1 0 1 组合三 3 0 1 0 ① 组合一 :BbDd (或 BbDd×BbDd ) 组合二 :Bbdd 、 bbdd (或 Bbdd×bbdd ) 组合三 :BbDD 、 BbDd 、 Bbdd (或 BbDD×BbDD 、 BbDD×BbDd 、 BbDD×Bbdd ) ② 8/9 5 、( 04 全国 II ) 已知柿子椒果实圆锥形 (A) 对灯笼 (a) 为显性,红色 (B) 对黄色 (b) 为显性,辣味 (C) 对甜味 (c) 为显性,假定这三对基因自由组合。现有以下 4 个纯合亲本:    ⑴利用以上亲本进行杂交, F 2 能出现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的植株的亲本组合有 。 ⑵上述亲本组合中, F 2 出现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的植株比例最高的亲本组合是 ,其基因型为 ,这种亲本组合杂交 F 1 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是 ,其 F 2 的全部表现型有 ,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的植株在该 F 2 中出现的比例是 。 亲本 果形 果色 果味 甲 乙 丙 丁 灯笼形 红色 辣味 灯笼形 黄色 辣味 圆锥形 红色 甜味 圆锥形 黄色 甜味 甲与乙 乙与丙,乙与丁 乙与丁 aabbCC 与 AAbbcc, AabbCc 圆锥形黄色辣味,圆锥形黄色辣味、圆锥形黄色甜味、灯笼形黄色辣味、灯笼形黄色甜味,1/16 ( 1 )甲与乙,乙与丙,乙与丁 ( 2 )乙与丁, aabbCC 与 AAbbcc, AabbCc ,圆锥形黄色辣味,圆锥形黄色辣味、圆锥形黄色甜味、灯笼形黄色辣味、灯笼形黄色甜味,1/16 解题要点 1 、将视线放在一对相对性状上进行分析 2 、根据性状分离现象判断显隐性 3 、根据性状分离比推导亲本基因型 2、非常规比例(常染色体) 性状分离比 结论 1 : 2 : 1 不完全显性或共显性 显性纯合子为致死性状 花粉致死 9 : 3 : 4 相关性状都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但由于非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不同,所以遗传比例不同 , 但都是 9 : 3 : 3:1 的变形 9 : 6 : 1 13 : 3 15:1 9 : 7 12 : 3 : 1 无雌性 2 : 1 1:4:6:4:1 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分离定律遗传。想选育纯种无尾猫,让无尾猫多代自交,但发现每一代总会出现 1/3 的有尾猫,其余为无尾猫,由此推断( ) A. 有尾是显性基因控制 B. 自交后代出现有尾是基因突变所致 C. 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又有纯合 D. 无尾猫和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占 1/2 D 分析 定显隐 F 1 无尾猫 X 有尾猫 P 死亡 无尾猫 无尾猫 1/3 2/3 无尾是显 Aa AA Aa Aa aa 6 、( 04 全国卷 1 )在一些性状的遗传中, 具有某种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 ,导致后代中不存在该基因型的个体,从而使性状的分离比例发生变化。小鼠毛色的遗传就是一个例子。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发现: A .黑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全部为黑色鼠。 B .黄色鼠与黄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 2 : 1 C .黄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 1 : 1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控制毛色的显性基因用 A 表示,隐性基因用 a 表示) ①黄色鼠的基因型是____,黑色鼠的基因型是____。 ②推测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的基因型是____。 7 、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 , 宽叶由显性基因 B 控制 , 狭叶由隐性基因 b 控制 ,B 和 b 均位于 X 染色体上。基因 b 使雄配子致死。请回答 : (1) 若后代全为宽叶雄株个体 , 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_________   (2) 若后代全为宽叶 , 雌、雄植株各半时 , 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____ 。 (3) 若后代全为雄株 , 宽叶和狭叶个体各半时 , 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__________ (4) 若后代性比为 1:1, 宽叶个体占 3/4, 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______ 8 、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决定。显性基因 A 和 B 同时存在时,植株开紫花,其他情况开白花。请回答: 开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其中基因型是       的紫花植株自交, 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 9 : 7 。基因型为      和      的紫花植株各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 3 : 1 。基因型为         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全部表现为紫花植株。 Ⅰ 、( 10 分) 4    AaBb AaBB AABb AABB (每空 2 分 共 10 分) 看09年安徽卷31题 9 : 3 : 3 : 1 (06 成都调研 ) 萝卜的根形是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的。现用两个纯合的圆形块根萝卜作亲本进行杂交。 F 1 全为扁形块根。 F 1 自交后代 F 2 中扁形块根、圆形块根、长形块根的比例为 9 : 6 : 1 ,则 F 2 扁形块根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C P : AaBb F1 : 纯圆 × F2 : A_B_ A_bb aaB_ aabb × 扁形 纯圆 A. 6/16 B. 1/12 C. 8/9 D. 1/4 扁形 圆形 长形 C 9 、纯种黄颖(B)与黑颖(A)杂交,F1全为黑颖,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黄颖:白颖 12 : 3 : 1 ,遵循 定律,写出遗传图解 F2白颖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__            黑颖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__ 黄颖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__ 10 、蚕的黄茧(Y)对白茧( y )为显性,抑制黄色出现的基因(I)对黄色出现基因( i )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用杂合白蚕(Y yIi )交配,后代白茧与黄茧的分离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abb A_B_ , A_bb aaB_ 13:3 11 、人类的皮肤中含有黑色素 , 黑人的黑色素含量最多 , 白人最少 . 皮肤黑色素的多少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 (A 、 a 和 B 、 b )决定的。显性基因 A 、 B 可以使黑色素的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若一纯种黑人与一纯种白人婚配,后代肤色为黑白中间色;如该后代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其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类和不同表现型比例为: 9 种 1 : 4 : 6 : 4 : 1 AABB×aabb AaBb× AaBb A_B _ A _ bb aaB_ aabb 1/16 AABB 2/16 A a BB 2/16 AAB b 4/16 A a B b 1/16 AA bb 1/16 aa BB 2/16 A abb 2/16 aa B b 1/16 aabb 9 种 1 : 4 : 6 : 4 : 1 ( 2005 · 广东)家禽鸡冠的形状由两对基因 ( A 和 a , B 和 b) 控制,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与性别无关。: ( 1 )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 测交 ,甲组杂交 F1 代四种表现型比例是 1 : 1 : 1 : 1 。 (2) 让乙组后代 F1 中玫瑰状冠的家禽与另一纯合豌豆状冠的家禽杂交,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在理论上是 核桃状∶豌豆状= 2∶1 。 ( 3 )让丙组 F1 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表现为玫瑰状冠的有 120 只,那么表现为豌豆状冠的杂合子理论上有 80 只。 ( 4 )基因型为 AaBb 与 Aabb 的个体杂交,它们的后代基因型的种类有 6 种,后代中纯合子比例占 1/4 。 项目 基因组合 A 、 B 同时存在 A 存在、 B 不存在 B 存在、 A 不存在 A 和 B 都不存在 鸡冠状 核桃状 玫瑰状 豌豆状 单片状 杂交组合 甲:核桃状 × 单片状→ F1 :核桃状,玫瑰状,豌豆状,单片状 乙:玫瑰状 × 玫瑰状→ F1 :玫瑰状,单片状 丙:豌豆状 × 玫瑰状→ F1 :全是核桃状 玉米种子糊粉层颜色受三对基因控制,C — c、 D—d 、R — r; D 表现为紫色, d 表现为红色,R表现为黄色,r表现白色;当只有 c 存在时, D—d 所控制的性状都不能表现出来;只要有 C 存在时, R—r 所控制的性状都不能表现出来。三对等位基因都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请写出下列基因型所具有的表现型 ① CCDDRR : _____ 色;② ccDdRr : ____ 色;③ CcddRr : ____ 色;④ ccDDrr : ____ 色 ( 2 )基因型 CcDdRr 植株自交,子一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自交后代中,一株紫色玉米甲自交产生9紫∶3红∶4白的比例,另一株红色玉米乙自交产生 12 红∶3黄∶1白的比例,则甲、乙两株玉米的基因型分别为:甲: ______ 乙: ______ ( 1 )①紫 ②黄 ③红 ④白 ( 2 )9紫∶3红∶3黄∶1白( 3 分) ( 3 )甲: CcDdrr ( 2 分) 乙: CcddRr ( 2 分) 解析: 由于非等位基因的相互影响, C 、 c 的存在将影响另外两对基因的表达,基因型为 cc 时,将会掩盖 D 、 d 的性状,而表现出 R 、 r 控制的性状即: cc__R_ 都为黄色, cc__rr 都为白色;同理当有 C 存在时,就会掩盖 R 、 r 控制的性状,而表现出 D 、 d 控制的性状,即 C_D_ __ 都表现为紫色, C_dd__ 表现为红色。 CcDdRr 自交 3/4C_ × 3/4D_×1 紫色 → 9/16 紫色 3/4C_ × 1/4dd×1 红色 → 3/16 红色 1/4cc×3/4 R_ × 1 黄色→ 3/16 黄色 1/4cc×1/4rr × 1 白色→ 1/16 白色 CcDdRr ↓ 自交 27C_D_R_ 紫色 9ccD_R_ 黄色 9C_D_rr 紫色 3ccD_rr 白色 9C_ddR_ 红色 3ccddR_ 黄色 3C_ddrr 红色 1ccddrr 白色 归纳起来,紫∶红∶黄∶白 = 9∶3∶3∶1   甲自交后代没有出现黄色,说明甲株不含 R 基因,其基因型是 CcDdrr , CcDdrr  ↓自交 9C_D_rr 紫色: 3C_ddrr 红色: 3ccD_rr 白色: 1ccddrr 白色  乙自交后代没有出现紫色,说明乙株不含有 D 基因,其基因型是 CcddRr CcddRr  ↓自交 9C_ddR_ 红色: 3C_ddrr 红色: 3ccddR_ 黄色: 1ccddrr 白色 遗传实验题考查内容 1 、判断基因位置:核质遗传 2 、 判断显隐性 / 基因型 3 、 判断显性个体的基因型 4 、 判断基因位置:常染色体 / 性染色体 5 、 一对相对性状由几对等位基因决定 6 、 2 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7 、 亲子代关系 8 、 变异类型: 显性突变 / 隐性突变;常染色体变异 / 性染色体变异;可遗传变异 / 不遗传变异;基因突变 / 自交结果 9 、 果皮、种皮与子叶性状遗传出现的时间 10 、 育种 11 、 算概率 返回 显隐性的判断方法 1)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亲本正反交 2) 自交出现性状分离的现象 3) 在一个自然种群中通常显性个体数 多于 隐性个体数 4) 在一个自然种群中 , 具有相对性状的多对亲本杂交 , 显性个体数多于隐性个体数 12 、(05全国卷 Ⅰ )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 常染色体 上的等位基因 A 与 a 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 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 ),随机选出 1 头无角公牛和 6 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 1 头小牛。在 6 头小牛中, 3 头有角, 3 头无角。 ( 1 )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 2 )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名师 P60,23 方案 ( 多对 ) F1 表现型 结论 有角 × 有角 显性 : ; 隐性 : 无角 × 无角 有角 × 无角 不用正反交 , 因是常染色体遗传 返回 利用性状分离 现象 判断 利用性状分离 现象 判断 利用性状分离 比例 判断 出现无角牛 全为有角牛 出现有角牛 全为无角牛 有角数量 > 无角 有角数量 < 无角 有角 无角 显性 : 无角 ; 隐性 : 有角 显性 : 无角 ; 隐性 : 有角 显性 : 有角 ; 隐性 : 无角 显性 : 有角 ; 隐性 : 无角 显性 : 无角 ; 隐性 : 有角 判断显性性状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1 )多年生动植物既要鉴定基因型又要保留纯种 测交 / 自交 2 )一年生植物既要鉴定基因型又要保留纯种 只能 自交 测交:甲 × 乙→全甲(纯合)    甲 × 乙→有乙(杂合) 自交:甲→全甲(纯合)    甲→有乙(杂合) 返回 判断方法 : 性状与性别 无 关 , 常 染色体遗传 性状与性别 有 关 , 性 染色体遗传 13 、( 05 年全国卷 II )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 B 表示,隐性基因用 b 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 F 表示,隐性基因用 f 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 灰身、直毛 灰身、分叉毛 黑身、直毛 黑身、分叉毛 雌蝇 3/4 0 1/4 0 雄蝇 3/8 3/8 1/8 1/8 请回答: ( 1 )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 ;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 。 ( 2 )亲代果蝇的表现型型为 、 。 ( 3 )亲代果蝇的基因为 、 。 ( 4 )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为 。 ( 5 )子代雄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 、 ; 黑身直毛的基因型为 。 灰身、直毛 灰身、分叉毛 黑身、直毛 黑身、分叉毛 雌蝇 3/4 0 1/4 0 雄蝇 3/8 3/8 1/8 1/8 灰身 黑身 直毛 分叉毛 雌蝇 3/4 1/4 1 0 雄蝇 6 /8 2 /8 4 /8 4 /8 3:1 1:0 1:1 无性别差异 常染色体 有性别差异 X 染色体 分析思路 : 1 、将视线放在一对相对性状上进行分析 2 、将雌雄个体性状比例分开比较 , 判断基因的位置 3 、根据性状分离现象判断显隐性 4 、根据性状分离比推导亲本基因型 试吧 P13415 14 、(06全国卷 Ⅰ )从一个 自然界果蝇种群 中选出一部分未交配过的灰色和黄色两种体色的果蝇,这两种体色的果蝇数量相等,每种体色的果蝇雌雄各半。已知灰色和黄色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有果蝇均能正常生活,性状的分离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 ( 4 )现用两个杂交组合:灰色雌蝇 × 黄色雄蝇中,黄色雌蝇 × 灰色雄蝇, 只做一代杂交 实验,每个杂交组合选用多对果蝇。 推测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 ,并以 此 为依据,对哪一种体色为 显性性状 ,以及控制体色的 基因位于 X 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 这两个问题,做出相应的判断。(要求:只写出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应的推断结论) 名师 P60,22 实验目的 : 灰色和黄色谁为显性性状,以及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 实验材料 : 灰色和黄色处女雌雄果蝇若干 实验方法 : 正反交 灰色雌蝇 × 黄色雄蝇 黄色雌蝇 × 灰色雄蝇 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判断思路 : 基因型不明 , 多对亲本杂交后代的群体中 , 显性 > 隐性 与性别无关 , 常染色体遗传 与性别有关 ,X 染色体遗传 1) 黄色 > 灰色, 黄色为显性 体色的遗传与性别 无 关, 基因位于 常 染色体上 2) 灰色 > 黄色, 灰色为显性 , 体色的遗传与性别 无 关, 基因位于 常 染色体上 3) 黄色 > 灰色,黄色为显性 体色的遗传与性别 有 关,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灰色♀ × 黄色♂, F1 雄性 全部表现灰色, 雌性 全部表现黄色; 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黄色♀ × 灰色♂, F1 黄色 > 灰色 , 黄色为显性 4) 灰色 > 黄色,灰色为显性 体色的遗传与性别 有 关,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黄色♀ × 灰色♂, F1 雄性 全部表现黄色, 雌性 全部表现灰色; 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灰色♀ × 黄色♂中, F1 灰色 > 黄色 , 灰色为显性 应用 已知一 自然种群 果蝇的某一性状位于 X 染色体上 , 只做一次一组杂交 实验 , 判断该性状的显隐性 方法: 具有相对性状的雌雄果蝇杂交, 结果及结论: 子代 雌性 都为父本性状, 则父本性状为显性 子代 雌性 有母本性状, 则母本性状为显性 (07 全国卷 ) 已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 X 和 Y 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因( B )对截毛基因( b )为显性。现有基因型分别为 X B X B 、 X B Y B 、 X b X b 和 X b Y b 的四种果蝇。 ( 2 )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雌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雄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应如何进行实验?(用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表示即可) ( 2 )     X b X b     ×     X B Y B      截毛雌蝇     刚毛雄蝇 ↓      X b Y B     ×     X b X b     F1   刚毛雄蝇   截毛雌蝇 ↓        X b X b       X b Y B       雌蝇均为截毛   雄蝇均为刚毛 (05 广东卷 ) 假设控制某个相对性状的基因 A(a) 位于甲图所示 X 和 Y 染色体的 I 片段,那么这对性状在后代男女个体中表现型的比例一定相同吗 ? 试举一例 _____ 返回 ( 06 北京卷) 从突变植株中还获得了显性高蛋自植株(纯合子),为验正该性状是否有望 一对基因控制 ,请参与实验设汁并完善实验方案: 杂交一: P : ♀非高产、优质、抗盐 ×♂ 高产、非优质、不抗盐 F 1 高产、优质、抗盐 F 2 高产、优质、抗盐 9 非高产、优质、抗盐 3 高产、非优质、抗盐 3 非高产、非优质、抗盐 1 杂交一: P : ♀高产、非优质、不抗盐 ×♂ 非高产、优质、抗盐 F 1 高产、优质、不抗盐 F 2 高产、优质、不抗盐 9 非高产、优质、不抗盐 3 高产、非优质、不抗盐 3 非高产、非优质、不抗盐 1 返回 15 、( 07 武汉 2 月调考)实验室中现有一部分未交配过的纯种长翅黑檀体和残翅灰体的果蝇。已知长翅和残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位于第 II 条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现欲利用以上两种果蝇研究有关果蝇灰体与黑檀体性状的遗传特点:(说明:控制果蝇灰体和黑檀体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所有果蝇均能正常生活)请设计杂交方案,研究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一:研究果蝇灰体、黑檀体是否由 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并做出判断。 问题二:若已确定灰体和黑檀体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请利用你设计的杂交方案, 研究控制灰体、黑檀体的等位基因是否也位于第 II 条染色体上 这个问题做出判断。 1 )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原理: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 方法:测交 / 自交都行 观测指标:测交 / 自交后代比例 结果:测交 1 : 1 ; 自交 3 : 1 结论: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2 )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原理:孟德尔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方法:测交 / 自交都行 观测指标:测交后代比例 / 自交性状分离(自由组合)现象及其比例 结果:测交 1 : 1 : 1 : 1 ; 自交 9 : 3 : 3 : 1 结论:两对等位基因不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杂交方案: 长翅黑檀体 × 残翅灰体→ F1 雌雄果蝇杂交→ F2 ; 问题一: 观察灰体与黑檀体这一对相对性状,如果杂交组合的 F1 性状表现相同, F2 性状表现出现性状分离 (1 分 ) ,且性状分离比为 3 : 1 (1 分 ) ,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 (1 分 ) ,因此控制灰体和黑檀体的基因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1 分 ) ,否则就不止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2 分 ) 问题二: 观察以上两对相对性状,如果杂交组合的 F1 性状表现相同, F2 出现四种表现型, 其表现型比为 9 : 3 : 3 : 1 , 说明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因此控制灰体、黑檀体的这对等位基因不是位于第二条染色体上。 如果两组杂交组合的 F2 性状表现没有出现 9 : 3 : 3 : 1 性状分离比,说明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控制灰体、黑檀体的等位基因可能位于第二条染色体上。 某植物(鸟饭树)的一种突变种结白色果实,它们与正常的结蓝色果实杂交,得到的 F1 全结蓝色果实植株。当 F1 自交时,产生 127 株蓝色果实植株和 8 株白色果实植株。 (1) 你提出什么假设来解释这些结果 ? (2) 请设计实验进一步来检验你的假设 ? (用遗传图解表示) ( 3 )假设你想培育的一个作物品种,你想要的性状和不想要的性状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试说明培育方法,画出遗传图解,并说明这种方法的优点。 (1) 白色是隐性性状 : F1 没有出现白色果实植株, F2 中只出现少量白色果实植株,说明白色是隐性性状。 由二对基因控制 : 如果这是由于一对基因差异引起的、那么 F2 将有 1/4 的白色果实植株,这明显此 1/4 要少 (1/16) ,白色果实植株可能是由二对纯合隐性基因产生的。 ( 如果是三对纯合隐性基因引起的, F2 出现白色果实植株频率应是 1/64), (2)F1 与白色果实植株杂交,若是二对基因差异,应得到 3 蓝和 1 白的比例 (AaBb x aabb→ 1 AaBb 蓝 : 1 Aabb 蓝 ; 1 aaBb 蓝 : 1 aabb 白 ) P : AaBb×aabb ↓ 子代 1 AaBb 1 Aabb 1 aaBb 1 aabb 蓝 蓝 蓝 白 返回 16 、果蝇的长翅对残翅是显性,有两管果蝇,甲管果蝇全部为长翅型,乙管果蝇既有长翅型又有残翅型。这两管果蝇的关系可能是乙为亲本 (P ),甲为 Fl ,或甲为 F1 ,乙为 F2 基本思路: 先做亲子假设,判断长翅果蝇基因型 1) 假设 : 乙为 P → 长翅果蝇基因型 FF 甲为 F1 → 长翅果蝇基因型 Ff 2) 假设 : 甲为 F1 → 长翅果蝇基因型 Ff 乙为 F2 → 长翅果蝇基因型 FF 、 Ff 甲为亲本或子代基因型无区别,而乙为亲本或子代时基因型不同,判断乙管中长翅果蝇基因型即可 乙管果蝇中长翅与残翅交配 ,后代全为长翅 乙为 P ; 后代既有长翅,又有残翅, 乙为 F2 返回 变异类型 类型 判断方法 不遗传变异 基因突变 显性突变 a →A 突变性状在当代个体中表现出来 隐性突变 A → a 突变性状在当代个体中不表现出来,只有等到第二代突变基因处于纯合状态才能表现出来 染色体变异 显微镜下观察 17 、某种群中发现一突变性状,连续培养三代才选出能稳定遗传的纯合突变类型,该突变为 ( ) A .显性突变( d→D )           B .隐性突变 (D→d) C .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          D .人工诱变    A 18 、在一个种群中发现两种突变的性状,其中 A 种 性状 无论繁殖几代都不变,而 B 种突变性状繁殖到第三代又有 37.5% 的性状回复到原来的性状,以上 A 、 B 突变分别属于 A .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             B .人工诱变和染色体变异 C .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             D .都是隐性突变或者都是显性突变 A 1 、判断基因突变的类型 2 、判断某突变性状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还是性状分离的结果 3 、判断某一性状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还是自交的结果 4 、判断某突变性状是可遗传的变异还是环境改变所致 1 、判断基因突变的类型 一个自然种群中出现一个雄性突变体 , 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 ? 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还是性状分离的结果 ? 基本思路: 只有显性突变时 , 突变性状才会在当代个体中表现出来 , 因此突变体的基因型最可能为 Aa 如果是隐性突变,突变性状在当代个体中不表现出来,只有当双亲都为突变基因的携带者时,突变基因处于纯合状态才能表现出来,因此突变体的基因型为 aa 回答上面两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判断突变体的基因型是 Aa 还是 aa 即可 判断基因突变的类型 ( 1 ) 当突变个体只有一个时 基本思路: 突变体 X 野生型亲本 ↓ F1 突变体 野生型 F1 中雌雄突变体自交或野生型自交 结果分析: F1 中的野生型自交如果出现性状分离,则为隐性突变。 F1 中的突变型自交如果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显性突变 。 ( 2 ) 当突变个体有多个时(且雌雄都有) 让突变个体间相互交配 19 、 ( 08 四川卷) 已知某植物的胚乳非糯( B )对糯( b )为显性,植株抗病( R )对感病( r )为显性。某同学以纯合的非糯感病品种为母本,纯合的糯抗病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实验,在母本植物上获得的 F1 种子都表现为非糯。在无相应病原体的生长环境中,播种所有的 F1 种子,长出许多的 F1 植物,然后严格自交得到 F2 种子,以株为单位 F2 种子,发现绝大多数 F1 植株所结的 F2 种子都出现糯与非糯的分离,而只有一株 F1 植株( A )所结的 F2 种子全部表现为非糯,可见这株 F1 植株( A )控制非糯的基因是纯合的 据分析 , 导致 A 植株非糯基因纯合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母本自交,二是父本的一对等位基因中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为了确定是哪一种原因,可以分析 F2 植株的抗病性状,因此需要对 F2 植株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是 _________ 。如果是由于母本自交, F2 植株的表现型为 ________ 。其基因型是 _________ ;如果是由于父本控制糯的一对等位基因中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 F2 植株的表现型为 ________ ,其基因型为 ________ 判断 A 植株非糯基因纯合的原因:母本自交?还是父本的一对等位基因中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 严格自交 纯种非糯感病♀ X 纯种糯抗♂ ↓ 非糯 F1 糯 非糯 F2 ↓ A 植株 全部非糯 严格自交 ↓ BBrr bbRR Bb BB 基因型非糯 / 糯 母本自交 BB 父本基因突变 BB 基因型 感病 / 抗 rr Rr 判断某突变性状是否为可遗传变异 基本思路: 利用突变性状的(多个)个体多次交配(自交或杂交),在相同环境培养 结果结论: 若后代仍有该突变性状,则为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遗传变异,若后代无该突变性状,则为环境引起的不可遗传变异 21 、 在一块高杆(纯合体)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杆小麦。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性状出现的可能的原因(简要写出所用方法、结果和结论) 方法一: 将矮秆小麦与高杆小麦杂交  分析: 如果子一代为高杆,子二代高杆:矮秆 =3 : 1 (或出现性状分离),则矮秆性状是基因突变造成的;否则,矮秆性状是环境引起的。   方法二: 将矮秆小麦与高杆小麦种植在相同环境下   分析: 如果两者未出现明显差异,则矮秆性状是环境引起;否则矮秆性状是基因突变造成的 22 、 正常温度条件下( 25℃ 左右)发育的果蝇,果蝇的长翅( V )对残翅( v )为显性,这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即便是纯合长翅品种( VV )的果蝇幼虫,在 35℃ 温度条件下培养,长成的成体果蝇却表现为残翅,这种现象叫 “ 表型模拟 ” 。 ( 1 )这种模拟的表现性状能否遗传?为什么?    取根尖分区制成装片,显微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内同源染色体数目。若观察到同源染色体增倍,则属染色体组加倍所致;否则为基因突变所致。 ( 2 )现有一只残翅果蝇,如何判断它是否属于纯合残翅( vv )还是 “ 表型模拟 ” ?请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结果分析。 方法步骤:     结果分析 23 、石刀板是一种名贵蔬菜,为 XY 型性别决定雌、雄异株植物。野生型石刀板叶窄,产量低。在某野生种群中,发现生长着少数几株阔叶石刀板(突变型),雌株、雄株均有,雄株的产量高于雌株。 ( 1 )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来鉴定突变型的出现是基因突变所致,还是染色体组加倍所致? 取根尖分区制成装片,显微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内同源染色体数目。若观察到同源染色体增倍,则属染色体组加倍所致;否则为基因突变所致 ( 2 )若已证实阔叶为基因突变所致,有两种可能:一是显性突变;二是隐性突变。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方案加以判定(要求写出杂交组合,杂交结果,得出结论)。 选用多株阔叶突变型石刀板雌、雄相交。若杂交后代出现了野生型,则为显性突变所致;若杂交后代仅出现突变型,则为隐性突变所致 ( 3 )若已证实为阔叶显性突变所致,突变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还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方案加以判定(要求写出杂合组合,杂交结果,得出结论) 选用多对野生型雌性植株与突变型雄性植株作为亲本杂交。若杂交后代野生型全为雄株,突变型全为雌株,则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杂交后代,野生型和突变型雌、雄均有.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 ( 4 )若已证实阔叶基因在X染色体上,现有阔叶石刀板和野生型石刀板,雌株、雄株均有。只做一代杂交实验,就可以在幼苗期筛选出高产(雄性)的个体 。 选表现型为野生型的雌性与阔叶的雄性进行杂交,幼苗为窄叶的即为雄性 返回 24 、豌豆灰种皮 (G) 对白种皮 (g) 为显性,黄子叶 (Y) 对绿子叶 (y) 为显性。每对性状的杂合体 (F1) 自交后代 (F2) 均表现 3 : 1 的性状分离比。以上种皮颜色的分离比和子叶颜色的分离比分别来自对以下哪代植株群体所结种子的统计? A . F1 植株和 F1 植株     B . F2 植株和 F2 植株 C . F1 植株和 F2 植株     D . F2 植株和 F1 植株 思路: 1 )由受精卵基因型决定的 种子性状 (子叶颜色,种子的形状,种子的口味等),性状分离最先出现在 F1 植株上 2 )由受精卵基因型决定的 营养器官的性状 (高茎 / 矮茎等)、 果实性状 (果皮颜色、有毛 / 无毛、果实的口味)、 种皮的性状 , 都是由当代母本基因型决定,性状分离最先出现在 F2 植株上 D 金榜 P137,13 25 、某种植物果实甜味对酸味是显性 (A) ,子叶宽大对狭窄为显性 (B) ,经研究证实 A 与 B 无连锁关系,结合植物杂交实验的简图,分析回答问题: (1) 果实 1 的味道 ;果实 2 的味道 。 (2) 果皮 1 、种皮 1 的基因组成是 ,其基因型 与双受精时花粉的来源有关吗 ? 。 (3) 胚乳 1 的基因型是 ,胚 1 的基因型是 。胚、胚乳在个体发育中分别起什么作用 ? (4) 果皮 2 、种皮 2 的基因构成是 ,胚 2 发育成的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这些植株所结的果实味如何 ? (1) 酸 甜 (2)aabb 无关 (3)AaaBbb AaBb 胚是未来植物的幼体,胚乳为胚的萌发提供养料 (4)AaBb 9 甜:酸: 3 : 1 返回 遗传育种 1 、杂交育种 遗传定律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 2 、诱变育种 3 、单倍体育种 4 、多倍体育种 5 、基因工程育种 6 、细胞工程育种 26 、 (03 全国卷 ) 小麦品种是纯合体,生产上用种子繁殖,现要选育矮杆 (aa) 、抗病 (BB) 的小麦新品种;马铃薯品种是杂合体 ( 有一对基因杂合即可称为杂合体 ) ,生产上通常用块茎繁殖,现要选育黄肉 (Yy) 、抗病 (Rr) 的马铃薯新品种。请分别设计小麦品种间杂交育种程序,以及马铃薯品种间杂交育种程序。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并加以简要说明。 ( 写出包括亲本在内的前三代即可 ) 自由组合规律的具体应用 27 、科学家利辐射诱变技术处理红色种皮的花生,获得一突变植株,其自交所结的种子均具紫色种皮。这些紫色种皮的种子长成的植株中,有些却结出了红色种皮的种子。 ( 1 )上述紫色种皮的花生种子长成的植株中,有些结出了红色种皮种子的原因是 ___________ ( 2 )上述紫色种皮的种子,可用于培育紫色种皮性状稳遗传的花生新品种。假设花生种皮的紫色和红色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文字简要叙述获得该新品种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 1 )获得的突变植株是杂合子 其自交所产生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2 )分别种植这批紫色种皮种子 ,连续自交两代。若其中一些植株所结的种子均具有紫色种皮,这些种子就是所需要的新品种(纯合子) 分离规律的具体应用 向日葵种子粒大( B )对粒小( b )是显性,含油少( S )对含油多( s )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今有粒大油少和粒小油多的两纯合体杂交,试回答下列问题: ( 1 ) F2 表现型有哪几种?其比例如何? ( 2 )如获得 F2 种子 544 粒,按理论计算,双显性纯种有 粒,双隐性纯种有 粒,粒大油多的有 粒。 ( 3 )怎样才能培养出粒大油多,又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 ( 1 )粒大油少∶粒大油多∶粒小油少∶粒小油多 =9∶3∶3∶1 ( 2 ) 34 34 102 ( 3 )让 F2 代中粒大油多植株自交, BBss 自交得 BBss 子代; Bbss 自交会出现性状分离,去除粒小油多子代,再将得到的每一代粒大油多个体自交,连续多代,直到不再发生性状分离,最终得到的就是能稳定遗传的粒大油多个体( BBss )。 遗传定律在杂交育种工作中的应用 杂交育种就是用不同亲本材料 杂交 ,从后代中选择更为优良的个体加以繁殖作为生产品种。 在杂交育种中,常常要多代选择和自交,以得到所需基因型纯合类型。 在杂交育种工作中的应用 亲本选择: 纯合与否 后代选择: 营养器官 繁殖只要出现所需性状即可 , 无需纯合 种子繁殖 : 选纯种 选纯种方法 : 后代连续自交繁殖、才能得到遗传稳定的纯合个体。 显性纯合体的选择: 要鉴定显性个体是否纯合,可进行自交,如果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表明它是杂合体;如果不分离则是纯合体。 隐性纯合体的选择: 不能根据杂种 F 1 表现取舍,而要将 F 1 继续进行自交,在 F 2 进行选择。 28 、 (07 山东卷 ) 普通小麦中有高杆抗病( TTRR )和矮杆易感病( ttrr )两个品种,控制两队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请分析回答: ( 1 ) A 组由 F1 获得 F2 的方法是 , F2 矮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 。 ( 2 ) Ⅰ 、 Ⅱ 、 Ⅲ 三类矮杆抗病植株中,最可能产生不育配子的是 类。 ( 3 ) A 、 B 、 C 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 组,原因是 。 ( 4 )通过矮杆抗病 Ⅱ 获得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 。获得的矮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 ( 5 )在一块高杆(纯合体)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杆小麦。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性状出现的可能的原因(简要写出所用方法、结果和结论) 取该小麦种子在其他小麦田种下,让其自交,若还全是高杆,说明矮秆性状的出现是由环境引起的,若后代出现高杆、矮秆两种性状,则是基因突变引起的。 返回 在家蚕遗传中,黑色( B )对淡赤色( b )是有关蚁蚕(刚孵化的蚕)体色的相对性状,黄茧( D )对白茧( d )是有关茧色的相对性状,假设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杂交后得到的子代数量比如下表: ②让组合一杂交子代中的黑蚁白茧类型自由交配,其后代中黑蚁白茧的概率是 。 亲本 子代 黑蚁黄茧 黑蚁白茧 淡赤蚁黄茧 淡赤蚁白茧 组合一 9 3 3 1 组合二 0 1 0 1 组合三 3 0 1 0 黑蚁白茧基因型: 1/3BBdd 、 2/3Bbdd 赤色: 2/3Bb X 2/3Bb→1/9bb 黑蚁: 1-1/9=8/9 解题思路 :1/3AA , 2/3Aa 1 、雌雄异体;雌雄同株,异花授粉 配子: 2/3A , 1/3a 子代: AA=4/9 Aa=4/9 aa=1/9 2 、雌雄同株,严格的自花授粉 P : 1/3AA , 2/3Aa ↓ ↓ 子代: 1/9AA 2/3 ( 1/4AA+2/4Aa+1/4aa ) 3 、 雌雄同株,有自花授粉,也有异花授粉 aa 介于 1/9 和 1/6 之间 返回 控制变量的遗传实验题 研究中心: 表现型 = 基因型 + 环境 探究问题:环境和遗传因素对某一性状的影响 方法: 单一变量: 让基因型相同,改变环境条件 对照: 自身对照 相互对照 探究:光和遗传因素对叶绿素合成的影响 探究: 环境和遗传因素对野菊株高的影响 结论: 只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只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 29 、( 04 北京卷)一种以地下茎繁殖为主的 多年生野菊 分别生长在海拔 10m 、 500m 、 1000m 的同一山坡上。在相应生长发育阶段,同一海拔的野菊株高无显著差异,但不同海拔的野菊株高随海拔的增高而显著变矮。为检验 环境和遗传因素对野菊株高的影响 ,完成以下实验设计。 10m 500m 1000m 1000M 500M 10M 1000M 500M 10M 10m 500m 1000m 10m 10m 10m 500m 1000m 只受 环境 因素的影响 只受 遗传 因素的影响 遗传 和 环境 因素的共同影响 结论 返回 巨胚与正常胚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 Ge 、 ge 控制,巨胚稻是一种肉眼可见的有巨大胚的水稻。因胚的增大而使米的营养价值大为改观,具有独特的潜在的经济价值。科学家利用 γ 射线处理正在萌发的正常胚种子,经育种、筛选,最终获得了巨胚突变体。为研究此变异的遗传特性,科学家用经典遗传学的研究方法获得了以下数据: 分析以上数据,可以得出哪三个结论?并简要说明理由。 纯种亲本组合 观测粒数 F 1 表现型的平均数 组别 表现型 粒重( mg ) 胚重( mg ) 甲 巨胚 × 巨胚 30 19 . 47 0 . 92 乙 正常胚 × 正常胚 30 22 . 84 0 . 47 丙 巨胚 ♀ × 正常胚 ♂ 30 21 . 37 0 . 50 丁 正常胚 ♀ × 巨胚 ♂ 30 21 . 30 0 . 47   将纯种小麦播种于生产田,发现边际和灌水沟两侧的植株总体上比中间的长得好。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基因重组引起性状分离       B .环境引起性状变异 C .隐性基因突变成为显性基因    D .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发生了变化 B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