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4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四
绍兴一中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生物 注意:本试卷全部答案均需答在答题纸上,答题前请先将答题纸上的信息填写完整,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主观题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规定的区域作答。凡因填涂错误造成的问题概不给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浸入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的KNO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和自动复原的现象,此过程中没有发生的是 ( ) A.主动转运 B.易化扩散 C.扩散 D.ATP水解 2.下列关于能源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种糖类都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 B.糖类、脂肪释放的能量可被生命活动直接利用 C.糖类、脂肪、蛋白质均可通过三羧酸循环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 D.糖类也称碳水化合物,各种糖类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之比为2:1 3.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干种子内不含水分,以保持休眠状态 B.旱生植物比水生植物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其原因之一是结合水的相对含量较高 C.镁离子是叶绿素的重要成分,缺镁会造成叶片发黄 D.生理盐水能维持人体渗透压的平衡,防止细胞过度吸水而涨破 4.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ATP的合成与分解都需要酶的催化 B.ATP和有些酶的化学元素组成相同 C.酶和ATP在细胞代谢中都起重要作用 D.酶的催化作用都需要ATP提供能量 5.下列关于细胞的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使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B.对所有生物来说,细胞的衰老和个体的衰老都不是同步的 C.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的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原癌基因存在于机体正常细胞中,抑癌基因存在于癌细胞中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肌细胞含线粒体较多; ②胃腺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合成它的场所是内质网上的核糖体; ③肝细胞不能合成胃蛋白酶,说明其DNA分子中不含控制胃蛋白酶合成的基因; ④汗腺细胞和唾液腺细胞都有较多的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⑤甲状腺细胞能分泌甲状腺激素但不能合成酶; ⑥葡萄糖从小肠被吸收进入到人的红细胞要通过4层膜,每次都要消耗能量; ⑦氧合血红蛋白中的氧气被其他组织细胞利用要通过6层膜。 A.①②③ B.④⑤⑥⑦ C.①②⑦ D.③⑤⑥ 7.对植物根尖细胞中某细胞器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25%、10%、30%、20%、15%,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细胞器无膜 B.该细胞器能固定CO2 C.该细胞器能产生水 D.该细胞器不能进行能量转换 8.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元素及物质的去向是生物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下列相关结果错误的是( ) A.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不会含有 18O,但尿液中会含有H218O B.用含3H标记的T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可以在细胞核和线粒体处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而在核糖体处则检测不到 C.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D.要得到含32P的噬菌体,必须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 9.如图所示,ATP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AMP可以作为合成ADP及RNA的原料 B.甲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可以用于C3的还原或细胞分裂 C.丁过程合成ATP所需能量可以是某些有机物氧化所放出的化学能 D.催化乙和丙过程的酶应该是同一种酶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图甲曲线分析,可以判断经过一昼夜,玻璃罩内的植物有机物的量减少 B.假设图乙中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 C.图丙是用目镜10×、物镜10×组合下看到的细胞图像,若将物镜换为40×后再观察,视野中可看到2个完整的细胞 D.据图丁可以判断此状态下A处溶液浓度大于B处溶液浓度 1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硝化细菌、霉菌、颤藻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②细胞学说揭示了“老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③柳树叶肉细胞的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 ④胆固醇、磷脂、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 ⑤蛙红细胞、人肝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并不都有细胞周期,但这些细胞内的化学成分都不断更新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12.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房颤的成因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 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很少,因此红细胞代谢较弱 C.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编码核孔复合物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 D.tRNA在细胞核内合成,运出细胞核发挥作用与核孔复合物无关 13.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如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I、Ⅱ、Ⅲ、Ⅳ为色素条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强光下的幼苗相比正常光照下的绿色更深 B.强光照可能抑制叶绿素的合成,促进类胡萝卜素的合成 C.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大小是I<Ⅱ<Ⅲ<Ⅳ D.色素分离过程中如果滤液线触及石油醚,会缩短得到四条色素带的时间 14.在适宜条件下,对人体细胞培养并使其进行正常分裂至第五代,对培养物中细胞的DNA含量情况进行测定,发现细胞分为3种类型:DNA量等于正常细胞,DNA量两倍于正常细胞,DNA量介于前两种细胞。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第一种细胞均无分裂能力,且在视野中数量最少 B.第二种细胞均处于细胞分裂期,且在视野中数量最多 C.第三种细胞已经进入生长的衰老期,将停止细胞分裂 D.用药物抑制细胞的DNA复制,第一种细胞比例将增加 15.将全部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产生4个子细胞,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2 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 C.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2P,则一定进行有丝分裂 D.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不都含32P,则一定进行减数分裂 16.如甲、乙两图均为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丙图所示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在细胞分裂各时期的变化,丁图所示为细胞分裂各时期染色体与DNA分子的相对含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B.甲图细胞所处时期对应丙图的BC段和丁图的c时期 C.乙图细胞所处时期分别对应丙图DE段和丁图的b时期 D.甲、乙两图细胞都有2个染色体组 17.下表是在适宜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O2的释放速率变化与全部色素吸收光能百分比变化基本一致 B.由550 nm波长的光转为670 nm波长的光时,叶绿体中C3的量会增加 C.该植物缺乏Mg时,叶绿素a吸收的光能百分比的减少幅度更大 D.环境温度降低,该植物对光能的利用能力降低 18.如图表示一株生长迅速的植物在夏季24 h内CO2的吸收量和释放量,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用单位时间内C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表示(图中A、B、C表示相应图形的面积)。下列表述不合理的是 A.在18:00时和6:00时,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B.假设该植物在24 h内呼吸速率不变,最大光合速率为85mg/h C.该植物在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代数式可表示为A+C-B D.中午12:00时左右,与曲线最高点所对应的时间相比,该植物叶绿体内C5的含量下降 19.某同学研究甲湖泊中x深度生物的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具体操作如下:取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a、b、c,将a先包以黑胶布,再包以锡箔。用a、b、c三瓶从待测水体深度取水,测定c瓶中的氧气含量。将a瓶、b瓶密封后再沉入待测水体深度,24小时后取出,测定两瓶中的氧气含量,结果如图所示。则24小时内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和需氧呼吸的情况是( ) A.24小时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有需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是V mol/瓶 B.24小时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K mol/瓶 C.24小时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需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是K—V mol/瓶 D.24小时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K—V mol/瓶 20.下列关于“探究2,4—D对插条生根的作用”实验设计的叙述,有几项是错误的 ①2,4—D是在植物体内合成的 ②取多个烧杯,分别装有等量不同浓度的2,4—D溶液,还需要一个装有蒸馏水的烧杯作空白对照 ③所选取的枝条必须从同一植株中选取 ④枝条大小、长短、芽的数量相近,放入烧杯中要基部朝下 ⑤每个烧杯各放一个枝条 ⑥ 每天测量每组枝条的根总长度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21.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时间/天 1 5 9 13 17 21 25 29 33 37 成虫数/只 6 10 28 71 131 207 270 302 327 341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 B.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C.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 D.第1~37天,成虫数量呈“J”形增长 22.名为“我的皮肤”的生物活性绷带自从在英国诞生后,给皮肤烧伤病人带来了福音。该活性绷带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细胞样本,再让其在特殊的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在患者的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加速伤口愈合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我的皮肤”的获得技术属于动物细胞工程 B.人的皮肤烧伤后会因人体第二道防线的破坏而导致免疫力下降 C.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自患者本人 D.膜片能否把细胞顺利“释放”到伤口,加速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细胞膜上的HLA有关 23.将纯种的某二倍体植物品种甲(AA)与近缘纯种乙(EE)杂交后,经多代选育出如右图所示的新品种丙(图中的同源染色体黑色部分是来自品种乙的染色体片段,品种甲没有此片段)。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杂交选育过程中一定发生过染色体结构上的变异 B.杂交选育过程中一定发生过DNA上碱基对的替换 C.丙品种的产生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D.丙品种自交后代中有1/2个体能稳定遗传 24.“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得出这一结论的关键是( ) A.用S型活菌和加热杀死后的S型菌分别对小白鼠进行注射,并形成对照 B.用杀死的S型菌与无毒的R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测定小鼠体液中的抗体含量 C.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获得了S型菌 D.将S型菌的各种物质分离并分别加入各培养基中,培养R型菌,观察是否发生转化 25.自然界中,与花生相比,玉米更适合生长在高温、光照强烈和干早的环境中,其利用CO2的能力也远远高于花生。某科研小组选取玉米和花生为实验材料做了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下面甲、乙二图中,甲图表示光合作用部分过程,乙图表示夏季白天两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丙图表示植物细胞呼吸图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表示光合作用的暗碳反应过程,此过程中三碳化合物被NADPH还原 B.乙图中d曲线表示花生的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12点到14点变化的原因是气孔关闭 C.乙图17点到18点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光照强度减弱 D.丙图中4和7属于同一种物质,产生的8大多用于合成ATP 26.蛋白水解酶分内切酶和外切酶2种,外切酶专门作用于肽链末端的肽键,内切酶则作用于肽链内部特定区域,若蛋白酶1作用于苯丙氨酸(C9H11NO2)两侧的肽键,蛋白酶2作用于赖氨酸(C6H14N2O2)氨基端的肽键,某四十九肽经酶1和酶2作用后的情况见下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蛋白外切酶处理该多肽,则会得到49个氨基酸 B.短肽A.B.C比四十九肽的氧原子数少1个,N原子数减少3个 C.蛋白酶1和蛋白酶2均属于蛋白内切酶 D.该四十九肽只有第22、49号位为赖氨酸,而苯丙氨酸存在于第17、31、32号位上。 27.某种植物果实重量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对果实重量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已知隐性纯合子和显性纯合子果实重量分别为150g和270g。现将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两植株杂交,F1中重量为190g的果实所占比例为 A.3 / 64 B.5 / 64 C.12 / 64 D.15 / 64 28.埃博拉病毒(EBV)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其引起人类发生的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EBV与宿主细胞结合后,将核酸-蛋白复合体释放至细胞质,通过下图途径进行增殖。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直接将EBV的-RNA注入人体细胞将引起EBHF B.过程②需要的氨基酸和tRNA的种类、数量相同 C.EBV增殖过程需细胞提供四种脱氧核苷酸和ATP D.过程①所需嘌呤比例与过程③所需嘧啶比例相同 29.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为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 A.Ⅰ-2、Ⅰ-4和Ⅲ-4必须是纯合子 B.Ⅲ-4、Ⅲ-2和Ⅲ-3必须是杂合子 C.Ⅱ-4、Ⅳ-1和Ⅳ-2必须是杂合子 D.Ⅱ-1、Ⅲ-1和Ⅲ-4必须是纯合子 30.烟草是雌雄同株植物,在自然界中不存在自交,这是由S基因控制的遗传机制所决定的,如果花粉所含S基因与母本的任何一个S基因种类相同,花粉管就不能伸长完成受精,如下图所示(注:精子通过花粉管输送到卵细胞所在处完成受精),研究发现,S基因包含控制合成S核酸酶和S因子的两个部分,前者在雌蕊中表达,后者在花粉管中表达,传粉后,雌蕊产生的S核酸酶进入花粉管中,与对应的S因子特异性结合,进而将花粉管中的rRNA降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烟草的S基因分为S1、S2、S3等15种之多,它们之间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S基因的种类多,体现了变异具有不定向性,为物种的进化提供丰富的原材料 C.基因型为S1S2和S2S3的烟草间行种植,子代基因型比值为S1S3:S2S3:S1S2=1:1:1 D.花粉不能伸长的原因可能是细胞中无法合成蛋白质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10分)下图甲表示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的模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 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 (1)甲模型能解释酶的催化具有 ,即每一种酶只能催化 化学反应。 代表麦芽糖酶。酶催化作用的原理是 。 (2)乙图中,限制f~g段上升的因素是 。如果温度升高5℃,催化速率将变 。 (能/不能)用本尼迪特试剂鉴定麦芽糖酶是否完成对麦芽糖的催化分解。 (3)若其他条件不变,将酶的量增加一倍,请在乙图中绘出相应变化曲线。 (4)某同学为了探究pH对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在A、B、C、D、E 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pH 5.0、6.0、7.0、8.0、9.0的适宜浓度缓冲液5 mL,再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液1 mL。 ②各试管中分别加入适当浓度的唾液稀释液1 mL,摇匀。 ③将5支试管放入70 ℃恒温水浴中,保温时间相同且合适。 ④取出各试管,分别加入本尼迪特试剂2 mL,摇匀。 ⑤观察各试管溶液的颜色,通过颜色深浅判断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最适pH。 上述实验步骤中有2处错误,请更正(不考虑试剂的浓度和加入量、pH梯度以及实验重复次数),以便实验能得到正确的预期结果。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10分)某科研人员将绿色的小麦叶片放在温度适宜的密闭容器内,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测定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分析回答: (1)小麦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CO2进入叶肉细胞后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 。 (2)B点时,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速率。A点以后的短时间内,叶片细胞内C5的量将 。 (3)在0~5min内,该容器内氧气量减少的原因是 。在5~15 min内,该容器内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这是因为 。 (4)如果小麦叶片的呼吸速率始终不变,则在5~15 min内,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平均速率(用氧气产生量表示)是 mol/min。同一小麦植株的底部叶片呼吸作用强度比顶部叶片弱,其内部原因最可能是 。 33.(10分)通过光学显微镜的观察可发现,有丝分裂过程中丧失着丝粒的染色体断片不能向两极移动,游离于细胞核之外形成微核。为研究Cd2+能否诱导龙葵根尖细胞产生微核,将培养的龙葵幼苗分别用浓度为5 μmol/L、20 μmol/L、50 μmol/L、100 μmol/L的氯化镉溶液处理3 d、5 d,以完全营养液作对照(CK)。取根尖制片观察,按“微核细胞率(%)=(微核细胞数/观察细胞数)×100%”统计微核细胞率,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发生在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观察计数微核的最佳时期应是细胞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 (2)微核的化学成分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核的形成可能引起生物体的变异,该变异属于__ ________。 (3)为了在显微镜下观察龙葵根尖细胞是否产生微核,实验中使用稀盐酸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使用龙胆紫染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图中实验结果分析,你可得出的结论是(写出两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10分)“胆碱能神经元”是一种能合成乙酰胆碱,并在兴奋时能从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传出神经元。目前认为,老年性痴呆与中枢“胆碱能神经元”的大量死亡和丢失有关。某研究小组为研究老年性痴呆的机制,定位损伤大鼠的脑,进行学习能力以及记忆巩固能力的测验,实验处理和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错误次数 完成学习所需时间(秒) A 不作任何处理 8.76 112.39 B 向大鼠脑的一定区域缓慢注射0.5M缓冲溶液的鹅膏蕈氨酸1 μL 15.72 149.73 (1)“胆碱能神经元”活动与受体有关,毒蕈碱受体是其中的一种,B组实验处理的目的是让鹅膏蕈氨酸与____________上的毒蕈碱受体结合,使乙酰胆碱与受体的结合受到影响,从而产生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似的效果,以达到研究老年性痴呆的机制的目的。 (2)表中的实验数据表明B组大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降,从而为老年性痴呆与中枢“胆碱能神经元”有关的猜测提供了实验证据。 (3)研究发现,乙酰胆碱作用于骨骼肌细胞,可引起收缩;作用于心肌细胞,却降低收缩频率。为了探究乙酰胆碱作用于上述两种肌细胞产生不同反应是否与两种肌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不同有关,研究人员进行了下面实验。 实验步骤:①利用骨骼肌细胞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作为抗原,制备相应的抗体;②将上述抗体分别作用于骨骼肌细胞和心肌细胞; ③一段时间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作用于这两种细胞,观察它们收缩反应变化的情况。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骨骼肌细胞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与心肌细胞的不同,表明乙酰胆碱的作用特点与两种肌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不同有关。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A D C C C A D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C B D B D B D D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B B D D D D D D C 31.(每空1分,共10分) (1)专一性 一种或一类 a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酶量(酶的浓度) 慢 不能 (3)略 (4) ③中70 ℃应改为37 ℃ ④中在观察各试管中溶液的颜色之前应将各试管放在80~100 ℃水浴中一段时间 32.(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 (1)叶绿体 NADPH和ATP (2)等于 增加 (3)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光合作用使密闭容器内的CO2浓度逐渐减少,光合作用速率逐渐下降(2分) (4)6 ×10-8 底部叶片衰老,酶活性降低(2分) 33.(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 (1)后 间 (2)DNA和蛋白质 染色体(结构)畸变 (3)能够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 使染色体着色 (4)①浓度低于20 μmol/L的氯化镉溶液处理龙葵幼苗,统计所得龙葵根尖分裂细胞的微核细胞率为0(2分) ②超过一定浓度后,氯化镉溶液浓度越大,处理时间越长,微核细胞率就越高(2分) (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34.(每空2分,共10分) (1)突触后膜 “胆碱能神经元”死亡和丢失 (2)学习能力和记忆巩固能力 (3)③乙酰胆碱 骨骼肌细胞不收缩,心肌细胞收缩频率降低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