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重庆八中高2020级高三(上)入学考试理综试题 ‎—、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生物体或细胞中的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蔗糖与乳糖水解的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B. 脂肪是人体中既能储能又具有保温作用的物质 C. 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保护和润滑作用 D. ATP中两个高能磷酸键断裂,剩余部分可作为DNA复制的原料 ‎【答案】D ‎【解析】‎ ‎【分析】‎ ‎1、蔗糖是由是1分子果糖和1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乳糖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构成;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构成;故二糖的水解产物都有葡萄糖。‎ ‎2、ATP是由1分子腺苷和3个磷酸基团,2个高能磷酸键构成,腺苷是由1分子腺嘌呤和1分子核糖构成。‎ ‎【详解】A、蔗糖水解后产生葡萄糖和果糖,乳糖水解后产生半乳糖和葡萄糖,A正确;‎ B、脂肪是人体中储能又具有保温作用的物质,B正确;‎ C、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由保护和润滑的作用,C正确;‎ D、ATP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断裂后剩下的部分可作为RNA合成的原料,D错误;‎ 故选D。‎ ‎【点睛】ATP中的五碳糖是核糖,故ATP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后是构成RNA的原料。‎ ‎2.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胰岛B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属于神经调节 B. 小肠黏膜细胞分泌的促胰液素随血液到达胰腺,促进胰液分泌,属于体液调节 C. 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多种途径减少散热、增加产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 D. 饮水不足时下丘脑合成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详解】A、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胰岛B细胞促进胰岛素分泌,此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相当于效应器,下丘脑为神经中枢,属于神经调节,A正确;‎ B、小肠粘膜细胞分泌促胰液素通过血液到达胰腺促进胰液分泌,属于体液调节,B正确;‎ C、寒冷环境下机体散热量高于炎热环境,需通过多种途径减少散热、增加产热,使体温保持稳定,C错误;‎ D、饮水不足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产生的抗利尿素由垂体释放增多,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D正确;‎ 故选C。‎ ‎【点睛】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具体到不同的稳态其调节方式不同。‎ ‎3.研究者将对称叶片一半遮光,另一半照光处理。经过一段时间后,在对称部位截取同等面积(实验处理前干重相同)的叶片,烘干称重,用于相关速率的计算。不考虑光照条件对叶片呼吸速率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遮光处理后叶绿体基质中的含量比照光处理后低 B 照光处理时类囊体薄膜上可发生与电子和结合 C. 照光处理与遮光处理后叶片的干重差是由呼吸作用引起的 D. 要计算光合作用速率还需测定同等面积叶片的初始干重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葡萄糖。‎ ‎【详解】A、当遮光后,光反应停止,但暗反应的C5还能固定CO2,所以遮光后C3还在不断形成,而C3却不能被还原成C5,故遮光的C3会比光照的含量高,A错误;‎ B、照光处理时类囊体薄膜上可产生[H],故可发生NADP+与电子和H+结合,B正确;‎ CD、照光处理后与遮光处理后叶片的干重差是光合作用速率,因此不需要测定同等面积叶片的初始干重,CD错误;‎ 故选B。‎ ‎【点睛】光合作用条件需要光照:光反应阶段需要光照,暗反应阶段不要光照,当光反应会影响暗反应的进行。‎ ‎4.1859年,一位英格兰农场主将欧洲兔带到澳大利亚草原放养,后来对袋鼠等本地生物造成极大威胁。生态专家先后采用引入狐狸(y1年)和粘液瘤病毒(y2年)等手段进行防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 A. 引入狐狸防治欧洲兔效果不佳的原因可能是狐狸捕食较多的袋鼠 B. 引入的病毒能防治欧洲兔但对袋鼠影响不大,原因是病毒的专性寄生 C. 0—y1年欧洲兔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y1年时为防治的最佳时间 D. 若调查中被标记的部分个体标志物脱落,则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引入狐狸后,袋鼠的种群数量下降,因此可以推测袋鼠和狐狸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因此引入狐狸防治欧洲兔效果不佳的原因可能是狐狸捕食较多的袋鼠,A正确;引入的病毒能防治欧洲兔但对袋鼠影响不大,说明病毒的专性寄生于欧洲兔,B正确;0—y1年欧洲兔的数量不断增加,说明其年龄结构为增长型;y1年时欧洲兔的种群数量已经非常多,而防治的最佳时期应该其数量快速增长之前,C错误;若调查中被标记的部分个体标志物脱落,导致第二次捕捉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减少,则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大,D正确。‎ ‎5.如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增殖过程中某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此细胞中不会发生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B. 此细胞形成过程中一定发生了交叉互换 C. 此细胞分裂后可产生2种精细胞或1种卵细胞 D. 该生物体细胞中最多可含有2个染色体组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该细胞中含有等位基因A、a,其形成原因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详解】A、此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不会发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因为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A正确;‎ B、此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正常情况下应该不含等位基因,但该细胞含有等位基因Aa,其形成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B错误;‎ C、图示细胞分裂可产生2种精细胞或极体和卵细胞,C错误;‎ D、该细胞所含染色体组数(2个)与体细胞相同,则该生物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后期最多可含4个染色体组,D错误;‎ ‎【点睛】减数分裂过程中,交叉互换发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减数一次分裂后期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6.如图为某家族患神经性耳聋(显、隐性基因分别用D、d表示)和红绿色盲(显、隐性基因分别用B、b表示)的遗传系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神经性耳聋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的基因型为或 C. 的色盲基因来自于 D. 若只考虑神经性耳聋,和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3‎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系谱图:Ⅱ3和Ⅱ4都不患神经性耳聋,但他们有一个患该病的儿子,说明神经性耳聋属于隐性遗传病,又由于Ⅰ1神经性耳聋患者的儿子正常,说明神经性耳聋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神经性耳聋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 B、首先分析神经性耳聋,Ⅲ8的弟弟(或哥哥)是患者(dd),其父母不患病,则其父母基因型为Dd×Dd,Ⅲ8正常因此其基因型为DD、Dd;然后分析色盲,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8患红绿色盲,故其基因型为XbY,所以Ⅲ8基因型为DDXbY或DdXbY,B正确;‎ C、Ⅲ8的色盲基因来自于4号(3号没有色盲基因),4号色盲基因来自于1号(2号没有色盲基因),C正确;‎ D、若只考虑神经性耳聋,Ⅲ12正常,但其父亲为dd,所以他的基因型为Dd,所以Ⅲ8和Ⅲ12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D错误;‎ 故选D。‎ ‎【点睛】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无病非伴性;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7.某小组同学为了探究过氧化氢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还是RNA,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和试剂:试管,量筒,滴管,试管架,试管夹,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酶溶液,用蛋白酶处理过的过氧化氢酶溶液,用RNA酶处理过的过氧化氢酶溶液。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步骤:‎ ‎①取三支试管,分别编号为甲、乙、丙,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甲试管中滴加两滴过氧化氢酶溶液,向乙试管中滴加两滴用蛋白酶处理过的过氧化氢酶溶液、丙试管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适宜条件下保温,观察三支试管中气泡产生的速率。‎ ‎(2)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3)如果要测定某种酶的最适宜温度,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用过氧化氢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等量的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滴加等量的用RNA酶处理过的过氧化氢酶溶液 (2). 若甲、乙两试管中气泡产生的速率基本相同,丙试管几乎没有气泡产生,说明过氧化氢酶的化学本质是RNA,而不是蛋白质;若甲、丙两试管中气泡产生的速率基本相同,乙试管几乎没有气泡产生;过氧化氢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而不是RNA (3). 不能 (4). 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解析】‎ ‎【分析】‎ 酶的本质: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比较温和;‎ 本题根据酶的专一性来设计实验。‎ ‎【详解】(1)①根据实验设计的等量原则,三支试管都应加入等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 ②甲试管是空白对照,乙、丙两试管为实验组,向乙试管中滴加两滴用蛋白酶处理过的过氧化氢酶溶液;向丙试管中滴加等量的用RNA酶处理过的过氧化氢酶溶液。‎ ‎(2)实验结果及结论:若甲、乙两试管中气泡产生的速率基本相同,丙试管几乎没有气泡产生,过氧化氢酶的化学本质是RNA,而不是蛋白质;‎ 若甲、丙两试管中气泡产生的速率基本相同,乙试管几乎没有气泡产生;过氧化氢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而不是RNA。‎ ‎(3)温度不仅影响酶的活性,也会直接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所以一般不用过氧化氢酶来探究酶的最适温度。‎ ‎【点睛】探究实验中要注意对照原则、控制变量原则,无关变量要保持一致。‎ ‎8.下图甲为中枢神经元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图中各结构均正常,M和N为连接在神经元表面上的电流计;图乙为某一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 ‎ ‎(1)神经元轴突末端多次分支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的部分叫_________________,它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等相接触,共同形成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为刺激A处记录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在b~c段膜外的浓度___________(填“高于”或___________ “低于”)膜内,膜外电位(填“高于”或“低于”)膜内。‎ ‎(3)若在图甲A处给予一个适宜的刺激,M的指针发生偏转,而N的指针未发生偏转,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N的指针偏转,则其偏转情况是___________(填“一次”“两次”或“多次”)。‎ ‎(4)A、B、C是图甲中的三个位点,要证明某药物只能阻断神经冲动在突触部位的传递,而不能阻断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刺激点应在__________点,放药点应分别在__________点。‎ ‎【答案】 (1). 突触小体 (2). 突触 (3). 高于 (4). 低于 (5). A处神经元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6). 多次 (7). A (8). B、C ‎【解析】‎ ‎【分析】‎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至少由2个神经元组成,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间隙。‎ ‎2、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方式传导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此突触部位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 ‎【详解】(1)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突起又分为树突和轴突,神经元轴突末端多次分支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的部分叫突触小体,它与其它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等相接触,共同形成了突触。‎ ‎(2)a-b段是动作电位的去极化过程,主要是Na+内流造成的,虽然Na+内流,但膜外的Na+浓度仍然高于膜内,而b~c段膜外电位比膜内低。‎ ‎(3)若在图甲A处给予一个适宜的刺激,M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形成动作电位,产生兴奋,并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根据C处突触结构,理论上A处的兴奋能向下一神经元传递,到达N指针所在的神经元。然而N的指针未发生偏转,说明没有兴奋传递过来,因而推测A神经元产生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由于图甲的中枢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特殊,且构成一个循环路径,若N的指针偏转,说明A处的兴奋能向下一神经元传递,所以兴奋能多次传导到B处,导致N的指针发生多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4)若要证明某药物只能阻断神经冲动在突触部位的传导,而不能阻断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刺激点应在A,药物分别放在B、C两点。若刺激A点,M发生偏转,N不发生偏转即可证明。‎ ‎【点睛】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递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 ‎9.植物的Rubisco酶具有“两面性”。当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与反应,完成光合作用;当浓度较高时,该酶却催化与反应生成一个和一个,经一系列变化后到线粒体中会生成,这种植物在光下吸收产生的现象称为光呼吸。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中Rubisco酶分布在________中。为探明光呼吸过程中碳的转化过程,可采用_______法。‎ ‎(2)与光呼吸相区别,研究人员常把细胞呼吸称为“暗呼吸”,从反应条件看,光呼吸与暗呼吸的不同是__________(写出两点)。‎ ‎(3)预测氧气浓度升高时,葡萄糖生成量会_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上图分析,对在光下正常生长的叶片突然遮光,释放速率先达到一个峰值,后下降并稳定在某一个数值,请从光合作用、光呼吸和暗呼吸对速率的影响角度,解释上述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叶绿体基质 (2). 同位素示踪法 (3). 光呼吸需要光,暗呼吸有光无光均可;催化反应酶不同 (4). 下降 (5). 与结合增多,生成的用于还原成碳水化合物的减少 (6). 遮光使光合作用停止,光呼吸产生的继续反应生成;同时暗呼吸也生成,使释放速率达到峰值。消耗殆尽,光呼吸停止,只有暗呼吸,使释放速率下降并稳定在某一个数值 ‎【解析】‎ ‎【分析】‎ 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水的光解,产生ATP和[H],同时释放氧气,ATP和[H]用于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暗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CO2的固定,CO2和C5反应产生2C3,C3在 ATP和[H]的参与下被还原成C5和有机物。‎ 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受光照的限制,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为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Rubisco酶主要参与二氧化碳的固定,故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可采用同位素示踪法,探明光呼吸过程中碳的转化过程。‎ ‎(2)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光呼吸与暗呼吸的不同有:光呼吸需要光,暗呼吸有光无光均可;光呼吸的场所为叶绿体和线粒体,暗呼吸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二者所需要的酶不同。‎ ‎(3)当O2浓度较高时,Rubisco酶催化C5与O2反应生成一个C3和一个C2,只产生1个用于还原的C3,减少了暗反应过程中C3‎ 含量,使得暗反应速率下降,产生的有机物(葡萄糖)减少。‎ ‎(4)遮光使光合作用停止,光呼吸产生的C2继续反应生成CO2;同时暗呼吸也生成CO2,使CO2释放速率达到峰值。C2消耗殆尽,光呼吸停止,只有暗呼吸,使CO2释放速率下降并稳定在某一个数值。‎ ‎【点睛】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如光照、CO2浓度、O2浓度等。‎ ‎10.玉米、豌豆和果蝇等生物因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培养、后代个体数量多等特点,常常作为遗传学研究中的模式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是单性花、雌雄同株的作物,其高杆(G)对矮杆(g)为显性。现有玉米植株甲,其体细胞中含有21条染色体,基因型为Ggg。‎ ‎①杂交过程中,玉米相对于豌豆可以省去_________环节,在开花前直接给雌雄花序做______处理。‎ ‎②如果雄性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多一条会导致雄性配子成活率减半,以植株甲为父本与正常的矮杆植株杂交,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则后代中高秆:矮秆=___________。‎ ‎(2)果蝇的灰身和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且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基因B/b控制),刚毛和截毛为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由D/d控制)。‎ ‎①让纯合灰身果蝇与纯合黑身果蝇交配,让中灰身个体自由交配,则中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 ‎②让多对纯合刚毛雌果蝇与纯合截毛雄果蝇交配,中刚毛:截毛,则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D/d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去雄 (2). 套袋 (3). 4∶5 (4). 灰身∶黑身=8∶1 (5). 不能 (6). D/d无论是在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子二代中刚毛∶截毛均为3∶1‎ ‎【解析】‎ ‎【分析】‎ 在杂交过程中,要对豌豆进行去雄、套袋处理,避免自花传粉,对实验造成干扰;而玉米是单性花,可以简化去雄环节,在开花前为防止同株异花传粉,需要在开花前对雌、雄花进行套袋处理;果蝇是模式动物,摩尔根利用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详解】(1)①玉米是雌雄异体的生物,可以省略去雄的步骤,在开花前直接给雌雄花序做套袋处理,防止同株异花传粉。‎ ‎②植株甲Ggg可产生含G、gg、Gg、g的配子,且比例为1∶1∶2∶2,因为雄性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多一条会导致雄性配子成活率减半,则可参与受精的雄配子G、gg、Gg、g比例为2∶1∶2∶4,与正常的矮杆植株杂交,则后代中高杆:矮杆=4:5。‎ ‎(2)①让纯灰身果蝇与纯合黑身果蝇交配,F2中灰身个体基因型为1/3BB,2/3Bb,灰身个体自由交配,则黑身个体比例为(2/3)×(2/3)×(1/4)=1/9,F2中表现型及比例是灰身:黑身=8:1。‎ ‎②F2中刚毛:截毛=3:1,不能确定D/d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原因是D/d无论是在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子二代中刚毛:截毛均为3:1。‎ ‎【点睛】豌豆是雌雄同株,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传粉。‎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 ‎11.甲醛是一种来源广泛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具有强烈的致癌和致畸作用,可利用微生物降解甲醛来治理甲醛污染,具有高效、环保、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如图甲是采集活性污泥作为优良菌源,通过筛选分离出能以甲醛为唯一碳源的高效降解菌的实验过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 ‎(1)上述实验材料中,不需要进行灭菌处理的是_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该实验③过程所用的选择培养基只能以甲醛作为唯一的碳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③→④的分离活性污泥中的细菌的接种方法(如图乙)为______________法,接种时,对接种环应采用______________方法进行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研究甲醛初始浓度对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相应实验。当甲醛的初始浓度小于1200mg/L时,菌株可以完全降解甲醛:当甲醛的初始浓度增高至1600mg/L时,48小时后菌株对甲醛的降解能力很弱,甚至失去降解能力,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活性淤泥 (2). 高压蒸汽灭菌 (3). 只有能分解利用甲醛的微生物才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 (4). 平板划线法 (5). 灼烧 (6). 由于每个区域的末端的细菌比起点处少,每次从末端开始划线,会使得细菌的数量越来越少,最终得到单个细胞繁殖的菌落 (7). 甲醛的初始浓度太大,会产生毒害作用,使菌体蛋白质变性,从而降低了细菌降解甲醛的能力 ‎【解析】‎ ‎【分析】‎ 在分离和纯化分解甲醛的细菌的过程中,通过①过称制取各种菌的悬浊液,此过程中的活性污泥不需要灭菌操作,②过程可以获得各种微生物,③中的培养基中的碳源只含有甲醛,只有可以分解甲醛的细菌能够存活,所以通过③过程可以筛选出能分解甲醛的微生物,④过程可以获得单菌落,获得单菌落过程中常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或者稀释涂布平板法;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过高的甲醛浓度可以使分解甲醛的菌体白质变性,从而降低了细菌降解甲醛的能力。‎ ‎【详解】(1)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应该进行无菌操作,由于该实验是从活性污泥中分离菌种,因此对于活性污泥不能灭菌,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为高压蒸汽灭菌法。③过程的培养基加入甲醛,甲醛是该培养基的唯一碳源,甲醛的作用是为能分解甲醛的微生物提供碳源,同时甲醛能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2)对接种环常用的灭菌方法是灼烧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体逐渐稀释分散以便获得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菌落。‎ ‎(3)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过高的甲醛浓度可以使分解甲醛的菌体白质变性,从而降低了细菌降解甲醛的能力,因此如甲醛浓度过高,菌株对甲醛的能力降低。‎ ‎【点睛】培养基常用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常用划线法分离单菌落。‎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 ‎12.肺细胞中的let-7基因表达减弱,癌基因RAS表达增强,会引发肺癌。研究人员在体外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let-7基因导入肺癌细胞实现表达,发现肺癌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其影响机理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获取let-7基因后,进行基因扩增应采用_____________技术,该技术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在操作步骤中需要加热至90~95℃使________,然后降温至55~60℃,使_____________。‎ ‎(2)在进行肺癌细胞培养时,对培养液要进行无菌处理,通常还添加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以防止培养过程中的杂菌污染;使用合成培养基时,通常加入_____________等一些天然成分。‎ ‎(3)根据图示分析,可从细胞中提取 ______________进行分子杂交,以直接检测let-7基因是否转录。肺癌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可能是由于细胞中_____(填“RASmRNA”或“RAS蛋白”)含量减少引起的。‎ ‎【答案】 (1). PCR (2). DNA双链复制 (3). DNA解链 (4). 引物结合到互补DNA链 (5). 抗生素 (6). 血清(血浆) (7). RNA(或mRNA) (8). RAS蛋白 ‎【解析】‎ ‎【分析】‎ 图示表示let-7基因影响癌基因RAS的表达的原理,let-7基因转录产物miRNA与RAS基因转录产物RAS mRNA结合,使RAS基因翻译受到抑制,引起细胞中的RAS蛋白含量减少,进而导致癌细胞增殖受到抑制。‎ ‎【详解】(1)如果要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目的基因,通常采用PCR技术,该技术原理是DNA双链复制。在操作步骤中需要加热至90-95℃使目的基因DNA受热变性解链为单链,即高温解链;然后降温至55-65℃,其目的是使引物和模板链结合,即低温复性;第二次升温是使DNA复制开始进行。‎ ‎(2)在进行细胞培养时,对培养液要进行无菌处理,通常还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止培养过程中的污染;使用合成培养基时,通常加入血清、血浆等一些天然成分。‎ ‎(3)判断目的基因是(let-7基因)否在受体细胞中转录,可用分子杂交技术来进行检测,从细胞中提取RNA(或mRNA),与放射性同位素或者荧光标记的目的基因单链DNA片段杂交。根据题中信息“肺组织细胞中的let7基因表达减弱,癌基因RAS表达就增强,引发肺癌”,导入let7基因后,肺癌细胞受到抑制,说明RAS基因表达减弱,导致细胞中的RAS蛋白含量减少,进而导致癌细胞受抑制。‎ ‎【点睛】动物细胞培养液要进行无菌处理的同时还要加入抗生素,防止培养过程中的污染;合成培养基还要加入血清、血浆等一些天然成分。‎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