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8 发布 |
- 37.5 KB |
- 3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淮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江苏省淮安市2019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人在紧张时出汗是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结果 B. 内环境维持较高的渗透压有利于保持细胞的形态与功能 C. 人体血液中钙盐过少会引起抽搐 D. 内环境稳态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详解】A.健康人在精神紧张时出汗是受到神经调节的影响,属于内环境稳态的正常调节,A正确; B.内环境的渗透压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相当,有利于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B错误; C.血浆中钙盐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正常情况下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若血液中钙盐过少,会使钙盐稳态失调,从而引起抽搐,C正确; D.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均可影响内环境的稳态,D正确。 故选B。 2.下列关于人体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体内能升高血糖的激素不止一种 B. 血液中较高浓度的O2可以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 C. 下丘脑是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 D. 体温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 【答案】B 【解析】 【分析】 下丘脑的地位和功能: 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 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 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 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详解】A.体内能升高血糖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A正确; B.血液中较高浓度的CO2可以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B错误; C.下丘脑是多种神经调节的神经中枢,还可以分泌多种激素,是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C正确; D.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如通过神经调节使血管收缩,同时甲状腺激素参与体液调节等,D正确。 故选B。 3.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内后不会发生的是( ) A. 病毒在内环境中增殖 B.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 C. 浆细胞产生抗体 D. 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 【答案】A 【解析】 【分析】 特异性免疫过程: 【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细胞外增殖,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而内环境是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A符合题意; B.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发生细胞免疫,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可与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B不符合题意; C.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可发生体液免疫,体液免疫主要靠浆细胞分泌的抗体与病毒特异性结合,C不符合题意; D.当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可刺激T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针对该病毒的记忆T细胞,也可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关于图示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⑤是感受器 B. 兴奋③中传递时,存在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换 C. 在④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①会作出反应 D. 兴奋在②处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导 【答案】D 【解析】 【分析】 ④上含有神经节,为传入神经,与传入神经直接相连的⑤为感受器,③为突触,②为传出神经,①为效应器。据此答题。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⑤是感受器,A正确; B.兴奋以电信号(电流)形式传导到突触时,以化学信号(神经递质)形式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细胞膜。所以兴奋在③突触中传递时,存在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换,B正确; C.在④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所产生的兴奋会沿反射弧传导到①效应器,使效应器做出反应,C正确; D.兴奋在②传出神经上会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D错误。 故选D。 5.运动过程中,人体的一些生理指标会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下图为马拉松比赛过程中,某运动员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浓度的变化情况,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生成葡萄糖 B. 胰岛素能促进肌肉细胞加速吸收和利用葡萄糖 C. 曲线a、b分别表示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 D. 血糖浓度变化会引起两种激素浓度的变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 调节血糖的激素: (1)胰岛素:(降血糖)。分泌部位:胰岛B细胞。作用机理:①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变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质。②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抑制2个来源,促进3个去路)。 (2)胰高血糖素:(升血糖)。分泌部位:胰岛A细胞。作用机理: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促进2个来源)。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生成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升高,A正确; B.胰岛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变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质,从而使血糖降低,所以胰岛素可促进肌肉细胞加速吸收和利用葡萄糖,B正确; C.马拉松比赛过程中,随着机体对葡萄糖的消耗,血糖浓度降低,为了维持血糖的稳定,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所以曲线a、b分别表示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C错误; D.血糖浓度变化会作为刺激信号引起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对两种激素的分泌,从而引起血液中两种激素浓度的变化,D正确。 故选C。 6.下图为胚芽鞘相关实验:甲组用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尖端,乙组除去胚芽鞘尖端,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切面右侧,且两组试验都从右侧给予单侧光照,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甲乙两组胚芽鞘都能够生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组的胚芽稍直立生长,乙组的胚芽鞘弯向右侧生长 B. 甲、乙两组对比可知,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尖端 C. 乙组胚芽鞘的生长状况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 D. 乙组胚芽鞘能够生长,说明上端是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甲:用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外面,不能感光,直立生长;乙:除去芽尖,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切面右侧,再从右侧单侧照光,琼脂小块不能感光,生长素只能向下运输,故右侧生长快,于是乙向左弯曲生长。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甲组的胚芽稍直立生长,乙组的胚芽鞘弯向左侧生长,A错误; B.甲组的尖端不能接受单侧光,而乙组没有尖端,故甲、乙两组对比不能说明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尖端,B错误; C.乙组胚芽鞘的右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作用强,故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C错误; D.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乙组胚芽鞘尖端放置了含生长素的琼脂块,生长素运输到了胚芽鞘的下端,促进了下端生长,说明胚芽鞘上端是其形态学上端,D正确。 故选D。 7.下图为钵池山公园内金鱼种群增长速率变化规律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t1时刻金鱼种群的增长速率大于t2时刻 B. t2时刻金鱼种群数量达到最大 C. t3时刻金鱼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D. t4时增加饵料的投放,金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会增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t2时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快,对应种群数量的K/2值,t4时的种群增长速率为0,对应种群数量的K值,据此答题。 【详解】A、有图可知,t1时刻金鱼种群的增长速率小于t2时刻,A错误; B、t2时刻金鱼种群增长速率最大,但种群数量不是最大,B错误; C、t3时刻金鱼种群的增长速率大于0,说明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错误; D、t4时种群数量达到了环境的最大容纳量,若增加饵料的投放,金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会增大,D正确。 故选D。 8.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部分食物网。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含有4条食物链 B. 昆虫与杂食鸟的关系是竞争与捕食 C. 猫头鹰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第四、第五营养级 D. 图中还缺少的生态系统成分是分解者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示意图,图中植物是生产者,其余生物均为消费者,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即植物→杂食鸟→猫头鹰、植物→昆虫→杂食鸟→猫头鹰、植物→昆虫→蛙→蛇→猫头鹰。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图中共含有3条食物链,A错误; B.昆虫与杂食鸟都捕食植物,同时杂食鸟还捕食昆虫,所以二者的关系是竞争与捕食,B正确; C.在“植物→杂食鸟→猫头鹰”食物链中,猫头鹰属于第三营养级,在“植物→昆虫→杂食鸟→猫头鹰”食物链中,猫头鹰属于第四营养级,在“植物→昆虫→蛙→蛇→猫头鹰”食物链中,猫头鹰属于第五营养级,所以猫头鹰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三、第四、第五营养级,C错误; D.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食物网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故图中还缺少的生态系统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错误。 故选B。 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的散失 B. 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C. 草本阶段比森林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 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仅取决于物种数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结构特点,但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其自动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调节能力就小。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详解】A.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保持动态平衡,即仍有能量的散失,A错误; B.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B正确; C.草本阶段的营养结构比森林阶段的营养结构简单,故草本阶段比森林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差,C错误; D.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和各种生物的比例,D错误。 故选B。 10.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环境多样性 B. 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C.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遗传多样性 D. 就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而言,苍蝇、老鼠等有害生物没有价值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措施有:①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是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②易地保护: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基因进行保护。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关键,要反对盲目的掠夺式地开发利用(合理利用是最好的保护)。 2.生物多样性价值: ①直接使用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 ②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等,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 ③潜在价值,今天还未被利用的那些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 【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错误; 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B正确; C.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形成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的多样性,根本原因是遗传多样性,C错误; D.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如根据苍蝇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科学家研制出新的导航仪属于直接价值,所以就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而言,苍蝇、老鼠等有害生物也有一定的价值,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相关知识点。只需考生识记即可正确答题,所以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构建知识网络结构,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 11.如图所示的发酵装置中,排气口与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连接的主要目的是( ) A. 让产生的气体缓慢排出 B. 排出CO2并防止杂菌污染 C. 防止散热过多 D. 有利于通过排气口进行气体交换 【答案】B 【解析】 【分析】 果酒发酵过程中,防止发酵液被污染的方法: ①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 ②发酵瓶要清洗干净,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 ③装入葡萄汁后,封闭充气口; ④发酵装置的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 【详解】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使发酵瓶中气压增加,为防止发酵瓶炸裂,故需要在发酵过程中定时放气,同时还应该保证发酵液不被杂菌污染。所以排气口常与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连接,既能排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又能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避免发酵失败,综上分析,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下列关于腐乳制作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腐乳制作过程中加酒精主要是为了灭菌,避免腐乳变质 B. 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分层装瓶腌制时,底层和接近瓶口的盐要铺厚些 C. 勤向腐乳坯表面喷水,有利于毛霉菌丝的生长 D. 腐乳生产的现代化工艺中,常将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 【答案】D 【解析】 【分析】 腐乳制作: 1、原理: (1)腐乳的发酵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进行,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它是一种丝状真菌,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2)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可以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以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2、流程: 3、注意的问题 (1)腐乳发酵中杂菌的控制: ①事先用馒头放在温暖潮湿处培养毛霉,当馒头上长出青点(青霉菌落)、黄点(黄曲霉菌落)、红点(红曲霉菌落)时,及时用镊子和解剖针剔除,保留白毛让其生长。 ②消毒:将豆腐块加热,杀死表面的微生物,防止其他微生物的干扰。 ③接种:将上述馒头上的孢子弹在豆腐块上,并用灭菌后的食品袋罩上,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 (2)腐乳制作所需豆腐的含水量及意义:豆腐含水量以70%为宜。毛霉为异养需氧型真菌,若含水量过高,影响毛霉的有氧呼吸,豆腐不宜成块;若含水量过少,则不利于毛霉的生长,毛霉的代谢也离不开水。 (3)配制卤汤时酒量的控制:加酒的目的之一是杀死微生物。如果过少,达不到杀死微生物的目的,导致豆腐腐败;若过多,不但杀死了微生物,而且会因酒精度过高抑制了酶的活性,从而影响腐乳的成熟,同时还会因酒精含量过高而影响腐乳的风味。一般应控制在12%左右。 【详解】A.腐乳制作中加酒主要是为了调节腐乳的风味,同时也可以杀菌,避免腐乳变质,A错误; B.由于越靠近瓶口的位置被微生物污染的几率越大,所以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分层装瓶腌制时,应随层数的增加而增加盐量,B错误; C.勤向腐乳坯表面喷水,会改变毛霉生长所需的湿度,又会导致杂菌污染,不利于毛霉菌丝的生长,C错误; D.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无菌条件下接种优良的毛霉菌种制作而成的,D正确。 故选D。 13.目前网络传言,单位面积的手机屏幕上细菌比马桶按钮上的多。两生物兴趣小组为辨别真伪进行了相关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本实验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 B. 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组实验 C. 本实验使用的培养基应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D. 两组实验结果不同,可能因为样本来源不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微生物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对异养微生物来说,含C、N的化合物既是碳源,也是氮源,即有些化合物作为营养要素成分时并不是起单一方面的作用。 2、两种纯化细菌的方法的比较: 【详解】A.由图中菌落的均匀分布可知本实验采用的是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A正确; B.本实验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以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B错误; C.培养基的基本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等,故本实验使用的培养基应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C正确; D.通过观察菌落的形态、大小,可知手机屏幕和马桶按钮都存在多种微生物,两组报道结果不同,可能是手机的取样环境和马桶的取样环境都不相同,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培养基的成分,掌握微生物分离和计数的方法,能够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实验误差的原因等。 14.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制剂的作用都是直接洗去衣服上的污垢 B. 酶的固定化技术能实现酶的重复利用 C. 生物酶牙膏中的酶,可以通过分解细菌来预防龋齿 D. 溶菌酶能够溶解细菌的细胞壁,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 1、获取酶制剂要将细胞破碎,释放出细胞内的酶分子,提取到的酶即可称为酶制剂。 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即酶大多数是蛋白质类物质,少数为RNA。 3、特性:酶具有高效性,酶具有专一性,酶的作用条件比较温和。 4、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洗涤效果与水温、酸碱度、污物或衣物的性质都有关,酶的活性受温度、酸碱度等外界条件的影响,另外酶具有专一性。 【详解】A.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制剂的作用是将污渍中的大分子物质水解成可溶与水的小分子,使污渍容易从衣物上脱落,A错误; B.固定化酶的优势为可以重复利用,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等,B正确; C.生物酶牙膏中含有的酶,可以分解细菌预防龋齿,C正确; D.溶菌酶是一种免疫活性物质,能够破坏细菌细胞壁,因此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D正确。 故选A。 15.2018年11月世界首例抗艾滋病基因编辑双胞胎婴儿在我国出生,这对婴儿通过CRISPR/Cas9基因定点编辑技术修改了CCR5基因而免疫HIV病毒。CRISPR/Cas9系统是由Cas9蛋白和向导RNA(tracrRNA/erRNA)组成的复合体。在基因编辑过程中,向导RNA引导Cas9到外源DNA的特定位点进行切割,过程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Cas9蛋白可能是一种特殊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B. 复合体的形成需要经过转录和翻译过程 C. 向导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原则识别DNA分子中特定的序列 D. 基因定点编辑过程中,涉及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A-T,G—C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基因工程的工具: (1)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2)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3)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2、紧扣题干信息“CRISPR/Cas9系统是由Cas9蛋白和向导RNA(tracrRNA/erRNA)组成的复合体”“在基因编辑过程中,向导RNA引导Cas9到外源DNA的特定位点进行切割”准确答题。 【详解】A.根据“在基因编辑过程中,向导RNA引导Cas9到外源DNA的特定位点进行切割” ,说明Cas9蛋白可能是一种特殊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A正确; B.复合体是由Cas9蛋白和向导RNA(tracrRNA/erRNA)组成的,RNA是通过转录形成的,而蛋白质的合成需要经过转录和翻译,所以复合体的形成需要经过转录和翻译过程,B正确; C.向导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原则识别DNA分子中特定的序列,C正确; D.向导RNA与DNA的一条链互补配对,碱基配对方式为U-A、A-T、C-G,G-C,故基因定点编辑过程中,涉及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U-A、A-T、C-G,G-C,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通过“基因编辑”考查基因的结构,基因的表达和基因工程的内容,答题关键是理解题干所考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 16.下列关于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通过基因工程育种可以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 B. 常用基因探针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受体细胞的DNA分子中 C. 蛋白质工程通过直接改造蛋白质的结构来创造新的蛋白质 D. 蛋白质工程中,蛋白质的合成仍然遵循中心法则 【答案】C 【解析】 【分析】 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的关系 【详解】A.基因工程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在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所以基因工程育种可以定向地改变生物的性状,A正确; B.用放射性同位素(如 32P)、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作探针,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鉴定标本上的遗传信息,从而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地插入到了受体DNA中,B正确; C.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分子直接进行操作,C错误; D.蛋白质工程中,蛋白质的合成仍然是通过转录和翻译完成的,所以蛋白质的合成仍遵循中心法则,D正确。 故选C。 17.下图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流程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需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共同调节 B. ②试管中细胞全能性最高 C. ①→②、②→③分别是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 D. ①→④过程培养基成分保持不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 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其过程为: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经过脱分化过程形成愈伤组织(高度液泡化,无定形状态薄壁细胞组成的排列疏松、无规则的组织),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过程形成胚状体,进一步发育成为植株。分析图示,图示表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其中①→②为脱分化的过程,②→③为再分化过程,③→④为幼苗进一步发育的过程。 【详解】A.植物组织培养过程需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共同调节,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比例不同,愈伤组织分化的方向也不同,A正确; B.①中为高度分化的组织细胞,②试管中细胞为脱分化形成的愈伤组织细胞,具有较高的全能性,③为愈伤组织再分化后形成的幼体,所以②试管中细胞全能性最高,B正确; C.由上述分析可知,①→②、②→③分别是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C正确; D. ①→②为脱分化的过程,②→③为再分化过程,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中所用的培养基不同,D错误。 故选D。 18.犬细小病毒(CPV)的单克隆抗体(CpvMcAb)可抑制病毒对宿主细胞的侵染,现利用小鼠制备该单克隆抗体时,不需要考虑( ) A. 选择的小鼠必须是纯种 B. 用同种抗原多次注射小鼠 C. 利用促融技术促进细胞融合 D. 筛选时采用单个细胞克隆化培养技术 【答案】A 【解析】 【分析】 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 【详解】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目的是要获取化学性质单一的抗体,和选择的小鼠是否为纯种无关,A错误; B.用同种抗原多次注射小鼠,使之产生数量较多的浆细胞,便于获取浆细胞,B正确; C.诱导动物细胞融合要采用一定的促融技术,C正确; D.一种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故筛选时采用单个细胞克隆化培养可获得大量能产生同种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动物细胞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单克隆抗体的知识要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19.红安格斯牛因肉质鲜美营养全面被称为“贵族牛”,某示范养殖基地利用本地黄牛作受体牛“借腹生子”,同期移植接种了150枚的纯种胚胎。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红安格斯牛的主要职能是提供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胚胎 B. 对本地黄牛要采取超数排卵技术 C. “借腹生子”可以充分发挥红安格斯牛的繁殖潜力 D. 本地黄牛作受体牛应具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 【答案】B 【解析】 【分析】 1、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①对供、受体的选择和处理(选择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优秀的供体,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的受体。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母牛做超数排卵处理);②配种或人工授精;③对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此时的胚胎应发育到桑椹或胚囊胚阶段);④对胚胎进行移植;⑤移植后的检查。 2、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 ①动物发情排卵后,同种动物的供、受体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是相同的,这就为供体的胚胎移入受体提供了相同的生理环境。 ②早期胚胎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游离状态,这就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 ③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的存活提供了可能。 ④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但供体胚胎的遗传特性在孕育过程中不受影响。 【详解】A.红安格斯牛因肉质鲜美营养全面被称为“贵族牛”,所以在胚胎移植中红安格斯牛应作为供体,供体的主要职能是提供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胚胎,A正确; B.本地黄牛只是为优良胚胎的发育提供子宫环境,故不需要对其采取超数排卵技术,B错误; C.胚胎移植中供体提供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胚胎,繁重而漫长的妊娠和育仔的任务由受体取代,大大缩短了供体本身的繁殖周期,所以胚胎移植可充分发挥雌性优良动物个体的繁殖能力,C正确; D.对受体的选择,应选择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的受体,D正确。 故选B。 20.2019年5月底,北京市强制执行垃圾分类回收政策,对于垃圾中的有机废弃物将按照“无废化生态社区”模式进行处理。下图为“无废化生态社区”中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处理的相关方案。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无废化生态社区”主要遵循的生态学原理是协调与平衡原理 B. 从资源化、无害化角度分析,途径②、③优于④ C. 有机肥料能为农作物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 D. “无废化生态社区”模式提高了物质循环速率和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 (2)物种多样性原理:物种繁多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 (3)协调与平衡原理: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的限度; (4)整体性原理:生态系统建设要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影响;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要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结构改善功能; 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使得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顺利完成,并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 2、从资源化的角度分析,途径②③优于④是由于多层次分级利用有机废弃物的物质,能充分利用有机物中的能量;从无害化角度分析途径②③优于④是由于减少了环境污染。 【详解】A.“无废化生态社区”主要遵循的生态学原理是物质循环再生,A错误; B.从资源化、无害化角度分析,通过多层分级利用有机废弃物中的物质,既充分利用有机物中的能量、又减少环境污染,因此途径②、③优于④,B正确; C.有机肥料被分解者分解后能为农作物提供营养物质,但不能为农作物提供能量,C错误; D.“无废化生态社区”模式提高了物质循环速率和能量利用的效率,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生态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态工程的概念及基本原理;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各组成成分的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二、多项选择题: 21.下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A. A、B、C依次为血浆、细胞内液、组织液 B. 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B中 C. D中含有一定量的淋巴细胞 D. 正常情况下,血浆中pH稳定不变 【答案】BC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血浆与组织液之间是相互渗透的,组织液可以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组织液与细胞内液是相互渗透的。 据图分析可知A为血浆,B为组织液,C为细胞内液,D为淋巴。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A、B、C依次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A错误; B.突触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B组织液中,B正确; C.D为淋巴,淋巴中含有一定量的淋巴细胞,C正确; D.正常情况下,血浆中PH保持相对稳定,不是稳定不变,D错误。 故选BC。 22.某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见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 A. 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浓度 B. 实验的因变量是生根数和根长度 C. 实验结果体现了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插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 浓度X、Y、Z之间的大小关系一定为X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