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7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度山南二高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地理卷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多选和不选均不得分。 1.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 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C. 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D. 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区域之间有一定的界线,有明确的也有模糊的,C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的基本特征。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区域的基本特征,知识性试题。 2.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 ( ) A. 土壤和植被 B. 气候和地貌 C. 水文和土壤 D. 植被和水文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根据我国各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我国划分了四大区域,划分的基本依据(400MM年等降水量线和3000M等高线)是气候和地形地貌 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 ( ) A. 长期以来的土地不合理利用 B. 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 C. 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D. 干旱和大风现象 4. 保持水土的根本措施是 ( ) A. 平整土地 B. 修水平梯田 C. 深耕改土 D. 植树造林 5. 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 ( ) A. 植被破坏 B. 人口过度增长 C. 贫困 D. 环境恶化 6. 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 A. 经济可持续发展 B. 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C. 生态可持续发展 D. 减少污水排放量 【答案】3. B 4. D 5. B 6. C 【解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相关知识,需要结合到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3题详解】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自然原因: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②黄土土质疏松;人为原因:①过度放牧和过度砍伐,造成植被的破坏;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③开矿,B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4题详解】 提高植被覆盖率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根本,D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5题详解】 黄土高原地区生产力水平低,耕作方式落后,土地所能供养的人口有限,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人均耕地不断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所以,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人口过度增长,B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6题详解】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条件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的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为黄土高原地区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水土流失现象,这也是制约黄土高原地区发展的瓶颈条件.所以黄土高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有高效治理水土流失现象的基础之上。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7.中国国家测绘局选派精干得力的测量员参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科考,对大峡谷进行实地测量,用实测数据证明了大峡谷为世界峡谷之最。科考人员测得峡谷的深度要借助那一种地理信息技术( ) A. 遥感 B. 全球定位系统 C. 地理信息系统 D. 数字地球 【答案】B 【解析】 GPS能够提供精确的三维坐标,包括经度、纬度、海拔。选择B项。 8.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技术 ③全球定位系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结合到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详解】空间定位和导航是GPS的主要功能;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是一种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它能显示数据的空间分布,并具有强大的空间查询、分析、模拟、统计和预测等功能。利用卫星监测和获取地表影像资料,属于遥感的主要功能。而气象局获取卫星云图是使用了遥感技术,而对卫星云图的图像处理和分析等是应用了地理信息技术系统。A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9.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秦岭——淮河作为自然分界线是明确的,无过渡性 B. 秦岭——淮河以南是落叶阔叶林分布区 C.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 D. 秦岭——淮河与行政区边界重合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需要结合到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详解】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读图 “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下列各题: 10. 该植被最有可能是 ( ) A. 草原 B. 苔原 C. 硬叶林 D. 针叶林 11. 该植被分布区最普遍的环境问题是 ( ) A. 酸雨 B. 固体废弃物污染 C. 土地沙化 D. 臭氧层破坏 【答案】10. A 11. C 【解析】 试卷分析: 【10题详解】 图示该植被主要分布于西藏、内蒙古、新疆等省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故判断为草原。 【11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该植被主要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高寒区,故植被的破坏导致土地荒漠化加重。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从图示资料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我国的区域环境特征分析。 下图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12. 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A. 交通发达 B. 单位面积产量高 C. 水热条件好 D. 人均耕地面积广 13. 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 A. 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B. 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C. 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D. 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14. 城市P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 原料产地 B. 消费市场 C. 廉价劳动力 D. 高技术的研发人才 15. 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 A. 土壤十分贫瘠 B. 开发的成本太高 C. 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 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答案】12. D 13. B 14. A 15. D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局部区域综合分析。 【12题详解】 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土地连片,人均耕地面积广,利于商品粮生产。 【13题详解】 该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广,故商品率高,B项错误。 【14题详解】 P位于小兴安岭地区,为我国著名的林区,发展家具厂,接近原料。 【15题详解】 沼泽属于湿地,具有很高的生态环境效益,故保护沼泽,主要是为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16.对亚马孙热带雨林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它唯一的价值是提供木材 B. 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C. 它没有受到破坏,保存完好 D. 保护它是巴西一国之责,与他国无关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主要作用是不断地吸收二氧化碳,向大气中补充氧气,净化空气,涵养水源.据估计,亚马孙热带雨林所产生的氧气,至少可占到地球氧气供给量的20%以上.因此,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亚马孙热带雨林为原始的热带雨林,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 亚马孙平原覆盖着地球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它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地吸收二氧化碳,向大气中补充氧气,有“地球之肺”的美称,由于人们对它的滥砍滥伐,其面积在不断地缩小,以致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故选B。 17.下图为我国森林分布示意图,A处森林遭到破坏给长江中下游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这主要体现了森林的功能是( ) A. 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B.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C. 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D.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答案】B 【解析】 A处位于长江的上游地区,此处森林植被的破坏,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长江的水量将会增加,这将会加大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同时森林植被的破坏也会减弱其保持水土的能力,随地表径流进入河道的泥沙量也暴增,进一步抬高河床,降低河道的泄洪能力,增加防洪压力,故B项正确。 点睛: 森林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滞尘主要体现在城市中;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主要体现在河流的上中游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是农田防护林的作用。 麦盖提县位于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西部地区,气候极度干旱,年平均降水量为42.3毫米,平均蒸发量2349毫米。在麦盖提分布着美丽的沙漠千岛湖-刀郎千岛湖。该沙漠千岛湖即使在流经的叶尔羌河及周边湿地干涸、盐碱化的情况下也同样波光粼粼。湖中布满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岛屿,土质粘稠,水域面积广阔,水草茂盛。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沙漠千岛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 叶尔羌河河水补给 B. 冬季季节性积雪补给 C. 山地降水 D. 地下水 19. 沙漠千岛湖在周边地区干涸时也同样水量丰富的原因是( ) A. 沙漠千岛湖更靠近叶尔羌河,补给较多 B. 沙漠千岛湖较周边地区地势低 C. 沙漠千岛湖地区植被茂密,水源涵养作用强 D. 沙漠千岛湖受塔克拉玛干沙漠侵蚀影响小 20. 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上稀有的、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角,总面积6.2平方千米,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覆盖率达95%以上。据此回答下题。 拉鲁湿地位于高寒的青藏高原上,其成因不包括( ) A. 降水较多 B. 气温低,蒸发弱 C. 地势相对较低平,易积水 D. 高山冰雪融水是主要来源 【答案】18. D 19. B 20. A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图文信息的获取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湖水的补给方式以及湿地的成因分析,需要结合到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18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该沙漠千岛湖即使在流经的叶尔羌河及周边湿地干涸、盐碱化的情况下也同样波光粼粼。”这说明该湖泊的补给稳定而可靠,是地下水补给的体现,选D。 【19题详解】 沙漠千岛湖在周边地区干涸时也同样水量丰富是因为沙漠千岛湖较周边地区地势低,周边的水体可以顺地势补给湖泊,选B。 【20题详解】 拉鲁湿地位于高寒的青藏高原上,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湿地区域地势相对较低平,易积水,形成面积广大的城市湿地,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洁净,杂质和水汽含量少,降水较少,故答案选A。 【点睛】本题组需要重视的是湿地的成因。一般来说,是因蒸发量小于降水量,且地势较低平,排水不畅,高原地区还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冰川融水较多而地表水较丰富、且冻土广布而水难以下渗,易积水的低洼处易形成湿地。(如青藏高原) 第II卷(非选择题) 21.左图是我国的西北地区荒漠化示意图,右图是荒漠化发展与结果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 (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区自东向西降水 ,干旱程度增强。 (2)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由右图可见,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 下降,其实质是 退化。 【答案】(1)干旱 递减 (2)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3)土地生产力 土地 【解析】 (1)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干旱。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接纳太平洋水汽越来越小,因此本区自东向西降水递减,干旱程度增强。 (2)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为: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及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3)阅读图片即可获知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是土地生产力下降,其实质是土地退化。 22.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为我国 地区,该地区主要地形 ;乙为我国 地区。 (2)从土地利用方面比较甲、乙两地,完成下表。 地区 土壤类型 耕地类型 人均耕地水平(与全国平均比较) 甲 乙 (3)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请简要分析为什么能形成商品粮基地(从自然、人文等方面分析) 【答案】(1)东北 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2)甲:黑土 旱地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乙:水稻土 水田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土地连片大面积分布;土壤肥力高;夏季高温多雨,水热配合好,可满足作物一年一熟的生长需要。人文条件: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不多,可提供较多的商品粮;东北地区重工业基础雄厚,可提供农业发展所需得各种农业机具,而大面积分布、地势平坦的耕地最适宜大型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生产的效率高。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东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区域差异比较,需要结合到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详解】(1)甲为我国东北地区,该地区主要地形为平原;乙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2)甲为我国东北地区,土壤为黑土,耕地类型为旱地,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乙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土壤为水稻土,耕地类型为水田,人均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土地连片大面积分布;土壤肥力高;夏季高温多雨,水热配合好,可满足作物一年一熟的生长需要。人文条件: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不多,可提供较多的商品粮;东北地区重工业基础雄厚,可提供农业发展所需得各种农业机具,而大面积分布、地势平坦的耕地最适宜大型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生产的效率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