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湖南省新化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湖南省新化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解析版

新化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理科)试题 一、选择题 王老师2017年1月1日乘坐航班从上海出发,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右图为“在互联网上查询到的该航班信息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本次航班飞行时长约 ( )‎ A. 5小时 B. 11小时 C. 13小时 D. 19小时 ‎2. 导致本次飞行“时光倒流”的原因是 ( )‎ A. 飞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B. 该时段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C. 起飞降落两地分属东西半球 D. 起飞降落两地的经度差异 ‎【答案】1. B 2. D ‎【解析】‎ ‎1. 从试题图中可知,出发时北京时间1月1日0点15分,此时旧金山西八区时间为12月31日8点15分,到达时为西八区19点20分,可算出飞机飞行11小时05分,B正确。‎ ‎2. 导致本次飞行“时光倒流”的原因是起飞降落两地的经度差异,D正确;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飞机飞行方向也是自西向东,方向相同;与地球公转速度和东西半球无关。‎ ‎【点睛】‎ 区时计算公式:所求地时间=已知地时间±所求地与已知地时区差。所求地在已知地东侧加法,西侧用减法。所求地与已知地同为东(西)时区,两地时区差用减法;如果一个东时区一个西时区,两地时区差用加法。‎ 下左图为“2016年1月8日我国某地气温和气压垂直变化示意图”,下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 该日,甲地最可能 A. 受气旋控制 B. 受台风系统影响 C. 受冷锋影响 D. 受亚洲高压控制 ‎4. 与周围地区相比,甲地 A. ①较弱 B. ②较强 C. ③较强 D. ④较强 ‎【答案】3. A 4. C ‎【解析】‎ ‎3. 图中甲地等压线向低处凹,受低压控制,A正确;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气温高,但甲地气温低,不可能受台影响。‎ ‎4. 图中①表示太阳辐射、②表示地面辐射、③大气逆辐射、④表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甲地受低压控制,多阴雨天气,大气逆辐射作用强,C正确。‎ ‎【点睛】‎ 因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进而等压面发生弯曲,即等压面凸向高空的为高压,下凹的为低压,可形象地记忆为“高凸低凹”具体如下图所示:‎ 下左图为济南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为验证地理原理而设计的实验流程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 ‎5. 上右图中所示地理现象的成因与上图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 关于上题各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图所示过程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较小 B. ②图过境时会造成我国大面积的降温 C. ③图反映了冬季风的成因 D. ④图反映了台湾岛东部降水的主要成因 ‎【答案】5. C 6. D ‎【解析】试题分析:‎ ‎...............‎ ‎6. ①图反映的是水循环,水循环对地表的影响大。②图暖锋过境时会有降温,但是幅度不会太大。③图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反映的是夏季风。台湾岛东部降水属于地形雨,与④图相符合。‎ 考点:海陆热力差异;热力环流的形成 。‎ 左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方框表示岩浆及三大类岩石,箭头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7. 左图中M处岩石类型及N处岩石形成过程分别对应于图6中的 A. a ① B. b ③ C. c ④ D. d ②‎ ‎8. 有关左图中地形及地质构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处山岭从成因上看属于火山 B. 乙处地质构造适合寻找地下水 C. 丙处岩石受挤压,不易被侵蚀 D. 丁处地质构造适合修建水库 ‎【答案】7. C 8. C ‎【解析】‎ ‎7. 读右图可知,b由沉积物形成,为沉积岩;d表现为“三进一出”,为岩浆;a 由岩浆形成,为岩浆岩;c为变质岩;地质作用①—④分别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融再生、冷却凝固。读图甲,M处岩石为在岩浆高温高压作用影响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N处为岩浆岩,是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故选C。‎ ‎8. 甲处为向斜成山,A错;适合寻找地下水的地质构造是向斜,乙处为背斜,B错;丙处为向斜,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紧实,不易侵蚀,形成山岭,C对;修建水库等工程设施应避开断层,D错。‎ ‎【点睛】‎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判读技巧:‎ ‎①岩石类型判读 ‎②地质作用判读 泰国是世界上主要粮食出口国之一,其主要农业区位于湄南河中下游平原。稻田面积占全国的一半,产量占全国的五分之四。这一地区也是泰国人口最集中的地带。根据资料并结合图中的甲、乙两图,完成下列问题。‎ ‎9. 关于湄南河平原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①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资源充足 ②河流的中下游平原,便于灌 溉和耕种 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④机械化水平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0. 有关湄南河平原农业发展特征的正确叙述是 ‎①小农经营 ②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 ‎③单位面积产量高 ④商品率高 ⑤水利工程量大 A. ①③④ B. ②④⑤ C. ①③⑤ D. ②③⑤‎ ‎【答案】9. A 10. C ‎【解析】试题考查稻作农业的区位条件和生产特点。‎ ‎9. 由材料“稻田面积占全国的一半”可知,湄南河平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稻作农业,B正确。‎ ‎10. 稻作农业机械化水平低,A正确。‎ ‎11. 稻作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低、商品率低,C正确。‎ ‎【点睛】‎ 稻作农业的特点:小农经营、单产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2016年12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辽宁舰编队赴西太平洋海域开展远海训练。下图为“辽宁舰编队航行路线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 辽宁舰编队在2016年12月23~25日的航行过程中,最可能( )‎ A. 顺风、顺流 B. 逆风、顺流 C. 顺风、逆流 D. 逆风、逆流 ‎12. 该海域主要洋流对图示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 A. 阵低气温 B. 增加降水量 C. 缩小海洋污染范围 D. 上升流形成北海道渔场 ‎【答案】11. C 12. B ‎【解析】‎ ‎11. 我国东部季风区冬季盛行偏北风,12月23到25日的航行是向南,最可能是顺风;但逆日本暖流,C正确。‎ ‎12. 该海域主要洋流是日本暖流,对图示区域的影响增温增湿,B正确;污染物随洋流扩散,扩大了海洋污染范围;北海道渔场是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的。‎ ‎【点睛】‎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对气候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平衡。②对渔场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和有上升流的海区,营养物质丰富形成渔场。③对航行的影响:顺洋流可加快航速;寒暖交汇处、冬季暖流上空、夏季寒流上空多大雾,不利于海运安全;洋流携带来自高纬度的冰山也影响海运安全。④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加快海水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城市内涝的发生与城市的水循环密切相关。下图为某城市水系统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模式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3. 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为(  )‎ A. 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 B. 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 C. 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 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 ‎14.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内涝严重,从水循环的角度来看,造成城市内涝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①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特大暴雨不断增多 ‎②城市化速度加快,地面硬化率扩大,地面渗透力下降 ‎③城市多地处平原或谷地,地势低洼,容易形成积水 ‎④城市河湖的蓄泄洪和排水管网的排水设计能力偏低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13. B 14. D ‎【解析】试题分析:‎ ‎13. 甲与人工降水是并列的,则甲为降水;乙是靠降水补充而又可以补给地下水,还与地表天然水体有关系,故乙为表径流;丙与地表天然水体和水汽输送有关系,则丙为蒸发;丁通过流域间循环进行输水,则丁为跨区域调水。故B对。‎ ‎14. ①为自然原因,②为人为原因,③为自然原因,④为人为原因。故选D。‎ 考点:水循环的环节与城市内涝的原因。‎ 读四川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5. 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A. 常绿阔叶林 B. 针阔混交林 C. 热带雨林 D. 荒漠 ‎16. 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海拔 B. 热量 C. 水分 D. 土壤 ‎【答案】15. A 16. C ‎【解析】试题分析:‎ ‎15. 甲受夏季风影响,应是林地,比甲海拔高的是落叶阔叶林,甲最可能是常绿阔叶林,A正确。‎ ‎16. 山地东坡植被是森林,西坡植被是草原和荒漠,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水分,B正确。‎ ‎【考点定位】地域分异规律 右图中甲国为安徒生笔下小美人鱼的故乡,海拔在200米以下。该国乳畜产品以质优闻名。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7. 甲国发展乳畜业的优势是( )‎ A. 距海较近,海运便利 B.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C. 山区广阔,草类茂盛 D. 多雨多雾,利于牧草生长 ‎18. 为推进我国乳畜业的发展,可借鉴甲国的经验有( )‎ ‎①增加科技投入,培育良种奶牛 ②提高冷藏保鲜技术,开拓牧区市场 ‎ ‎ ③加强市场监管,确保产品质量 ④减小牧区生产规模,提高现代化水平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17. D 18. A ‎【解析】‎ ‎17. 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乳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乳畜业的产品主要是牛奶及其制品,主要分布在欧美及大城市周围。市场和饲料供应是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甲位于欧洲西部的丹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多雨多雾,利于牧草生长,D正确;距海较近,海运便利,但海洋运输不是奶制品主要的运输方式,A错误;丹麦经济发达,土地面积较小,土地价格较高,B错误;欧洲西部主要是以平原为主,C错误。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18. 为了促进我国乳畜业的发展,我国应该加强科技投入,培育良种奶牛,同时要加强市场监管,确保产品质量,故①③正确,提高冷藏保鲜技术,但应该开拓国际市场,②错误;提高现代化水平,但不应该减小生产规模,④错;故选A。‎ 点睛:分析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 ‎(1)饲料因素: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这种气候条件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适宜发展奶牛饲养业,形成了欧洲人以肉奶等高脂肪、高热量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 ‎(2)市场因素:随着经济发展,欧洲的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居民的奶类消费需求大。此外,牛奶及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乳畜业就更需要近市场分布。‎ 读“某国甲乙丙丁四个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9. 该国死亡率最低的时期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0. 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为 A. 甲→乙→丁→丙 B. 甲→乙→丙→丁 C. 乙→甲→丁→丙 D. 丁→甲→乙→丙 ‎【答案】19. B 20. D ‎【解析】试题分析:‎ ‎19. 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读图可知,图中两条曲线相距越远,则死亡率越大,相距越近,死亡率越小,图中乙处两条线相距最近,说明死亡率最低,故选B。‎ ‎20. 读图可知,丁时期,该国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低,死亡率高,为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按照人口增长模式变化顺序,出现时间最早,然后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死亡率降低,出生率较高,自然增长率升高,出现甲乙,然后随着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出生率降低,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死亡率升高,为丙类型,故选D。‎ ‎【考点定位】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名师点睛】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人口转变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根据人口自然变动的特征,可将人口增长的一般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它体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原始型”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转变的过程。‎ ‎1.原始型。基本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高低)‎ ‎2.传统型。基本特点: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高低高)‎ ‎3.现代型。基本特点:人口出生率开始明显下降,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随着两者的差距逐渐减小,自然增长率逐渐降低,有些发达国家甚至开始出现负增长或零增长。(低低低)‎ ‎2016年12月8日,“广东工业机器人国际竞争力和产业安全研讨会”在广东省珠海市召开。与会专家表示,广东省应重点加快本土机器人产业发展。下图为“2015年广东省以及珠三角、粤东、粤北、粤西产业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1. 广东省最适合投资建设机器人产业的地区是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2. 广东省重点加快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 )‎ ‎ ①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②工业机器人市场优势不断丧失 ‎ ③能源供应日趋紧张④劳动力导向型产业招工难度加大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21. B 22. D ‎【解析】‎ ‎21. 从图中可看出,乙地区第一产业比重最小,第三产业比重最大,说明经济技术水平最高,最适合投资建设机器人产业,B正确。‎ ‎22. 广东省重点加快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和劳动力导向型产业招工难度加大,D正确;工业机器人市场优势不断增强,机器人可取代人工,主要与劳动力因素有关,与能源供应相关性不大。‎ ‎【点睛】‎ 三大产业的变化趋势是,起初是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也不断上升;随后包括第一、第二产业的物质生产部门的比重都不同程度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持续上升。这种变化趋势在发达国家比较突出。到目前为止,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口的比重一般都在50%以上,成为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产业。而在发展中国家除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外,总的说来其产业结构层次都相对落后,转变的进程也不快。但从变化趋势看,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基本上是一致的。‎ ‎“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主供气源来自中亚三国。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 ‎23. “西气东输三线”的干线沿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的( )‎ A. 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 B. 阴山、秦岭、南岭地形区 C. 寒带、温带、热带气候区 D. 黄河、长江、珠江流域 ‎24. 该工程建设产生的显著影响是( )‎ A. 加快新疆资源开采,促进其经济发展 B. 诱发沿线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C. 缓解沪、浙、珠三角等地区能源短缺 D. 深化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答案】23. D 24. D ‎【解析】试题分析:‎ ‎23. “西气东输三线工程”经过了二、三阶梯,A项错误;该工程未经过阴山区域,B项错误;三线工程线路经过温带和亚热带地区,C项错误;三线工程线路经过黄河、长江和珠江流域,D项正确,答案选D。‎ ‎24. 该工程的资源主要来自于中亚国家,A项错误;输气线路的建设不会诱发地震和泥石流,B项错误;三线工程目的地是珠江三角洲,不能缓解长江三角洲的能源短缺,C项错误,三线工程资源来自于中亚国家,通过能源资源的合作,能加强与中亚国家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D项正确,答案选D。‎ 考点: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25. 人们通过智能手机就能快速租用和归还单车。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一用户在一天中不同时段查询到的同一区域单位分布状况。利用手机查询租用单车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A. RS B. RS和GPS C. GPS和GIS D. RS和GIS ‎【答案】C ‎【解析】人们通过智能手机就能快速租用和归还单车,因此利用手机查询租用单车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GPS 和GIS,RS是眼睛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资源普查和环境灾害监测。故C正确。‎ ‎【点睛】本题宜采用排除法。‎ 二、综合题 ‎26. 图中弧线ABC为晨昏线的一段,阴影部分为黑夜。右图为与左图对应时刻的“地球极地俯视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读图,该日极夜的纬度范围为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 ‎(2)请把图中的晨昏线转绘到右图中,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3)a点的地方时为 ,b点的日出时间为 。‎ ‎【答案】(1)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135°W,23.5°S ‎(2)‎ ‎(3)9:00 6:00‎ ‎【解析】(1)据左图可知,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为极昼现象,可判断此日为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即23.5°S,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为极夜现象;据左图可知,45°E为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0时,则可推出太阳直射的经线即地方时12时的经线为135°W,因此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135°W,23.5°S)。‎ ‎(2)据右图中地球自转方向逆时针可判断为北极点俯视图,据上题分析可知该日为冬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为极夜现象,且135°W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据此画图即可。‎ ‎(3)据(2)题图可知,相邻经线相差3个小时,据135°W为12时,并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可推出此时a点地方时为9时,b点位于赤道,全年昼夜等长,6时日出,18时日落。‎ ‎27. 读“某月世界部分地区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 ‎ ‎(1)A气压带的名称为 。与A气压带相比,C气压带 影响的地区降水 (填“多”或“少”)。‎ ‎(2)依据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填“北”或“南”)半球,该季节N地受 (气压带或风带名称)控制,气候特征为 。‎ ‎【答案】(1)赤道低气压带 少 ‎ ‎(2)北 副热带高气压带 炎热干燥 ‎【解析】(1)据图可知,A气压带地处赤道附近,可判断为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C气压带地处30°附近,可判断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2)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规律的的移动。依据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可知,气压带、风带均向北移,可判断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可判断为北半球夏季;据图中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可知,N地处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 ‎【点睛】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随季节的变化而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同时引起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的移动正好相反。受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盛行西风的影响,温和多雨。‎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舟山群岛是由1390多个大小岛屿组成,海岸线总长2400多千米,其中深水岸线280多千米。2013年1月23日,国务院已正式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全力打造国家级港航物流核心圈。‎ 材料二 我国某区域略图(左)和2010年部分城市三次产业比重表(右)‎ 城市 第一、二、三产业比重 上海 ‎0.6:41.5:57.9‎ 杭州 ‎3.7:47.8:48.5‎ 宁波 ‎3.5:54.8:41.7‎ 嘉兴 ‎5.5:58.5:36‎ 绍兴 ‎5.3:56.9:37.8‎ 舟山 ‎13.3:54.8:31.9‎ ‎(1)图示区域的城市中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的是 ,目前该城市的区域发展处于 阶段 ‎(2)图示地区曾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其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近年来该地区作为全国的商品粮基地地位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 。‎ ‎(3)结合图文材料列举两点舟山群岛打造国家级港航物流基地的有利条件。‎ ‎【答案】(1)上海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 ‎(2)水稻种植业 城市化加快,耕地面积减小 ‎ ‎(3)海岸线长(深水岸线长),优良港口多;水陆交通便利;(临近长三角)市场广阔;国家政策支持 ‎【解析】(1)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的是上海市;据其三次产业比重可知,呈现三、二、一格局,且第一产业比重较低,二三产业比重高,可判断应为区域发展的第三阶段,即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2)据图区域可知,该区域为我国长三角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主要种植水稻,其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加快,大量耕地作为了城市建设用地,耕地面积减小。‎ ‎29.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若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①粮食产区、②蔬菜园艺区、③乳肉禽畜牧业区、④果树林区。A合理的布局应是(填代号) 。布局②的理由是 。‎ ‎(2)随着“菜篮子放心工程”和“绿色食品工程”的实施,E地区蔬菜种植面积迅速减少,并发生向城市西北方向转移,主要原因是 。‎ ‎(3)该市意欲发展成为蔬菜生产基地,生产反季节蔬菜,销往北方地区。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答案】(1)② 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近 ‎ ‎(2)E处水污染(西北方向水质好) ‎ ‎(3)光热充足,降水丰富 交通运输及冷藏技术发展;市场需求大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的合理布局和农业区位因素。‎ ‎(1)考查农业的合理布局。经济效益的高低是最主要的原因:经济效益越高,适宜离城市越近,靠近市场;而粮食作物的生产一般布局在离城市较远的区域,且需要土地面积较大;果树种植适宜在山坡、丘陵地区,既获得经济效益又可保持水土。‎ ‎(2)注意材料,原因是菜篮子放心工程、绿色食品工程等的实施,说明是食品质量的要求。而E位于河流下游,水质差。西北方向为河流上游地区,可改善水质。‎ ‎(3)该地为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发展蔬菜种植的自然条件可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方面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则从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劳动力等方面分析。结合图示区域分析可知,该地要想发展成为蔬菜生产基地,除了要具备蔬菜生产所需的足够光热和水分之外,还要有便捷的交通和保鲜、冷藏技术的保障。‎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抓住以下几点:①农业生产要体现因地制宜;②自然条件(地形、水源、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③在城市近郊布置经济效益高的城郊农业(如蔬菜、花卉等);④粮食生产则布局在远郊区。‎ ‎30. 下图为湖南省内部分区图和湖南省地形水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湖南省各分区因地制宜地实施差别化的发展战略。请将适宜的发展战略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环长株潭城市群 ,大湘西地区 ,湘南地区 。‎ ‎①重点培育壮大旅游生态农业等具有特色的开放型经济 ②打造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以及区域消费中心 ③对接粤港澳地区、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 ‎(2)湖南省承接粤港澳地区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有 ,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 ‎【答案】(1)② ① ③‎ ‎(2)优势:临近粤港澳地区,便于承接产业转移;地价相对较低;劳动力丰富且价格较低;有政策支持。‎ 有利: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化进程。‎ ‎【解析】试题分析:‎ ‎(1)湖南省各分区因地制宜的实施差别化的发展战略,环长株潭城市群地形平坦,人口密集,经济、技术发展水平高,要打造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以及区域消费中心。对应序号②。大湘西地区,以山地为主,环保任务重。应重点培育壮大旅游、生态农业等具有特色的开放型经济。对应序号①。湘南地区,对接粤港澳地区、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对应序号③。‎ ‎(2)读图,从自然条件分析,湖南省东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排水不畅。从人为因素看,由于围湖造田,湖泊调蓄洪水功能下降,上游地区植被破坏,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所以洪涝灾害多发。‎ ‎(3)湖南省承接粤港澳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有临近粤港澳地区,便于承接产业转移。地价相对较低,劳动力丰富且价格较低,有政策支持。承接产业转移,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化进程。不利影响是可能造成生态环境压力。‎ ‎【考点定位】区域发展战略措施及原因,区域洪涝灾害多的原因,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及影响 ‎【名师点睛】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①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发达国家或地区,可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对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②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了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推动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③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 ‎④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如果一个国家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