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四川成都高三下地理高考复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四川成都高三下地理高考复习

‎2020-2021学年四川成都高三下地理高考复习 一、选择题 ‎ ‎ ‎1. 光伏智能道路的全称是承载式高速光伏路面,最上面一层是类似毛玻璃的半透明新型材料,摩擦系数高于传统沥青路面,而且还拥有较高的透光率;在它的下方则埋着太阳能电池,通过阳光照射把光能转换成电能,实时输入电网。当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光伏路面是电动汽车的“流动充电宝”。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 ‎(1)我国最适宜推广光伏智能道路的城市是(        )‎ A.拉萨 B.广州 C.北京 D.上海 ‎ ‎ ‎(2)随着光伏智能道路的逐渐推广(        )‎ A.汽车需求量明显增加 B.汽车行驶速度加快 C.汽油消耗量明显减少 D.电动汽车价格上升 ‎ ‎ ‎ ‎2. 埃塞俄比亚东北部阿法尔地区,自2005年有两座火山喷发后就形成了不到1千米的裂缝,但迄今裂缝全长已达60千米,最宽处8米,该地已经成为科学家们见证海洋形成的天然实验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1)阿法尔地区的裂缝形成于火山喷发之后,裂缝中的火山组成物质都来自于地球内部的(        )‎ A.地幔 B.地核 C.地壳 D.岩石圈 ‎ ‎ ‎(2)裂缝从1千米延长到60千米,非洲大陆也可能一分为二,这些直接改变的是地球圈层中的(        )‎ A.岩石圈 B.大气圈 C.生物圈 D.水圈 ‎ ‎ ‎3. 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 ‎(1)图中a、b、c、d四地,位于北半球的是(        )‎ A.a B.b C.c D.d ‎ ‎ ‎(2)当c地昼最长时(        )‎ A.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 B.北京昼长夜短 C.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D.北极出现极昼现象 ‎ ‎ ‎4. 读我国某城市政府机关作息时间表(表中均为北京时间),回答下列小题。 ‎ ‎(1)根据表中信息判断,该城市最可能是(        )‎ A.沈阳 B.西安 C.乌鲁木齐 D.武汉 ‎ ‎ ‎(2)该城市不同季节调整作息时间,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B.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D.日地距离的变化 ‎ ‎ ‎ ‎5. 某区校长要到美国洛杉矶(119°W)友谊学校参观访问,机票上飞机起飞时间为北京时间12月3日9:40。途中飞行时间为16小时50分钟,到达洛杉矶。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 ‎(1)某区校长从北京到洛杉矶时,当地区时是(        )‎ A.12月2日16:10 B.12月2日17:00 C.12月4日2:30 D.12月3日10:30‎ ‎ ‎ ‎(2)到达洛杉矶后,为了与当地时间一致,某区校长调整手表时间的方法是(        )‎ A.顺时针拨快8小时 B.逆时针拨慢8小时 C.顺时针拨快4小时 D.逆时针拨慢6小时 ‎ ‎ ‎ ‎6.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 ‎ ‎(1)图中河流干流流向是(        )‎ A.从西北流向东南 B.从东南流向西北 C.从东北流向西南 D.从西南流向东北 ‎ ‎ ‎ ‎(2)山顶M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 A.468m B.588m C.778m D.808m ‎ ‎ ‎(3)既近水又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        )‎ A.① B.② C.③ D.④‎ ‎ ‎ ‎7. 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景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 ‎(1)此时天气最可能为(        )‎ A.晴、无风 B.雨、大风 C.晴、大风 D.雨、无风 ‎ ‎ ‎(2)下列四图最可能正确表示此时图示区域气温垂直变化状况的是(        ) ‎ A.A B.B C.C D.D ‎ ‎ ‎(3)图中所示大气现象(        )‎ A.可能使近地面大气污染加剧 B.由近地面大气强烈上升引起 C.有利于近地面大气污染的消散 D.由近地面大气强烈下沉引起 ‎ ‎ ‎8. “烧芭”是印尼悠久的传统农业文化,每年6月至8月是印尼的干旱季节,苏门答腊岛山地东侧民众在森林山地放火“烧芭”,利用燃烧的灰烬作为“天然”肥料,以利耕作。几年后,田薄地衰,山民便弃之不顾,转而另辟新地,就这样周而复始地循环下去。每年印尼“烧芭”时节,新加坡就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整个城市笼罩在烟雾中,明媚、干净、整洁的“狮城”成了“雾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1)“烧芭”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水稻种植业 B.热带种植园农业 C.热带迁移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 ‎ ‎ ‎(2)苏门答腊岛“烧芭”导致新加坡形成“雾都”的主要原因是(        )‎ A.受赤道低压控制,水汽丰富 B.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 C.赤道无风带,烟雾难以扩散 D.受东北信风控制,多晴天 ‎ ‎ ‎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9.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 ‎(1)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a>b>c>d B.气压:d>a>b>c C.若表示海陆间热力环流,则a为陆地,b为海洋 D.若表示城郊间热力环流,则a为郊区,b为城区 ‎ ‎ ‎(2)若此图是城区与郊区间环流侧视图,①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 A.净化、增温 B.净化、增湿 C.增温、增湿 D.减温、减湿 ‎ ‎ ‎10. 下图为亚洲东部及太平洋地区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图(单位:hPa)。回答下列小题。 ‎ ‎(1)图中甲、乙两地气压差可能为(        )‎ A.20hPa B.22.5hPa C.27hPa D.28hPa ‎ ‎ ‎(2)图中各地天气现象是(        )‎ A.重庆蒸发旺盛 B.北京风力强劲 C.哈尔滨盛行偏西风 D.广州阴雨连绵 ‎ ‎ ‎ ‎(3)图示区域大气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均最弱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 ‎ ‎11. 华北地区某城市,一周以来天气睛好,日均温均在10℃以上。某日突降大雪,延续2日,之后气温回升,积雪初融,该城市某停车场出现“雪馒头”景观(如图),“雪馒头”都位于渗水方砖(中心空洞,露出土壤)的中央。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 ‎(1)该时段最有可能在(        )‎ A.1月初 B.4月初 C.7月初 D.10月初 ‎ ‎ ‎(2)突降大雪当天,控制该城市的天气系统是(        )‎ A.冷锋 B.暖锋 C.反气旋 D.气旋 ‎ ‎ ‎(3)“雪馒头”景观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A.土壤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少 B.土壤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少 C.方砖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多 D.方砖释放的地面辐射较多 ‎ ‎ ‎ ‎12. 2017年春节期间,我国某旅游团到哥斯达黎加西部沿海旅游,游客发现当地树木掉叶,树皮呈绿色,体现了生物对环境有极强的适应性。下图为哥斯达黎加位置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 ‎(1)该旅游团在哥斯达黎加旅游期间,影响该地的大气环流为(        )‎ A.副热带高气压 B.东北信风 C.赤道低气压 D.东南信风 ‎ ‎ ‎(2)下列关于该时段树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低,树木处于休眠状态而掉叶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B.光照弱,光合作用差而掉叶 C.树皮因生长青苔而变绿 D.为保障光合作用,树皮变绿 ‎ ‎ ‎13. 最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影响北极气温变化。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所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公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尘埃颗粒物不仅集中在鸟群附近,在整个北极均有分布。下面左图是拍摄到的北极地区海鸟,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 ‎(1)鸟粪对北极地区气温的影响及其原理是(        )‎ A.升高,④增强   B.升高,③增强  C.降低,②增强  D.降低,①增强 ‎ ‎ ‎ ‎(2)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二、非选择题 ‎ ‎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在炎热的夏季,太阳高挂,不需要空调同样取得了纳凉的效果。 材料二:左图为四川某山区的传统民居景观图,民居坐北朝南,房前一般为水泥或石子院坝,屋后种植林木;右图为该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 ‎(1)民居屋前石子地面屋后种植林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请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加以解释。‎ ‎ ‎ ‎(2)冬季,白天人们紧闭屋后窗户,开启前门。从气候角度分析此举的目的。‎ ‎ ‎ ‎(3)从采光条件分析,该民居建为“坐北朝南”的原因。‎ ‎ ‎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地球除了热带雨林,还有“温带雨林”。下图中的W岛是世界温带雨林主要分布地区之一,雨林中植被茂密但树种单一,冷杉、云杉等高大的针叶树种占绝对优势。只有在树木相对稀少的局部地带才能见到低矮的阔叶植物,这是温带雨林与热带雨林最大的不同。云杉和冷杉林颜色暗绿,树冠浓密,透光量很小,林中阴暗潮湿,地衣、苔藓随处可见。 ‎ ‎(1)比较W岛东西两岸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差异及其原因。(提示从风向,地形分析)‎ ‎ ‎ ‎(2)分析该岛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大多地区偏高的原因。‎ ‎ ‎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考察南美洲火地岛过程中发现,火地岛多冰川湖和沼泽等湿地,岛上有很多树木,树冠形状奇特,当地称作“醉汉树”。南美洲南部的西海岸,海岸线破碎,且从西海岸到东海岸自然景观差异显著。下图为“南美洲南部部分区域和45°S附近的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以及醉汉树景观图”。 ‎ ‎(1)判断甲地气候类型,并说出判断的依据。‎ ‎ ‎ ‎(2)说明火地岛“醉汉树”树冠的朝向。‎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 ‎ ‎(3)简析南美洲南部西海岸海岸线破碎的原因。‎ ‎ ‎ ‎(4)阐述南美洲45°S附近东部植被的演变过程。‎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学年四川成都高三下地理高考复习 一、选择题 ‎1.‎ ‎【答案】‎ A C ‎【考点】‎ 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了光伏智能道路的应用城市。‎ ‎(2)本题主要考查了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解答】‎ ‎(1)光伏智能道路是利用太阳能发电,对比其他三个城市,拉萨是我国太阳能丰富的城市,是最适宜推广光伏智能道路的城市。 故选A。‎ ‎(2)随着光伏智能道路的逐渐推广,光伏路面成为电动汽车的“流动充电宝”,这样将大大促进电动汽车的需求,减少汽油使用,因而汽油消耗量明显减少,汽车需求量可能减少,电动汽车价格可能下降,汽车行驶速度没有明显变化。 故选C。‎ ‎2.‎ ‎【答案】‎ A A ‎【考点】‎ 地球外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特点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了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特点。‎ ‎(2)本题主要考查了地球外部的圈层结构。‎ ‎【解答】‎ ‎(1)岩浆位于软流层中,软流层位于上地幔,A项正确,B、C、D项错误。 故选A。‎ ‎(2)裂缝从地表向地球内部延伸,裂开的是岩石圈,A项正确,B、C、D项错误。 故选A。‎ ‎3.‎ ‎【答案】‎ D C ‎【考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昼夜长短,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昼夜长短判断节气,根据不同的节气判断世界上昼夜长短状况,根据昼夜长短判断纬度的高低。‎ ‎(2)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解答】‎ ‎(1)据图可知,a地全年昼夜等长,所以为赤道;b地冬至日昼最长,夏至日昼最短,所以是南半球中纬度地区;c地冬至日昼最长且为极昼而且仅一天极昼,夏至日昼最短且为极夜,所以是南极圈;d从秋分到春分为极夜,从春分到秋分为极昼,所以是北极点。 故选D。‎ ‎(2)据分析,c地为南极圈,c地昼最长时为冬至日,此时为12月22日,接近近日点,北京昼短夜长,北极出现极夜,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故选C。‎ ‎4.‎ ‎【答案】‎ C A ‎【考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方时与区时及其计算 ‎【解析】‎ ‎(1)地方时的计算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 ‎(2)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划分。根据“不同季节调整作息时间”可知与昼夜长短有关。‎ ‎【解答】‎ ‎(1)根据当地的上班时间和下班时间,(计算中点)大致推算当地的正午时间为14:45(北京时间),故该地大约位于北京西侧2个多时区,乌鲁木齐最符合。 故选C。‎ ‎(2)从表中可以看出,夏季上班的时间较早下班较晚,冬季上班较晚下班较早,这是因为该地纬度较高,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较大,调整作息时间有利于人们工作和生活。 故选A。‎ ‎5.‎ ‎【答案】‎ D A ‎【考点】‎ 地方时与区时及其计算 ‎【解析】‎ ‎(1)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位置靠东的时间早,靠西的时间晚。‎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2)本题主要考查了地方时与区时及其计算。‎ ‎【解答】‎ ‎(1)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洛杉矶为西八区的区时,洛杉矶比北京时间晚16个小时,所以当飞机起飞的北京时间为12月3日9:40时,洛杉矶的时间为12月3日9:40-16小时=12月2日17:40,由于途中飞行时间为16小时50分钟,则到达洛杉矶的区时为12月2日17:40+16小时50分=12月3日10:30,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飞机起飞时北京时间是12月3日9:40,再加上途中飞行时间16小时50分钟可得出到达洛杉矶的北京时间是12月4日2:30,据分析可知,到达洛杉矶时间是当地区时是12月3日10:30,要与当地时间一致,应该顺时针拨快8个小时。A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 ‎6.‎ ‎【答案】‎ C D A ‎【考点】‎ 等高线地形图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 ‎(2)本题主要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 ‎(3)本题主要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 ‎【解答】‎ ‎(1)根据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再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可以得出河流干流自东北流向西南。 故选C。‎ ‎(2)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等高距为100米,根据图中等高线的数值,M山顶的海拔是大于800米,小于900米。 故选D。‎ ‎(3)读图可知,对比四地,①地地势最高,且水量较少,河道较直,水流通畅,因此近水又受水患影响最小。 故选A。‎ ‎7.‎ ‎【答案】‎ A C A ‎【考点】‎ 气压系统与天气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了气压系统与天气。‎ ‎(2)本题考查逆温对大气运动的影响,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及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3)本题考查逆温的形成及对天气的影响,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及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答】‎ ‎(1)由图中的烟雾直上可知,此时图示地区无风。远山清晰可见,不可能为雨天。 故选A。‎ ‎(2)由图可知,烟柱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而是转为水平方向向四周扩散,这是典型的逆温现象,四个选项中只有C图能够正确表示逆温。 故选C。‎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逆温阻碍了大气的垂直扩散,使污染物在近地面附近扩散,从而使大气污染加剧。 故选A。‎ ‎8.‎ ‎【答案】‎ C C ‎【考点】‎ 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解析】‎ ‎(1)由于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在一定地域内的较稳定的、区域性的多种农业地域类型。‎ ‎(2)本题主要考查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解答】‎ ‎(1)根据题干分析,当地传统农业是烧荒,田地衰薄后,则另辟新地,属于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故选C。‎ ‎(2)读图可知,该区域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水平方向大气平稳,风力较小,雾霾不易扩散,C对。 雾霾严重程度,与水汽多少关系不大,A错。 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会受西南季风影响,不易形成雾霾天气,B错。 东北信风控制时期,风速较大,有利于污染物扩散,不易形成雾霾,D错。 故选C。‎ ‎9.‎ ‎【答案】‎ D B ‎【考点】‎ 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 ‎【解析】‎ ‎(1)本题考查热力环流图的判读。‎ ‎(2)本题考查绿地的作用。‎ ‎【解答】‎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1)热力环流形成的基础是地面的冷热不均。近地面气温低,气流以下沉运动为主;近地面气温高,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a处气流下沉,说明其近地面气温较低,故气温应为b>a,A错误; 垂直方向上的下沉气流使得近地面的a处气压较同一水平面的b处高,即气压为a>b;垂直方向上的下沉气流使得高空的d处气压较同一水平面的c处低,即气压为c>d;垂直方向上随着海拔升高,气压降低,所以气压分布应为a>b>c>d,B错误; 因无法从图中判断季节和昼夜情况,所以无法判定海陆间热力环流的方向,C错误; 若为城郊间热力环流,因城区气温高于郊区,故城区以上升气流为主,b处为城区位置,a处为郊区,D正确。 故选D。‎ ‎(2)若此图表示的是城区与郊区间的热力环流,则a处表示的是郊区,b处表示城区,近地面风从郊区吹向城区。①处绿地对流经空气会起到净化、增湿的作用。 故选B。‎ ‎10.‎ ‎【答案】‎ C C A ‎【考点】‎ 气压系统与天气 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 ‎(1)本题考查等压线的知识,等压线图中应该读数值、读弯曲方向、读疏密、读闭合曲线。‎ ‎(2)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的气旋是由四周向中心呈逆时针的方向辐合;在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3)大气的受热过程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大气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解答】‎ ‎(1)图示等压线等压差是2.5hPa,甲的气压值是1022.5-1025hPa,乙的气压值是997.5-1000hPa,两地的气压差可能是22.5-27.5hPa。C正确。 故选C。‎ ‎(2)图示重庆处在低压槽附近,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温度低,蒸发弱;北京附近等压线稀疏,风力弱;哈尔滨处在低压中心的西南部,吹偏西风;广州受高压外围气流影响,等压线稀疏,天气多晴朗,C正确。 故选C。‎ ‎(3)甲地处高压中心,多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保温作用弱,因此甲地大气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最弱;相比甲地,乙、丙两地地处低压中心,云层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夜晚,大气的逆辐射较强,保温作用强。丁处位于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但根据相对位置判断,丁位于海洋,大气中水汽含量较大,大气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较弱,但不是最弱。 故选A。‎ ‎11.‎ ‎【答案】‎ B A D ‎【考点】‎ 区域的区位分析 锋面系统与天气 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 ‎(1)雪是水在空中凝结再落下的自然现象,或指落下的雪;雪是水在固态的一种形式。雪只会在很冷的温度及温带气旋的影响下才会出现。‎ ‎(2)结合材料信息,根据突降大雪,分析控制该城市的天气系统。‎ ‎(3)冷空气到来时,地温下降的速度会略低于气温下降的速度,所以地面或者与地面接触的物体,表面温度会略高于气温,雪比较容易融化。但是由于雪花有一定的粘黏性,所以落在方砖中间凹陷部分的积雪主要与空气接触,温度可以稳定在0℃以下,化得会比直接接触砖面的积雪慢。另一方面,砖面比土地升温快,渗水率高。化雪的时候,砖面更容易往下渗水,同时升温快利于雪融化,所以化得也会快很多。土地的含水量高渗水率低,所以雪落在中间是土地的地砖上,会化得更慢,最后就形成了凸起的“雪馒头”。‎ ‎【解答】‎ ‎(1)4月份气温回升,日均温在10摄氏度左右,若有寒潮来袭,会产生降雪天气,B对。 故选B。‎ ‎ (2)据材料,华北地区某城市,一周以来天气晴好,日均温均在10℃以上,突降大雪,是北方冷空气南下,与暖气团相遇,形成冷锋天气系统,属于冷锋过境。 故选A。‎ ‎(3)地砖中间是凹下去的,是空心的,露出土地,“雪馒头”景观的出现说明土地与砖地升温速度不同,土地升温速度比砖慢,所以方砖释放的地面辐射较多,雪融化较快,而土壤释放地面辐射较少,雪不易融化。 故选D。‎ ‎12.‎ ‎【答案】‎ B D ‎【考点】‎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 ‎【解析】‎ ‎(1)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2)主要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解答】‎ ‎ (1)由材料可知,旅游团到哥斯达黎加西部沿海旅时间是2017年春节期间,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气压带、风带相对于春秋分日位置偏南,故哥斯达黎加此时受南移的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影响,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2017年春节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气压带、风带相对于春秋分日位置偏南,故哥斯达黎加此时受南移的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影响,当地树木掉叶,为保障光合作用,树皮变绿,D正确,ABC错误。 ‎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故选D。‎ ‎13.‎ ‎【答案】‎ D B ‎【考点】‎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解答】‎ ‎(1)由材料可知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最终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结合图可知尘埃颗粒增强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①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使北极地区气温降低,D正确。 故选D。‎ ‎(2)由材料可知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最终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影响北极地区的温度,夏季北极地区气温高,微生物分解作用强,因此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夏季,B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 ‎【答案】‎ ‎(1)石子地面增温较快,林木增温较慢,(房前石子地面房后林木)增强了房前房后的温差,从而增强了房前房后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2)(冬季)紧闭屋后窗户,可以阻挡北方冷空气,同时切断穿堂风;开启前门,利于屋内与院坝之间保持对流,从而保持室内温度,同时使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疾病发生。‎ ‎(3)四川大多位于北半球中纬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全年正午时太阳位于其正南,大门朝南(“坐北朝南”)的设计,利于获得较多的光照。‎ ‎【考点】‎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 ‎(1)本题以民居为材料背景,考查热力环流的应用,难度较小,重在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2)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3)本题主要考查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解答】‎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石子地面比热容小,升温快;林地比热容大,升温慢,不同地表使屋前屋后的温差增大,加强了屋前屋后的气压差,加大了空气流动。‎ ‎(2)四川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西北季风,紧闭屋后窗户,可以阻挡北方冷空气,同时切断穿堂风;开启前门,利于屋内与院坝之间保持对流,从而保持室内温度,同时使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疾病发生。‎ ‎(3)从采光角度分析,四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全年正午太阳位于其正南,“坐北朝南”的设计,利于获得较多的光照。‎ ‎【答案】‎ ‎(1)年降水量西部多,东部少;西部处于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雨区),多地形雨;东部处于西风的背风坡(雨影区),降水少。‎ ‎(2)W岛濒临太平洋,冬季海洋对气温有巨大的调节作用;东(北)部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受极地冷空气的影响较小;沿岸海区有暖流流经,增温作用明显。‎ ‎【考点】‎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 ‎(1)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答】‎ ‎(1)从图中看W岛位于40°N~60°N大陆西岸,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结合图中等高线可看出岛的中部有大体南北走向的山脉,西部处于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的迎风坡,年降水量多,东部处于背风坡,年降水量少。‎ ‎(2)影响气温的因素可从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来分析。从图中看W岛地处太平洋,冬季浩瀚的海洋对气温有巨大的调节作用;东(北)部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受北极冷空气的影响较小;沿岸海区有阿拉斯加暖流流经,增温作用明显,所以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大多地区偏高。‎ ‎【答案】‎ ‎(1)温带海洋性气候; 位于中纬度(40°~60°)大陆西岸;全年受盛行西风控制,温和湿润。‎ ‎(2)火地岛位于南半球西风带,盛行西北风,且风力强劲,导致树木树冠朝向东南方。‎ ‎(3)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岩石破碎;纬度较高,且多高海拔山地,冰川侵蚀作用强;位于西风迎风坡,降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地处西风带,沿岸风浪大,海水侵蚀作用强。‎ ‎(4)地处板块交界处,板块挤压导致地壳抬升,山地隆起;东部地处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量减少,逐渐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湖减少,地表水匮乏;植被退化,森林逐渐演变为草原或荒漠。‎ ‎【考点】‎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气候类型的判读 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 ‎【解析】‎ ‎(1)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和判断依据。‎ ‎(2)本题主要考查火地岛“醉汉树”树冠的朝向。‎ ‎(3)本题主要考查南美洲南部西海岸海岸线破碎的原因。‎ ‎(4)本题主要考查南美洲45°S附近东部植被的演变过程。‎ ‎【解答】‎ ‎(1)从图中看甲地位于40°~60°大陆西岸,全年受盛行西风控制,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2)从图中看火地岛位于南半球西风带,盛行西北风,因此树冠朝向东南方。‎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3)海岸线破碎的原因可从内力和外力作用两方面来分析。结合图中的火山和板块构造学说可知,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岩石破碎。外力作用可从冰川侵蚀、流水侵蚀、海浪侵蚀等方面来分析。结合图中的纬度位置和图中的山峰可知,该地纬度较高,且山地海拔高,冰川侵蚀作用强。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地处西风带,沿岸风浪大,海浪侵蚀作用强。‎ ‎(4)南美洲45°S附近东部植被的演变过程应结合“45°S附近的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来回答。从图中可读出,地理环境演变的原因是山地的隆起,山地隆起后阻挡了盛行西风,西部地处迎风坡,降水丰富,保持原有的森林,而东部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植被退化,森林逐渐演变为草原和荒漠。山地的隆起是因为地处板块交界处,板块挤压,地壳抬升。‎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