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卷·2018浙江省绍兴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2017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卷·2018浙江省绍兴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2017

绍兴一中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地理试卷 ‎ ‎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 下图为我国山东丘陵某一苹果园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为‎10米)。果农在收获苹果时发现,a处的苹果比b处的苹果平均果径大,但a处的苹果色泽没有b处光鲜、红润。据此回答各题。‎ ‎1.b处的苹果成色好的原因是 A.坡度小 B.光照条件好 C.水分充足 D.植被稀疏 ‎2.a处苹果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水肥条件好 B.昼夜温差大 C.光照条件好 D.空气湿度大 下图为30°S附近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层示意图,R河流正值汛期。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3.Q地海拔可能为( )‎ A.‎350米 B.‎500米 C.‎650米 D.‎‎800米 ‎4.此季节,该地区( )‎ A.温和多雨 B.山麓落叶阔叶林枝繁叶茂 ‎ 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盛行东南风 ‎5.关于R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流向自西向东 B.此时地下水补给河水 ‎ C.北岸泥沙淤积较多 D.河流冰期较长 ‎6.关于图示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斜成谷,背斜成山 B.图示地貌由内力作用形成 C.②处比①处建地下隧道更合理 D.①处比②处更可能找到石油 当中国南极中山站(约69°)处于极夜时,甲、乙两地分别于当地时间5时40分和6时20分同时看到日出。据此完成下题。 ‎ ‎7.甲地位于乙地的(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有专家提出水循环可分为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两大类,图10为“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图中①②③⑦分别表示( )‎ 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发、人工降水 B.地下径流、地表径流、管道输水、跨流域调水 C.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蒸发、人工降水 D. 跨流域调水、地表径流、管道输水、人工降水 ‎9.关于人类对城市水循环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透水材料改造水泥路面,可以增加⑤ B.大量开采地下水,可以增加④‎ C.污水回收利用,可以减少② D.城市绿地建设,可以减少⑥‎ ‎2013且‎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0.强沙尘暴经过该地时间段是( ) A.16时-17时 B. 17时-18时 C.18时-19时 D. 19时 -20时 11.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 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 大气逆辐射减弱 图中为不同大陆上纬度相近的三个气象站测得的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资料。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2.①地年降水的季节分配主要受制于( )‎ A.信风 B.西风 C.台风 D.季风 ‎13.②地最可能位于( )‎ A.亚洲东部 B.北美西部C.非洲南部 D.澳大利亚 ‎14.③地日照时数明显高于①、②两地,主要原因是( )‎ A.距海远 B.雨天少 C.气温高 D.海拔高 下图为南半球某地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15.下图中从甲地到乙地的气流方向,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此时,图中a、b、c、d四地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 ‎ A.a B.b C. c D.d ‎17.读“90°E附近海平面气压图(单位:hPa)”,由气压值可推断此时( ) ‎ A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 B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 C大陆上等温线向北凸 D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 图为过M点(128°E,48°N)沿经线和纬线作的相同长度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8.若①、②为同一山脉,则该山脉的走向大体为( )‎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 ‎19.关于图中M地附近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量小,含沙量大 B.结冰期长 C.汛期只出现在夏季 D.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下图为黄山“天狗望月”景观,“天狗”是由花岗岩组成,独居峰顶,翘首望月。读图回答小题。‎ ‎20.“天狗”的岩石类型及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于下图中的 (  )。‎ A.c、① B.a、② C.e、③ D.d、④‎ ‎21.将棱角分明的花岗岩,塑造成栩栩如生的“天狗”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风化作用 下图是23°26′S的海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2.①、②、③分别是:‎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D.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23.下列关于甲、乙两处所在陆地西岸的气候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A.甲 热带草原气候 B.甲 热带沙漠气候 C.乙 热带沙漠气候 D.乙 热带雨林气候 季风指数是某一地区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值越大表示季风现象愈明显,它反映了一个地区季风的强弱程度,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4.1923年,我国东部地区夏季出现下列现象可能性较大的是 A.南北皆旱 B.南涝北旱 C.南旱北涝 D.南北皆涝 ‎25.20世纪末冬季风指数明显减小,其原因可能是 A.冬季风减弱 B.夏季风减弱 C.海陆热力差异减小 D.温室效应加剧 读印度洋某海域上升流(洋流)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6.此时印度半岛的盛行风为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27.有关甲地洋流成因及海洋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的上升流主要是向岸风影响形成的 B.此时洋流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C.该地海洋生物的生产力季节变化大 D.该地为寒暖流交汇处,形成大渔场 下表为韩国不同季节气象资料统计表,读表完成小题。‎ ‎28.根据表中信息判断,①②③可能分别是 (  )。‎ A.干热风 台风 梅雨 B.沙尘 梅雨 酷暑 C.干旱 台风 伏旱 D.沙尘 梅雨 台风 ‎29.与表中③的成因相关的是 (  )。‎ A.冷暖气团交汇 B.东北信风 C.空气旋转辐合上升 D.副热带高压 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图为北半球某水库多年平均水量盈余率季节变化图。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30.根据降水量各月的分配情况,该水库所处的区域属于 A.全年多雨区 B.夏季多雨区 ‎ C.全年少雨区 D.冬季多雨区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3题,40分)‎ ‎31.读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的水位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据图描述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河、湖水位的变化特征。(6分)‎ ‎(2)说出滨期地区涝灾最可能发生的时间,简析产生涝灾的地形和气象原因。(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非洲某区域图(图甲)和乞力马扎罗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图(图乙)‎ 材料二:坦桑尼亚的官方首都是多多马,1996年2月坦桑尼亚国民议会从达累斯萨拉姆迁至多多马,但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等条件的原因,大部份政府机关仍然留在达累斯萨拉姆。‎ 材料三:维多利亚湖是非洲第一大湖,世界第二大淡水湖,面积近七万平方公里。维多利亚湖在7-8月干季,是雷雨活动最盛、强度最大的时期。干季的雷雨,多发生在午夜至清晨这一时段,当地习称“夜雷雨”。 ‎ ‎(1)乞力马扎罗山的森林带主要分布在海拔 1700—3000米的高度范围,在森林带以下和以上分别为热带草原带和高山草甸带,分别分析这两地没有分布森林的原因。(4分)‎ ‎(2)从热力环流的角度,分析维多利亚湖干季多为“夜雷雨”的主要成因。(4分)‎ ‎(3)说明适合迁都至多多马的原因,并分析其大部分政府机关至今仍未完成迁都的原因。(4分)‎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D湖泊(图a)的湖面海拔约‎3800米,降水资料如图b所示。D湖沿岸地区地形平坦,发现有大量古代农耕遗迹,包括相互交织的人工堆土高台、人工水渠(图c所示)以及人工运河和水塘。‎ ‎(1)推测D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特征,并简述原因。(4分)‎ ‎(2)归纳D湖沿岸地区的降水特征。(2分)‎ ‎(3)指出威胁D湖沿岸地区发展耕作业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发生时间。(4分)‎ ‎(4)说明该农耕系统对防治这些气象灾害的作用。(6分)‎ 绍兴一中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 ‎1-5 BA CAC 6-10 DBD AC ‎ ‎11-15 BDBBC 16-20 DDCBA ‎ ‎21-25 BABCD 26-30 CCBDD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等高线图可以看出b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所以说b处位于山脊上,地势比两侧高,日照时间长,光照条件好,光合作用强,有利于苹果表面色素富集,所以b处的苹果成色好,故B正确。‎ ‎2.读等高线图可以看出a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地势比两侧低,所以说a处位于山谷中,有利于水源和肥料的汇集,但日照时间较短,蒸发较弱,水分充足,所以a处的苹果长得个大,苹果平均果径比b处的大,故A正确。‎ 考点:考查地形对气温、降水的影响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答案】 ‎ ‎3.A ‎ ‎4.C ‎ ‎5.B ‎【解析】 ‎ ‎3.在y纬度,a、b之间的高差为‎500米,按照对流层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可以判断出a、b两条等温线气温相差约‎3 ℃‎。选A。‎ ‎4.根据图中的等值线可以看出,丙地和甲地的地势明显高于乙地和丁地,丙地和甲地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总量要大于乙地和丁地。同一海拔的甲地气温明显高于丙地,表明甲地大气的保温作用强于丙地,大气的保温作用强则其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也就强,故丙地所接收的太阳辐射总量大于甲地。选C。‎ ‎5.根据图中的等高线可以看出该地区向西海拔越来越高,气温越来越低,故等温线数值a<b,甲、乙的温度分别高于同一等高线上的丙、丁的温度,所以甲、乙的纬度低于丙、丁的纬度,故该地区位于南半球。根据图示信息,无法判断出该地区位于东半球还是西半球。选B。‎ ‎6.C ‎ ‎7.B ‎【解析】‎ 试题分析:‎ ‎6.D地‎3月21日以后—‎9月23日以前正午太阳高度小于0°,可以说明D地在南极圈内并且临近南极点,选项C正确。‎ ‎7.由图形可知,当A、B两条线相交时,A、B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选项B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读图能力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8.D ‎9.C ‎【解析】‎ 试题分析:‎ ‎8.从图示经度分布可判断,图示半球为南半球;因AC段为昏线,所以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为极昼,因此可判断该日期为‎12月22日。故选D。‎ ‎9.因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为极昼,所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其纬度为23°26′S;又因120°E经过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C,且位于夜半球,所以可判断120°E的地方时为24时,那么60°W的地方时为12时,是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度。故选C。‎ 考点:光照图、地球运动的意义 ‎10.D ‎【解析】‎ 试题分析: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说明中心点为北极点,越靠近中心点越偏北;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因此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看,位于前方的点较为偏东。据此判断,从A点到B点的方向是先向西北、再向西南;从C点到D点的方向是先向西北、再向西南;因此A到B的方向同C到D的方向相同。‎ 考点:方位判读 ‎11.C ‎12.D ‎【解析】‎ 试题分析:‎ ‎11.在地球表面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图中线速度数值越向南越小,说明越向南纬度越高,所以该地在南半球;赤道的线速度为1670千米/小时,30°纬线的线速度为1447千米/小时,图中线速度数值介于二者之间,位于低纬度。‎ ‎12.纬度和海拔高度是影响地球表面线速度的两大因素。同样海拔高度,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同一纬线上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海拔越低线速度越小。R比同纬度的T处线速度小说明该地地势较低,地形类型应为地势较低的盆地。‎ 考点:地球自转线速度 ‎13.C ‎【解析】‎ 试题分析:‎ 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过两点,以地心为圆心的大圆的劣弧的长度。根据材料,ACB为晨昏线,是大圆劣弧,所以最短距离是ACB弧,所以是从A点出发沿ACB弧飞行到B点,C对。‎ 考点: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晨线线。‎ ‎14.C ‎15.B ‎【解析】‎ 试题分析:‎ ‎14.从图上可知,若①、②为同一座山脉,那么这个山不可能是南北走向,也不可能是东西走向,如果是东北-西南走向,那么M的北侧应该更低,南侧更高,所以是西北-东南走向,故选C。‎ ‎15.从该地的经纬度可以看出,此处是位于东北地区,气温较低,河流的结冰期长,流量不是很大,且季节变化较大,汛期会出现在春季和夏季,春季时,冰雪融化会造成汛期,夏季降水丰富会有汛期,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东北地区的有关知识。‎ ‎16.A ‎17.D ‎【解析】‎ ‎16.根据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运用尝试填图法确定a为喷出岩,b为岩浆,c为侵入岩,d为变质岩,e为沉积岩。使用尝试填图法时,要先根据图中已知信息确定b为岩浆,e为沉积岩,再根据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判定其他内容。“天狗”为花岗岩,是岩浆岩中的侵入岩,对应图中c,相应的地质作用为①,即侵入作用。A选项正确。‎ ‎17.将棱角分明的花岗岩,塑造成栩栩如生的“天狗”的主要地质作用为风化作用。D选项正确。‎ ‎18.A ‎19.B ‎【解析】‎ 试题分析:‎ ‎18.南回归线穿过的陆地只有非洲、澳大利亚大陆、南美洲。读图,根据图中经度判断,①海域有180°经线,是太平洋。②处有0°经线,是大西洋。③是印度洋,A对。‎ ‎19.结合前面分析,读图,甲、乙两处所在陆地西岸,甲地为热带沙漠气候,乙位于马达加斯加岛,西岸是热带草原气候。B对。A、C、D错。‎ 考点:世界大洋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规律。‎ ‎20.C ‎21.A ‎【解析】‎ 试题分析:‎ ‎20.图示北美大陆,a港口在哈得逊湾沿岸,纬度高受北冰洋寒冷气流影响大,结冻时间长。选C正确。‎ ‎21.b在大陆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但沿岸地区暖流影响大,温度较高;c在内陆五大湖沿岸,温带大陆性气候,且平原地形南北纵贯,北冰洋冷空气影响大,温度低;d在大陆东部,受东部山地阻挡,海洋影响较弱;相比三地,c 地大陆性最强,封冻时间最长,b地的海洋性最强,冷的时间最短。选A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影响气候因素。‎ ‎22.C ‎23.D ‎【解析】‎ 试题分析:‎ ‎22.读图,根据图中季风指数,1923年,我国东部地区夏季季风指数高,说明夏季风势力强,对北方影响时间长,所以最可能出现南旱北涝现象,C对。A、B、D错。‎ ‎23.20世纪末冬季风指数明显减小,说明冬季风势力弱,其原因可能是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加剧,冬季气温不是太低,冷高压势力弱,D对。冬季风减弱是冬季风指数减小的反映,不是原因,A错。与夏季风无关,B错。东亚冬季风指数与中国冬季大陆气温相关性强,与海陆热力差异相关性弱,C错。‎ 考点:东亚季风指数概念,季风指数变化的影响及原因。‎ ‎24.B ‎25.D ‎【解析】‎ 试题分析:‎ ‎24.结合图中指北针,可判断锋面向东南方向移动,则图中雨区位于锋面后方,即锋后降水,此锋面冷锋。B正确。‎ ‎25.11日,甲地经历冷锋过境天气,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变化。12日,冷锋移走,当地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故D正确。‎ 考点:冷锋及其天气变化 ‎26.C ‎27.C ‎【解析】‎ ‎26.读图,根据图中非洲东海岸甲处洋流的方向,判断此时印度洋北部盛行西南季风。甲处洋流是受离岸风影响形成,表层海水被吹走,底层海水上泛,形成上升流,表层洋流呈顺时针方向,说明受西南风吹动形成的,C对。A、B、D错。‎ ‎27.结合前面分析,甲地的上升流主要是离岸风影响形成的,A错。此时洋流是寒流,使沿岸地区降温减湿,B错。该地洋流夏季是寒流,冬季是暖流,季节变化明显,所以海洋生物的生产力季节变化大,C对。该地为季节性洋流,不是寒暖流交汇处,没有形成大渔场,D 错。‎ ‎28.B ‎29.D ‎【解析】‎ ‎28.①虽然干燥但毕竟发生在春天,气温还达不到干热风的要求,故不选A;韩国受东亚季风影响,雨带时间介于我国江淮梅雨时间(6月)和北方雨带时间(7、8月份)之间,故②是受雨带影响形成的梅雨;③发生在②之后且空气湿润,不会是伏旱,③为酷暑,确定B选项正确。‎ ‎29.将第6题的答案代入本题中分析。冷暖气团交汇常形成降水,不选A;韩国不受信风的影响,B错;C选项表示气旋,它易形成对流雨,不选C。所以D选项正确。‎ ‎30.D ‎【解析】‎ 试题分析:‎ ‎30.根据材料该水库位于北半球,7月份是夏季,水库水量减少,说明降水少,水库要放水。1月份是冬季,冬季水库水量增加,说明降水多,水库在蓄水,所以该地位于冬季多雨区,D对。A、B、C错。‎ 考点:水库水位变化的特征与区域降水季节变化特征的关系。‎ ‎31.‎ ‎(1)上游流速大于下游(2分),流量小于下游(2分)。‎ ‎(2)位于(阿巴拉契亚)山脉西侧(2分),冬春季盛行西北风(2分),在迎风坡形成降水(地形雨)(2分)。‎ ‎(3)夏秋季节降水偏少(2分),蒸发量大(水资源不足)(2分),流域内农业发达,需水量大(2分);冬春季节水资源丰富(2分),梯级开发能够解决水资源时间上的矛盾(2分),并且提高水位(改善灌溉条件)。‎ ‎【解析】‎ 试题分析:‎ ‎(1‎ ‎)读图,田纳西洒上游位于山区,落差大,流速快。下游位于平原,地形平坦,流速慢。所以上游流速大于下游。上游汇水量小,流量小,下游汇水量多,流量大,所以上游流量小于下游。‎ ‎(2)田纳西河位于阿巴拉契亚山脉西侧,该地冬春季盛行西北风,西侧是迎风坡,在迎风坡形成地形雨,降水多。‎ ‎(3)田纳西河夏秋季节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偏少,但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流域内农业发达,作物生长需水量大,所以水资源不足。冬春季节降水多,水资源丰富,进行水能梯级开发能够解决水资源时间上的矛盾,并且提高水位,改善灌溉条件,更好的发挥灌溉作用。‎ 考点:河流的水文特征,区域气候特征成因,河流的梯级开发。‎ ‎32.‎ ‎(1)高山草甸带,海拔高(2分),气温低(2分),不适合森林的生长;森林带以下海拔低,水汽不易抬升(2分),降水较少(2分),气温高,蒸发旺盛,水分条件较差(2分),不适宜森林生长。‎ ‎(2)该地区为低纬度高原地区(2分),特别是干季,昼夜温差大(2分)。夜晚,湖面上空气温较四周陆地上高(2分),湖面盛行上升气流(2分),形成“夜雷雨”现象。‎ ‎(3)该地区纬度较低,低地闷热潮湿;(2分)内陆高原地区,气候较为凉爽(2分);多多马有利于开发和管理内陆地区(2分)‎ 地处内陆,对外沟通不便;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还远未完善;交通条件落后,与本国其他地方沟通较差,相对还不利于管理;迁都成本较高。(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森林带以上海拔高,海拔在‎3000米以上,气温低,水汽少,降水较少,不适合森林的生长,形成高山草甸带。森林带以下海拔低,受地形抬升弱,水汽不易抬升凝结,降水较少。根据图中纬度可知,这里位于热带,气温高,蒸发旺盛,所以水分条件较差,不适宜森林生长,形成热带草原带。‎ ‎(2)读图可知,该地区位于东非高原,是低纬度高原地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在干季降水少,晴天多,白天的大气的消弱作用弱,夜晚大气的保温效应差,所以昼夜温差大。在夜晚,湖面上空气温较四周陆地上高,湖面盛行上升气流,上升过程中水汽凝结成雨,形成“夜雷雨”现象。‎ ‎(3‎ ‎)读图,达累斯萨拉姆纬度较低,在热带地区低地闷热潮湿,不适合人类居住生活。该地位于沿海,距内陆地区远,不便于全国的统一开发管理。多多马位于内陆高原地区,气候较为凉爽,适宜居住生活。多多马位于国土中部,有利于开发和管理内陆地区。所以迁都多多马。‎ 然而,多多马地处内陆,对外沟通不便。该国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还远未完善,交通条件落后,与本国其他地方沟通较差,管理相对还不方便。迁都搬迁费用高,成本较高。‎ 考点: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及原因,垂直地带性规律,热力环流。‎ ‎33.‎ ‎(1)(年均温较低)年变化(年较差)较小,因为海拔高,地处热带(低纬度地区);日变化(日较差)较大,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增温快,夜晚散热快(按高度推测日最低温度可能降至‎0℃‎及以下)。‎ ‎(2)年降水量约600(580~620之间皆可)毫米,集中于夏季(1~3月或12月至次年3月)‎ ‎(3)低温、冻害,夜间;洪涝灾害,夏季(雨季、1~3月或12月至次年3月);旱灾,其他季节(4~12月或4~11月,答春、秋季即可得分)‎ ‎(4)(沟渠、水塘与高台交织)排水通畅利于雨季防洪,灌溉方便利于旱季抗旱;水体增温和降温的速度比陆地慢,因此,增大水体面积,并使水面与高台(合理)交错分布,可减小气温变化幅度,尤其可提高夜间温度,有效减小低温、冻害对高台农作物的损害。‎ ‎【解析】‎ ‎(1)根据D湖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推断该地区的纬度位置、地形地势。‎ ‎(2)根据降水资料分析。‎ ‎(3)根据第(1)、(2)题的分析结论回答。第(4)题,抓住图示农耕系统的结果特点分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