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4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中图版:第8章第2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学案Word版含答案
第2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本节复习脉络: 考点一|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原则 [识记—基础梳理] 1. 人地关系的历史演进 阶段 人地关系 史前文明 人类适应自然时期,人与环境是一种依赖的关系 农业文明 人类利用、改造自然时期,人地关系不协调,但有了科学的萌芽 工业文明 人地矛盾日益尖锐时期,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1)农业文明时期的环境问题主要为生态破坏,工业文明时期的环境问题主要为环境污染。 (2)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的认识已产生了科学的萌芽,例如:“天人合一”理论、“顺天时,量地利”思想、因地制宜等。 2.谋求人地关系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的背景 20世纪后半叶,工业发达国家环境污染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安全,并影响了经济的顺利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①定义:既要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②内容 ③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经济的、社会的、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④原则:包括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1)可持续发展三大原则中,“公平性”侧重的是“权利”“共同性”侧重的是“义务”,“持续性”侧重的是“发展”。 (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时,重点理解公平性原则,不要把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混为一谈。前者强调全球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而后者强调全球一个整体。 1.人类依赖自然 其核心思想是,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进而决定人类的民族特征、文化发展及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 2.人类征服自然 其核心思想是,人类可以超越自然环境,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能动反作用可以决定一切。这种思想造成人地关系对立,环境问题突出。 3.可持续发展论 其核心思想是,人类具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地理环境对人类具有反作用力,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应相互协调、和谐发展。 [理解—要点突破]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原则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原则 含义 具体做法 公平性 原则 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各国都有发展权;应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持续性原则 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寻求可持续发展 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共同性原则 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国际社会应超越国界、民族、宗教、文化的制约,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参加环境领域中的国际合作 (3)传统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区别 传统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 发展目标 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经济的增长就意味着发展 以社会全面发展为标准,其终极目标是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 增长方式 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 低投入、低污染、高产出 消费模式 提倡高消费 提倡适度消费 文明标准 建立的是物质文明,主要考虑经济利益 建立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考虑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 时间尺度 当代人的最大需求 强调代际公平 空间尺度 从区域利益出发,采取封闭式、掠夺式和转嫁式的发展方式 从全球利益出发,是一种互补的发展方式 [运用—考向通关] 考向1 人地关系的历史演进 下图是人类不同发展阶段就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 1.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先后顺序的是( ) A.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 2.②阶段人地关系的特点表现为( ) A.人类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 B.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 C.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 D.人类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成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 1.A 2.D [读题干和图可知,图①生产活动以狩猎采集为主,说明是原始社会时期;图②生产活动表现为农业比重下降,工业比重上升并成为主导,说明是工业社会时期,该阶段人地关系表现为人类中心论,人类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成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全面呈现不协调。图③知识劳动逐步成为主导,说明为现代文明时期;图④狩猎采集下降,种植和畜牧上升并成为主导,说明是农业社会时期。故四幅图的排序为①④②③。] 考向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017·江苏高考)下图为“2012年山东半岛部分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三角形统计图”。读图回答3~4题。(双选题) 3.可持续发展水平较好的两个城市为( ) A.日照市 B.潍坊市 C.青岛市 D.威海市 4.与N类城市相比,M类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表现为( ) A.单位GDP消耗大 B.城市调控能力好 C.单位GDP污染小 D.城市发展水平低 3.CD 4.BC [第3题,C、D对:读图可知,青岛和威海的资源—能源状态恶化指数和环境污染程度指数较低,而经济发展水平指数较高,所以青岛、威海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较好。A、B错:读图可知,潍坊和日照的资源—能源状态恶化指数和环境污染程度指数较青岛和威海高,而经济发展水平指数较青岛和威海低。第4题,读图可知,N类城市包括东营和日照,M类城市包括上题所说的青岛、威海两城市,另外还有烟台市,根据上题的分析可知,M类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较好。] 考向3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018·郑州模拟) 按常理,鸭子长得越快鸭农越赚钱。但在湖北云梦、京山等地,一些鸭农却养起了“慢生鸭”。在自然环境捕食,辅之以麦麸、玉米、谷糠和青饲料,这样养的鸭比用有添加剂的浓缩饲料喂养的晚2个多月才能出栏,但肉质好,价格高,成为更有赚头的绿色食品。据此完成5~6题。 5.“慢生鸭”饲养者在利于消费者健康前提下获取高利润的做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公正性原则 6.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 ) ①使用有剧毒的农药防治病虫害 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 ④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等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A 6.B [第5题,“慢生鸭”饲养中饲养者获取高利润,消费者获取健康,体现了公平性原则。第6题,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要减少使用或不使用有害农药或防腐剂等。因而要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而且在生产过程中要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来防治虫害。] 考点二|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识记—基础梳理] 1.转变观念 包括转变传统的发展观、资源观、环境观、伦理道德观和消费观等。 2.调整行为 主要包括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公众行为。 3.加强国际合作 (1)目标:实现由传统模式向新型模式,即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转换。 (2)要求:建立真正的全球伙伴关系,坚持《21世纪议程》中保护地球“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落实可持续发展的个人行为主要有节能节水、购买绿色产品、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垃圾分类、拒食野生动植物、参与环保宣传等。 [理解—要点突破] 1.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2.循环经济及其实施途径 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实践模式,在工业经济结构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清洁生产,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我国大力推行生态农业。其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项目 含义 循环经济 ①农业资源得以再生;②综合效益突出;③实现良性循环 实现循环经济的途径 工业 清洁生产 在产品生产过程和预期消费中,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减少到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是社会经济效益最大的一种模式。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清洁的配置,二是清洁的工艺,三是清洁的产品 农业 生态农业 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充分发挥生态经济效益以促进持续增产的农业经营方式 [运用—考向通关] 考向1 清洁生产 (2018·菏泽模拟)读某地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回答7~8题。 7.下列地区最适合大力推广该生产模式的是( ) A.青藏高原 B.松嫩平原 C.海南岛 D.太湖平原 8.该循环经济模式( ) A.没有任何废弃物生产 B.生产受市场影响显著 C.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 D.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开展生产 7.C 8.C [第7题,读图可知,该生产模式的原料为甘蔗,故应在甘蔗的产地推广。第8题,由图可知,该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但仍有污染物的排放。] 分析某地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路 (1)首先分析区域的区位特性、地理环境、人类活动与人地关系等地理环境背景。 (2)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交通、科技、市场等) (3)分析区域发展的限制因素(自然灾害、资源短缺、环境问题、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等)。 (4)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①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优势和特色产业。 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③发展科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④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推进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 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⑤促进对外开放。 考向2 生态农业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9~10题。 9.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 A.河套平原 B.黄淮平原 C.辽东丘陵 D.闽浙丘陵 10.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民居集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图流程] [尝试解答] 9.D 10.B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