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通用版)大一轮复习教案:第十三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考地理(通用版)大一轮复习教案:第十三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读考纲·析考情·明考向 考纲解读 全国卷五年考题统 计 题型 备考指南 考纲下载 核心知识点 地理环境 对区域发 展的影响 区域的含义,区域 的特征 2015 课标Ⅱ,37 题 (1)(2),12 分 综合题 命题重点:1.以世界或我 国某区域图为载体,考 查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 活动特征及其原因。 2.以热点区域为背景材 料,考查不同区域之间 的地理特征差异。 3.以实际生活和生产中 发生的事件为情境,考 查“3S”技术应用。 考查形式:选择题与综 合题并重,分值一般在 4~6 分,难度系数在 0.6 左右。 热点探究:“一带一 路”沿线地区;尼罗河 流域农业生产与地理环 境。 不同区域自然环 境和人类活动的 差异 2014 课标Ⅱ,11 题, 4 分 2012 课标全国,6 题, 4 分 选择题 区域不同发展阶 段地理环境的影 响 2013 课标Ⅰ,37 题, (4),4 分 综合题 地理信息 技术在区 域地理环 境研究中 的应用 遥感(RS)在资源 普查、环境和灾害 监测中的应用 - - 全球定位系统 (GPS)在定位导航 中的应用 - - 地理信息系统 (GIS)在城市管理 中的功能 - - 数字地球的含义 - -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习目标定位 知识体系预览 1.识记:区域的含义。 2.理解: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 类活动的差异。 3.应用:运用比较法比较不同区 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 考点一 区域的含义 [核 心 知 识 再 现] 1.认识区域 读甘肃省年降水量、干湿区划分图,归纳总结。 (1)区域概念: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和方法划分出地球表面的空间 单位,如通过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将甘肃省分为四个不同的干湿区域。 (2)区域特征: ①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②整体性:内部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③层次性:既是上一级的组成部分,又可划分下一级。 2.正确认识区域的区位特征 可以利用经纬网、区位轮廓、区域内的重要地理事物等信息,确定区域的位置及 其周围区域的联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经纬度位置:可确定一个具体地点,也可以确定一个区域范围,主要分析南、 北所跨的纬度,东、西所跨的经度。 (2)海陆位置: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等。 (3)山河位置: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4)政治地理位置:根据国家或区域轮廓,邻国、邻省轮廓进行分析。 地理位置和地理区位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提示 地理区位和地理位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实际的应用中易混淆。区位 包括绝对区位和相对区位两层含义。绝对区位是指该事物的位置;相对区位是指 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由此可见,区位概念包含位置概念。地理位置可 分为下列类型: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自然位置:海陆分布位置;政治位置: 各种政治力量的空间配置关系;经济位置:事物间的经济空间关系。 [高 分 素 养 提 升] (2017·全国 1 月大联考)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1)~(3)题。 (1)影响图中 1 月 0 ℃等温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A.河流 B.大气环流 C.太阳辐射 D.地形 (2)图中四段河流的流速最快的是( ) A.R1 B.R2 C.R3 D.R4 (3)下列关于图中四沉积作用明显区叙述正确的是( ) A.早期聚落最先形成在①、④两地区 B.①沉积区是我国春小麦种植区 C.③地区最适宜种植水稻 D.②地区海拔最高,沉积作用最弱 解析 本题组考查区域图中的特征分析。第(1)题,图中的 1 月份的 0 ℃等温线 是位于汉江和渭河的分水岭,即与秦岭山脉的走向一致,由于秦岭山脉对冬季风 的阻挡作用,导致秦岭以南地区的 1 月份平均气温大于 0 ℃,所以影响图中 1 月份 0 ℃等温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地形。第(2)题,河流落差大,则流速快,图 中的 R1、R2、R3 三个河段位于沉积作用明显区,说明该河段的落差较小,而 R4 河段位于③沉积区域的上游河段,靠近秦岭山脉,河流落差大,所以流速快。第 (3)题,早期的聚落一般分布于河流的中下游地区或者地势平坦的河谷地区,水 陆交通便利;图中的①③两地位于河流沿岸且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便于农耕、 取水便利、水运发达,故早期聚落最先形成在①③地区,④位于河流上游,聚落 的形成会晚一些;①沉积区为渭河平原,属于暖温带地区,适宜冬小麦种植,春 小麦分布在中温带地区;③地区位于秦岭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区,同时比②、 ④地势要低,热量条件好,是最适宜种植水稻的地区;④地区位于河流的上游, 比②区的海拔高,②地区沉积作用弱,是因为此处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河流搬 运能力强。 答案 (1)D (2)D (3)C 1.区域地理特征的要素构成 地理要素 主要内容 地理位置 ①经纬度位置;②海陆位置;③半球位置;④相对位置 自然特征 地形、土壤、气候、河流、湖泊、自然带、自然资源 人文特征 人口、城市、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业等 地形特征 地形类型(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地形空 间排列方式;地势—海拔、地形倾斜方向、走势、地势起伏状况、区域极值(地 势最高值、最低值) 气候特征 气温(气温高低、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降水(总量、季节或年际变化)、光照、 降水与热量的组合(如雨热同期) 水文特征 年径流总量、汛期、径流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含沙量、结冰期、凌汛等 水系特征 流向与长度;流域面积;支流多少及形态;河网形态、密度;河道深浅、弯曲、 宽窄;落差或峡谷分布 农业生 产特征 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及分布;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生产水平(机 械化水平、生产经营方式、专门化水平) 工业生 产特征 地域分布、发达程度、主要部门及结构、技术水平 2.区域图的判读方法 (1)区域图类型:大尺度区域图(大洲)、中尺度区域图(国家、地区)、小尺度区域 图(省、区等局部图)。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小尺度区域图更加多见。 (2)区域图的组成:图名、图例、经纬网、辅图。 (3)区域图判读方法:判读区域地图时,关键在于据图中的信息进行定位及获取 答题所需的有效信息。 [真 题 考 向 探 究] 考向 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分析 (2015·江苏地理,14)2015 年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年。下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 1 题。 1.某年 6 月至 8 月,一艘邮轮沿“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福州出发,经孟 买到威尼斯,下列对沿途地理现象的描述可信的是( ) A.经南海时,遭遇梅雨阴雨连绵 B.经阿拉伯海时,多逆风逆水 C.经红海时,可见沿岸大片森林 D.经地中海时,遭遇连日狂风暴雨 解析 南海的雨季出现在 6 月之前;6 月至 8 月阿拉伯海盛行西南季风,洋流方 向由西向东;红海沿岸属于荒漠地带,森林少见;6 月至 8 月地中海区受副热带 高气压带控制,风和日丽,炎热干燥,所以选 B。 答案 B 2.[2015·新课标Ⅱ,37(1)(2),12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 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1)判断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并简述理由。(6 分) (2)指出长期维持河套灌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并简述原因。(6 分) 解析 第(1)题,从图中黄河自西向东流及农田灌溉退水汇入乌梁素海,可知该 地区地势西高东低,从总干渠在南、总排干渠在北,可知地势南高北低。第(2) 题,黄河含沙量大,灌渠淤积严重。 答案 (1)特点: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或西南高,东北低)。 理由:引水口在西南部,出水口在东北部;或灌渠多呈西南—东北走向。(答出 其他合理理由也可) (2)问题:泥沙淤泥。 原因:黄河含沙量大,引水入灌渠后流速变缓,泥沙易沉积。 考点二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核 心 知 识 再 现] 1.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自然环境的比较 区域 要素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相同点 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地区 不 同 点 位置 北纬 30°附近,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 北纬 43°~48°,地处我国东 北地区的中部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土地 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人均 耕地面积少 黑土为主,耕地多为旱地, 人均耕地面积多 矿产 贫乏 石油等矿产丰富 2.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人类活动的差异 区域 要素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农 业 耕作类型 水田耕作业 旱地耕作业 主要作物 水稻、油菜、棉花 玉米、春小麦、大豆 耕作制度 一年两熟至三熟 一年一熟 特色产业 水产业 西部畜牧业 工业 综合性工业基地 重化工业基地 商业贸易 发达 不发达 南米北面体现了我国粮食生产的地域差异,从气候角度分析造成这 种差异的原因。 提示 我国降水南多北少,北方属于半湿润地区,适合耐旱的小麦生长。南方属 于湿润地区,适合喜欢高温多雨的水稻生长。 [高 分 素 养 提 升] (2017·吉林长春外国语模拟)读“印度、美国示意图”,回答下题。 美国和印度均为世界耕地面积广大的国家,但印度耕地灌溉面积比重比美国大, 主要原因是( ) A.印度耕地多分布于平原、高原 B.印度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C.美国干旱地带面积比印度小 D.美国农业专业化、集约化程度高 解析 美国和印度均为世界耕地面积广大的国家,但印度耕地灌溉面积比重比美 国大,主要原因是印度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B 对。与印度耕地分布位 置无关,A 错。美国干旱地带面积比印度大,C 错。美国农业专业化、集约化程 度高,与灌溉面积比重小无关,D 错。 答案 B 区域地理环境差异的分析思路 1.自然环境要素的差异 (1)气候差异的形成 (2)地貌差异的形成 (3)水文差异的形成 (4)土壤差异的形成: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 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 2.人类活动要素的差异 人类活动 具体表现 差异成因 农业 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 差异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 差异 机械化、生产率、商品率等差 异 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等 社会经济条件差异 工业 工业类型、规模等差异 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 政策等差异 人口 人口规模、密度、增长速度等 差异 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济 状况、科技水平、开发历史等社会条 件差异 城市 城市形态、数量、规模、发展 水平等差异 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差 异 交通 交通方式、通达度等差异 地形、位置、经济、科技、人口等差 异 [真 题 考 向 探 究] 考向一 区域人文地理特征差异分析 1.(2016·浙江文综,7~8)人均 GDP 和人均 GDP 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 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下面为近年来五省市人均 GDP 和人均 GDP 增长 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 X 轴表示人均 GDP 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 比,Y 轴表示人均 GDP 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 能耗,全国平均值为 0.74(单位:吨标准煤/万元)。完成(1)~(2)题。 (1)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 B.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 C.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 D.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 (2)从万元产值能耗看( ) A.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 B.广西最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 C.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 D.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 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从 Y 轴看,山西低于湖北,说明山西经济发展水平 低于湖北,A 项错误;湖北低于江苏,说明湖北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江苏,C 项错 误;从 X 轴看,上海低于江苏,说明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B 项正确; 广西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国,D 项错误。第(2)题,根据图中各省市括号中的数 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山西(1.76)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A 项正确; 广西(0.80)较低,能否承接高耗能产业取决于广西的经济发展方向,B 项错误; 上海(0.62)和江苏(0.6)较低,但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适于发展技术导向型产 业,而不应该发展重型工业,C 项错误;湖北(0.91)较高,应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来降低能耗,D 项错误。 答案 (1)B (2)A 2.[2014·浙江文综,37(2),12 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云贵两省部分区域及相邻地区略图。 材料二 云南瑞丽试验区是沿边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支柱产业主要包括红 木加工、农矿产品物流、摩托车组装等。贵州贵安新区是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示 范区,支柱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制造、航空制造、大数据处理等。 从对生产要素依赖的重要性角度,比较瑞丽试验区和贵安新区支柱产业的差异, 并分别简述两区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12 分) 解析 根据各自发展的产业可推知,瑞丽为原料和劳动力密集型,贵安新区为技 术密集型。然后围绕主导产业加以展开说明。 答案 瑞丽试验区为原料(或劳动)密集型;贵安新区为技术(或知识)密集型。 瑞丽试验区距原料产地近,市场需求大;边境贸易便利;土地和劳动力价格较低。 (任答两点) 贵安新区交通便捷;科技较为发达,高素质劳动力充足;有大城市依托。(任答 两点) 考向二 自然特征差异分析 3.[2016·北京文综,36(1),8 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古人登上大别山主峰,不禁感叹南北两侧的景色:“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 雪皑皑,此山大别于他山也!” 推断古人登山的季节,分析该季节南北景色差异的原因。(8 分) 解析 由“山之南山花烂漫”可知古人登山的季节为春季,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 素(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地形)分析大别山南北两侧由于气温的不同导致景观的 不同。 答案 春季。位于亚热带北部,主峰海拔高,气温低,有季节性积雪;山北为阴 坡,山南为阳坡,阴坡气温低于阳坡。 考点三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核 心 知 识 再 现] 分析区域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 [高 分 素 养 提 升] a、b、c 表示不同阶段的城镇空间布局演化特征,①②③代表不同时期的城市功 能区布局演化特征。读下图回答(1)~(2)题。 (1)不同时期的城镇空间布局与城市功能区布局对应正确的是( ) A.a—①、b—②、c—③ B.a—②、b—③、c—① C.a—③、b—①、c—② D.a—②、b—①、c—③ (2)如果①②③代表资源型城市的功能区布局发展情况,则②时期该城市可能 ( ) A.改进资源开采技术,加大资源开采量 B.GDP 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下降 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D.第一产业的比重最高 解析 第(1)题,根据城镇空间布局的演化特征判断,由先到后分别为 b、c、a, 根据城市功能区布局的演化特征判断,由先到后分别为③①②,因此对应关系是 b—③、c—①、a—②。选 B。第(2)题,②时期的功能区布局是研发、设计等服 务业与高级住宅区位于市中心,企业位于城市外围,说明此时追求的是生态环境 质量的提高,因此此时最可能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选 C。 答案 (1)B (2)C 综合分析区域发展阶段的方法 从时间上看 区域发展呈阶梯式递进。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 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 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从空间上看 区域发展是一个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过程 从产业结构上看 区域发展一般会经历由以第一产业为主到以第二产业为主, 再到以第三产业为主的过程,区域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合理 从人地关系上看 区域发展一般经历由人地关系基本协调,到明显不协调,再 到以人地矛盾最为激烈,最后重新走向协调的过程 [真 题 考 向 探 究] 考向 区域不同阶段开发利用状况分析 1.(2014·上海地理,12~13)根据我国北方半湿润区某小流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 类型变化率图,回答(1)~(2)题。 (1)1998 年之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主要表现为( ) A.由耕地、草地向林地转化 B.由耕地、草地向水域转化 C.由耕地、草地向城乡用地转化 D.由城乡用地向耕地、草地转化 (2)据图可以推断,从 1976 年到 2010 年该流域生态环境( ) A.前期改善明显,后期改善缓慢 B.得到持续明显改善 C.前期改善缓慢,后期改善明显 D.改善效果不甚明显 解析 第(1)题,由图示可知,1998 年后,林地变化率最高,为正值,说明增加 林地多;耕地和草地变化率也较大,但为负值,说明耕地与草地减少的多,而其 他用地变化率不大,故选 A。第(2)题,由图可知,1976~1998 年,林地变化率 很小,说明生态环境改善缓慢,1998~2010 年其变化率大,说明改善明显,故 选 C。 答案 (1)A (2)C 2.[2014·浙江文综,36(3)(4),10 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 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之国”、“风车之国”,围海造田的面积约占 国土面积的七分之一。2009 年荷兰实施一项“退耕还海”工程,位于其南部西 斯海尔德水道两岸的部分堤坝被推倒,原来围海造田得来的 300 公顷土地被海水 淹没。 (1)简析图 2 区域围海造田有利的自然条件。(6 分) (2)简述荷兰实施“退耕还海”的生态意义。(4 分) 解析 第(1)题,抓住“自然条件”这一关键词,能够围海造田,从海水浅,多 港湾,泥沙多等自然条件和西风带风大,推动风车排水等方面展开说明。第(2) 题,从保护环境,恢复原始生态入手。 答案 (1)地势低平,多浅滩;海岸线曲折,多海湾,围海工程量小;位于莱茵 河等河口,泥沙较多;风力较大,可利用风车排水。(任答三点) (2)增加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 主观题常考的 15 题型之十 区域差异分析类题目 [题 型 解 读] 1.区域差异分析类题目的类型 区域差异的比较分析常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比较区域条件或特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常侧重于比较不同点即区域差异比 较; 二是比较区域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或者说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或者说优势 条件和限制条件; 三是比较区域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在高考中,常以“比较两区域的自然 特征(或人文特征)”的设问形式出现。 2.区域差异分析类题目的答题思路 角度一 比较区域条件或特征的异同点,其答题思路为: 角度二 比较区域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条件,其答题思路为: 角度三 比较区域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其答题思路为: [典 题 示 例] (2017·长沙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5 年春节期间,为满足乌鲁木齐市场的需求,大批的新鲜蔬菜瓜果 从海南运往新疆。 材料二 海南、新疆两省区相关地图。 (1)海南岛和新疆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气候优势分别为( ) A.光照 水源 B.热量 光照 C.降水 热量 D.热量 水源 (2)受地理位置、地形、资源等因素的影响,两省区的主要交通方式除了公路和 铁路运输外,海南还有________,新疆还有________。 (3)判断两省区的地形特点并说出判断依据。 (4)结合两省区的资源特点,分析它们各自的发展方向。 【审答流程】 答案 (1)B (2)海洋运输 管道运输 (3)海南:中部高,四周低;新疆:山地、盆地相间分布。判断依据:图中河流 的流向。 (4)海南:依靠油气和生物资源优势,培育和发展相关支柱产业;利用气候资源 优势,发展热带高效农业;依托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 新疆:利用光照充足和昼夜温差大的气候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依托煤、石油、 天然气资源,建设能源基地。 [答 题 模 板] 1.自然要素差异对比 要素 关键词 答题思路 地理 位置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相对位置 位于××半球;位于××纬度(或××带);距海较 远(近);位于××大陆××部、××大洋××岸 气候 气候类型 气温 降水 年较差 光照 灾害 属于××半球;夏季××,冬季××;气温年较差 ××,降水季节变化××;光照××,易受××灾 害影响 地形 地形类型 地形特征 地势 以××地形为主,地形××;地势××高××低; 多××地貌,地质×× 水文 内流河(湖) 外流河(湖) 水文特征 为内(或外)流河;径流量××、季节变化××;汛 期××、含沙量××、结冰期××;有(无)凌汛 植被 覆盖率 植被类型 以××林为主;植被覆盖率高(低) 2.人文要素差异对比 要素 关键词 答题思路 人口 人口数量 人口素质 人口结构 劳动力丰富(不足);人口素质××;老龄化问 题××;人口就业压力×× 城市 数量 规模 布局 城市化 城市数量××;规模××,辐射带动作用××; 多沿××分布;城市化水平×× 产业 交通 类型 利弊 社会 经济 以××产业为主;农业地域类型为××;工业 类型为××;利(弊);以××(交通运输方式) 科技 交通 科技 为主,交通便利(不便);科技水平高(低) [实 践 应 用] [2012·浙江文综,37(3),10 分]根据图文资料(图甲为黄河三角洲示意图,图乙 为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完成下题。 从自然条件角度,说明黄河三角洲农业开发与珠江三角洲相比的有利条件和应注 意的主要问题。(10 分) 解析 与珠江三角洲相比,黄河三角洲未利用的土地面积大,且位于华北平原, 光照条件相对较好,但黄河三角洲水资源短缺,盐碱地分布广,洪涝、低温冻害 影响大。开发中应注意解决水资源短缺、盐碱地、洪涝、低温冻害等问题,并注 意保护湿地生态环境。 答案 有利条件:未利用土地数量大;光照条件好等。 应注意的主要问题:解决淡水资源短缺;治理盐碱地;防治洪涝、低温灾害等; 注重湿地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 究中的应用 学习目标定位 知识体系预览 1.识记:RS、GPS、GIS 和数字地球的概念。 2.理解:RS、GPS、GIS 在区域地理环境 研究中的应用。 3.应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地理信 息技术并分析其作用和特点。 考点一 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 [核 心 知 识 再 现] 1.遥感(RS) 读遥感的工作过程图,回答问题。 (1)概念: 是人们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 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工作原理:不同地物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各不相同。 (3)主要环节: 目标物 ――→物体辐射和 反射电磁波 传感器 ――→收集 传输 遥感地 面系统 ――→信息处理 信息分析 专业图件 统计数字 (4)优势: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 (5)应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 【高效速记】 顾名思义法记忆遥感的概念 “遥感”概念中的关键词一是“远距离”,即不直接接触地物;二是“感知”, 即要用一定的装备和技术获得地物的信息。遥感记录的是地物反射或辐射的电磁 波信息。传感器是直接获得目标物信息的光学或电子光学仪器。 下列活动中哪些可以利用遥感(RS)技术? ①广东省土地类型调查 ②辖区内外来人口情况调查 ③台风活动实时监测 ④水稻病虫害灾情实时监测 ⑤估计农作物产量 ⑥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 ⑦ 为参观景点,设计合理的线路 ⑧查询城市公园分布情况 ⑨对雾霾区域进行分 析和预报 ⑩导弹精确打击目标 提示 ①③④⑤。 2.地理信息系统(GIS) 读地理信息系统工作过程图,回答问题。 (1)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2)功能: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 (3)程序: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 (4)应用 可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空间信息 可对环境和自然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及评估预测 可应用于城市管理 【特别提醒】 GIS 具有地图所不具备的优点 (1)信息量大、使用方便。地理信息系统可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空间信息, 并可建立提示区域结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模型。 (2)功能强大、完备。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提供查询检索、空间分析、修改补充、 距离测算等多种功能。 (3)能够进行动态监测和预测评估。 下列活动中哪些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 ①广东省土地类型调查 ②辖区内外来人口情况调查 ③台风活动实时监测 ④水稻病虫害灾情实时监测 ⑤估计农作物产量 ⑥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 ⑦ 为参观景点,设计合理的线路 ⑧查询城市公园分布情况 ⑨对雾霾区域进行分 析和预报 ⑩导弹精确打击目标 提示 ⑦⑧⑨。 [高 分 素 养 提 升] (2017·豫东、豫北十所名校测试)读某中学的晓伟同学使用 Google Earth 截取的某 地独特的农业景观图,完成(1)~(2)题。 (1)Google Earth 能够提供大量该地实际景观图像,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 A.RS 和 GIS B.RS 和 GPS C.GIS 和 GPS D.GIS 和数字地球 (2)图中甲地密集的纹理表示的农业景观是( ) A.平原农田 B.山地梯田 C.高山牧场 D.山地森林 解析 第(1)题,Google Earth 是一款把卫星照片、航空照相、GIS 处理技术集合 在一个地球三维模型上的虚拟地球仪软件,因此其主要应用了 RS 和 GIS。故本 题选 A 项。第(2)题,根据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云贵高原南部,降 水较多,地表崎岖,当地农民利用山地修筑了独特的梯田,故甲地纹理表示的是 山地梯田景观。故本题选 B 项。 答案 (1)A (2)B 1.遥感技术的应用 目前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环境和灾害监测等方面运用广泛,具体应用分析如下: 应用领域 具体内容 备注 资 源 调 查 矿产资源 蕴藏矿产的地方有许多是地质 断裂或环形构造带,较容易借 助遥感技术“发现”矿产 人们只需要分析遥感图像就 可以划定蕴藏矿产的大致区 域 生物资源 通过遥感图像解译,用图像处 理技术提取植被的分布、类型、 结构、健康状况、产量等数据 为农业、林业、城市绿化、 环境保护等部门服务 环 环境监测 监测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海 有利于人们了解环境变化, 境 和 灾 害 监 测 上冰山漂流、海洋生态、全球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 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 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 灾害监测 监测旱情、洪灾、滑坡、泥石 流、地震、农林病虫害、森林 火灾等 有利于防灾减灾 2.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1)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2)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典型应用 应用领域 主要功能 信息管理与服务 主要向城市居民提供日常工作与生活所需的各种信息 规划和管理 主要是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工程选址等,也可以进行城市管 理和辅助决策 基础设施管理 利用 GIS 能够完成工程设计、应急抢修、日常维护等工作, 可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土地利用与管理 土地利用涉及土地利用性质变化、地块轮廓变化、土地权属 关系变更等内容。GIS 技术可以有效完成对土地利用状况的 监控和管理,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 生态环境管理 应用 GIS 技术,可以实现城市生态规划、环境评价、环境与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分析、环保设施的管理等 (3)地理信息系统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并借助于遥感技术,可有效地监测和预报洪涝灾害、森林火 灾等。 【技巧点拨】 “想”与“看”法区分 RS、GIS GIS 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事象”的发展 变化进行预测、评估,需要计算、思考,即“想”;凡是需要“想”的选 GIS。 RS 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 即“看”,只“看”不用“想” 的选 RS。 [真 题 考 向 探 究] 考向一 遥感技术应用 1.(2014·广东文综,10)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可反映地物表面温度,地物的表面 温度越高,在影像中就越亮。晴天正午时刻,下列地物在同一幅热红外遥感影像 中最亮的是( ) A.公路 B.菜园 C.鱼塘 D.果园 解析 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影像就越亮。公路在晴天的正午,太阳辐射最强时, 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多,和其他相比温度最高,影像最亮,A 项符合题意;B 项中 的菜园和 D 项中的果园,由于植被的保护,温度不是最高,应该不最亮,B、D 都不正确;鱼塘的比热大,白天增温慢温度不会最高,应该不最亮,C 项不正确。 答案 A 2.(2012·山东文综,5)在科学考察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 ) A.获取卫星云图 B.查询地理数据 C.选择考察路线 D.对科考船实时导航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遥远的感知,获取卫星云图,利用的是遥 感技术,故 A 正确;查询地理数据、选择考察路线,利用的是地理信息系统(GIS) 的功能;故 B、C 错误;对科考船实时导航利用的是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功能, 故 D 错误。 答案 A 考向二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3.(2014·福建文综,1)下图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读图,回 答下题。 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 ) A.分析、管理空间信息 B.跟踪动态定位信息 C.整合、集成网络信息 D.获取实时通讯信息 解析 地理信息系统属于空间管理系统,处理的是空间数据,据此可排除 C、D 项;跟踪动态定位信息应利用全球定位系统。 答案 A 4.(2014·重庆文综,11)下图示意某 GIS 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图窗 口及其属性(如用途、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的浏览窗口(面积单位:m2;高度单 位:m)。读图,完成下题。 若图中浏览窗口中的建筑物属性与地图窗口中的图形对应,此时浏览窗口中选中 的对象对应的图形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浏览窗口中的建筑物有教学楼、喷水池、学生宿舍和食堂,根据建筑面积 和建筑高度,可以推出占地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是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喷水 池。地图窗口中占地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是②③①④,浏览窗中选中了喷水池,对 应的图形是面积最小的④,D 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5.(2013·福建文综,5)下图示意我国某家电企业组织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问 题。 地理信息系统能够辅助( ) A.企业空间布局决策 B.总部调控生产 C.总部监控产品质量 D.研发中心创意 解析 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对获取的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表达, 企业空间布局决策是其应用领域,故 A 项正确。 答案 A 考点二 全球定位系统(GPS)与数字地球 [核 心 知 识 再 现] 1.全球定位系统 读全球定位系统组成示意图,归纳总结。 (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行进定位、导航的系统。 (2)组成 空间部分——GPS 卫星星座 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 用户设备部分——GPS 信号接收机 (3)功能: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高度)、速度和时间。 (4)特点: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 (5)应用:确定考察点的地理位置(经度和纬度)、高程(海拔)。 (6)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下列活动中哪些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 ) ①广东省土地类型调查 ②辖区内外来人口情况调查 ③台风活动实时监测 ④水稻病虫害灾情实时监测 ⑤估计农作物产量 ⑥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 ⑦ 为参观景点,设计合理的线路 ⑧查询城市公园分布情况 ⑨对雾霾区域进行分 析和预报 ⑩导弹精确打击目标 提示 ⑥⑩ 2.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1)地理信息技术: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 称。 (2)数字地球:是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 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3)“3S”技术与数字地球的关系 汽车导航运用了哪些技术? 提示 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数字城市”系统运用了哪些技术? 提示 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高 分 素 养 提 升] (2017·云南质检)下图为红嘴鸥迁徙路线图,该图准确记录了红嘴鸥族群迁徙的 轨迹和繁殖信息。据此完成下题。 红嘴鸥迁徙路线图的绘制采用了 3S 技术中的( ) A.RS 和 GPS B.GPS 和 GIS C.RS 和 GIS D.RS、GIS 和 GPS 解析 绘制路线图需要找准坐标与方位,需用到 GPS;将收集的红嘴鸥繁殖的时 间、地点等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呈现出来需要采用 GIS。 答案 B 1.根据“点”与“面”判断 GPS GPS 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 点”,明显区别于 RS 和 GIS 技术的工作对象——“面”。在“3S”技术中选取适 当手段时,要看其工作对象是“点”还是“面”,如果是“点”则选用“GPS”, 如果是“面”则选用 RS 或 GIS。 2.关联图示法理解“3S”技术的相互关系 “3S”技术既独立发展又相互促进。遥感技术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全球 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对地理信息数据 的管理、更新、分析等。三者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图中①②表示遥感技术提供影像信息功能,③④表示地理信息系统反馈影像信息 处理结果,⑤⑥表示全球定位系统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功能。 当然,“3S”技术的应用领域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往往是一项工作需要同时利用两 种或三种技术。如我们每天看到的天气预报,是遥感技术跟踪监测大气的变化, 将所获得的数据传给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经过分析得出的结果。 【技巧点拨】 “3S”技术应用巧记 遥感:记住“调查、监测”四个字。遥感是用来搜集信息的,涉及调查、监测一 类的字眼,一般都是遥感的应用领域。如国土资源的调查、台风灾害的监测等。 全球定位系统:记住“定位、导航”四个字。飞机导航、汽车导航都要用全球定 位系统。要特别注意,全球定位是三维定位,除能确定经纬度位置外,还能确定 海拔,所以高程测量也是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领域。 地理信息系统:记住“管理、分析”四个字。它的主要功能是对数据的管理、分 析,通过对数据的处理,为人类的行为提供参考数据。如城市管理、出租车的调 度管理、商业区的选址分析等。 [真 题 考 向 探 究] 考向一 GPS 技术的应用 1.(2014·山东文综,7)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 8 时至次日 8 时的降雪量和 积雪深度分布图,该时段该区域风向主要为偏东风,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读图 完成下题。 道路积雪会影响交通,应用 GPS 技术可以( ) A.获取道路积雪影像数据 B.解译积雪遥感影像 C.分析道路积雪空间分布 D.确定待救援车辆位置 解析 获取道路积雪影像数据,强调的获取,应是遥感(RS),A 项错。解译积雪 遥感影像,分析道路积雪分布,强调的是分析、处理,应是地理信息系统(GIS) 的功能,B、C 项错。确定待救援车辆位置,强调的位置定位是 GPS 的功能,D 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2.(2013·江苏地理,3)2013 年 4 月 20 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 7.0 级地震。在 震后救灾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发挥了重要作用。BDS 是我国自行研制的 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 (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据此完成下题。 BDS 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 ①提供灾区的影像 ②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 ③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 ④提供短文联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 BDS 具有卫星定位和短文通信功能,因此其在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是 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和提供短文联络。 答案 D 3.[2012·江苏地理,27(2),1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 科考队在南极冰盖之巅——冰穹 A(海拔 4 093 米)的昆仑站成功安装了我 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光学望远镜 AST31,用于对超新星、太阳系外行星、 瞬变天体的研究。 我国南极昆仑站建有象征国家权益的地理测绘标志,可精确测量该标志地理坐标 和海拔高度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分) 解析 本题是对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考查。GPS 可以全天候、连续、及时地 为用户提供三维坐标。遥感可以获得图像。对地理信息处理应使用 GIS。 答案 全球定位系统(或 GPS) 考向二 数字地图的特点 4.[2012·北京文综,40(3),10 分]地图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程度,地图的变 化记录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 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地图形式——数字地图。据图,完成下题。 与纸质地图相比,概括数字地图功能方面的特点。(10 分) 解析 数字地图,是以地图数据库为基础,以数字形式存储在计算机外储存器上, 可以在电子屏幕上显示的地图。数字电子地图的特点有以下几个:可以快速存储 显示;可以实现动画;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地图立体化、动态化,令用户有身临 其境之感;利用数据传输技术可以将电子地图传输到其他地方;可以实现图上的 长度、角度、面积等的自动化测量。 答案 增加了交互功能;信息查询和空间分析功能强,数据更新快,信息共享好。 读图技能培养 “3S”图像的判读(常考的 类图像之二十) [高 分 素 养 提 升] “3S”图像的判读,其考查点主要是立足于“3S”技术的应用,图像是载体。在遥感 图像中主要是遥感影像及根据遥感影像绘制的图形;GIS 图像,主要是根据地理 信息系统的图层叠加原理,展示不同的图层,进一步分析其应用;GPS 多以材料 作为背景,图像考查并不多,一般仅是通过手持机界面图或工作流程图来进行基 础应用或原理的考查,但与 RS 及 GIS 的综合应用所得的图像是一种较为常见的 呈现方式。如下图图示: (2015·江苏地理,17~18)图 1 为某冰川所在区域遥感影像,图 2 为根据 1973、 2009 年遥感影像提取的该冰川分布图层(局部),图中每个方格面积表示 900 平方 米。读图回答(1)~(2)题。 图 1 图 2 (1)图 1 中甲点所处的地形是( ) A.山谷 B.山脊 C.冲积扇 D.盆地 (2)图 2 所示区域冰川面积变化的情况是( ) A.减少了 1 800 平方米 B.增加了 1 800 平方米 C.增加了 2 700 平方米 D.减少了 2 700 平方米 【审题指导】 [尝试自解] (1)________ (2)________ 答案 (1)A (2)D 这类图像在判读时,一定要利用题干和图中信息,结合“3S”技术各自的特点和功 能,准确判断出所属的图像类型,再进一步分析其基础应用或原理。 1.遥感影像的判读 高考试卷,目前仍是黑白印刷,所以遥感影像在颜色上的判读不便考查。所以主 要是从形状特征上考查,个别时候借助色调的深浅进行判读。一般地物,如水体、 城市、道路、农业用地、林地等的简易判读标志如下表所示。 类型 形状特征和色调深浅 河流 常为界线明显、自然弯曲、宽窄不一的带状,上面常有堤坝、桥梁等人工建筑。 河水比较混浊或者水较浅,则色调浅,河水清澈或水较深,则色调也较深 湖泊 湖岸呈自然弯曲的闭合曲线,轮廓较为明显。常为均匀的深色调 城市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排列较规则整齐;砖木结构的房屋排列不很规则;钢筋水 泥结构的房屋色调多为浅灰;砖木结构的房屋色调多为深灰;城市的夜景在周围 深色调的背景下,呈现点状或面状亮区 道路 一般呈线状延伸,道路间有交叉点,色调从浅灰到深灰。简易公路多为砂石路面, 色调较浅,沥青路面呈现深灰色 农业 用地 在形态特征上常常是被道路分隔为一块块长方形 林地 往往可以观察到高大树木投下的阴影 2.地理信息系统的图像判读 地理信息系统的图像通常是通过叠加分析图的方式进行考查。 叠加分析图是将同一地区的两层或多层地图要素重叠在一起进行图层和属性运 算,产生新的图层或属性的过程。 叠加图层 新生(应用)主体 人口密度与交通线路及规划图 新建商业中心选址 河流分布、坡度分布、土石分布 泥石流易发区 水系、土地利用、居民点、地形、土壤 耕地的分类和评价 水系、土地利用、居民点、地形、土壤、水文 地质、区域规划 深埋垃圾场选址 人口密度图、行政区划图、行政区人口基数 各行政区人口增长率 坡向分布、岩石倾斜 滑坡易发区 3.全球定位系统的图像判读 (1)手持机界面图:主要是根据界面上的地理坐标和海拔高度。 (2)综合图:常见的如某城市中心城区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应借助于 GPS 和 GIS 制作。导航地图,需要运用 GPS 和 GIS。 “3S”图像的判读步骤 第一步:确定图像类型 利用题干、图中信息,结合“3S”技术特点和功能,准确判断图像类型。 第二步:明确各类图的特点 RS 图像要根据形状特征、色调深浅判读;GPS 接收机要关注界面的信息;GIS 图层的构成、图层的空间联系、不同图层重叠反映的事物特征。 第三步:由图中信息判断地理特征 RS 图像要根据形状特征、色调深浅反映出的地理事物推断其典型的地理特征; GPS 图像要根据界面数值读出具体的经纬度、高程、时间信息,判断地理特征; GIS 图像要从图层的组成、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图层重叠后多要素综合分布特 征判断区域或要素的地理特征。 [真 题 考 向 探 究] 考向 “3S”图像的判读 1.(2016·江苏地理,15~16)下图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读图回 答(1)~(2)题。 (1)以下图层组合最适合用遥感(RS)技术获取信息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③④⑥ D.②③⑥ (2)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 )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①③⑤⑥ 解析 第(1)题,遥感主要获取地表地物的影像信息,结合各图层可判断①、②、 ④正确,故答案为 A。第(2)题,此题实质是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即 地形、土壤、水源等对比分析可推断正确答案为 C。 答案 (1)A (2)C 2.(2014·江苏地理,9~10)下图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 域的技术是( ) A.遥感(RS) B.地理信息系统(GIS) C.全球定位系统(GPS) D.北斗导航系统(BDS) (2)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乙>丁>丙>甲 D.乙>丙>甲>丁 解析 第(1)题,遥感(RS)的核心功能是获取地理信息,主要应用于资源普查、环 境和灾害监测等领域,A 项错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核心功能是分析、处理 信息,主要应用于资源管理、城市管理、发展规划、绘图和路线规划等领域,本 题中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类似城市管理领域,需要分析处理数据,故 B 正 确。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核心功能是定位、导航,C 项错误。北斗导航系统(BDS) 是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实时服务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 项错误。第(2)题,乙丙一线为滑坡发生地带,山体碎屑物质从高处滑落形成 堰塞体堵塞河道,因此海拔乙>丙>堰塞体,堰塞体堵塞河道后会在上游形成堰 塞湖,故海拔甲>丁,而堰塞体处没有被湖水淹没,甲处已被湖水淹没,故海拔 堰塞体>甲,总之,乙>丙>甲>丁。 答案 (1)B (2)D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