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通用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十三)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作业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通用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十三)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作业Word版含答案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十三):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我国荒漠化的土地面积已达267万平方千米,并以每年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草地退化、沙化和盐碱化的面积占草地面积的1/3,并且每年还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 ‎1.我国草地退化、沙化和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温带地区气温升高,蒸发旺盛 B.冬季风势力增强,影响的范围扩大 C.人们的过度垦殖、放牧、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 D.扬尘和沙尘暴天气多发 2.防治荒漠化的重点应放在(   ) A.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B.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C.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D.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3. 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   )‎ ‎①大量外迁人口,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②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护田林网 ‎③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水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④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封育固沙 ‎⑤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⑥合理分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美国航空航天局使用卫星第一次以三维方式量化了非洲撒哈拉沙漠尘埃被搬运到南美洲亚马孙雨林的数量,这些尘埃中包括沙子和南美洲亚马孙雨林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磷等。 ‎ ‎1.撒哈拉沙漠尘埃中的沙子、磷进入亚马孙雨林生态系统,可(   ) A.促进岩石风化,释放养分 B.随雨水形成可溶性养分 C.促进地表径流,带走养分 D.促进土壤的淋溶作用 2.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其所指的生态环境效应是(   ) A.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水平衡 B.调节全球气候,维护生态平衡 C.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大量氧气 D.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甘肃省定西市属于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地区。多年来定西人总结了“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坡退耕还草披褂子,山腰兴修梯田系带子,山下花膜建棚挣票子,沟底筑坝蓄水穿靴子”的治理开发模式(知下图)。‎ ‎1. 下列关于定西市生态环境脆弱的自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土质致密②地表沟壑纵横③植被覆盖率低 ‎④气候比较干旱⑤冬季多暴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2. 该治理开发模式的优势是(   )‍‎ ‎①延长了生产链 ②增加了农民收入 ‎③保持水土 ④改善局部气候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森林白天可以吸收CO2,放出02,在不受其他条件的影响下,林区的CO2浓度(PPM)具有如下图的明显日变化。下图是“某高纬地区森林CO2浓度日变化图”。‎ ‎1. 当地CO2浓度最低时的地方时是(   )‎ A.日出前后 B.12:00 C.14:00 D.日落前后 2.该地的经度可能是( ) A.15°E B.75°E C.75°W D.150°W 3.该地沼泽广布的成因,正确的是(   ) A.降水丰富,河流众多,湖泊面积广大 B.地势低洼,海水大面积倒灌 C.有凌汛现象 D.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5、国际专业期刊发表的最新报告披露,印度尼西亚首度超越巴西,成为热带雨林消失最多的国家。2000年至2012年,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面积高达6万平方公里,约等于爱尔兰的国土面积。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①林区农民烧荒种植 ‎②大量种植棕榈树的农场和其他种植园的滥伐滥垦 ‎③气候恶化,频繁发生洪灾,大量原始森林被淹没 ‎④沿海城市人口激增,大量居民迁居雨林深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①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 ‎②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沙尘暴急剧增加,风沙危害严重 ‎④引发世界性的人口流动,该地人口急剧增加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6、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下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完成下题。‎ ‎1.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   ) A.泥沙淤积 B.气候变暖 C.排水造田 D.黄河来水量减少 2.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 ① 增强城市排污能力 ② 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③ 美化城市环境 ④ 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 A.① ② B.② ③ C.③ ④ D.① ④‎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红树林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或河流入海口,有“海底森林”“海岸卫士”的美誉,生态价值巨大。淤泥沉积的海岸和海湾,或河流出口处的冲积盐土或含盐沙壤土,适于红树林生长。红树林植物往往从枝干上长出众多树根,盘根错节,扎入泥滩里。左图所示区域沿海有大面积的红树林分布,近年来破坏严重。右图为红树林根系图片。‎ ‎1.分析该地沿海适宜红树林生长的自然条件。‎ ‎2.分析红树林根系形态形成的原因。‎ ‎3.简述红树林巨大的生态价值。‎ ‎4.简述当地为保护红树林可以采取的措施。‎ ‎8、a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畜、多风、植被稀疏。下图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 (2)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 ‎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1.C; 2.A; 3.B 解析:1.土地退化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人为原因是主要原因。我国草地退化、沙化和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的原因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密切相关,如过度垦殖、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与水资源利用不当都是导致土地退化的原因。故选C。 2.荒漠化防治的内容包括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的威胁、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其中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的威胁为防治的重点,故选A。 3.大量外迁人口,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不现实,且会导致迁入地区环境压力增大,①错;在过度放牧地区,可以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护田林网,②对;土地荒漠化严重地区多为干旱地区,水能资源不丰富,③错;土地荒漠化主要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破坏植被导致的,可以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封育固沙,④对;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会导致严重的土地盐碱化,⑤错;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也是导致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原因之一,合理分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可以防治土地荒漠化加剧,⑥对。故选B。 ‎ ‎ ‎ ‎2答案及解析:‎ 答案:1.B; 2.C 解析:1.岩石的风化与温度、降水等有关,与沙漠尘埃无关,A错误; ‎ 撒哈拉沙漠尘埃中的沙子、磷进入亚马孙雨林生态系统,可随雨水形成可溶性养分,B正确;地表径流与降水、下渗等因素有关, C错误;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关,D错误。故选B。 2.雨林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并释放大量氧气,所以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故选C。 ‎ ‎ ‎ ‎3答案及解析:‎ 答案:1.B; 2.D 解析:1.该地为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地区,黄土土质疏松,①错误;黄土高原主要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多雨,冬季干燥,⑤错误。故选B。 2.是否延长了生产链,根据题目信息难以确定,①错误;该模式既有经济效益——多样经营,增加收入,也有生态效益——保持水土。 选D。 ‎ ‎ ‎ ‎4答案及解析:‎ 答案:1.D; 2.B; 3.D 解析:1.白天,植物一直在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植物所消耗的CO2—直在增加,导致大气中CO2浓度一直下降,至曰落前后,太阳落山,不再进行光合作用,这时CO2浓度降为最小。故选D。 2.从上题分析可知,一天中大气中CO2含量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大致出现在日出前后和日落前后。因此,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曰出、曰落分别约为北京时间11:00和19:00,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15:00,因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因此该地经度约为75°E。故选B。 3.由材料可知该地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因此地表易积水而形成沼泽。故选D。 ‎ ‎ ‎ ‎5答案及解析:‎ 答案:1.A; 2.C 解析:1.热带雨林地区由于地广人稀,自然条件恶劣,开发较晚。近几年由于人口的增加,农民烧荒种植面积加大,再加上种植园农业的发展,使得大面积的雨林被砍伐,导致热带雨林急剧减少。 2.热带雨林被破坏会导致破坏水循环,导致气候异常,旱涝失调,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气温升高,气候变暖;植被破坏导致雨林物种的大量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① ② 选项正确;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破坏,会使沙尘暴增加,风沙危害严重;热带雨林区高温多雨,不适合人类居住,不会产生人口急剧增加;故③ ④ 错误。‎ ‎ ‎ ‎6答案及解析:‎ 答案:1.C; 2.B 解析:1.本题考查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由材料中 “恢复湿地”并结合宁夏平原是我国西北干旱区主要的粮食种植区可推知,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人们为扩大耕地面积而排水造田,破坏湿地,C选项正确。 2.本题考査生态环境建设对区域环境的有利影响。银川地处干旱区,故恢复湿地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美化城市环境,减小气温年较差,而对城市排污能力影响不大,B选项正确。‎ ‎ ‎ ‎7答案及解析:‎ 答案:1.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优越;多海湾和河口,形成深厚的含盐土壤, 适宜红树林生长。 2.土壤疏松深厚,适宜根系生长;发达的根系是红树林对海滩淤泥环境的有效适应,这种根系可减小大风危害,抵御海浪侵袭,成为增强植物体支持力量的辅助,同时,当被淹没在水中呼吸困难时,发达根系可以帮助植物体进行气体交换 3.调节局部气候;减缓水流,增加泥沙淤积,巩固堤岸;抵御海浪侵蚀,保护海岸;净化空气和海水;维持生物多样性。 4.建立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加强管理,禁止砍伐、占用红树林地;加强科研,探索红树林栽培技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保护意识。‎ 解析:1.本题考查红树林海庠的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成因、生态价值和保护措施。‎ 由材料可知红树林主要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湖间带或河流入海口.图示位于北部湾沿库.该地区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优越:这些地区海岸线曲折.多海湾和河口.泥沙沉积形成深厚土壤,受海水作用土壤含盐.生长大量的红树林 2.植物特征是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沿海土壤巯松,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发展和扎根立足:沿海多风.为了扎根立足.红树林必须有发达的根系.扎入深厚松软的泥滩上才能有较好的抗风作用.抵御海浪侵袭.图中红树林发达的根系大部分裸露出地表.沿海海潮涨落.被水淹没时可以有效进行呼吸作用,帮助植物体进行气体交换。 3.红树林是植被,能起到森林的生态作用.如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又位于湿地地区,也能起到温地的生态效益,减缓水流增加泥沙於积、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且位于海岸线上,也能起到促淤保滩、防风固岸等作用 4.保护措施一般包括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 工程措施:建立防护林、保护区:技术措施:加任农业科技的投入.更好地种植和保护红树林:管理措施:加强宣传、立法管理等。‎ ‎ ‎ ‎8答案及解析:‎ 答案:(1)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 (2)(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大风携带的沙受M东南侧山峰的阻挡在此沉积。 (3)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临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河流源地及流经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 解析:(1)风力强劲的因素主要从地形及距离冬季风源地的远近角度分析。读图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内蒙古高原地区,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且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说明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距离冬季风源地近,河谷的走向与风向一致,对风阻挡作用小,两条河流在H县城附近交汇,且该地峡谷较窄,容易形成风口。 (2)沙源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一是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的泥沙在此沉积;二是该地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河水汛期与枯水期明显,河床裸露提供沙源;三是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M地刚好处于冬春季节的下风地带,风沙在此沉积。 (3)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两种观点都会有自己相应的论据。首先,认真思考两种观点,看哪一种观点你提供的论据更加充分、更具有说服力;其次,选择相应观点,结合选择观点提出相应论据即可。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