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十四章第1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学案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十四章第1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学案Word版含答案

第1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考纲导向 思维导图 考情导引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多以热点区域(如非洲、我国西北部等)为背景材料,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对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考点一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 ‎1. 荒漠化的含义及形成 ‎(1)定义 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________,它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________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2)主要表现形式 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________(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________(西南喀斯特地区)和________(西北干旱灌溉区、华北半湿润区)。‎ ‎(3)形成过程 ‎2.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 ‎3. 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命题角度 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 ‎[经典例题]‎ ‎(2014·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 ‎[思维建模]‎ ‎1. 文字信息获取 该区域冬春季节盛行________,________(≥8级),刮风天数多。沙源在________。‎ ‎2. 图像信息获取 指向标、错那湖、青藏铁路位置、河流位置等信息。‎ ‎3. 推理分析 ‎4. 知识调用 此处需要调用的知识是荒漠化的形成及防治措施。‎ ‎[小试牛刀]‎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方法归纳]‎ ‎1. 针对性归纳 ‎(1)我国不同地区的荒漠化比较 主要分布地区 自然地理背景 主要人为原因 土地沙漠化 西北地区、青藏高原和农牧交错带 降水少,气候干旱、风力大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农牧交错带)和水资源利用不当 石质荒漠化 云贵高原、江南丘陵 地表起伏大,降水丰富,多暴雨 毁林开荒,过度开垦;过度采薪 次生盐渍化 西北地区、青藏高原、华北平原 降水少,气候干旱或旱涝交替(华北)‎ 不合理灌溉 ‎(2)我国不同地区土地沙漠化的治理措施 ‎①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片状、带状沙漠化)‎ 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②半干旱的草原牧区(片状、斑点状沙漠化)‎ 合理放牧,加强草场管理。‎ ‎③干旱的绿洲边缘地区(带状沙漠化)‎ 发展节水农业;营造绿洲防沙林。‎ ‎④工矿区、居民点等基本建设区(点状、线状沙漠化)‎ 搞好土地复垦;恢复植被。‎ ‎⑤半干旱的农垦区周围(片状、斑点状沙漠化)‎ 扩大林草比重,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做好防风沙措施。‎ ‎2. 拓展性归纳:沙尘暴多发区及其形成条件 ‎(1)世界沙尘暴多发区及成因 ‎①北美西部荒漠干旱区——土地利用不当,持续干旱;②澳大利亚中西部——气候干燥,过度耕作和放牧,土壤表层缺乏植被的覆盖,土地沙化;③亚洲中部——人口快速增加,过樵、过垦、过牧,灌溉用水不合理,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盐土面积广阔,造成沙尘暴与盐尘暴的混合发生;④撒哈拉沙漠南缘地区——气候干旱,过度放牧和开垦,造成草场退化、田地荒芜、沙漠扩大。‎ ‎(2)形成沙尘暴的条件 ‎①沙源丰富。植被覆盖率低,地表裸露,表土疏松,沙质碎屑物丰富。②多大风。这是沙尘暴形成的动力基础,也是沙尘暴能够长距离输送的动力保证。③不稳定的空气状态。这是重要的局地(局部地区)热力条件。沙尘暴多发生于午后傍晚说明了局地热力条件的重要性。‎ ‎[变式训练]‎ ‎(2016·海南高考)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据此回答1~3题。‎ ‎1. 该固定沙丘(  )‎ ‎①浅层土壤含水量低 ②深层土壤含水量低 ③6~8月土壤含水量低 ④6~8月土壤含水量高 A. ①④ B. ②③ ‎ C. ①③ D. ②④‎ ‎2. 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  )‎ ‎①风速较大 ②蒸发量较大 ③气温较高 ④降水量较少 A. ①② B. ②③ ‎ C. ③④ D. ①④‎ ‎3. 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  )‎ A. 植树 B. 种草 C. 栽灌木 D. 自然演化 考点二 水土流失的成因与防治 ‎1. 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自然地理背景 我国黄土高原、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交界地区、西南地区和江南丘陵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其中黄土高原最严重。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地形起伏大,地表碎屑物丰富,降水集中,多暴雨。‎ ‎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与防治 ‎(1)成因 ‎(2)危害 ‎①造成________下降,甚至表层土壤流失殆尽,造成________荒漠化,给农业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危害。‎ ‎②造成水库淤积,________,通航能力降低,加剧________灾害,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 ‎③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植被难以生长,植被覆盖率下降。‎ ‎(3)治理 ‎①________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退耕还草,营造防护林等。‎ ‎②________措施:建坝淤地、修建水库、修建水平梯田、平整土地等。‎ ‎③________措施:土壤培肥、品种改良、塬面改造、间作轮作、套种耕作、喷灌滴灌等。‎ 命题角度  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经典例题]‎ ‎(2018·全国卷Ⅱ)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回答(1)~(3)题。‎ 降水序号 降水历时(天)‎ 降水量(mm)‎ 汾川河洪峰情况 ‎1‎ ‎2‎ ‎53.0‎ 无明显洪峰 ‎2‎ ‎4‎ ‎80.3‎ 无明显洪峰 ‎3‎ ‎5‎ ‎100.1‎ 无明显洪峰 ‎4‎ ‎2‎ ‎73.2‎ 无明显洪峰 ‎5‎ ‎2‎ ‎90.7‎ 洪峰流量346m3/s ‎6‎ ‎2‎ ‎54.4‎ 洪峰流量1 750m3/s ‎ (1)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 A. 减小降水变率 B. 减少河水含沙量 C. 增加降水量 D. 加大河流径流量 ‎(2)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原因是此次降水(  )‎ ‎①历时长 ②强度大 ③下渗少 ④植被截流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 A. 河床 B. 沟谷 C. 裸露坡面 D. 植被覆盖坡面 ‎[思维建模]‎ ‎1. 材料分析 有效信息获取 推理分析 文字信息 ‎________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________大幅度提高 植被覆盖率上升,森林生态环境效益上升,涵养水源、________能力上升,________增强,地表径流减少,河流泥沙含量________。由表格信息可知,前4次降水没有形成洪峰,降水时间较长,________,导致土壤含水量大;第5次降水量多,时间短,说明降水________,由于土壤含水量大,________减少,形成洪峰。前4次降水没有形成洪峰,第5次降水洪峰含沙量少,说明________少,泥沙也不是来自沟谷,应来自________‎ 表格信息 表头信息、数据信息 ‎2. 知识调用 此处需要调用的知识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其影响。‎ ‎[小试牛刀]‎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方法归纳]‎ ‎1. 针对性归纳 ‎(1)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但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 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2)水土流失成因的分析方法 ‎(3)水土流失危害的分析方法 ‎2. 拓展性归纳 ‎(1)黄土高原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2)江南丘陵红漠化的原因 红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为主的地区,地表红壤因水土流失,露出光秃秃的红色基岩,缺乏表土,导致植被缺失,形成荒漠,所以被称为红漠化,属于石质荒漠化。‎ 自然原因:①地表起伏大,坡度陡;②降水集中,多暴雨;③红壤酸性且贫瘠,植被破坏后难以恢复。‎ 人为原因:①陡坡开垦或过度垦殖,或者毁林开荒;②砍林取薪破坏地表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土地退化。‎ ‎[变式训练]‎ ‎(2018·福建省四市质检)某红壤区坡耕地面临严重的土地退化问题。下图示意该地采用不同农耕措施下的地表径流量变化。读图,回答1~‎ ‎3题。‎ ‎1. 图中农耕措施①②③依次表示(  )‎ A. 顺坡农作、等高草带、等高土埂 B. 等高土埂、等高草带、顺坡农作 C. 等高土埂、顺坡农作、等高草带 D. 等高草带、等高土埂、顺坡农作 ‎2. 与6月相比,该地7月坡耕地径流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 农作休耕 B. 农业用水多 C. 蒸发旺盛 D. 降水量较少 ‎3. 该地位于(  )‎ A. 陕西省 B. 贵州省 C. 浙江省 D. 河北省 考点三 土壤盐碱(渍)化的成因与防治 ‎1. 土壤盐碱(渍)化的成因 ‎(1)自然原因 ‎①地形:地势________,地下水位埋藏较浅;②气候:气候________,蒸发量大;③土层:表层土层________,下渗能力强。‎ ‎(2)人为因素 ‎①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________上升;②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渗漏严重,导致地下水位上升。‎ ‎2. 土壤盐碱(渍)化的危害与治理措施 ‎(1)主要危害 ‎①________下降,耕地减少;②土壤板结,含盐量增加,土地肥力下降;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2)治理措施 ‎①引淡淋盐;②井灌井排;③合理灌溉,禁止大水漫灌,推广________;④________,减少水分蒸发;⑤开挖排碱水沟。‎ 命题角度  土壤盐碱(渍)化的防治 ‎[经典例题]‎ ‎(2016·浙江选考)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河套平原,是引黄河水灌溉的自流灌溉区。下图为河套灌区局部略图。读图,回答下题。‎ 为防止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宜采取的措施是(  )‎ ‎                 ‎ A. 推广耐盐作物 B. 完善排水系统 C. 增加灌溉水量 D. 增施有机肥料 ‎[思维建模]‎ ‎1. 材料分析 有效信息获取 推理分析 文字信息 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________,是引黄河水灌溉的________灌溉区;防止河套灌区________‎ 由文字信息“自流灌溉区”可知,河套灌区地势________;河套平原气候________,引水灌溉容易导致________,容易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通过________,将水及时排出,可减少地表水________‎ ‎,从而有效防止地下水位上升,防止________问题的发生 图像信息 图例信息、排水渠道和灌溉渠道分布 ‎2. 知识调用 此处需要调用的知识是土壤盐碱(渍)化的防治。‎ ‎[小试牛刀]‎ ‎________‎ ‎[方法归纳]‎ ‎1. 针对性归纳:土壤盐渍化形成过程的分析方法 ‎2. 拓展性归纳:华北台田治理盐碱地 鱼塘台田模式是借鉴基塘农业总结出来的,针对华北地区的地势低洼,旱涝严重,土壤盐碱化现象,开挖鱼塘积水发展渔业,同时挖出来的土堆积到田面而抬高地势,降低台田地下水位,利于地表水下渗,从而降低台田地表的盐度,以达到改良华北地区的中低产田的效果。‎ ‎[变式训练]‎ 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回答1~2题。‎ ‎1. 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 A. 甲 B. 乙 ‎ C. 丙 D. 丁 ‎2. 土壤盐渍化程度加重的影响有(  )‎ ‎①土壤板结,土地生产力下降 ②含盐量增加,土地肥力下降 ‎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④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图型攻略 图表专项突破 核心素养提升 生态问题分布图的判读 ‎[图像特征]‎ 下图主要展现了我国不同区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对不同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可以判断出不同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及危害,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提出治理措施。‎ 图1‎ 图2‎ ‎[经典例题]‎ ‎(2018·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调研)下图为我国西部地区主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⑤分别是 (  )‎ A. 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水土保持区、江河水源涵养区、石漠化防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 B. 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江河水源涵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石漠化防治区 C. 江河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石漠化防治区 D. 石漠化防治区、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江河水源涵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 ‎(2)有关图中④功能保护区内生态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 碳酸盐岩易淋溶,成土缓慢 B. 山高坡陡,地表崎岖 C. 年降水量丰富,暴雨频繁 D. 多冻雨灾害天气,侵蚀地表 ‎[思维建模]‎ ‎1. 文字信息获取 图名信息——我国西部地区主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分布示意图。‎ ‎2. 图像信息获取 各生态功能保护区的位置。‎ ‎3. 推理分析 ‎4. 知识调用 此处需要调用的知识是生态问题分布图的判读。‎ ‎[小试牛刀]‎ ‎(1)________ (2)________‎ ‎[方法归纳]‎ 针对性归纳 ‎(1)看位置,进行区域定位 主要是根据各生态环境问题在图中的位置进行区域定位。结合前文图2中的字母,可以确定出A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B地位于黄土高原,C地位于大兴安岭,D地位于长江沿岸地区,E地位于云贵高原,F地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2)依定位,分析环境特征 结合区域定位,可分析出各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人类活动特点。图2中A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B地为温带季风气候,黄土广布;C地为温带季风气候,森林资源丰富;D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湖众多,水系稠密;E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喀斯特地貌广布;F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起伏较大。图中A地农业生产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C地以林业为主,其他地区都以种植业为主。‎ ‎(3)据特征,分析形成原因 根据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可分析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图2中A地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多大风天气;人类生产活动中过度农垦、放牧、樵采等现象严重,土地荒漠化现象严重。B地降水集中,多暴雨,土质疏松;开矿、过度农垦等现象对植被的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问题突出。C地森林资源丰富,过度砍伐现象突出,森林资源破坏严重。D 地河湖众多,水系稠密,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问题突出,湿地数量和面积不断减少。E地降水丰富且集中,土层浅薄;农业生产活动造成植被破坏,石漠化现象严重。F地降水丰富且集中,植被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红色岩层裸露,红漠化现象严重。‎ ‎(4)据原因,制定治理措施 根据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可制定出合理的治理措施。结合原因分析可知,各种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都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有关,因而控制人口数量,因地制宜地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共同的治理措施。图2中A、F两地植被的破坏都与樵采有关,因而解决能源问题为两地区共同的措施;另外A地气候干旱,要合理利用水资源;B地矿产开采过程中要注意对植被的保护,还可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C地要封山育林、采育结合;D地要退耕还湖。‎ ‎[即学即练]‎ ‎(2018·河北省衡水金卷信息卷)分布于我国东北平原的黑土有机质含量多,保肥、保水性强,是最适宜农作物生长的肥沃土壤。20世纪50年代以来,黑土区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黑土厚度变薄,肥力下降,引起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图1示意东北平原黑土的分布,图2示意东北平原黑土厚度的变化。据此回答1~3题。‎ 图1‎ 图2‎ ‎1. 东北平原黑土形成的自然条件是(  )‎ A. 纬度偏高,气温偏低,物理风化作用弱 B. 有机质来源丰富,冬季漫长,气候寒冷 C. 地势低平,水系发达,有机质积累多 D. 夏季高温,降水丰富,植物生长旺盛 ‎2. 引起东北平原黑土厚度变薄、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 全球气候变暖,微生物分解活跃 B. 大量施用农药化肥,建设人工水渠 C. 人类过度垦殖,流水冲刷严重 D. 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大量被侵占 ‎3. 保护与恢复黑土肥力的有效措施是(  )‎ A. 实现秸秆还田,免耕、少耕和休耕 B. 发展畜牧业,压缩耕作业规模 C. 大力植树造林,抵御寒潮危害 D. 完善水利设施,减少水土流失 第1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 西北地区为例 考点一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 高考清单 土地退化 经济 土地沙漠化 石质荒漠化 次生盐渍化 气候干旱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预防 恢复 生物 能源 高考考向 命题角度 西风 风力大 本地 路基和铁轨 行车安全 大 大 阻沙 固沙 沙源 小试牛刀 ‎(1)‎ 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 (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3)(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4)(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 变式训练 ‎1. C 2. B 3. D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从空间分布上看,随着沙丘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加,说明浅层土壤含水量较低,深层土壤含水量高;从时间分布上看,5月和9月土壤含水量在7%左右,含水量较高;6~8月土壤含水量在4%以下,含水量较低。第2题,该地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属于半干旱气候区,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量相对较多,但水分蒸发量更大,土壤含水量低。第3题,从材料提取信息,该地区“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说明人类活动干扰很小,保护该地区生态,最佳办法是顺应自然,让其自然演化。‎ 考点二 水土流失的成因与防治 高考清单 起伏大 丰富 集中 水土保持 土质疏松 开垦耕地 过度放牧 土壤肥力 石质 抬升河床 洪涝 生物 工程 农业技术 高考考向 命题角度 黄土高原 植被覆盖率 保持水土 下渗 下降 下渗量大 强度大 下渗 裸露坡面 植被覆盖坡面 小试牛刀 ‎(1)B (2)B (3)D 变式训练 ‎1. A 2. D 3. C 解析:第1‎ 题,顺坡农作是指作物垄的方向和地块坡向方向平行的种植方式,易造成大量沙土沿坡面流失。从图中可以看出,①曲线变化起伏最大,6月地表径流量最大,为顺坡农作,②③分别为等高草带、等高土埂,所以A正确。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与6月相比,该地7月坡耕地径流量较小,主要原因是降水量较少,所以D正确。第3题,已知该地区是红壤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再根据该地7月降水量少于6月,推断该地7月正值伏旱天气,应该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考点三 土壤盐碱(渍)化的成因与防治 高考清单 低洼 干旱 疏松 地下水位 土地生产力 喷灌和滴灌技术 农田覆盖 高考考向 命题角度 河套平原 自流 土壤盐渍化 低洼 干旱 地下水位上升 排水渠道 下渗 次生盐渍化 小试牛刀 B 变式训练 ‎1. D 2. A 解析:第1题,由图中时令河和冰川分布,结合文字信息可确定,图示地区为我国西北地区,丁地的地势最低洼,地下水位较高,由于气候干旱,易形成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故选项D正确。第2题,土壤盐渍化会导致土壤盐分含量上升,形成盐壳,造成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生产能力下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导致农业减产减收。故选项A正确。‎ 图型攻略 西北干旱半干旱 荒漠化 水土流失 三江源 流水 石漠化 森林 小试牛刀 ‎(1)A (2)D 即学即练 ‎1. B 2. C 3. A 解析:第1题,东北平原黑土形成的自然条件是有机质来源丰富,冬季漫长,气候寒冷,有机质分解慢,积累多,B对,C错。气温日变化、季节变化幅度大,冻融作用明显,物理风化作用强,A错。热带雨林区植物生长旺盛,土壤有机质积累少,D错。第2题,引起东北平原黑土厚度变薄、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过度垦殖,流水冲刷严重,水土流失严重,C对。全球气候变暖,微生物分解活跃,大量施用农药化肥,不是土壤厚度变薄的原因,A、B错。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大量被侵占,不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D错。第3题,保护与恢复黑土肥力的有效措施是实现秸秆还田,免耕、少耕和休耕,A对。该地是我国商品粮基地,压缩耕作业规模,会影响粮食产量,B错。大力植树造林,利于抵御寒潮危害,不能恢复土壤肥力,C错。完善水利设施,减少水土流失,减缓肥力下降,不能恢复黑土肥力,D错。‎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