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3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华山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地理 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70分) 1 .我国的少数民族中与我国邻国的主要民族一致的有 ( ) ①壮族、傣族 ②朝鲜族、蒙古族 ③藏族 ④哈萨克族、塔吉克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下图是我国人口增长走势及预测图。读图,完成2~3题。 2.关于图中a、b、c三条曲线判断正确的是( ) A.a表示的是死亡率 B.b表示的是出生率 C.b表示的是自然增长率 D.c表示的是自然增长率 3.根据图中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人口最高值的年份大约出现在2027年左右 B.2015年前后出生率和死亡率大致相同 C.2015年之后由于我国人口的基数大,死亡率开始回升 D.现阶段我国人口的增长模式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 下图为“我国城乡15--64岁各种受教育水平人口比重图”。读图回答4~5题。 4.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差异的特征有( ) ①农村人口中文盲人口占一半以上 ②城市人口以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为主 ③县镇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大于城市 ④农村人口以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为主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5.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有( ) ①有利于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 ②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数量增加 ③有利于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 ④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如右图)。读图,回答6~7题。 6.中国宏观区域经济“新三大地带”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人口密度与城市分布 B.交通条件与科技水平 C.经济水平与地理位置 D.农业条件与工业基础 7.下列省区全部属于中部及近西部地带的是( ) A.四川、西藏、甘肃、宁夏 B.辽宁、河北、福建、海南 C.广西、江西、宁夏、陕西 D.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 右图是经纬网和中国著名山脉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的四至点。读图,回答8~10题。 8.山脉①南北绵延长约( ) A.550千米 B.1100千米 C.1500千米 D.2200千米 9.图中山脉( ) A.①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B.②位于青藏高原,是黄河的发源地 C.③是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 D.④是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 10.图中山脉③的东、西两侧分别是( ) A.山东省、山西省 B.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C.外流区、内流区 D.落叶林带、草原带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沿24°N所做的剖面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该区域的河流流向大致是( ) A.自北向南 B.自南向北 C.自西向东 D.自东向西 12、下列描述符合图示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是( ) A.土层深厚,千沟万壑 B.水流平缓,水量丰富 C.植被茂盛,生物多样 D.气候高寒,寒潮频发 不同的温度带与不同的干湿地区相互组合,造就了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区。读下表回答 寒温带 a b c d 中温带 e f g h 暖温带 i j k l 亚热带 m n o p 热带 q r s t 湿润区 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 干旱区 13. j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 A.华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4.对于L气候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绿洲农业是该区重要的农业特色 B.该区主要位于高原 C.影响该区的气象灾害主要有沙尘暴和地震 D.该区河流仅有冰川融水补给 下面是M地—重庆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M地位于重庆的( )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正北方向 16、①、②、③三个地形区,其共同具有的地理特征是( ) A.都位于我国的外流区 B.都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C.都位于我国的季风区 D.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分析“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的资料”(下表),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7~18题。 面积(万平方千米) 118.3 国境线长 4 200多千米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19(2000年) 7月均温(℃) 16~26 年降水量(毫米) 50~500 土地利用情况 (平方千米) 耕地 林地 草地 56 260 95 560 624 590 17、该省区应是( ) A.黑龙江 B.内蒙古 C.新疆 D.西藏 18、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今后该省区农业生产发展方向是( ) A.开垦荒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B.退耕还林还草,重点发展畜牧业 C.建成商品棉基地 D.扩大林果业发展规模 读中国局部地区图,回答19~21题。 19.下列关于该地区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 丙山脉是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的大致分界线,相当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B. 甲所在的河段,解放以后曾经出现过断流现象 C. 乙地农业生产的优势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较丰富 D. 丁地铁路线是兰新线上的一段 20.若在图中①②③④四个位置建设大型水电站,则最宜建在( ) A. ①地 B. ②地 C. ③ D. ④地 21.下列有关a、b、c三地降水量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a>b>c B. b>a>c C. c>a>b D. c>b>a 图2为“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22-23题。 22. 图示区域( )。 A、 1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地形地势影响 B、 7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 C、 A处7月平均气温高于28℃ D、 B处比A处的气温年较差大 23. 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区域内能够欣赏到“一山有四季”的奇妙景观 B、 区域内南部河流一般在每年春季开始进入汛期 C、 作物熟制由北部两年三熟过渡到南部一年两熟 D、 天然橡胶是该区域普遍种植的最主要经济作物 在渭河的支流赤水河上,有一处独特的景观——桥上桥。桥上桥的下桥始建于清康熙六年(1667), 道光十二年(1832)在原桥上叠建一桥为上桥。下图是桥上桥所在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在该区域 海拔400~800米的山地与平原之间,分布着山麓洪积扇和黄土台塬。读图回答24-26题。 24. 桥上桥所在地形区的自然带为( )。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 温带草原带 25. 赤水河的水文特征是( )。 A、 径流季节变化小 B径流年际变化大 C、 含沙量小 D、 结冰期短 26. 叠建桥上桥的主要原因是( )。 A、 水位上涨 B、 流水侵蚀 C、 泥沙淤积 D、 地壳上升 “花果同树”是果农用“留树保鲜”技术,使鲜花和果实同时保留在果树上的一种奇观,以供人们 观赏下图是某旅游爱好者拍摄的我国某地的花果同树景观。读图完成27-29题。 27. 游客欣赏“花果同树”奇观的季节可能是( )。 A. 秋季 B. 夏季 C. 春季 D. 冬季 28.下列地区最有利于果农实施“留树保鲜”技术的是( )。 A. 华北甲原 B. 长江中下游平原 C. 成都平原 D. 东北平原 29. “花果同树”奇观产生的主导因素是( )。 A. 技术 B. 市场 C. 气候 D. 政策 凋落物是联系植被与土壤两个系统的纽带,主要包括植被凋落的叶和茎等物质。图1为我国 某地凋落物数量的逐月变化示意图,图2为甲树种春季凋落景观图。读图,完成30-31题 30.乙树种广泛分布地区所属的自然带,在我国对应的气候类型为()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31.造成甲树种春季凋落较多的最主要原因是() A.风力较大 B.气温回升 C.日照充足 D.降水稀少 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下图为我国东线放蜂线路。读图完成32~33题。 32.蜂农“追花夺蜜”应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 B.内河航运 C.铁路运输 D.公路运输 33.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途中,最可能遇到的地理现象是( ) A.在闽粤遇山洪,冲走蜂箱 B.在皖南遇梅雨,滴蜜无收 C.在华北遇干旱,蜜源减少 D.在东北遇初霜,蜜蜂受冻 读右图我国某水库流入水量与流出水量年内变化情况回答34—35题。 34.该水库蓄水的最高水位出现在( ) A.5月 B.6月 C.10月 D.12月 35.该水库最可能位于 ( ) A.黄河流域 B.塔里木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珠江流域 二、综合题(共三大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 3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茶具有降脂、减肥、助消化、补充维生素等多种功效。藏族是全世界人均饮茶最多的民族之一。历史上,茶马古道是汉藏民族之间一种传统的以茶马互市为中心内容的贸易往来通道,它是世界上通行难度最大的古道。下图示意茶马古道路线(局部)分布。 (1)藏区居民酷爱饮茶,结合藏区居民的膳食结构分析其原因。(4分) (2)茶马古道上川滇藏交界通行难度大,请从地形地势的角度解释其原因。(3分) (3)滇藏间茶马古道的马帮商队过去多在4—5月通过滇西进入西藏。说明商队在一年中选择春季通过滇西的理由。(3分)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芦苇多生长于浅水地区,具有通气组织,能净化水质,同时为湿地提供丰富的有机物。位于辽东湾北岸的辽河三角洲分布有世界上最广阔的芦苇集中生长区,该地区于1988年设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斑海豹,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以鱼类为主要食物。每年12月进入渤海辽东湾,1-2月在厚厚的浮冰上产仔,3-4月进行育肥,5月份逐渐游回西北太平洋北部地区。斑海豹繁殖时期,需要洁净且安静的环境,充足的食物。辽东湾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斑海豹最理想的“产房”和栖息地。图8示意辽东湾附近海底地形(单位:米)。 (1)分析辽东湾水质较好的原因。(3分) (2)辽东湾冬季海冰厚度大,试简析其成因。(3分) (3)试简述辽东湾成为斑海豹最理想“产房”和柄息地的理由。(4分) 3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风沙地貌发育普遍且典型,河岸两边有让人过目不忘的沙坡地独特景观。以河漫滩为依托,沿山坡爬升,常形成高差大于200米的爬升沙丘。是一条流淌在沙漠上的江,简称为“沙江”,两岸河谷平原宽广,形成辫状水系,中游汇集了几条主要支流。流域内沙漠化土地面积占流域土地总面积13.1%,且沙漠化具有继续发展的趋势。这里阡陌相连,人烟稠密,是西藏最主要的和最富庶的农业区。左图示意雅鲁藏布江,右图为“沙江”景观。 (1)比较雅鲁藏布江上游和下游补给差异,并分析原因。(4分) (2)说明雅鲁藏布江河谷爬升沙丘形成的过程。(3分) (3)说明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近年土地沙化面积增加的原因。(3分) 高二地理第一次调研考试参考答案 1-10 DDACD CCBDB 11-20 ACBAC BBBCB 21-30 DDBCD CCCBD 31-35 BDCCC 【36答案】 (1)①藏区居民生活在高寒地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膳食结构中牛羊肉的比重较大②茶叶能够较好地分解人体内过量的脂肪;③海拔高,气温低,蔬菜产量低,食物中蔬菜缺乏,④饮茶有利于补充维生素。 (4分) (2)①地形陡峭,道路狭窄;②海拔高,高寒缺氧;③山高谷深,地势高差大。 (3分) (3)①春季(4—5月),茶马古道上的冬季积雪已经消融;②雨季尚未来临,降水相对较小(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相对较少);③气温不高,瘟疫、疾病不易流行。(3分) (或:夏季多雨,道路泥泞;气温高,瘟疫、疾病流行;冬季较高海拔地区大雪封山,天冷路滑,难以通行。) 【37答案】 (1)辽河三角洲分布着广阔的芦苇集中生长区,芦苇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辽河三角洲湿地面积大,其降解 污染的功能强;受环境保护政策的影响,污染小。(3分) (2)纬度高,气温低;有许多大河注入,海水盐度低,易结冰;海水较浅,热容量小;内海海湾,受大陆影响大, 且海浪较小。(3分) (3) 冬季海冰厚度大、范围广,为斑海豹产仔提供了场所;鱼类资源丰富,食物充足;辽河三角洲芦苇面积广阔,净化作用强,海水水质好;冬季封冻,人类活动少,斑海豹繁殖期环境清洁安静;海水较浅,大型海洋捕食 动物难以进入,天敌少。(任答四点4分) 【38答案】 (1)上游地区海拔高,受高山阻挡,降水少,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下游西南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降水较多,且周围多高大山脉,以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补为主;(4分) (2在冬春干旱季节,河流水位低,河漫滩及沙洲上的细沙裸露,受河谷地形影响,风力强劲,把堆积在宽谷地带的细沙,吹送到江岸山坳或坡上。(3分) (3)从上游及支流带来大量泥沙在中游河段沉积,沙滩面积扩大;冬春干旱季节,风力作用扩大沙化面积;中游河段人口密集,农业发达,过度开垦导致土地沙化增加(3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