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3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高考地理新高考加练半小时:专题二高频考点14季风气候形成作业(鲁京津琼)(解析版)
(2018·南宁模拟)读“某区域不同季节盛行风向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示甲、乙盛行风中( ) A.甲风7月最为盛行 B.甲为西北季风,由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成 C.乙风1月最为盛行 D.乙为西北季风,由副热带高压吹向赤道地区 2.在甲风盛行的季节( ) A.亚洲高压势力强盛 B.苔原带驯鹿向北迁徙 C.阿尔卑斯山雪线上升 D.内蒙古草原一片葱绿 (2019·承德期末)读“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完成3~4题。 3.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 B.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 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 4.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 A.A地高温多雨 B.正值1月份前后 C.C地形成高压中心 D.B地寒冷干燥 (2018·包头市高三期末)存在于高原周围地区、冬夏季方向相反的大气环流,称为高原季风。下图中箭头表示青藏高原形成的高原季风方向。读下图,完成5~7题。 5.高原季风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移动 B.高原面与海洋表面的热力差异 C.高原表面植被的季节变化 D.高原面与周围自由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 6.上图中表示夏季风的是( ) A.ab B.bc C.cd D.ad 7.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而形成的高原季风( ) A.削弱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B.削弱了东亚季风,加强了南亚季风 C.加强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D.加强了东亚季风,削弱了南亚季风 8.下图为“南半球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所示月份为________月,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月,甲地盛行风向是______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写下表,比较甲、乙两地的气候。 地区 气候类型 该类气候分布规律 气候特征 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甲 乙 答案精析 1.B 2.A [第1题,从图中可知甲为西北季风,此时为1月份,乙为东南风,此时为7月份。第2题,甲风是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向左偏转而成,此时北半球为冬季,亚洲高压势力强盛。] 3.D 4.B [第3题,读图可知,B地夏季风是西南季风,是由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形成的,该季风性质温暖湿润;冬季风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干旱灾害;B地距冬季风源地远,且北有高大山脉阻挡,其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势力。第4题,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太阳直射点南移到了南半球,此时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季风,南半球为夏季,北半球为冬季,A地此时寒冷干燥;此时正是南半球气温较高的时候,是1月份前后,C地形成低气压中心;B地在冬季时,北部高大的山脉阻挡了冬季风南下,气候温暖干燥。] 5.D 6.B 7.C [第5题,高原季风形成的主导因素是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大,高原面与周围自由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明显,D对。气压带与风带在大陆上被切断,A错。高原面与海洋表面高差大,距离远,B错。高原表面植被少,季节变化影响小,C错。第6题,夏季高原面升温比周围大气升温快,气压较低,风由周围吹向高原面。图中表示夏季风的是bc,B对。ad表示冬季风,A、C、D错。第7题,结合上题分析,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而形成的高原季风与东亚、南亚冬夏季风风向一致,加强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C对。] 8.(1)1 此时海洋上气压高于同纬度大陆(海洋气温低于同纬度大陆) (2)西北风 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左偏成西北风 (3) 地区 气候类型 该类气候分布规律 气候特征 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甲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 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全年光热充足,降水集中在夏季 乙 热带沙漠气候 分布在南、北纬20°~30°大陆西岸 终年炎热干燥 全年光热充足;气温日较差大;降水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