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地理(RJ版)一轮复习课件:1-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考地理(RJ版)一轮复习课件:1-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 2 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 考纲点击 ]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 教材回顾 ] 1 . 陆地自然带 (1) 成因 (2) 特点: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 ______ 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带状 2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1) 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 的纬度差异。 (2) 分异基础: _______ 。 (3) 分布规律:由赤道向两极 ( 也可以说成纬度方向或经线方向 ) 作有规律的更替。 太阳辐射 热量 3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1) 形成原因: ___________ 的影响。 (2) 分异基础: ________ 。 (3) 分布规律:在 __________ 地区最明显,表现为从沿海向内陆 ( 或经度方向或纬线方向 ) ,自然景观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 海陆分布 水分 中纬度 [ 读图忆知 ] (1) 根据气候类型判断自然带类型与分布 气候类型 自然带 甲 ______________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 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 丁 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 戊 _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 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2) 自然带更替方向是判断水平分异的基本方法 M 方向自然带更替是沿 ________________ 方向,体现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 地域分异规律; N 方向自然带更替是沿 ______________ 方向,体现的是 ________________ 地域分异规律。 纬度 ( 南北 ) 赤道到两极 经度 ( 东西 ) 沿海向内陆 2.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由赤道到两极 ( 纬度地带性 ) 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 ( 经度地带性 ) 的地域分异规律。 (1) 在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2) 在分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 对点演练 ] (2017· 湖南师大附中三模 ) 读下面自然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 (R 为年辐射差额,即热量收入; R/Lr 为干燥指数,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 ) , A—H 表示不同的植被带 ( 纵轴标目中, 1 kcal = 4.2 kJ ,编者注 ) 。 完成 1 ~ 2 题。 1 .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 A → B → C → D 自然带的更替反映了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 B . A → B → C → D 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 C . C → F → G → H 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变化 D . C → F → G → H 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 2 .图中 E 自然带是 (    ) A .热带雨林带        B .温带草原带 C .温带荒漠带 D .热带草原带 【 解析 】 第 1 题, A → B → C → D 自然带干燥指数不变,热量收入越来越少,其更替反映了热量条件的差异和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 → F → G → H 自然带热量收入不变而干燥指数越来越大,其更替反映了水分条件的差异和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变化。第 2 题, E 自然带热量较高,干燥指数中等,应该为热带草原带, D 正确。 【 答案 】 1.C   2.D 读部分陆地自然带分布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回答 3 ~ 4 题。 3 .关于图中荒漠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影响,降水少 B .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 C .其在亚洲分布面积最大 D .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是主要成因 4 .关于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B .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影响了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 C .反映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 .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地区分布在大陆东部 【 解析 】 第 3 题,读图可知,图中的荒漠是热带荒漠,形成原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影响,降水少,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荒漠化,分布面积最广的是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主要由自然原因形成。第 4 题,该地域分异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反映了该地域分异规律;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地区在大陆西部。 【 答案 】 3.A   4.A (2017· 安徽名校联考 ) “ 十二五 ” 规划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将投资 1 264 亿元发展新疆电网,到 2015 年形成 3 000 万千瓦 “ 疆电外送 ” 能力,下图为该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第 5 题。 5 .哈密南 — 郑州特高压直流工程是 “ 疆电外送 ” 首个特高压项目,起点在新疆哈密南部能源基地,终点是河南郑州,该线路沿途依次呈现的地带性植被是 (    ) A .荒漠、荒漠草原、草原、落叶阔叶林 B .荒漠、草原、荒漠草原、落叶阔叶林 C .草原、荒漠、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D .草原、荒漠草原、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 解析 】 郑州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自东向西降水减少,地带性植被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 答案 】 A [ 教材回顾 ] 1 .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 原因: ________ 的变化。 (2) 分异基础: ________ 状况的差异。 (3) 分异规律:自然景观随海拔的变化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 海拔 水热 (4) 表现: ① 山麓与 _________ 一致,垂直带谱与其所在纬度向较 高 纬度方向上的水平带谱相似。 ② 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谱数目 _____ ,垂直带谱越 _________ 。 2 . 非地带性现象 (1) 形成因素: __________ 、地形、洋流等。 (2) 表现:既可在自然带之间形成,又可在某一自然带内部出现。 水平带 越多 完整 海陆分布 要点一 垂直自然带示意图的判读 1 .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 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 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 2 . 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 通常,带谱数量越多, 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 ,反之则越高。带谱的复杂程度受山体所在纬度、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影响。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的山体, 垂直带谱越复杂 。 3 .通过同类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高低 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 4 . 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 通过同类自然带的分布海拔,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因正午太阳在南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 分布海拔高于 北坡同类自然带的分布海拔;南半球反之。如图所示: 5 .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 。 ( 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 ) 6 . 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 (1) 东西走向的山 —— 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 ( 如喜马拉雅山 ) (2) 南北走向的山 ( 温带地区 )—— 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迎风坡 ( 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 ) 。如下图所示: [ 对点演练 ] (2017· 温州模拟 ) 读天山博格达峰北坡垂直自然带图,回答 1 ~ 2 题。 1 .图中甲自然带的类型为 (    ) A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 .温带草原带 C .温带荒漠带 D .针阔混交林带 2 .博格达峰北坡自然带丰富完整,是体现垂直地带性规律的典范,其形成因素最不可能的是 (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大气环流 D .海拔高度 【 解析 】 第 1 题,博格达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距海遥远,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但北坡有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受地形抬升,在山腰降水较多,因此在山腰形成森林;向高海拔和低海拔降水都逐渐减少,均由森林向草原 ( 甸 ) 再到荒漠演变,因此可以判断甲处自然带为荒漠带。第 2 题,要形成丰富完整的自然带,需要一定的水热条件。从海陆位置角度看,该地深处内陆,水汽难以到达,最不可能是形成北坡自然带完整的原因。 【 答案 】 1.C   2.B (2017· 枣庄八中质检 ) 下图为某山地等高线、等温线、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 3 ~ 4 题。 3 .该山地南坡属于 (    ) A .阳坡和背风坡 B .阴坡和背风坡 C .阴坡和迎风坡 D .阳坡和迎风坡 4 .图中 ①② 间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为 (    ) A .高山草甸 B .高寒荒漠 C .针阔混交林 D .高山针叶林 【 解析 】 第 3 题,迎风坡水汽较充足,雪线分布比背风坡低一些。从图中可以读出,相对于北坡来说,南坡的气温较高 ( 海拔 4 800 米处 7 月气温高于 3 ℃ ) ,为阳坡;雪线分布较低 ( 海拔 5 500 米处 ) ,为迎风坡。第 4 题,雪线以上为终年冰川。靠近雪线处气温低,降水少,为高寒荒漠,图中 ①② 之间海拔高,气温低,形成高寒荒漠。 【 答案 】 3.D   4.B (2017· 河南郑州一模 ) 读世界某山地植被垂直分布图,回答 5 ~ 6 题。 5 .该山地位于 (    ) A .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B .南半球中纬度地区 C .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D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6 .该山地迎风坡的盛行风是 (    ) A .东北信风 B .东南信风 C .西风 D .东南季风 【 解析 】 本题组考查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规律。第 5 题,读图,根据雪线分布高度可知,南坡雪线高,说明是阳坡,位于北半球, A 、 B 错。根据山麓的海拔及植被中有落叶阔叶林分布的特征,说明分布在温带地区。所以,该山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C 错, D 对。第 6 题,结合上文分析,该山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北坡是迎风坡,说明受盛行西风带影响,盛行风是西风, C 对。中纬度地区主要受西风带影响,没有受到东北信风、东南信风影响, A 、 B 错。受东南季风影响的地区,山脉南坡是迎风坡, D 错。 【 答案 】 5.D   6.C [ 对点演练 ] (2017· 天津五校联考 ) 读图,完成 1 ~ 2 题。 1 .图中岛屿两侧 ①② 两种自然带的差异体现了 (    ) A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 .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垂直地带性 D .非地带性 2 .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 ① 自然带成因相同的是 (    ) A .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 B .赤道附近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带 C .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 D .南半球缺失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 解析 】 第 1 题,由经纬度可知,该岛为马达加斯加岛, ① 地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加上沿岸有暖流经过,降水多,为热带雨林带; ② 地位于背风坡,为热带草原带,两者体现了非地带性因素。第 2 题,四个选项都属于非地带性现象,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主要是受寒流的影响;赤道附近东非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带;南半球南纬 50° ~ 60° 附近为海洋,不具备发育亚寒带针叶林的陆地环境。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和巴西高原东南部虽距赤道较远,但都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沿岸有暖流经过,都形成热带雨林带。 【 答案 】 1.D   2.C (2017· 中山模拟 ) 读图,完成 3 ~ 4 题。 3 .沿箭头甲方向自然带的变化属于 (    ) A .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 B .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C .垂直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现象 4 .沿箭头乙方向属于非地带性现象,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 A .人类活动 B .海陆分布 C .地形 D .植被覆盖率 【 解析 】 第 3 题,箭头甲指示的是南北方向自然带的变化,热量条件是产生分异的基础,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第 4 题,箭头乙由沿海向内陆,受沿岸山脉影响,沿海分布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山脉东侧则为温带草原带和荒漠带。 【 答案 】 3.A   4.C (2017· 郑州一中月考 ) 下面的图中,甲图为从雅加达到北京附近沿经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乙图为经北京附近沿纬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 5 ~ 6 题。 5 .在甲图中, A 处的大片森林中出现苔原植被是因为 (    ) A .受纬度位置影响,属纬度地带性 B .受海陆位置影响,属经度地带性 C .受地形影响,属垂直地带性 D .受地形影响,属非地带性 【 解析 】 A 处的苔原植被处于亚寒带针叶林植被之中,应该是由于地势起伏而形成的,属非地带性现象。 【 答案 】 D 6 .在乙图中, B 处能形成草原的原因是 (    ) A .受到夏季风的影响,较为湿润 B .受到西风的影响,带来丰富的降水 C . B 处有高山冰雪融化,使这里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能滋润草地 D .受冬季风的影响,从北冰洋带来丰富的水汽 【 解析 】 B 处东西两侧均为温带荒漠、半荒漠,说明其距海洋远,降水少,由于 B 处高山上的冰雪融水形成丰富的灌溉水源,滋润了土地, B 处形成草原。 【 答案 】 C [ 知识构建 ] [ 关键点拨 ] 1 .自然地理环境的三大地域分异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垂直地域分异。 2 .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与气候类型分布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但并不完全一致。 3 .非地带性现象形成的三大主要因素:海陆分布、地形、洋流。 考向一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2015· 江苏高考 ) 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 —— 土楼景观图。读图回答第 1 题。 1 .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 (    ) A .针叶林 — 落叶阔叶林 — 常绿阔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 常绿硬叶林 — 热带雨林 C .落叶阔叶林 — 常绿阔叶林 — 热带雨林 D .针阔混交林 — 落叶阔叶林 — 常绿阔叶林 【 解析 】 图中显示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经过了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东南丘陵和雷州半岛,那么依次经过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因此,依次对应的自然景观为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 ( 季 ) 雨林。 【 答案 】 C (2015· 安徽高考 ) 下图为 25°N ~ 32°N 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 读图完成第 2 题。 2 .图示地区主要的陆地自然带是 (    ) A .荒漠带       B .热带草原带 C .热带雨林带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解析 】 根据题干所给的纬度范围 (25°N ~ 32°N) ,可判断该地区位于北半球,再根据图中的海陆轮廓,可以判断该地区位于北非和西亚,主要的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因此其自然带主要为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气候区,热带雨林带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区。 【 答案 】 A (2015· 天津高考 ) 读图,回答第 3 题。 3 .结合上图判断,在澳大利亚,基本符合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地理现象是 (    ) A .水系的分布特征 B .地形的东西差异 C .热带荒漠的分布 D .矿产的分布特点 【 解析 】 图中显示了澳大利亚地形、气候、河流和矿产等地理要素。地带性规律只有三种,即: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水系不但与降水有关,还与地形地势等非地带性因素有关,而地形地势不符合地带性规律;矿产资源的分布与内、外力作用有关,不具备地带性特点;澳大利亚热带荒漠的形成与副热带高气压带有关,符合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带性规律。 【 答案 】 C 考向二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016· 全国卷 Ⅰ ) 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 据此完成 4 ~ 5 题。 4 .磷高累积区是 (    ) A .高山草甸带 B .高山冰雪带 C .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 .常绿阔叶林带 【 解析 】 读图可知,磷高累积区的海拔在 4 300 米左右;四川西部山地该海拔附近的自然带应为高山草甸带。 【 答案 】 A 5 .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 2 000 ~ 3 000 米处 (    ) A .大气温度较低 B .生物生产量较低 C .土壤含水量较低 D .地表径流量较小 【 解析 】 该山坡海拔 2 000 ~ 3 000 米处,磷累积量较少。由材料可知,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的磷累积量。由于该山坡海拔 2 000 ~ 3 000 米处较磷高累积区的海拔低,因此气温较高, A 选项错误;该山坡海拔 2 000 ~ 3 000 米处为森林植被,生物生产量较高, B 选项错误;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则土壤水分减少不利于磷累积, C 选项正确;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的磷累积量,因此地表径流量小有利于磷累积, D 选项错误。 【 答案 】 C (2016· 江苏单科 ) 某教授参加了新疆阿尔泰山科学考察,他在日记中写到: “ 身后的森林戛然而止,眼前簇簇花草相映,再往上看,花开始变得星星点点,路旁出现了积雪,远处已经能够看到冰川的边缘,此时飘起了大雪 ……” 据此回答 6 ~ 7 题。 6 .此时教授正站在阿尔泰山的 (    ) A .山地针叶林带 B .高山草甸带 C .高山苔原带 D .冰川带 【 解析 】 本题考查山地的垂直地带性,难度中等。根据题意,森林在其身后, A 项错误;眼前 “ 簇簇花草 ” ,说明其位于高山草甸带, B 项正确;再往上看,花变得星星点点,上面是苔原带, C 项错误;冰川在其远处, D 项错误。 【 答案 】 B 7 .阿尔泰山南坡 (    ) A .森林大多为落叶阔叶林 B .草场仅分布在山麓地带 C .此时季节为冬季 D .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 【 解析 】 本题考查阿尔泰山的自然环境,难度中等。阿尔泰山纬度高、海拔高,温度低,森林以山地针叶林为主, A 项错误;草场不仅在山麓存在,在针叶林以上也存在高山草甸, B 项错误;虽然此时下起了大雪,但是此时 “ 簇簇花草相映 ” ,说明此时是夏天,下雪是因为站立处海拔较高, C 项错误;阿尔泰山深居内陆,距太平洋较远,太平洋的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是被强劲的盛行西风带来的, D 项正确。 【 答案 】 D (2015· 山东高考 )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 8 ~ 9 题。 8 .该山地可能是 (    ) A .秦岭 B .南岭 C .昆仑山 D .喜马拉雅山 9 .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 A .光照 B .水分 C .海拔 D .热量 【 解析 】 第 8 题,根据图中自然带的垂直变化以及基带可以看出,该地降水较少,且山地海拔较高,最高海拔将近 7 000 m ,而秦岭、南岭的海拔在 4 000 m 以下;由图可知,该山地北坡基带为 1 000 ~ 2 000 m ,而喜马拉雅山北坡海拔在 4 000 m 以上。第 9 题,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热量和水分。图中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 带的类型组合有所不同,其中乙、丙缺失山地森林草原带,甲、乙缺失高山草原带。乙从山地草原带直接到了高山草甸带,中间缺失山地森林草原带和高山草原带,原因是乙地在该高度的水分不能适应森林的生长。因此影响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水分。 【 答案 】 8.C   9.B (2015· 江苏高考 ) 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下图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10 ~ 11 题。 10 .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    ) A .纬度低,气温较高 B .太阳辐射强,气温高 C .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D .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 11 .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其主要原因是 (    ) A .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 B .地势低平,降水较少 C .冻土发育,排水不畅 D .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 【 解析 】 第 10 题,水热条件好的地方,适宜森林生长,林线就高。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相比,甲地受暖湿西南季风的影响,水热条件好,因此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第 11 题,乙地位于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严寒漫长。地势低洼的地区冻土发育,排水不畅,冬季地温过低,夏季土壤水分过多,均不利于树木存活,而地势较高地区就避免了上述问题,因此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 【 答案 】 10.D   11.C (2015· 北京高考 ) 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 ( 引自贾平凹 《 太白山记 》 。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 3 767 米 ) 。据此回答第 12 题。 12 .太白山 (    ) A .北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 .北坡山中腰降水量比山麓少 C .又密又高的树木在针叶林带 D .树木大稀大矮处为稀树草原 【 解析 】 太白山为秦岭主峰,秦岭是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秦岭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所以其北麓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植物生长主要受热量与水分条件的影响,越往高处,热量条件越差,降水自山麓到山顶遵循先增加后减少的规律,且由材料可知从 北麓往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变得稀疏,也可说明山腰的降水比山麓多;材料中有 “ 越上树木越密越高 ” 的描述,根据垂直地带性规律,从山麓到山腰植被类型由温带落叶阔叶林变为针叶林,因此又密又高的树木为针叶林带,位于山腰处;稀树草原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气候区,而秦岭北侧为温带,因此不会出现稀树草原。 【 答案 】 C 考向三 非地带性现象 13 . (2013· 北京高考 ) 海洋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读图和材料,完成下题。 达尔文在南美洲考察期间,在 ① 地看到热带雨林景观,在 ② 地观察到安第斯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 在达尔文看到的 ① 地景观和 ② 地现象中,任选其一说明成因。 【 解析 】 ① 地远离赤道地区,但仍然有热带雨林景观,说明其形成受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分析时主要从地形、洋流以及从海洋上吹来信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 ② 地垂直地带性明显,分析时一是从所处地理纬度进行,二是从山地海拔进行。 ② 地位于中纬度,基带为温带植被,而安第斯山脉海拔高,随着海拔的升高水热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 【 答案 】 ① 地:地处低纬,气温高,位于东南信风迎风海岸,沿岸有暖流,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 ② 地:山地海拔高,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变化,形成垂直气候带,从而形成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