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8页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15/24/745d3383cdee04795246186f0d821cb5/img/1.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15/24/745d3383cdee04795246186f0d821cb5/img/2.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15/24/745d3383cdee04795246186f0d821cb5/img/3.jpg)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2020届高一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读“甲、乙两工厂万元产值主要成本百分比”比较表,回答1~3题。 原料成本 劳动力成本 技术成本 运输成本 其他成本 甲工厂 41 22 6 10 21 乙工厂 3 23 43 6 25 1.下列工业部门,与甲、乙两工厂最吻合的是( ) A.服装工业、化学工业 B.有色冶金工业、食品工业 C.制糖工业、集成电路 D.纺织工业、石油加工工业 2.关于甲、乙两工厂劳动力成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工厂所属工业类型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相当 B.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使甲、乙两工厂劳动力成本比例上升 C.甲工厂属于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工人的工资水平低 D.乙工厂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高 图为鞍山市部分工业企业分布图。回答3~5题。 3.50年代鞍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基地,其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高科技力量雄厚 B.水陆交通便利 C.水资源丰富 D.矿产资源丰富 4.图中各企业高度集聚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存在投入—产出联系 B.共用原料和基础设施 C.共用劳动力 D.集中治理工业污染 5.不符合鞍钢未来发展方向的叙述是( ) A.引进技术,改造传统企业 B.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D.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 8 - 6.图中数字代表的运输方式为() A.①水运②铁路③空运④公路 B.①公路②铁路③空运④水运 C.①铁路②水运③空运④公路 D.①公路②水运③空运④铁路 7、有关交通与城市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世界上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一般都建在主要交通线上 B、不同的交通时代,城市产生的区位是相同的 C、沿河、沿海、沿铁路线可形成城市轴线,而在高速公路沿线一般不会形成 D、城市一旦形成以后,其所在地区的交通线路的变化对城市所带来的影响较小 下图为“某制糖厂废水的末端处理示意图”。 8.判断该制糖厂的厂址可能位于( ) A.北京 B.黑龙江 C.云南 D.台湾 9.关于该厂生产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B.重视从废物中回收有用成分 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联系 D.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10.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C.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D.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11.区域内部特征具有_______性。区域之间的特征具有明显的________性。 ( )。 A.相似 差异 B.绝对一致 相似 C.差异 整体 D.地带 非地带 12.要对“三北” 地区荒漠化土地发展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地理信息系统(GIS) B.全球定位系统(GPS) C.卫星遥感定期拍摄 D.人工科考察 - 8 - 13、属于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因素的是( ) ①气候干旱 ②多大风 ③土质疏松 ④植被覆盖差 ⑤降水强度大 ⑥人口迅速增长 加大了生态环境压力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 14.在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地表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 B.降雨量小,持续干旱促进土地荒漠化的进程 C.大风日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动力条件 D.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人类不合理的活动 15、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 A.亚马孙地区形成干旱灾害 B.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 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 D.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欧洲西部形成干旱少雨的天气 16.下列关于山西煤炭资源优越开发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山西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 B.山西煤炭资源煤种齐全,全国10大煤种在山西省都有分布 C.我国能源以消费煤炭为主,对能源的缺口还将进一步扩大 D.山西位置适中,水陆交通都比较发达,有利于煤炭外运 17.关于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新中国成立时起,国家就加快了对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步伐 B.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提高煤炭外运能力,山西逐步形成了以铁路、水运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C.山西积极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不仅能缓解交通压力,也能提高经济效益 D.山西从“九五”时期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 18.黄土高原地区最突出的优势资源是 ( ) A.能源矿产 B.金属矿产 C.铝土矿 D.非金属矿产 19.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组合,不正确的是( ) - 8 - A.长期高强度地棉花种植—土地退化 B.矿产开采冶炼、扩大耕地面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C.炼铜企业大量排放含硫废物—酸雨污染 D.氯氟氢化合物大量使用—臭氧层空洞 20.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较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B.属于亚热带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夏秋季降水多,冬春季降水少 C.河流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D.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 21、田纳西河流域治理的核心是( ) A.水资源的综合开发(梯级开发) B.坚持“薄利取胜”的方针,发展高能耗工业 C.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发展农业 D.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建立野生动物管理区、公园、滨湖风景区 22.河流及其开发方向组合,正确的是 ( )。 A.发源地——保护植被生态 B.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C.河谷平原——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保护 D.河口——矿产资源开发和港口建设 23.下列关于松嫩平原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势平坦开阔,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实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B.生长季节短,适宜玉米、棉花、冬小麦、油菜的种植 C.水稻土分布广泛,因此主要发展水田耕作业,大面积种植水稻 D.受长白山的阻挡,降水量由西向东减少,东部由于降水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24.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耕地、林地、草地 B.耕地、草地、林地 C.草地、林地、耕地 D.草地、耕地、林地 25.图示区域中,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的劣势在于( ) A.土壤贫瘠 B.地形平坦 C.低温冷害 D.人均耕地少 26.下列关于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推动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 8 - A.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 B.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 C.工业化扩展了农业生产的地域空间 D.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27 以下工业中,最有可能在20世纪60~90年代初从日本迁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 A.服装制造业 B.钢铁工业 C.生物制药工业 D.化学工业 28.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 A.外来投资 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C.乡镇企业发展 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 29.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第二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985年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入第二阶段 B.珠江三角洲的政策优势更加明显 C.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是这一地区发展的主导产业 D.经济迅速发展,劳动工资水平提高,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29-31题。 30.图中①、②、③三条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为( ) A.煤炭、天然气、水电 B.石油、天然气、煤炭 C.天然气、石油、水电 D.煤炭、石油、天然气 31.“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A.耕地类型 B.人口分布 C.城市分布 D.交通线路 32.“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 ①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 ②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③不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降低土壤肥力 ④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⑤“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增多 ⑥拉动“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经济优势进一步发展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④⑥ - 8 - 33.下列关于产业转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企业将产品生产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称产业转移 B.跨国的产业转移叫区域产业转移 C.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D.产业转移有时会扩展到某类产品甚至某类产业 34.下列属于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的是 ( ) ①劳动力 ②内部交易成本 ③市场 ④气候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5.下列工业分布现象中,受廉价劳动力驱动的是 ( ) A.“硅谷”的企业在东南亚设分厂 B.上海的纺织企业在新疆建棉纺厂 C.鲁尔区的钢铁企业在荷兰建炼钢厂 D.美国的汽车企业去瑞士建齿轮厂 二、综合题(每题10分,共30分) 36.某城市将建印染厂、水厂、污水处理厂、科技园区和生态公园。下图中的A、B、C、D、E五处可供选择,该地盛行东风。据此并读图,回答问题。(每空1分) 在A、B、C、D、E五处中, (1)印染厂宜选址于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厂宜选址于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污水处理厂宜选址于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技园区宜选址于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态公园宜选址于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下图为我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 8 - (1) 图中A、B、C示意我国在建和已建的三大资源调配工程,它们分别是A:“ ”工程,B:“ ”工程的南部通道和C:“ ”工程的东部线路。其中A工程的另一条线路的目标市场是 地区(4分) (2)我国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是 的空间分布不均和 发展的不平衡。(2分) (3)有人说A工程对东西部地区来说是一个“双赢”的决策,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4分) 38.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在改革开放前沿,图示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试简述其特定的国际国内条件。(4分) (2)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进程经历了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______________”型企业, 但是该类型产业的缺点是____________。20世纪90年代以后,工业向______________型转化。(3分) (3)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分) - 8 - 2020届高一地理第二次月考答案 一、 单选(一个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D A B C A B B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C C D B D C A D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A A D C C A A D A 31 32 33 34 35 C D B A A 二、综合题(每道大题10分) 36.(1)B 在居民区的河流下游和盛行风向的下风向 (2)E 在城区河流的上游 (3)A 在城区污染源的下游 (4)D 靠近高等院校 (5)C 在污染企业与中心城区之间 37(1)西气东输(1分) 西电东送(1分) 南水北调(1分)珠江三角洲(1分) (2)自然资源(1分) 社会经济(1分) (3)西部地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东西部分别答两点即可得4分) 38. (1)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改革开放政策;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南部沿海,毗邻港澳,东南亚有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我国最大的侨乡;(4分) (2) 劳动力密集型 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利润低) 高新技术产业(知识技术密集型)(3分) (3) 产业升级面临困难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生态问题日趋严重 (3分) - 8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