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山东省微山县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地理试题
2017-2018学年山东省微山县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地理试题 本试题卷共4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 共60分) 一、选择题 目前我国人口总量是13.68亿,到2020年预计为14.3亿,到2029年峰值14.5亿后会缓慢下降,直至2050年还有13.8亿。所以,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长期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将长期存在。据此回答1~2题。 1.为了解决我国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矛盾,既属于基本国策,又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是( ) ①环境保护 ②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③计划生育 ④禁止乱砍滥伐 A. 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战略之一,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 ) A.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B.扩大耕地面积 C.消灭自然灾害 D.增加矿产资源的储量 2017年6月17日下午,为纪念第21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国家林业局与共青团中央举办了以“绿化荒漠 守护家园”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据此完成3~4题。 3.“遏制荒漠化,实现中国梦”的基础是( ) A.经济持续发展 B.生态持续发展 C.社会持续发展 D.文化持续发展 4.下列人类活动中,符合“遏制荒漠化,实现中国梦”理念的是( ) A. 围湖造田,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 B.加强对地下水的开采,满足城市发展需要 C.退耕还林还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D.全面关停重化工业,大力治理环境污染 5.下列有关地理环境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地理环境决定论也是自然环境决定论 B.地理环境决定论产生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年代 C.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人能被动地适应环境 D.地理环境决定论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6.下列有关人类中心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类中心论的后果是造成人地关系的全面不协调 B.人类中心论以通过农业生产破坏自然环境为其主要影响 C.人类中心论以通过工业活动造成环境污染为其主要影响 D.人类中心论诞生于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的现代 7.下列做法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 ) A.通过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富足的社会环境 B.提高福利待遇、完善养老保险体系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D.通过技术措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8.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是 ( ) A.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B.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C.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5℃,这对地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据此完成9~10题。 9.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 B.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 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 D.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 10.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 A.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 B.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 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篮 有专家指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与日俱增,主要是近百年来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的结果。发达国家目前仍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者,其中美国名列第一,在全球CO2排放量中占到1/4,但美国政府拒绝执行旨在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据此回答11题. 11.美国拒绝执行《京都议定书》的根本原因是 ( ) A. 美国为了本国的经济利益而忽视全球环保事业 B.《京都议定书》的内容带有明显的不公平性,违反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C.《京都议定书》对发达国家要求太严格 D.美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已取得很大成就,没有必要执行《京都议定书》 12.下列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 ) ①二氧化碳 ②一氧化二氮 ③甲烷 ④氟氯烃 A.①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带来的环境破坏主要是 ( ) A.中高纬度地区温度升高,对农业生产有利 B.全球经济结构调整,旱涝灾害更加频繁 C.全球冰川融化,海平面下降 D.中低纬度地区降水增多,洪涝灾害加剧 14.“慢生鸭”饲养者在利于消费者健康前提下获取高利润的做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共同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公正性原则 15.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 ) ①使用有剧毒的农药防治病虫害 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 ④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等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据此回答16-18题。 16.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 ( ) A.发展经济 B.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C.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D.整治生态环境 17.为保护和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是 ( ) ①尽量减少资源的开采 ②生态建设以自然恢复为主 ③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林还草措施 ④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从根本上解决粗放型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下列说法符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是 ( ) A.将能种植粮食的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 B.积极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浇灌技术 C.在大湖泊周围将部分水域改造成良田,解决人多耕地少的矛盾 D.在山区的陡坡修梯田,提高粮食总产量 读“可持续发展三种内涵的关系图”,回答19~20题。 19.下列人类活动中,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是( ) A.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垦中西部大草原,引起“黑风暴” B.大力发展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C.在长江河床大力挖沙出售,既有经济效益,又疏浚了航道 D.我国在中西部一些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20.下列行为或主张蕴含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A.烧草为灰,取灰肥田 B.以人为本,人定胜天 C.竭泽而渔,焚林而田 D.封山育林,定期开禁 循环经济可以缓解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下图为“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联系图”。读图完成21~22题。 21.该图中的农业生产活动,遵循了可持续发展的( ) A.持续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整体性原则 22.关于图中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实现农业良性循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B.种植业养殖业并举,促进农产品多样化 C.工业生产比例增加,限制农业生产发展 D.改善农田施肥结构,实现有机质还麦田 23.下列利用方式属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是 ( ) ①加强对石油能源的开发利用 ②发展单一结构能源系统 ③回收循环利用废钢铁 ④对非可再生资源节约利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4.局部的环境问题,之所以能够扩大甚至蔓延全球,其原因有 ( ) ①自然界的大气、水、地表物质不断运动、循环 ②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和渗透 ③一个地区环境的改变,会使全球所有地区环境随之而变 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主要的、明显的,差异性是次要的、不明显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我国古代道教就有“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天人合一”思想。据此回答25~26题。 25.“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体现了( ) A.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 B.人类中心论思想 C.人本主义思想 D.人地伙伴论思想 26.下列符合该思想的做法是( ) A.跨流域调水 B.过度抽取地下水 C.毁林开荒 D.在耕地中大量使用化肥 读某岛屿的文明生态湖区规划图,回答27~28题。 27.该发展模式所具有的特点是( ) A.主要关注经济领域中产值和利润的增长 B.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的合理保护 C.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促进社会财富积累 D.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28.下面属于该湖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表现是( ) ①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 ②废弃物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 ③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 ④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和降水分布示意图,当地居民随季节转场放牧。降水量大于400mm为森林景观,200~400mm为草原,小于200mm为荒漠。读下图,完成29~30题。 29.森林景观出现在( ) A.甲 B.丙 C.乙 D.丁 30.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是( ) A.甲地夏季草场生长好,宜扩大畜群数 B.夏季到丙地放牧,可保护低地草场 C.冬季在乙地放牧,可充分利用草场资源 D.丁地大量掘井,可增加牧场扩大耕地 第Ⅱ卷(综合题 共40分) 31. 对全球变暖的趋势,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提出了三种不同的预案,其气温变化趋势如右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按A预案,全球自2000年起,平均气温每10年将升高 约 ℃;至2100年,按B预案和C预案,全球平均气 温将比A预案分别低 ℃和 ℃。(3分) (2)用直线将三种预案与其相应的能源消费结构连接起来。(3分) A.预案 天然气广泛取代煤 B.预案 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的现状 C.预案 可再生能源取代煤、石油、天然气等 (3)简述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4分) (4)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全球变暖需遵循的最主要原则是什么?为什么?(4分) 32.下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区划分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读图,描述我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区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什么?(3分) (2)M地区在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指出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生态问题。(4分) (3)N地主要的生态问题有哪些?(6分) 33.下列图表表示清洁生产过程,请看图回答:(13分) (1)请将下列各字母代号填在相应的空白图框内。(5分) B D 环境 A.产品废弃处置 B.产品批发零售 C.产品生产制造 D.产品包装运输 E.产品使用回收 F.原材料加工 G.资源的摄取 (2)传统的评估产品对环境影响的方法是把焦点放在末端处理上,即产品使用后_______________对环境的影响;清洁生产是将污染预防上溯到源头,并拓展到__________。(4分) (3)清洁生产是一种将经济效益与___________效益有机结合的生产方法和措施,它有利于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清洁生产最重要最关键的措施是依靠_________才能达到目的。(4分)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二学段地理答案 1-5:DABCD 6-10:ADCDB 11-15:ADBCB 16-20:ABBDD 21-25:ACBAD 26-30:ABCCB 31【答案】.(14分) (1)0.30-0.32;1.1-1.5;1.6-2 (3分) (2)(3分) (3)海平面上升;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4分) (4)共同性原则。这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或跨国界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4分) 32.【答案】(13分) (1)从沿海向内陆可持续发展状况从良好到较差变化。(3分) (2)环境污染严重。资源、能源不足。(4分) (3)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地荒漠化严重;生态脆弱。(6分) 33【答案】.(13分) (1) (5分)从左下顺时针方向依次为G、F、C、(D、B)、E、A (2) (2)废弃物 ;生产过程(4分) (3) (3)环境;科学技术(高科技)。(4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