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新版)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新版)新人教版

‎2019年第一学期 期中考高(二)地理(文科)试题 ‎(本试卷100分,共5页)‎ 第I卷 选择题部分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22小题,共44分)‎ 1、 ‎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描述的气候是(  ) A、西北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B、藏北高原的高原山地气候 C、三江平原的温带季风气候   D、滇南谷地的垂直地带性气候 2、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描述过去的(  ) A、珠江三角洲平原  B、河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华北平原 3、 读“我国2000年与2007年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3-5题:‎ ‎3、通过两图的对比,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我国石油的消费量在减少 ‎ B.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在增加 C.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不尽合理 ‎ D.洁净能源的比重在上升 ‎4、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对山西能源基地的影响表现为(  )‎ A. 提高了煤炭的开采水平 B.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 C. 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D.提高了煤炭的经济效益 ‎5、有利于与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资源调配工程是( )‎ ‎ A、南水北调 B、西气东输 C、北煤南运 D、北粮南运 读“山西省原煤生产图”,回答6~11题。‎ ‎6、图中反映我国在加强能源基地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B. 扩大煤炭开采量 - 9 -‎ C.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D.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 ‎7、山西省煤炭资源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分布范围广,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 B.煤种齐全,全国10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 C.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的特点    ‎ D.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深,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8、属于山西缓解煤炭外运交通压力措施的是(  )‎ ‎①加强铁路运输建设 ②辅以公路建设 ③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④大力发展煤焦业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山西省利用能源矿产发展电力工业的意义不包括(  )‎ 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B.改善能源工业结构 C.增加产值 D.降低该区环境污染 ‎10、对山西省煤炭市场形成挑战的自身因素是(  ) A.西气东输 B.当地煤炭开采成本上升 C.能源结构调整 D.西电东送 ‎11、为尽快使山西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战略。下列整治措施错误的是 A.增加原煤的生产数量,提高经济效益   B.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 C.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D.增设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 读我国某种矿产品运输线路图,回答12-13题。‎ ‎12、关于图中矿产品输出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叙述正确的是 (  )‎ A.继续以煤炭工业作为唯一核心工业 B.构建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等产业链。‎ C.为加速当地经济发展,可以忽视生态环境的恶化 D.能源加工工业发展,会阻碍当地经济发展 ‎13、该矿产品的运输能够 (  )‎ A.改善输入地区的大气质量 B.改善输出地区的环境质量 C.缓解输入地区能源不足的压力 D.有利于能源的综合利用 - 9 -‎ ‎ 右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景观图。读图回答14-16题。‎ ‎14、该地形区主要自然环境的特点是 ‎ A.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B.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 C.河流径流量较小 D.以酸性壤为主,较贫瘠 ‎15、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今后农业发展中应当 ‎ ‎ A.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 B.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 ‎ C.退耕还林,建设商品性林业基地 ‎ D.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发展种植园农业 ‎16、图中的湿地如水库、稻田的功能或用途应是 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B.调节区域径流 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D.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 下图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图”。据此完成17-18题。‎ ‎17、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面对工业化不断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现状,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是(  )‎ ‎①加大科技投入,将粮食用地全部转变为蔬菜、花卉、乳畜用地;  ②治理环境污染,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③大量施用化肥和低残留农药,提高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  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延长产业链,实现农产品的精加工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甲图中S市由制造业中心向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其带动作用表现在(  )‎ ‎①产业结构调整,使某些制造业向周边地区转移,促进了周边地区工业化; ②周边地区的工业化,带来周边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提高; ③贸易的发展,对周边地区影响不大; ④交通线路向周边延伸,阻碍了城乡交流,拉大城乡差距; ⑤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的转化;‎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④⑤‎ 下图为我国某农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 - 9 -‎ ‎19、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 A.混合农业 B.季风水田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20、如果利用该农场产品,可发展(  )‎ A.电子装配工业 B.饲料加工工业 C.建筑材料工业 D.服装加工工业 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可以采用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下图是塑料大棚农业生产景观图。据此回答21题。‎ ‎21、下列不属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的是(  ) ‎ A.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大棚内的温度 B.有利于提高光照强度,增强农作物光合作用 C.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的湿度 D.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土壤的水分 以下表格是2004年广东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情况,根据表格回答22题 地区 户籍人口 ‎(万人)‎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人均GDP ‎(元)‎ 产业结构 ‎(I:II:III)‎ 珠三角经济圈 ‎1969.14‎ ‎11370.02‎ ‎46304‎ ‎3.8:53.8:42.4‎ 粤东沿海经济圈 ‎1650.55‎ ‎1620.93‎ ‎10191‎ ‎14.9:48.7:36.4‎ 粤西沿海经济圈 ‎1649.36‎ ‎1632.35‎ ‎10495‎ ‎24.4:39.3:36.3‎ 东西两翼合计 ‎3299.91‎ ‎3253.28‎ ‎20686‎ ‎19.7:44:36.3‎ 沿海经济带合计 ‎5269.05‎ ‎14623.3‎ ‎27753‎ ‎ ‎ 广东全省 ‎7804.75‎ ‎18103.85‎ ‎19707‎ ‎7.8:55.4:36.8‎ - 9 -‎ 东西两翼/珠三角 ‎167.58%‎ ‎28.61%‎ ‎44.67%‎ ‎ ‎ 沿海经济带/广东省 ‎67.51%‎ ‎80.77%‎ ‎140.83%‎ ‎ ‎ 广东沿海经济带分布示意图 ‎22、根据表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沿海经济带都是以第三产业为主的 B.东、西两翼经济发展水平和珠江三角洲有落差 C.沿海经济带GDP占全广东的七成 D.珠三角人口多于东西两翼,GDP也高于两翼 第II卷 综合题部分 二、综合题(本部分共3小题,共56分) ‎ ‎23、(14分)‎ 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石羊河流域示意图(图12)‎ ‎(1).石羊河总体流向为 流,从内、外流 河类型看,该河为 。判断理由 是: 。(6分)‎ - 9 -‎ ‎(2).根据材料,该河流中下游地区气候类型 是 。目前当地面临的主 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为了防止该流 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 取哪些措施?(8分)‎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2009年12月15日开工建设的港珠澳大桥是一个集路、桥、岛、隧为一体的工程,是在“一国两制”条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大型基础设施。港珠澳大桥对促进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材料二:港珠澳大桥示意图 ‎(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传统农业地域类型是 农业和 农业(选填:城郊;季风水田;生态观光;基塘),目前当地以 农业、 农业(选填:城郊;季风水田;生态观光;基塘)为主,同时并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请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方面简述珠三角地区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的有利条件?(12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港珠澳大桥建设对促进“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8分)‎ ‎25、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22分)‎ - 9 -‎ 材料一:图1 1993-2005年该地区酸雨频率年际变化 材料二:图2 该地区汗水排放量变化 ‎ ‎ 材料三:赤潮(harmful algal bloom, HAB),又称红潮,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类”或“红色幽灵”。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水域中氮、磷等营养盐类;铁、锰等微量元素以及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大大增加,促进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 ‎(1)2000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 。(4分)‎ ‎(2)1999年以后,该地区赤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是 (6分)‎ A、潮汐与洋流作用加剧 B、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 C、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D、生活污水排放增多 E、工业废水大量排放 ‎(3)据材料,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包括 、 等。为减轻或预防这 些环境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12分)‎ ‎ ‎ ‎ ‎ ‎ ‎ ‎ ‎ - 9 -‎ ‎2019年第一学期 期中考高(二)地理(文科)试题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A C C B D C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C D B B D C A B 题号 ‎21‎ ‎22‎ 答案 B B 第二部分 综合题 ‎23、(14分)‎ ‎(1).由南向北(西南向东北)(2分) 内流河(2分) 该河下游消失于沙漠中,没有入海口。(2分)‎ ‎(2).温带荒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2分) 土地荒漠化(2分)‎ ‎①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退耕还林、还牧;②合理利用水资源:③改良灌溉技术(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④协调流域上中下游水资源的分;⑤兴修水利工程调节水资源;⑥种植耐旱、耐碱的农作物品种;⑦保护现有植被,植树种草;(任答对其中两点得4分,答案合理酌情给分)‎ ‎24、(20分)‎ ‎(1)季风水田 基塘(第1、2个空顺序可换);城郊 生态观光(第3、4个空顺序可换);(每空1分,共4分)‎ 自然条件优越: (答对其中2点,得4分)‎ ‎①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一年2-3熟,全年可生产;‎ ‎②位于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势平坦;‎ ‎③土壤肥沃疏松,土层厚,;‎ ‎④河网稠密,灌溉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答对其中2点,得4分) ‎ - 9 -‎ ‎①邻近港澳等经济发达地区,市场需求大;‎ ‎②水陆交通发达,外运能力强;‎ ‎③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④劳动力丰富;‎ ‎(2)‎ ‎①缩短港珠澳之间的交通,提高运输效率,促进物流业发展;‎ ‎②带动“珠三角“地区旅游业发展;‎ ‎③加强对外联系,扩大交流;‎ ‎④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加速区域开发;‎ ‎⑤促进区域内城市协作;(答对其中4点得8分,答案合理酌情给分)‎ ‎25、(22分)‎ ‎(1)①酸雨出现的频率较高;②总体趋势上升,但有波动(总体趋势是波动中上升)‎ ‎(2)B、D、E ‎(3)大气污染或酸雨污染、水污染、地表径流污染(答对其中2项得4分);‎ 措施:‎ ‎①节约用水(或一水多用);‎ ‎②兴建污水处理厂,减少污水排放;‎ ‎③农业污染防治(或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④废水回收利用;‎ ‎⑤加强环境法制法规管理,污水达标排放;‎ ‎⑥限制高污染行业(工业)发展;‎ ‎⑦减少含磷洗涤剂的使用(或提倡无磷洗涤剂);‎ ‎⑧集中处理城市有毒垃圾,减少对水体污染;‎ ‎⑨恢复或增加城市湿地,提高城市环境的自净能力。(答对其中4点得8分,答案合理酌情给分)‎ - 9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