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 联考试题(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 联考试题(含解析)

‎2019届高三上学期“五校”联考 地理试题 ‎ 一、选择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涡阳、淮南、怀远、颖上五县市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 ‎1. 在本次五校联考期间,颖上、怀远、蒙城、涡阳四个县城的阳光照射树木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小的是 A. 颖上 B. 怀远 C. 蒙城 D. 涡阳 ‎2. 某日位于颖上(32°39’N,116°15’E)和蒙城(33°15’N,116°33’E)的两位同学同时看到了日落景象,由此可推断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 全国人民欢度“五一”劳动节 B. 此日两地昼长相等 C. 此时两地的地方时相同 D. 明天两位同学还可同时看到日出 ‎【答案】1. D 2. A ‎【解析】‎ ‎1. 树木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的大小与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转动的角度有关,昼越长,太阳在天空转动的弧度越大,说明转动的角度也就越大。五校联考期间为北半球的冬季,对于北半球而言,纬度越高,昼越短,选项中涡阳的纬度最高,昼最短,太阳在天空中转过的弧度最小,角度最小,因此物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小,故答案选D项。‎ ‎2.‎ - 21 -‎ ‎ 由图材料分析可知,颖上的纬度比蒙城高,因此颖上位于蒙城以北;颖上的经度比蒙城靠西,因此颖上位于蒙城以西;因此颖上位于蒙城的西北地区;两地的同学同事看到日出,说明两地位于晨线,根据两地的相对方为可知,该晨线成西北东南走向,根据晨线与赤道垂直可知,此时太阳从东北照来,说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五一”劳动节,太阳直射北半球,符合题意, A正确; 该两地纬度不同,昼夜长短不同,B错误;两地经度不同,地方是不同,C错误;晨昏线的左右摆动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变化,第二天太阳直射北移,晨昏线向左摆动,两点不可能还在同一晨线上,D错误。故答案选A 。 ‎ 下图为某区域近地面示意图,虚线PQ为高压脊或低压槽,P地气压高于Q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 若此时N地风向为西南风,M地风向为北风,则关于图中虚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南半球的高压脊 B. 南半球的低压槽 C. 北半球的高压脊 D. 北半球的低压槽 ‎4. 若此时N地阴雨天气,M地为晴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此时该天气系统向东南方向移动 B. M地即将迎来降温和阴雨天气 C. PQ沿线盛行下沉气流 D. M、N两地气压相等,所以气温也相等 ‎【答案】3. D 4. B ‎【解析】‎ ‎3. 读图分析可知,M地风向为北风,N地风向为西南风,根据M地和N地与PQ线的相对方位可知,MN两地的风向都是由两侧吹向中心,说明MN两侧的气压值高于中心,说明MN之间气压值低于两侧,进而说明PQ线的气压值较低,说明该虚线为低压槽,根据虚线为低压槽,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N地形成,说明风向向右偏,故而判断该半球位于北半球。故答案选D项。‎ ‎4. 低压槽容易导致气流相遇,从而导致锋面天气系统的形成,从而会出现阴雨天气;而高压脊附近,气流向两侧流动,气流不易相遇,不会形成锋面,天气也多是晴朗的天气;由材料可知,该地N地附近出现了阴雨天气,说明该地为低压槽,附近出现锋面,根据P地气压高于Q地,说明Q - 21 -‎ 地为低压,则该低压槽位于低压中心的左侧,应该形成冷锋天气系统。冷降水在锋后,说明N地为冷锋的锋后,说明锋面向M方向移动,即向西北方向移动,A错误;M地即将迎来降温和阴雨天气,B正确;PQ为低压槽,冷暖气流相遇,暖气团被迫抬升,C错误; PQ为冷锋。M位于锋前,为暖气团,N为锋后,为冷气团,气压不同,温度也不同,D错误。故答案选B项。‎ 点睛:锋面气旋的常见问题 ‎1.冷锋、暖锋的判断:在锋面气旋中,要判断冷锋和暖锋,需要先判断出是冷气团还是暖气团主动移动。常规的方法是根据槽线处锋面的移动方向来判断:如下图,在虚线处画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由外向内,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如甲线箭头所指方向;再根据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转规律(以北半球为例,向右偏转)可知气团的运动方向为乙线箭头所指方向。通过作图很容易判断出虚线甲处是北侧冷气团主动移动,为冷锋;虚线丙处是南侧暖气团主动移动,为暖锋。南半球判断方法与此类似。 ‎2.降水区域的判断: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而暖锋降水在锋前。但锋前、锋后的判断是一个难点,这要根据锋面的移动方向来分析,锋面将要经过的区域为锋前,锋面已经经过的区域为锋后。这里同样有一个规律:锋面降水都在冷气团一侧,即图中的1和4区域。 ‎3.锋面过境时的天气变化:冷锋过境时出现雨雪或大风天气,而暖锋过境时出现连续性降水。甲处为冷锋,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出现雨雪或大风天气。 ‎4.误以为存在锋面反气旋:有很多同学在学过锋面气旋后,总是想着在高压延伸出来的高压脊处也应该有锋面,会形成锋面反气旋。其实不然,在低压槽处空气是向槽线处辐合的,冷暖气团交汇,因此可以形成锋面;而在高压脊处,空气是自脊线向外辐散的,冷暖气团不交汇,因此不会产生锋面。‎ 除了人们所知的七个大陆,在太平洋最人迹罕至的地方,又有一个“新大陆”正在生成--这个新大陆完全是垃圾堆起来的,人们把它称为“第八大陆”。这个巨大的垃圾岛也被称为“大太平洋垃圾带”,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夏威夷之间。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 21 -‎ ‎5. 形成“第八大陆”的洋流所属类型与下列洋流模式最吻合的是 A. B. C. D. ‎ ‎6. 关于“垃圾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附近水域风高浪急 B. 构成垃圾主要为各种塑料废弃物 C. 垃圾主要来自美国东海岸 D. 垃圾岛附近容易形成大规模渔场 ‎【答案】5. A 6. B ‎【解析】‎ ‎5. 由材料可知,该“大太平洋垃圾带”,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夏威夷之间,从纬度位置上来看该地应该位于中低纬度地区,属于以30°为中心的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同时由于位于北半球,洋流呈顺时针流动,故答案A。‎ ‎6. 垃圾岛的形成是由于大量漂浮物聚集而成的,水域风高浪急不利于垃圾的集聚,A错误;该巨大的垃圾岛,主要是由各种塑料废弃物组成的,B正确;该垃圾岛的巨大垃圾物质,主要来自周围的陆地,随着洋流进入循环系统,随后集聚的无风带,美国的东海岸属于大西洋,不属于该系统,C错误;漂浮从海洋上的垃圾将对水生生物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对海上生态系统影响巨大,不利于形成大规模渔场,D错误。故答案选B项。‎ 点睛:洋流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关系 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因此洋流的分布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密切相关。如下图所示:‎ - 21 -‎ 读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7. 图中②地气候类型为 A. 热带雨林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8. 关于三种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地气候可能是受地形影响产生的 B. ②地气候特征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C. ③地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 D. ①地降水少,所以地表一定干旱 ‎【答案】7. A 8. A ‎【解析】‎ ‎7. 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读图分析可知,②气候类型1月和7月份的气温都在15‎ - 21 -‎ ‎°以上,说明该地属于热带;1月和7月份的降水都在150mm以上,说明该地终年高温多雨,因此该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故答案选A。‎ ‎8. ①地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少雨,应该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在南美洲南部的巴塔哥尼亚高原,由于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挡作用,降水较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A正确;②气候类型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朱啊哟是受赤道低压控制,形成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B正确;③地终年温和湿润,属于温带海洋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大陆的西岸,C错误;乙地降水少,但如果位于高纬度地区,由于气温低,蒸发弱,地表的湿度不一定小,D错误。故答案选A。‎ 读世界某区域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9. 图中P地降水较少,其主要原因是 A. 受秘鲁寒流影响降温减湿 B. 东部受山地阻挡,夏季风难以深入 C. 位于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 D. 深居内陆,距海洋远 ‎10. 下列关于图中M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所在国家多火山地震 B. 所在国家形状南北狭长 C. 6-8月为多雨季节 D. 附近山地为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抬升形成 ‎【答案】9. C 10. D - 21 -‎ ‎【解析】‎ ‎9. 读图,根据图示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可知,该地位于南美洲的南部,西部有纵贯南北的安第斯山脉,受安第斯山脉的阻挡作用,湿润气流难以进入,因此导致P地降水少,从而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C正确;该地受山脉的阻挡作用,洋流对P地影响较小,A错误;该地的山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B错误;该地距离海洋并不远,降水较少主要是地形的影响,D错误。故答案选C项。‎ ‎10. 图中的M地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A正确;该国家为智利,根据国界线可知,该国家南北狭长,B正确;图中的M地位于,30°-40°大陆的西海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该地位于南半球,6-8月为冬季,C正确;附近山地为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抬升形成,D错误。故答案选D项。‎ 点睛:影响降水的因素 ‎ ‎1、位置: 海陆位置:近海地区(湿地),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 。‎ ‎2、大气: 1)风向:海风(湿地)降水多,陆风降水少 2)风带:低纬吹向高纬,水汽容易凝结(西风带);反之干燥少雨(信风带) 3)气压带:低压带控制空气上升降温,水汽凝结致雨(赤道对流雨);高压带相反 4)天气系统:低压气旋、锋面空气上升降温,水汽凝结致雨; 高压反气旋空气下沉,干燥少雨。 ‎ ‎3、地形 : 1)地形雨: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迎风坡山腰处形成地形雨 2)地形类型:平原利于水汽深入,盆地、谷地地形封闭,高原地势高,水汽难进入 3)山脉走向:与气流方向平行,有利于水汽深入;与气流方向垂直,阻挡水汽深入 。‎ ‎4、洋流 : 暖流上空水汽充足,寒流上空水汽少 。‎ ‎5、下垫面 : 植被覆盖率高,水域面积大,大气水汽充足;裸地水汽含量少。‎ ‎6、人类活动: 凝结核(城市雨岛)。‎ 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 21 -‎ ‎11. 图中甲代表的自然带最可能是 A. 荒漠带 B. 草原带 C. 针阔叶混交林带 D. 常绿阔叶林带 ‎12. 关于图示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A. 从阿尔泰山到青藏高原,雪线高度的变化主要受纬度的影响 B. 青藏高原垂直自然带数量较少是因为降水少 C. 阿尔泰山和北路天山有森林分布是因为其山地海拔较低 D. 北中天山中丙区为优良的冬季牧场,乙区为夏季牧场 ‎【答案】11. A 12. A ‎【解析】‎ ‎11. 本题主要考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位于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形成的自然带为荒漠带;读图分析可知,甲地位于山地的基带,与周围水平自然带相一致,应该属于荒漠带,故答案选A。‎ ‎12. 本题主要考查山地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山体所在的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在山体上分布的海拔高度越高,从阿尔泰山到青藏高原,纬度越高,雪线的海拔高度越高,A正确;影响自然带数量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海拔高度、和山体的相对高度,青藏高原垂直自然带数量较少是因为相对高度小,B错误;森林多分布于降水较多的区域,阿尔泰山和北路天山有森林分布是因为其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因而发育森林,C错误;天山的山地森林以上为夏季牧场。以下为冬季牧场,由此判断丙区为优良的夏季牧场,乙区为冬季牧场,D错误。‎ - 21 -‎ 故答案选A。‎ 鄱阳湖是长江干流重要的调蓄性湖泊,为典型的吞吐型、季节性淡水湖泊,高水呈一片湖、低水呈一条河。鄱阳湖主要入湖河流有赣江、抚江、信江、饶江和修水(简称“五河”),分别从南、东、西三面汇入,经鄱阳湖调蓄后,在北部由湖口注入长江。为表征长江和五河来流所具有能量的相对强弱,定义能差Fe反映湖口处水流势能和动能的相对大小,区间大小为-1—1之间。当多年平均时,江湖作用处于平衡状态,Fe取0;当鄱阳湖作用越强,Fe增加,取正值;当长江作用越强,Fe减小,取负值。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3. 根据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峡水库蓄水期间一定程度增强了长江作用 B. 长江干流以南五河流域处于汛期时,鄱阳湖作用减弱 C. 湖口附近以下河段大规模采砂海运期间,会造成鄱阳湖作用有所增强 D. 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会造成长江作用有所减弱 ‎14. 多年月平均能差图中8月与7月相比,Fe略有增加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 长江中下游伏旱天气的影响 B. 副热带高压移至长江以南控制鄱阳湖流域 C. 8月鄱阳湖周边水稻灌溉用水增加 D. 8月南岭山脉的冰雪融水较多 ‎15. 结合材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21 -‎ A. 图示区域地势的总体特征是北高南低 B. 冬春季,由于长江的补给,鄱阳湖高水呈一片湖 C. 11月至次年5月,总体表现为湖口水位高于湖区水位 D. 当长江作用较强且五河来水量大时,易发生洪涝灾害 ‎【答案】13. C 14. A 15. D ‎【解析】‎ ‎13. 三峡水库蓄水,减少了长江的水量,是的长江的作用减小,A错误;长江干流以南五河流域处于汛期时,鄱阳湖的水量增大,鄱阳湖作用增强,B错误;湖口附近以下河段大规模采砂海运期间,会增加湖口附近长江河床和湖泊湖底的落差增大,造成鄱阳湖作用有所增强,C正确;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水的顶托作用加强,河流水位上升,会造成长江作用有所增加,D错误。故答案选C。‎ ‎14. 该流域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在7、8月份该地进入伏旱季节,降水减少,河流补给减少,河流水量不断减少,导致8月水量小于7月水量,此时河流水位低于湖泊水位,湖泊水补给河流水,从而导致Fe略有增加,故答案选A。‎ ‎15. 读图分析可知,长江由西向东流,说明西高东低,湖泊水系,由东西南向北流,说明南高北低,A错误;冬春季,河流水位较低,多为湖泊水补给河流水,B错误;11月至次年5月,河流处于枯水期,河流水位低于湖泊水位,总体表现为湖口水位低于湖区水位,C错误;当长江干流和南侧支流同时进入汛期时,河流水位暴涨,以及导致洪涝灾害,D正确。故答案选D。‎ 下图是2014年拍摄到的咸海的卫星图像,曾是全球第4大湖泊的咸海正日渐缩小,咸海干涸“缩水”90%,几乎完全干涸。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6. 对咸海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阐述不正确的是 A. 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大 B. 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量少 - 21 -‎ C. 植被破坏,沙漠化严重,吞噬湖泊 D. 大量引用河流水灌溉使注入水量减少 ‎17. 咸海面积逐渐萎缩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A. 该地周边气温年较差变小 B. 气候越来越恶劣,狂风、暴雨、寒潮、台风频发 C. 湖泊盐度一直上升,土壤盐碱化更严重 D. 水域面积萎缩,湖底裸露的盐颗粒易引发“白色风暴”‎ ‎【答案】16. B 17. D ‎【解析】‎ ‎16. 咸海萎缩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咸海主要位于中亚地区,水源主要靠阿姆河和锡尔河注入,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再加上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大,河流水量减少,因此A正确,B错误;两河上游地区的人们开展的大规模开荒造田运动使大量的河水被用于灌溉农田,水资源浪费现象极为严重,阿姆河和锡尔河已基本不能再为咸海输水,再加上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荒漠化加剧,最终导致咸海不断萎缩,CD正确,故答案选B项。‎ ‎17. 咸海属于内陆湿地,咸海萎缩,是的调节能力下降,气温的年较差增大,A错误;气候恶略,沙漠化加剧,多风沙和干旱,B错误;湖泊水体的研读达到饱和时,就不会增加了,C错误;水域面积萎缩,湖底裸露的盐颗粒易引发“白色风暴”,D正确。故答案选D。‎ ‎《西游记》第一回中记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山,唤为花果山······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石猴······”原来蹦出孙悟空的石卵是岩石(见图)中的一个结核。书中对花果山的描述还有:“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请完成下列问题。‎ ‎18. 根据书中所载,推断花果山上孕育出孙悟空的仙石可能为 - 21 -‎ A. 花岗岩 B. 玄武岩 C. 大理岩 D. 沉积岩 ‎19. 推理仙石经历哪种地质作用导致孙悟空出世,以及根据书中所载花果山的描述,当地地貌类型可能是 A. 岩浆活动 雅丹地貌 B. 变质作用 冰川地貌 C. 风化侵蚀 丹霞地貌 D. 流水堆积 喀斯特地貌 ‎【答案】18. D 19. C ‎【解析】‎ ‎18. 读图分析可知,该出岩层有层理构造,而且孙悟空的石卵是岩石中的一个结核,说明该结核很有可能为化石,因此符合沉积岩的特点,故答案选D项。‎ ‎19. 由材料可知,因见风,化作一石猴,说明主要受风化,侵蚀作用;由材料叙述可知,该地 ‎“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说明该地岩石成红色,而且靠近沿海,说明该地为丹霞地貌,结合选项,答案选C项。‎ ‎《日本沉没》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影片中提到日本将会地震火山接连爆发,80%的国土沉没,8000万的日本人无家可归。当然一切都是日本人的臆想,但最近美国科学家公布的研究结果宣称,日本的沉没或将成为现实。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0. 从板块构造学说的角度推测日本沉没的原因是 A.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 B. 日本列岛逐渐向海沟俯冲 C.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碰撞导致岩层下沉 D. 亚欧板块内部断裂下沉 ‎21. 下列有关日本火山地震描述正确的组合是 ‎①新西兰和日本一样同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故多火山地震 ②日本列岛大致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呈东北-西南走向 ③日本如果出现相同级别的地震,深源地震要比浅源地震危害更大 ④日本火山岩浆活动赋予了日本丰富的硫磺矿产资源和地热能资源 ⑤火山喷发出的火山灰会削弱太阳辐射和大气逆辐射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③⑤‎ ‎【答案】20. B 21. C ‎【解析】‎ ‎20.‎ - 21 -‎ ‎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日被列岛位于大陆板块,随着地壳运动,日本列岛将逐渐向海沟俯冲,从而导致日本沉没,故答案选B项。‎ ‎21.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新西兰位于 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故两地都多火山地震,①错误;日本列岛的走向成东北西南走向,因此板块作用边界也成呈东北-西南走向,②正确;地震的震源深度越浅,危害越大,因此,日本如果出现相同级别的地震,深源地震要比浅源地震危害小,③错误;日本火山岩浆活动赋予了日本丰富的硫磺矿产资源和地热能资源,④正确;火山喷发出的火山灰会削弱太阳辐射,但是会增强大气逆辐射,⑤错误,因此②④正确,故答案选C项。‎ 读我国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22. 有关该地区人口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 ①时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速度比②时快 B. ③时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 C. ④时当地人口数量达最小值 D. ⑤时青少年人口比例较大 ‎23. ④时期以后人口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 产业结构升级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发生变化 B. 生态环境恶化导致迁入量减小 C. 经济落后,大量人才外流 D. 留守儿童问题使父母返乡务工 ‎【答案】22. B 23. A ‎【解析】‎ ‎22.‎ - 21 -‎ ‎ 读图分析可知,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主要看斜率。②时的斜率大于①位置,①时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速度比②时慢。A错误;③时人口增长率为0.说明人口增长缓慢,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B正确;④时期人口迁移率大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说明该地人口数量为增加的状况,人口数量不是最小值,C错误;⑤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0,说明人口出生率较低,青少年人口比例较小,D错误。故答案选B项。‎ ‎23. 读图分析可知,④时期人口出生率为负值,说明该地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进而说明,该地经济发达,劳动力短缺,需要进行产业的升级改造,因此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外迁,导致该地就业机会减少,人口迁入减少,故答案选A项。‎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 下图示意某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58米。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4. 一般情况下,Q地和M地的温差可能为 A. 2.3℃ B. 2.4℃ C. 2.5℃ D. 2.6℃‎ ‎25. 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 268米 B. 318米 C. 368米 D. 418米 ‎【答案】24. A 25. A ‎【解析】‎ ‎24. 图示等高距为100‎ - 21 -‎ 米,根据图中河流与等高线分布特点及山峰海拔可推知河谷向两侧海拔升高,山峰外侧等高线海拔应为600米,则河谷两侧等高线海拔均为400米,Q地海拔在700米至800米之间,M地未闭合等值线,与M相邻的等值线为500米或600米,因此M的值有可能为400米-500米, 则此时QM的高差有可能为200米-400米,温差约为1.3℃-2.4℃;M的值也有可能为600米-700米,则此时QM的高差0-200米,温差为0-1.2℃,结合选项答案选A。‎ ‎25. 从上题分析可知,山峰处海拔为666米。图中桥梁和瀑布的海拔高度均介于300到400之间,且该处位于瀑布上游,而瀑布落差为58米,说明桥梁处海拔高度至少比瀑布上游海拔高42米,由此可知,桥梁处的海拔高度介于400到358米之间。据此可计算出山峰处与桥梁处的相对高差介于266到308之间。结合选项,答案选A。‎ 二、非选择題:本題共4小題,共50分。‎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重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克数表示。世界各大洋表层的海水,受蒸发、降水、结冰、融冰和陆地径流的影响,盐度分布不均。‎ ‎(1)有人预言:若干年后,A海域将消失,B海域将扩大,你认可这种观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2)B海域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1)认可。A海域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的不断挤压使得海洋面积不断缩小;B海域位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板块的扩张使得海洋面积不断增大。‎ - 21 -‎ ‎(2)B海域(红海)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降水少,且温度高,蒸发量大;周围缺乏河流的注入;并且红海海域比较封闭,与周边海域海水交换的比较少。‎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壳运动对海陆分布的影响,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等相关知识。‎ ‎(1)读图分析可知,A为地中海,B为红海;由于地壳运动会导致海陆变迁。地中海海域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由于板块不断挤压,最终会使得海洋面积不断缩小;红海海域位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板块的扩张使得海洋面积不断增大。‎ ‎............‎ 点睛: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 ‎①气候因素——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气候因素,即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较高。‎ ‎②洋流因素——同一纬度海区,有暖流经过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盐度偏低。‎ ‎③河流径流注入因素——有大量河水汇入的海区,盐度偏低。‎ 另外,高纬度海区结、融冰量的大小(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高;有融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低)、海区的封闭度(海区封闭度越强,盐度会趋于更高或更低)、与附近海区海水的交换量等也能影响到海水的盐度高低。各个因素具有时空不同的变化,因此海水的盐度高低也具有时空的差异。‎ ‎2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 然乌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是雅鲁藏布江支流帕隆藏布江源头的过水湖,总长29米,宽800米,湖面海拔3928米,冰川占流域面积的16.4%,分上、中、下三段(如左图)。科研表明,沿雅鲁藏布江河谷向青藏高原内地有着强大的水汽输送能力。然乌湖的气象要素变化如右图所示。‎ - 21 -‎ 材料二 然乌湖边是绿草茵茵的草场和绿油油的庄稼,待庄稼成熟后各个颗粒饱满,质量上乘。欣赏然乌湖美景的最佳季节在深秋,其时湖水清澈碧蓝,湖畔山岳色彩斑斓;夏天就逊色多了,湖水浑黄,周边山色单调。‎ ‎(1)“夏天就逊色多了,湖水浑黄”,分析夏季湖水浑黄的原因。‎ ‎(2)分析通往然乌湖景区的国道修建成本较高的原因。‎ ‎(3)推断然乌湖边庄稼的熟制,分析其质量上乘的原因。‎ ‎【答案】(1)夏季,冰雪消融,且西南风带来大量降水,河流水量大;河水注入湖泊过程中,因地势落差大,侵蚀搬运的泥沙入湖多;夏季入湖河水多,流速快,湖水搅动泥沙,故湖水浑黄。‎ ‎(2)地形起伏大,穿过河流,地质不稳定,多冻土,高寒缺氧,暴雨等气象灾害多,施工难度和工程量大;当地基础设施差,施工建材和施工设备运输距离远、运输不便,工人工资高,修建成本高。‎ ‎(3)熟制:一年一熟。质量上乘的原因:地处高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纬度低,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气温较低,生长期长,养分积累充足且病虫害较少;生态环境优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营销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因素、修建交通线路的主要因素、农业发展区位等相关知识。‎ ‎(1‎ - 21 -‎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由材料可知,然乌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是雅鲁藏布江支流帕隆藏布江源头的过水湖,主要高山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补给。根据然乌湖的气象要素变化可知,夏季,温度较高,冰雪消融,河流水量较大;而且夏季轴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河流的流量较大,携带能力较强;河流流经地区,地势落差较大,水流较急,因此会沿途搬运大量的泥沙进入湖泊,再加上较快的水流会胶东湖底的泥沙,从而使湖水含沙量加大,湖水浑黄。‎ ‎(2)影响公路修建成本的主要因素要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来分析,主要从地形地质、气候、水文、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乌湖景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形起伏大,山高谷深,需要跨河建桥,而且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质条件不稳定;该地海拔高,高寒缺氧,而且存在多年冻土,因此工程建设的难度大,工程量大;同时由于该地基础设施差,而且施工建材和施工设备需要从较远的地区运输过来,运费也增加不少成本,由于施工环境恶劣,支付工人的工资高,从而导致修建成本高。‎ ‎(3)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数值以及影响农业品质的因素。该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农业一年一熟。品质较好,主要该地的生态环境、光照、昼夜温差、生长周期等方面进行分析。该地为青藏高原,海拔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热量不足,农作物的生长周期长,养分积累充足;由于该地气候高寒,病虫害较少;人类活动较少,生态环境优良。‎ ‎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 温哥华位于加拿大的西南部,因为其冬季温度较全国大部分地区高且冬季降水丰富,被誉为加拿大冬季的“温暖之都”和“降水之都”。下图为温哥华附近的1月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1月份3℃等温线的分布特征。‎ ‎(2)分析温哥华成为加拿大冬季的温暖之都的原因。‎ ‎【答案】(1)西部南北(西北-东南),中部接近东西走向,东部南北走向。‎ - 21 -‎ ‎(2)纬度较低;受西部暖流影响增温增湿;受温暖的西风影响;因东部山地的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且为沿海城市,受海洋影响大,冬季降温慢。‎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走向描述、影响气温的因素等相关知识。‎ ‎(1)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的分布特征。读图分析可知,3℃等值线的分布特征可以分成三段:西部、中部、南部。读图可知,西部等值线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中部大致呈东西走向、东部大致与海岸线平行,呈南北走向。‎ 点睛:等温线的走向:‎ 一、等温线的走向平行 ‎1、 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太阳辐射影响 ‎ ‎2、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受海洋影响 ‎ ‎3、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脉走向平行. 受地形起伏的影响 ‎ 二、等温线的走向弯曲 ‎1、海陆分布影响.冬季大陆气温低、海洋高 ‎ ‎2、冷暖洋流影响.暖洋流温度高 ‎3、地形影响.‎ ‎29. 阅读下面两个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 21 -‎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中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以及目前我国人口问题的现状,说明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积极意义。‎ ‎(2)描述我国三大产业就业人口的发展趋势,并据此推断今后我国劳动力就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答案】(1)意义:有利于出生率的提升,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改善劳动力供给,促进各年龄段人口均衡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缓解性别比例失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减轻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压力,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相关岗位,促进就业。‎ ‎(2)发展趋势:就业人口总数大致在一直增加;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在下降,数量也在下降且2004年之后下降较快;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在上升,数量也在增加。‎ - 21 -‎ 机遇: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量仍在逐渐增加,就业机会多。‎ 挑战:劳动力结构必短缺,普通劳动力就业压力变大,高素质人才短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人口变化。人口政策的调整以及意义。劳动力的就业机遇和挑战等相关知识。‎ ‎(1)读图分析,根据材料一中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可知,现在,我国的反映人口增长缓慢;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劳动力人口增长缓慢,会导致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加重等问题。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能够增加人口出生率,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能够改善劳动力供给,促进各年龄段人口均衡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有利于缓解性别比例失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减轻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压力,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改善人口年龄结构,提供相关岗位,促进就业。‎ ‎(2)我国的经济在不断发展,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因此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仍在逐渐增加,就业机会较多。但是由于我国各地产业的不断升级改造,对劳动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对劳动力的数量要求减弱,加强了劳动力的素质要求,因此普通劳动力就业压力变大,高素质人才短缺。‎ ‎ ‎ ‎ ‎ - 21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